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 中国教育新闻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15:28

首届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

www.jyb.cn 2010年07月21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王思明 陕西省延长县下西渠村小学教师】

  为了黄土地的明天

  ——记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山村教师王思明

  在陕北,距延安市160公里、延长县80多公里的黄土高原腹地有个下西渠村。这里山大沟深,峁梁纵横,交通不便,贫穷落后。就在这个“十里同村,隔山为邻”,直到80年代还是靠骑毛驴出进的深山里,优秀共产党员、小学教师王思明,默默地耕耘了27个春秋。

  27年来,他扎根山区,献身教育,自己动手,艰苦创业,三迁校址,四修校舍,创造性地开展勤工俭学,改善办学条件,使下西渠小学由最初的两孔破窑洞,发展到具有一座两层12间、340平方米的现代“小洋楼”,而且从1970年起,就实现了免费教育,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按时毕业率均实现了100%,比延安地区普及初等教育规划整整提前了15年,学校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传播现代文明的一大窗口。

  山沟里办成了洋学堂

  1968年秋天,在原几任公派教师纷纷离开下西渠这个穷山环绕的小山村之后,群众推选王思明这个年仅22岁,初中肄业,全村文化层次最高的人,担任了下西渠小学的民办教师。然而,学校等待他的只有顺山坡挖的两孔就要坍塌的破窑洞,门窗残损,桌凳破烂,一个桌面改做的黑板,正中还开着个大洞,唯一的课本就是“毛主席语录”。土窑洞光线昏暗,上午10点多种还见不到阳光。那时,每个学生只需交5角钱的学杂费,可不少学生却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被迫辍学,学校剩下14名学生,仅占全村适龄儿童的33%。王思明眼看着为了5角钱,许多渴望知识的孩子不得入学,心里犹如刀扎斧砍般地疼,他决定自己动手,创造条件,让山村里的娃娃都来上学。

  1970年春,王思明带着他的14名学生,在山峁上开拓出一亩荒地,种植烟叶和“千穗谷”。秋收时,他背上这些学生劳动果实,步行80公里到县城卖了70.8元,加上学生拾麦穗、挖药材换来的钱,共收入100多元。有了这点家底钱,王思明向全村人宣布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今后上学,不要钱了!”一下子,小山村里热闹起来,学生猛增到43名,学龄儿童全都人了学。

  在这之后,他又率领学生打酸枣,种向日葵、蓖麻,学校勤工俭学收入逐年增加,1973年学校勤工俭学收入300元,他又宣布学校实行“三免一自给”(即免收报名费、书费、文具费,办公费自给)。

  解决了学生的入学问题,改造校舍的危机又摆在了王思明的面前。上学不交钱后,学生越来越多,原来的一孔破窑洞挤不下了,且经过多年风吹雨淋,窑洞随时都有塌的危险。于是,他向生产队要来一块荒芜多年的山坡地,白手起家,带领学生利用课余、节假日,一锨一锨地挖掉了五六百方黄土,硬是把一个山坡平整修建成了占地面积2亩,建筑面积180平方米的新校园。1986年他又自己动手,在新校址上建起了土基窑5孔,盖砖木结构教室3间,校门一座,从此,下西渠有了真正的学校。

  在建设学校过程中,王思明和他的学生们付出的劳动让人震惊。盖房要用沙子,为了节省开支,他带领学生到10里以外的延河边去背,往返20多里山路,学生背二三十斤,他背八九十斤。箍土基窑需要石板盖窑檐,买吧,没钱,王思明就背着铁锤、铁撬去村子附近的深山里去找。下西渠村所处的地区,上几辈都没有找到打石板的地方。1974年寒假,寒风刺骨,王思明扛着老镢头,背着硬干粮,每天天不明动身,天黑了回来,一个人到距村子5里外的山沟里去找石场。直到第5天黄昏时分,他的执著似乎感动了上帝,石场终于找到了。从此,他每天天不亮动身去沟底打石板,饥了,啃口冷窝窝头;渴了,吃一口冰;手磨破了,用布条一缠,继续干。两个寒假,45 天,王思明以自己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精神,终于使144平方米的石板从5里外的沟底“爬”上了土基窑的窑顶。

