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能量存在的确凿证据 :意识的物质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16:55
 
纪录片《克格勃超常现象研究档案》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6500981&iid=3411066 【视频集】2012的秘密,洛杉矶会议-David Wilcock (1—5)米死干净翻译

信息本质与事物“相互作用”关系的分析

 倪鹏云发表于2009-3-3

 

一、信息本质探讨中“相互作用”的内涵逐步突出

 

       近几年在我国网络论坛对信息本质问题的讨论和对于上百种不同信息定义的分析,已经有不少朋友开始认识到信息本质概念与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联系。 “通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信息”的认识,已为越来越多朋友认可或形成基本共识。下面是收集到的与事物相互作用有关的一些信息定义:

* “信息是物质之间普遍存在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因果对应关系的表征”;

* “信息是物质受到作用的过程中,物质自身的状态发生的变化”;

* “信息就是一种存在相对于另外一种任意给定的存在的变化”;

* “信息是侧重讲含义的相互作用的媒介”;

* “信息是事物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反应或变化”;

* “信息是一种关系”;

* “任何差异都是信息。差异就是矛盾。信息与矛盾几乎可以等同”;

* “信息是事物联系的普遍形式”;

* “万物之间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即为信息,联系即信息!”;

* “信息是事物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

* “信息是人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 “信息是被反映的物质的属性”;

* “信息是以一事物属性为形式所反映的另一事物的属性内容”  。   

虽然上述信息定义在表述信息概念的内涵上仍然有很大差别,但它们都突出了一个关键词:“相互作用”,联系、关系、反映、差异、矛盾等概念也都是与相互作用密切关联的。可以说,这些信息定义都是在从事物之间相互作用这一重要概念中去探讨信息本质。

 

二、“相互作用”概念的解析

 

       “相互作用”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日常用语和科学用语,也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为了研究信息本质与相互作用的关系,我们试对相互作用本身的概念做一些剖析:

1. 相互作用一般定义与内涵

       从知网工具书搜索到相互作用的如下一般定义:

马克斯主义词典定义:“相互作用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普遍形式,即矛盾关系的具体体现。”

       自然辨证法词典定义:“相互作用是指一切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从上述一般定义中,我们注意到两点:第一、相互作用必定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关系;第二、相互作用将使作用双方产生相互影响。

       2. 相互作用的内因

       相互租用的内因涉及相互作用与力和能量的关系。

力的概念,按照牛顿力学经典的定义为:“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作用”。但进一步研究发现,许多事物之间力的作用并不一定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因此现在许多词典上把力直接定义为“力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把力与相互作用基本上等同起来,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事物之间力的作用,有时直接称为作用力和相互作用力。力和相互作用本质上是同一概念。但相互作用的概念似乎更广泛一些,力的概念似乎更专业和学术一些。

       能量的经典概念是指事物做功的能力,而事物做功是通过力对另一物体的作用来实现,最简单的做功就是通过力使另一物体产生位移。所以,物质具有能量是使物体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的基本原因,能量是力之源,不同能量的性质和大小直接决定所产生力的性质和大小。能量与质量也具有密切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所以有时也把质量看做产生力的原因,如物体之间万有引力就直接由两物体的质量决定。

       能量与质量是物质存在的普遍属性,这一般没有异义,但“力”是什么?是不是也是一种物质存在的普遍属性?似乎还需要作一些分析。前已指出,力是两个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属性,力只有在作用于另一事物之上时才能体现。当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没有直接发生作用时,力似乎并不存在。但我们从事物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一更大事物或从事物内部结构关系来看,力对事物的结构、组成和外部状态都有重要影响,力在事物内部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力是否还是应与能量、质量等一样视作物质存在的一种重要的普遍属性。现在有人把引力场、电磁场视作一种物质存在的形态,引力和电磁力是否可看作是引力场和电磁场这种物质的属性?物质存在与表征物质存在的属性似应区别。(讨论)。

       事物之间相互作用,既是物质、能量的作用,也是力的作用。

       3. “相互作用”的哲学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思维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是由具有不同属性的物质组成。

物质具有质量与能量,因此产生力,产生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见:

相互作用使事物产生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

相互作用使物质世界不断演变、进化、产生生命、产生人类;

相互作用使事物之间产生结构关系、形成系统,使系统性,有序性也成为事物的重要普遍属性;

相互作用使一事物属性内容反映到另一事物属性之中而产生信息,产生信息传递,最终在人类社会中产生基于认识的知识信息,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相互作用决定事物普遍相互联系并不断发展变化,这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区别形而上学哲学的基本观点。

相互作用使系统与信息概念相伴而生,为系统科学与信息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到奠定了基础。而系统科学与信息科学发展又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如何正确理解信息与“相互作用”的关系

 

在对相互作用本身概念做如上分析的基础上,综合以上各种与相互作用有关的信息定义,我们可以把人们对信息与相互作用关系的认识大致归纳为以下三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把信息直接定义为相互作用。如“信息是关系!”、“联系即信息”、“信息是事物联系的普遍形式”、“差异就是信息”、“信息与矛盾等同”等。应该说,这种观点已经抓住了信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本质概念,即信息必定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体现两个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但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仍然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关系属性,如果认为关系、联系、相互作用就是信息,那么力、系统结构也都可以定义为信息。这样把信息概念又回归和局限到事物的某种普遍属性上,因此也难以以此信息定义去解释不同领域丰富多样的信息现象。信息概念应该体现事物之间的关系,但不应该是关系本身。

第二种观点,认为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必定引起被作用物属性的某种变化,信息就是这种属性变化,如:“信息是物质受到作用的过程中,物质自身的状态发生的变化。”、“信息是事物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反应或变化”。这种观点从相互作用的结果来定义信息,应该说比第一种观点有了发展,因为大量信息现像确实都是通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所引起事物属性的某种变化来表现的,但这种观点只着眼于事物本身属性的变化,没有指出这种属性变化与作用物的关系,仍然把信息概念局限于事物本身属性的范畴,只是强调了属性的变化。

第三种观点,虽然也是从相互作用所引起被作用物属性变化的结果来定义信息的,但它并不只注意被作用物属性的变化,而更注意被作用物属性变化中所反映的与作用物属性有关的内容。如:“信息是以一事物属性为形式所反映的另一事物的属性内容”、“信息是被反映的物质的属性”。这种信息观点真正体现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抽象的,而是非常具体的体现在作用物属性变化中所反映的作用物的属性内容。这种信息定义中使用了“反映”来隐含相互作用的内涵,反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中对 “反映”有如下定义:“反映是一事物和他事物发生相互作用时,通过自身内部的变化再现他物的某些特点的能力”。可见,反映既体现相互作用的过程,也体现相互作用的结果。

       综上所述,我认为第三种信息观点应该比较具体地揭示了信息表征事物相互关系的本质。比较清楚地回答了信息是什么?的问题。也比较明确地说明了信息与物质、信息与物质属性的区别与联系。这种信息定义也应有最大的普适性,不仅适用于自然界的本体层次,也适用于认知过程与人类社会认识层次。

 

四、信息概念扩展了相互作用与力的内涵


       传统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和力的概念都是指事物之间物质、能量直接的作用和联系,但引入信息概念以后,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和力的这些概念将有很大的广义拓展,我们试从以下几方面做一些分析:

(1)事物之间不仅存在物质、能量的直接相互作用,而且还存在信息的间接作用和联系,信息的间接联系又可以从时、空两方面来分析:空域方面:信息可以在没有直接物质、能量接触的跨越很大空间的两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如我们在网上进行的信息交流,太空望远镜获得的宇宙空间星球的信息等。时域方面:信息可以使现在的事物与已经消逝的事物或即将发生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如恐龙化石与亿万年前恐龙之间的信息联系,现代人与已死祖宗之间的信息联系?天气预报建立现在气象与未来气象的信息联系等。

(2)客观物质世界与主观认识世界之间存在联系,显然也不是物质、能量之间的直接接触的相互作用,而是通过认知信息系统产生的一种间接的信息联系、信息作用。人类社会对客观世界认识、积累的知识、创造的科学技术,都是这种信息作用的结果。

(3)人类使用基于认识产生的知识、科技去改造客观世界,应该也是信息对自然物质的反作用,这种信息作用与传统力的作用可以产生做功的相似效果,可以使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可以使山河改变面貌、可以使卫星、飞船送入太空,今天的消息:我们用一条指令信息使绕月卫星准确地撞击了月球……。信息的这种作用,人们实际上早已经有“知识就是力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脑力”、“智力”等说法。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统称谓“信息力”?它是一种由经典狭义力的概念扩展的一种广义力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蜜蜂嗅到花香会飞去采蜜,老鼠看到猫会在逃跑,你听到中国珍贵文物在国外被公开拍卖的消息而感到气愤等等,不都是体现了信息力的作用吗?

物质具有能量,能量使事物之间产生力的相互作用,因而使一事物的属性中可能反映另一事物的某些属性内容而产生信息,信息也借助事物之间物质、能量的直接相互作用而得以传递。信息的产生与传递使事物之间产生跨越时空的间接的信息联系,也产生了信息对物质的反作用力 — 信息力。事物之间信息间接联系和作用的概念拓展了事物之间物质、能量直接联系和作用的概念,信息力的概念也拓展了传统力的概念。

这就是我们对信息本质与事物相互作用关系的基本分析。

以上个人意见,欢迎批评、讨论。

 

 

 再谈信息与力的关系
学者倪鹏云 发表于2009-4-10
 

       我的“信息本质与相互作用的关系分析”一文在潜科学社区论坛上引起热烈讨论,讨论涉及相互作用与相互联系的关系,相互作用与力的关系,力与信息的关系,信息力是否存在,信息传递与能量传递等许多很有意义的问题,我把有关问题的认识和思路初步归纳整理如下,供科学网朋友参考:

 

(1)按照经典力的概念,任何物质具有能量就可以产生力,但力必须在两个事物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体现,相互作用是力的表现,力是相互作用的原因。相互作用实质上就是力的作用,因此也就是事物之间物质、能量的相互作用。

(2)事物之间基于力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之间产生一种关系和联系,这是一种物质、能量之间直接的联系。例如地球绕太阳运动,是地球与太阳之间的一种物质、能量的直接联系,它是由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引力的相互作用决定的。由此可见,基于力的概念,相互作用应该是产生相互联系的原因,相互联系是相互作用的结果。

(3)事物之间基于力的物质、能量的直接相互作用可以通过一系列中间事物相互作用的传递把源端事物的属性内容反映到目标端事物的属性变化之中而产生目标端事物与源端事物之间的信息联系。这种信息联系是一种间接的联系,具有信息联系的事物之间不一定存在基于力的物质、能量的直接相互作用。如我们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信息联系,但我们之间并没有基于力的直接的物质、能量的相互作用。

(4)可见,引入信息概念以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不仅有物质、能量的直接联系,还有信息的间接联系。信息的间接联系,归根到底仍然是基于力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它可以通过许多中间事物相互作用的接联形成能量、信息的传递的结果。相互作用,既可以产生物质、能量的直接联系,又可以产生信息的间接联系。

(5)信息概念从本体层次引申到认识层次,产生认识层次的知识信息,又拓展了信息力的概念,基于知识的信息力可以产生改变物质世界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归根到底也是要通过经典力的相互作用,也即物质、能量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信息只是极大的拓展和影响经典力的作用。

 

我认为,力与信息关系的问题,很可能是进一步探讨信息本质、探讨信息与物质、能量关系,以致信息与系统、信息与哲学关系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欢迎更多朋友参加讨论。


 

 

 

信息是能量与物质的自组织作用

http://informationscience.cn/bbs/viewthread.php?tid=22

本帖最后由 babituo 于 2009-7-16 15:09 编辑

 

我这个理解已经非常接近理论思维的定义了.
这个理解明确了物质-信息-能量的基本关系.

能量, 经信息的组织成为基本物质
基本物质与能量, 再经过信息的组织成为复杂物质
复杂物质与基本物质和能量, 再经过信息的组织成为有生命的物质
有生命的物质与基本物质\复杂物质和能量, 再经过信息的组织成为有意识的物质
有意识的物质与基本物质\复杂物质\有生命的物质和能量, 再经过信息的组织成为和谐/繁荣/统一的宇宙.
  

信息是原始的组织力.
这与:
信息是消除不确定性的因素
信息是力的结构化成份
信息是结构化的相互作用
信息是结构化能量的传导
完全是不矛盾的.

 

 

用不用"力"的概念,实际只是不同的表述方式.

我从拉格朗日力学的学习中体会到,拉格朗日力学是牛顿力学的另一种表述方法,
这"另一种"就是不直接从"力"的角度,而是从能量场分布的角度来看待力学问题.
这样的视野确实有所不同.
因此,我认为,从概念的角度来看,"力"概念本身和"能量"概念是相关的,但"能量的概念更基本"
而信息则是和能量概念同层次的概念,所以,用能量来表述信息比用力来表述信息是更基本的.
但从力与能量概念的密切相关性来看,力对能量的相关性和信息与能量的相关性之间确实有着某种相似性的联系:就是起到的都是能量组织的作用.
从这点意义上来说,
信息概念就是力概念的更基本的内涵.

 

我用"力"的概念和倪老师那种"广义化"的"信息力"是有本质不同的.
倪老师的广义化的"信息力",依然是一种"模糊的,类比似的信息作用"的理解,
而我的理解,
信息并不是一种类比意义上的另一种力,而确实就是物理力本身的,被遗漏的内涵之一.
当然,从更本质的理解上看,无论是什么力,都是对能量运动的描述所需要的概念.

 

我大致读过王德奎的"形式本体论","三旋理论初探",感觉到他对结构的理解已经很具体了,大概能解开这个问题症结的方法就在其中,我正在继续学习中,理论思维从正统理论出发对此可能是难以想象的,而王德奎也没有脱离正统的物理数学理论,确已经想象出来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这些思考只是在追寻王德奎的足迹,我不是从建立理论的角度来叙述我的体会的,而是从理解可能的事实的角度来叙述的,用词上的不规范,正好可以体现是我自己得到了自己的理解,交流中,我更关注在不同说法背后的假设事实.

 

我们可以从物理现象的角度来统一地看待信息作用和力的作用.
信息的作用,本身需要传递的能量数量是极少的,但离不开能量的传递,但传递的能量的结构是极其丰富的.
而普通力的作用,本身就是显在地传递能量的数量,但所传递的能量的结构是相对简单的.
所以,可以推断:
信息和力,是同一个事物(能量运动)的两个极端.
也就是能量的结构丰富程度和数量的丰富程度的两个极端.
这样的理解,不是就可以把力与信息比较融洽地统一起来了吗?

 

能量的数量传导比能量的结构传导更容易一些
越是简单的结构的能量,其"流动性"越强,越容易得到扩散;
越是复杂结构的能量,其流动性越差,越难得到扩散;
能用来传递简单结构能量的媒介多;
能用来传递复杂结构能量的媒介少;
因为要找到复杂结构能量传递的媒介,必须有能量本身的结构相契合的结构,才能让复杂结构的能量有效传播,这就是信息传播比普通力的传播难的原因.

 

 什么可以是"关于结构的数学或力学的推导"?
目前,我没有看到完整的"关于结构的数学或力学的推导",但看到一些碎片似的.
很多数学和力学的推导和结构有关,但这些推导还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关于结构的画卷.

王德奎的书中介绍的"环量子"模型,是有数学物理基础的,只是我的水平基础有限,暂时还不能完全理解.也许理论思维自己找来读读就会知道.

 

也许对结构的可计算性目前只是未知的领域.
暂时找不到不意味不可能找到.否则,就是已知领域的东西了,我们就没有探索的必要了.
我觉得,理论思维可能没有考虑过这层的状况?

 

那么.理论思维认为,结构是不可计算的咯?
似乎化学中就有很多与物质结构相关的计算.

从我能够想象到的假设图景来看,我认为结构一定是可测量,可计算的.
因为,能量是明显有组织效率高低的区别的.
化学中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计算,实际上已经从外部效果上实现了对结构效率的计算.
氧化反应释放的热量就是反应前多余的组织能量,反应后结构效率提高了,结构变复杂了,就不再需要那么多的能量来组织同样的物质,而且,物质的结构变得更加稳定.

