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实践论——实践的观点是新闻学原理研究中的基本观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12:12
新闻实践论
——实践的观点是新闻学原理研究中的基本观点
陈坚
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是实践理论指导下的新闻观;实践的观点是新闻学原理研究中的基本观点。根据实践理论,作为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的新闻,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的。
所谓“实践”,不仅是指人们从事变革现实的活动,而且也具有哲学范畴意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概念。它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彻底决裂,实行了哲学革命,建立了新的世界观。它既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有了它,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才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到新闻学原理的研究中来,并把它作为一个基本观点,可以提高我们的研究水平,使我们的研究突破以往的“就事实论新闻”的层面,从而把专司向大众传播信息的新闻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与更为宏观博大、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大系统联系起来,使新闻成为一个开放的、与外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人们的利益、需要、态度密切相关,双向交流的,并相互引导、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具有活力的系统,成为人们直接观照现实社会的对象性存在物,成为社会变动和历史变迁的信号,成为人们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到新闻学原理研究中来,可以促进宏观新闻学的建立;可以把新闻学原理理论体系中的方方面面贯通起来,使理论新闻学和实用新闻学衔接起来;可以更好地吸收传播学、宣传学、舆论学的研究成果,并使新闻学与其它学科(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哲学等等)有了相通之处;可以以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思维方式去审视、研究、总结过去我们的新闻实践经验,指导新闻实践,使我们的理论更好地与实际结合起来。
对新闻学的研究可以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去研究,也可以从文化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去研究,当然还可以从政治学、法学、心理学以及其他一些角度去研究,不过这里有个大前提,就是要承认一个最简单、最基本的事实,即我们的新闻学是“人”的新闻学,而不是“物”的新闻学。人类创造了新闻,使新闻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因此研究新闻必然要研究“人”和人的社会本质,研究人类社会是怎样创造了新闻以及新闻是怎样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确立人在新闻传播中的主体地位,是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到新闻学原理研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正是实践,把人类和动物区分开来。动物不能区分主体和客体;只有人,才能通过实践把外部世界作为客体对象,并使自己成为主体。实践使人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为主体和客体,并通过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客体化,即人的对象化和非对象化的活动使两者联系起来,从而使人产生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以及价值观念和真理观念。生产劳动是人类实践的最基本的内容和形式。实践在本质上是生产的,并不断呈现出不断扩大的再生产态势。它不仅表现为人类对客体对象即外部环境的加工改造,而且还通过消费,享用实践成果,从而再生产出具有新的素质、新的需要、新的能力的主体,即人对自身的改造 。在生产劳动中,人与人之间必然要进行社会交往,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形成一定的生产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上层建筑以及相应的意识形态。生产劳动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交往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生产劳动和交往是实践的两个密切相关的基本方面。在生产劳动和交往中,发展了人的思维能力,出现了语言,出现了人类个体内部的自我信息交流和人与人之间外部的群体信息交流。信息交流使个人结面部落、民族、国家等社会共同体。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和过程中,才出现了人类文化,也才出现了新闻。
新闻决不纯客观的东西,而是主客体在相互作用中,主观与客观、能动与受动、社会与历史既对立又统一的产物。它是在人类实践的历史长河中,根据人类社会实践的需要,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被人类创造出来的。它的出现促进和扩大了人与人(包括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社会交往,提高了人类认识现实世界和改造现实世界的能力,并使它自己也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在现代,大众信息传播促进了新的产业革命,以数倍、数十倍乃至千百倍的速度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为了深入地研究这个问题,有必要对实践的两个基本方面之一的、最初与生产劳动紧密联系的交往作一些分析。交往是人之所以能成为“人”(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重要成因。