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往往是从货币开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59:38
郑若麟
1929年经济危机从美国爆发后很快席卷全球。大约十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自2008年再度从美国华尔街爆发金融、经济危机至今已经两年。我们是否应该严肃地问一声:历史会不会再度重演?
法国电视三台不久前播出了一个收视率颇高的文化节目,题目是“与中国的战争是否不可避免”!主持人在开场白中,将今天比之1937年。那一年德国正在举办世界博览会。在此之前柏林奥运会刚刚结束。“恰好与今天的中国相类似……”言下之意不语而喻。《世界直奔战争》一书的作者历史学家德赛蒂纳回答主持人的这一问题时说:“与中国的战争不一定不可避免,很难说,但很有可能”,“局势已经很紧张”!曾在中国常驻过两年、曾出版了《中美帝国之战》的《论坛报》总编朗格莱则回答:“战争已经打响,就从昨天开始的。”“昨天”是指美国国会通过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的决议案。《玛丽亚纳》周刊总编科恩则说:“战争已经白热化。不过中国也有盟友:就是家乐福、沃尔玛等跨国大资本。所以这不是一场国家间的战争,而是一场经济战……”
无独有偶,澳大利亚最近也在展开一场类似的论争。《随笔季刊》刊登了前国防部情报高官、现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所长尤格·怀特的一篇文章,认为面对中国的崛起,华盛顿正在采取传统的“遏制政策”,并在四处加强其“具有威胁性质”的军事联盟。“一场规模巨大、甚至有可能是热核战争的真实危险正在上升”。文章在澳大利亚引发了一场大辩论,甚至连现任总理都投身撰文。其中最强硬分子声称要“以民主和自由的名义”建立针对中国的西方大联盟……
战争往往是从货币开始。今天席卷全球的货币或隐或显的“冲突”似乎在印证历史的演变进程。年初欧元的忽起忽落、近期日元的急剧飙升、巴、印、韩、泰等国不久前也都出手干预汇率市场,充分反映了这场看不见的“货币战争”的激烈程度。而其中人民币汇率问题,则占据着核心地位。二战前,也是由货币之争引导着各国走向贸易保护主义,最终兵戎相见!今天美欧各国对人民币汇率所施加的压力,是历史上所罕见的。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货币自主权的大国之一。通过汇率来操纵中国货币,是一大发明。人民币如果被迫快速升值,不仅中国手中的美元债务将大大受损,而且将使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也成为“烫手的山芋”。这不可避免地将引发中国国内经济的重大危机。这难道不是一场“准战争”吗?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干事斯特劳斯—卡恩也一再警告,“将汇率作为政策武器的念头一旦实施,将对世界经济复苏造成严重威胁”。
当货币崩溃导致中国经济出现危机,就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动荡。这时,就如二战前一样,便会出现一场舆论战:妖魔化对手,瓦解对手的战斗意志,诱导其内部矛盾激化,从而从“堡垒的内部发起进攻”。这一幕,从2008年迄今,几乎年年上演。最新的一场戏刚刚拉开帷幕。“不战而屈人之兵”,美国人一向是孙子兵法的崇拜者。如果到了这时对手仍然未被击垮,那么流血的战争就真的不远了。
事实上美国也一直在磨刀。在今年危机未过的背景下,美国军费开支却仍然在增长:其国防预算从2009年的6120亿美元增至今年的6800亿美元,增幅达9.5%。美国的国防预算已经是几乎所有其他国家加起来的总合,却仍然继续增长,这难道不说明问题吗?
出现在法国电视三台和澳大利亚的场景,似乎并不是偶然的哗众取宠。我相信法国和澳大利亚人民是绝对不想与中国打一场战争的。但提出“与中国的战争是否不可避免”这样的话题本身,就应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用专家的“行话”来说,这是在做“战争舆论准备”。这个世界的结构,就是金钱控制媒体,媒体操纵舆论,舆论主导民主国家民众的思想。中国在2008年后痛定思痛,决策利用雄厚的资金大办对外宣传,试图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这在国内被视为笑谈,在国际上却震动了西方。种种迹象表明,以货币战争的方式在金钱上削弱中国经济实力、以舆论战方式争夺道德高地、打击中国国际形象,是这场中美博弈的前导。而这一切都有可能是为最后的“摊牌”在做铺垫。如果我们掉以轻心,那我们可能真的会面临“三百年的殖民”了。当然,形式不会如十九世纪。会更聪明,更隐晦。但殖民的性质是不会变的……
我们宁愿相信世界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但战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最有效的维护和平的手段,则无疑是准备战争。
郑若麟简介:文汇报常驻巴黎记者。
资料来源:财经网·郑若麟的个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