 

或者这样说:其实对能量运动规律的计算,就是对结构的计算.
我认为化学反应是结构化能量相互作用的最佳例证,也是研究物质结构与信息的关系的最佳实验场.

 有些探讨中的概念,需要到了能界定的时候,才可能界定清楚.
这就需要讨论者能在一段时间内用"意会"来体会对同一概念理解的异同点.
这种探索中的相容讨论状态是可遇不可求的.
  信息整序漫谈 序是事物的一种结构形式,信息的本质特征是指事物运动的状态以及它的状态改变的方式,信息整序是以信息为对象或以信息为媒介来认识事物的序性并根据事物序性对事物进行分类、归并的过程。信息整序的基本特征为:(1)信息整序是一项改变知识结构的信息重组活动;(2)信息整序是一项带有科研性质的认知活动过程;(3)信息整序是使已知信息即知识循环增殖的过程;(4)信息整序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内核;(5)信息整序方法即信息学方法具有方法论意义,是研究复杂事物运动变化状态的一种独到的科学方法。

 

 

物质、能量、信息关系的辩析

 

                                                             倪鹏云

 

    人们常把物质、能量和信息相提并论,如称它们为人类社会发展可利用的三种基本资源,也有人称它们为组成世界的三基元。前者从人类社会可利用资源的角度把它们并列为三种基本资源,似有一定道理;但后者把它们并列为组成世界的三基元,从本体层次的哲学意义上,似值得商权。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有一个重要观点是:“世界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都没有!”,世界只有通过各种属性信息来表征的物质存在。运动状态、系统结构和质量等也都是一些表征物质存在的属性信息,能量虽然在事物相互作用及信息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它仍然是运动物质的一种属性 — 做功的能力,事物能量的性质和大小,仍然是信息表征的一种事物属性内容,能量也不可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物质、能量、信息三基元组成世界的提法,容易使人误解为物质、能量、信息是并列的组成世界的三种不同成分(元素)。

 

再补充一点看法: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相对精神和意识而言的,强调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是唯物主义相对唯心主义的一种世界观。所以,哲学意义上“物质”与“存在”几乎是同义语。科学上的物质概念应该说明物质如何存在?以什么方式存在?人们观察客观世界的各种具体事物的不同的存在方式,形成了“属性”的概念。即物质存在是以属性来表征的,不同的事物是以不同的属性来区别的。因此,物质的客观存在反映了的各种具体事物的同一性,而物质的属性反映了物质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如果要对物质是什么下一个定义的话,是否可用:“物质是具有某种属性的客观存在”。或者“物质是用某种属性来表征的客观存在”。这是否可以把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科学上的物质概念联系起来了呢?

我很欣赏:“世界上除了物质,什么都没有”的哲学观点。

       欢迎批评!

 

 

基于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协同的大系统研究

 

摘  要:大系统的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国家安危、世界稳定、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在目前全球面临着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发展严重不协调的形势下,研究和把握各个领域、各种层次的大系统的动态运行机制,构建其协同模型体系,保证各个大系统之间以及大系统中各个环节之间的高效、稳定、协同发展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论文将大系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人口-经济-社会-资源(能源)-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为主线,从学科交叉的角度采用控制论、协同学、熵理论等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构建大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的协同形成机制、协同实现机制以及协同评价机制研究了复杂大系统协同演化的一般规律。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5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1)尝试性地将广义热力学中的“势”、“阻”、“(火用)”等概念运用于大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流动网络结构及其流动过程中基本特性的研究与分析,建立了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递阶层次网络结构。认为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具有流通性、层次性、相关性和“(火用)”特性等基本特性。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大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一般数学描述; (2)运用协同学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等自组织理论以及系统的有序性来分析大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之间的协同关系和协同机理。认为推动系统从无序向有序、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演化的内外动力(内外原因)都与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有关,其外部动力(外部原因)是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的相互流动,而内部动力(内部原因)是系统内部各元素、各环节、各子系统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的相互流动。通过信息流支配下形成的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之间的协同运动可以使得大系统中各元素、环节或子系统之间形成某种协同效应,进而获得大系统在某一特定时间、空间、功能和目标下的特定有序结构; (3)探索性地将控制论和协同学以及耗散结构理论结合起来从硬控制和软控制两方面研究了大系统的协同实现机制,构建了一种基于信息流反馈机制的二级递阶协同控制系统。协同控制系统中利用信息流正负反馈作用,并选择适当的系统内部序参量以及系统外部的控制参数使物质流子系统、能量流子系统和信息流子系统按照系统总熵变小于0的既定目标进行协同,在实现各个子系统协同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大系统的协同化、有序化和最优化; (4)从流通水平、序参量以及熵的角度构建了3种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的协同(度)评价模型。其中基于流通水平的协同度评价模型简单易懂,但在实际过程中存在量化困难的问题;基于序参量的协同评价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出系统协同的内涵,同时在计算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在模型求解中的困难,但缺点是难以确定大系统的真实序参量;基于熵的协同评价模型由于同时考虑了系统的结构有序度和功能有序度,因此较其它协同评价模型而言更全面、更科学、更准确,但计算过程较为繁琐; (5)最后将研究结果运用于钢铁企业的演化研究中,研究了钢铁企业中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的协同形成机制、协同实现机制以及协同评价机制,认为钢铁企业未来的演化发展方向是向信息化、绿色化、生态化的有序状态发展。其中对钢铁企业2001年—2006年间的协同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我国钢铁企业实际发展的趋势基本吻合。  关键字:  协同,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驱动势,熵

 

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协同的初探
作 者: 龙妍 黄素逸 张洪伟

 

摘  要:   任何一个系统(生态的、自然的、生产过程、社会的、市场的)在其内部各个环节之间及与外部环境之间都在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本文主要根据协同学原理,描述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是如何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并进一步指出通过对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协同的研究,可以实现三者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一种最佳的有序结构.

 

关键词: 物质流   能量流   信息流   协同   熵

 

信息本质探讨中若干重要概念的广义拓展
倪鹏云
.

    物质属性、力、知识、语言等都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些重要科学概念,它们都与信息概念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随着信息本质探讨的深入,我们发现这些概念的经典定义和内涵往往很难与信息本质概念进一步协调起来。为此,下面我们试图从信息本质探讨的角度对经典的属性、知识、语言和力的概念作一些广义拓展的分析:

 

一、属性概念的拓展 — 广义属性

       经典属性概念是指客观事物的固有特性。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是通过它的一系列具体属性来表征它的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就是由不同属性所表征的许许多多具体事物组成,客观存在是各种不同事物的共性,而不同属性则体现不同事物的千差万别。应该强调指出,在上述经典属性概念中,属性是与它所表征的客观事物不可分割的,一个具体事物消亡或转化为其他事物以后,表征该事物的属性也就不存在了。

我们通过信息本质的研究指出:“信息是被反映的物质属性”或“信息是以一事物属性为形式所反映的另一事物的属性内容”。这一信息概念是建立在事物普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基础上形成的。在这一信息本质概念中,我们看到,信息概念涉及两个相互作用事物之间的属性反映关系。信息与属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无论是信息内容还是信息形式都是与事物属性有关的,信息内容反映的是另一事物的属性内容,而信息形式则是承载信息的事物属性;区别在于,信息内容 — 被反映的事物属性内容已经脱离了它表征的事物,形成信息的可传递,而如上所述,经典属性概念中,属性是不能脱离它所表征的事物,属性是不能传递的。为了表述信息概念与经典属性概念这种既联系又区别的关系。我们拓展经典属性概念为广义属性概念,或者说,把信息概念 — 被反映的物质属性称为广义属性。而把经典的属性称为狭义属性。有时,我们也可把本体层次这种基于广义属性的信息称为属性信息,虽然广义属性的信息概念也能普适于认识层次。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进一步归纳一下广义属性相对狭义属性所拓展的内涵:第一、狭义属性不能脱离它所表征的事物,而广义属性是被反映的事物属性,它脱离了所反映的事物;第二、狭义属性只能表征现时存在的事物,广义属性则可在现时存在事物属性中表征现时可能已不存在的事物;第三、狭义属性是不可分割的,广义属性则可分为本地属性与本地属性中所反映的非本地事物的属性内容,它对应于信息形式与信息内容:信息是以一事物属性为形式所反映另一事物的属性内容。虽然信息概念应是信息形式与信息内容的统一,但从信息价值与信息应用角度看,信息概念侧重于信息内容 — 被反映的事物属性内容,在信息传递中,信息内容是不变的,信息形式 — 承载信息事物的属性是可以不断变化的。

再进一步概括,狭义属性只着眼于表征孤立的现时事物,基于广义属性概念的信息概念则着眼于事物之间普遍相互联系地表征事物,它不仅可以表征现时的事物,而且还可以在无限时空范围表征现时不存在但以前存在过的事物;表征眼前、表面看不到但远处、内部存在的事物。因此可以更辩证地、发展地表征世界

 

二、知识概念的拓展 — 广义知识                  

经典知识概念是指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及结晶,通常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存在。在这个经典知识概念中,虽然非常明确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但比较强调它产生于理性认识、为实践检验的正确认识和为人类社会承认和共享的认识。

在信息本质探讨中,我们在分析认知信息过程的基础上,得出认识层次的信息概念是:“客观事物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或“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这一认识层次的信息概念显然也是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但比经典知识概念更广义,即无论是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人类共享认识或个人认识,正确的认识或不正确的认识,都是认识层次的信息。所以在信息与知识的关系上,我们通常可以说:知识是信息的一种或知识属于信息的范畴,但不能说信息就是知识。

事实上,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主观性、局限性,还由于客观事物本身不断发展、变化,界定知识概念的理性认识、正确认识、社会共享认识本身都是很难准确判定的。理性与感性认识之间,正确与错误认识之间,个人与社会认识之间也确实难以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所以经典知识概念本身也是比较模糊的。但基于认识的认识层次信息概念只着眼于认识本身,强调人脑对客观事物属性的反映。无论是感性和理性认识、正确或错误认识、个人和社会认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属性的反映,都是认识层次的信息概念。由于经典知识概念与信息概念在认识层次的这种区别与联系,我们有理由把经典知识概念广义的拓展为认识层次的信息概念,即把认识层次信息称为广义知识,把经典知识概称为狭义知识。狭义知识较强调基于理性认识、正确认识与社会共享认识,而广义知识基于更一般的认识概念,因此直接称为认识层次的信息概念。由于信息与知识的这种关系,我们还可把认识层次的信息称为知识信息,以区别于本体层次的属性信息。

      

三、语言概念的拓展 — 广义语言

 经典“语言”概念是人类最早通过话音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编码方法,人们随后又创造了文字、图像、数字等各种编码方法来表述与交流信息。并且把语言的概念逐步延伸到这些不同的信息编码方法中。例如,文字被称为可书写或可存贮的语言、图像可称为描绘性语言、二进制编码则是专为计算机而设计的机器语言,进而在人–机通信中还设计了各种编程语言等。聋哑人用手势和表情来交流信息,我们也常称为哑语或肢体语言。由此,我们有理由引入广义语言的概念用以作为表述和承载知识信息的通用编码概念,是知识信息编码结构的一般形式,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把一切用于表述、承载和交流信息的各种不同的编码方法都称为广义语言。把经典的用于话音进行信息交流的语言称为狭义语言。我们把语音、文字、图像、数字等不同表述信息方法统称为广义语言,还因为他们确实都存在一种共同的基本编码方法,即它们都是用一些特定的语言基元(符号、笔画、音符、像素等等)并按一定结构关系构成语言编码系统来表述信息的。

虽然我们这里是把语言编码结构作为知识信息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来讨论的,也即认为语言是基于人的高级智能有意识设计形成的。但如同知识信息源于自然界的属性信息,表述知识信息的语言也应与自然界生物体属性信息表现方式具有联系。首先我们可以注意到,在不具有高级思维能力的一般动物之间,实际上也会使用一些不同的声音来传递和交流信息,如呼叫同伴、发现猎物、通知险情和求偶等,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原始的、简单的编码语言,我们也常称为鸟语、兽语等。其次,近代生物信息学发现生物体中存在的遗传信息和生命信息也是以DNA基因组的大分子编码结构方式体现的,人们也把它称为遗传语言或生命语言。可见,这种以编码结构的语言来表现信息内容的方式,是在自然界生物体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生物进化到了具有高级思维能力的人类,创造了人类语言、文字、数字等各种高级的编码结构语言,应该是自然界生物体中基因组编码结构生命语言自然延伸的高级发展。

再进一步考虑,由人类高级智能设计的各种语言,仅仅是一种虚在的编码方法,真正要通过语言来承载和传递信息,还需要把语言编码结构落实到某种物质介质的属性变化之中。如二进制编码存储设备体现二进制编码结构,纸张颜色变化体现文字编码结构、即使是语音编码也需要通过空气波振动频率与幅度的属性变化来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是否可以进一步把一切事物的属性变化都看成是一种更广义的语言。因为一切事物的任何属性变化都必定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引起的,都必定反映一定的信息内容。

 

四、力概念的拓展 — 广义力

       经典力的概念,是指事物之间物质与能量的相互作用,物质具有能量,能量相互作用就产生力。力、作用力、相互作用往往等同使用。这种经典力的概念中,强调了以下几个要点:第一、力必定是在两个事物之间发生的,是两个事物之间的一种关系属性;第二、力的作用必定是事物之间物质与能量的直接作用;第三、力通过物质与能量的相互作用将使被作用物产生某种属性变化(状态、结构、位移、加速度等),牛顿力就是用被作用物产生的加速度f = ma来定量估算力的大小的。

       我们在研究信息本质时已指出: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作用物的某些属性被反映到被作用物的属性变化中而形成信息。而且也由于事物之间的直接物质、能量相互作用的级联传递形成信息的传递,并形成在没有物质、能量直间相互作用的两事物之间产生间接的信息联系,信息的联系就可能产生信息的作用,产生信息的力。例如在物质世界生物进化和人类发展中的遗传性信息作用,上一代人的某种属性信息在这一代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作用。这种信息的作用力在认识层次更为明显,例如,我们在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知识、科技去改造客观世界,就是一种巨大的信息作用或信息力。我们有理由把这种信息力称为广义力,作为经典力概念的广义拓展。这种信息力具有与经典力一样的,可以使是被作用物属性改变的作用,但不一定是作用物与被作用物之间直接的物质、能量的作用。我们常说的“知识就是力量”、“科技是生产力”也就是这种广义信息力的体现。

 

五、信息概念的拓展 — 广义信息

       经典信息概念通常是指信息论创始人申农的信息定义:“信息是能用来消除和减少信宿关于信源不确定性的东西”。申农的这一经典信息概念与它有关的信息理论虽然在建立信息基本概念、信息度量及提高通信工程信息传输效率方面有奠基性的重要作用,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仍有它一定局限性:第一、限于通信,即信息传输的领域研究信息,实际上,现代信息应用已进入知识、科技领域,已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资源,知识信息的存储、处理、利用都不仅是信息传输问题;第二、即使从通信的领域看,申农信息的研究也只限于认识层次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实际上,在人类社会形成以前,在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中,应该已经存在与物同在的信息与信息传递,人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传输过程;第三、申农信息论有关信息度量以及提高通信质量的编码理论,基本上是基于信息编码结构形式而不管信息内容,但信息应用与信息的价值恰好是基于信息内容,因此仅从信息形式而不管信息内容来研究信息是难以真正揭示信息本质的。

