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青春赌明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26:41

最近总是喜欢多想,而且不同于过去的。过去的大多时候,总是于幻空世界。而现在,更多倾向于把想的与做的相与。我不想考虑自己这到底是怎么啦,只把她看作是一种自我的突围。我说过自己的思想陷入了一种思维牢笼,如果想要突破人生境界,自己必须想方设法破去牢笼之困。不论是小我、中我、大我、真我、假我、他我、还是自我,都是以我的思维前进为前进。

我很喜欢文学,也最早接触文学,希望能够借助于自己手中的笔,墨色出一片世界,所以下过功夫。但不是理想,文章生涩,辞藻无彩,到底是难过了心思。后来企图借助于哲学,破开自己在文学上的困惑,却是一脚未出,另一脚也踏入了哲学的泥潭。这大概就是一人行程的悲剧,自己陷入了自己的悖论。所以在综合因素下,最终,到目前为止,我走向了经济学。学习经济学,免不了还要思考,思考便要生出想法,想法出来了,我就想要写,写完了,修正,至于如何修正,而且修正的要有意义性的,那只能是用实践来验证。有句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于经济学的学习,这几天内,我又做了很认真的思考。我希望能够找出一种适合自己学习经济学的有效方式,尽可能的有利于自己学好,学懂学会学行到能学能会能行,再把一系列的思考行文下来,成为自己的说。

关于如何学习经济学,我忍不住想要说目前的教育方式。我一直怀疑这种教学模式的合理性。我想知道这教育办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给国家培养人才,还是融资?如果是后者,那还不如直接开办金融机构来的有效益,不仅师出有名,而且堂而皇之,‘我’就是因为融资而存在的。可如果是为了培养人才,为何不去考虑怎样才更加有效的培养?年年喊教育改革,都快喊到天荒地老了也没见改出个样。那些人那些机构那些部门拿了人民的钱在干嘛呢?洗桑拿?喝凉茶?是啊,都好闲情好逸致。13亿人口的基本国情为何要成天挂在嘴边,那是改革不前的借口么?为的就是给13亿服务,给13亿创造更多的社会福利,结果呢?如果下点功夫去改,会至于一步不前,甚至成了笑话。某些人某些机构某些部门真的该好好反思!几千年前的人都知道“一日三省吾身”,何况几千年后的今天的人呢!大众化教育很好,可以普及知识,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修养,促进科技进步。但那并不是说要同化各科的教育。学科之间的特点各有不同。依据矛盾特殊性原理,我们可以知道,要根据各学科本身的特点来教育,虽然做不到恰如其分,但尽可能遵守规律,问题还不算大,可以解决。可学校倒是有些一体化的味道,大概是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吧。可计较起来,会很讽刺的。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从本质上讲还是一种愚民政策,只不过套上包装,换个称谓而已,算得上是另类的换汤不换药吧。学校经常采用的方法除了试卷成绩便是学分制。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要用学分制而就不能够根据学科的特点来教育?评判奖学金为什么要依据试卷成绩?拿了高学分特等奖学金就会写出《三重门》?就能提出宏观经济学框架?就能奏出《二泉映月》?目前我好像没见过,恰是那些在自我觉解的人身上,看见了光辉。韩寒大家认识吧?史铁生也不陌生吧?李嘉诚也该熟悉吧?(不过,他们都是从书堆里走出来的。)

话题扯远了,我只想谈谈跟自己相关的,也就是自己希望自己怎样有效地学习经济学。就目前来看,问题挺多的。就单单学校的教育模式,就够我喝一壶的。我不知道学校怎么发展的,把经济学弄得快没落了,或许不止是福大吧。是因为就业观的问题么?或许是吧。但我觉得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舆论导向,比如社会趋向,比如价值判断。如果从教育模式上来讲,我真的很希望学校能够进行改革。对于经济学的教学,应该根据经济学的特点来设置课程。经济学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工具课程、实践课程这三方面都非常重要,我觉得无论怎么着也不能缺了任何的其一。可我的学校挺奇怪的,差不多是断其二了,哪怕是理论知识也是残缺的。学校给我们上的课程,经济学本专业的,有《经济学史》、《计量经济学》、《中级微观》,就这三门本专业的,一周最多不超过10节课。可我们的课表安排了40节左右的课程,本专业的却不及1/4,少的时候,只有8节。这意味着什么。我很想问问那些制定课程的相关者,你们这样设定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体现你们在制度规定上的高水平?你们不觉得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仅是对资源的浪费,跟是对时间的谋杀?你们知道经济学么?这样的课程分配,经济学能有怎样的建筑?学习其他的课程又是为了什么?拓展我们的思维?假吧!效果会好么。数学既然是经济学里不可或缺的工具,那为什么要取消它的课程,而那些无关紧要的选修课,却为什么又要让他们来霸占我们的时间?拓展我们的思维?真的很假!除了拿学分,拿试卷成绩,上课扯淡外,下面的玩手机,看小说,读他书,谈天说地,聊情恋爱。到末,拿了些材料(有些直接买老师的书)一背一抄,考试高分稳妥。这有什么意义?中国的知识、文化靠这样进步?我会很怀疑的!我还不如用这些时间来泡图书馆,读他个千百本的书,拓展的思维会窄么!

