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拾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27:47
“普通话“名称的由来
“普通话”这个名称,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来的。他在1906年写了一本叫《江苏新字母》的书,把汉语分成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他还注明:普通话是“各省通用之话”。当时人们又称“普通话”为“蓝青官话”。元、明、清以来,北京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地赴京应考、做官、经商的人很多,天长日久,他们也学会了普通话,但他们的北京话,却又多少杂有地方口音,人们就用“蓝青”比喻它(“蓝青”比喻不纯粹)。开始,这种话只能在官场使用,所以称“官话”。

后来,会说官话的人越来越多,称官话不合适了,民国初年又有了一个新名,叫“国语”。 “国语”的名称出世不久,就有人反对。1931年,瞿秋白同志曾反对国语一词,并且对“普通话”做了比较科学的解释。全国解放以后,人民政府非常关心汉字改革工作,不仅使“普通话”成了有严格定义的学术名词(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而且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文字改革的一项任务。 
《辞海》与《辞源》的区别
《辞海》最初刊行于1936年。它是按部首编排,以字带词,兼有语文字典和百科词典性质的大型综合性辞典。1980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修订出版的《辞海》,收选词目十万多条,包括成语、典故、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的名词术语等。释文主要是介绍基本知识,解决读者“质疑问题”的需要,兼顾各学科的固有体系。
《辞源》编纂于1908年,1915年出书。1979年由商务印馆出版。1983年出齐的四卷本《辞源》基本上保持原来特色,以旧有的字书、韵书、类书为基础,同时又吸收现代词书的特点,以语词为主,重在溯源,指出每个字、词最初出现在什么古书上,作什么解释。《辞源》共收词目十万余条,用繁体字。
《辞源》和《辞海》不同的是:《辞源》侧重解释语词典故、古代文物典章制度,不收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词目,收词止于鸦片战争。它实际上是一部古汉语专业性辞典。

中国最早的语法书

语法也叫“文法”,是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的工作成果。我国古代并没有语法书。到宋时,苏询二十七岁始发愤写作,专门练句就用了十年。如果他能有一部语法书参考,那一定会省很多工夫。
中国最早的语法书是清末语言学家马建忠写的《马氏文通》,1898年成书。稍后,章锡琛为此书做了校注。全书共十卷,分正名、实字、虚字、句读四部分。主要例句是从经、史、子、集里选出的,参考拉丁语法,结合中国语言的习惯,求其所同所不同者而写成。这便是我国第一部较全面系统的语法专著。
正名,是介绍语法术语;实字,相当于现在的实词;虚字,相当于现在的虚词;句读,相当于现在的标点符号。

“事典”是什么意思?

中日两国经济专家合作编辑了《现代中日经济事典》一书“事典”是什么意思呢? “事典”来自日语。
在日语辞典里,“事典”有这样两种意思:一是“汇集各种各样的事情并加以解说的书籍”,而且加了“在解说事情这点上与解说词汇的‘辞典’是有区别的“这样的注释;二是“事典”即“辞典”(或词典)。“事典”一词就是日本人利用汉字组字法创造的汉语词汇(即“日本制汉语”)的一例。
事实上,在我们现在使用的汉语中有许多类似情况的词汇,也就是象“事典”一类的词汇又回“娘”家了。

什么是“八股文”?

八股文是我国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又叫“制义”、“时文”、“八比文”。 八股文的规则随时代不同小有变化,但大体上每篇要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几部分组成。其中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各自要有两股两相比偶的文字,这就是八股文名称的由来。
八股文的字数一般不超过七百字。 八股文的命题取自《四书》、《五经》,行文要求“代圣贤立言”,就是只能用孔子或朱熹等人的口吻说话。解释《四书》只能依“朱注”,不许自由发挥。
八股文形式呆板,内容贫乏,束缚人们的思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废八股文,改试策论。从此,这种通行四百多年的文体,终于寿终正寝了。

常见公文的名称及用法

公告:政府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件的文告。
公报:公开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情况的正式文告,也指由政府编印的登载各种官方文件的刊物。
通告:普遍通知的文告,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人民群众或机关团体公布应当遵守或者需要知道的事项。
通报:上级机关用书面形式通知或通告下级机关的文件。
布告: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张贴出来通知大众的文件。
通知:告诉人们某一件事的文书,亦可口头表述。
通电:公开发表的宣传某种政治主张的电文。
通碟:一个政权通知另一个政权并要求对方答复的文书。

布告的种类

令,是公布法令,任免官吏时用的。
布告,是对公众宣布事实或有所劝诫时用的。
通告,是政府机关对大众发表事情时用的。
牌示,是政府机关在宣布简单事情时用的,即把文件贴在木牌上。
给示,主管机关发给个人或团体给以保护或使用某种特权的文告。
榜示,机关或团体在考试揭晓时用。

为什么书信又叫“尺牍”?

书信是应用文中的一种,过去称作尺牍。今天人们用纸写信,是平常的事,但在古代书信往往是写在简陵上的。
《汉书》记载广武君(李左车)谓韩信曰:“奉咫尺之书以使燕。”颜师古注道:“八寸日咫,咫尺者,言其简牍式长咫,或长尺。”汉初,尚未有纸,所以每削木简作为书信。击制书简的长短,约一尺光景,所以尺书和尺牍就是汉代“咫尺之书”的遗语。
《汉书·陈遵传》:“遵略涉传记,瞻于文辞,性善书,与人尺犊,主皆藏去以为荣。有些善于书法的人,往往炫耀自己的书法,形诸于笔札,因此也时常被爱好书法的人所珍藏,就作书者本人而言,也极其希望能得到收信者的重视和保护。如晋时谢安,素善尺牍,王献之虽是书法名手,但谢安却轻视王献之的书法,王献之曾经特地以优美的书法写信给谢安,以为必然会得到谢安的保存,不料谢安在接信后,就在来信的背面随便题写作答,王献之对此非常憎恨。晋代虽然已有了纸、绢,当时王献之与谢安通信,恐怕用的仍是木简,所以谢安能在书简背面写复信。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有“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的事情,“视版”是祭祀时书祝文的木版。由此可证,晋代仍然具有汉时尺牍的遗制。 傅咸《纸赋》中说:“既作契以代绳今,又造纸以当策,夫其为物,厥美可珍。……榄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自从用纸写信至今,实在是方便多了。

信件的代称

在古代,信件一般称为“书”,还有称为“简”、“笺”、“牍”、 “札”、 “素”的。
“简”是竹片, “笺”是小竹片,“牍”是木板,“札”是小木板,“素”是白色的绢。
古代因为没有纸,这些东西都是写信的材料。写信所用的木板和白绢长度通常都在一尺上下,所以又叫“尺牍”、“尺素”。
信件也有称为“函”、“缄”、“启”的。“函”本指封套,“缄”本指封口,信件是它们的引申义。 “启”作为信件的别名,表示陈述之意,与开启之“启”有别。

“此致敬礼”是什么意思?

人们写信,常在末尾写“此致”,另一行写“敬礼”,“此致”后面不加标点,“敬礼”后面用感叹号,这已经成为一种格式。“敬礼”好懂,
“此致”是什么意思? 这就要弄清“此致”的含义和作用。“此”者,不是指后面的“敬礼”,而是指前面信中所写的内容。
写回信,末尾用“此复”;
下通知,末尾用“此通知”;
发命令,末尾用“此令”;
出布告,末尾用“此布”。
这些都是煞尾语,“此”字的作用在于概指前文,了结全篇。
“致”者,尽也,与也,含有无保留地给与或呈献之意。
“致××书”即“与××书”、“致词”即“献词”。“此致”二字连用,译成白话,意思是“上面的话说完了”,或者是“上面的话都说与你了”。
它是一封信的煞尾,而不是“敬礼”的动词,两者之间不存在动宾关系。因此,“此致”后面不应该不加标点,而应该用句号断开。

书信中的问候语

同志之间通信,结尾常用“敬礼”两字,这样的用词虽简明、朴素,但稍嫌简单。
通常文化人的问候语有:文安、撰安、吟安、笔健、撰祺、著祺等(“祺”,系吉祥之意)。
给亲属(长辈)的问候语有:金安、钧安、颐安等 (“金”,贵;“钧”,重,古制三十斤为钧;“颐”,保养)。
弟子写给授业老师的问候语,有:教安、铎安等(“铎”,为古时执政者传布政教法令时用的大铃。“锋安”,意思是对老师传道授业的铭感)。
写给友人信件的问候语,有:日安、时安、近安、福安、大安、金安、时礼、近祺等。
同学之间的问候语多用:学安。
作者给编辑信函的问候语多用:编安。 给出差或旅游在外的亲友写信多用:旅安。
书信中的问候语,还可因写信的季节不同,选用相应的祝愿词,像:春季用春安、春棋;夏季用夏安、暑安;秋季用秋安、秋棋;冬季用冬安或炉安。 此外,祝愿康吉的书信问候语,还用“时绥”、“时祉”(“绥”,义为平安;“祉”,义为幸福)等。

标点符号的来历

古时候写文章没有标点符号,读起来很吃力,甚至产生误解。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之处为“读”(音逗)。
所用符号有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都是读书断句标志。宋朝用“。”“,”来表示句读。
1897年广东东芜人王炳耀在我国原有断句法的基础上,吸收外国新式标点,初拟了十种标点符号。“五四”运动期间,标点符号随着白话文的兴起日趋完善。
1919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在我国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通用的标点符号,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列出了标点符号的种类和用法,由当时教育部颁布全国。
建国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9月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公布了十四种标点符号,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从此,标点符号有了统一的用法。
“东道国”的由来
“东道国”是由“东道主”一词演变而来。《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了春秋时期秦晋围郑,郑派烛之武劝说秦退军的故事。故事讲道,烛之武对秦穆公道:“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意思是:秦如果不灭掉郑国,而让它成为东方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来来往往,缺乏的资财食用,由郑来供应,这对你也没有什么坏处。秦从其言撤军。郑在秦以东,故称东方道上的主人。

 后来,“东道主”便成了一个固定名词,泛指居停之所的主人或以酒食请客的人。 “东道国”就是以主人身份接待他国,或在国际活动中处于聚汇居停之所和主办其他事的国家。

“连中三元”的“三元”是什么意思?

“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的合称。三者分别指明清时代开科取试的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明代也以殿试的前三名为三元,即状元、榜眼、探花。
明清时代,科举考试分为四级,即院试(县、府试)、乡试(省试)、会试(京试)和殿试(廷试)。 院试在县、府举行,童生可以参加院试,考取的称为“生员”、
“相公”或称“秀才”。

乡试一般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生员(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的称“举人”,举人的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在京城礼部举行,举人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了的称为“贡士”。第一名贡士称为“会元”。
殿试是最高级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贡士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了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合称“三甲鼎”。
科举制度从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在中国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
 
“留学生”一词的由来 “

留学生”这个词是日本人创造的。唐朝时,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史来中国。遣唐使团是外交使节,在中国停留的时间不能过长,因而难以更好地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史起,就同时派遣“留学生”和“还学生”。所谓“留学生”就是当遣唐使等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还学生”则在遣唐使回国时一起回国。后来,“留学生”这个词就一直沿用下来,其语义也有了变化发展:凡是留居外国学习或研究的学生,都称作“留学生”。

“导演”一词的由来

二十年代初期,有一名叫陆洁的青年创办了我国影史上最早的影刊《影戏杂志》。 有一次陆洁在编《影戏杂志》的稿件时,偶然发生有篇文章里有个Director的英词单词,便试图把这个单词翻译出来,可是他怎么也想不出确切的中文译名。不久,他的朋友在信中说已当上了学校的“教习”。陆洁一读到“教习”二字,脑子里立刻跳出了“导演”这个词。“导演”这个中文译名就是这样产生的。

“大夫”的来历

我们通常称呼医生为“大夫”如张大夫、李大夫,那哪,“大夫”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远在宋朝,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都有了相当的发展。负 责管理医疗行政的官职很多。宋制翰林医官院医官就分七级,而官职就更多了,有二十二种,如: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安大夫、翰林良医、和安郎、保安郎、翰林医正、翰林医痊、翰林医令、翰林医诊、翰林医学……。所以,“大夫”就是当时医官的头衔。从那时起,人们也就称呼医生为“大夫”了。

“驸马”一词的由来

提到“驸马”,许多人都知道是皇帝的女婿、公主的丈夫。但是,关于它的来历,典故出自何处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秦王朝,自己为第一个皇帝。他经常出巡,每次出巡都前呼后拥,声势浩大。 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张良会同大力士阻击秦始皇,只击中副车。这一下使秦始皇吃惊不小,他总认为自己是“真龙天子”,行踪是不应该让世人知晓的。因此,在巡游中,他乘坐的车辆常有变换,同时安排了许多副车。他还特地设了一个替身掩人耳目,借以表明皇帝在“副车”上。
从此以后,历代皇帝出巡时,都仿效秦始皇的作法,亲自选定一个替身,而这个替身,又大都是他自己的女婿。为什么这样选择呢?因为女婿是皇室的人,不会损害皇帝的威仪和尊严,而且认为女婿总比其他人可靠,万一发生意外,女婿是外姓,死了也不过是个牺牲品,皇子是绝对不会去乘“副车”的。
这样,由于皇帝的女婿担任替身乘坐在副车上,跟随皇帝出巡各地,后来,人们就将皇帝的女婿称为“驸马”。驸马”的由来还有其他说法。