  箍土基窑需要垫土,10万斤黄土是他在村民的帮助下一担担地担上去的,干完时,他的胳膊肿得像木桶,抬也抬不起来。一次,他正在运土,土基窑的山墙突然滑塌,“哗”地一下,他被土埋住了半个身子,学生娃们吓得直哭叫,幸亏附近的村民及时赶到,把他从土堆里抱出来,才幸免于难。

  就这样,在六七十年代,王思明自己动手,依靠勤工俭学实行免费教育,改善了办学条件。然而,初步尝到了勤工俭学甜头的王思明,并没有以此为满足。为了使学校勤工俭学有一个固定的收入,他开始寻思着把勤工俭学从带领学生捡拾向种植化发展。于是,他与村里商量,要来些山坡地,办起小农场。他对小农场作长远规划,到西安、延安等地自费学习果树栽培管理技术,买回果树苗,在小农场山坡上栽植用材林5000 余株,植果树180余株,凹地压芦苇4亩,平整土地7亩。

  在王思明和他的学生们的努力下,学校的勤工俭学收入逐步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从1976年至今,学校的勤工俭学纯收入累计达16万元。全校生均勤工俭学收入由1988年以前的33元,增加到1989年的200元、1990年的240元、1991年的1000元。

  勤工俭学收入积累到7万元之后,王思明寻思着盖一座教学楼。他的这一设想立即得到了地区、县里的赞同。“高山就怕慢汉摇。”他有点钱,就购点建筑材料,日积月累,到1992年5月教学楼终于破土动工了。在建校过程中,他亲自到黄河边选沙子,到延长县选砖、选水泥板。由于下西渠地处深山,除去用水外,其余一切都得从外边运。以至后来,延长县委书记听了王思明建校的动人事迹后感慨地说:“思明,这等于从延长县运到下西渠一座楼呀!”

  熬过了100多个日日夜夜,到8月底,王思明终于以当地最低的造价在下西渠建成了一座两层12间、建筑面积340平方米的“小洋楼”。下层设办公室、普通教室、接待室,上层设图书室、阅览室、综合教室。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电化教学,还可对村民进行科普知识教育。楼正面贴奶油色瓷砖、侧面为绿色水刷石,背面为清水砖,整个造型为“仿捷克式”,美观、大方。下西渠小学的校舍不仅成为同类村子的延安第一,也成为陕西第一。9月1日,他们第三次搬迁校舍,住进了“小洋楼”。看着拔地而起、修建一新的教学楼,群众高兴地说:“咱山里也办成了洋学堂。”可是,近在咫尺的王思明家的两孔破石窑,还是祖爷爷传下来的“石片窑”,有人说,如果王思明不当“教书匠”,那他一定是个农民企业家或农技专家、下西渠的首富,可他却一无所有。王思明却说:“我最富有,我有20多年来教出的学生,我有下西渠的富裕和文明。”这就是王思明在金钱、利益与奉献的取舍中,留下的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选择。

  千万不能误了娃儿们

  让每一个娃娃都能上学,这只是王思明的最低目标,而把所有的娃娃都培养成一个思想境界高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才是他的最终目标。

  下西渠小学是个多级复式小学,学校7个年级只王思明一个老师。每堂课45分钟,一个年级平均只能讲6分钟,加之这里的学龄儿童因缺乏文化环境和近亲结婚,素质先天不足,其教学难度是城市教育无法见到的和无法想象的。

  针对学生的客观情况,王思明在教育中首先强调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精神,教育学生学习做人,让学生“自治自理”,并以此作为教育的起点。学生王延玲,从小失去母亲,由父亲拉扯长大。小延玲上学前班后,把偷东西的坏毛病带进了学校,有一天,3个同学反映学校刚发的铅笔找不见了。上写字课时,王思明手把手地教写字,当他握着王延玲的手时觉得有些抖动,他离开时有意把桌子撞动了一下,“当”,一支铅笔掉在了地上。他没有吭声。放学后,小延玲来到学校低着头,眼里噙着泪花,把三支铅笔全交给了王老师。王思明摸着她的头说:“送来就好,还是个好学生。”小延玲抬起头,眼泪汪汪地说:“我还是好孩子吗?”“是”,小延玲边哭边说:“老师,我再也不拿别人的东西了。”一次,上学路上,小延玲拾到一分钱,边跑边喊:“我拾到一分钱,我拾到一分钱。”没找到失主,她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学校,将钱交给王老师。拾到一分钱,对别人来说也许没有什么,但对小延玲来说,可就不一样。王思明抓住她的这点进步,奖给小延玲一个作业本,上面写着“奖给拾金不昧的王延玲同学”,并号召全体同学向她学习,从此,小延玲不仅改过了小毛病,而且在各方面都走在了前面。

