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忠:资本乘号布谋投资战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2:45:25

吴克忠:资本乘号布谋投资战法

2010-10-19 11:16:14 来源: 商界(重庆) 跟贴 0 条 手机看股票

八年时间,先后注资61个项目,其中16个项目已经成功IPO,平均投资回报率高达7~8倍,而私募业界的这一数字只是200%~300%——外表憨厚的吴克忠,翻越了怎样的厚重人生,布谋了怎样的资本棋局,才积攒下如今惊人的爆发当量?

吴克忠是谁?

在记者采访之前,这依然是个谜。我们只知道,他是一家操纵着15亿元人民币和3亿美元资金规模的风投机构的总裁,在中国资本市场上耕耘八年而鲜为人知。媒体报道对其前世今生也多半语焉不详。

若不是因为2010年上半年轰动投资界的系列“巨案”,吴克忠或许依然会忽隐忽现在众多的光环之下——

2010年3月30日,中宇卫浴在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主板上市,首次募集资金1.05亿欧元,创下中国企业在法兰克福交易所主板上市首次募集资金新纪录;

4月21日,碧水源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募集资金24亿元;

4月27日,数字政通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募集资金7.5亿元;

5月20日,雷士照明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募集资金15亿港元;

5月27日,优源国际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募集资金7.7亿港元;

6月11日,山东博润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募集资4000万美元。

半年时间,这一连串炫目的资本巨案看似没有任何的关联,但是,有心的记者在这些企业的投资者名录里,惊愕地发现了同一个神秘投资者,他就是优势资本总裁吴克忠!

几番推辞,数度改期,记者才在吴克忠考察企业的间隙逮住了他。

走进优势资本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总部,眼前的景象同样令我们吃惊——不足300平方米的办公间,陈设简洁实用、没有任何奢华的装饰,这是运作数十亿元私募基金的大脑中枢吗?

——“私募基金再多的钱都是个人投资者的钱,那是用来投资的,不是用来享受的。”吴克忠说。

初次见面,吴克忠会豪爽地抢先一步伸出手略弯腰以示尊重地跟你握手,一笑起来双眼就眯成一条缝。采访中,他待记者如朋友一般,热情诚恳,有问必答。这是那位传说中高高在上,指点江山的投资巨鳄吗?

——“我们投企业,实际上是在投人,所以和人打交道,一定要公平看待,既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吴克忠又说。

2002年,38岁的吴克忠回国创立优势资本。至今已先后注资61个项目,其中16个项目已经成功在全球各大交易所上市,投资回报率最高达50倍,平均达7~8倍,而私募业界的平均水平仅为200%~300%。

——与业界普遍印象的强烈反差,和领先业界的投资战绩,更增添了吴克忠的神秘色彩。

外表憨厚的吴克忠,翻越了怎样的厚重人生,布谋了怎样的资本棋局,领悟了怎样的投资战法,才积攒下如今惊人的爆发当量?

股评家初出茅庐

1990年代初的上海滩,资本市场风云初起。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开市,一扇厚重的资本大门缓缓向民众开启,懵懂而无序。

这一刻,吴克忠26岁,已在上海交大毕业留校任教3年,教授技术经济。1989年,人民银行牵头筹备证券交易所,上海交大顺势率先开设证券课程,吴克忠也顺势主动申请转向了证券教学。在这一中国证券的启蒙阶段,他大量查阅国外证券市场的资料,边教边学,很快成为上海知名的证券研究者。

上交所成立后,刚刚创刊的《上海证券报》慕名邀请吴克忠撰写股评。吴克忠凭借数量经济的分析功底,从公司改制与永续经营的层面来分析股票,一改市场上盛行的K线图等单纯的数据分析方式。这一独到之处,使吴克忠的股评渐受股民们的追捧。

从1992~1993年,几乎每期《上海证券报》上都有吴克忠的股评文章。每天股市一收市,就有很多编辑排队等他的稿件,写完一页传真一页。

媒体的放大效应,使吴克忠的股评开始深刻地影响着千千万万的投资者,这种成就感让他一时无比亢奋。在每周的股市分析会上,他面对台下成百上千的股民指点江山,其声音还通过电话与喇叭,传到全国各大城市的分会场。

1992年,时任福建省副省长的刘明康,在报纸上看到吴克忠关于证券市场和企业改制的文章,觉得非常有见地。他随即派人邀请吴克忠去福建考察,为几家具有上市潜质的企业出谋划策。这其中就有曹德旺的福耀玻璃

当时的福耀玻璃还坐落于福清市高山镇。曹德旺自1983年承包了这家破旧的乡镇玻璃小厂,八年奋斗,将福耀玻璃打造为福建知名的民营企业。1991年,福耀玻璃成为福建省第一家公开发行原始股的企业,每股价格1.01元。

在那个资本市场混沌初开的年代,很多人都对股票一无所知。在大家脑子里原始股的概念,不过是几张花花绿绿没用的纸,啥时候拿回钱来说不准。甚至有说法是曹德旺缺钱,想套老百姓的钱。

在吴克忠去之前,福耀原始股的公开募集很不受待见,于是,不得不通过政府机关层层摊派才得以勉强发行,还招得怨声四起。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不少福建当地人并不看好福耀玻璃上市,认为上市对于一家民营企业来说,是一件非常遥远的事情。毕竟上海证交所首批上市的“老八股”中没有一家是民营控股的企业。于是,市面上开始流传“福耀玻璃根本不可能上市”,很多小股东纷纷要求退掉原始股。