“科学家”一词的由来

我们常常讲某某科学家,但你知道科学家这一词的来历吗?
古时候虽然有从事科学事业的人,但没有科学家这个称呼。“科学家”一词诞生的时间约在1840年,创造这一词的是英国剑桥大学历史学家兼哲学家费米尔,他说:“于一般科学领域里,孜孜不倦的耕耘者,我们急需给予他们一个适当的称谓,我想称呼他们为‘科学家’。” “科学家”这个词在拉丁文中是“Scien”,即了解的意思;法文“Sciecnce”,泛指一切学习的形式;德文是“Die Wissenschaft”,可与科学通用。有人曾对科学家下过这样的评语,说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精细的实验,谨慎的分类,证据的搜集,结论的研判”的素质。
那么,是不是有了“科学家”这个词后才相继出现“天文学家”等名称呢?
不是的。“科学家”这一词与“天文学家”、“化学家”等称谓有早有迟。如“天文学家”大约在1400年前英文文献中已有了记载。“数学家”的名称比“天文学家”迟二十多年才发现。 “化学家”出现于14世纪左右。“动物学家”、 “植物学家”于17世纪才有。 “生物学家’、 “心理学家”、 “地质学家”约出现于18世纪。只有“物理学家”是与“科学家”一词几乎同时问世的。

“老先生”的由来

老先生这一称呼,一般是对有学问的人的一种尊称。这种称呼最早见于《史记·贾谊传》中。 到了明朝时,把当翰林官的人称为老先生。尽管有的翰林官年龄不大,但仍称之为老先生。到了清朝,则把做相国或两司抚台的官员也统称之为老先生。
时至今日,老先生这一称谓有了多种含义,已个只是尊称,有时还含有戏谑和讥讽的味道。

“替罪羊”的出处

这是一个宗教典故。在基督教的《圣经》(《旧约》)中说,上帝为了考验业伯拉罕的忠诚,叫他带着他的独生子以撒到一个指定的地方,并把以撒杀了作烙祭,献给上帝。正当亚伯拉罕要拿刀杀他的儿子时,有个天使加以阻止,说:“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后来,亚伯拉罕把小树林中的一只公山羊抓来杀了,代替他的儿子献为燔祭。 在《新约》中又说,耶酥为救赎世人的罪恶,宁愿钉死在十字架上,作为“牺牲”(祭品)奉献天主,并嘱咐他的十二门徒,在他死后也照样去做。因为这是仿效古犹太人在向主求思免罪时,往往杀一只羔羊替代自己供作“牺牲”,所以教会通常又称耶酥为赎罪羔羊。 在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也有类似的说法。现在替罪羊这个词,已被广泛用来比喻代人受过的人。

何谓“社稷”?

“社稷”是一个特指名词。
社,古代指土地之神;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祭礼都叫社。
稷,指五谷之神。
故“社稷”从字面来看是说土谷之神。
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招土地和五谷神。 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社稷之忧”、“社稷之患”、“社稷之危”都指的是“国家”的忧虑、隐患、安危。这个代称一般现代白话文文章已经很少用了。
为何称物件为“东西”?

人们为什么把一切物件统称为“东西”呢?
我们古代把木、火、金、水、土称为“五行”(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天干”,又把“五行”、 “天干”对应起来,组成“五方”。 即: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方戊己土。可以看出,东方属木,可以代表一切植物,如花草、树木、蔬菜、庄稼等等;西方属金,可以代表一切金属矿物,如金、银、钢、铁、锡等等;南方属火,火是一种化学现象;北方属水,严格来说,水也是一种化学现象。 然而,在远古时代,人们可能不,把水、火当做物质;至于中方的土,因为遍地皆是,以至被古人忽视。由此看来,只有木(植物)和金(金属矿物),最受人的重视,、可以代表一切有用物质。于是,人们就把代表“木”和“金”的两个方向名联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词”——东西,用它代表世界上的所有物件。另一说,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认为:物产四方而约称“东西”,正象历史记载四时而简称“春秋”一样。

“信口雌黄”的原义

“信口雌黄”是指随口更改言论,像用雌黄改错字一样。
雌黄,又称鸡冠石,黄色。在古代,雌黄是文人用以改正错字的颜料。 改正错字,是书写中不可免的。在竹简、木简的时代,文人用刀笔刮削竹末儿改字,故有刀笔吏之称。使用纸张以后,刮、洗容易损坏纸张;用纸粘粘,容易脱落;用粉涂抹,又盖不住浓墨。可是,如果用雌黄来涂,会使字迹全无,其色又与纸(古代使用黄纸)相近,雌黄又有毒性,能杀菌灭虫防蛀。

学历“和“学力”二词的区别

“学历”和“学力”这两个词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不能混用。
学历是指求学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肄业或毕业,通俗的说指的是资格。比如,人们常说的:“他有大学学历。” “我的学历是中专。”
学力的含义是在学问上达到的造诣,通俗地说就是指文化程度。“同等学力”是指虽然没有上过某一级学校,但具有相当于这一级学校毕业的学识或文化程度。比如:“他通过自学已经达到大学毕业学力。”

名单为什么称“花名册”?

在日常事务中,为什么常把名册或名单叫“花名册”呢?旧时登录户口册子,把人名叫做“花名”,户叫做“花户”。
花,言其错杂繁多。“花名册”即由此而来。
“花名”一词是从古而来的,我们现在就不一定沿用它,可以用“名单”、“名册”,这样更容易懂。

《红楼梦》里为什么没有“她”?

大观园里有那么多太太、小姐、丫头,但《红楼梦》中却没有一个“她”字。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由于《红楼梦》诞生时,“她”字还没问世呢。《红梦楼》是清末曹雪芹的作品,1791年出版,而“她”字直到1926年才由刘半农创造出来。从前,文章里的第三人称代词男女不分,都称为“他”。“五四”以后,有人用“伊”字代替女性的“他”,但“伊”与“他”并用常造成混乱。于是刘半农先生专门创造了一个“她”。“她”与“他”读音相同,而且符合口语习惯,很快得到各界人士的称赞和公认。

“语文”名称的由来

清末废科举、兴“新学”时,有一门功课叫“国文”,教的是文言文。
“五四”以后,白话文兴起,小学“国文”改称“国语”,侧重白话文,提倡教学接近群众实际语言;中学仍称“国文”,侧重文言,但加入一定的白话文。
1949年6月大陆大部分解放,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研究全国范围使用教材,确定中小学都应以学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点文言文,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要求在口头上和书面上,使学生能掌握接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并采纳叶圣陶的建议,不再用“国文”和“国语”两个名称,一律称为“语文”。
“语文”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话言两个方面: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口头的包括听和说,书面的包括读和写。使用“语文”这个名称,表明了要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纠正封建社会长期遗留下来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分家,教学里只管读文章、写文章,不管口语训练的弊病。

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

据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出版的《语言学与语言交际手段指南》一书认为:现在世界上已知的语言有五千六百五十一种(公认的独立语言有四千二百种),其中一百万以上人口使用的有一百六十三种,五千万以上人口使用的有十九种,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使用国家最多的是英语(三十多国),一个国家里语言种数最多的是印度(八百四十五种)。世界上约有五百种语言得到人们较为充分的研究,一千五百种几乎没有人研究过。虽然一些国家的科学界和宗教界人士作出很大努力,占全世界四分之三强的语言仍然没有文字。

什么叫“世界语”?

“世界语”又称“万国语”,是一种没有国籍的语言,它诞生于1887年,是一位名叫柴门霍夫的波兰医生研究创造的。创立这种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各民族语言的隔膜,便利交往。因此,又有人称世界语是“国际普通话”。 “世界语”以印欧语系罗马语为基础,因为有严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读写统一,音形统一,单词易记,很快被人们所接受。它从创立至今有了很大发展,词汇已从当初的九百个增加到现在的一万五千个。在柴门霍夫的“世界语”诞生后,人们又提出了几百种世界语方案,但其科学性和逻辑性都远不及柴门霍夫世界语。如今,柴门霍夫的“世界语”足迹已经遍及世界各地。我们通常所说的世界语就是这一种。
“汉语”与“中文“的区别
“汉语”和“中文”是既有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汉语”是汉族语言的简称。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除汉语以外,尚有蒙、藏、朝鲜、维吾尔等兄弟民族的语言,通常说的汉语,不包括其他民族的语言,但包括使用汉语地区的方言。 “中文”是中国语文的简称,它与“汉语”的区别严格来说,汉语是指口讲、耳听的语言,
“中文”还包括阅读和书写的问题。此外,中文也包括各兄弟民族的语文,例如新疆大学就把维吾尔语文专业课程设在中文系里。

“一字千金”的由来

两千多年前,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组织他的门客集体编纂了一部大书——《吕氏春秋》。书成之后,把“稿本”挂在首都咸阳的城门上,声称有能增删一字者赏给千金。 不知是因为这书实在编得好还是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据说,竟没人能够拿走这笔高额的“奖金”。于是,这个故事引出了一个“一字千金”的成语。

陛 下

“陛下”是封建时代臣民对皇帝的称谓。
“陛”本是台阶的意思,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
封建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武臣执兵器站列,以备不虞和显示威风。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是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以示皇权的崇高。 后来,人们也就用“陛下”作为对皇帝的直接称呼,表示自己虽然是在对皇帝说话,但是在礼仪上还是不敢忘记自己本来没有资格对皇帝讲话,这些话是应由陛下侍卫者转达的。

“万岁”

“万岁”这个词本来只是人们由于内心喜悦以示庆贺的欢呼语。
秦汉以前,欢呼“万岁”是比较普遍的事。比如冯援替替孟尝君在薛地烧掉债券,颇得人心,于是“民称万岁”。 秦汉以后,臣子朝见国君,拜恩庆贺,也常常呼喊“万岁”,并逐渐成为一种礼节。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便成为帝王代称了。但并不是帝王惟一或专擅的称呼。叫“天子”也可,因为这个称号也很尊贵“天之骄子”,表明其拥有的权力是上天所赋予的,至高无上。
如果对别人呼喊“万岁”,皇帝也不干涉。 汉武帝曾想把“万岁”攫为已有,不许别人用。但是人们并不全照他的意志,一到高兴的时候还是欢呼“万岁”,禁不了也无可奈何。 到了宋朝,皇帝的“万岁”瘾可大啦!如果有大臣被称为“万岁”,就算犯禁,要受到重罚。以忠臣闻名的寇准有一次与温仲舒同行,路上遇到“狂人”,迎马高呼万岁。寇准的政敌得知后,向皇帝告发,以致寇准被罢去同知枢密院的高职,降为青州知州。
可见,自从宋朝开始,“万岁”一词成了皇帝的专用名词,如果谁再随意欢呼“万岁”,就会有杀身之祸。到明朝以后,规定更加严格,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清王朝被推翻后,“万岁”一词才还其固有面目,人们还是把它作为一种庆贺的欢呼语。

“借光”的由来

“借光”一词,意思是叨扰或请人给予方便。如通过稠密的人群时,便说:“借光,借光。”看来它十分普通。但它的来源却很古老。
据《战国策》记载,甘茂逃出秦国打算投奔齐国,出关的时候,遇见了齐国的苏代,甘茂说:“你听说过借光的故事么?衬子里的姑娘们轮流出油点灯在村头的房子里纺线。其中有位因家贫出不起油的姑娘也来借光,但其他姑娘便想把她撵走。那姑娘恳求说: ‘因我出不起油,所以每天早到迟退,为大家打扫屋子,安置座位,你们为什么不可以让我借点光?’姑娘们一听有道理,便不再撵她了。” 苏代听了这个故事,便把他推荐给齐王。
“七十二行“的由来

“七十二行”的说法,是人们常以此来比喻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但此说自何而来呢?
据宋周辉撰《清波杂志》所载,我国唐代的行业为“三十六行”,即:肉肆行、宫粉行、成衣行、玉石行、珠宝行、丝绸行、纸行、海味行、鲜鱼行、文房用具行、茶行、竹木行、酒米行、铁器行、顾绣行、针线行、汤店行、药肆行、扎作行、陶土行、件作行、巫行、驿传行、棺木行、皮革行、故旧行、酱料行、柴行、网罟行、花纱行、杂耍行、彩舆行、鼓乐行、花果行等。
徐坷在其《清稗类钞·农商类》中说:“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工而约计之,曰三十六行,倍之则为七十二行,十之则为三百六十行。”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上说:“杭州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
据此人们常说的七卜二行、三百六十行等,并非行业的具体数字,不过是各行各业的概称而已。

“破天荒“的来历

唐代科举制度规定,凡是考进士的人,都由地方解送入试。 当时荆州南部地区四五十年竟没有一个考中。于是,人们称荆南地区为“天荒”。意思是混沌未开的原始状态,或是荒远落后的地区,讥笑那里几十年没能考上一个进土。
唐宣宗大中四年,荆南应试的考生中有个考中了,总算破了“天荒”。
由此,旧时文人常用“破天荒”来表示突然得志扬名。现在用来指从未有过或第一次出现的新鲜事。

