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屋二中三年发展规划(简化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07:52

公主岭市十屋二中三年发展规划

(2010.9------2013.07)

为了进一步落实党的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创新,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根据公主岭市教育督导室的要求,我们在调查研究和充分听取全校教师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特制定《公主岭市十屋第二中学三年(2010.09—2013.07)发展规划》,并以此作为我校今后三年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本规划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学校发展的背景分析;
第二部分:学校发展的基本思路;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的分目标及具体措施(七项工程);
第四部分:学校发展的基本保障。

一、学校发展的背景分析

(一)外部背景:
     十屋二中地处长郑公路72公里处,毗邻公路,地理位置优越,周围紧邻四村一场(三道圈村、韦家窝铺村、林丰村、束龙岱村及十屋农场),人口集聚也越来越迅速。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教育的主要矛盾已不是量的扩展,而是质的提升,是教育发展或者说教育供给水平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多元化需求,这使教育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内部背景:
    十屋二中创办于1971年9月,2004年1月,根据上级决定,十屋农场学校并入我校,我校成为小学、初中一贯制学校。学校位于十屋镇束龙岱村,现占地面积16682平方米,建筑面积1330平方米,现有9个教学班,164名学生,32名专任教师,其中高级教师3人 ,一级教师15人。有四平市学科骨干教师1名,公主岭市骨干教师2人。学校拥有运动场、篮球场等体育设施,配备了电脑教室、等现代办学设施。
1、学校发展优势
(1)40年的文化积淀,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以及近几年来办学条件不断优化,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与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文基础和社会基础。。
(2)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50%以上,这些教师教育教学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极大地壮大了我校的师资力量。
(3)近几年来,上级主管部门及十屋镇党委和政府对我校给予很大的关心和支持,这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目前面临的问题
(1)生源的外流非常严重。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户籍政策的调整,人口流动的加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长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增加,农村的学生向城市学校集中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我校是一所农村薄弱学校,由于社会的客观原因和学校自身的薄弱原因,生源的外流尤其严重,这使我校的生源质量变得很差。
(2)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教师平均年龄45岁以上,50岁以上教师占一半以上,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年轻化,对学校的后续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4)教育教学中的科研含量偏低,教师的科研能力较弱,申报课题的水平和层次较低,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团活动的能力不足,校本课程尚有待于开发。

二、学校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学校发展的理性思考
1、坚持“文化立校”,以此作为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师资可以培养,生源可以改善,管理可以上水平,而要改变这一切靠的是学校文化。校园文化是校园的核心竞争力,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学校品位,创建品牌学校的抓手,是薄弱学校转变学校形象的入口。
2、坚持“科研兴校”,以此作为学校发展的基本策略。学校发展如何适应急剧变化的时代要求,一切都是没有先例可循的。要实现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应根据学校的实际,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
3、坚持“特色发展”,以此作为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特色是一所学校的个性,是学校创新的基点,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面对激烈的办学竞争,面对社会对优质教育的强烈渴求,只有办出特色,学校的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特色发展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学校独特的办学特色就是学校的品牌。
4、坚持“质量保障”,以此作为学校发展的行动指南。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办学的永恒主题。因为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所以我们无论怎样强调质量都不过分。我们应该在办学目标的引领下,通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来保证学校的发展。
(二)学校发展的基本理念  
办学宗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育人目标:做人有德、做事有成、学有所长、体有所健;
办学策略:文化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质量保障;

校   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校    风:务实、创新、善思、明礼;
教    风:求德 求实 求进;
学    风:勤学 乐学 善学;
学校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三)学校发展的基本定位
按照“以人为本、民主办学、开拓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方针,确定学校发展的以下三个基本定位:
1、规模定位
九个年级9个班(其中小学6个班,中学3个班)。
2、目标定位
    经过三年的努力,基本形成具有“求实”特质、“精致”特色的学校文化,成为质量理想、校园和谐、科研先行的小学初中一贯制学校。
求实特质:办学追求实效、教育注重实际、学习体现实践。
校园和谐:校园环境舒适,师生关系融洽,学校文化认同,实现和谐发展。
质量理想:学校适应时代要求,校风、教风、学风和谐统一。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德育工作在县内有一定的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获社会认可。
科研先行:“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全体教师要善于投身教改实践,努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
3、特色定位
   积极探索具有实效性的德育管理模式,建立一种全新的德育管理长效机制,以教育教学创新管理的实践为基础,着力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深化学科建设的研究和农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科优势建设自己的学科品牌;探索组建各种学生社团,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让学生充分弘扬个性、展现风采、体验成功。经过三年的努力,使我校的办学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四)学校发展的战略步骤