  王思明以其独特的教育思想,不厌其烦地引导一茬茬童蒙未启的儿童,使他们颖悟大开。他的教育方式是对调皮的“引”,对怯弱的“放”,对智力强的“促”,对智力弱的“帮”,对性格慢的求“快”,对性格急的求“稳”,对懒于学习的求“勤”,对善于学习的求“活”,对灵活的求“准”。27年来,王思明在实行“三免一给”的同时,免费为学生制作了9套校服,计300余套(件)。他说:“让学生穿校服不是形式,目的是教育他们抬起头来走路,挺起胸膛做人。”他还依据“竞争激励法”在免费教育基础上,实行奖学金制,制定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的考核细则,建立了免费奖、优秀奖、进步奖、创造奖和满分奖等5种奖励项目。

  如果说王思明“自治自理”的育人思想解决的是学生愿意学习的问题,那么,他的“自学自醒”的教学思想,解决的则是学生会学的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他一方面采取毅力、竞争、赞许,参照激励法,强化学生的成就动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超进度自学,发挥学生自学的潜力;一方面优化课堂结构,改革授课方法,以加强学生和自醒意识。结合复式教学特点,他让学生破年级习惯,高年级帮助低年级,开辟学生“表现自己”的领域。与此同时,在课堂结构上,他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根据自己的多年实践,设计出了课堂教学结构的“五步法”。即预习——讨论——讲解——练习——提高,在复式教学中,变一次循环教学为多次循环教学,动静交替,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数学教学中,解应用题是教学的难点,王思明从1981年开始潜心研究这一难题。白天上课,他就用晚上攻关,在一无科研信息,二无资料的情况下,殚精竭虑,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和困难,演算了上万道选题,终于在1985年,他根据生活中“观子溯根”的启示,总结出了解复合应用题的思维方法——溯导法。即追溯应用题中比较数的来源,根据条件和问题,推导列算式的方法。他的学术论文《小学数学教学“溯导法”》发表之后,使许多教育专家为之惊叹,立即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并受到省、地有关部门的奖励。

  王思明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的艰苦创业、勤工俭学,创造了一流办学条件,在农村普及初等教育中探索出了一条新路,还在于他办教育的超前意识、现代意识和“大教育观”。他紧紧围绕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和提高人民素质的大主题,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探索农村教育改革之路。还在70年代勤工俭学改造校舍之初,他已有意识地将职业技术教育和改变家乡面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提出了“自强、自立”的教育观点,要求学生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掌握一技之长,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为此,他自费学习果树嫁接和育苗技术,回校后手把手地教给每一学生。使下西渠小学的学生,人人都学会一技之长,个个都是村里的小小技术员。他说:“山里的孩子不仅要走出黄土地,更要改变黄土地,我不仅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更要教给他们在农村终身享用、大有作为的技术。”

  在王思明“自学自理,自学自醒,自强自立”的教育思想指导下,27年来,下西渠小学校园绿树成荫,教室窗洁几净。春天花香四溢,秋天硕果累累。学校不仅成为知识的摇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也成为当地群众致富路上的咨询站。这里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个个都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一人当一天小老师管理学校。学校墙壁无乱画之痕,桌凳无刀刻笔画之迹。图书馆1500 册图书报刊,无人看管,学生自由阅读,井然有序。让人惊叹不已的是,校园中间一棵苹果树,每年果子挂满枝头,学生竟无一人偷摘,以至王老师外出开会一、两个月,不请代理教师,学生照样自学,高年级教低年级,教学照常进行,一切和老师在一样。难怪省教科所的同志考察了下西渠小学后感慨地说:“这里的德育‘不令而行’”。在王思明教出的91名学生中,先后有30名考入大中专院校,留在农村的多数已成为致富带头人和生产专业户。王思明以其开拓进取、刻苦钻研的治学精神,创造出一条成功的山区教育教学之路。他不愧为山村教育的办学专家、教育专家和教学专家。