交往不是直接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而是相互作用于人与人之间、即主体与主体之间矛盾,从而形成了社会共同体,以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分工越来越细,而整体化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信息传播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交往的规模也呈不断扩大的态势,并且越来越远离生产劳动,同时又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以语言、文字、图像等为符号、为载体在人们的精神交往和物质交往中产生,它不仅扩大了交往的空间范围,而且还形成了人类文明“社会遗传”的机制。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由于不断获取超额利润的驱使,资本日益国际化,促进了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信息传播(包括大众传播的新闻)在世界交往中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新闻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播,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与传播又是来源于人类实践,人类实践是新闻的源泉和基础。
把实践理论观点引入到新闻学原理研究中来,势必触及新闻学的根本。原来的新闻学教科书的基本观点及理论框架势必要作较大的调整,这首先表现在新闻本源和新闻本质的界定上。下面仅就这两方面的问题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有关新闻学原理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关于新闻本源
我认为新闻本源和新闻本体不是一回事。“新闻本体”系指新闻模写的“原型”、可以加工的“原料”。它与新闻虽不同质,但却是同构的。前者是自然信息(或称原始信息),后者是人工信息或文化信息。它是新闻真实性的“元点”,但从新闻发生机制的角度看,它仅是新闻原始的客观的“文本”,还不是终极的原因。而“新闻本源”,则是产生新闻的根本缘由,新闻由之产生的源头和基础,是比“新闻本体”在更高层次上、更深刻、充满矛盾的、动态的、符合历史发展辩证规律 的终极原因。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新闻起源于实践,或称新闻的本源是实践。
我国新闻学教科书一般认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这是误把“新闻本体”当作“新闻本源”。“事实”之所以不能成为新闻本源,这是由于:
(1)事实是必然要和一定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及原因等相联系的。也就是说,它是信息流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的一个片段;当一定的主体把它提取、剥离出来的时候,它已是”凝固化“了的。惟其”凝固化“,它才是确凿的、“铸定的”。它既不能编造,也不能隐瞒。在因果链中,它是某一种或多种其它事实的结果,也可以成为形成某种新的事实的惟一原因或原因之一。因而它只是“环节”,而不是根源。
(2)“事实”概念的实指对象就是信息,而信息是多种事物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所引起的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的物质运动(运动是物质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信息在时间上是同步的,但在逻辑上则是有先有后的,即先有物质运动,然后才能有信息。
(3)“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命题是正确的,但是不能推论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物质”和“事实”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在哲学上,“物质”是与“意识”相对的抽象范畴,而“事实”总是具体的事实;具体的事实又总是有人的意识活动参与的,即人的实践的事实。既然不能把有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参与的事实排除在“事实”概念之外,因而也就不能把它当作是本源性的东西。
(4)物质概念或客观存在概念,不仅包括作为新闻活动中客体对象的外部世界,也包括新闻活动中主体的人。人并不是抽象的意识的化身,而是有着物质载体的,即人体及其思维器官。仅把客体对象的外部世界看作是“新闻的本源”,却把主体的人排除在外,更没有看到主客体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这种观点是机械的、片面的、形面上学的。
(5)新闻不是处于自在状态的世界的产物,“自在世界”对于新闻无直接意义;只有“人化世界”,即经过人类改造过的世界对于研究新闻的起源或本源才有直接意义。研究新闻的本源,不能把目光停留在“事实”上,而应看到人类的社会实践。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7、18页)新闻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它的本源也应是现实人的实践活动和前人实践活动的成果。
有的同志认为,在新闻工作中可以讲实践观点,但对“新闻”、“新闻本质”、“新闻本源”等理论问题就只能谈事实,否则就不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不能保证新闻的唯物主义理论基础。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其实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学说正是在对德国古典哲学(其中特别是对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中建立起来的。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来说,他的哲学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新闻本源问题是新闻学原理研究的起点,“实践说”和“事实说”的分歧,不是“唯物”、“唯心”的分歧,也不仅仅是深刻与否的差别,而是实践的唯物主义与直观的唯物主义的分歧。这也是世界观的问题,但却是另一种性质的。
二、关于新闻本质(小标题)