 我校三年发展规划将分成三个阶段分步实施。
1、启动期(2010.09—2011.02)——规范强校

 标志特征:
(1)制定规划、完善制度、构建模式、奠定基础。
(2)各个部门要开创性地开展工作,以“一平三考”为切入点,逐步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3)提炼本校办学特色,逐步厚实基础性校园文化。
(4)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2、发展期(2011.03—2012.02)——效率强校

 标志特征:
(1)整体推进、完善机制,突破难点、逐步改进。
(2)改革配套措施并得到有效实行;新的竞争机制健康运行;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健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顺畅、高效。
(3)学校人文环境大为改观;教育、教学、科研取得较大发展;学生社团建设在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水平,中考成绩达到我公主岭市同类学校中上水平。
(4)优质教师队伍和办学特色初步显现,形成较好的校风、教风、学风。
(5)设施设备得到显著改善,开始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校园迈进。 
3、成就期(2012.03—2013.07)——人文强校

 标志特征:
(1)总结规律、形成特色、深化发展、创立品牌。
(2)学校领导班子成为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认同的先进、务实、高效的领导集体。教师队伍的结构更加合理,研究型教师团队和研究型学校文化初步形成。
(3)内部管理较规范,校园文化初步形成,学生社团建设较成熟,办学特色鲜明,形成学校品牌雏形。
(4)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校园初步建成。  

三、学校发展的分目标及具体措施(七项工程)

为实现办学思想和学校发展目标,未来三年,我们将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力争三年内实现我校的跨越式发展。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将从以下七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一)实施有效管理,完善学校管理工作机制
1、目标: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分基础,七分管理,实施有效管理的工作目标是通过三年努力,形成一整套规范化、人文化的学校管理体系。完善校长负责、党支部监督和教代会民主参与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管理体制,健全学校各部门管理职能,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一支团结协作、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管理队伍,构建“决策、实施、反馈、评价、发展”的管理工作机制。
2、措施:
(1)通过科学规划,建章立制,有效管理,力争使学校管理水平有大的飞跃,形成切合学校实际的管理特色。在制度制定中不仅重视个人绩效,更体现团队精神,对各班级、各教研组、各学科实行全面的考核。
(2)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强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求班子成员树立全局、合作、服务、责任和榜样意识,各部门分工明确,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具体工作分管负责,团结协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
(3)优化民主管理。建立科学开放的运作模式,实行常态情况下一年一次教代会制度,推行校务公开制度,执行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开通校长信箱,广开言路,增强全体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4)精细化的学校管理。建立完整的学校管理体系,以“规范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以法治校,以情育人,构建人文校园,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校制度内化为教职工的自觉行动。
(5)建立学校的信息平台,加快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发挥校园网的优势,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日常办公、内外交流等各方面提供全面、有效的支持,推进校园办公化的进程。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1、目标: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教师是学校生命的源泉, 以师立校是我校办学的基本理念。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校本培训、交流学习、树立典型、进修提高等多种形式造就一支师德高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意识,专业基础扎实,文化视野广阔,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上乘,结构合理,勤研善教,个体有特点,整体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以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
2、措施:
(1)贯彻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开展以“求进步,讲奉献;爱学生,讲实干;勤探索,讲改革;重师表,讲团结;守纪律,讲廉洁”为主要内容的师德学习,这是对教师教学态度的要求,因为“态度决定一切”。积极倡导求实 求德、求进的教风,树立德业双馨的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教育和激励全体教职工。
(2)实施校内“名师工程”,通过承担课题研究、担任首席教师等方式促进骨干教师提炼、总结教学经验,使其能从较宽的视野俯瞰教学实践,引领学科发展。  
(3)加强教研组建设。采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老教师引领等方式进行校本教研,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教研组制度建设和教研组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科优势建设自己的学科品牌。发挥备课组的作用,集体备课,合作研究,资源共享,夯实教学五认真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质量。每学年对教研组进行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量化考核,评选学校优秀教研组并给予奖励。
(4)发挥学校信息中心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鼓励教师创作和开发适合自己需要的多媒体课件,应用校园网进行办公和资料查询,广泛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校内信息平台建设和完善学校教学资源网,发动教师根据学校实际和各个年级的教学进度进行学科资料系统化建设,搜集整理备课(教材分析、教案实例)、课件(整件、散件)、素材(影像、图片、声音、文字)、题库(章节练习、综合练习、测试题、竞赛题)、学科前沿(课改新动态、课程新理念、课堂新发现)、各地老师的精华课堂实录等资源。
(5)建设学习型组织,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教师学习制度,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之中的学习气氛。学校每二周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一次;教师每学期都要学习1至2本教育教学专著,并做好读书笔记,学校定期组织 “读书沙龙”和教师专业成长论坛活动。 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作品并给予适当考核分的奖励。

