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沃斯:中国声音的“缺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34:24
这次到瑞士达沃斯,出席2008世界经济论坛,前后共六天。星期日论坛落幕,曲终人散。当列车驶离这个阿尔卑斯山脚冰雪笼罩的小镇时,我想得最多的问题是:今年的达沃斯,来自中国的声音很少,以至于让人觉得有中国“缺席”之感。
每年一月份最后一周,达沃斯这个居民仅一万多人的欧洲滑雪地,几近成了临时的“国际政经和舆论中心”或“联合国第二”,是一场顶级的全球年度“吹风会”。一个名叫施瓦布的瑞士经济学教授,集37年之功,将达沃斯峰会这个“乌托邦”变成了富有全球影响力的现实。每年此时,全球政经、工商、科技、文化、传媒与非政府组织的领袖们,听命达沃斯的召唤,聚集于此,共商人类与地球的生存大计。但是,一个普遍的看法是,对“达沃斯”这个国际平台,中国近年来似乎已不那么热衷,代表人数在减少,参与感正在消退。一周观察下来,我觉得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且事关近年来“中国崛起”,“中国世纪”或“中国热”背后的中国国人心态,值得讨论。
先看一组数字:
 
——今年达沃斯正式与会代表2500多人,来自近90个国家,包括27位国家元首,113名部长级官员,近1400位工商界领袖,另有数百名学术、宗教、文化传媒界的领军人物。我对照本届达沃斯官方名册,对来自中国大陆的正式代表作了粗略统计。答案是:不到30人,仅占代表总数1%多一些。
——今年论坛共有近300场各类专题讨论或议程,据我统计,有中国大陆代表参与主持或出任嘉宾的仅13-14项,尚不到5%。
——会议期间,达沃斯论坛新闻中心陆续发布15篇新闻稿,其中引用中国代表观点的仅3、4处。中国副总理曾培炎所作的特别演讲,是中国代表团最重要的议程。但是,其演讲后原定的对话被临时取消,使各国代表失去了与中国领导人的简短沟通机会,令人遗憾。此外,印象较深的两位中国代表,一是经济学家、中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二是中国社科院世经所所长余永定,均以流利英语对富有挑战性的提问侃侃而论,从容分析中国经济现状。但是,在众多与中国利益攸关或中国理应发声的重量级专题讨论(如全球金融稳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危机、气候变化、公共卫生、非洲经济发展等议题),嘉宾中均没有中国官方或工商界代表,中国的声音自然无从谈起。
再举个例子:我旁听的“对全球贸易的威胁”专题辩论,嘉宾均是一时之选,如世贸组织总裁拉米、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施瓦布、欧盟贸易专员门德尔森,都是中国人熟悉的。此外,还有对西方措辞强硬的印度工商部长纳什。因嘉宾中没有中国代表,主持人、路透社的董事会主席费茨杰拉德在作最后结语时,感慨而言:“中国哪里去了?!”
对中国在本届达沃斯的低调,或“缺席”,我在采访中听到的解释大致有三:第一,这几年,中国官员与企业家为繁杂的国内事务所累,难以分身;第二,达沃斯只是清谈之地 (A Talking Shop),谈不成协议、签不了合同,出不了硬成果,只是浪费时间;第三,限于当地山镇条件,达沃斯的接待规格较低,一切从简。这让一些习惯于官式出访、“礼多人不怪”的中国企业家或官员感到委屈或有失身份。比如,当地旅馆房间窄小,设施简单,出行常得自己张罗,加上语言交流的隔阂,来达沃斯的兴趣自然大打折扣。
其实,以上几个因素恰恰是达沃斯的独特所在。
达沃斯之最大魅力在于,无论是谁,在这里都得换种活法。无论CEO, 部长、还是总理总统、都得暂时忘却自己的身份地位,放下紧绷面具,换一种没有警卫、秘书前呼后拥、没有繁文缛节的常人生活。与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议题,陌生人与陌生的思考方式相处一周。在达沃斯,你不能有太强的功利目的,此地签不了一纸合同,但可激活你的全球化与世界公民的视野;至于接待规格,达沃斯自然不是世界上最舒适的开会场所。不过,如果默多克、盖茨、布莱尔、博诺都能够应对,中国代表是否也应能坦然适应?
近年来,中国政府注重培养富有现代意识的新一代栋梁,在官员、外交官与企业领袖的培训上投入巨资,何不将达沃斯作为最前卫的全球化培训基地,让最富潜力的年轻企业家与官员到那里,面对全球精英,练语言,练国际心态、练适应力,练接受不同意见甚至异端的能力与胸襟,练适应每日长达16小时马拉松会议活动的体力。在经历达沃斯之后,你将不会在任何最重要的国际场合怯场。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开放方式。中国与达沃斯首度牵手,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当时,中国刚摆脱一个政治与经济的封闭年代。接受达沃斯是开放心态与“走出去”的象征。将近30年后,这次达沃斯峰会上“中国声音的缺失”,撇开上面提及的具体原因,很多人可能会问一个更广义的问题:进入21世纪,特别是在“中国崛起”与“未来世界经济强国”的全球赞美声中,中国将呈现怎样的大国心态?国人会不会沾沾自喜和固步自封,无意识间陷入大国中心的意识?中国人是否觉得在艰难走过30年的开放期后,现在应是世界回拜中国的时候了?
近年来,中国承接了不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活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览会,将全世界请到中国做客。从去年起,中国又成功创办了达沃斯的中国版——夏季达沃斯,这是中国对世界与人类的回报。但将客人请入家中,毕竟仍是在自己得心应手的地盘里操作。况且,也不必将太多的东西都变成“中文版”。全球化毕竟更多地是适应原本陌生甚至抵触的东西。最好的心态是,既要让世界走进中国,中国仍必须继续“走出去”。开放心态并不由GDP, 出口总量或者外汇储备额来衡量,与巨资并购外国公司的焦虑愿望也并无直接关系。近几年,软实力在中国是个时髦的字眼。平实地说,所谓软实力,就是看你如何能让外面的世界能够真切地理解中国。
在雪地冰天的达沃斯峰会,或许不能直接创造GDP,  但它是对全球化与人类沟通的朝圣,也能从某个角度传达一个转型国家的心态与脉动。达沃斯常被第三世界国家诟病为“富人俱乐部”。中国的全力参与,将使它避免这个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