    我们正是试图从本体层次物质世界发展、生物进化、人类社会发展、认知过程和认识层次知识、科技发展以及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统一运动过程中来探讨信息本质的;也是试图从信息形式与信息内容的统一中来探讨信息本质的。由此得出“信息是被反映的物质属性”,“信息是以一事物的属性为形式所反映的另一事物属性内容”的基本认识。我们有理由把这一普适性很宽的信息概念称为广义信息,而把申农在通信领域创立的经典信息概念称为狭义信息。当然,如何把香农信息理论中有关概念与广义信息概念进一步的衔接和联系起来,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我们从信息本质探讨的目标出发,拓展了广义属性、广义知识、广义语言、广义力的概念,并最终从经典信息概念拓展为广义信息概念。这些广义拓展概念之间也是有密切联系的。我们首先从本体层次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出发把经典属性概念拓展为广义属性.并形成最基本的信息概念。这是后面几个概念拓展的基础。它实际上把人的认知过程与认识层次信息概念从本质上统一起来了。广义知识把基于认识形成的各种概念包括知识、数据、科学、技术、消息、思想等都统一到认识层次知识信息的概念上来,它侧重于表述知识信息的内容和价值。广义语言把表述知识信息内容的各种具体编码结构形式统一起来,侧重于表述知识信息的形式。任何具体广义知识的信息内容都需要以某种广义语言的信息形式来承载与表述,而任何广义语言的信息形式都可以用来表述某种广义知识的信息内容。而广义语言的编码结构落实到具体物质介质的属性变化,则又体现了广义知识、广义语言与广义属性之间的联系。广义力的概念实际上体现了广义语言承载的广义知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必定又使客观物质世界的属性发生变化而产生新的基于广义属性的属性信息。我们使用以广义属性、广义知识、广义语言和广义力概念支持的广义信息概念,可以使我们把地球的演化发展、生物的进化、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人类的认知、知识的积累、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影响和改造等一切活动和过程都用信息概念统一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型复杂发展系统。这也体现了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

 

 

越过门线几英里不算进?体坛世界杯早就该电子裁判了

 为什么在足球比赛中不安排第四裁判负责观看现场大屏和录像,然后再把发生的一切反馈到主裁判这边。就好像网球比赛中鹰眼那样! 引进高科技,像NBA、网球等那样慢镜、鹰眼,技术成熟,反应快速,为什么不呢?是时候了!   “皮球越过门线足足有几英里,怎么能不算进!”赛后的媒体工作间里,早已乱成一团,一群英格兰记者,用愤怒的语气,夸张地抱怨。

  无独有偶,在随后阿根廷队与墨西哥队的比赛中,误判再次倾斜了比赛胜负的天平。阿根廷队的第一个进球,当梅西传球的一刹那,特维斯明显处于越位的位置,但裁判还是判罚了进球有效。之后,落后的墨西哥队越打越没心气,一场本该势均力敌的较量慢慢地变成了阿根廷队的独角戏。

  也许,这个世界很难有完美。南非世界杯开赛以来,最刺激眼球的两场1/8决赛,却因人为的严重误判,留下巨大遗憾。

  在后卫的包夹之中,兰帕德用尽力气,把球挑向球门。皮球砸中门框下沿,反弹入网。从卡佩罗到兰帕德,都在为这个扳平比分的“进球”欢呼雀跃。且慢——裁判没有任何表示。这个球,不算进!

  到底进还是没进?赛后的回放系统,可以清晰地显示,皮球越过门线至少有十几厘米。不难判断,而且没有一点争议——这的的确确是个好球。可无论当值主裁拉里昂达还是边裁,都没有任何表示。

  此情此景,很容易让人想起44年前的一幕。1966年的世界杯决赛,东道主英格兰队90分钟内2比2战平联邦德国队,加时赛中,赫斯特一脚劲射,皮球击中门楣后砸在球门线附近弹出,助理裁判示意皮球整体越过门线,英格兰队由此击败德国队捧起金杯。这粒“幽灵进球”,成为世界足球史上一桩最著名的悬案。

  这一回,受害者却换成了英格兰队。如果能在上半场扳平比分,英格兰队必定士气大涨, 卡佩罗也不必冒险用乔·科尔换下中场球员米尔纳。谁能笑到最后,很难说。

  怪主裁?可按照规则,边裁没举旗示意,没有理由判进球有效,何况他的位置离球门很远。怪边裁?他和德国队最后一名后卫平行,站位没有问题,可离底线还有一大截 ,实在太难兼顾……

  很多人说,是裁判毁了一场精彩的英德大战。可裁判,并不是神。仅靠肉眼,在瞬息万变的球场,谁能保证一定不出偏差?明察秋毫,那只是人们的善良愿望。

  如果说当年,赫斯特的进球悬案,受制于转播能力和技术手段,的确很难判断。可44年过去,类似的问题仍然还在困扰世界足坛,怎么说得过去?

  这两场惊天误判,也引出一个老话题:近几年来,要求增添球门鹰眼系统、引进门线裁判的呼声越来越高。可国际足联却始终置若罔闻,在他们看来,采取这样“高科技”的做法,会影响场上裁判的权威。不过,在现代足球快节奏的攻防背景下,3名场上裁判,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相比于很多项目,足球项目的场地最大,裁判数量却最少,科技含量最低!

  如果说,联赛中的误判还能有机会去弥补,类似世界杯这样重要的赛会制大赛,输掉一场就只能打包回家,怎么弥补?英格兰队和墨西哥队就这样被淘汰出局,实在太过于残酷,如何让人心服口服,裁判的权威又如何能得到保证?国际足联是时候考虑变革了。难道要容忍这样的错判,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毁掉一场经典大战的,不是裁判,是制度。而在体坛世界杯 【ttcup.titan24.com】里,永远都不会有误判的事情发生,因为,在体坛世界杯里,全都是电子裁判!

  但愿,FIFA能早日引进鹰眼,不要再有下一个兰帕德、不要再有下一个英格兰队的杯具发生。

 

 

 

   看到南非世界杯德英、阿墨两场大战中裁判的两个进球误判,如同吞下了两只苍蝇。足球比赛到底是制造快乐,还是制造伤害?人为什么掉进“粪坑”,还要赞美“粪坑”?既然谁都承认,人的肉眼比不过高科技的电子眼,既然足球比赛的灵魂是公正公平,为什么制定规则的国际足联却抱残守缺,拔了塞子不流水——死心眼子!

    据了解,国际足联一直坚持不引入高科技辅助裁判,唯一的解释就是:裁判的误判是足球精彩具有魅力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既可以制造悬念,也可以让比赛更出人意料,人不能被电脑取代。其实,这个解释很“二”。

    足球的确是种艺术,残缺的艺术有时候会有种惊人美感,比如少了只胳膊的维纳斯,缺了脑袋的胜利女神等等。但残缺的艺术和残缺的足球规则不是一回事,因愚蠢造成的残缺,没有美感,只有恶心。

    我以为,发明足球的人心理一定是有些变态,从猴变成人的上万年进化中,好不容易解放了双手,但却要用一双笨拙的脚去游戏,而且发展成世界第一运动,超过了用手的篮球和手脚并用的橄榄球,这种反智现象值得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认真研究。

    假如足球真的起源于唐朝鞠蹴,高俅就是当时世界第一球星。鞠蹴假如是唐朝流行的民间游戏,当高俅靠着这手绝活取悦了皇上,踢进宫里,这玩意就进入了死胡同。中国历史上对脚很歧视,这从几千年女人缠小脚就看得出来。强迫女人缠小脚,有点像强迫裁判肉眼执法,都是种痛苦的折磨,只有变态的人才能体味出其中的美感。

    按理说,现代足球规则制定得很完善,但每届世界杯都因裁判误判制造出不少人为冤案,要堵漏判和误判其实很容易,学学网球和羽毛球引入电子鹰眼回放技术就行了。维持误判,是很愚蠢的决定,如同跌入一个粪坑,不但不及时填上,还说不尝大粪味道就体会不到菜香一样。本来可以很健康,非要弄出个伤口去舔,还说只有加上大粪味道才刺激、才受用、才是足球,这不是变态是什么!

    足球比赛的“粪坑”现象,等于是在颠覆公平和公正的足球法则。一方面承认裁判难免出现误判,一方面却又暗自欣赏因此而引发的争议,这不是费厄泼赖精神;这和让女人缠小脚,闭耳不听受害人痛苦呻吟的同时,还歌颂婀娜莲步的残忍相似。在电脑进入家家户户的今天,国际足联还戴着老花镜用“算盘”记账,难道国际足联比中国足协还昏聩?

 

 众所周知,国际足联掌门人布拉特对待引入“录像回放”制度的态度就一个词儿:不可能!

  国际足联的理由也很充分。首先,为了最大程度尊重人的判断,因为归根到底,最终判罚还是由人而不是机器来作出;第二,足球运动太复杂,即便看电子回放,由于对规则的理解不同,出现“二次争议”可怎么办?第三,一出争议就看回放,比赛还能流畅进行下去么?

  当然,鹰眼技术还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同。网球界本身对“挑战”和“鹰眼”尚无一致意见,移植到足球谈何容易。国际足联的潜台词就是,用“鹰眼”也会有麻烦。有人指出,西班牙队小组赛第二场对阵洪都拉斯队的比赛中就有这样一幕,西班牙前锋托雷斯一个“单刀球”突向禁区,边裁举旗示意越位。可慢镜头显示这是好球,压根儿没越位。假如“鹰眼”发现了这是错判,怎么补偿好呢?点球?任意球?还是用尺子量好距离,重新“摆放”双方队员,让托雷斯重新突破一次?

 

心灵能量存在的确凿证据:意识的物质性

(十八年来对Psi现象的研究)(思考篇)

沈今川(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博导、地质大心灵量子能量研究所所长)

孙储琳(中国地质大学心灵量子能量研究所研究员、人体科学研究者)

    中国地质大学心灵量子能量研究所(IPQE)

 

   面对大量不可思议的特异现象。惯于在常规科学的框架内思维的我们,确实感到苦恼和困惑;另一方面也为能有机会作为见证人亲眼目睹如此激动人心的实验而深感幸运、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长河中,许多科学上的重大发现都是以反常的经验事实为先导的,现在我们所面对的大量反常的事实,对我们许多研究者来说是已经过反复确认的事实,它们是传统科学理论所无法圆满解释,甚至发生激烈冲突的,怎么办?当然,我们绝不应采取“驼鸟政策”,把自己封闭起来,顽固地拒绝接受已反复验证了的事实,如果是真理,就掩盖不住,条件具备就会顽强地反复地表现出来。宇宙万物总是处于永恒的发展变化之中的,我们的认识也应当不断地发展、变化。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当已有的理论不能圆满解释出现的现象时,应当修改的不是存在的事实,而恰恰是我们头脑中对外部世界和我们自己的认识,特别是对宇宙的时空结构和生命真谛的认识。为此,我们人类应当对已有的知识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既不是全盘肯定,也不是全盘否定。那种认为修改、补充了现有的某些理论甚至抛弃了某些错误的部分,就会使业已建立起来的科学大厦坍塌的担心是完全不必要的。另一种看法认为,一切都是由宇宙中的高智能生命操纵和控制的,妄自菲薄地认为我们的科技水平与宇宙的高级智能生命相差太大,就好像蚂蚁研究人一样,根本不可能理解这些现象,也研究不出什么结果,认为一切努力是徒劳的,抱着无所作为的消极态度,我们当然也不赞同这样的观点。在巨大的矛盾和困惑面前,我们理应采取更积极的态度,努力认识宇宙的本原和生命的真谛,认识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使命,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永远保持从容自觉、开拓进取的积极健康心态。面对一系列令人震撼的超常现象,下面几个重要的想法经常在我的脑海里萦绕。
l        意识的物质性:意识活动是更高、更深、更微观的物质运动形式:几乎所有的Psi现象都是与意识紧密相关的,身心之间,意识和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在更广的意义上可以被认为是物质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意识场是特殊的物质场,意识流是特殊的物质流,心与物;意识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广义的物质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意识活动是更高、更深、更加微观的物质运动形式.很可能是某种超微量子的混沌动力学系统。无须否定一元论,无须否定辩证唯物主义,只须摆脱机械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束缚,从揭示出来的越来越多的事实出发,抱着真正的求实态度,丰富和补充我们对事物本来的固有的物质属性的认识,将意识与物质世界割裂出来的企图是有害的和徒劳的.已经到了我们勇敢地面对过去被错误地片面地看作是"心"或"精神世界"的那一部分事物的各种物质属性的时候了,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研究意识的各种物质属性,研究意识的种种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效应,研究它在各种信息、能量、物质存在形式相互转换过程中的独特作用,人类将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将会获得更大的自由。

l        宇宙的智能性:几乎所有的特异功能现象也都与某种智能源有关,宇宙是无限的,根据天文学家研究的结果,在地球所在的银河系的范围内至少存在着1500亿个恒星系统,在宇宙中至少有10亿个银河系,显然我们在宇宙中不可能是孤立的、唯一的智能生物,无限的宇宙必然演化出无限的、不同层次的智能。这不是迷信,而是合乎逻辑的科学结论。宇宙中必然有大量的、不同层次的高智能信息处理中心(HIIPC)存在,某些特异功能人和气功师能够比一般人更多、更有效地与各种HIIPC沟通,获得能量、信息和智慧,显示出许多现代科学还无法解释的不可思议的现象。

l        宇宙的全息性:大量事实表明宇宙是全息的,至少包含两重含义:局部和整体的自相似性(如原子结构和宇宙结构的相似);任一时空点上发生的事件应能瞬间传递到任意角落。还有“真正的科学规律”的全宇宙“普适性”含义。

l       宇宙是复杂的超级计算机网络系统:将宇宙看作是相互联系着的网络系统是非常恰当的。我们的意识是在广阔无垠的时空中驰骋的,在无限的时空中弥漫着(存在着)各种信息资源,有各种程序库和数据库,有各种不同功能的子程序和软件包,宇宙万物均有自己交叉运行着的众多程序,一般人只能调用、运行功能极为有限的程序,但有特异功能的人可以调用宇宙中存在的许多相对更高级的程序,甚至与大量的不同层次的高智能信息处理中心HIIPC(High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enter)建立联系,调用各种高级信息资源,表现出各种不可思议的超常的能力。而功能态下的意识操作(Consciousness operation)就起着操作系统下各种命令(command)和提供各种参数(parameters)的作用。

l        修持和修炼的重要作用:修持和修炼的关键作用在于降低噪声(杂念)提高信噪比,达到“入静”、“入定”的境界,古人曰“松静自然,定能生慧”是很有道理的,只有通过潜心修炼进入某种深层意识状态,才有可能更好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和智慧,更好地实现与HIIPC的沟通,选择性地准确高效地提取宇宙中各种有用信息。因此,潜心修炼是开发和增强自己超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必要条件。

l        意识光与意识窗:一切意识活动、思维活动及感情的波澜无不伴随着某种能量-信息场的波动,特别是某种可见和不可见光的波动,所谓“心潮澎拜,思绪万千”将来有可能从荧光屏上看出。意影现象及相应实用技术的研究将开启一扇洞察人的内心精神世界的直观窗口,一切意识活动;特别是形象(影象)思维活动将无所遁形,当捕捉人的意识活动的传感器的灵敏度极大地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极大地增强以后,这个世界上将再无隐私可言,这绝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现实的可能性!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不但能够检测人的各种意识活动信息,而且能够定向发射某种意识场信息,影响人的思维和精神活动,那种前景也真让人不寒而傈!想到这里,从我国和人类的前途命运出发,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利用意识场的强大能量促使地球和宇宙更加友爱和谐。

l        人类应当敬畏大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物质和精神的和谐,环境和生态的平衡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不可阻挡的大趋势,那些只强调物质文明而忽略精神文明,故步自封,因循守旧,顽固地否认精神和意识对物质作用的人必然脱离人类文明进步的主体,成为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的绊脚石,被历史所无情地抛弃!那些漠视自然规律,肆意破坏生态平衡,片面强调“人定胜天”的做法,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1.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人在茫茫宇宙中的地位:

