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制”改革知易行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11:55
“大部制”改革知易行难
● 于泽远(北京)
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大部制”改革方案,下月产生的新一届国务院部委将按照方案进行重组,中国1982年以来第六次政府机构改革将拉开帷幕。
制定改革方案时
官方高度保密
为减少干扰,官方在制定“大部制”改革方案时高度保密。虽然在提倡政务公开、政策透明的今天,对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改革方案如此保密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但保密也是官方的无奈之举:既要防止舆论添乱,更要避免利益集团过早介入,使改革流于形式。
官方发布的信息显示,“大部制”改革是要改变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乱象,目的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精简政府机构,提高行政效率。应该说,这些目标与前5次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相差不大,但前5次改革都没有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也没有达到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
1982年改革将国务院的100个部委裁掉了39个;1988年改革将国务院部委和直属机构从67个变成60个,国务院人员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1993年改革将国务院部委和直属机构从86减少到59个,人员减少了20%;1998年改革将国务院40个组成部门减少到29个,2003年改革将国务院部委减少到28个。
目前国务院除办公厅外,共有28个部委,一个特设机构、18个直属机构、4个办事机构、10个部委管理的国家局、14个直属事业单位,另外还有100多个议事协调机构,数量之多和分工之细仍举世少见。换句话说,虽然国务院部委在名义上比1982年减少了很多,但20多年前存在的 “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等弊端并没有怎么克服,反而又出现了“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集团化”等新问题。
与20多年前不同的是,如今很少有人公开质疑改革的必要性,从官员到民众都认为中国迫切需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但如果“大部制”改革真的触动了利益集团和权贵阶层的核心利益,改革必将阻力重重,举步维艰,甚至可能像前几次改革一样,穿上一段“精简”的新鞋后,再走回“膨胀”的官僚老路。
事实上,正是各利益集团和权贵阶层不愿放弃既得好处,致使前5次机构改革在一番轰轰烈烈的造势后无疾而终。而且,1980年代党内还有邓小平这样的权威人物为改革撑腰,如今的改革只能依靠不同派系和利益集团之间的磋商与妥协,难度并不比以前小,问题也不比以前少。
“大部制”改革可能制造出几个超级大部,但它们只是把分散的部门利益积聚为集中的部门利益,使监督制衡变得更加困难。例如,从职责和权力上看,现在的国家发改委就是一个“大部”,但发改委恐怕很难成为“大部制”改革的样板,因为它并没有在宏观调控中展现出应有的效率,也不比别的部委更像一个“服务型”政府部门,反而是全国各地官员“跑部钱进”的重点单位。
同时,“大部制”改革只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套,“大部制”改革不可能走得很远。例如,政府许多重要职能与党权交叉,比如公安部、司法部与政法委的关系,文化部、广电总局与中宣部的关系,人事部与中组部的关系,这些职能重叠、多头管理的现象不是国务院本身能够解决的。
还有就是让高层头痛的老问题:官员的安置。建立大部制,意味原来的一些“部”可能要取消,或者降为司局。数以百计的没有到退休年龄的正部级、副部级官员往哪里安排?这些人能爬到今天的高位,多少都有政治派系和利益集团的背景,不少人还有“通天”的本领,高层必须给他们安排“合理的”去处。等到政府机构再度膨胀之时,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可能重返“一线”。
有学者建议官方成立一个专家咨询委员会,并允许公众讨论,使大部制方案凝聚更多的社会共识,这不仅能减少领导者个人的喜好,也能让公众直接参与并监督“大部制”改革的过程,让利益集团无处藏身。但在中国复杂的政治环境下,这个建议很难被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