我选了一门课,具体的我就不说了,我直接说下那个老师提到的一个观点,关于论文的。他说,写论文其实很简单,你只要拿些模板,替换掉数据,就可以出炉一片新论文,哪怕你对这个领域一窍不通。结果他举例了好多他的或者别人的文章。可我想知道,这样造假出来的文章能够出学术,可以产生生产力?这稍微有些判断力的人都应该会持否定看法吧。

这些都很悲哀,真的!不论是站在哪一个角度,国家、人民、个人,以及各个市场主体,更别去说学术本身了。

想想中央政府所制定的政策,想要实现是多么的遥远啊。

对于其他学科我不知道,我没去想,也没法去想。我没涉及,提不起心思来忽悠。毕竟我不是说相声的,更不是天才。如果我是亚里士多德的话,那可能我会更大胆些。但毕竟不是,所以目前,我只能秉着自己的思维,看书、实践、请教,自主性的求知,化被动为主动,让经济学活起来,而不是过去或者说现在课堂上死气沉沉的经济学。我不想成为被填鸭式灌输的机器。现代先进马桶尚且勉强能自通气。

经济学不同与其他的学科,她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的方法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本身就是一个世界。

哲学、文学、经济学,都是研究人,从人的行为出发。但经济学却又不同于她们。《经济学的哲学》一书中也阐述的分明。经济学具有更强的机动性、主动性,与不可预期性。其中还要介于大量的假设与论证,以经济现象的数据为材料,进行模型分析。这就要求要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当然就要去阅读各类的有权威性的经济学书籍,同时,要懂得对数学工具的运用,熟练掌握回归分析以及其他的模型,还要敢想方设法构筑合适于解释的新模型。既要走进课本又能走出课本,而且要走进市场,去市场当中更清晰的去感受经济的存在和变化。去弄白为什么,会怎样,该怎样?经济是市场中的经济,市场是经济中的市场。这是必然的规律,我们没办法跳脱的。就目前我们的10个人这个小团体,我很希望能够将其学术化,形成社团,独立于任何的学术社团,成员之间践行任意的学术交流,然后总结交流成果,再思考行笔,写成文章。如前面所说的必然性,所以也必然要将文章放置于实践中去验证。这是学问成长的一个必然环节。实践---意识---实践,如此往复。

国庆期间,我试验了下自己的设想,走进市场去体会价格的形成。当然,由于条件的限制,我只选取了家乡的小型农贸市场。小白菜一斤1、7元、芋头一斤4元,地瓜一斤0.12元,等。卖桃子卖橄榄的两家相距不是很远,却有两个价格。桃子的一个2.3元,一个2元;橄榄的一个7元,一个8元。这些用凯恩斯的供需理论还解释的通。

 昨天去火车站坐车返校,我问了下骑摩的的师傅,你们这个价格怎样确定?他说,是在跟顾客进行谈判过程中逐渐形成,直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我问,就这一段路,交通还没建好,公交车少的可以忽略。就你们骑摩的的比较多,差不多是垄断了,你们可以以一个更高的垄断价格,人们为了方便还是可以面前接受的。他说,是,但也不是,如果价格过高,对于时间比较急的人来说,他会接受,但对于时间充裕的人来说,他可以等公交车或者走路。那你们这个成本怎么计算?他回答,一公里大概要耗掉一毛二的成本,这来回的就接近10公里,我收你5块钱,没多少盈利。我问,你返的时候,不是还可以载客。他说,回来基本上没多少人。这个多了时间因素,影响消费者需求。

今天晚上去吃沙锅,我问那个阿姨,你们这个价格怎样制定,是按照怎样的标准?阿姨说,赚不了多少钱。大叔接过话说,鸡柳一元进价,才卖一块五,其他的地方都卖两块;火腿肠6毛进价,才卖一块,鸡蛋也是,扣除掉煤气等费用,基本上做不了多少。我问,你们可以把价格定高些。阿姨说,还要考虑学生的消费能力。是啊,这也是一个因素啊。

这些的这些,都开始促使我尝试用经济学的思维去思考。我觉得这样的,挺好。最起码我开始觉得经济学其实离我很近。我不知道我会在这一条路上会走多远,会走到哪一步,但我会始终努力往前的。因为我还相信经济学的另一个解释:经民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