   宇宙是无限的时空,单是我们的银河系就有1500亿个相当于我们太阳系的恒星,我们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的行星。我们的银河系也只是已知的10亿个银河系之一。哈勃望远镜及射电望远镜等现代天体物理观测仪器.已经可以观测到300亿光年远的天体,新的、功能更加强大的天体观测手段已经在夏威夷投入使用,坐落在南美洲的阿博西沃和澳大利亚的多座射电天文台正在不断的发射和接受来自外太空的微弱信号,试图寻找有意义的地外文明(智能)信号,也许收到地外文明信号的几率很低,但对科学家们的这种非凡的努力和壮举,我们还是发自内心的感到钦佩,能够观测到的宇宙边界还在进一步扩大,我们的地球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一粒尘埃,因此我们绝不可妄自尊大,坐井观天,误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人也决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最高的智能。生命、意识和智能是宇宙演化的产物,组成宇宙的星体,因所处的演化阶段不同,因而也必然有其层次性,即有不同层次的生命、意识和智能,有较高级的,也有较低级的。在无限的时空和无限的生命谱系中,我们也绝演化发育程度最高的、智能最高的生命形式,最多也不过是中等水平的。有些人总是拿我们地球人类的生存所需的条件来类比,武断地认为别的星球若不具备地球这样的生态环境,就不适合生命存在,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因为即便是在地球上,各种生物生存的条件也是极不相同的。人一般不能在深海中强大的水压和完全黑暗的环境下生存;深海的鱼也不可能在陆地空气中生存,有些生物甚至可以在5000米的海底,或者100℃的高温下生存,显然,不能以人生存所需的条件作为判断别的星球是否有(智能)生命的唯一标准,换句话说,没有与地球完个相同或相似的空气组成(碳、氢、氧、氮)和生态条件(温度,压力及各种物理场)的地方.也不一定没有其他智能生命存在,地球人类不可妄自尊大、唯我独尊,肆意破坏大自然,傲视宇宙中的其他生灵。我们应当以开放的,平等友好的心态与自然界的各种生命形式接触,探索宇宙的奥秘和生命的真谛。面对无边无际的茫茫宇宙,人类未知领域太多了,已有的知识相对太少了。必须以十分谦虚的态度来探索未知世界,我们已有的知识永远是相对真理、思想绝不能封闭,那种认为自己能解释一切、判断真伪的人,实在是“井底之蛙”,十分“幼稚浅薄”。他们的态度才是名符其实的“伪科学态度”。

 2.万物生长和运动靠“信息”和“能量”:

   宇宙万物的运行、发展和变化,动、植物的生长发育,除了与本身的成分结构有关外,还与外界环境参数有密切关系,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且互相影响。植物种子发芽、长叶子、开花、结果与温度、光照及许他许多因素有关,归根到底与外部的信息和能量的沟通有关,很可能还有物质的交换.任何一个物体,原则上讲,都是复杂的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都是一个多维网状结构的一个结点,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如果把物质看作是由电子、质子、中子和更微观地看作是由各种不同的夸克组成的话,那么各种物质和各种元素都可看作是这些基本粒子在信息和能量控制下状态的不同,信息和能量的变化引起物质间的相互转变就不是完全不可思议的了。

  3.与“高智能信息处理中心(HIIPC)自觉或不自觉的沟通,并得到响应是获得超能力的决定性的因素:

   HllPC是英文 High Inl。legopt!"f~ionpugeSSing C。t6r,事实匕功能人在完成各种特异功能实验时并不需要知道具体怎样操作,而只须提出最终的要求,如想要花生快速发芽,并不需要任何高深的生物学知识,更不需要知道细胞、染色体、DNA等概念、因此,我们不得不假定存在着某种“高智能信息处理中心”(HIM)起着一种类似于计算机中央数据处理系统(CPU)和操作系统(OS)的作用,‘它应当有许多命令(_d一,还应当有各种软件包,有极其庞大的“于程序库”和“数据库”,以便需要时调用;有相当于高级程序语言的解释器(Intwter)和编译器(C0mpilerL功能人只相当于一般的计算机用户,只斋懂得高级程序语言(如 BASIC/FORTRAN/C/PASCAI力的语句和编程规则(相当于人类的普通思维和语言),功能人只要(在深层意识态下瞑想)提出朴素的请求(相当于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HllPC(相当于功能人的师傅一Master)就会响应中断请求并调用各种类型的编译器(C0nniler)、编码器(Eneder)和译码器(DeC0uler)和其他资源,将功能入的请求翻译成目标物能够懂的语宕和信息,完成程序所要求的各种结果。

4.识是一种“信息流’和“能量流”,是一种“脉冲编码系统”:

   它们相当于计算机的“子程序”(Suballl.Function),功能态下功能人发出的“外气”可明显地受到深层意识的调控:调控目标、调控信息编码、调控信号功率、调控时序、调控物质传输应进行这些调控之前,要想使功能人发出的信息最大限度地产生预期的效应,必

然要有某种“谐振机制”,是会相当十电磁辐射的那种频率谐报条件,尚难以肯定,也许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谐振机制。要想实现谐振,必须放松人静,向HIM提出请求,并得到响应,HllPC进行双向的调节,起着一种“介绍人”的作用,功能人和目标物之间才能逐步地实现信息的沟通及谐振,否则功能人不可能对目标物产生直接影响。

  5修炼(持)是功能人与HllPC沟通的重要手段:

   无论是佛家还是道家的修持,其实质都是放松人静,忘我无为,天人合一,进人一种深层意识状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降低噪声,实现与Hllpe的沟通。可以将各种修持方法看作是人与HllPC沟通、联络的一种接口技术。方法先进,与Hllpe沟通的速度和程度越高,驾驭宇宙万物(外部事物)的能力就越强。宇宙中存在着许多不同层次的HIM,功法越先进,能够沟通联络的Hllpe就越多、层次就越高,就能显示出高层次的特异功能。能否实现沟通(commnication)还取决于许多其他因素,如本人的生理、心理状态,环境场的状态(包括地球物理场:磁场、重力、静电··、、在场人的意识状态等均可能对实现沟通有影响。总之,我们必须把‘与Hllpe”的沟通技术(包括功能态的体验)当作人体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给与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功能人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消除隔阂。

   6广义生命和广义意识:

   现在一般人虽把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菌。病毒当作有生命的对象,但不认为他们有意识,只认为人与其他生命的区别在于只有人是有意识的,这是很狭隘、很片面的。其实大猩猩、猫狗等动物显然有意识。至于树木花草等是否有感情,有意识?动、植物细胞有没有意识?争论就更大了。如果说宇宙万物间均有双向或多路的信息沟通容易为人们接受,但如果说“万物有灵”,那很多人就一定会跳起来反对。按照全息论的观点,局部和整体的相似性是普遍存在的,结晶物质中,只要把一个晶胞的组成和结构搞清楚了,它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也就确定了。其实,在生物界这种全息现象确实也是存在的,如一个人由无数细胞组成,每个细胞孤立地看都是一十生命,包含着该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产生一个新的生命但它们又是人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现代克隆技术不是可以将一个胚胎细胞甚至体细胞进行培养分裂最后长成一个器官甚至完整的个体。都说明它们的全息性,个体和群体间的息息相关性。如果向更宏观的方向上推论,能否把每个人看作是更大生命体的一个“细胞”,能否把“中国”看作更高一层次的生命,能否把地球看作是另一个更高层次的生命,这就是“广义的生命”概念。进一步推论,广义的生命是否应具有“广义的意识”?不同层次的生命、不同层次的意识有没有相互沟通和交流。我们的思路应当更开阔一些,对这样一些想法可以进行深人一步的探讨。

   7广义物质:

除了肉眼可见的有形的物质外,我们还知道各种场也是物质,一般来说它们虽然肉眼看不到但却可以检测到,最近又证实宇宙间存在着暗物、暗能量,而且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心灵能量”存在
“意识”是能量和信息的重要载体,并具有物质属性和效应

 沈今川      孙储琳

2007-12-13

    在过去二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对人在某种功能态下的深层意识能量(心灵能量、灵能)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获得了大量确凿的、极为珍贵的数据和资料,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实“心灵能量”确实存在,观察和记录了“心灵能量”产生的种种不可思议的效应,确认了“意识”本身的物质属性,即“意识”本身就是信息和能量的复合体的种种特性。特异功能人孙储琳在特殊的功能态下,能展示出一系列超常的能力,发射出一种未知的能量信息复合体,使得相关的生命和非生命物体受到强烈的影响,并产生各种不可思议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效应,这些效应无法用现有知识和科学理论圆满解释,向某些现有科学理论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作为严肃的科学家,唯一正确的态度是将反复验证过的事实真相公诸于众,用百倍的决心和信心勇敢地面对和迎接挑战,作者希望寻求一种新的理论思维框架,来较合理地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我们坚决反对那种以“违反常识”、“违反公认的现有科学理论”为由对我们的研究进行无理的压制和打击,并且认为这种荒唐无知的论调是极为错误和有害的,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科技事业的自主创新,毒害和扼杀了青少年一代的创新思维,必须予以彻底揭露和批判。人类文明和科技发展的历史证明,任何创新性的科技发现都是以反常现象的发现和研究为先导的,如果被禁锢在“常识”和“现有理论”的框架内进行思维,还有什么创新可言呢!敢于面对反常的事实是科学家最可贵的品质之一。由于人体特异功能研究揭示出大量超常现象,因而特别具有挑战性,是理论和科技创新的沃土。

    (一)、实验证实“心灵能量”具有不可思议的物质效应

    二十年来我们设计进行了大量科学实验,有力地证明了某些人在特殊的功能状态下,可以发射出某种能量-信息复合体,强烈地、选择性地定向影响目标物,使之产生各种物质效应,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效应。这些效应的最大特点是离体的、非接触式的,且与受试功能人的意识状态密切相关。

    一、力学效应:

    * 离体意念使物体移动:离体意念致动一枚密封在水平放置在透明有机玻璃盒内的塑料纽扣,孙储琳在距离目标物3米远处发功,在数分钟的时间内,纽扣一步步脉冲式地水平移动总距离达数十厘米。

    * 离体意念使辐射计叶片逆向快速旋转:孙储琳在远离暗室6米远的另一间房子内,看着面前显示有辐射计(克鲁克思管)的电视屏幕,几分钟后,孙储琳用意念使辐射计的叶片突然高速逆向旋转,几乎看不到加速的过程,速度超过强光照射时的速度,方向既可以是顺时针,也可以是逆时针,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与正常旋转方向相反,值得深思。

    * 离体意念使暗室内辐射计叶片逆向快速旋转:在距离目标物6米远的另一间房子里,无须看到目标物,意念使暗室内的辐射计转子快速逆转,时间长达90秒。SONY红外摄象机监测并录象记录全过程。

    * 离体意念使电子钟秒针停止:离体3米使摄象机监控下的电子钟秒针停止在指定位置上“挣扎”,长达约1分钟,当孙储琳放松意念控制后,电子钟立即恢复正常走动。

    * 意念弯曲、雕刻和切割一个物体表面(盖勒效应):意念想象一定材质和大小的工具,作用于目标物,弯曲、切割或冲击目标物,结果目标物的外观和内部结构均发生显著改变,经现代测试分析(X射线分析)证实。

    * 在镀金的硅片上进行意识微雕:台湾大学李嗣涔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沈今川教授等共同主持进行(分辨率达到1.2微米)。

    二、光学效应:

    * RS摄影术:

    1992年开始我们成功地发展了一种用普通感光胶片将人在功能状态下的意识能量场信息清晰地记录在胶片上的方法,获得了大量反映意识能量场信息特性的RS照片,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丰富的信息含量,据此总结出有关“外气”(意识能量场)一系列特征的初步结论。如混沌动力学特征、挠场结构特征、意识调控聚焦特征等。

    * 意念摄影:

    某些功能人可以将出现在前额(天目穴)屏幕上的图象转印到底片或polaroid 相纸上。1931年日本人 Tomokichi Fukurai在 Kochi Mita教授指导下成功地意影出月球背面的照片,后经原苏联和美国的探月航天器拍摄的照片证实。.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的科学家也研究了“意影”美国研究者 Eisenbud深入研究了 Serious的“意影”功能。1999 年9月开始,我们使用彩色polaroid 相纸和装相纸的后背盒(没有相机机身、没有镜头、没有快门)获得了二百余张极富研究价值的意影照片.,进一步验证和补充了对于意识能量场特性的认识,进一步确认意识本身就是一种更高级、更微观、更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是能量和信息的载体,功能人可以从茫茫宇宙无限时空中选择性提取极为复杂的信息。2002年数码意影实验初步取得成功。意影照片是心灵能量的结晶,携带有特殊的能量和信息,不但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珍品,有利于身心愉悦和健康,促进事业成功。俄罗斯等国的科学家近年来发明了一种“挠场诊断治疗仪”(类似于美、德、日、韩等国的QRS量子共振谱仪或生物微弱磁场检测仪),只根据某人一张数码照片即可进行全身健康状况检测和治疗,与照片形成时所加的意念信息及生物全息理论有关,在康复保健应用领域应该有重要的应用开发前景,值得研究。

    * 生物光子辐射检测:1992年8月10日起在北京空军总医院病理检验科刘亚宁、沈今川教授主持下,使用KZL-1型微光检测装置连续7次测定了孙储琳在功能态下各主要穴位(劳宫、丹田)发出的生物光子辐射,强度达到了10000cps以上。

    * 异常发光现象:利用普通的照相机、数码相机和录象机拍摄到许多异常的光学现象,初步认识到它们是功能人与外界交换信息和能量、与外界沟通及自身调控功能状态有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穴位磁场效应:

    * 孙储琳在功能态下可以极大地增强主要穴位处生物磁场的强度。使之浓集、聚焦,使儿童磁性写字板上产生黑色磁化区(斑点),其大小及形态特征具有特异性和相对稳定性。

    * 穴位磁效应的定量测试:1991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磁学实验室,使用美国制造的DM-2220数字磁强计测得孙储琳劳宫穴发出的磁场强度曲线,最大强度达4mOe(4毫奥斯特).

    * 诱导非功能人产生穴位磁效应:孙储琳多次成功地离体意念诱导别人在相应穴位处产生同样的效应(天津主治医生吴锦福、于维贤、广州大学扬宝堂教授及美国加州的Robert夫人均是见证人,被诱导成功的超过30人次)。

    * 产生强烈的穴位磁效应:产生强烈的穴位磁效应时常常伴随有强烈的电磁干扰和视频图象扭曲和短时间消失,并有异常的声频信号。

    四、生物效应—意识生物工程:成百倍地加速种子的发芽和生长(在细胞水平观测到ATP酶的活性显著增加);孙储琳在几分钟内(甚至离体不接触和不加水的条件下)使经过严格去活性处理(油炸、水煮、微波炉处理、罐头里的)的花生和豆类种子返生并快速发芽;意味着生物细胞的“返老还童”和“起死回生”,双向调节植物生长和这几项功能的组合。选择性地部分返生、部分依旧(表皮依旧,内部返生)。孙储琳意念将煮熟的鹌鹑蛋、鸡蛋等瞬间返生,改变大小、变软、变透明,花纹消失并产生特殊的香味。(已在国内外进行了数百次成功的实验,有大量实验录象资料和照片,数百名证人和分析化验结果)。这是一项极其震撼人心的重大发现,在生物工程和医疗理论和实践上均有不可估量的意义。细胞水平的生命逆转在医学上无疑有重要应用前景。意识诱变育种更开辟了新的生物工程方向。

    五、改变物质的化学成分及结构:PQE意识材料工程:

    孙储琳的一系列实验表明有可能通过心灵能量改变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在一般条件下发生了核水平的反应。工厂原封装的矿泉水在孙储琳心灵能量的作用下经过几分钟后被部分地转变为其他物质,经现代测试手段证明。

    六、突破空间障碍(穿壁效应):一系列实验表明:物体在孙储琳心灵能量作用下可以突破有形的空间障碍(如玻璃瓶),将远大于入口的大物体装入小瓶口的玻璃容器,而不损坏容器;将置于大玻璃板上的一枚有机玻璃纽扣穿过玻璃拍入下面的广口瓶内,玻璃板及广口瓶均完好无损,这一现象显然与时空结构有关。

    七、类热效应:孙储琳用心灵能量(无须其他能源和工具)爆米花;选择性地在废底片上烧出指定的“大、小、天”字符,自己的手不受伤害;烧毁金属硬币,其外观和结构显著改变,经X射线衍射分析,其物相及微观结构均显著改变;在中科院某研究所及美国新泽西州某公司将电子显微镜铜网及金属材料用心灵能量烧毁。

