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命本体,发掘再生资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58:33
关注生命本体,发掘再生资源     时间:2006-11-4 11:15:21  编辑:蒋惠琴(数)    

    学生作为教育资源,已越来越成为教育同仁的共识。《素质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中强调: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更应当被看成一种教育资源,一种活性的资源。它并不像一般的物质性的资源那样会损耗销蚀。相反,它具有生生不已,越用越多,越用越丰富的特点,这是任何其他资源所不能比拟的。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其过程中体现的各种信息,更多的凸现真实丰富性、复杂多变性、不确定性,这些来自学生的不同层次的思维、不同生活经验的感悟是课堂教学的再生资源。由此可见,关注生命本体,发掘再生资源,这是教育的新的追求。

一、利用平等对话——让对话成为教学资源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背景,都有不可替代的鲜活的个体,他们都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资源。课堂上营造一种支持性的平等对话情景能给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环境的支撑,从而使师生在平等对话中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欣赏。

案例:《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片断:

课已经进行到学生已能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6的倍数有6、12、18、24……

8的倍数有8、16、24……

[6,8]=24

8的倍数有8、16、24、32、40……

20的倍数有20、40……

[8,20]=40

……

师:怎么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这一问题解决了,你们感到满意了吗?

生:有的点头,有的凝视,有的摇头。

生:我觉得这样求最小公倍数,万一碰到两个很大的数会很麻烦,我想能不能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和短除法求?

师:你联想到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很好,但这只是猜测,是否成真,还需通过大家实践证明,把每组中的两个数字分解质因数,然后观察分解出的质因数与我们已获得的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何联系?

生:分解质因数。观察,讨论。

6=2×3            8=2×2×2

8=2×2×2         20=2×2×5

交流汇报:

生1:我发现用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乘以独有质因数就可以得到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6,8]=2×3×2×2=24

[8,20]=2×2×2×5=40

师:这样的方法,你满意了吗?有没有和他不一样的?

生2:我发现用两个数相乘再除以公有质因数也能求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6,8]=6×8÷2=24

[8,20]=8×20÷2÷2=40

生3:我发现用较小的数乘以较大的数独有质因数也能求出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6,8]=6×2×2=24

[8,20]=8×5=40

生4:老师我发现后面两种方法实际和第一种是一回事。

师:那么你们喜欢运用哪一种方法?说说理由。

生1:我喜欢用第3种,那样方便。

生2:我认为还是第一种好,它可以和前面所学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联系起来记忆,表面上看很麻烦,实际比较方便。

师:尝试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感受简便。

师:对所学的知识现在该满意了吧?

生5:不,我还发现用较大的数×2、×3……也可求出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6,8]=6×8÷2=24

[8,20]=8×5÷4=40

生6:我还发现用两数的积去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也可求出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

一句简短的“你满意了吗?”,从根本上把学生的“需要”置于教师的“需要”之上,也正由于这句话,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在对话中及时捕捉到有效的信息,逐渐领悟到“数学思维”的魅力,老师都没有去多想的规律,而他们却想到了。平等使学生产生交流的意愿,相互的启迪与质疑使学生创新思维不断地被激活、灵感不断地被点燃,再生资源也在启迪中不断地生成。

二、利用学生的错误——让错误促进生成性资源

课堂就是让学生出错的地方,课堂上的学习过程出现的错误正是展示学生思维风采的最佳时机,即使有些错误是课前难以预设到的,这些错误信息也就能生成一些新的学习目标、为师生展开新的认识提供新的方向。

案例:《分数的初步认识》片断

教师教完1/2以后,让学生动手折出各种图形的1/2,并粘到黑板上。结果有一生折出了1/4,老师是这么处理的,将它贴在黑板的最高处

师: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几份?(4 份),这样的一份是多少?(1/4) 1/4是怎么回事儿?

生:将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是1/4。

师:如果再画一份,又出现了多少?(2/4)

2/4里有几个1/4?(2个)

师:如果再画一份,又出现多少?(3/4),你们还有别的设想吗?

生:再画一份,就全部画完了。

师:全部画完,又多了一个1/4,现在是多少?(4/4), 4/4就是多少?

生1:整个儿的东西。

生2:就是1 。

师:老师要求大伙儿折多少?(1/2),那他怎么折出1/4?

生1:折错了。

生2:可能他在耍小聪明。

师:你是欣赏还是反对他的做法?

生1:不反对也不欣赏。

生2:我觉得他很聪明,有创造性。

生3:我觉得他在教我们新的知识。

师:能听听老师的意见吗?这个同学折出1/2之后又利用空余的时间折出1/4,这种学习就叫做聪明的学习,有创造性的学习。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

很快,学生折出了1/6,1/8,2/16,……都贴到了黑板上。

师:今天只教了一个1/2,同学们就创造出这么多的分数。今天这事儿呀,我看应该感谢这位折出1/4的同学(学生鼓掌)。

虽然这位同学折错了,但这位老师并没责怪,顺水推舟,将1/4粘贴到知识场上,借题发挥,先是利用它渗透了分数单位的意义,又让其他同学评价这种情况,在评价的过程中又巧妙地将可能的错误转化为聪明的学习,生成教学资源,激发了学生创造的欲望,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一波三折,回味无穷。

三、利用个性材料——让学生参与资源的开发

固定的材料、固定的方法、固定的结果,何以构建个性化的学习?把空间增大,让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材料,只有当学生真正地有了“自决权”的时间,才会现出活生生的自然生态。

案例《圆柱的认识》片断:

教师为每组同学准备一份不同的材料,请学生四人合作制作圆柱,了解圆柱的特征,选一人代表小组介绍如何制作的(边介绍边用实物投影展示。)因而展开了丰富又极有个性的学习交流场面。

生1:我们组从3个圆、2个长方形中选择2个完全相同的圆和1个长方形,把长方形卷成一个圆筒,粘贴成一个圆柱。我们发现,圆柱的两个底面完全相同,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并且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师:为什么不用另一个长方形?

生:因为另一个长方形卷起来比这两个圆大。

生2:我们组从3个圆和1个长方形、1个正方形中选择一个正方形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圆,粘贴成一个圆柱。我们发现,圆柱的两个底面完全相同,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

生3:我们组从3个圆、1个长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中选择一个平形四边形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圆,粘贴成一个圆柱。我们发现,圆柱的两个底面完全相同,侧面斜着展开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柱底面周长,高相当于圆柱的高。

师:通过制作长方体和这三个小组代表的发言,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4:长方体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能得到一个正方形,斜着剪开能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长方体的底面周长,宽相当于长方体的高。

生5:长方体的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

来自不同的学习材料和不同学生理解的不同层面,满足了学生与众不同的个性,为更多的同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给了学生一个创造资源、利用资源的广阔空间。

艺术家罗丹曾说:“生活中并不缺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教学中也不缺少资源,缺少的是开采资源的“妙笔”。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关注生命本体,发掘再生资源,让其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中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