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金字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51:15


  情绪在“初级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对“高级需要”产生“欲望”。司马迁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生理的需要”是“存在”的基础;“自我实现”则是发自人性的本能。“本能”,即人类必然的选择,所有“欲望”之中最终的需要。
  满足“人”的生理需要是维系其人性善良的基础,这也是“文明” 社会的义务。孟子曰:民无恒产则无恒心。基于“生理与自我”的关系正如“存在与发展”的关系。老子曰:“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鄙视“石头”践踏的是“美玉”,践踏人性丧失的就是人情。

  “性善”是人类行为动机抉择的唯一途径,“情恶”是行为需要的强度。勇、义、智、《仪礼》的强度反应出行为实践中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方面。促进积极的称“善”,抑制消极的称“不善”,鬼谷子曰:悦者知之,损者行之。善之者悦之也,悦者行之,行必知之,不逾其“节”;不善之者损之也,损者知之,知必行之,不逾其“度”, 故“知有节”以至“行有度”,礼也,“致中和”而谓仁。性善以致“仁”的动机抉择就是人生的最终归宿。  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是矣,复民孝慈,天下人性之所共善也。为“父子”而“安六亲”,因夫妇而序人伦。盖有国有家者,“仪礼”也,“周礼”则安天下。故圣人出而有仁义,“周礼”行则节“法”度,仪礼者“法”之“度”也。情恶有度,性善有节,“节”者,以礼不可以不行也。  人之有情不可以任其恶;人之性善不可以不行。善者所以治其恶,智则为“礼”,仪礼也,仁则致“一”,周礼也。是矣,周礼,性之所善,行之,礼也;仪礼,情之所恶,知之,法也。故法者,去其勇,义也;礼者,行其理,信也。智必有所知,情之恶也;信必有所行,性之善也。善行恶知,仁至义者,志也,太极也。  义者,异也。  爱之义,性顺也,知性中也;  恶之义,性动也,知性疾也;  喜之义,性丽也,知性吉也;  欲之义,性陷也,知性凶也;  惧之义,性入也,知性厉也;  怒之义,性止也,知性吝也;  哀之义,性悦也,知性通也。
  人有七情:“顺”而至“通”,七情乐性,致中和也,仁也。知仁则志必行也,此谓仁之义也。“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此人道之所以“势在必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