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教儒學的本質與偉大作用——在湖南科技大學的演講(汤恩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29:23
孔敎學院院長 湯恩佳博士
孔曆二五六零年 (西元2009年10月14日)
尊敬的田銀華校長、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各位同學是未來社會的棟樑,祖國建設的接班人。本人今天想與各位談孔教儒家理念對治理國家與經濟發展方面的重大作用。希望大家將來成為治理國家、建設繁榮社會的人才。孔教儒家主張“仁智統一”。貴校在進行科技教育的同時,應當重視人文教育。人文教育要真正取得實效,就必須將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納入教育體系之中。目前,西方的次按危機及其引發的全球性金融海嘯,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巨大的破壞,給各國人民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我認為其病徵雖是「經濟」的,但其病因卻在於「文化」。在本人看來,造成這次災難的根本原因,是西方現代文化與教育上出了問題,道德出現了問題。西方文化強調競爭與發展,強調個人主義與消費主義,過於偏激,缺乏中庸之道,使人慾望膨脹,只片面著重眼前利益,忽視了整體和諧,必然引發自然資源與人的需要之間的巨大矛盾。當實體經濟滿足不了需要之時,就製造虛擬經濟來滿足,最後讓人們落入金融專家編織的陷井之中。對此,孔教的天人合一觀念、注重精神生活、注重品德修養等思想,顯示出了偉大的價值。中國內地、日本、南韓、新加坡、印尼、台灣、香港等儒家文化圈的國家和地區,應當借助儒家文化的寶貴資源,尋找到自己的發展之路。
本人被人稱為“湯三儒”,儒商、儒學、儒教集於一身。長期從事商業活動,有一定成就,同時,研究並弘揚孔教儒學,在全世界推動孔教儒學的復興運動,所以,我很高興接受別人給我的這個雅號。我讀了九年私塾和二年學堂,沒有上過大學。但我從小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導,用儒家的智慧經營,用自己的親身體會證明了儒家思想的偉大。業界雖強手如林,更有不少人受過大學教育,面對激烈的競爭,我是成功者。本人從十五歲開始學師,十九歲獨立謀生,經多年刻苦經營,企業規模日益擴大。由於商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每次報紙記者訪問時都稱我為香港“染料大王”。
事實上,我們做生意,累積財富,追求合理的生活質素,是無可厚非的,但一定不能讓金錢反過來控制我們。當今世界,暫以美國最為富有,其中巴菲特與比爾蓋茨兩人,就更是首富中的首富。一位創建了全球最龐大的電腦軟件王國,一位精於投資獲利,他們都可稱為超級大儒商。巴菲特是美國巴郡公司的董事長,被喻為史上以股票創富最多的人,他的日常生活卻是以樸素見稱。雖坐擁四百億美元的財富,卻從不喜過份奢華的生活。他最近宣佈,將其100%資產慷慨捐出,這創下了人類史上個人慈善捐款的最高紀錄。世界超級二富一舉超越首富成為世界「首善」。因為巴菲特的捐款已經刷新了蓋茨捐款290 億美元善款的紀錄。微軟主席蓋茨和妻子梅琳達一起創立的「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是全球最大的慈善機構,其中有290 億美元資金來自蓋茨夫婦的捐助,蓋茨無疑是當時的世界「首善」。現在基金會獲得了巴菲特的370 億美元捐款,加上蓋茨自己的捐款,蓋茨基金會共有660 億巨額善款。巴菲特接受《財富》雜誌專訪時說:「我知道我想做什麼,而且這事值得做。」蓋茨除捐款外,亦宣佈計劃全身投入其基金會的慈善工作。
這兩位世界級的儒商典範,回饋社會的善舉,實令世人須重新思考金錢的價值。反觀中國現時的富商,當中一部份人,只懂一味斂財,沒有認真學習“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道理,對慈善事業不聞不問,未能將我們優秀的傳統儒商精神樹立起來,這是很令人遺憾的。更有甚者,商家為了謀取暴利,竟罔顧百姓生命,不惜以利損仁,害人害己。最近的三鹿奶粉事件,犠牲了成千上萬嬰兒的性命與健康,其行為可恥之極,實在令人髮指與痛心。