  把现代文明带进山沟沟

  80年代初,改革为中国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春天。然而,在被黄河挡住了去路,被大山堵住了出路的下西渠村,半数以上的人,还没出过山窝窝,更不用说山外的大世界。许多人连汽车都未见过,更不用说电灯、电视这些现代文明的产物了。

  王思明在为下西渠新一代办学的同时,充分利用学校这块文化阵地积极向当地群众渗透现代文明。逐渐地把现代文明带进了这个山沟沟。70年代初,他用学校勤工俭学得来的50元钱,给学校买回一台自鸣钟,全村人都跑来看稀罕,觉得挂钟很神秘,他就给大家讲自鸣挂钟的原理,激励大家对学好文化过上富裕生活的美好憧憬。接着,他又给学校买回了可以对讲、收音、扩音和电唱的四用机,接通各户的有线广播,把学生朗朗的读书声,传送到每户每家,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家长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密切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1976年,他用学校种土豆收获的50元钱,买回高音喇叭,第一次使下西渠人听到了大山外的声音。

  随着勤工俭学收入的增加,1989年,他又亲自跑到西安买回一台风力发电机,一路艰难地运到下西渠,使小煤油灯昏浊的光线下生活了多少辈的下西渠人,终于见到了人类文明的象征——电灯。王思明把20英寸彩电带回学校后,小山村更热闹了,每当夜幕降临了,村民们就争先恐后地聚集在学校看电视,以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幸福。外部世界的日新月异,进一步启迪着人老几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如今下西渠人观念正在更新,所有家庭都有了一个共识:要靠科学致富,一定要有文化,一定要让孩子念书,自己也要赶紧认几个字。在这里,群众自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风气越来越浓厚。王思明根据这种情况,及时扩大了学校图书室,向村民长年开放,村民农闲时就来这里读书和寻找资料信息。

  与此同时,王思明在搞好学校小农场过程中,还把现代化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引入了下西渠村,给这里的传统农业以强烈的冲击。农民看到学校小农场年人均收入达1000多元,而本村人均收入不足500元的现实时,使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依靠科技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王思明说:“没有超前的认识与觉醒,就不可能有超前的作为。”他决定把学校办成新文化、新知识的窗口,通过学校勤工俭学给下西渠人提供一种全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此,他将勤工俭学项目更加科学化、技术化,紧紧和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结合,大搞育苗、嫁接技术推广,以学校为基地,将致富的技术转给农民。

  从学校第一个建苹果园起,现在全村几乎每户都有了一个小果园;从学校第一个造小用材林起,现在全村家家都有一个小用材林。这些林子的树苗全由学校培育提供。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育苗、嫁接技术又传到家里。以至连邻村的村民、乡政府的同志也来学校请教育苗技术。学校被当地村民称为“致富的咨询站”和建设精神文明的“第二党校”。王思明则被村民称为“山里群众的希望之星。”他和学生创造的旱原培育技术,也被群众称之为“旱地覆膜育苗法”。王思明以他的艰苦创业精神,走出了一片新天地。“小洋楼”盖起来了,村里通电了,自来水进村了,再也没人笑话下西渠的寒酸了。

  不守旧摊摊,永走创业路

  1986年,王思明被地区教育局保送到延安教育学院进修。1988年修业期满,当时地区教育局表示愿留他在延安工作。是留延安,还是回下西渠,他当时也有思想斗争,留延安对孩子上学、就业各方面都有好处。可他心想不能为了自己的孩子,而误了下西渠的所有孩子,进修前村民们依依不舍相送的情景还依然浮现在他的面前。

  他告别了灯光辉煌的延安城,辞别了平坦的柏油路、高楼大厦,登上了崎岖的山村便道,重新住进了祖上留下的“石片窑”。一切是那样的熟悉,一切又是那样的陌生。繁华、冷落;楼房、土窑;电灯、油灯……这时,当年送行的人又涌到他家,他们有的抱着南瓜;有的提着豆角,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使他干劲倍增。王思明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守业就意味着停止前进,实际就是退步,我不守旧摊摊,永走创业路,要再创新业。”他决心不断优化办学条件,不断探索普及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路子,创办出一流的山村学校。