    八、远距离搬运功能(瞬间传物):孙储琳至少10次以上成功地将手表、花朵、硬币等物体用心灵能量搬运到远处,相距远达千米以上。孙储琳曾将一只手表、戒指和墨西哥硬币意念搬运至1000米外大学校长上了锁的办公桌抽屉内。

    九、物质化现象:数十次成功地在玻璃容器内产生各种药丸或使原有的药丸数量显著增多、增大。

   十、超感官知觉(Psi):遥感、遥视;超感官知觉;特异感知找矿;残留信息识别。孙储琳数十次成功地识别密封暗盒内纸条上书写的字符(典型实验),并可识别曾装有带字纸条的空信封的残留信息。

    (二)、实验的启示和对“现有认知”的反思(重新认识宇宙、意识和生命)

    面对大量不可思议的特异现象。惯于在常规科学的框架内思维的我们,确实感到苦恼和困惑;另一方面也为能有机会作为见证人亲眼目睹如此激动人心的现象而深感幸运、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长河中,许多科学上的重大发现都是以反常的经验事实为先导的,(现在我们所面对的大量反常的事实,对我们许多研究者来说是已经过反复确认的事实了),当现有的理论不能圆满解释出现的现象时,事实是无法修改的,应当修改的恰恰是我们头脑中对外部世界和我们自己的认识,特别是对宇宙的时空结构和生命真谛的认识。在巨大的矛盾和困惑面前,绝不应采取“驼鸟政策”,而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唯一正确的态度只能是更加努力地实践、探索,积累更多的反常现象的可靠证据;另一方面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对已有的知识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用实践检验现有的理论,修正、补充、完善现有理论和创建新的理论,并用新的理论指导进一步的实践,经过反复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漫长过程,才能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接近真理。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探索未知领域之路是非常艰辛的,会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阻力,我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永远保持开拓进取的健康心态。因为探索未知领域既是我们不可剥夺的神圣权利,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面对一系列令人震撼的超常现象,下面几个很不成熟的重要的想法经常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愿与大家讨论交流:

    一、意识的物质性

    意识活动是更高、更深、更微观的物质运动形式,几乎所有的超能力现象都是与意识(特别是深层意识)密切相关的。身心之间,意识和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被认为是物质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很可能是某种超微量子的混沌动力学系统,涡旋动力学系统。研究意识的各种物质效应及在信息、能量和物质转换过程中的独特作用是很重要的。

    二、宇宙的智能性

    几乎所有的超能力现象都与某种智能的存在和介入有关。我们地球所在的银河系内就存在着1500亿个类似太阳系的恒星系统;而在茫茫宇宙中就有10亿个相当于银河系的星系,我们绝不可能是唯一的智能生命,肯定有大量的、远高于我们的“智能生命”及许多不同层次的“高智能信息处理中心”(HIIPC)存在。与“HIIPC”沟通并得到响应是获得超能力的关键,修持则是实现沟通的重要手段。

    三、宇宙的全息性

    宇宙的全息性包含着多重含义:

    1.局部和整体的相似性(如电子绕原子核转动与地球绕太阳运行……)

    2.科学规律的全宇宙“普适性”

    3.任一时空点上发生的事件应能瞬间传递到任一角落。美国著名科学家和哲学家拉兹洛(Laszlo)认为:“宇宙就像一个大池塘,在任何地方投入一粒石子,都会引起整个水面的波动”。宇宙就像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一台功能无比强大的超级计算机。

    4.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

    中国火箭之父钱学森教授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着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他还提出了人体功能态的理论,认为巨系统多元相空间中,有许多相对稳定的区域,形成系统的功能态(如醒态、睡眠态、气功态)。通过与外界交换信息、交换能量、交换物质及自身的意识调控,可以从一种功能态转变为另一种功能态。

    5.正确认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不可妄自尊大,坐井观天

    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已经观测到的天体远达100亿光年以远,生命是宇宙演化的产物,我们绝不可能是孤独的、唯一的智能生命,肯定有大量的、远高于我们的“智能生命”及许多不同层次的“高智能信息处理中心”(HIIPC)存在。因此,我们不可妄自尊大,坐井观天,错误地认为我们是宇宙最高的智能。我们应当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友好地对待宇宙中的其他智能。共存、共荣,互相尊重,互相学习。

    6.意识是一种信息流和能量流

    宇宙万物的运动,一切生命的生长发育,要靠信息和能量。意识是一种“信息流和能量流”,是一种“脉冲编码系统”和“混沌动力学系统”或“涡旋动力学系统”。因此,意识作用于物质,实际上就是“信息”和“能量”场作用于物质。一切意识活动都伴随着能量信息场的波动,只有功能人和目标物之间建立了“谐振”关系,效应才能变得有效和显著。

    7.广义生命,万物有灵

    人是生命,组成人的细胞也是生命,现代克隆技术证明,每个细胞都携带有这个人的全部重要遗传信息密码。显微镜下也可以看出精子和卵子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反之,一个生命群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也可以看作高一个层次的生命。日本的江本胜发现“水知道答案”,对环境、语言、声音非常敏感,“爱和感谢”,优美的音乐和自然生态环境会使它结晶出非常漂亮的晶形,反之,结晶会受到破坏。各种植物及所谓的“非生物体”实际上在不同程度上对外界刺激都能做出不同的反应,即“万物有灵”

    8. 外气、暗物质和涡旋场

    近年来对宇宙膨胀速度变化的研究证实,的确存在着“暗物质”和“暗能量”,有形的看的见的物质只占4%,23%为暗物质,73%是暗能量。而且发现,与不同层次涡旋运动相对应的涡旋场的特性与超能力的人产生的许多能量特性非常相似。因此,我们应当将这些概念,作为我们思考问题的根据之一。(涡旋场/挠场)

    9.意识场显示挠场特征

    穴位处发出的挠场径迹

    10.波粒二象性的实验证据

    中国科学家(原人体科学研究院刘易成、刘雪成、隈寿彰)等在研究意念搬运和穿壁过程中拍摄到意念搬运物体的光迹和有形物质(粒子态)和光(电磁波态)的相互转换现象。我猜测,原则上任何有形的物体在意识调控的挠场和真空零点能的作用下转变成波态(光),然后再还原为粒子态。转换的关键可能是特殊的意识场(挠场)的参量和真空零点能(ZPE)。这一实验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如能重复将作为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载入史册。

    11.意识的层次性:

    意识是有层次性的,从浅表意识到深层意识形成一系列意识谱系,。我猜测很可能浅表意识对应于宏观、低频;深层意识对应于微观、高频;最深的意识层次与最微观的物质层次对应,并可能在最高频率上与目标物谐振。David.Bohm(大卫.波姆)认为可能要研究到(10的负36次方米)的极微观层次上才能解释许多特异现象,意识波很可能就是在这样的尺度上,如果是电磁波,那么它的波长也就是在这样的量级上,己经有人提出了“心灵量子”,‘’心灵光子”和“心灵电子学”的概念。

    12.多维时空问题:

    大量超常现象实验显示出多维时空、非线性时空及其相互切换的迹象。如物体在搬运过程中会进入一种“隐态”(在三维时空暂时消失),许多重大变化是瞬间发生的,几乎记录不到变化的过程。如孙储琳意念致动辐射计转子,种子快速发芽等都是瞬间实现的,确有“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感受。据说前几年还在北大西洋海面发现“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穿着70多年前的衣服在荒岛上等待救援,他们觉得灾难刚刚发生。

    13.超光速问题:

    最新科研成果表明“光速”不是极限,理论推测“挠场”的传播速度可以高达光速的10的9次方倍,意识场的传播也应当与此相当。已发现宇宙膨胀的速度也可大于光速,实验也证明既可以将光速加速到现有光速的数百倍,也可以将光速降为接近零。因此,我们完全不必让每秒30万公里的光速束缚我们的思维。只要实验是真实可靠的,我们就应当“反思”,修改我们不全面、不正确的认识。但“事实”是不应当被修改的。

    14.反重力现象:

    最新科研成果表明存在着“反重力”(Antigravity)。英国人Colin Evans 和苏格兰人D.D.Home可以使自己悬浮空中两米高。一些功能人和喻珈功修炼者可以腾空。美国宇航局一直非常关注反重力飞行器在宇航中应用的可能性。

    15.认知科学的新突破:

    1.快速、高效的新的学习方法

    2.获取知识的新的途径

    3.调用“宇宙智能”和各种“信息库”的有效方法

    4.顿悟

    16.超能力与地外文明:

    如果承认宇宙中存在着 “高于人类演化水平的”高级生命,存在着“高智能信息处理中心”,存在着巨大的信息网络系统,那么我们就应当认真研究如何才能“多、快、好、省”地获取知识,获取信息,增强智慧。我们已经发现像孙储琳这样的功能人在某种功能态下,能够获取我们一般人得不到的信息和知识。因为她们可以和更多、更高的地内和地外文明信息源沟通。

    17:科学和宗教非必然排斥:

    宗教不要迷信,不要排斥科学探索;科学也应探索宇宙智能和高级生命,尊重宇宙法则,敬畏宇宙权威。事实上,虔诚的宗教信徒中不乏著名的科学家,在美国基督教有很大影响,但科学却高度发达,值得深思。有一些所谓“无神论者”,实际上是将自己看作无所不能的“神”,是整个宇宙的最高的、唯一的智能,其实,他们是井底之蛙,十分荒谬。

    (三)、战略性的应用开发方向

    大量严格的科学实验证实存在着与深层意识相关的一种能量和信息传递机制,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这种“能”可以产生许多不可思议的物质效应,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效应,有时这种效应还表现的十分强烈,它的许多“次生效应”可以被现有的各种光、电、磁、放射性及生物传感器检测到;但也有许多效应和能量仍然检测不到,因为这种能量的特性还远未弄清,因此,大力研究和开发与意识相关的这种能量和信息的检测技术以及采集、存储、放大、再生等技术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之一。这种新的能量产生的奇异的生物效应启示我们有可能在“信息医学”及“信息农业”上引起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因此,为了推动该领域的发展,我们考虑优先进行以下三个战略性课题的研究:

    1.大力发展生物量子能场(BQE)的检测技术:

  大量严格的实验已经确认,由人的意识或某种信息源发出的非传统的、未知的能量-信息场可以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及其遗传特性产生重大影响。也观察到对非生命物质产生各种物理的、化学的重要效应。事实上我们已经观察、捕捉和记录下了许多与这些特异现象相关的各种物理信息,如微光、红外、电磁波、磁场、微振、脑电等,尽管它们不一定是本质属性,也许仅仅是某种次级效应,但仍然是有意义的,我们可以顺藤摸瓜,逐步深入。我们并不悲观,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飞跃发展,我们面前有广阔的天地,是能够大有作为的,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努力,争取能够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深入研究采集、检测这种信息的方法,研究其特性,弄清其作用机理进而处理、模拟、放大其有效信号,是“意识生物工程”的战略任务。据因特网上获得的信息,国外(主要是美国)已经出现了多种检测这种信息的仪器。十余年来我们用各种科技手段进行了数以百计的特异现象实验,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和录象带,自行研制了一批实验装置,并设计了几种检测特异能量的仪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们已经拥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各种示波器、频率计、频谱仪及显微镜,脑电仪等测试设备。

    2. 积极开展“意识(生物工程)诱变育种”研究和实践:

    定向培育品质更好、产量更高的各种农产品、畜产品以及烟、酒、食品加工、制革、生物医药制品中使用的各种工业微生物菌种,是生产中的重大课题,有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大量实验证实人的意识可以使种子瞬间发芽,以高于正常速度成百倍的速度生长,甚至可以使炸熟、煮熟和经微波炉处理过的种子“起死回生”,“返老还童”,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长成28厘米的饱含水分的青苗。这类实验已经在中国、美国、日本等地重复了数百次,并有许多专家、教授亲眼目睹。定向诱变育种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因此,意识生物量子场诱变育种有可能成为继辐射育种、太空育种之外的一种高效育种手段,应当大力发展。除了育种之外,作物生长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应用场科技,利用各种有益信息,促进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防治病虫害。意识量子场也可以与转基因和细胞融合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我们已经进行了数百次种子加速生长和返老还童、起死回生的成功的实验,并在小麦和杜仲树的品种改良实验中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美国宾州大学使30年的陈旧天竺葵种子发芽生长!)

    3. 努力参与“生命频谱学”的创建和“生命频谱仪”的研制(信息医学、量子医学、能量医学、波动医学)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电磁系统,健康的人和非健康的人在电学参数上是不一样的。特别是人体的电磁频谱特性应当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光、磁、电、声等各种理疗方法,电磁脉冲,声、光疗法,针灸疗法,顺势疗法,量子共振,气功疗法等所谓“替代疗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们几乎都和“生命波动”、“生命频谱”有关。因此,深入研究健康人和非健康人的“生命频谱”是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任务,因为生命体也是一个复杂的电磁系统,应当组织多兵种联合攻关,加速数据资料的积累。据了解现有的生命频谱检测比较粗糙,显示也不直观,有必要运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建立生命频谱检测和治疗技术。我们愿意参与协作,贡献一分力量。

(我们已经成功地通过Labview编程建立了用虚拟示波频谱仪提取噪声中的微弱信号的频谱装置,并研制成功多种电磁脉冲治疗仪,USB虹膜诊断仪,初步建立了一个电子学实验室,我们具有研制电子仪器的硬件制作及软件编程能力)

    结 论

    总之,对孙储琳超常现象的研究,应当与当代科技前沿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互相启发,互相借鉴,互相促进。特别是在诸如“真空零点能”、“暗物质”、“暗能量”、“挠场”、“反重力”、“时空观”、“宇宙智能”、“量子物理”、“信息理论”、“混沌”、“分形几何”、“量子共振”等联系起来,才能使我们的科学探索有前途,有活力。

   

    作者简介:

    沈今川: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及晶体化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近20年来积极从事人体特异功能实验研究,是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化学学会、国际矿物学会、国际晶体学会、美国地质学会、美国科学探索学会(Society for Scientific Exploration)的正式会员。IPQE(心灵量子能量)研究所所长。

来源:潜能科学开发(马承杰)的新浪博客

   从陈竹的“警备-XXXXX车”看反伪斗士的悲哀
沈今川 关键词: 沈今川    走近科学    特异功能                                          

说明:此文转自沈今川教授的博客。借此回应一下《走近科学》所谓“国外早已经不研究了”的谰言吧。

著名的功能人陈竹刚刚从美国回来,昨天下午他派他的司机来我的办公室接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项国富教授到他在北京的家,他的车挂着醒目的“警备-XXXXX号” 标牌,我们知道他的住处也是由特警守卫的。这难道不足以说明他根本不是“骗子”,而是对科学探索有贡献的人。他曾26次被各国元首(包括美国总统克林顿)接见,2006年还参加了香港回归庆典。此外,他在澳门和美国拉思维加斯蒙的卡罗的神奇经历也很能说明问题,即各种神奇的特异功能现象确实存在。其实,关于“特异功能”是否存在,本来完全没有必要公开争论,因为强特异功能只在少数人身上才显示出来,绝对不应引导大家去刻意追求“特异功能”,否则会被骗子利用,产生不良的社会效应。但对于如此不可思议的未知领域的神奇现象,当然应当组织力量进行研究。世界各国都在组织力量进行研究,每年召开的国际会议也很多。特异功能揭秘节目的主持人张腾耀说西方各国早已停止研究了,这纯属无知。事实上每年都有一系列相关的国际会议召开,而且非常希望邀请我国科学家参加,我在去年就在美国的两个年会(SSE和JAIM)上做了大会报告并播放了实验录象。科学界对这方面研究的兴趣与日俱增。但我认为绝对不应群众性地大哄大嗡搞群众运动的方式搞研究,而是应当依靠少数科学家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进行长期的探索研究,靠新闻媒体的炒作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可是“反伪斗士们”非要在国家媒体上蓄意挑起争论,千方百计地试图将气功和人体特异功能研究“妖魔化”也是非常错误的,“只有加强研究,才能破除迷信”,不摆事实,不讲道理,封锁消息,不让人家说话,严厉控制官方舆论工具和网络阵地,在亿万观众面前进行片面的单方面的宣传,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科技创新,本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我们有极大的优势,但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在某些方面已经在追赶我们,他们毫不讳言要超过我们。如果在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领域落后了,那我们将愧对子孙后代。因此,对于“反伪斗士”们的错误言行必须进行揭露和批判,否则任由他们对公众掩盖真相,散布谎言,压制和打击从事研究和探索的科学家,我国的科技创新事业会遭受更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有必要进行最低限度的澄清,让公众认清真相,否则他们连自己的老祖宗都要打倒,恨不得自己长一对蓝眼珠,黄头发,不再讲中文,把中华民族一切优良传统都要否定,甚至说出“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这样恶毒的话。那么,将来出卖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我们不可等闲视之。如果这只是纯学术争论,那只要让持不同意见的公众在一个平等的、理性的环境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是不难解决的,真理越辩越明嘛!。但是,有的人总想将这场争论“政治化”,想证明自己长期将气功和人体特异功能研究“妖魔化”是正确的,那问题就复杂了,他们不惜利用手中的权利,采取各种手段,扣帽子、打棍子,长期剥夺对方的话语权,“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从不邀请长期从事人体特异功能研究的科学家说明情况,发表意见,却在那里挑衅性地叫骂,一再挑起争论,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和谐,是极不公正的,稍有正常思维判断能力的人从陈竹的“警备车”和“特警保护”就能得出某些人确有“特异感知”和“特异致变”等神奇功能,组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也是理所当然的。望盲目跟着动机可疑的“反伪帮”反伪打假的“勇士们”三思。 