“三只手”的来历

“三只手”一词,源于古罗马剧作家普劳图斯的喜剧《一坛黄金》。该剧第四幕第四场中,老吝啬鬼龙克里奥丢失了一坛金子,他怀疑仆人。 仆人伸出手给他查看,看了一只,手,又看另一只,最后不甘心还要看“第三只”。于是,“三只手”作为小偷的代名词,便被沿用至今。
“千里送鹅毛”的由来
唐贞观年间,回纪使臣缅伯高,遵照国王命令,带珍珠宝物向唐朝进贡,同时还带了一只他们认为世间稀有的白天鹅。这只白天鹅长得十分美丽可爱,缅伯高亲自用笼子装着护送。到了湖北两阳地方,发觉天鹅非常口渴,便放它到湖里喝水,一不小心,大鹅展翅高飞,仓促间,缅伯高只抓得一片鹅毛。这如何是好呢?他想来想去,只好硬着头皮,把鹅毛用丝缎包裹好,并附上自己写的一首诗,送给唐太宗。
诗云:“天鹅贡唐朝,山高路远遥;两阳湖失宝,倒地哭号号。上复唐天子,请饶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唐太宗看了诗,见来使的思想负担很重,便安抚一番,同时把天鹅毛诚恳地收下来,回送一些中原土特产,如丝绸、茶叶、玉器之类,缅伯高这才转忧为喜。他在中原住了一个时期,然后把答礼带了回去,还在回纪王面前,大赞唐朝友好之情。以后,回纪继续派遣使者岁岁来朝,还积极开展文化交流。
从此“千里送鹅毛,物轻情义重”,便成为我国民间流行的口头禅了。

“露马脚”的来历

相传,朱元璋自小家境贫寒,年轻时与一位也是平民出身的马姑娘结了婚。这位马姑娘长着一双未经缠过的“天足”。这在当时是一大忌讳。
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仍念马氏辅佐有功,将她封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 但是,“龙恩”虽重,而深居后宫的马氏却为脚大而深感不安,在人前从来不敢将脚伸出裙外。一天,马氏忽然游兴大发,乘坐大轿走上金陵的街头。有些大胆者悄悄瞧上两眼,正巧一阵大风将轿帘掀起一角,马氏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赫然入目。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顿时轰动了整个金陵城。从此,“露马脚”一词也随之流传于后世了。

“一窝蜂”的来历

人们常把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叫作“一窝蜂”。
“一窝蜂”最初是一个人的绰号。我国南宋建炎年间爆发了农民起义,有一支起义队伍领袖叫张迂,他的绰号就叫“一窝蜂”。南末著名诗人陆游在《入蜀记》中就曾记述道:“建炎中,张迂号‘一窝蜂’,拥兵过庙下……”这个绰号,大有揭竿蜂拥的气势。 到了明朝,人们使用“一窝蜂”来比喻人多声杂的情景。
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二十八回中就曾写道:“那些小妖,一窝蜂齐齐拥上。”在现代汉语中,从感情色彩上说,“一窝蜂”属于贬义词组,而从修辞学的角度看,“一窝峰”又是一种比喻手法,多用来比喻人多势众,一拥而上的情势。

“不倒翁”的来历

今天,人们往往把“不倒翁”一词作为贬义来解,殊不知,“不倒翁”原本是褒义词。 春秋时,楚国的卞和在荆山得一璞玉,此物外表看去与石无异,然而却是一块真正的美玉。卞和两次将此宝呈献楚王,但楚王总把它看成是一块顽石,便以欺君罪先后剁掉卞和的双足。卞和见无人识宝,便怀抱璞玉,痛哭于荆山之下。 及至楚文王即位得知此事后,使命玉工将石剖开。果然,石去玉现,文王乐不自胜,命制成玉壁,名之日“和氏壁”。卞和这种不惜受刑坚持真理的精神,使楚文王大为感动,他称赞卞和说:“此人真是个“扳不倒翁也!” 于是“不倒翁”一词便传至后世了。

“孺子牛”小考

据《左传·哀公六年》记载:“鲍子曰: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这里所说的孺子,是指春秋时期齐景公的幼子——荼。
齐景公特别宠爱他的孺子,有一次,齐景公趴到地上,嘴衔绳子,装作牛,让荼当牛骑。荼正玩得高兴,不小心从“牛”背上跃了下来,绳子把齐景公的牙齿折断了。显然,当年的“孺子牛”是指齐景公对他幼儿的宠爱。
鲁迅《自嘲》诗里:“俯首甘为孺子牛”,是用这个典故,注入了全新的内容,表示了他甘为人民大众的牛的高贵品质,表达自己对人民大众的无限忠诚。

“一问三不知”的来历

据《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记载:晋国的苟瑶率兵攻打郑国,苟文子认为对敌情不了解,主张不可轻进,他说:“君子之谋也,始衷(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人之,不亦难乎?” 《青溪暇笔》里解释说:“俗谓忙遽日三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能知也。”
由此可见,所谓“三不知”,即对一件事情的开始、经过、结局都不了解。至于“一问三不知”,是人们长期依此演变来的。

“有眼不识泰山”的来历

这条成语中提到的泰山,并不是指山东省境内的那座名山,而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著名竹匠。
据传说,我国春秋时代著名的木匠鲁班,曾经招收一批徒弟。鲁班十分珍视自己的声誉,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从徒弟中淘汰个别“不成器”的人。鲁班徒弟中有个叫泰山的年轻人,看上去不稂不莠,技艺长进不大,为了维护班门的声誉,鲁班毅然辞掉了泰山。
事隔数年,一次鲁班率徒闲逛集市,突然发现货摊上摆着许多做工讲究的竹制家具,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顾客争相抢购。爱才的鲁班很想结识一下这位竹器高手,便向人订听。人们告诉他,是鲁班大师的徒弟,赫赫有名的泰山所作。 鲁班大吃一惊,想起当初错辞泰山,感到后悔莫及,长叹一声:“唉!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这眼睛留着还有什么用呢?”说完,当即把一只左眼挖掉了…… 从此,鲁班就使用一只眼干活了,再也不嫉妒保守了,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后代。
后来的木匠为纪念他,在检查木条直、曲的时候,,总是把一只眼闭起来,只用一只眼看,听说也是为了这个道理。

“杏林”的由来

据传,三国时东吴名医董奉,精通医道,有妙手回春之术。他晚年居住庐山脚下,为贫民百姓治病不收诊费,也不取药钱。但要求病人痊愈后,到其房后山坡上栽种杏树,以遗惠后人。 他规定,重病治愈后植三五株,小病治愈后植一株,名为“康乐杏”,不到几年工夫,“康乐杏”遍布岭前岭后,郁郁葱葱。据说现在庐山的杏树,就是当年董奉的遗惠。
如今我们称赞医德高尚、医术精良的医家,谓之“誉满杏林”或“杏林高手”,均语出此典。

“和尚”一词的由来

人们称职业佛教徒为“和尚”,此名如何得来?
原来,佛教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痛苦的,其根源归咎于各种欲望。因此,为了摆脱痛苦,必须寡欲,必须进行修行,忍受人间的一切痛苦。 因而,佛教的人生处世哲学是主张一切调和。“和”即忍耐、服从。“和”这是佛教徒所崇尚和必须遵守的,以“和”为“尚”,即是称职业佛教徒为“和尚”的缘由。
“座右铭”的由来

东汉书法家崔援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因哥哥被人杀害,大怒之下杀了仇人,只身逃亡。几年后遇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 崔援自知因一时鲁莽惹起大祸,吃足苦头,就作铭(文体的一种)放在座位的右侧,用以自戒。
以后凡是把一些格言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用以自勉的,就叫做“座右铭”。

“青春”小考

“青春”一词原指季节中的春季。它始于汉代,为文史学家刘向首先使用。据刘向《楚辞·大招》载:“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意即春季降临,万物复苏,呈现勃勃生机。此后七百多年间,文人墨客用“青春”一词都是这个词意。如杜甫的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玄宗时期,诗人王维赋予“青春”一词新的含义,泛指人的青年时期。他写了《洛阳女儿行》一诗,其中有两句:“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于是,“青春”一词逐渐失去春季的词意,成为青年的代称了。

黎民与百姓渊源

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和黄帝时代,部落间经常进行兼并战争。 在黄河流域当时集中着几个势力较大的部落,有黄帝族、炎帝族、夷族和九黎族,它们之间经过多年的征战和融合,最后形成了以黄帝族为主、炎帝族和夷族为辅的部落联盟,共同战胜了九黎族,其中黄、炎、夷三个部落的联盟是由大约一百个氏族构成的,因此属于这一百个氏族的人统称“百姓”。 而在战争中抓到的九黎族俘虏就称作“黎民”。
百姓与黎民,意味着奴隶主与奴隶的区别。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溯源

东汉人杨震是个颇得称赞的清官。他做过“荆州刺史”,后调任为“东莱太守”。当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他在荆州刺史任内荐举的官员,听得杨震到来,晚上悄悄去拜访杨震,并带金十斤作为礼物。王密送这样的重礼,一是对杨震过去的举荐表示感谢,二是想通过贿赂请这位老上司以后再多加关照。可是杨震当场拒绝了这份礼物,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道:“幕夜无知者。”杨震立即生气了,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狼狈而回。
然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句话以后却被人们反其意用之,成为订立攻守同盟时的常用语了。。

“消息”的由来

最早出现“消息”一词是《易经》:“日中则厌,月盈则食,大地盈虚,与时消息”。 这就是说,太阳到了中午就要逐渐西斜,月亮圆了就逐渐亏缺,天地间的事物,有的丰盈,有的虚明,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有时消减,有时滋长。 从此,我们的古人就把客观世界的变化,把他们的发生、发展和死亡,把它们的荣枯、聚散、浮沉、升降、兴衰、动静、得失等变化中的事实称之为“消息”。

“新闻”一词的由来

在中国新闻史上,“新闻”一词最早源于北宋末年出现的小报。
中国最早的报纸——邸报,大约起始于唐朝,它纯属官方报纸,主要登载皇帝的命令文告,臣下的奏章和官吏任免消息之类的政治文件。邸报表发的内容要经过严格审查,这就延误了传递的时间,读起来也枯燥无味,不能满足一些官僚和地主阶级知识分了想更多地知道宫廷内幕消息和政治动态的要求。于是,小报便应运而生。
北宋末年,一些中下级政府官员和书铺主人秘密合作,将未经官方审查的、邸报尚未发表或不准备发表的消息,私白“以小报书之,飞报远近”。当时人们私下把这种小报叫作“新闻”。 从此,“新闻”这个名词就与报纸联系起来了。

“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来历

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 这“三宝殿”在佛教寺庙中,被称为“寺中之寺”。 只有较大规模的寺庙才有。像栖霞古寺、普陀寺、少林寺都有藏经楼,里面存放着佛学书籍和释迦牟尼佛像。 每天僧侣除在大雄宝殿诵经拜佛外,还要到“寺中寺”中朝拜大慈大悲的释迦牟尼佛像,故藏经楼又被叫为“三宝殿”。所谓“三宝殿”,就是经书、佛像和僧侣的总称。
后来,人们使用“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才到你家来”的俗话,比喻凡是到“三宝殿”的都是有事者,无事者是不会登“三宝殿”的。
八仙的来历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成语,用来比喻在共同从事某项工作中,各人有各人的本领。

据民间传说,八仙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
关于他们的“出身”,都可演出一段故事来。 说来真有意思,他们原既不是神,也不是仙,而是八个颇享盛名的民间艺人。怀抱渔鼓的汉钟离,是演唱道情的鼻祖;手执简板的张果老,也是个有名的说唱家;韩湘子擅长吹箫;而何仙姑、蓝采和则是先后从宫廷逃出的两名歌伎优伶;吕洞宾是个善于编写唱词的艺术家;一瘸一破的铁拐李,却另有来历,他年幼时是一位宰相家的书童,由于年少好学,膘学诗书,竞被打断一条腿后赶出相府,成为游方艺人;其貌不扬的曹国舅,据说先是个连年不第的秀才,后沦落民间为专替人家婚丧喜庆喊礼的礼生。 就这样,每人都有一段辛酸史。他们自愿结合,游方献艺,由于技艺高超,遂被誉为“八仙”。此后,他们被神化,而成“仙人”。

“意见箱”、“检举箱”的由来

“意见箱”、“检举箱”古已有之,并非现代所有。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朝武则天,曾经叫工匠铸铜为“匦”。 这是个很特别的“箱子”,四面开口分类,东面的叫“延恩”,专为投诗词文章,自荐求仕的人开的;南面的叫“招谏”,专为评议朝廷政策得失的人开设的;北面的叫“通玄”,专为研究自然灾害及提供军情的人开设的;西面的叫“伸冤”,专为有冤屈的人开设的。
“铜匦”实际是由几个作用不同的箱子组合的,如南面“招谏”就像今天的“意见箱”,西面“伸冤”就像今天的“检举箱”。 后来,铜匦”逐渐演变分开,就成了“意见箱”、“检举箱”了。

“当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来历

“当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是豫剧《七品芝麻官》中的—句台词,可是它是怎样来的呢?
“文革”一开始,著名豫剧演员牛得草头上就压上九顶大帽子,什么“反动权威”、“反党分子”、“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等等。他先被抓进监狱,接着判刑三年。 老牛无辜入狱,心中有冤要诉,可是能去找谁诉说呢?找“芝麻官”唐成。
老牛演芝麻官演了十多年,自从进了监狱,这芝麻官形象总是在眼前晃。他想戏想得入了迷,一句台词脱口而出:“当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豆腐”。他闪出一个新的想法:有朝一日再演“芝麻官”一定将这句话加进去。 吃饭了。吃的又是红薯,红薯,上顿下顿就靠这红薯打发肚子…… 老牛又想起那句台词。老百姓只能吃红薯充饥,逢年过节怕也难吃口豆腐。“豆腐”应换成“红薯”。于是,他又脱口而出:“当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青睐”与“白眼”的来历

