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习_一种值得借鉴的学习方法 — Windows Live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6:15:23
习_一种值得借鉴的学习方法         近日读龚鹏程先生的《国学入门》,被一段文字所启发。虽谈国学,其实很多的方面的岂不都是如此。熏习,一种学习方法,看似费时淘神,但如此得来的收获绝对是受用一世,刻入骨髓。有人经常问及如何学习英语,如何背单词,如何提高听力,以前我就是告诉别人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背,我从来没有背过,如再有同好之人问及,我请他读下面的这段文字,也许能带给他启发,让他自己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熏习方式。再者,何止学习如此,识人判事皆如此。 摘自《国学入门》

(一)熏习治国学,首先要熟悉材料。但这所谓的熟悉,并不是具体地找什么课题的资料,而是如家人一般。其熟悉,来自每天生活的各种接触,逐渐养成了心理及感情上的理解。治学犹如生活,读书仿佛交友,首先也就需要培养这种熟稔亲切之感。不能如现今研究生那样,光顾着做报告写论文,找固定方向、固定范围,乃至特定题目的材料。 这就叫随时熏习。熏,是如露重熏衣,香气袭人。人在兰麝之室呆久了,自然遍体生香。习,是幼鸟鼓动着翅膀不断练习着飞,久之亦成自然,振翅即起,不待思维。随时,则是说此种熏习要不择时地,随处、随时为之,什么材料都看看、都摸摸、都问问。古人常称羡那些书香门第或有家学渊源的人。什么是家学渊源呢?并不是家中父兄真有秘传,或曾经教了他读什么书、帮他上过什么课,而是在生长环境中有机会随时熏习,因而获得了许多具体性的了解。这些了解往往也会构成他们解决个别问题的支持意识(subsidiary awareness)。 所谓具体性的了解,不同于抽象性的了解。如火之热、如冰之寒,只要碰着了就懂得,不待知识之说明、概念之辨析、理论之阐述,此即称为具体性的了解。许多学者,因缺乏此类具体性了解,故论古人古事及古代思想,总是概念太多而常识太少,说解万端,辄如隔靴搔痒。 至于支持性意识,是说我们在进行一切知识活动时,自然会需要有一堆不可明言的知识成分在支撑着我们。例如椅子坏了,要用钉子钉牢。拿铁锤敲钉子时,我们注意力集中在榔头与钉子的撞击上,这称为焦点意识(focal awareness)。但控制着我们挥锤的角度、力度、手掌的移动、掌中之感觉的,却是我们无法明言的支持意识。是它协助、支撑乃至引导着那个挥锤的动作。它不是直接呈现在当下的行为或认知活动中,可是它才是影响行为的作用性力量。这种支撑意识又并非为钉钉子而设,它融贯在我们的意识中,碰着需要时,便相应生起。故它事实上乃是我们身体以及一切相关知觉、感情与意识理性之综合作用。一个人,在处理一件事、认知一个道理时不妥善,大抵不是因为它焦点意识不佳,而常是因他缺乏丰富的支持意识。 庞大丰富的支持意识,来自长期熏习涵茹,古人称其为学养,如养花育婴一般,需要时间,故又曰熟习。如水渐积、如瓜渐熟,生命与学问是一齐成长的。 我愿特别强调这一点。今人治学,只是知识或材料上的计较,焦点意识高度集中,以知解、概念、理论,钩稽材料、拼凑排比之,便可弋科名、博学位、评职称。学问不是涵茹养成的,遂亦使生命与知识隔为两事,致知活动被孤立起来,与整体生命意识了不相干。因而纸上固然说得井井有条,其人之性气心光却常令人不敢恭维。此乃近时学界之大弊,非古人治学之道也。 近日言治学方法者,亦只知如何收集资料、如何排比检核、如何做卡片、制图表,如何利用工具书、数据库,如何套理论、析概念,如何安章节、做调查……此皆“有为法”,且为第二义,割裂生命以为学,其弊滋甚。故我首揭此好学乐习之义,希望从学者能在熏习涵茹之中,养成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