本人一向遵循“生財有道”的原則,反對不擇手段攫取不義之財。我把孔子的名言:“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作為自已的座右銘,並且親自書寫成匾額,贈送給香港的廉政公署,以支持肅貪倡廉的正義行動。我每天早上起床後,都要虔誠地向孔子雕像揖拜,請大成至聖先師賜予智慧。自擔任孔教學院院長之後,撰寫了近七百篇學術論文及演講稿, 出版了《湯恩佳尊孔之旅環球演講集》(十六卷本)及《孔學論集》。初步形成了獨特的現代孔教儒學的理論體系。廿多年來,每年孔聖誕辰,都毫無例外地由我主持並以我為主出資舉辦“孔聖誕環球慶祝大典”,邀請世界各地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儒商數百人前來參加,並在本人府第舉辦“孔聖誕之夜 - 大成宴”。本人曾在孔教學院院長宣誓就職典禮上,提出了要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重新點燃孔聖之火的豪言壯語。從此,在孔教學院一眾同仁的大力推動下,近二十年來一場氣勢磅礴、前無古人,以孔教儒學為主軸的群眾性文化復興活動便在神州大地展開了。
孔子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爲孔教教主,儒家學說的創始人,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導師,列爲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孔子集中華文化之大成,整理《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並將中華文化的精華濃縮在《論語》一書裏。孔子思想深刻地影響了中華民族,塑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對人類精神文明作出了永不磨滅的貢獻。
儒釋道三教一定要結合起來,才能在軟實力中發生作用,如缺了孔教,道佛兩教恐難與洋教長期競爭。聯合國歷來一共有十三個宗教,孔教是其中之一。
孔教在歷史上從未與國家搞過對立。香港有六大宗教,孔教是其中之一。孔教曾參與香港特區回歸基本法之制訂。其實孔教、儒學亦可以一分為二的。歴史上,孔教在國內、香港都實踐得很好,有孔教,有儒學。全世界十三個宗教都承認孔教,孔教亦承認他們。全世界只有中國仍未恢復承認孔教,這是天大矛盾。香港孔教亦辦有兩所中學,兩所小學,從來都是一心一意愛國愛港的宗教團體,立場從未搖擺。請調查一下我們八十多年的歷史,我們從沒有對黨有負面的影響,也沒有貪圖國家一分錢。孔教從來沒有權力命令人民去信他的教,只由人民自由去選擇。
基督是猶太人,但所有猶太人都說基督是偉人,不是神,所以只信猶太正統教,不信基督教,都是不統一的。現在的“宗教”兩字,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多次出現,日本人將中國原有的“宗教”一詞來翻譯西方Religion。何光滬教授在他《多元化的上帝觀》導言中,還分析了英語中religion(宗教)一詞的本義,指出它源於拉丁文religare 或religio。“前者義為‘聯結’,指人與神的聯結;後者義為‘敬重’,指人對神的敬重。” 宗教的本質特徵是信仰神祇。其實“宗教”二字要用中國理念去解釋,宗是萬世宗師的宗,教是有教無類的教,這才符合中國傳統國情的解釋,無須用外國的定義作標準。當然,我們也認同世界宗教有共同性,這個共同性就是信仰神祇。我們將從以下的材料中,看到儒家是相信有鬼神存在的,所以。孔教也具備了世界上所有宗教的信仰神祇這一本質特徵:
1、孔子是信神的而且他本人也被敬奉為神:《大戴禮記.哀公問於孔子》載,孔子曰:“丘聞之也:民之所由生,禮為大。非禮無以節事天地之神明也……”。《周易》講“遊魂為變”,說明孔子認為人是有靈魂的。《論語》中講:“祭如
在,祭神如神在”。這是講人對神的態度,雖看不見神,但在祭祀中要感知神的存在。有人從孔子“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這兩句話推論孔子不相信有神,這種推論完全是錯誤的。孔子並不是否定鬼神的存在。中國所有孔廟都有寫“大成至聖孔子先師”之神位,中國歷代人民都是將孔子當做神來供奉。
2、在儒家經典中,“昊天上帝”或“皇天上帝”就是孔教至上神。《詩經.文王之什.大明》:“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孔教有眾多神靈,正如《禮記.樂記》講:“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
3、孔教的神靈系統是非常完備的,這就是中國大江南北供奉的“天地君親師”或“天地國親師”之神位。可以說,凡在家中供奉此牌位的家庭,就是孔教信徒。此牌位是根據大儒荀子的理論而來的,《荀子.禮論》道:“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焉無安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4、祭祀是人對待神的基本方式,沒有神,就沒有祭祀。孔教是非常重視祭祀的,《禮記.祭統》說:“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據《漢書.郊祀志》,元帝、成帝時代,國家所承認的祠廟,共有886 所,所用祭祀人員有數十萬人。