吴克忠在破旧而又热火朝天的福耀工厂里,见到了曹德旺。这个又黑又瘦的汉子,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天三顿都在食堂里凑合,长期晚上睡在玻璃厂里。更令吴克忠震撼的是,外表上与南方老农别无二致的曹德旺具有独特的市场眼光。

那时,全国各地都拥有中小型玻璃厂,管理粗放技术落后,都以生产普通的平板玻璃为主。如果一直在这样低壁垒的市场中竞争,别说上市,活下去都难。曹德旺却独辟蹊径看到了汽车玻璃这一潜力巨大的细分市场。

在此之前,国内汽车玻璃几乎全部依靠从日本进口。为了突破日本公司的技术壁垒,曹德旺勒紧裤腰带,从芬兰引进了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全国各地搜罗技术人才攻关,终于研制出世界一流的汽车专用玻璃,每平方米成本不到200元,售价1500元,比市场上的主流日本货便宜了10倍。刚刚投产,市场便已供不应求。

吴克忠开始兴奋了:勤勉不懈的企业家和前景大好的项目,已经为福耀玻璃蓄积了充沛的市场势能,只需要资本市场的轻轻一拨,这股能量便能如决堤之水一般冲击市场。

正是为此,曹德旺不遗余力地运作福耀上市。只是因为地处偏远的福清,迟迟打不开迈向上海资本市场的通道。而对证券市场了如指掌的吴克忠,正是曹德旺渴求的“上市军师”。

吴克忠爽快地答应了曹德旺的邀请。他向记者回忆:“福耀原始股发行价为1.01元,每股盈利大概六七毛,当时我们估计市盈率为五六十倍,在上海证交所上市之后股价应到30元以上。”

紧接着,吴克忠一方面在福建当地,帮助曹德旺以两三块的价格回购小股东退掉的原始股;另一方面,他在上海充分调动自己在证券市场的资源,发动了一系列的公关攻势,比如把曹德旺请来举办投资推介会、在股评会上极力向股民推荐福耀的原始股等——福耀玻璃的原始股在上海变得奇货可居。

这,其实是中国一级半市场的开端。

有一次,几个听讲的大户在会后拦住吴克忠就问:吴老师带身份证没有?惊讶中的吴克忠回答:带了。于是,几个大户带上五六个提着巨额现金的马仔,连求带哄地让吴克忠领着他们直奔机场,到福清去坐地抢购福耀玻璃的原始股。

进入神奇的世界

在那个极为特殊的市场环境中,吴克忠猛然发现,自己打开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以前在二级市场费尽心机地猜测上市公司动向和老板的想法,即使赢利也只是用百分数计算。而在这里却可以与上市公司老板站在同一战壕,进而攫取以倍数计算的价值。

吴克忠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并始终与福耀站在一起,为了感谢这位“上市军师”,曹德旺慷慨地赠送了3万股原始股。出于对福耀上市的预期和自己判断的自信,吴克忠自己又东拼西凑以2~3元不等的价格收购了3万股原始股。

1993年6月,福耀玻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一开盘股价从2元多猛涨至近50元,吴克忠手里的6万股立马变现为200万元的资金!

拿着人生第一个200万,吴克忠有点不知所措,当老师100年也未必能赚这么多钱啊!他好不容易回过神来,思来想去:这几年,自己提出一个很简单的数量经济理论,都可以对股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他的一篇文章因编辑的失误,一个小数点打错了,导致所涉股票连跌5天!这既说明目前国内证券市场的盲目和无序,继续投资的风险非常大;也说明自己在这里已经学不到什么东西了。他需要到世界的金融中心去寻找他渴求的专业和积淀。

1993年7月,吴克忠远赴美国西南路易斯安那大学学习,拿到金融硕士学位后,他闯进了华尔街,先后就职多家专业投行机构,从事帮助企业上市的卖方业务和私募基金投资的买方业务。而在同时期的国内证券市场,正经历青春期的躁动与痛楚,很多刚刚完成原始积累的大户,被频繁的波动震荡,以及不成熟的国债期货市场消灭殆尽。

如果不是2001年那场震惊全球的 “9•11”惨剧,或许吴克忠还会继续研习下去。当时他判断,美国经济很可能就此出现大逆转、步入长期衰退期。而另一方面,国内资本市场已经日趋成熟、生机勃勃。羽翼渐丰的他开始筹划归国事宜。

恰在此时,一位老友向吴克忠伸出了橄榄枝。此人名叫陈荣,10年前只是一个大户股民,是吴克忠股评会的忠实听众。

 

这10年来,陈荣成了国内证券市场极少数的幸运儿之一,他曾创造了“38天赚1个亿”的神话,后又创立中路实业,成为国内最大的保龄球设备供应商,跻身《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

在陈荣看来,吴克忠资本运作的视野超前,在华尔街积累了丰富的私募基金运作经验,还拥有畅通的海外筹资和上市渠道,可以将国内的优质企业推向海外资本市场。

两人优势互补,一拍即合。2002年底,吴克忠成立优势资本,合伙人是吴克忠和陈荣,其中吴是最大的个人股东。优势资本初期资金规模1.1亿元,出资人包括陈荣和一些美国投资者。

(本文来源:商界 作者:周攀峰 曹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