“青睐”和“白眼”是两个意思相对的词语。
“青睐”意为对某个人或某种事物的喜爱或重视;“白眼”则是表示轻视,是看不起人的一种表情。 关于这两个词,还有一段典故呢!
 魏、晋交替时期有一位著名诗人,叫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他有一种会使“青白眼”的本事,对志同道合的人,用表眼(两眼正视,眼球上黑的多)相看;对其不欢迎的人,就拿白眼(两眼斜视,眼球上白的多)相待。据《晋书·阮籍传》载:阮籍母亲死的时候,嵇康去吊丧,他以“白眼”相对,嵇康十分难堪,不快而退;随后秘康带着酒和琴前往,他便换了“青眼”,表示欢迎。
至今常用的“青睐”、“垂青”、“青盼”、“青照”等语,就是由此而来的。

“天长地久”的由来

“天长地久”本是指天地存在的久远之意。
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安徽天长县有个张秀才应考科举时,考了个第九名。张秀才的舅舅和主考官张大人乃是同窗老友,便去苦苦哀求张大人录取张秀才。张大人在这种人情难却的情况下,只好应允。 张大人回朝后,向皇卜呈上卷宗,皇上阅卷后大怒道:“原定天长且取八名,你怎么取了九名?”这位张大人连忙启奏道:“这张某第九名一定要取。此乃大吉大利之兆,祝福我主江山‘天长地久’(谐音第九)啊!” 乾隆皇帝听罢,龙颜大悦,就欣然答应了。 后来,人们便将“天长地久”作为成语而流传下来。

“暗渡陈仓”的来历

公元前206年8月,居于汉中的刘邦采纳大将韩信的计谋,派将领督修烧毁的褒斜栈道,作出从栈道出关的架势,暗地里却部署兵起故道的战略方针,造成假像,迷惑了项羽。 他出其不意地率军翻越柴关岭,过凤岭,兵出陈仓故道,采取里应外合的战术,一举攻下大散关,并轻而易举地拿下了陈仓城,打开了守卫关中平原的西大门。 尔后,挥师向东,占领了三秦,奠定了与项羽争雄天下的基础。这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典故的来历。
这里的陈仓即在宝鸡市东十五里的代家湾。 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使陈仓久负盛名。 “满城风雨”的来历 宋代黄州有位诗人潘大临,勤奋好学,曾写过不少好诗,一个傍晚,他饥肠辘辘地躺在床上,倾听着窗外秋风萧瑟、雨打树叶的飒飒声,不由诗兴大发。 遂披衣下床,提起笔来,刚写完一句:“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听传来敲门声,原来是有人上门催租讨债来了。潘大临只得强打精神,尽力应付。 此后,潘大临再也没有能把这首诗继续写下去。 今天,“满城风雨”已经成了我们经常引用的一个成语,意思是:事情(多指坏事)传得快,到处都在议论着。

“巾帼英雄”的由来 古时候的贵族妇女,常在举行祭把大典时戴一种用丝织品或发丝制成的头饰,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其上还装缀着一些金珠玉翠制成的珍贵首饰。 巾帼的种类及颜色有多种,如用细长的马尾制作的叫“剪耄帼”;用黑中透红颜色制作的叫“绀缯帼”。 因巾帼这类物品是古代妇女的高贵装饰,人们便称女中豪杰为“巾帼英雄”,后人又把“巾帼”作为妇女的尊称。


“落霞孤鹜”的由来 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并非王勃所独创,而是对古人诗句的一种沿用。 早在南北朝时,北周诗人痰信在他所写的《三月三日华林马射赋》中写下厂“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的诗句,其中,芝盖指古时一种固定在车上遮阳的曲柄凉伞,春旗指插在车上和执于行人手中的彩旗。 瘐信描写一支队伍在行进时,周围奔驰的落花与车上的芝盖搅为一团,似乎互相缭飞,路旁的杨柳与路人所持的旗子相映,似乎混为一色。这在当时已成为人们吟咏的佳句。 王勃正是点化了这一诗句。把其中的落花、芝盖、杨柳、春旗四句换成了落霞、孤鹜、秋水、长天。但王勃的“落霞孤鹜”句比瘐信的“落花芝盖”句更高出一筹,其内容和意境也不大相同,因而成了更为出句的诗句。


“信口雌黄”的由来 “信口雌黄”这句成语,其意思是有些人不顾事实,随便乱说,信口二字人们容易明白,是随口说话,但为何与一个矿物名字——雌黄联在一起呢? 雌黄是一种矿物,其成分为三硫化二砷,柠檬黄色,多为细粒状、片状或柱块状,也有为肾状者,多为珍珠光泽。在古时人们写字时用的是黄纸,如果把字写错了,用这种矿物涂一涂,就可以重写,所以,成语的源由就出于此。 常常与雌黄共生在一起的还有一种矿物叫雄黄,其成分为硫化砷,为桔红色,多为粒状、致密块状,也有皮壳状者,晶面反射光线很强,常为金刚光泽,这种矿物的另一名字叫鸡冠石。 当代有些《汉语成语小词典》在解释“信口雌黄”这句成语时,却把雌黄解释为“鸡冠石”、“黄赤色”。这就有点张冠李戴了,正可谓信口雌黄了。


“梦见周公”的由来 《后汉书·边韶传》记载:东汉时候的边韶(字孝先),博学多通,善于辞令,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当时名声很大。他的学生就有数百人。他常常在白天闭上眼睛假睡,有的学生便私下讥笑他说:“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 不料这话传到了边韶的耳里,边韶即反唇相讥道:“边为姓,孝先字。腹便便,五经《诗》、《书>、《礼》、《易》、《春秋》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学生被他说得羞愧不堪,无言应对。 周公,即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姬旦,曾作《周礼》,此书是一部封建社会礼法的经典著作。边韶辩驳说:“我肚子肥大,因为满腹是《四书》、《五经》;我昏昏欲睡,是在冥思经书之事,我睡觉时和周公梦里相见,沉静中跟孔子沟通思想。” 后来“梦见周公”被人们用来讥嘲或滤称那些白日睡大觉的人,已经不是原来的意思了。


“百花齐放”的由来 “百花齐放”这个成语源出于神话故事《镜花缘》。女皇武则天有一天心血来潮,要显示一下她的皇权威力,便在寒冬腊月给百花下了一道圣旨:“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百花畏于皇权,不得已违背白已的开花时令,制造了一个虚假的百花齐放的盛况。牡丹花不愿开放,还受到三令五申的威胁,最后被迫从命。这本身是对皇权的一种讽刺。 百花之开放,是遵循自己本身的规律,不能受指挥和思准。各种文学、艺术,不可能也不应该听指挥来“齐”放。 准确一点儿说,应该是“百花自放”。


“三姑六婆”的由来 民间常有“三姑六婆”之说,意思是指家庭关系复杂。姑娘在婆家不好处。其实,原意并非如此。“三姑”指的是: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指的是: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关于“三姑六婆”的来历,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明代有位名叫陶宗仪的学者,他著的《辍耕录》第十卷中有这样的记述:“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贩卖人口的妇女)、媒婆、师婆(女巫)、虔婆(鸨母)、药婆、稳婆(接生婆)也。” 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在他的小说《镜花缘》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吾闻贵地有三姑六婆,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这就是“三姑六婆”的原意。


“天女散花”的由来 你观赏过四川大足北山上那幅“天女散花”的石刻画吗?画上是一位娴淑温柔的天女,正在为辩论佛经哲理而获统一见地的维摩居士和佛教首徒文殊撒天花,饶有诗意。 传说,佛爷释迦传法,维摩居士故意称病不去。五百弟子畏维摩才学,不敢往视。佛爷知道将有一番唇枪舌战,便派文殊同十弟子四菩萨前往。 “有一天女,能游戏菩萨神通。”知道必达成统一见地,便去天庭广采鲜花,准备届时抛撒以致祝贺。天女到花园一看,天庭花圃万紫千红,千娇百媚,异香沁脾。心想,国色天香,赏者盖寡,何不乘便撒一些给人间,让鲜花也去祝贺人间升平,给人世带去美好的祝福呢? 于是,此后“天女散花”的优美传说便为世所知。 一千多年前孟蜀画院待诏石恪将天女作画于大足县南惠因院。画像神态毕肖,线条流逸,手法颇似名画家李龙眠之白描。雕刻家又把它复刻在北山的岩壁上。古往今来,人们为了纪念胸怀美好善良的天女,不但把她编成了歌舞、戏剧来演唱;而且至今在重大的庆祝仪式和婚礼上,还用彩色纸屑花抛撒,以示吉庆和祝福呢!


“乞巧穿针”的由来 电视连续剧《武则天》中,有一场七夕之期,宫中嫔妃“乞巧穿针”的戏,这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个古老习俗。 据说在古代,每逢七夕,不论贫富,家家户户都喜欢在屋外观赏天上的“牛郎”和“织女”相会,妇女们便摆上酒果,作乞巧穿针的游戏。 什么叫乞巧穿针呢?因为牛郎和织女相会这一天,正好是七月七日。每到这一天,天下的喜鹊都飞到天河上为他们的相会填河搭桥。因此,妇女们在守他们渡河时分,都于星月之下,将彩线去穿针眼。穿得过的,便为得巧;穿不过的,便为不得巧。以此来卜一年的巧拙。


“东窗事发”的由来 “东窗事发”这个成语在现今是密谋败露的意思。但它的缘起是基于一个传说。 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卷四记载:相传秦桧杀岳飞时,秦桧和他的妻子王氏在东窗下密谋策划。后来秦桧死了,在地狱里受尽千般苦。其妻王氏便给他做道场,叫道士到阴曹探访。秦桧对道士说:“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元代孔文卿依此传说作杂剧《秦太师东窗事犯》,昆剧《疯僧扫秦》是据其第二折改编的。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为非作歹,必有东窗事发之时。


“五花八门”小考 “五花八门”现在多比喻事物繁多,变幻莫测。而在古代,“五花八门”却各有所指。 五花是: 一、金菊花:指卖茶花的女人; 二、木棉花:指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 三、水仙花:指酒楼上的歌女; 四、火棘花:指玩杂耍的人; 五、土牛花:指挑夫。 八门是: 一门巾:指算命占卦的人; 二门皮:指卖草药的人; 三门彩:指变戏法的人; 四门挂:指江湖卖艺的人; 五门平:指说书评弹的人; 六门团:指街头卖唱的人; 七门调:指搭篷扎纸的人; 八门聊:指高台唱戏的人。


“望梅止渴”小考 “望梅止渴”的典故发生在哪里?《世说新语·假谲》中曾说: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但是没有交代地点。 据《历阳典录》和《巢湖风物志》载: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伐吴,领兵十万,从许昌南下,路过安徽含山县梅山,将士口渴心焦,找不到水喝。曹操心生一计,指着前方说:前山有一片大梅林,梅子很多,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将士听说都流出口水,也就不那么渴了。 现在梅山北麓乌龟坡石壁上还留有前人刻的“曹操行军至此望梅止渴”十个大字。宋代王安石来这里游览时曾写有一首诗,其中两句是: “将军马上设良谋,遥望青山指梅树”。明人戴重写有《梅山梅花》诗:“千里吴江春水深,许君饮马望江浔。空山花树无人迹,枉被曹瞒指到今。”

“目不识丁”的由来 人们称文盲为“目不识丁”,意为“丁”字都不识,可见其不通文字的程度,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因为“目不识丁”一词的由来,自有其演化形成的过程,追根溯源,首先缘起于《唐书·张宏靖传》:“背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在窦苹《唐书音训》中,则云:“丁恐当作个”,也就是说,“不如识一丁字”中的“丁”,应当是“个”字之误。 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亦认为如此,说明《唐书》所云确为“目不识一个字”。由于印刷或书写之误,一般读者又不深究,故而流传为“不如识一个丁字”,后演为“不识一丁”,或曰“目不识丁”。

两袖清风”小考 古往今来,凡为官清廉,不贪钱财者,常以“两袖清风”自誉。说起它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山西河南的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 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由来 成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多年来流行一种说法,认为是顾炎武说的。但出自顾炎武的哪一本书。却从未有人点明。 刘洁修对顾炎武的著述一一翻检,仅在《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篇中发现如下一段话: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刘洁修继续查索,终于在《饮冰室合集》中找到答案:夫以数千年文明之中国,人民之众甲大地,而不免近于禽兽,其谁之耻欤?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已耳!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辨法通论·论幼学》)今欲国耻之一洒,其在我辈之自新……夫我辈则多矣,欲尽人而自新,云胡可致?我勿问他人,问我而已。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同上,《文集之三十三,痛定罪言·三》)刘洁修经过考辨之后,认为按照语言发展运用的实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语意本于顾炎武,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

“十恶不赦”的来历 “十恶不赦”的说法,初见于唐朝。 根据唐律的规定,十恶大罪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曰谋反,即以各种手段反对以专制君主为代表的封建国家统治的行为。 二曰谋大逆,即预谋毁坏宗庙山陵及宫阙的行为。 三曰谋叛,主要是指本朝官吏背叛朝廷而投奔外国或投降伪政权的行为。 四曰恶逆,主要是指殴打和谋杀尊亲属的行为。 五曰不道,是指杀无死罪者或杀人后而肢解的行为。 六曰大不敬,凡对专制君主的人身及尊严有所侵犯之行为,都可认为是大不敬。 七曰不孝,就是子女不事父母者。 八曰不睦,即亲族之间互相侵犯的行为。 九曰不义,就是卑下侵犯非血缘尊长的行为。 十曰内乱,即家族间犯奸的行为。