(三)坚持德育为首,注重德育实效
1、目标:
   我们的育人目标为“做人有德、做事有成、学有所长、体有所健”。 “四有”中,“做人有德”是统帅、是灵魂。教育学生“做人有德”,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具体讲,就是要教育学生健全人格,夯实“精神的底子”,做“文明人”,“高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做事有成”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劳动习惯和办事效率,教育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做,家里的事帮着做,集体的事抢着做,不会的事学着做,能做的事好好做”。做人要做到人人喜欢你,做事要做到人人需要你。简单说就是校训中的“学会做人”。

2、措施: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实行德育量化管理,让学校的德育工作变“大事教育”为“小事教育”。制定学校德育工作方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分年段确定德育目标,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根据德育目标确定每月的活动主题,围绕主题开展小型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做到常规教育系列化、发展教育渐进化。
(2)重视德育队伍建设,逐步形成由班主任、思品教师、团队干部、学生干部和政教处人员组成的德育工作骨干队伍。充分发挥德育工作骨干队伍的主观能动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对班级和班主任进行量化考核,评选先进班,做到考核有据、奖惩分明。
(3)制定《十屋二中学生一日行为常规》等管理制度,编印《十屋二中学生手册》。严格管理,严明纪律,培养学生“有章必循,违章必究”的意识,引导学生由“他律”向“自律”转化,从而实现道德的内化。
(4)利用好每周的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和学科渗透,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民族精神、革命传统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5)开展以“亲情化教育、零距离沟通”为特征的德育导师制工作。选拔部分优秀教师为德育导师,与“学困”、“德困”学生结对,德育导师在充分了解结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状况及其家庭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制定发展模式,通过谈心辅导与汇报、定期与学生家长沟通等措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整合家庭、村屯、社会等德育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发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学生自主教育“四位一体”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等作用,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7)建立科学规范的学生评价体系。避免以学生考试成绩排名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配合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发挥其正确的导向作用。
(四)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
1、目标:
    育人目标“学有所长、体有所健”是校训“学会学习”的体现,“学有所长”重在培养学生主动的创造精神,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使之人人有特长,个个有进步,追求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的境界。“体有所健”重在培养学生健壮的身体,良好的心理,提高健康水平。为此,学校将积极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努力提升教育教学品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学会—会学—创新”三环递进的教学模式。明确学会是基础,会学是关键,创新是目的,环环紧扣,三环递进。切实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效率为中心”的“三主一中心”的要求,全面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有较大提高。
2、措施:
(1)引导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改进教学行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继续贯彻“三个强调,二个注重”的课堂教学原则,即:课堂教学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提高质量的同时强调提高效率,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开展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和农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提炼和总结课堂教学经验。
(3)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积极推进学生社团建设。对学优生和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真正做好“培优、抓中、转差”工作,实现抓中间促两头的目标,使小学毕业成绩中考成绩稳步提升。
(4)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参加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通过课堂观察这种校本化的课堂教学研究手段,在观察原生态课中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每学年进行一次探讨教学改革的教师论坛活动,各教研组每学期开展8次以上主题教研活动。
(5)认真组织每学期一次的学生评教活动。设计好评教内容、评教程序,及时总结和反馈评教结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评教的正面导向作用。   
(五)提炼办学特色,培养特优学生
1、目标:
    坚持“特色发展”的办学策略,鼓励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创建学科竞赛、艺术﹑科技﹑体育等特色项目,建立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社团和兴趣小组,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学生个性发展和特色项目成果凸显,特长生的培养成效显著,赢得较高的社会声誉。
2、措施:
(1)加强学科竞赛辅导。对学科尖子进行专门辅导,组队参加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各类竞赛。积极引进竞争机制,落实教练目标责任制,调动辅导教师的积极性,力求在各类学科竞赛中有较大突破。
(2)全面执行新课程标准,探索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定期进行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回馈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体验承担责任的乐趣。  
(3)发挥现有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优势,加强学生的常年体育锻炼,“三年磨一剑”,打造学校的体育优势竞技项目。  