5、祭天原是天子的特權,在當代孔教中,任何孔教信徒都可以直接祭天。祭祀之中,最重要的是郊祭,即祭祀上帝。董仲舒《春秋繁露.郊祭》說道:“天子號,天之子也,奈何受為天子之號,而無天子之禮!天子不可不祭天也,無異人之不可以不食父。為人子而不事父者,天下莫能以為可,今為天之子而不事天,何以異是。是故天子每至歲首,必先郊祭以享天,乃敢為地,行子禮也。”蘇軾《上圓丘合祭六議劄子》也認為:“王者父事天,母事地,不可偏也。事天則備,事地則簡,是于父母有隆殺也。……若獨祭地而不祭天,是因事地而愈疏於事天。”
6、對神的信仰,是道德的支點。按孔教的觀念,神所看重的,不是祭品的豐儉,而是人的德行的高低。人道來源於天道,人必須按上天的道德命令去做。《論語》:“惟天為大,惟堯則之。”《孝經.應感章》道: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孟子提出這樣的命題:“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盡心上》)。明代大儒王守仁在《傳習錄上》中講:“事天如子之事父,臣之事君,須是恭敬奉承,然後能無失。”自孔子開創孔教儒學以來,經過歷代的儒者弘揚光大,儒家文化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主流。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學習研究儒家學說,信仰孔教,並且以儒家思想文化作為人生安身立命和興國安邦的根據。中國歷代人民,除了信仰佛教、道教之外,絕大多數都是信仰孔教。孔教這一說法,也見諸於中國的歷代典籍中。《史記.遊俠列傳》:“魯人皆以孔教”,這是我們看到的最早出現的“孔教”一詞。《晉書.陳邵傳》記載晉武帝司馬炎於泰始年間所下的詔書,曰:“燕王師陳邵清貞潔靜,行著邦族,篤志好古,博通六籍,耽悅典誥,老而不倦,宜在左右以篤孔教。可為給事中。”葛洪在《抱樸子內篇.塞難篇》講:“抱樸子曰:仲尼,儒者之聖也;老子,得道之聖也。孔教近而易見,故宗之者眾焉。……三皇以往,道治也;帝王以來,孔教也。”表明孔教與道教為當時兩大宗教。在佛教傳到中國之後,孔教、道教、佛教並稱為“三教”。北朝名僧道安的《二教論》寫道:“然三教雖殊,勸善義一。途跡誠異,理會則同。”唐代後期的著名僧人宗密在《華嚴原人論.序》說:“然孔、老、釋迦皆是至聖。隨時應物,設教殊途,內外相資,共利群庶。二教惟權,佛兼權實。策萬行,懲惡勸善,同歸於治,則三教皆可遵行;推萬法,窮理盡性,至於本源,則佛教方為決了。”在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面臨著洋教的巨大衝擊。康有為先生、陳煥章先生力挽狂瀾,提出保國、保種、保教,掀起了孔教復興運動。滿清在新式學堂中,保留了讀經一科。張之洞主持制訂的《學務綱要》,把學校讀經看做是和基督教讀經一樣的宗教教育。各地儒者也群起保衛孔教。湖南儒者制訂《湘省學約》,其中說道:“孔子之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乃乾坤所由以不敝者也。始厄於楊墨,孟子辯而距之;繼厄於釋老,昌黎辭而辟之。……今泰西諸教通行中國,較楊墨釋老為尤甚。吾輩服習聖教,惟有惕厲儒修,提倡忠義……”在嚴峻的形勢下,仍然有人對孔教充滿希望,葉德輝說:“孔教為天理人心之至公,將來必大行於東西文明之國。”
說孔教不是宗教,是洋教傳教士製造的謠言。奥古斯丁神父重建了基督教的教義,以此為標準,他認為其他民族的傳統宗教是偽宗教,只有基督教才是“絕對唯一的真宗教”。從洋教的傳教士角度上來講,如果說中國本來已有很好的宗教,那他們在中國的傳教就沒有必要了,所以,洋教士來到中國,首先就要證明中國沒有好的宗教。面對中國的實際,利瑪竇在《利瑪竇中國劄記》承認:“中國的書籍列舉世界上只有三種崇拜或宗教信仰的體系,而並不知道別的。這三種是孔教、釋迦和老子。”但出於傳教利益,利瑪竇卻說儒家文化是一個哲學派別,祭祀祖先和祭祀孔子只是紀念性的禮儀,同時指責佛教:“沒有一個人是心甘情願為了過聖潔的生活”而加入這個“卑賤階層”。中國的古代,儒學與孔教相輔相成,在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方面顯示巨大的作用,能致使中華文化五千年來從未中斷。
本人堅信孔子儒家思想有六大主要功能:
一、能促進世界和平;
二、能提升全人類道德素質;
三、能與世界多元文化共存共榮;
四、是中國56 個民族、13 億人民的精神軸心;
五、能促進中國和平統一;
六、能達致與世界各宗教文化平起平坐。
孔教學院已經向香港特區政府申請定萬世師表孔聖誕日(夏曆八月廿七日)為孔聖誕公眾假期。我們懇請在座各位給予精神上的大力支持!如同心同德表示贊成,則請熱烈鼓掌。
謝謝各位,並祝各位
事業進步,身心康泰!
(本人上列講詞,如有同感,請廣為宣傳,歡迎再複印給各親友。無任感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