“解铃系铃”溯源 “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成语出自于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发生在金陵(今南京)。 据明代瞿汝稷编佛家禅宗语录《指月录》卷二十三“法灯”载:金陵清凉寺(遗址在今清凉山公园内)有一位泰钦法灯禅师,性格豪放,平时不太拘守佛门戒规,寺内一般和尚都瞧不起他,唯独法眼禅师对他颇器重。有一次,法眼在讲经说法时,询问寺内众和尚道:“系在老虎颈项上的金铃,谁能够去把它解下来?”大家再三思考,都回答不出来。这时,法灯刚巧走过来,法眼又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法灯不假思索地答道:“只有那个把金铃系到虎颈上面去的人,才能够把金铃解下来。”法眼听后,认为法灯颇能领悟佛教教义,便当众赞扬了他。 后人,人们就用“解铃系铃”(又作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成语,来比喻一件事情出了问题,仍须由做此事的人自己去解决。


“永垂不朽”索源 “永垂不朽”一词是由“死而不朽”演化而来的,指伟人或名人光辉的业绩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永垂不朽”一说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据该书记载,春秋时,晋国的范宣子问穆叔:“古人说‘死而不朽”,是什么意思?”穆叔在听取了范宣子的意见后说:“我听说,最伟大之处是德行上有建树,其次是功业上有成就,再次是言论上有创造,德行、功业、言论这三者,即使过了很久时间,也不会消失,这就叫不朽。” 这就是“永垂不朽”一词的渊源。


“叶落归根”溯源 远在海外的中华赤子常用“叶落归根”来表示思念故土之情。 叶落归根一词的意思最早见于《苟子·致仕篇》,原句是:“水深而回,树落(则)粪本”。 这在《汉书·翼奉传》的注里被引申为“木落归本,水落归末”。当时的语义比较浅显,也比较接近“叶落归根”这句俗话了。 宋人所作的佛教书籍《传灯录》便明确出现了这句俗话,其中有云: “六祖慧能涅磐时,答众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后来,陆放翁干脆把这名俗话纳入诗中,作成“云闲望出岫,叶落喜归根”的佳句。


“开卷有益”的由来 “开卷有益”是一句鼓励人们读书的话,意思是说,只要你常常打开书本读下去,就一定会有所收获的。但你是否知道它的出处呢? 这是一句成语,原出自宋太宗赵匡义之口。据宋人王辟之所著《渑水燕谈录》记载:“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所提《御览》,系指《太平御览》,为宋初四大类书之一。该书由宋太宗亲命大臣李肪等编纂,自太平兴国元年,初名《太平总类》,或称《太平类编》。全书共一千卷,引书浩博,多至一千六百九十种。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两百余种,皆为当今佚书,故此,这是一部十分珍贵的大型类书。书成,即呈皇上御审。宋太宗每天阅读三卷,即使有事耽误了,也得趁空闲时间补读;因此,“不以为劳”,花了一年的时间,坚持把这部洋洋巨著从头至尾全部读完,并亲作题签,将其更名为《太平御览》。 这就是“开卷有益”及《太平御览》的由来。


“学富五车”与“才高八斗” 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才学高深,人们往往爱用“学富五车”和“才高八斗”来赞誉。那么“学识”怎能用“车”来载,“才高”怎能用“斗”来量呢?原来这里面都有典故。 “五车”出自《庄子·天下》篇:“惠施有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说的是战国人惠施方术甚多,却杂乱不纯,而且言而不当。所谓“其书五车”是指他的藏书丰富,古时在未发明纸张之前,书都是用竹简制成的,每片上刻有字,串编起来就成了书。当时的五车书虽与现在的五车书不可等量齐观,但也可谓“饱学之士”了。 “八斗”是南朝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见无名氏《释常谈》)看来,谢灵运对自己的才学也是相当自负的。以后,人们便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喻作文才高超的人。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可叹》诗中写道:“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即曹植)八斗才。”在这里,诗人借用了“才高八斗”这个典故。


羊肠小道 一般用“羊肠小道”来形容细小而盘曲的险道,语出于《淮南子·兵略训》:“硖(同“峡”)路津关,大山名塞,龙蛇蟠,却笠居(却笠:倒覆的斗笠,形容一种险要的地形),羊肠道,发笱门(笱,捕鱼器具,鱼可人而不可出,形容地形险要),一人守隘而千人不敢过,此谓地势。” 但这里为什么要用“羊肠”而不用“马肠”、“牛肠”等来比喻呢?这有其一定的科学依据,就是要从生物学的学说去说明,即羊肠比其他动物的肠子特别细长的缘故。马肠的长度相当于它体长的十二倍,牛肠的长度相当于它体长的二十倍,而羊的肠子比马、牛的肠更细长,它的总长度达到了体长四十倍,而且尤为曲折。 所以,用“羊肠”来比喻山路狭窄崎岖是很形象而贴切的。


闭门羹 “闭门”容易理解,但闭门何以与“羹”有关联呢?羹字最初是指肉类,后来有以蔬菜为羹,羹便成普通膳食的通称,进而对凡熬煮成有浓汁的食品称为羹,如鸡蛋羹、赤豆羹、莲子羹。 “闭门羹”始出唐代冯贽《云仙杂记》:“宣城妓史凤,待客有差等,最下者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这说明,不愿与人相见时,就以羹待客而婉拒,客人见了羹也就心领神会而自动告退了。可见当时作“羹”待客是作为拒见之意。现在说的闭门羹,则是只取拒绝之意,只有闭门而没有羹了。


东南西北 古人凭借自然景象辨认四方,并创造了东南西北等方位字。 东:日在木中,意思为旭日初升。旭日初升的地方就是东方。 南:“南”字的外框,是“木”字的变形。“羊”,指向的意思。即草木承受南面充足的阳光,枝叶就长得繁茂。所以,向阳处就是南方。 西:“西”字古形是鸟在巢上。即太阳西沉而鸟归巢栖息。“鸟归巢”就成了方位字“西”。 北:古代写成两人相背。宫室多坐北朝南,背面就是北面,北(背)也就成了北方的“北”。

“敲竹杠”的典故 封建时代的官吏,要一清如水,一点不贪,怕是找不到的。“水至清则无鱼”,用在这里恰好。读《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觉得唐氏评点大不同于一般的“注”,而像一篇篇的学术随笔,丰富有趣,又随意轻松。其中就涉及这类事。说到曾家的老九,曾国荃。他善战勇猛,攻克金陵,立了天下第一功。但是也贪。抢了财宝就运回湖南老家买田置房。据云湘军整个都是如此,把金银财宝装到竹筒里带回家。后来朝廷就令关卡人员查,每见运竹筒者,就敲一敲,听其声,以检查。“敲竹杠”一词,实是由此而来。 说得有趣。且说曾国藩的小女曾纪芬,高寿九十二,她后来写回忆录,述及曾府往事。她说,其九叔忠襄公“每克一名城,奏一凯歌,必请假还家一次。颇以求田问舍自晦。”这意思是,在家买田买房,是向朝廷表示自己没有大志,没有野心,只求以后过好日子。此乃“自晦”之意。唐浩明的一段评点写得很好,录之如下:“购置良田美宅,在老百姓的眼里是对钱物的贪恋,但在当国者看来,却正是无大志无野心的表现。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三国志》的陈登传里有一则故事。刘备有一次对许汜说,您有国士的名声,当今天下大乱,应当忧国忧君才是,但您只一个劲儿地买田起屋,没有什么好的主意可供采纳。这可是陈登所不喜欢的事。后来辛弃疾据此典故写了几句词:‘求田问舍,怕因羞见,刘郎才气。’曾纪芬拿这段典故为其叔遮掩,认为曾国荃,是以求田问舍来表明他无政治野心,借此清除当国者的猜忌而求自保。真是这样的吗?怕未必。”其实曾老九表现其政治野心的地方已经太多了,这不说。“评点”说到李鸿章之贪,更是太多。“李家后人至今保存着李鸿章去世后,其子孙遗产分配的合同。合同中提到李家在合肥、巢县,六安州、霍山都有大量田产,在扬州有当铺,在庐州府、江宁、扬州、上海等地有大批房产。合同中只提到不动产,至于金银财宝等动产部分还不知有多少。”这是在评点曾国藩同治三年致曾国荃信里说的,曾氏原信里还说道:“有自沪来者,言其署中藏珍珠灯、八宝床、翡翠菜碗之类,值数十万金,其弟季荃好货尤甚”。这就是清代名臣、封疆大吏的一般情况。曾国荃自己应当说很好,不贪。但他信中也言及给官员送礼,北京一行,送银万余两,这可并不是他自己掏腰包。而且家里的大宅子盖起来,怕也不是只靠薪俸所能办到。“评点”随手写道,当时民间有一联语,云:“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宰相就指李鸿章,他是安徽合肥人;司农指翁同和,他是江苏常熟人。翁氏是有名望有功劳的开明人物,是光绪皇帝的老师,为光绪皇帝起草过变法的诏书。他在当时也还是较为清廉的官吏,把他写在此联内,我想,也许是为了凑成联语的对偶。他并不以贪著名。 古代政界人物以“求田问舍”表明“自晦”,真也有点意思。“评点”引辛词“怕因羞见,刘郎才气”一句里的“因”字,诸书均写为“应”,所引似误。我想就此补充一例。那就是清代大诗人龚自珍《己亥杂诗》里的两句。诗云:“一事避君君慝笑;刘郎才气亦求田?”诗有自注,说“俭岁,有鬻田六亩者,予愿得之。友人来问此事。”收成不好,有人要卖六亩地。龚氏想买。怕朋友来问,他就写了这诗作答。他有“刘郎才气”,却也想求田。他没说“怕应羞见”,但是没向朋友讲,怕朋友笑话,也还是有点不好意思。其实,贪官一买百亩千亩,他那六亩算什么?花的是官俸;还不知后来究竟买到没有。有点儿酸劲儿。

有钱能使鬼推磨 唐代张固在《幽闲鼓吹》的著作里编造了这样一段故事:有一新鬼,很瘦弱;忽见一肥鬼,就问他何以能如此肥健。肥鬼就说,你只要到人间作祟,人们害怕,就会给你东西吃。于是瘦鬼到人间,见一家人的厢房中有磨,就去推起磨来。磨了半天,不仅没捞到半点吃的,还累得半死。 这个故事,是说瘦鬼上了当,但鬼的原意,是“作怪觅食”。也就是说,只要给予一定的利益,也就可以使鬼为人推磨的。因此,后来就把“钱能通神”这句话通俗化,成为“有钱能使鬼推磨了”。

火树银花   唐睿宗是唐代君主中最会享乐的一位皇帝,虽然他只当了三年的皇帝,但不管什么节日,他总要用很多的人力物力,铺张一番,供他的游玩。每逢正月元宵节的夜晚,一定扎起二十丈高的灯树,点起五万多盏灯,号为火树。元宵节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后来诗人苏味道就拿这个做题目,写了一首《正月十五夜》,描写长安城里元宵节放花灯时的繁华热闹景象。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季,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把当时热闹的情况,毫无隐瞒的描写出来,好像活跃在我们读者的眼前。 这句成语是形容灯火盛的地方,望上去好像是火树银花的样子。所以现在凡是繁盛的都市,或有盛大的集会在夜间举行,灯光灿烂,都用这句话去形容它。


