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内涵为基础的中文学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05:10

中华文化内涵为基础的中文学习

作者﹕李顺理

    要学好中文,最好的办法还是同时学习传统的中华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从「汉字」字的本身着手又不失为一个简易快捷的办法。中华文化中独特的表意文字,蕴含着大量中华民族原始的生命宇宙观。中华文化与文字是一个相对应的有机体,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字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性,文化也丰富汉字本身雄浑多变的蕴涵。

    汉字中具体表现出形象或动态的字,如「木」、「目」、「龟」、「兔」、「象」、「日」、「稻」、「种」等,简洁地表现出民族生活的方式及人们接触到的事物。而表达着抽象意涵的文字,不了解文化内涵,很难完整了解文字精髓,例如:「王」、「道」、「德」、「武」、「仁」等字。如果不由文化面学习,就很难了解字的意义。

    「王」字汉朝董仲舒认为古人造「王」字为「一贯三」,「三」的三横分别代表天、人、地,以人君参通天、地、人,王者受天命治理人地,这种解释正内涵了中国人三才的文化思想。

    「德」字是由ㄔ、十、目、一、心所构成,现代的文字研究者张福章解释「德」:是十方世界众神的眼睛都在看一个人的心与其行为(『ㄔ』是人行之意,代表是人的一段行为),动机、行为都合乎天意,这才是德份的由来。这个理解完全建构在中国人「上天有眼」、「不欺暗室」、「积德」、「守德不失德」、「畏天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之上。

    「武」字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解释成「止戈为武」,表明了爱好和平的文化思想。

   而「仁」字,「亻」旁表明指人,「二」在甲骨文就是「上」字,所以「仁」指的是心灵高尚的人或其作为,字很简洁的涵盖了孔子儒家思想。由这些字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内涵与字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文化与语言、文字的学习是一体的两面,虽然形式不同,但文化本质是一样的。所以文字教学时,仍然必须以文化内涵为依归。

     汉字具有组合性文字结构的特色,是以各种基本「文符」组合成不同的「字」,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基本「文符」其实更接近文化的真实内涵,这个特点就让中文具有易学、易懂的特性!例如「侖」可以组合成「倫」、「輪」、「掄」、「淪」、「論」等字,在识字教学时,就容易用一个概念来贯穿,进而看出字形及字义的脉络。

    而「侖」是由「亼」(音集,集合之意)与「册」组成,意为「集其典册,思索其理」,所以「侖」动词是思理之意,名词就是条理的意思。这样再来看「倫」、「論」、「輪」、「掄」、「淪」等字就别有意思了。

「倫」即是人際關係之「條理」,如五倫、倫理;「抡」就为「手挥动的条理」,如掄刀、掄拳;「論」就表示说话的人讲话的条理,如评论、论点;「輪」就是「车转动的条理」,意为轮行轨迹;「淪」为「水动的条理」之意,像水波涟漪自有其序,低于水面有为波所覆的沦陷之理。比起拼音文字,汉字相对活泼生动、简单易学。

    严格的说,拼音文字的学习只有博学强记一途,所以西方教学讲究情境学习,研究教学环境、技巧、理论等,实质上借助诸多外在因素活化文字。要学好英文,最好办法就是在英语系国家、英文学校学习,环境成了重要因素。

    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外邦如日本、韩国、越南都不是在中文环境下学习汉字,中国境内外族如胡、辽、金、满、蒙在入主中原前,能诗能词、写一手好字之辈,不胜其数。为什么?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缩影,高度的容他性,可以在不影响母语的同时,自然的学习。原因无外,取材主要都是天地、自然、人类共同,文字本身就充满活性,环境因素变的不绝对。古代的「小学」都是从学起,近百年来的内忧外患,中文沦为弱势语言,汉字成了代罪羔羊。文白话了,字简化了,文化的优越性大量的从近代中国人脑中流失。

    今天我们学中文,教学方法无论是集中识字教学或是分散识字教学,基本承袭西方教学方法,把汉字等同26个字母的拼音文字学习,当然繁复不堪。简体字更惨烈,能用「霜上加雪」形容,「侖」写成「仑」拿书变取刀,天律丧失更加庞杂繁琐。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单音单字的中文更合适于计算机化。科学家赫然发现学习图像式的汉字,自然地左右脑并用,有助于学生直觉能力开发。创意思考凌驾于记忆学习的时代降临,中文似乎走过历史低潮,展露出否极泰来的景象。未来随着中文越受重视,势必更多的探讨,这百年的「是非利弊」,必将与五千历史连贯重新审视,或许中文更有条件于成为世界语言,因为历史上「她」一直这般展现,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