(六)坚持科研兴校,开展行动研究
1、目标:
    以“教育科研为教育服务”为原则,建立完备的教科研管理机构,制定教科研奖惩条例和各项制度,完善学校课题的申报、评审、立项、奖励、过程管理和成果归档的管理办法。引导全校教师围绕学校的主课题申报各自的研究子课题,深入开展研究工作。
2、措施:
(1)积极申报省、市、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扩大教师教科研的参与面,提高研究课题的水平和层次。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术团体组织的教学论文、案例的评选活动,加强对各类课题的过程管理。
(2)积极组织校本科研课题的研究,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积极组织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开发,构建富有学校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校本课程体系。
(3)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开展发展性的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辅导,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水平。
(4)积极鼓励教师撰写教研论文、教育案例、教后感等,为教师提供发表文章、交流经验的园地,逐渐形成学校的文化优势。  
(七)加强校园基本建设,改变学校外在面貌

2010年6月,我校投资一万余元,对校门和两侧围墙进行了改建,使学校外在面貌有了初步改善,在此基础上,我们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完成如下校园基本建设。

1、2010.09------2011.07

修建水泥面标准化篮球场一个,建造彩钢质门卫房一幢。

2、2011.08------2012.07

 将东、西、北三面校园围墙全部改为红砖建筑,使校园管理更加严密、安全。

3、2012.08------2013.07

对学校前面两栋年久失修的教室进行维修和改建,对整个校园实施绿化工程,力争使学校成为吉林省校园绿化达标校,通过以上努力,使我校基本达到吉林省农村标准化校园标准。

四、学校发展的基本保障

()、组织保障
1、建设先进的党支部
    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党风建设,以优良的党风带动优良的教风、学风、校风。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实现三年发展规划目标的组织保障之一。
2、建设朝气蓬勃、锐意进取、团结务实的行政领导班子。
    加强行政班子队伍建设。提高行政班子的整体素质,提高学校管理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倡导“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行政班子成员要积极探索管理实践,做到会管理、善管理,使学校管理处于“规范、有序、高效”的状态中。
3、充分发挥工会、教职工大会的作用
    明确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指导思想,突出教职工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职员工在办学中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积极性。每学年初召开工会和全体教职工大会,学校的重大决策均听取工会和教职工意见。
()、机制保障
1、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从德育、教学、科研到总务后勤管理的一整套规章制度,使学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2、大力探索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理顺各种关系,完善学校内部的监督机制,大力推进学校民主化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3、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管’‘理’并举,激励为主”的管理思想,全面实施教职工全员岗位工作考评办法和奖惩办法,规范教职员工的教育教学行为。

新时代、新形势对学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全校教职工要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的危机感,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在未来三年内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完成规划中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实现我校新的跨越式的发展,为公主岭市的基础教育和教育体制改革谱写新的篇章。

 

 

 

 

 

 

公主岭市十屋二中

2010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