杯弓蛇影   汉代有个叫应劭的人,写了一部书,叫《风俗通义》。这部书中有记录他所谓“世间多有见怪惊饰以自伤者”的内容。 “杯弓蛇影”就是写他祖父应彬遇到的一件怪事。                 有一年夏至那天,当县令的应彬把主簿杜宣请来一起饮酒。当时,在喝酒那个厅堂的北墙上,悬挂着一张红色的弓。正好光线折射,那张弓在酒中的影子在杜宣看来,就像一条蛇在蠕动。   杜宣见了,吓得全身起了疙瘩,再也提不起兴趣了。可这是在上司家里,又是上司请喝的酒,不敢不喝,因此硬着头皮,勉强地喝了下去。仆人再给他斟酒杯时,他借故推辞了。   回到家里后,杜宣一想起酒杯里那条蛇,就浑身哆嗦,好像随酒入口的那条蛇在肚中蠕动,觉得胸部和腹部都疼痛异常,难以忍受,连吃饭、喝水都非常困难。家里人十分焦急,赶紧请来大夫为他医治,大夫用尽各种方法,让他服用各种药物,病情仍然不见好转。   有一天,应彬因为有事,来到杜宣家中,发现他病得很重,便询问他怎么会得这种病。杜宣不得不把那天喝酒时的事告诉他,并坚持说那条蛇还在他的肚子里。应彬安慰了他几句,就回家了,他坐在那个厅堂里冥思苦想,怎么也不清楚蛇是怎么进酒杯的。忽然,悬挂在北墙上那张红色的弓,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反复琢磨,并坐到原来杜宣坐的那个位置上,取来一杯酒,同样放在原来那个位置。结果酒杯杯中有弓的影子,就像一条蛇在蠕动。   应彬顿时大悟,立刻叫人用马车把病中的杜宣接来。他让杜宣坐在原来坐的位置上,斟了一杯酒,随后指着杯中的“蛇”对杜宣说:“你所说的蛇,只不过是墙上那张弓的倒影而已,并不是真正的蛇。”   杜宣验看了一会,果真如此,心情马上轻松下来,病也很快就好了。   后来人们用“杯弓蛇影”来比喻因错觉而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力士脱靴   天宝初年,李白来到长安,有人把他推荐给唐玄宗,唐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他,封他为供奉翰林,要他在宫在写诗作文。   有一天宫中牡丹盛开,唐玄宗带了杨贵妃,在沉香亭饮酒赏花。唐玄宗忽然想起了李白,想叫他写几首歌词助兴,就派人把他召来。这时,李白正在酒店中喝得烂醉如泥。人们把他扶上马背,送到宫中,用冷水洗他的头。等酒意稍解,李白提起笔来,一下子写了《清平乐词》三首颂扬杨贵妃和牡丹花,诗句优美清新,唐玄宗和杨贵妃高兴极了。  李白虽然经常参加宫廷宴会,但他蔑视权贵,并不把皇帝和皇帝身边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放在眼里。   有一次,他在宫中喝醉了,竟伸出了脚,对坐在身旁的宦官高力士说:“给我脱掉靴子。”   高力士一时不知所措,只得给李白脱下靴子。当时,高力士权力很大,四方的奏事都要经过他的手,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不巴结他,他还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侮辱,这件事使他很愤怒,决定找机会报复李白。   杨贵妃爱吟李白的《清平乐词》,正巧高力士也在一旁,他故意说:“我本以为贵妃受了李白的侮辱,一定对他恨之入骨,汉想到你这么爱他的诗!”杨贵阳市妃吃惊地问道:”李学士怎么会侮辱我呢?”   高力士说:“诗中不是有‘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两句吗?”杨贵妃说:“对呀!”高力士又说:“汉朝宫廷里的赵飞燕,出身歌女,后来虽然立为皇后,但作风不正最后还是被贬为庶人,他白将赵飞燕跟您相比,不是把你看得太下贱了吗?”      杨贵妃听了高力士的话,也对李白恼怒起来,这以后,唐玄宗几次想任命李白官职,都被杨贵妃阻止了。   后来用“力士脱靴”来形容文人任性饮酒,不畏权贵,不受拘束。


鹤立鸡群   三国时代,魏国有位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名叫嵇康。他身材高大,仪态俊逸,是“竹林七贤”之一。嵇康放任随便,性格耿直、刚强,对当时控制朝廷的司马氏集团采取了合作态度,后来终于被司马昭杀了。   嵇康死后,他的儿子嵇绍成了孤儿。嵇绍,字延祖,长大后,与他父亲一样,才华出众,身材魁梧,仪表堂堂。因此不论走到哪里,都非常引人注目。   西晋建立后,嵇绍被朝廷征召到京都洛阳做官。有人见了他后,对“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说:“昨天我第一次见到嵇绍。他长得高大雄伟,在人群之中,就像一只仙鹤站立在鸡群里一样引人注目。”   王戎听了说:“喔,你还没有见过他父亲嵇康的风度呢,更胜过他哩!”   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后,嵇绍担任侍中,在皇帝身边供职,经常出入宫廷,很受信用。尽管当时王室成员争权夺利,互相攻杀,局势动荡,但嵇绍对晋朝非常忠诚。   公元291 年,西晋皇族内部发生了“八王之乱”,河间王司马顒和成都王司马颖联合进兵京都洛阳。嵇绍随惠帝出兵迎战,在荡阴打了败仗。当时,将领和侍卫中有不少逃跑,但嵇绍始终护卫着惠帝。叛军的箭雨点般地射来,嵇绍身中数箭,鲜血溅到了惠帝的战袍上,最后重伤死去。惠帝对此非常感动,战斗结束后,侍从要沅去惠帝战袍上的血迹,惠帝加以阻止说:“不能洗 掉,这是嵇侍中的血啊!”   后人用“鹤立鸡群”来形容仪表出众或品质、才能高于一般人。

“炎黄子孙”一词的由来
中华民族历史的形成不仅有近四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而且还有着大量的神话传说。“炎黄子孙”一词就是从传说中得来的。 在有关大量的神话传说故事中,本领最大、发明最多的人是黄帝。传说他发明了车、船、锅、镜子,制造了弩。又传说黄帝让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乐律,大挠制定甲子,岐伯写了医书。 据说,黄帝族和炎帝族,最早居住在陕西。黄帝族最后定居在河北涿鹿附近。炎帝最后到达今山东地区。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九黎族活动的地区,主要在今山东、河南和安徽一带。相传炎帝族和九黎族为了争夺黄河流域一块肥沃的土地,发生了一次战争。炎帝族战败,向黄帝族求援。黄、炎两族合并。 根据以上的神话传说,可以看到,黄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三个部落,逐步以黄帝族为主,相互融合,黄帝就成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共同祖先。后来,各族都认为是黄帝的后代,称为“炎黄子孙”。


“沙龙”的由来
“沙龙”一词一般意为较大的客厅。 “沙龙”源于意大利语,指的是装点有美术品的屋子。17世纪传入法国,最初为卢佛尔宫画廊的名称。日后逐渐流行一种在欣赏美术的同时,谈论的艺术、玩纸牌和聊天的风尚。法国的文人、艺术家常常接受贵族妇女的招待,在客厅的里高谈阔论。所以 “沙龙” 这个词便变为不是指陈列艺术品的房间 ,而更多的是指这样的聚会谈论的场所了。在 17、18世纪时的法国,作为社交场所的沙龙,具有很大影响。 当时图书不像现在这样普及,各种宣传工具也不发达,一些文人学士往往在沙龙里朗诵自己的新作,沙龙给他们提供了发表作品取富于智慧的语言,洞察良知。因而沙龙也是观察人物的好机会。 进入18世纪以后,沙龙的性质有所变化,在沙龙里所谈论的,主要的不是文学艺术而是政治和科学。有时也有过激的言论,因而那时的沙龙往往成为革命的温床。不久,由沙龙派生出来了只讨论政治问题的俱乐部。现在美术展览使用沙龙这名字的也屡见不鲜。


“剪彩”的由来
剪彩的来历有两种传说。一种传说,剪彩起源于西欧。古代,西欧造船业比较发达,新船下水往往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为了防止人群拥向新船而发生意外事故,主持人在新船下水前,在离船体较远的地方,用绳索设置一道“防线”。等新船下水典礼就绪后,主持人就剪断绳索让观众参观。后来绳索改为彩带,人们就给它起了“剪彩”的名称。   另一种传说,剪彩最早起源于美国。1912年,美国一家大百货商店将要开业,老板为了讨个吉利,一大早就把店门打开,并在门前横系一条布带,以引人注目。可是,在离开店前不久,老板的一个10岁的小女儿牵着一条小哈叭狗从店里窜出来,无意中碰断了这条布带。顿时,在门外久等的顾客,鱼贯而入,争相购买货物。   不久,老板又开一家新店,他又让其女儿有意把布带碰断,果然又财源广进。于是,人们认为小女儿碰断布带的做法是一个好兆头,群起仿效,用彩带代替布带,用剪刀剪断彩带来代替小孩碰断布带,沿袭下来,就成了今天盛行的“剪彩”仪式。


“抓周儿”的由来
抓周儿的仪式一般都在吃中午那顿“长寿面”之前进行。讲究一些的富户都要在床(炕)前陈设大案,上摆:印章、儒释道三教的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账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是女孩“抓周儿”还要加摆:铲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缝纫用具)、绣线、花样子(刺绣用具)等等。一般人家,限于经济条件,多予简化,仅由大人将小孩抱来,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诱导,任其挑选,视其先抓何物,后抓何物。以此来测卜其志趣、前途和将要从事的职业。   据史书记载,此风俗兴于魏晋南北朝。《颜氏家训·风操》有述:“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之为试儿。”   唐宋时期,抓周儿这一风俗已很流行,民间十分重视,仪式也很隆重。《梦粱录·育子》篇中有关南宋时杭州风俗说:“至来岁得周,名曰‘周日卒’,其家罗列锦席于中堂,烧香秉烛,顿果儿饮食,及父祖诰敕、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剪、升斗等子、彩段花朵、官楮钱陌、女工针线、应用物件、并儿戏物,却置得周小儿于中座,观其先拈者何物,以为佳文件,谓之‘拈周试哗’。”


“老婆”的由来
  “老婆”这个称谓,最初的含义是指老年妇人。后来王晋卿诗句有云:“老婆心急频相劝。“这一“老婆”是指主持家务的妻子。因此,后来称呼自己的妻子叫“老婆”。   “老婆”与“老公”这类叫法,都含有“相濡以沫、恩爱长久”的愿望。


“太太”的由来
  汉哀帝时,“太太”原为尊称老一辈的王室夫人。到后来,汉室又称皇太后为皇太太后。太太的称谓,汉代在贵族妇女中逐渐推广起来。明代时称太太要具备这样的条件:“凡士大夫妻,年来三十即呼太太”,即司眷属,中丞以上的官职才配称太太。清朝的人,则喜欢叫家庭主妇为太太,不过都以婢仆呼女主人的居多。 北洋政府和民国时期,太太的称呼开始泛滥,从大帅到芝麻绿豆官,其眷属都可相称太太,官太太、经理太太、校长教授太太,到处都是,不过无形中多少还有些限制,至少是在有知识阶层之上。 二十多年对外开放以来,随着港澳台和外籍华裔、侨胞的归乡入里,“太太”的称谓同小姐、先生一样又时髦起来,成为人们对朋友间已婚女子的敬称,而且从广泛性来说似乎已更少含有什么官职的味道,变得更平民化了。


“妻子”的由来
  “妻”最早见于《易·系辞》:“人于其官,不见其妻。”但妻在古代不是男子配偶的通称。《礼记·曲礼下》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庶人曰妻。”看来那时的“妻”只是平民百姓的配偶,是没有身份的。后来,“妻”才渐渐成为所有男人配偶的通称。   “妻”的别称很多。古代无论官职大小通称妻为“孺人”。卿大夫的嫡妻称为“内子” ,泛指妻妾为“内人”。 妻还被称为“内助”,意为帮助丈夫处理家庭内部事务的人。“贤内助”成为好妻子的美称。旧时对别人谦称自己妻子为“拙内”、“贱内”。而在官职较高的阶层中对妻子的称呼却反映出等级制度来。如诸侯之妻称“小君”,汉代以后王公大臣之妻称夫人,唐、宋、明、清各朝还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称诰命夫人。


“丈夫”的由来
  人们通常谈到夫妇时,夫多被称为“丈夫”,妻子则被叫做“老婆”。这两种叫法、习俗相沿至今。   原来,在我国有些部落,有抢婚的习俗。女子选择夫婿,主要看这个男子是否够高度,一般以身高一丈为标准。当时的一丈约等于七尺(那时的一尺约合现在的六寸多),有了这个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御强人的抢婚。根据这种情况,女子都称她所嫁的男人为“丈夫”。


“爱人”的由来
  现代人常用爱人来称谓自己的配偶,这一称呼来于英国。位于苏格兰达姆弗利的斯威特哈特寺院使英语单词“SweetHeart”含有了“爱人”之意。斯威特哈特寺院是由1296年去世的巴纳德城堡领主约翰·巴里奥尔之妻德鲍吉拉夫人修建的。德鲍吉拉夫人与丈夫二人一生恩爱,丈夫死后,她将丈夫的尸体安葬,但将丈夫的心脏熏香后装在了象牙盒里随身携带,常常谓之曰:“我最可爱的心,不会说话的伙伴。”就这样佩带了一生。   临终前,她留下了这样的遗嘱:“如果我死了,为了让两颗连结着的心永远在一起,请将我丈夫的心脏放在我的胸上一起埋葬。”她早在生前就选好了墓地,并建立一座寺院,用拉丁语命名为多维尔凯科尔(甜密的心)。尔后,在英文中习惯地呼之为斯威特哈特寺院。1290年她逝世后不久,“斯威特哈特”一词即被作为“爱人”的同义语,被人们广为应用,还让人联想起一段忠贞不渝的爱情。


“两口子”的由来
  夫妻称“两口子”由来于清朝乾降年间。   当年,山东有一个叫张继贤的才子,一个偶然的机会,张继贤与本地恶少石万仓的妻子曾素箴相识,二人一见钟情,夜夜往来。   石万仓是个酗酒成性的家伙。一次,石万仓因饮酒过度、引起酒精中毒而身亡。石家人怀疑石万仓是被其妻曾素箴害死的,于是告到县衙门,说曾素箴因偷奸杀死亲夫。   县官接状后,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张继贤和曾素箴打入大牢,判为死罪,从县府押到京城。   一次,乾隆皇帝阅案,看到了张继贤的供状,见其文笔不凡,十分惊讶。于是,乾隆皇帝亲自到牢中去看望张继贤。在交谈中,乾隆皇帝确信张继贤是个才子,便有心救他。   不久,乾隆皇帝下江南私访,途经微山湖时,停留了几天。乾隆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后,便御批:将张继贤发配到卧虎口,将曾素箴发配到黑风口。   张继贤、曾素箴二人虽然双双冤入大牢,但是情却始终未断。这次获皇帝恩准发配到“两口”后,真是喜出望外,二人时常互往互来,甚是自由。他们这样来往于卧虎口与黑风口,被人们称为“两口子”。   后来,人们就把“两口子”衍指“夫妻俩”。


