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与感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7:24:01
我在新浪有一个资深博友。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去读他的文章。敏锐的目光,时时关注着社会的种种问题,深刻的分析总是给人启发,让人思索。昨晚,我又看见了他的文章。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中国“首善”陈光标近来高调做慈善的背后,竟然有着令人辛酸“高温遇冷”经历。虽然社会对陈光标的赞誉不绝于耳,然而,“80%接受过我帮助的人都没有感恩之心”。如今,陈光标回到村里,他曾经帮助过的同乡总会避开他,就连他住在村里的父母生病,村里人都很少探望。
  曾经,著名慈善家丛飞,为了帮助贫困学生倾家荡产最后连命都搭上,重病住院期间,他曾经帮助过的已经不需要再帮助的那些学生没有一个来看他。此类报道不时进入我们的视线,不少老板和好心人曾经援助过的贫穷学生,资助期间经常会收到感谢信汇报什么的,一旦资助完立刻音讯全无。
  看完文章,我写了如下评论:
  从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来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施人于善当不图回报。可现在,别说涌泉相报,能理解、能记得就不错了。一方面是对不懂感恩的不解,我觉得这是人们心中的道德意识淡薄的原因。事实上,中华民族的道德体系的大厦已不成体系,支离破碎。道德是全社会的事,仅仅一部分人在那支撑着道德,而很大一部分人已经没有了道德意识,这是最大的悲哀。这种悲哀让人看不见希望。善的施与是不图回报的,但这绝不是说得到别人的帮助就可以不用感恩。行善是一种道德;感恩也是一种道德。
  “感恩”是多么温柔的一个词语。但凡一个人的思想与情感里有了感恩的意识,那必然是得到过别人的恩惠或者帮助,或者是对人生有过较深刻的解读和理解。古往今来,感恩的故事听到过很多很多,有的人为一饭之恩感动一生;有的人为报恩可以跋涉千里万里,寻找那个有恩于他的人;还有的人宁愿穷其一生,也要完成报恩这件大事。
  我们中华民族从传统上讲,是最懂得感恩的民族。我们民族的感恩的精神曾经震撼过西方人。记得读一部书的时候曾经看过对孔子的描写。记得大致意思是:孔子24岁的时候,命运坎坷的母亲去世了,为了给母亲守孝,孔子隐退了长达两年多。用西方人的观点,用这么长的时间专门悼念亡故的人,简直是不可思议。孔子将母亲葬到了祖先安息的地方,又把父亲的棺木迁来与其合葬(这种习惯一直传承到现在的)。对此,孔子解释道:我们必须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并且报答这种恩情。我们必须以尊敬作为我们的回报,来表达我们的感情。为表达我们的感情,就得让他们死后也葬在一起。
  对父母感恩,这是人类回报父母的真正本能。
  我记得我的感恩的意识最浓烈的时候是当我做了母亲,在含辛茹苦的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了什么是深沉的父爱、什么是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正如那句: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懂得感恩,是人类的一种美德。感恩之心,不是与生俱来。感恩的思想的形成就是对人生、对社会不断地加深理解的过程。一个人把感恩的思想经过思索,逐渐的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和灵魂的组成部分以后,才说明具备了感恩的道德修养或是道德素质。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曾经,一个断了一只手臂的以乞讨为生的年轻人去一人家讨饭。善良的女主人打开房门,看见他,除了一直断臂以外,其余各方面都与健康人没什么两样。虽对他心生怜惜,可还是没有马上把吃的施与他。女主人对这个男人说:你帮我做一件事,就是让他用自己的一只手臂搬着一块砖绕女主人的房子走十圈。这个乞讨的男人很愉快的做完了这件事。女主人也愉快的把他让进屋里。准备好饭菜,让他吃。并对他说:这顿饭是你自己用劳动赚来的,是属于你的。乞丐吃完饭走了……几十年以后,这个女主人已经变得很老了。有一天,一个人在敲她的房门。女主人蹒跚着打开房门,一个穿着体面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口,且只有一只手臂。他就是当年的乞丐。这天他来,是来对女主人报恩来了。他深情地对女主人说:是你教我懂得了“人要靠劳动养活自己”的道理。并表示从此要养活这位曾经对他有恩的、现在已经很苍老的当年的女主人……
  这个故事给人们的启示太深刻了,对人的善的施与也是要有所讲究,否则,就有可能遭遇不懂得感恩的人。
  还有,在咱们国家,经常有人出去做援外的公益活动。有一次参加了一个联合国的公益组织,一次给非洲的贫困居民送物资,他们开着卡车到一个村落,车刚一停下就围上来一群小孩儿,他们认为理所当然地把车上的物资分给他们就行了。谁知队长制止了他,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让小孩排好队。说:“你们谁愿意帮我们把车上的东西搬下来,就会得到报酬。”这些小孩非常高兴地把东西搬下来,分到了粮食和日用品,高高兴兴地拿回家。一会儿又来一些村民,队长也是用同样的办法,比如把东西整理整理,擦擦车什么的都有报酬,有的村民因什么都没干而沮丧,他就让他们唱歌跳舞,总之没有人不劳而获。
  行善,也要懂得行善的方式和方法,懂得行善的艺术。
  发达国家的慈善事业做得比较成熟,而我们中国式慈善总遭遇困局。在我们国家,向善者在付出金钱后常遭冷遇,这不完全是普通公民特别是“被行善”和“被施舍”的那部分弱势群体的素质问题,也与那些在物质上和心理上占有无比优势的商人和慈善家,或一些只有好的愿望而无恰当方法的善举者自己有关。做善事,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数字的罗列。从社会意义上说,一是为了表达心中的善意,还有向社会、向授予善的人传递善心,传递人类的各种道德和思想,解决的不仅仅是人们对金钱的需求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给社会营造一种精神和道德的升华的元素和力量。
  另外,作为行善者,虽然都是不图回报的,但对自己对别人的施与却不希望被别人忘记,更不希望受到冷遇。这一点,不是施善者的问题。施善让人感觉到的是人类相互关照的温暖;懂得感恩是对有恩于自己的人一种情感的回馈,同样也是人类相互间理解的温暖。然而,如果一方面满心欢喜的施善,另一方面,受善者却没有感恩和感谢之意,甚至没了踪影,人们感觉到的是一种心灵疏远的感觉。这绝不是人类文明好的状态,这种现象是背离人性的。
  一个社会,如果让人感到太冷漠,人们感受不到温暖。我们还是渴望有行善之人;一个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有感恩意识,也会让人感到温暖。感恩其实就是一种情感,这种情感是对施善之人情感的一种回馈。你为老人让了座,随后听到一声感谢,这是礼节;我们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不该忘了向我们施与帮助的人,这是懂得感恩,也是一种美德。
  我们不赞同有的富豪在“慈善夜宴”的召唤下装聋作哑,但更不希那些有侠义之举的人们孤军深入,到头来不被理解。
  行善的人们,他们的善举也许能够影响一批富豪相随,却未能真正感动受惠人,这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社会的悲剧,人类文明的悲剧。
  学会行善是人生的课题,懂得感恩也是人生的课题。懂得如何行善,是让善举真正放射光芒的根基;学会感恩,是形成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重要的环节。一个人要是从来都不懂得感恩,那将是一个情感不够健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