   场导发现-生物电磁波揭密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50年前的姜氏生物场导发现是对自然界的崭新认识,是科学上的重大贡献。那些震惊科学界的、从植物到动物乃至到人体的、可重复的实验成果打破了传统观念和认识,‘让我们了解到生物体之间是如何跨越空间交换生命信息,相互影响。姜氏生物场导理论、技术和神奇的姜氏舱不但让我们发现了新的实用的能够改变动植物生命特征以及延缓人体衰老、健康长寿的新途径,也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提供了新思路,必将对人类社会的经济、科学、文化发展产生现实和深远的影响。本书首次公开介绍了姜氏生物信息场导理论的奥秘和许多实验成果,揭开了各界关注的谜底,同时针对如何应对生命面临的挑战;怎样便捷、稳妥地改变动植物遗传特征;如何改变现有被动的医疗方式,逆转人体衰老;慢性病人、老年人怎样摆脱疾病的折磨;人的寿命到底可以延长到多久等普遍关注的问题,做了科学的解答,将让读者耳目一新。



编著者: 蒋堪政、袁心洲

【节选】

  
    俄罗斯籍华人科学家姜堪政博士发现“生物电磁波场导现象”以来,已经过去了50年,由建立假说,到确立研究方法,然后是反复实验观察,历尽艰辛才取得丰硕成果,现在到了可以推广普及,造福于一般大众的时期了。姜先生早期在中国,后期在俄罗斯,进行过严格的植物、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实验观察之后,通过了俄罗斯科学院主持的多学科鉴定,在俄罗斯已获得卫生部的临床应用许可,开设了临床研究基地。我国一些专家学者也曾多次试验过,经过严密的客观验证,效果显著。
    本书执笔者、资深工程师袁心洲先生,热心于医疗保健事业,努力专研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探索最新理论和技术,十多年来多次访问姜先生设于俄罗斯的研究基地和在国内的实验点,并且参加了多项实验工作,掌握了完整的第一手资料,曾经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医学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在此基础上,他在姜先生的指导下,以通俗的笔触,流畅的文句,深入浅出地完成此书,贡献给读者。字里行间充分表达了姜先生的前沿构想,也随之详细介绍了姜先生的细心观察和严密实验,反映出姜先生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态度。生物场导理论高深,方法独特,设备新颖,不易理解。但由袁先生这样一介绍,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明白。而且,袁心洲先生在生命信息科学的探索过程中,富有新意,即使非医学人士,青年好学者也可读后增长知识,广开思路,扩大眼界,充满信心,学习姜先生的坚韧不拔、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服务精神以开创未来,造福于人类。姜先生的场导学说和应用技术也需要传播,本书恰好是一本适于广大读者的好书。
    我们二人亲身参加过动物试验和小规模人体反应的实验观察,场导学说的可信性和场导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是肯定的,这也是我们将本书推荐给读者的基本依据。
    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授    郑谦
    辽宁医疗器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唐秉寰
    2007/05/26于中国沈阳
 前言
    袁心洲先生执笔的《场导发现——生物电磁波揭密》,所涉及的有关“生物信息场导”理论及实验资料,我本人完全认同。自1997年以来的10年间,由于共同语言——“信息”,我与袁心洲先生合作,在“生命信息”范围内一步步深入,得以有《场导发现——生物电磁波揭密》的出版。特别是袁心洲先生在世界范围内有关“生命信息”探索,深入研究了多方面的成就,本人表示钦佩。
    1997年春天,我的朋友带袁心洲先生一起来到了我在哈巴罗夫斯克的生物场导实验室。袁先生对我的生物场导研究很感兴趣。当我为他展示了场导舱及实验过程,实验标本如:鸡足长有鸭蹼;黄瓜呈香瓜形状;玉米雄花序处形成特殊的穗,穗上结有类似玉米籽粒和小麦籽粒;兔子嘴里长出类似羊犄角等,袁先生非常兴奋。从此我们在生物微波场导课题中有了越来越密切的接触。
    袁心洲先生从物理学的角度研究生物信息场导,而且还有独到之处,促使我向他学习了有关信息的诸问题。10年来,袁先生与我多次会面,除了来到我的生物场导实验室相互交流,还跟踪了我在中国与合作单位进行的生物信息场导实验效果,并且参加了实验工作,这期间,他还收集了国内外有关生物信息研究的大量资料,编辑在书里,让读者了解更多。
  50多年来,生物场导得以不断探索、发展与多方面关心、帮助分不开。生物场导研究之初,在“场导论”假说阶段就得到中国科学院原子物理研究所及原中宣部科学处的有力支持。中国医科大学给予了必要的研究条件。特别是得到了阙森华校长、阎德润教授的关怀指导。中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教授于1962年就“鸡变鸭”实验结果给予评论:是遗传变异。20世纪60年代,曾经得到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黄武汉教授及大连医学院吴襄教授的指导;20世纪80年代中国医科大学校长李厚文教授对场导研究给予了热情帮助;中国医科大学郑谦教授50多年来一直在关心支持场导研究,给予了多方面指导的帮助,直到现在。
    在俄罗斯,我的生物信息场导研究首先得到莫斯科肿瘤研究所所长谢尔 盖耶夫的推荐,被哈巴罗夫斯克国立医学院录用并在中心研究所以“场导抗癌”为题开始了研究工作;得到了前苏联医学科学院卡之那切耶夫院士对场导研究的关注;得到了前苏联农业科学院卡之明院士对场导研究的指导及鉴定;得到了法学博士依先可教授从法律角度方面为场写研究鸣锣开道,直至本人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还有很多中国、俄罗斯专家学者给予了大力帮助,借此机会表示万分感谢!
    对《场导发现——生物电磁波揭密》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们,愿我们共同努力把“生物微波场导”更深入、广泛地发展下去,为人类的健康、长寿、幸福共同努力1
    5月7日是苏联无线电节,以纪念波波夫无线电接收装置的发明,值此也纪念48年前中国科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原中宣部科学处对场导研究的支持l

姜堪政 
E—mail:kanzheng@mail.m
    2007年5月7日
    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    

 什么是生命活动?根据生物物理学的观点,无非是自然界三个量综合运动的表现,即物质、能量和信息在生命系统中无时无刻地变化,这三个量有组织、有序的活动是生命的基础。 ——贝时璋
    第四章  生命里的暗在系——
    僖息运动世界
    基尔利安辉光
    多少年来,还有许许多多的疑问在困扰着我们:比如中同佛像头顶上都笼罩有光环;基督教圣像的头上也  罩着一圈光环;印度和南美洲的神像上还有同样的光环?总之,凡是人们敬仰的神仙、圣人的头上都要笼罩着神奇的光环,这是为什么?是巧合,还是人们的盲目崇拜?足人们的幻想,还是存在着某种物理现象?为什么不同民族崇拜的神像几萨都有如此雷同的奇观?更令人质疑的是,那许多自称有特异功能的人可以看到每一个人的身体都被光环所笼罩,由身体的光环明亮程度可以判断出陔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甚至是判断一个人功力和死亡的依据。山于人们在通常的情况下见不到人体发射出的光环,而且没有理论正确解释这种现象,所以,我们很难相信和承认它的存在。
 其实,人体发光是一种生命现象,足对姜氏生物场导理论的验证.人体发光的发现要追朔到1911年,当时在英国伦敦有一位医生叫华尔德·基尔纳。一天,他用双花青染料涂刷玻璃瓶子的时候却意外的发现,环绕人体周围有宽15mm左右的发光边缘。萤火虫会发光很正常,人体还能够发光在当时没有人相信。所以,他的这一发现对外公布时并没有引起世人的注意。28年后,即1939年,前苏联工程师基利安夫妇将被摄物体置于一个由高频、高压发生器产生的高频电场中时,发现活的人体周围会以一定的节奏发出彩色的光环和光点,而当一个人死亡一段时间后,光环才会消失。人体某些部位比其他部位发出的光要强,而这些点正好与中国古代经络理论中的741个针灸穴位相吻合。当基利安夫妇把他们的发现公布于世时,曾经引起轰动。不过,当时没有人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个重要发现也很快烟消云散,并没有引起科学界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各地才陆续有专家、学者对人体辉光进行深入研究。日、美等国利用红外线技术,在没有可见光条件的黑夜里,让人体辉光清晰地感光在“照片”上。在日本通过对人体生物光监控,可以把握人体新陈代谢,测定人体生理机能。但是,人体为什么可以发光,发出的光是什么物质,没有人可以解释清楚。总之,是一个医生和一对工程师夫妇先后发现了人体可以发出辉光的现象,因此,后人就把他们的发现合在了一起,称为基尔利安辉光。
    那么,人的眼睛是否可以直接观察到基尔利安辉光呢?读者可以跟随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实验,把双手放到您的眼前,保持距离眼前40~50公分左右,在没有光线直射的白色墙壁前,请您静下心来,让双手手指相对微微接触,然后开始反复、缓慢地拉开相对的手指尖,当您眯起您的眼睛即收缩您的眼球,并且努力注视眼前缓慢分开的手指时,就会延到,在手指尖部出现明显的辉光,它好像是间断性地从手指尖发射出来,间歇时间大约在3~5秒的时间,并且当手指问离开一定距离的时候,在空间还会留下手指的光柱,应该说,每个人都有辉光,但不一样。一般人发的辉光只有20mm,左右,在白天我们看不见它,因为这种辉光太微弱了,只能被其他可见光所淹没,很难被我们的眼睛发现。
    1978年,由前苏联科学院倡导,苏联国内开始了研究基尔利安辉光的试验。此后,科学家们才对这一不同寻常效应的物理特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原来每个人的周围都存在一个微弱的电磁场。空气中的电子进入该磁场之后开始加速,使空气中的分子离子化,开始释放出基本上为浅蓝色光和紫外线部分的光子。生物能场像是从物体中抽出粒子,然后在气体放电过程中进一步予以充实,就跟光电倍增器和放射性粒子计数器里面的情形一模一样。其结果是每个人都被一层只属于他却又看不见的光环所笼罩,这就是基尔利安辉光。这一研究成果,证实了姜氏理论的成立,也揭开了困扰人类社会的层层迷团,让人们对生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为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力学和光学大学教授的科罗特科夫解释说,一个人从在娘胎里开始,一生中,甚至死后都有一个生物能场。根据许多报道,该生物能场的情况,可以判断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好坏,还有他的性格。除此之外,借助科罗特科夫发明的气体放电视觉显形方法还可以看见这个生物能场,可以观察到它对各种影响都有些什么反应。目前,该方法已经在医疗、体育乃至护法机关等不同领域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运用。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年2月1日 作者介绍

姜堪政简介
    姜堪政,1933年2月5日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1959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后留校任教。1957年提出生物场导学说,1959—1960年通过试验给予了验证。1989年前苏联科学院承认其生物场导发现权,并且邀请他加入前苏联国籍。先后担任前苏联(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哈巴罗夫斯克临床与实验医学研究所所长;前苏联(俄罗斯)姜氏科学基金会主席及姜氏学院院长。1995年被选为国际能量信息科学院(莫斯科)院士.并且被聘为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名誉教授,1998年被授予医学博士学位,同年被选举为俄罗斯医学技术科学院院士。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生命面临的挑战……………..
    现代医疗屹被动与无奈………………·
    英年早逝的思考………………………·
    检查结果正常不等于健康……………·
    700万人将死于未来的流感…………·
    信息“饥渴”——健康的新杀手……·
    人到底可以活多久……………………·
    人为什么会衰老………………………·
  第二章探索生命之谜……………….
    神奇的生命……………………………·
    植物的情感表现………………………·
    意念的力量……………………………·
    探索生命的奥秘………………………·
    走近生命………………………………·
    生命的双重特性………………………·
    生命里的信息运动……………………·
  第三章生物电磁场…………………
    生物微波场导学说的诞生……………-
 生物电磁波的发现………………………………··
    震惊科学界的实验成果…………………………
    抗衰老的实验报告………..………………………
    生物电磁场的分析计算与检测…………………··
  第四章生命里的暗在系——信息运动世界……
    基尔利安辉光……………………………………
    细胞不是生命的全部…………………………… 
    生命里的暗在系……………………  …………··
    生命之间的锁链…………………………………
    生命的基本问题是信息问题……………………··
    生命信息——神奇的杠杆……………………
    生命信息的载体——生物电磁波………………··
    寻找生命的动力…一………………………………
  第五章生命的内动力——“信息营养”………
    信息传输停止,生命即结束…………………… 
    静态信息场与动态信息场………………………
    细胞渴望得到正确的信息………………………··
    基因需要补充信息能量…………………………
    细胞——具有智慧的生命体……………………··
    逆转衰老的希望…………………………………
    生命健康需要信息“营养”……………………··
  第六章.生物微波场导技术……………………
    姜氏生物微波场导技术让世人瞩目……………··
    姜氏天然信息“营养”舱………………………··
 小苗决定信息“营养”保健的效果………………·
    姜氏舱保健治疗效果的检验………………………·
    生物场导技术工作必须实现科学化的管理……….
  第七章发展中的量子医学………..……………
    量子医学的诞生…………………………………….
    “信息波”疗法……………………………………·
    现代医疗与信息医疗………………………………·
    量子理论是中医理论的基础………………………·
    细胞间的“悄语”——生物电磁信号……………·
    失衡与不和谐即是病态……………………………·
    “气”是生命信息具体化了的特殊表象…………·
    生命信息探测装置………………………………….
  第八章延缓生命衰老的奥秘……………………
    生命科学家的认识………………………………….
    生物电磁波及其生物效应…………………………·
    健康长寿要讲究科学………………………………·
  参考文献……………………………………………………….
  后记踏上探索生命之路…………………………………….
  附录1姜堪政博士生物场导发现研究历程… ………….
  附录2中国专家对生物场导应用效果的鉴定报告……….
  附录3两人脑之间发射与接受生物电磁场微波传递心理
    信息实验研究………………………………………
  附录4生物电磁场对人体免疫功能的提升作用……… 
 附录5生物电磁场对人体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
附录6生物电磁场对人体抗衰老与保健的效果
    ——绿色保健新途径……………………………