广东人口中的猫狗虎狼
  其他方言领域不知道有没有类似的旅游区,广东人嘴边飞禽走兽出入的频密度真教人吃惊,翻开一本最新的《实用广州话分类词典》,俨然置身语言国度的动物园,啼不住的除了猿声,还有狼嚎虎嗥喵喵喵和汪汪汪,简直蔚为奇观。   先参观宠物乐园。单是猫,就有十多个品种:不洗脸的是“花面猫”,干脆全身不洗的升级为“污糟猫”,作弊叫“出猫”,拍电影演戏的提示是“猫纸”,不伦不类的是“三脚猫”,搞串连叫“扯猫尾”,意乱情迷是“生虫兹猫入眼”,阴沟里翻大船是“老猫烧须”,不声不响毫无杀伤力的叫“病猫”,推得一干二净是“赖猫”,不开胃的卖相是“猫样”,鼻孔朝天(傲慢)的是“高窦猫”,馋嘴的是“为食猫”。 有趣的是“食猫面”和“食死猫”都与五脏庙无关,尝过味道的当然知道分别,词典里后者的注解:“广东人一般不吃已死的猫,此以死猫喻冤枉”,言外之意大家都听得分明──活生生的猫,广东人一般都吃。   闲杂人等是“阿猫阿狗”,我们顺理成章由猫特区踱进“狗窦”──比喻杂乱的栖身所。在自己地头乱吠的“门口狗”,失势成为“落水狗”,鬼打鬼是“狗咬狗骨”,营营役役为口奔驰是“做到只狗……”,“跟尾狗”在英语摇身一变成了Copy Cat,男人叫“男人老狗”。 萧芳芳在她的《私相簿》多次提起发育期趣事,为了令曲线更加玲珑浮凸,不惜“装假狗”。词典正字写成“装假笱”,“笱”是捕鱼篓。非常使人失望,眼巴巴被逐出动物园。   啊,忘了“炸熟狗头”,形容讨厌的笑脸。“炸”即用沸油弄熟,典故来自厨房,又一次证实广东人与宠物之间的微妙关系。   回头看看大猫──这是英语直译,《水浒》的称呼是大虫。最着名的特产当然是“老虎(也母)”,跳进北方人口腔变成“河东狮”。“纸札老虎”指有姿势无实际,此外好像没有了。不敢打庞然巨物的主意,显然源自欺善怕恶的民族性。   同样凶狠,狼出场的机会却大得多。“色狼”不限于粤籍,放诸四海皆准。“狼胎”形容胆大包天,如果嫌复杂,单字“狼”也通。“势凶夹狼”是一系列的极品﹐有大军杀到的气派,惨遭狼吻难逃劫数。

“丈人”的由来
  在家庭关系中,称妻子的父亲为“丈人”。然而魏晋以前,妻子的父亲被叫做“舅”或“妇翁”。“丈人”则是对上了岁数的男子的尊称。   不过在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祭杨凭詹事文》中,开门见山写的是:“年月,子婿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于丈人之灵。”宋朝人《猗觉寮杂记》和《鸡肋编》都据以为证,以为开始于此。   但更确切地说,为时还要早得多。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里提到“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董承是献帝刘协的表叔,亲上做亲,女儿给刘协做了“贵人”。裴松之注释上边这句话时写道:“(董承)于献帝为丈人,盖古无丈人之名,故谓之舅也。”


“泰山”的由来
  此称谓都与泰山的“封禅”有关。   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二记载,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四年(726年)到泰山封禅。丞相张说担任封禅使,顺便把他的女婿郑镒也带去了。按旧例,有幸随皇帝参加封禅者,丞相以下的官吏都可以升一级。 郑镒本是九品官,张说利用职权,一下子把他连升四级。唐玄宗在宴会上看到郑镒突然穿上五品官穿的浅绯色官服,觉得奇怪,便去问他。郑镒支支吾吾,不好回。这时,擅长讽刺的宫廷艺人黄旛绰替他回答说:“此泰山之力也!”妙语双关,唐玄宗心照不宣,事情就这样混过去了。后人因此称妻父为“泰山”。   因为泰山又称东岳,是五岳之长,所以又转而把妻父称做“岳”、“岳翁”、“岳父”、“岳丈”等。据文献记载,这种称谓大致始自宋代。妻母则称做“岳母”,在书面文献中,后来也有称做“泰水”的。   由此可见,“泰山”称谓的出现是来自亲属关系中政治利益的关联。


“穿小鞋”一词的由来
  现在,一般把上级对下级或人与人之间进行打击报复,称之为“穿小鞋”,这是为什么呢?   在封建时代,我国汉族妇女一直沿袭着缠足陋习,脚缠得越小就认为越美,而美其名曰“三寸金莲”。过去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根本互不相见,所以,只能依照脚的大小,而衡量女人的俊丑。因此,在媒婆说媒时,必先请男方看女方的鞋样儿,以示女方脚的大小,一但男方同意了亲事,就留下此鞋样儿了,按此样尺寸作一双绣鞋连同订婚礼物一起送到女方家,成亲那天,新娘必须穿上这双绣鞋,以防脚大而受骗。   如果当初故意把尺寸弄小,自然就穿着不舒服,甚至穿不上,从而女方出丑。后来,人们把这一风俗引伸到社会生活中,用来专指那些在背后使坏点子整人,或利用某种职权寻机置人于困境的人为“给人穿小鞋”。


“走后门”的由来
  不正当的手段来谋求达到某种个人目的,叫“走后门”。   此典故据说出自北宋年间。相传宋哲宗死后,徽宗继位,以蔡京为相。蔡京拼命贬谪和排斥旧吏,并规定其子女不得出仕和入京,甚至连其诗文也不准流传,因此引起了人们强烈的不满。 一次朝廷设宴,艺人们在宴间演出了这样一幕:一个大官据案中坐,传判各事。有个和尚要求离京出游,因其戒牒是哲宗年间的,即被令还俗;一个道士遗失度牒要求补发,因是哲宗年间出家的,立即被剥下道袍复为百姓。 这时,一个属官上前低声说:“今国库发下的俸钱一千贯,皆为旧时钱文,如何处置﹖”这个大官略作沉思,悄悄地说:“那就走后门,从后门搬进来吧”。 这便是“走后门”的由来。


“磨洋工”的由来
  人们习惯于将消极怠工、只出工不出力的现象称为“磨洋工”。其实,最初“磨洋工”并不是指磨蹭、怠工的意思,而是指建筑工程的一道工序。中国旧式的房屋建筑,官宦人家一向讲究“磨砖对缝”。磨工,就是指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相当于现在的勾缝和打磨石类的装修。   1917年至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造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工程耗资500万美元,占地22公顷,而且建筑质量要求甚高,外观上采取中国传统的磨砖对缝、琉璃瓦顶。由于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设计,中国工人就称它为“洋工”。 协和医院共有主楼14座,又是高层建筑,“磨工”工序十分浩繁。所以,参加建筑工程的许多工人就把这一工序称为“磨洋工”。 至于后来的意思,也许是出于对西方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的一种不满的发泄,最终改变了原来的意思。历史上这种讹传的例子还有很多。


“吹牛皮”的由来
  “吹牛”、“吹牛皮”,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口头禅。   在交通不太发达的时候,相传在黄河上游一带,水急浪恶,难以行舟,为此当地的人们常用牛、羊皮制成筏子渡河,它是由几个形状像袋子的牛皮口袋连结而成,使用时用嘴将皮筏吹起来,于是那时就有了“吹牛皮”一语。 不用足够的力气,光谈空话,皮筏是吹不起来的。人们常对光说着空话的人说:你有本事就到河边吹牛皮看。其后,人们就把那些既无知识,又无工作能力,爱说空话大话,夸大其词的叫做“吹牛皮”了。


什么是“吃醋”?
男女相恋时有第三者介入,往往发生争风吃醋现象。到底什么是“吃醋”呢? 原来,唐太宗李世民当年赐给房玄龄几名美女做妾,房不敢受,李世民料到是房的夫人是个悍妇,不肯答应。 于是唐太宗派太监持一壶“毒酒”传旨房夫人,如不接受这几名美妾,即赐饮毒酒。夫人面无惧色,接过“毒酒”一饮而尽。 结果并未丧命,原来壶中装的是醋,皇帝以此来考验她,开了一个玩笑。于是“吃醋”的故事传为千古趣谈。 现代生活中,有些人见别人受到表扬或奖励,心存嫉妒,眼红别人,也被戏称为“吃醋”。


“拍马屁”是怎么来的?
“拍马屁”一词自然是从产马区流传起来的。 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等地,草原辽阔,盛产马匹,而且经常出现宝马良驹。一般百姓人家都会拥有几匹马,以解决行路、运输等问题,牧民们常以养得骏马为荣。有时人们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摸摸马膘如何,并附带随口夸上几声“好马”,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 起初,人们实事求是,好马说好,可是相沿很久以后,有的人竟不管别人的马好与坏、强和弱,都一味地只说奉承话,把劣马也说成是好马了。 于是“拍马屁”一词便用来讽刺那些不顾客观实际、专门谄媚讨 好别人的行为了。


“眼中钉”的由来
“眼中钉”人们常用其来形容极为仇视的人。提起这个词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   传说,北宋真宗年间,宰相丁谓和太监狼狈为奸,把持朝政。当时老宰相寇准尚在朝中,丁谓深知寇准为官公正,刚正不阿,生怕自己所做的坏事被他拿住把柄,引发后患,就千方百计地在皇上面前说他的坏话,后来寇准被排挤出了京城。   丁谓所为,被老百姓看得清清楚楚,不久,出现了一首民谣。歌中唱道:“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歌中的“丁”,指的就是丁谓。于是,“眼中丁”的说法逐渐流传开来。到后来,“丁”又演变成“钉”。


何谓“拔河”?
拔河始于距今二千四百年前春秋时期的楚国。楚国地处大江南北,水道纵横,除陆军外,还有一支强大的水军舟师,并曾发明一种称之为“钩拒”的兵器,专门用于水上作战。当敌人败退时,军士以钩拒将敌船钩住,使劲往后拉,使之逃脱不了。后来钩拒从军中流传至民间,演变为拔河比赛。   到了唐代,拔河活动已广泛展开。“大麻全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可见古代参加拔河的人数比现在的多得多。大绳正中插一根大旗,旗的两边划两条竖线,称为河界线。比赛时,以河界线为胜负标志,所以改称“钩拒之戏”为“拔河”。一声令下,河界两边选手紧挽绳索,“使相牵引”,围观者“震鼓叫噪,为之鼓劲”。


“麻将”如何得名?
传说,麻将一百零八张牌隐喻梁山一百单八将,是元末明初一个崇拜水浒英雄的人发明的。麻将被胡适称为“国戏”,今又普及成健康娱乐活动。   麻将牌又称麻雀牌、竹城之战、方城之战。现代麻将牌产生于明末清初,起初在我国江、浙一代流行,19世纪20年代初被作为“巨额商品”向外输出,流入西方和日本。麻将牌是由明代的一种娱乐品——马吊牌名称变化而来的,麻将牌最早的文字记载写为马将牌,可见麻将牌名称的来源与马吊牌的名称有联系。《清稗类钞》中记载:“麻雀牌是马吊牌一音之转。”麻、马二字同音,江浙一带的乡音称鸟为刁,刁读去音就是吊。于是,马吊就读了麻将,麻将牌由此得名。   在明末清初马吊牌盛行的同时,由马吊牌又派生出一种叫“纸牌”(也叫默和牌)的戏娱用具。纸牌也是供四人打,由纸制成的牌长二寸许,宽不到一寸。纸牌开始共有60张斗纸牌时,四人各先取十张,以后再依次取牌、打牌。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将牌了。这种牌戏在玩的过程中始终默不作声,所以又叫默和牌。   后来人们发现在玩麻将时常常把牌拿完了,也没有人做成牌,感到扫兴。为弥补这个缺憾,于是又增加了听用。最初的听用只增加两张,逐渐发展增加为更多的张,直到发展为有绘图的麻将牌。   但由于纸牌的数量一多,在取、舍、组合牌时十分不便,人们从骨牌中受到启发,渐渐改成骨制,把牌立在桌上,打起来就方便了。正宗的麻将牌从此开始。