新闻定义是新闻本质的文字表述,因此,新闻定义和新闻本质是同一个问题。我在《新闻本质论》一文中,试对新闻本质作了如下的的文字表述:“新闻是经选择加工并及时公开传播的有用信息。”其中“及时公开传播的有用信息”已为新闻理论界不少同志所认同。那么为什么要加上“经选择加工”、“有用”这样用来表示主体作用和主体价值标准的限制词?这是在对新闻的内在的主客体矛盾结构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价值与真理的对立统一的本质进行剖析后得出的必然结论。那么能够概括“主客体矛盾结构”和“价值与真理的对立统一”的概念是什么?那只有实践。列宁说:“必需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满的‘定义’中去。”(《列宁选集》第4卷第453页)列宁的话可以论上述论点。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新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新闻也不例外。
在思考新闻本质问题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到,作为新闻现象抽象结果的新闻本质,同样是也是一个动态的实践系统。在这个动态的实践系统中,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的两极,也就是辩证法所说的对立面。因此在研究新闻本质时,首先要确定什么是新闻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什么是新闻实践活动中的客体,以及在新闻本质问题上两者是怎样统一的。
(1)关于新闻主体。对新闻主体我认为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这两种不同理解实际上反映了两个不同层次的系统:一种是指工作主体,即新闻工作是由谁来干的。在工作主体中,又可分为发动者(如我国的党和政府)、组织者(如新闻主管部门、新闻单位的编委会等)、承担者(记者、编辑、通讯员等)三个层次。另一种是利益主体,即新闻工作是代表了什么人的利益、为谁的利益服务的。在研究新闻本质时,我们不仅要重视新闻实践中的工作主体,更要重视新闻实践中的利益主体,并把两者联系起来,因为后者是新闻价值的指归和客观评价标准,而工作主体是一定要为利益主体服务的。
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创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十分重视新闻利益主体问题,并把它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这里主要是三点:一是新闻利益主体与历史主体的一致。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而人民的新闻事业是人民的解放事业的一部分,因此新闻必须“为人民服务”,明确指出人民是新闻的利益主体。二是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一致。在新闻工作中强调党性原则,而“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三是人民利益和实践标准的一致。毛泽东同志说:”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的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论联合政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更进一步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是否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衡量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各个领域建设功过成败的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当然其中也包括新闻 工作和新闻事业。这三点既确定了新闻的利益主体,也确定了新闻工作的价值 主体、评价主体,确定了新闻价值 的根本内容。新闻工作中对信息的采集、选 择、加工以及何时传播、采取什么方式传播都 以此为根本标准。
这里附带说一下新闻价值问题。在我们的新闻学教科书中曾编纂了不少是关于党对新闻工作指示方面的内容,其中有不少是关于新闻价值方面的,但至今却未能提高到价值论的理论高度去认识,因而影响我们教科书的理论水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虽然恢复使用“新闻价值”这一概念,但仍囿于西方新闻学对这一概念的解释,只是限于其操作方面的一些要求,而未能把价值观问题包容进去。我认为对于新闻价值的涵义应该根据我们自己的理论和实践重新研究界定。
(2)关于新闻客体。所谓“新闻客体",实际上就是上面已经提到过的"新闻本体"。当新闻本体与新闻主体发生了主客体关系(也就是对象化和非对象化关系)后,新闻本体也就成了新闻客体。新闻本体是什么?是信息。在成了新闻客体之后,这种信息已不是处于原始状态的自然信息,而是与新闻主体发生了主客体关系的新闻信息。就实指对象来说,信息和事实是同一个东西。但信息和事实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事实着眼于客体对象的客观存在,要求人们的认识与它相符。因此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它仅是受动的。信息从主体的需要出发,要求客观事实能消除人们认识的不定性。因此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它不仅是受动的,同时又是能动的;既是认识的,又是评价的、实践的。信息概念的出现, 是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化。它具有表征性、中介性、效用性.(参见拙作《新闻本质论》)由于具有这"三性",信息(包括新闻信息)就不仅是客观事实的反映,而且是和人们的社会实践紧密相关的;只有和人们的实践需要相联系时,它才是有意义的。
人类的信息交流与传播,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之中。所谓精神交往,实际上就是信息交流。在现代传播学形成以前很久,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对人类的精神交往做过相当深刻的哲理性思考。“他们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谈到交往的社会作用:首先,交往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定的社会凝聚力,它本身成为一个部落或民族独立存在的粘合剂。……第二、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交往,缩短了社发展的进程,平日孤立状态下需要几十、几百年才能体现出来的社会矛盾,由于交往打破了孤立状态而往往很快暴露出来,从而使人们产生一种改革的需要。最后,交往一旦展开,使各个民族的交往日趋同步化。“(《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的视角——世界交往》,《新闻大学》总第35期第9页)陈力丹的论述结合历史发展规律具体地说明了信息的中介性和效用性(以表征性为前提)。因此当我们在确定信息或事实是新闻本体的时候,切莫忘记它是与“人”结成主客体关系的。在当今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条件下,掌握信息的重要性已成为普通老百姓所熟知。信息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能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定性,为具体实践指路。我把新闻本质概括为“经选择加工并及时公开传播的有用信息”,突出了新闻的主体性,是和新闻学原理中贯彻实践观点相一致的。