  生物场导发现创造生命奇迹
----《场导发现-生物电磁波揭密》读后感 
五十多年前,俄罗斯华人科学家姜堪政博士的场导发现不但首次揭开了生物电磁场的秘密,而且应用他发明的生物场导技术可以让相距一定空间距离的生命体,通过不可见的生物电磁波交换生命信息,甚至可以简单、方便地让生命特征发生改变:比如让鸡具有鸭子的特征;让兔子嘴里长羊犄角;让玉米象小麦一样分蘖(增产30%,而且传代,连续10年以上所获得的遗传特性不变);让黄瓜增加蛋白质和糖的含量;让小白鼠逆转衰老,延长生命,繁殖旺盛;让人体接受小苗的信息康复身体、返老还青等等,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把异想天开变成了现实!
姜氏发现、理论和他的生物场导技术已经对生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哲学以及宗教等多学科、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有些关于生命科学的论著都引用了姜氏理论和实验作为引证。30多年来,数千次从植物到动物,从动物到人体的、可以重复的实验成果,不但验证了姜氏重要发现和理论,而且在探索中,姜氏生物场导技术不断完善,已经到了推广应用阶段,一个促进人类社会新经济发展,造福人类的新经济体系将随之产生。
但是,如同当年哥白尼经过40年研究提出的“天体运行”理论一样,姜氏生物信息场导理论、技术以及实验成果即是科学上的重大大贡献,也是对传统观念、传统学科的挑战!目前,世界上知道、了解者甚少,影响了生物电磁波理论和生物场导事业的普及和发展。甚至是,许多人知道了也不相信这是必将发展起来的、造福人类的新科学。值得我们高兴和欣慰的是,姜堪政博士与原美国星际科技公司高级工程师袁心洲先生合作完成的《场导发现-生物电磁波揭密》一书,已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新近出版。该书的出版发行是国内外首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不但让我们了解生命和健康科学上的重大发现,而且详细阐述了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实用的、适合普及推广的生物场导高新技术。这本科普新书内容神奇、生动、有趣,揭开了生命的神秘面纱,而且具有实用价值,是一本普及新科学、新技术的好书,适合科学教育、研究、健康、保健、医疗、动植物新品种培育等多领域各类读者阅读。
该书归纳总结了姜氏理论,详细介绍了其重点实验过程和姜氏生物场导技术在人体抗衰老方面的应用,让读者对将会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姜氏理论、实验和技术有一个全面地了解,为那些想要学到和掌握姜氏新科技的学子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入门机会;为我们探索生物电磁场效应,掌握生物场导这们新兴科学技术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而且为医疗保健技术、为培育新品种的创新和提高指明了一条新路。该书通俗易读,具有科技创新性,引人入胜,令人耳目一新,科学地解答了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和关心的问题,让我们对生命和健康有一个比较全面、清醒地了解和认识。同时还介绍了量子医学极其新技术的发展方向,这对促进现代医学的研究发展,应对生命面临的各种挑战,提高人体健康水平有着实际和深远的意义。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编辑 范志霞    揭开人类"返老还童"之迷-----姜堪政(当代布鲁诺)  从1952年狂热立志到1992年大获成功,姜堪政为揭开人类"返老还童"之迷走过了漫长的40年。两次越境;4年蹲监;15年无国籍;3次家庭破裂;还有自杀、饥饿、负巨债,无数次的起死回生;长达20年的被监控……他终于以科学信徒的执着,追求到了延长人类生命的奥秘。姜堪政受一篇《与衰老作斗争》文章的启示,又经心爱的祖父死的刺激,他在高中毕业的作文中写道"将来我要研究人类的返老还童,在人与衰老做斗争中做出贡献……"。这个高才生破天荒地得了一个2分,批语:唯心主义。然而,后来他的追求在沈阳中医医科大学获得支持。姜堪政除专业课程门门5分外,又向量子理论、相对论、化学、生物学、控制论、遗传学等高深知识领域挺进,他用三年时间于1957年夏写出7万字的《场导论》。从理论上阐述生物电磁场的存在、作用,以此达到对生命活动的控制。 论文得到老校长厥森华的支持。接着北京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朱洪元教授、中宣部科学处龚育之专家都对论文的观点给予肯定,鼓励他以实验证明。老校长特此刚毕业的姜堪政助教一座巴普洛夫式实验小楼。姜堪政很快便证明一种奇妙现象:透过微波透视仪器的"窗口",一个人闭上眼能看到隔壁房间里的图形,甚至能接收到隔壁人的思维内容,这就证实了生物微波通信的存在,这就是生物磁场的作用。遗憾的是因时机不合,发现真理的科学家没有由此通向圣殿,却一步步坠入深渊。厥森华校长因严重右倾被下放调离学校,只专不红的姜堪政被下放到学校农场喂猪。然而他又在猪圈里创造了奇迹。 1961年他以造"人造肉"的名义要来鸡蛋和鸭子偷偷进行实验。几十个鸡蛋放进保温箱,鸭子在远离鸡蛋的另一个箱内透过微波透视镜照射鸡蛋。21天后,石破惊天,一个个刚孵化出来的小鸡明显地长着扁嘴和鸭蹼。这是一项改变遗传基因的重大发现,更是对传统遗传学的重大挑战。回校后,姜堪政用微波治疗人工致癌的白鼠,有效率达百分之七十。同时经生理教研室主任阎德润教授推荐,他那篇《奇妙的生物无限电波》见报了。然而接踵而至的是批判文章《是科学还是唯心主义》。不久"文革"风暴席卷校园,一夜之间姜堪政的名字铺天盖地地出现在大字报上,他的试验之路被堵死了。姜堪政差点被苦闷窒息而死,1966年10月15日,他选择了到苏联的路--当献身科学的叛逃者。5天后,他被抓进沈阳市政治看守所。一天,姜堪政被带回中国医科大学,迎接他的是一片山呼海啸的打倒声。"你用场导把鸡变成了鸭子,用心何其毒也!""你用场导治疗癌症为什么不先请示贫下中农?""癌症是纸老虎有什么可怕!" 姜堪政哈哈大笑:"你们是歌颂我的科学成果还是在批判我?""住口!你不承认场导论是唯心主义就会被枪毙!"这声音真似300多年前罗马宗教法庭上的声音:"如果你不放弃哥白尼的邪说,你就将处以火刑!" "不!场导是一种物质现象,不是我主观臆造的。我绝不能承认它是唯心主义!"姜堪政坚定的抗议与300多年前布鲁诺在罗马鲜花广场上的火刑柱下的宣誓如出一辙:"黎明即将到来,真理终将战胜邪恶!"此刻,场导成果以最不人道的方式公布于世, 4年出狱后,姜堪政的母亲泪尽而亡,妻子离婚而去。1971年6月26日,他再次逃亡,盖暴雨,铺小溪,野狼跟踪,吃毒蘑全身肿成气球,闭着眼睛吃活癞蛤蟆,吞吃蟑螂……终于越境到苏联后,等待他的是与世隔绝的"劳改集中营",两年后才进了哈巴洛夫斯克医学院中心科学实验研究室。姜堪政的场导论和小鸡、小鸭实验震动全院后,苏联专家用各种手段一再剥夺他的研究权利没收其材料,盗窃其科研成果,数年后才得知,这是上面指示:用合法的手段取缔外国人的科研权利。甚至还派克格勃充当他的夫人。侵权、离婚、烧房破坏大型场导机等灾难仍然压不垮姜堪政,他以针灸治病维持生活,在家进行一项又一项伟大的实验;用公羊照射母兔;搞生物微波育种,以微波透视镜治病,一一成功后,他用自己进行"返老还童"实验了。场导机的接收舱里麦苗、豌豆等植物,他每晚躺进处理舱。一连三个月,他明显感到:二、三十年来严重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昏脑胀消失了,浑身充满了从未有过的活力!不少人惊奇地问"尤里姜,你脸上的皱纹怎么少了?"此时"四人帮"已倒台,姜堪政和父亲中断多年的联系终于接上。年过80的父亲刚到莫斯科探亲就被姜堪政硬塞进黑咕隆咚的处理舱睡觉。老人为这个古怪的儿子流出了老泪。3个月后,回国的老人在乡亲眼里"起码年轻了10岁"。第二年,老人的秃顶竟长出了黑发,光秃秃的牙床竟长出了牙来。60岁的亚斯金自愿实验一个疗程后兴奋地称性机能提高……激动人心的消息连连传来,中国寄来的平反决定,祖国在关怀因迫害而出国者;中苏两国都欢迎他选择国籍,他结束了15年的无国籍生涯;《消息报》推出姜堪政的奇迹,苏联官方代表一再向他表示歉意;通过苏联科研部门审查鉴定,姜堪政获得4项专利:生物场育种专利、生物场"返老还童"专利、生物场调节免疫功能的方法及针灸专利、生物场治疗应用于临床专利,另外还获得生物体之间、生物体与组织之间生物微波通信的发现权。苏联大裂变对姜堪政这种在逆境中生存的人来说,也许更容易展示个人价值。现在,姜堪政是原苏联医学科学院任命的临床与试验医学哈巴洛夫斯克研究所所长。他又成立了姜氏科学基金会下设姜氏学院。门诊的4台场导机日夜不停运转。姜堪政的发明已令世界瞩目。美国、加拿大、日本、以色列等十几个国家邀他去讲学……莫斯科宇航中心负责人来与他谈如何把生物微波"返老还童"引用到强健宇航员体质上。姜堪政说:"我最大的遗憾就是生物微波通信至今没有在中国推广。这是我多年未果的夙愿。"
(根《当代》1994年第2期 张雅文 文)  
华人发明家姜堪政的故事
   一个热爱祖国的科学家,在那样的年代里,经历了批斗、劳改和监禁,跨越国境之后,又在异国经历了关押、流放、抄家┅┅数十年的磨难都不能动摇他从事科学事业的决心,而他研究发明的生物微波学返老还童疗法,有可能使人类延长寿命到125岁以上┅┅
(一)
  4月,海河之滨春意正浓的时刻,我们告别了祖国,应邀来到邻邦的远东城市伯力(哈巴罗夫斯克)工作一段时间。这里,同一时刻,自然景象却差异很大。时而大雪飞扬,时而阳光明媚。
  就在这样一个早春的下午,我们拜访了伯力的一位俄籍华人学者、科学家、发明家、著名医生姜堪政先生。离开天津之前,对姜先生已经有所耳闻。听到的说法甚至带有某些传奇色彩,似乎这是一位义肝侠胆,能够把自己最后一分钱捐给任何求助者的华人领袖人物。在他那间半地下室的办公室里,他一身春装。按生理年龄他已年逾花甲,而看上去却只是年近知天命。后来才知道,这是他发明的生物微波返老还童疗法在自己身上试验的效果。他提出,根据现代医学和生物微波学返老还童疗法,人的年龄界限应当是125岁至175岁。如果实践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姜先生现在正处在青春韶华时期。作为他的同龄人,不,不仅是同龄人,还有他的上一代,下一代乃至下几代人恐怕都希望长寿而且健康,都希望青春常在。也许正是这样一个共同的向往,吸引着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域的学者、专家,牵动着众多献身于生命科学和遗传工程的人的心。美国、日本、加拿大、古巴、中国等国邀请他去讲学、参加学术活动。前苏联,现独联体国家的一些科研机构、医学单位邀请他参加学术会议。1989年,前苏联科学院、苏联医学科学院、荣获列宁勋章的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的一些研究所、新西伯利亚市和托木斯克市的一些科研单位联合召开扩大会议,在这次会上姜堪政做了题为《生物微波通信》的学术报告,得到了肯定性评价。莫斯科宇航中心副主席发来电报,请姜先生利用他的发明去为长期在空间工作的宇航员增强体质。乌克兰卫生部也曾经邀请他为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受害者治疗。姜先生的事业在我们的祖国也受到了注意。1991年《气功与科学》杂志第3 期上刊登了他的文章《生物微波通信》的详细摘要。1991年9月20日《中国人体科学学会通讯》第9期载文介绍了他的理论研究与实验结果。上述杂志还介绍了他的理论研究与实验结果。上述杂志还介绍了姜先生1990年回国期间曾经应邀在东北和北京访问,在京期间中国科协国际部委托了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防科工委等单位的近二十位专家听取姜堪政介绍自己的工作,并且对有关问题作了讨论。
  姜堪政目前定居在伯力市,是姜氏科学基金会主席团主席、懂事会懂事长、俄罗斯医学科学院伯力临床与实验医学研究所领导人;他还是姜氏学院总院长、生物微波控制研究室主任,并且担任俄罗斯人民科学院远东分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这些头衔,说明了很多很多;似乎又什麽也不说明。
  访问姜先生,聆听他几次长谈,我们受益很多。听他诉说苦难的经历时,他的沉静使我们感到吃惊,很难想象那是在讲他自己。
(二)
  姜堪政于1933年出生在辽宁省昌图县的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里。读高中的时候,在他博览群书的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读到了苏联著名生物学家勒柏辛斯卡娅写的一篇与衰老做斗争的文章,从这篇文章里他了解到,现代医学还没有寻找到与衰老斗争的有效途径,就连勒柏辛斯卡娅院士本人也只能提出用小苏打水洗浴这样比较原始的方法。可以说是这篇文章改变了他的生活道路。高中毕业后,他决定考取了沈阳中国医大,在这个医学的殿堂,姜堪政潜心学习所有的必修课、选修课,为实现自己尚属朦胧的目标而勤奋地学习着。
  1955年,中国的一家杂志上首次公开发表了有关控制论的消息。这样的文章开拓了姜堪政的视野,对他原先萌发的思想进一步起到了催化作用。原来,生命科学命题的解决并不只是医学的任务。从此他开始了探讨有关能量、信息、实物和场在有机体生命活动中的相互关系问题。为了深入到这个新的领域,他自学或者拜师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攻读边缘科学新成果。两年多之后,于1957年,他写出了大约七万字的论文,题为《场导论》,他认为,既然生物体有电磁场的交换,那麽该电磁场必然会有一部分传递到有机体之外。如果被另外的有机体所接受,作为生物信息,他必然会定向控制该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
  《场导论》中阐述的观点,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世界已进入高科技时代的今天,并不难以理解。但是,这篇文章是在三十五、六年以前由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提出来的,就另当别论了。
  《场导论》这份沉沉的重重的论文,引起了当时沈阳中国医大有关领导的重视。根据中宣部科学处的意见中国医科大学开始为姜堪政的这项研究提供引进实验的必要条件。他毕业留校当上了助教。生理教研室主任阎德润教授是位独具慧眼的科学家,他给了姜许多帮助。在阎教授的支持下,姜堪政不眠不休地进行实验。从 1955年到1957年他重点研究了新陈代谢与场间和场、能量、信息之间的关系。理论设想加上实验使姜堪政如虎添翼。
  他最初的实验是受了一个美国人写的一本《实验催眠术》的启发。姜堪政认为,生物体内有生物微波通信。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生物微波通信。人与人之间心理信息感应的实质也是生物微波通信。他的第一步实验是设计和安装了一个心理信息感应装置。通过两千多次的实验,经过当时东北工学院微波理论教研室主任周崇经教授鉴定,认为这个装置是微波技术的完善产物。1960年姜堪政就这项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人的特异功能联系的实质是传递具有信息的微波,这样的结论比中国后来的“气功热”、“特异功能热”早了将近二十年,姜堪政的实验所应用的是视觉信息。   心理信息感应装置的实验成果激励着这位年轻人。他心怀更大的抱负,他又利用各种零件建立了一个生物微波通信装置。这里要指出,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中国设计的这个装置目前正在俄罗斯伯力的姜氏生物微波治疗门诊部里成功地使用着。经过了多年的严格审查,经过了繁琐得不能再繁琐的批准手续之后,苏联国家发明与发现委员会终于在1991年11月批准了生物微波返老还童疗法的专利权,俄罗斯卫生部也批准把生物微波返老还童疗法用于治疗病人。两年来这种特殊的 “病房”;锥形大仓已经接待了二百多位患者,其中很多人是接受返老还童的治疗,姜大夫说这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门诊部。