狗咬吕洞宾 传说中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其实是唐朝末年一个科场失意,弃儒取道的儒生。 吕洞宾有个同乡好友叫苟杳。苟杳父母双亡,孤身一人。吕洞宾见他度日困难,就和他结拜成兄弟,并请到自己家居住。他希望苟杳苦心读书,将来好有个出头之日。苟杳十分感激,牢记吕洞宾的话,整日刻苦读书。 有一天,吕洞宾家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他见苟杳一表人才,读书用功,就对吕洞宾讲他想把他的妹妹许给苟杳。吕洞宾怕误了苟杳的前程,就婉言推托了。但苟杳得知后却动了心,可因自己吃住都靠吕洞宾,而吕洞宾又推托了此事,自己又有什么办法。吕洞宾知道了苟杳的意思后,就对他说:“林家小姐才貌双全,早有所闻,你既然想娶,我也不阻挡,不过成亲之后,我要先陪娘子住三天。”苟杳听后不觉一愣,但思前想后,还是咬着牙答应了。 婚喜之日,一切仪式都进行完了。掌灯时分,因有前诺,苟杳将新娘引进洞房后就躲开了,洞房里就剩下新娘一人。这时,吕洞宾走进洞房,也不说话只管坐到桌前灯下,埋头读书。开始新娘见新郎如此用功读书,好喜欢。可等到半夜还是如此,实在无奈,自己只好和衣而睡。天明醒来,“丈夫”早已不见。又是两夜,都是这样。林小姐暗自伤心落泪,不知新郎为何这样。 三夜过后,苟杳踏进了新房,他见娘子正泪满香腮,连忙上前赔礼。新娘只管低头哭着说:“郎君为何三夜不共床同眠,只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这一问,问得苟杳目瞪口呆,好半天才醒悟过来,双脚一跺,仰天大笑道:“原来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就用此法激励我,可用心也太狠了些!”接着就把这事对新娘前前后后地说了一遍。从此,苟杳刺股悬梁,奋发攻读,京城应试,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大官。尔后,苟杳夫妇便与吕洞宾一家洒泪而别,赴任去了。 过了八九年,有一天吕洞宾家不慎失火,除人外,一切都化为灰烬。为生活所迫,吕洞宾只好沿路乞讨,来到苟杳府上请求帮助。苟杳听后便对吕洞宾说: “一切敬请放心,小弟自有妥善安排。”一晃过了十天,除了每日盛筵招待,苟杳根本不谈如何帮助吕洞宾之事。又过了一些日子还是如此。吕洞宾疑心苟杳不肯相帮。又过了几天,吕洞宾实在憋不住了,便提出要回家,可苟杳只是劝他再享几天清福。吕洞宾忿忿地说:有福你享好了。说完扬长而去。 身无分文的吕洞宾只好再沿路乞讨,返回家乡。在路上,遇有一人同情他的处境,给了他一些银子,才使他早日到家。可到了村里,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有个邻居告诉他:你家已盖起了新房搬到村东去了。吕洞宾来到村东的新房里,见妻子正全身披孝,抚着一口棺材在嚎嚎大哭。他大吃一惊,怔了半天,才轻轻叫了一声娘子。娘子扭身一看,惊恐万状,疑是鬼怪,经吕洞宾解释后才信。 吕洞宾问明妻子后,气得把棺材砸开了,只见里面全是金银财宝,上面还放着一封信,取出一看,上面写道:“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吕洞宾看完,如梦初醒,深悔自己不识好人,错怪了苟杳,他苦笑了一声说道:“贤弟,你这一帮,可帮得我好狠啊!” 自此,狗咬(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就在民间传开了。


莫须有 秦桧杀害了岳飞,韩世忠问他:“你说岳飞谋反,证据在哪里?”秦桧回答:“其事体莫须有。”世忠就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字狱。 “莫须有”如果解释作“不须有、必须有”,都是错误的。“莫须”二字为宋朝人口头常谈,近以“或者”、“恐怕”的意思。如刘克庄《杂记》说:“方今人才,……若就士大夫中求如(寇)准、 (李)纲、 (陈)康伯辈,莫须有人。”“莫须有人”即:“或者还有人”。 秦桧说的“其事体莫须有”,用现代语翻译出来,就是:“这件事恐怕是有的吧。”这句话充分暴露了秦桧的专横跋扈。

依样画葫芦 北宋初年,有个翰林学士叫陶谷,在宋太祖赵匡胤身边担任起草各种文告的工作。时间一长,他自以为有功,便向宋太祖讨个高官做。 谁知宋太祖却说:“翰林学士起草文告,无非是参照前人的旧本,其间不过换几个字句,充其量不过照葫芦画瓢而已,谈不上有什么贡献。” 陶谷深感失望,一气之下就作诗自嘲,其中有这样两句: “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从此以后,“依样画葫芦”就作为一句熟语,流传在人们的口头笔下。常用来比喻模仿别人,毫无创见。

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传说姜太公封了诸神后,各神甚为满意。·唯独姜太公的老婆扫帚星没有封到神,整日哕哕嗦嗦,争着要封神。 一日,姜太公的老婆又在告“枕头状”了。太公听后,大为不悦,随口训道:“一个妇道人家,整日争名夺利,叽哩咕噜的,活像个穷神。”谁知扫帚星一听,高兴得不得了,当即跳下床来,以为太公封她为神了,就到处游说,自鸣得意。哪晓得,老百姓却把她恨得要死,因为她走到哪里,哪里就穷,就是原来富的地方,也因有了她的到来而变穷了。 有位耿直的人将此情秉呈太公,太公大为惊讶,立即召集诸神,亲笔书下:“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以镇扫帚星的淫威。从此以后,人们为了避穷神、图忌讳,就在门上、屋内贴上“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字条,以杜穷神为害,此事一直沿袭至今。


三令五申   春秋时侯,有一位着名军事学家孙武,他带着自己写的兵书《孙子兵法》去见吴王阖闾。   吴王看过之后说:“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是不是拿我的军队试试?”孙武说可以。吴王再问:“用妇女来试验可以吗?”孙武也说可以。于是吴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宫中美女,请孙武训练。   孙武将她们分为两队,让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宫姬当队长,并叫她们每个人都拿着长戟。队伍站好后,孙武便发问:“你们知道怎样向前向后和向左向右转吗?”众女兵说:“知道。”孙武又解释道:“向前就看我心胸,向左就看我左手,向右就看我右手,向后就看我背后。”众女兵说:“明白了。”   于是孙武命人搬出铁钺(古时杀人用的刑具),三番五次向她们告戒。说完便击鼓发出向右转的号令。怎知众女兵不但没有依令行动,反而哈哈大笑。孙武见状,说道:“解释不明,交代不清,应该是将官们的过错。”于是又将刚才一番话详尽地再向她们解释一次。再而击鼓发出向左转的号令,众女兵仍然只是大笑。孙武便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是将官的过错。既然交代清楚而不听令,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说完命左右随从把两个队长推出斩首。   吴王见孙武要斩他的爱姬,急忙派人向孙武讲情,可是孙武说:“我既受命为将军,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遂命左右将两女队长斩了,再命两位排头的为队长。自此以后,众女兵无论是向前向后,还是向左向右,甚至跪下起立等复杂的动作都认真操练,再不敢儿戏了。   这故事出自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后来人们把孙武向女兵再三解释的做法,引申为“三令五申”,即反覆向人告诫的意思。例如某地政府屡次向食品商店告诫食品要清洁卫生,以免损害顾客健康,我们便可说:关于食品商店要保证清洁卫生,政府已“三令五申”,大家都早已知道了。


狐假虎威 战国时代,楚国最强盛时,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楚宣王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   在一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肚子饿了,跑到外面觅食。当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说话了:“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地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   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是百兽之王,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   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他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鼠窜。”   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狐狸说的做了。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他们走没多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狂奔四散。   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但他并不知到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狐狸的计策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假借老虎的。   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藉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藉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大公无私   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令,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   平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   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 ,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的。”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就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   祁午当上了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称赞祁黄羊。孔子说: “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像黄祁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啦!”


竹叶舟   传说唐朝时候,江南有个陈季卿到京城安赶考,他老是考不上,在长安住了十年,还没有能够回家。   一天,他到青龙寺去拜访一个相熟的和尚。恰巧那个和尚外出未归,他就在寺中休息一下。这时,有个终南山来的老翁,也来拜访这个和尚。于是,两人就一道坐下等。   陈季卿看到寺中有一幅很大的《寰瀛图》,图上有各地的地。他寻到了江南路,叹了口气,说:“能够回家看一看,也不懊悔考不上了。”   老翁说:“这有什么困难呢?”老翁说罢,就到阶沿前种的竹子上摘下一片竹叶,放在图上的渭水中,然后对陈季卿说:“你专心看着它,就会如愿了。”   陈季卿听了,真的盯着图上看。他看了一会,见渭水波浪滚滚,水中突然涌现出一艘很大的船,自己一下子就登到了船上。那艘船飞快,不久陈季卿便回到了家中。兄弟、妻子见他突然回来,又突然而去很是惊慌,以为他已经变成鬼了。一会,那艘船又到了渭水。陈季卿立即上岸去青龙寺,看到那个从终南山来的老翁,仍披了粗布上衣,坐在寺中,还没有回去。   后来,就用“竹叶舟”来比喻短暂的、梦幻般的境遇,有时候也用来表现思念亲友之情。


井底之蛙   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   青蛙就对海龟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在砖洞边睡一会儿;或者只留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全身泡在水里;或者在软绵绵的泥浆里散步,也很舒适。看看那些虾和蝌虾,谁也此不上我。而且,我是这个井里的主人,在这井里极自由自在,你为什么不常到井里来游赏呢!”   那海龟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整个伸进去,右脚就给绊住了。它连忙后退了两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诉青蛙:“你看过海吗?海的广大,何止千万里;海的深度,何止千万丈。古时候十年有九年发大水,海里的水,并不涨了多少;后来,八年里有七年大旱,海里的水,也不见得浅多少。可见大海是不受旱涝影响的。住在那样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乐呢!”  井蛙听了海龟的话,吃惊地呆在那里,再没有话可说了。


“月老”的传说 唐朝时候,有一为叫韦固的人,有一次,他到宋城去旅行,住宿在南店里。一天晚上,韦固在街上闲逛,看到月光之下有一个老人席地而坐,正在翻一本又大又厚的书,而他身边则放着一个装满了红色绳子的大布袋。   韦固很好奇地问:“老伯伯,你在看什么书呀!”那老人回答说:“这是一本记载天下男女婚姻的书。”韦固听了以后更加好奇,就再问:“那你袋子里的红绳子,又是做什么用的呢?”老人微笑着对韦固说:“这些红绳是用来系夫妻的脚的,不管男女双方是仇人或距离很远,我只要用这些红绳系在他们的脚上,他们就一定会和好,并且结成夫妻。”韦固听了,自然不信,以为老人是和他说着玩的,但是他对这古怪的老人,仍旧充满了好奇,当他想要再问时候,老人已经站起来,带着他的书和袋子,向米市走去,韦固也就跟着他走。   到了米市,看见一个盲妇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迎面走过来,老人便对韦固说:“这盲妇手里抱的小女孩便是你的妻子。”韦固听了很生气,以为老人故意拿他开玩笑,便叫家奴去把那小女孩杀掉,看他将来还会不会成为自己的妻子。家奴跑上前去,刺了女孩一刀以后,就立刻跑了。当韦固再要去找那老人算帐时,却已经不见他的踪影。   光阴似箭,转眼十四年过去了,韦固已找到满意的对象,即将结婚。对方是相州刺史王泰的掌上明珠,人长得很漂亮,只是眉间有一道疤痕。韦固觉得非常奇怪,于是便问他的岳父:“为什么她的眉心有疤痕呢?”相州刺史听了,便说:“说来令人气愤。十四年前在宋城,有一天保母抱着她从米市走过,有一个狂徒,竟然无缘无故的刺了她一刀,幸好没有生命危险,只留下这道伤疤,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呢!”   韦固听了,愣了一下,十四年前的那段往事迅速的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他想:难道他就是自己命仆人刺杀的小女孩?于是便很紧张的追问道:“那保母是不是一个失明的盲妇?”王泰看到女婿的脸色有变,且问得蹊跷,便反问道:“不错,是个盲妇,可是,你怎么会知道呢?”韦固一时间答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然后把十四年前在宋城,遇到月下老人的事合盘托出。王泰听了,也感到惊讶不已。   韦固这才明白月下老人的话,并非开玩笑,他们的姻缘真的是由月下老人作主的。因此夫妇两更加珍惜这段婚姻,过着恩爱的生活。   不久,这件事传遍宋城,当地的人为了纪念月下老人的出现,便把南店改为“订婚店”。由于这个故事的流传,使得大家相信:男女结合是由月下老人系红绳撮合的,所以,人们就把媒人叫做“月下老人”,简称为“月老”。


何为“内助之贤”   晏婴是战国时齐景公的宰相,躯体不甚高大,据云长不满六尺(相当现在四尺三寸)但他很有才干,名闻诸侯。   有一天晏婴出门,坐看车子,由他的御者(马车夫)驾车。那位御者的妻子很贤淑,当御者驾看车子,经过自己家的门口时,他的妻子在门缝里偷看,看见她丈夫挥看马鞭,现出洋洋得意的样子。   当天晚上她丈夫回家时,她就责他道:“晏婴身长不满六尺,当了齐国的宰相,而且名闻天下,各国诸侯都知道他,敬仰他。我看他的态度,还是很谦虚,一点也没有自满的意思。你身长八尺,外表比他雄伟得多,只做了他的驾车人,还洋洋得意,显得很睛傲的样子,所以你不会发达,只能做些低贱的职务,我实在替你觉得难为情啊!”   御者自从听了他妻子的话后,态度逐渐转变了,处处显得谦虚和蔼,晏婴看见御者突然谦和起来,觉得很奇怪,问他的原因。御者就把妻子所说的一番话老老实实地告诉晏婴。晏婴为他听到谏劝,能够马上改过,是一个值得提拔的人,于是推荐他当了大夫的官。   由这内助之贤的故事,后人把它引伸来,恭维人家有贤淑的妻子。今日一般人对妻子能够帮助丈夫,使丈夫的事业、学业、品格方面都有了进展,增加丈夫在社会上的地位,就称他有内助之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