诗人阿波利奈尔之墓[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23:32
诗人阿波利奈尔之墓

纪晓姆.阿波利奈尔(一八八○至一九一八)出生于罗马,母亲是波兰贵族后裔,父亲是意大利军官。他先在法国南方摩纳哥、戛纳和尼斯等地读中学,十九岁时随母亲来巴黎,二十岁即去德国做家庭教师;游历德国、荷兰等地,未来的诗人头脑里充满了莱茵河地区和欧洲其它城市的美好回忆。年轻的诗人生活里有两件值得注意的事情:一是多情,身为德国贵族的家庭教师,马上爱上并追求英国保姆安妮;二是回巴黎后成为评论家,撰写艺术评论,结识蒙马特尔的新派艺术家,如毕加索。
一九一三年,阿波利奈尔的诗集《烧酒集》出版。《烧酒集》反映他诗歌天才的全部丰富性和多样性,奠定了他现代派诗歌的盟主地位。诗集出版前夕,阿波利奈尔删除全部标点符号,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被认为是创新。《烧酒集》薄薄的一册,成为西方诗歌领域里划时代的作品。诗人为何如此命名?《烧酒集》的开篇,是长诗《空地》,《空地》结尾处,诗人唱道:
你喝著这烧酒
烫得像你的生命
你喝你的生命
像喝烈酒一瓶
阿波利奈尔是个广交朋友,充满欲望,精力充沛的人。从文学史的角度看,他是带领法国二十世纪诗歌探索未来的领路人,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一九一四年到一九一八年,欧洲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这也是阿波利奈尔生命的最后阶段,是他生命的火焰分外绚丽的年代。他申请加入法国籍,获得批准。他主动要求入伍参战,头部受伤治疗;他和新派艺术家活动频繁,备受艺术家朋友的推崇;一九一七年,他创制「超现实主义」一词,他作关于「新精神」的著名演说:「为恢复开创精神,为明确理解自己的时代,为向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打开新的视野而斗争。」
也是在这最后的四年里,阿波利奈尔早年浪漫的感情生活更见丰富多彩。一九一四年九月,他在尼斯认识露易丝.柯利尼──夏蒂永,热烈追求,写下献给「露」的情诗:一九一五年一月,他遇见少女玛德娜.帕热斯,心生爱意,八月向少女求婚;一九一八年一月,诗人认识雅克琳.科尔布,写下《红发美人》,雅克琳没有拒绝诗人最后喷发的爱情,老天终于让他在逝世前四个月,娶雅克琳.科尔布为妻。
战争行将结束,诗人还来不及享受新家庭的温暖,又匆匆地走了,永远地走了。一九一八年,欧洲爆发「西班牙流感」,夺走两千多万人的生命。流感猛于战争。一九一八年十一月九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两天,诗人阿波利奈尔死于「西班牙流感」,终年三十八岁。
巴黎拉歇兹神甫公墓里的诗人阿波利奈尔墓,是夫妻合葬墓。雅克琳.科尔布是在诗人生命的最后一年里认识他并嫁给他的。雅克琳于一九六七年逝世,比丈夫多活了将近半个世纪。墓碑用粗面的花岗岩,刻有夫妻两人的生卒年月。诗人的墓石上,小盆的鲜花殷红,而绿色的小草栽在土里,长得兴旺。在绿草和红花间,躺著和墓碑上下对应的长条墓石,用红字刻有三节共十五行诗句,我们查不出选自哪首诗,看来是写给妻子的情诗,而下方有一颗「红心」。阿波利奈尔晚年喜欢用诗句状物,组成图画,一九一八年逝世前出版过《状物诗集》。墓石上这颗「红心」的内容是:
我的这颗心象是一朵倒过来的火苗。
阿波利奈尔的这颗「红心」,从状物诗的角度看,可以是他诗歌创作别致的特色,从整座夫妻墓来看,也可以看作是献给妻子的「爱心」。不过,合葬墓明确规定了丈夫和妻子的身份。墓碑上的阿波利奈尔是个不幸的丈夫,告别人世时,年轻的妻子还是二十七岁的少妇。诗人一生多情,是个多情的「失恋郎」,热恋过玛丽、安妮、露易丝、玛德莱娜等,最后的最后,才爱上墓里的妻子雅克琳。阿波利奈尔每爱一个女人,都有诗为证。不知道墓主人更为自己是「失恋郎」得意呢?还是愿意做雅克琳忠贞不二的好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