  1991年11月苏联解体前夕获得的专利不是一件小事,这是苏联(随后是独联体的俄罗斯)从科学上对姜堪政所从事的研究的承认和认定,不仅如此,还允许它可以走向世界,也就是说,它可以回归它的出生地,回归我们中国了,在我国也能为人们的健康长寿做出贡献。
(三)
  生物微波通信应用于视觉信息的实验成功之后,姜堪政像是着了魔,他一心一意地想要进一步用实验验证《场导论》中提出的种种假说。他执著地研究自己的“ 场”,被“场”环绕着,包围着,竟然完全没有觉察到那个时代的现实生活。他的眼前只有微波的变化,他没有看到政治气温的变化。很快,他的实验、他的研究便受到了冲击。首先是批判,接下去,实验室被拆散了。实验被迫停止了。他又被下放到农场劳动锻炼。在别人来说,这是一种处罚,而在他来说,这可是从他自己的 “场”到了另外一个“场”;农场。1961年,当时正直困难时期,他开始了鸭子的生物场实验:验证鸭子的生物微波对鸡的遗传是否产生定向变异作用。 1961至1963年的实验统计是这样的:实验组里把鸭(施主)放进接受仓,鸡蛋(受主)500只放进处理仓,孵出鸡雏480只,发生的变化是鸡雏具有鸭的特征。具体来说,鸡爪间长蹼的占25%,头形扁平的占80%,颈变长的占70%,眼睛中部开宽的占90%。对照组中,600只鸡蛋也放进处理仓里,但接受仓里什麽也没有放,孵出了510只鸡雏,完全没有鸭子的上述特征。实验组的鸡雏长大之后,体重超过对照组的50%,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所获得的实验特征一代一代地传了下去。
  在农场里下放锻炼,有些人可谓度日如年,而对于姜堪政,新的课题占据了他的全部身心,他并不在意日历是怎样一页一页地掀了过去。劳动下放期满了,他又回到了原来的生理教研室。1963年,姜又在用健康家兔的生物场治疗小白鼠癌病的实验中有了新的突破。这项实验是在沈阳中国医大病理解剖学教研室的协助下进行的。实验定名为“健康生物体的微波定向作用于癌症生物体”。具体作法是:将人工引发癌变的小鼠(受主)共800只放在处理仓里,健康的家兔10只,放在接受仓里作为施主,从小鼠身上接种了癌细胞,因接种而引起的家兔的免疫力帮助了大多数(220只)实验小鼠治好了癌症,占70%,而在对照组所有人工引发癌变的小鼠(300只)全部死亡。这项实验经过了李佩林教授检验。实验成功后,姜堪政又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1963年3月5日的《沈阳晚报》上,文章的标题是:《奇妙的生物无线电波》。最初,这篇文章产生了未曾料道的“轰动效应”,可是时隔不久,他就受到了批判,说他“宣传唯心主义”、“宗教迷信”、“反马克思主义”。从此,“反右倾 ”、“四清”、“社教”,一个接着一个运动开展起来了。到了“文革”,身为“黑五类”的姜堪政,在没有任何机会从事他的实验工作时,还有什麽生命的价值可言呢!1962年到1965年,他曾经几十次想到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当各项运动的声势越来越大,而他的活路越来越狭窄已经没有路可走的时候,他又想起了勒柏辛斯卡娅院士的那篇文章。想起了把他引向生命科学研究的那个国度。他横下一条心,不顾一切地向北走去,向北国边陲走去,开始了“北游”。古时候,有过唐玄奘的西游,那是一种探索,一种奉献,一种为了崇高的理想而心甘情愿地去历尽磨难。今天,姜堪政的北游,却是在跨越一条危险的界限、跨越过去,也许还会有一条生路,但是┅┅但是他在边境上被扣押了,关进了监狱。罪名:叛国投敌分子,越境犯、现行反革命分子。
(四)
  1970年9月4日姜堪政被从狱中释放,交由群众监督改造。丧母之后,接着又是妻子离异。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以怪罪妻子。人亡之后又是家破,双重打击加在了姜堪政身上。
  所谓交由群众监督改造就是要劳动、干活、扫厕所、刷瓶子┅┅此外、还要不停地挨批斗,要承认“场导”是复辟资本主义的工具,要承认有一个“姜氏反革命集团”。嘴硬,不承认,就要经受皮肉之苦。心灵的创伤加上肉体上的折磨,姜堪政有些熬不住了。他身体非常虚弱,常常发烧,他怕死在批斗会上,同时“牛棚” 中的有他的良师阎德润教授。老先生鼓励他坚持住,告诉他要相信未来的中国会需要真正的科学家。姜堪政的性格里有一种韧劲,有一股拗劲。生就不听邪,生就爱较真。他不想平白无故地死去。他宁愿痛快一些。于是他决定再次越境。他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夜行昼宿,专走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饿了吃野果、癞蛤蚂。走不动就爬。见着人就躲起来。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跋涉,他终于越过了中苏边境,踏上了当时被认为是敌国的边界。
   姜堪政——颠覆你世界观的科学家,逃亡苏联的中国科学家
俄籍华人生物科学家姜堪政  姜堪政教授,1933年2月5日生于辽宁省昌图县。父亲姜万发伪满时曾任校长和县督学职务。母亲冯玉珍做家务。姜堪政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41年至1947年在昌图西城小学学习,1948年至1954年在昌图读完初高中,1954年至1959年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1959年至1971年在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任助教。1971年至1985年因迫害逃至国外——苏联,继续从事他的科研工作并取得辉煌的成果。
1955年,姜堪政受控制论启发研究了生理场课题,并围绕实物、场、能量、信息基于量子论、相对论、信息论、提出了有机体外存在生物场假设,写成了《场导论》,从理论上阐述了生物电磁场的存在、作用,以此达到了对生命活动的控制。
论文得到老校长阚森华的支持。接着北京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朱洪元教授、中宣部科学处龚育之专家都对论文的观点给予肯定,鼓励他以实验证明。
老校长特批刚毕业的助教姜堪政一座巴甫洛夫式试验小楼,姜堪政很快就证明一种奇妙现象:透过微波透视仪器的“窗口”,一个人闭上眼睛能看到隔壁里的图形,甚至能接受到隔壁人的思维内容,这就证实了生物微波通信的存在,这就是生物磁场的作用。遗憾的是因时机不佳,发现真理的科学家未能由此通向圣殿,却一步步地坠向深渊。
阚森华校长因严重右倾被下放,调离学校,只专不红的姜堪政被下放到学校农场喂猪。然而他又在猪圈里创造了奇迹。1961年他以“人造肉”的名义要来鸡蛋和鸭子偷偷放进箱内透过微波透视镜照射鸡蛋。21天后,石破天惊,一个个刚孵化出来的小鸡明显地长着扁嘴和鸭蹼。这是一项改变遗传基因的重大发现,更是对传统遗传学的重大挑战。
回校后,姜堪政用微波治疗人工致癌的白鼠,有效率达到百分之七十。同时经生物研究室主任净德润教授的推荐,他那篇《奇妙的生物无线电波》见报了。然而,接踵而来的是批判文章《是科学还是唯心主义》。不久,“文革”风暴席卷校园,一夜之间姜堪政的名字出现在铺天盖地的大字报上,他的试验之路被堵死了。
姜堪政差点被苦闷窒息而死。1966年他选择了去苏联的路——当献身科学的叛逃者。5天后,他被抓进沈阳市政治看守所。
一天,姜堪政被带回中国医科大学,迎接他的是一片山呼海啸般的打倒声。“你用场导把鸡变成鸭子,用心何其毒也!”“你用场导治疗癌症为什么不先请示贫下中农?”“癌症是纸老虎有什么可怕!”
姜堪政哈哈大笑:“你们是歌颂我的科学成果还是在批判我?”
“住口!你不承认场导是唯心主义的,就会被枪毙!”这声音真像300年前罗马宗教法庭上的声音:“如果你不放弃哥白尼的邪说,你就将被处以火刑!”
“不!场导是一种物质现象,不是我主管臆造的,我绝不能承认它是唯心主义的!”姜堪政坚定地抗议与300多年前布鲁诺在罗马鲜花广场的火刑柱下的宣誓如出一辙: “黎明即将到来,真理终将战胜邪恶!”
此刻,场导以最不人道的方式公布于世。
4年出狱后,姜堪政的母亲累尽而亡,妻子离婚而去。1971年6月26日,他再次逃亡,盖暴雨铺小溪,野狼跟踪吃毒蘑,全身肿如气球,闭着眼睛吃癞蛤蟆,吞吃瞎虻。终于越境到苏联后,等待他的是与世隔绝的“劳改集中营”。两年后,才进了哈巴罗夫斯克医学院中心科学实验研究室。姜堪政的场导论和小鸡、小鸭实验震动全院后,苏联专家用各种手段一再剥夺他的研究权利,没收其材料,盗窃其科研成果,数年后才得知,是上面指示,用合法手段取缔外国人的科研权利。甚至还派克格勃充当他的夫人。侵权离婚、烧房破坏大型场导机等灾难仍然压不垮姜堪政,他以针灸治疗,维持生活,在家进行一项又一项伟大的试验——用公羊照射母兔,搞生物微波育种,以微波透视镜治疗——成功后,他用自己进行“返老还童”试验了。
场导机的接收舱里放着许多麦苗、豌豆等植物,他躺进处理舱。一连三个月,他明显感到:二三十年来严重视觉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昏脑胀消失了,浑身充满了从未有过的活力!不少人惊奇地问:尤里姜,你脸上的皱纹怎么少了?
此时“四人帮”已倒台,姜堪政和父亲中断多年的联系终于接上,年过八旬的父亲刚到莫斯科就被姜堪政硬塞进黑咕隆咚的处理舱睡觉。老人为这个古怪的儿子流出了眼泪。3个月后,回国的老人在乡亲眼里“起码年轻了10岁”。第二年,老人的秃顶竟长黑发,光秃秃的牙床竟长出一颗牙来。
60岁的亚斯金自愿试验一个疗程后,性机能提高。
激动人心的消息接连传来,中国寄来了平反决定,祖国在关怀因迫害而出国者。中苏两国都欢迎他选择国籍,他结束了15年无国籍生涯;《消息报》推出姜堪政的奇迹,苏联官方代表一再向他表示歉意;通过苏联科研部门审查鉴定,姜堪政获得4项专利;生物场育种专利、生物场“返老还童”专利,生物场调节免疫功能的方法及针灸专利、生物场治疗应用于临床专利,另外获得生物体之间、生物体与组织之间的生物微波通信的发现权。
苏联的大裂变对姜堪政这种在逆境中生存的人来说,也许更容易展示个人的价值。现在,姜堪政是原苏联医学科学院任命的临床与试验医学哈巴罗夫斯克研究所所长,他又成立了姜氏科学基金会,下设姜氏学院,门诊,4台场导机日夜不停地运转。
姜堪政的发明已令世界瞩目。美国、加拿大、日本、以色列等十几个国家邀他去讲学,莫斯科宇航中心负责人来与他谈如何把生物微波“返老还童”引用到强健宇航员体质上。姜堪政说:“我最大的遗憾是生物微波通信至今没有在中国推广,这是我多年来未果的夙愿。”  这个科学家就是DAVID WILOCK的洛杉矶会议第5段提到的中国科学家!生命的起源并不是达尔文进化论,生命起源于一种智能的“波”!新物种的产生只需要一代或更短的时间!2012年的意义就在于此,想一想前几次的生物大爆炸吧!  一的法则里面也提到:当第三密度的生命暴露在第四密度的光中,就会进化。    【视频集】2012的秘密,洛杉矶会议-David Wilcock (1—5)米死干净翻译     小麦等植物幼苗的生物电磁场对人体免疫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
姜堪政 郑谦 唐秉寰 
  俄藉华人医学博士姜堪政,曾于早年提 出,一切生物体在其生命过程中发射电磁波,即电磁场,或称生物场。该生物场载有该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信息,能向生物体外传播,并能使该生物场所及范围内的其 他生物体受其影响发生形态及功能上的变化。后来证明这种生物电磁波的频谱在微波波段。随后,姜堪政博 士在俄罗斯又发明了接收、反射、传递生物微波的装置,称为场导舱;并应用其场导舱使人接受载有信息的植物幼苗发射的生物电磁波,成功地获得了使人体向着年 青化方向变化的效应。本文报道在中国湖南省益阳国际场导中心利用姜氏场导舱使人体接受小麦等植物幼苗的生物电磁波,获得了人体免疫 细胞数量增多的实验观察结果。
1 材料与方法
  所用的场导舱是按姜堪政博士的专利技术(专利号:俄罗斯RU.2090613,日内瓦国际合作wo.96/41872,中国CN.1194666A)制造的铜制球形舱,内表面镀黄金。共有31名志愿者在场导舱内接受小麦、玉米、高粱、豌豆等4种植物密植幼苗(约3 m2) 的场导作用,其中42~74岁的男性22人,24~72岁的女性9人。植物苗在人工光照与调温的育苗室内培育 ,苗出土后4~10 d入舱使用,在舱内放置4 h后移出,更换新苗。  人和植物幼苗分别位于场导舱内的两个对应的聚焦区,互不接触,人体只能接受舱内植 物幼苗发出的生物电磁波的作用,称为场导。每天场导4 h,10 d为l小疗程,休息10 d后再 进行第2小疗程,也是10 d,再休息10 d后进行第3个小疗程,共场导30 d,整个疗程结束。  人体血中免疫细胞的检测,由湖南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采血和检测。共检测NK细胞、免疫细胞T3、免疫细胞T4、免疫细胞T8等4种细胞,并计算出T4/T8的比值。在场导开始前和整个疗程结束后各作1次检测,作同体前后对照。每项指标的数据都进行统计学处理,用 均值±标准差(±s)表示,并进行t检验。
2 观察结果
  所检测到的NK细胞及T3、T4、T8免疫细胞的数值,及其统计学处理的结果详见表1。
Tab.1 Effect of the biofield of plant seedlings onhuman immune system (±s,n=31)
Group(%) Before experiment Affer experimentNK cell 11.4±1.9 16.7±5.3***T3 cell 71.0±5.2 74.7±7.11**T4 cell 42.6±6.5 45.2±5.0*T8 cell 22.9±6.8 26.1±4.1**T4/TB 1.79±0.22 1.76±0.24
  * P<0.05,** P<0.01,*** P<0.001,vs before  由表1所示的数据可见,人体经过小麦等植物幼苗生物场作用后,NK、T3、T4、T8等细 胞数都有增加。其中对肿瘤细胞等异种细胞有排异杀伤作用的NK细胞数显著增多(P< 0.001),免疫细胞T3、T4、T8等也都明显增多。可见人体接受植物幼苗生物场作用后,细胞免疫系统功能增强了。但T4/T8则无大变化(P>0.05),这说明人体在接受场导后, 免疫系统功能虽显著增强,但仍处协调平衡状态。
3 讨论
  根据上述观察结果,可见人体在场导舱内 接受植物幼苗的场导后,确实使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增强了。所谓场导,是指人体在场导舱内并不与植物幼苗直接接触,不吃药,不打针,也不用针灸等其他物理疗 法,只是安静地坐或卧在舱内床上。姜氏场导舱是按微波波段的电磁波反射、聚焦和谐振的原理设计和制造的球形舱,舱壁为铜板,内表面抛光镀黄金,微波在舱内 的反射率可达90%以上。因而被损失掉的极少,可增强生物微波对人体作用的强度,提高场导效果。生物体发射微波波段的电磁波一事,最早由姜堪政博士按理论推论出来的,现在已经用上海及西安研制的国产微波小功率计检测出来了。不论是植物、动物或人体,凡是活着的生物体,每时每刻都在发射微波波段的电磁波,只不过功率太微小(微瓦水平),强度又与发射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故在一般条件下,这种微波的强度在阈值以下,对其周围的生物体并不发挥作用。而在姜氏场导舱内,微波在舱内球面反复反射,损失的量很少,而且聚焦区的强度可增强。在此基础上再大量增加微波发射源的植物植株的数量,则可使微波 强度更加倍增强,以致达到了阈值而发挥出作用。本研究的设计就是让人体位于姜氏舱内与植物幼苗放置区对应聚焦区内,使之能接受更多的生物微波,而不接受任何其他物理或化学刺激。故人体所发生的细胞免疫系统功能的增强,只能用舱内小麦等植物幼苗所发射的生物电磁 波的作用来解释。
姜堪政(哈巴罗夫斯克姜氏学院,哈巴罗夫斯克 680000 俄罗斯) 郑谦(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沈阳 110001) 唐秉寰(辽宁省医疗器械研究所,沈阳  110026)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00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