(3)关于新闻本质的基本矛盾。在新闻实践活动中,有诸多结成对子的矛盾,如宏观真实与舆论导向,客观、真实、公正、全面与有立场,新闻自由与新闻控制,受众需要与传者需要,服务性与指导性,公开性与保守秘密,时效性与时宜性,随机性与目的性,正面报道与批评报道,一般报道与典型报道,准确与模糊,可信与生动……这些矛盾是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在新闻领域里的反映。那么新闻本质的基本矛盾是什呢?我认为上升到哲学的层面看,仍是价值与真理的矛盾。这一对矛盾,是主客体矛盾在实践过种中,随着实践的进程而不断展开并不断解决的。解决矛盾的总的趋势,是使客体不断主体化和主体不断客体化。我们新闻工作者虽说是以”及时公开传播信息“为工作内容的,但同样也是为促进这”两化“而工作的。因此在概括新闻本质时就要兼顾到”及时公开传播信息”与“选择、加工有用信息”两个方面,而不能有所偏废。
掌握价值与真理这一对基本矛盾,也就不难理解在我们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矛盾,并进而合理地解决好这些矛盾。以宏观真实与舆论导向这一对矛盾中的舆论导向为例,它是指导、规范、帮助人们正确理解“宏观真实”、并促进“宏观真实”朝着一定的目标发展变化的;而“宏观真实”的发展变化又反过来要求“舆论导向”作出调整,以适应发展变化了的“宏观真实”。这里“宏观真实”是前提,是条件,是制约因素,“舆论导向”是主导的、能动的、创造的方面。两者既是对立的,又是互补的,是可以而且是一定要统一起来的。
三、关于新闻学原理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新闻学原理中的概念、原则、理论框架,是多重抽象的结果。因此应该特别注意方法论问题的研究,防止以偏概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新闻理论界对新闻理论中的许多问题,诸如新闻定义、新闻规律、新闻价值、新闻真实性、党性与人民性等作过研讨。应该说,这些研讨都是有成绩的,对于丰富和提高我们的认识,促进理论新闻学的建设是有好处的。但毋庸讳言,还存在严重的不足。总的说来令人有一种感觉,似乎问是还未彻底解决,许多意见还未能统一起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可能和我们的方法论的偏颇有关。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道路,主要问题是囿于认识论的真理性要求,而把与历史唯物主义有着密切关系的价值性要求排斥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其实就新闻学这门学科来说,其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价值观的。以新闻真实性为例,它的本质要求是人们的认识一定要符合或接近客观事物固有的属性和规律。就这一点来讲,它是一个真理性的规定;但是从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的实际情况来看,它又不仅仅是“真理性”的,同时也是“价值性”的,因为如果新闻不真实,就必然传递了虚假的信息;而虚假的信息又必然要产生实践的“误导”,其结果就不仅是无益,而且还有害。反过来说,新闻价值 是一个意义性的规 定,但真实性是它的前提,没有真实性,新闻价值也就失去了依据。
由于囿于认识论的真理性要求,因而在新闻学原理的研究中就出现了许多的难题。仍拿上面所举的真实性问题为例来说明,在感性的、“微观的”层次上,解决真实性问题困难并不大,而一旦进入到理性的、“宏观的”层次,问题就暴露出来,单靠真理性要求就显得“不够用”。有人曾用“本质真实”这个概念企图解决这个难题,但是正如许多论者所指出的那样,这个概念有诸多弊病。我认为症结在于一旦进入用抽象的方法获得的理性认识阶段,就必然会有立场、观点等等表示价值性的东西打入到里面去,价值和真理常常会密不可分地搅在一起。所谓“本质真实”,实际上只是经过价值判断的理性认识,还不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现实真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而不是价值判断。
有关我们在新闻学原理研究中所遇到的种种难题,本文不打算一一列举。我认为,如果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到我们的研究中来,我们就能高屋建瓴,眼界更加开阔,目光更加深邃,就有希望对这些难题的研究有所突破。因为实践概念天生地就综合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观、价值观、历史观、辩证法等多方面的“素质”,它使我们可以从多种视角、多种向度对新闻现象和新闻本质进行研究,从而使我们的研究“立体化”起来。
新闻并非无“学”,问题在于提高我们的研究水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建立起我们自己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我们不能满足于经验层次上的“理论概括”,也不能满足于“引进”国外的理论观点,而是要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新闻学。我们十分珍视一百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数十年来革命和建设中新闻工作实践提供的丰富经验,就该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的时代特点进行理论概括。而在进行理论概括中,理论观点的指导就显得十分重要。但由于过去受苏联理论模式的影响,实际上使人们的理论研究总是有一些“禁区”不能突破。根据邓小平同志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我们新闻理论界也应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理论新闻学的理论框架大胆进行改革。理论新闻学的改革本是新闻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大改革力度的今天,这个问题也该“提上议事日程”了。
(全文完。本文发表于1994年第5期《江苏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