  创业就预示着要付出巨大代价。1993年9月14日上午,他领着儿子在给学校维修房子时,梯子突然折断,造成左脚骨严重骨折。起初,他以为是一般扭伤,让人把折成90度的脚腕掰拧端正,在乡卫生院上了点药,拄着双拐又做他每天所做的事。他舍不得离开他的学生,他的岗位,半年来一直拄着拐杖坚持教学。后来在地、县教育局领导的敦促下,才到延安去检查。他后来转到了洛阳白马寺整骨医院,确诊为左脚距骨陈旧性严重骨折,塌陷3毫米,管增生10毫米。听到自己病情严重的消息,王思明愣住了。医生给他提出了两种治疗方案:一是手术治疗脚腕做成死关节,但今后只能在平路上行走;二是保守治疗,但病人要受疼痛折磨。王思明心想,学校未来的事业还等待着他,下西渠那儿来的平路啊?为了学校,为了学生,他决然选择了后者,就是自己终生瘸着脚走路,也无怨无悔。许多人不理解,医生不理解,但王思明自己理解。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境界,这就是一个人民教师的襟怀。可以说,王思明的创业路是用他的汗水、心血和生命写成,他以其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我们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他以自己的行动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人民教师的楷模。

  在洛阳住院的近百个日日夜夜里,尽管他脚残不能行走,他却时刻在想着他的学生、学校。想到自己脚残后不能干重体力活了,经过论证,他决定回去后建一个油籽加工厂,在继续维持学校勤工俭学收入的同时,带领村民奔小康。与此同时,他在病床上进一步完善了他的“大教育”思想。在战胜病魔的同时,思考着学校的未来。他决定在下西渠逐步实行家长教育,职业教育、寄宿教育和科技教育一体化格局。创办家长学校,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外围文化环境;创办寄宿学校,将服务范围扩大到邻村邻乡;创办农技学校,对群众进行科技教育,给他们教会一技之长,教给他们在黄土地上终生享用的本领,探索出一条山区教育教学的新途径。

  王思明扎根山区教育27年,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勤工俭学的新路子;他殚精竭虑,开拓进取,创出了一条山区教育教学的改革路;他无私奉献,奋勇进取,展示了新时期一个共产党员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境界。他任教以来,先后荣获国家、省、地、县的各种奖励28项,其中省级以上就有13 次;中共延安地委、行署,延长县委、县政府曾先后两次做出决定,号召全地区、县共产党员、人民教师向王思明学习;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在今年教师节前夕,也做出决定,号召全省共产党员、干部、教师向王思明学习。以他为原型的四集纪实性电视剧《走出黄土地》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为该片题词:“无论如何再也不能误了娃娃们”。

  面对荣誉,王思明没有固步自封。他受伤后病未痊愈,就忍着病痛,蹒跚着脚步又踏上了他热恋的黄土地。

  他常讲:“对人民对国家多奉献一点,是我一生最大的追求。”“明天——怎样教”。他把这个座右铭写成条幅贴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永远向着未来,时刻想着黄土地的明天!(本报记者 翟博)

  《中国教育报》1994年9月21日第1版

首届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 中国教育新闻网 第六届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 中国教育新闻网 第五届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 中国教育新闻网 第四届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 中国教育新闻网 第三届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 中国教育新闻网 第二届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下放权力:提升中小学办学活力 中国教育新闻网 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 中国教育新闻网 教师心声 - 教师之家 - 桃李网 - 中国教育新闻网互动社区-中国教育报刊社 中国教育新闻网 【教师发言】 和谐教育思想的滥觞-《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JYB... 做教师教书育人的同路人-中国教育报-传媒汇总-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JYB.COM.CN 于漪:不懂哲学的教师是盲目的教师_基础教育_中国教育新闻网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通知_资料中心_中国教育新闻网-www.... 学者立场:课堂中教师的“进退之道”-中国教育报-传媒汇总-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JYB.... 【读者荐书】有效教学唤醒教师决战课堂-《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JYB.COM.CN 学者立场:课堂中教师的“进退之道”-中国教育报-传媒汇总-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JYB.... 有效教学唤醒教师决战课堂-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JYB.COM.CN “首届全国师范院校英语教师教育与课程改革高峰论坛”会议通知 如何使用中国教育新闻网 校长应潜下心来治校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 中小学音乐教师考试 一名教师对“中国教育十句话”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