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纽约的差距在哪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37:05
  
2008-01-23 00:56:25
大中小
标签:杂谈
虽说上海是除深圳以外最迟建立的中国名城,但毕竟在南宋时期就成了一个贸易口岸,那是在1149年。将近四个世纪后的1524年,意大利探险家韦扎拉诺才来到哈得逊河口,远远地瞥了一眼今天的纽约湾。请注意,发现美洲和名字用来命名美洲的也是两个意大利人——哥伦布和亚美利加,但意大利人却没有留下一块殖民地(不仅美洲没有,在全世界也没有)。 
之后的85年里,没有一个欧洲人再来造访纽约。直到1609年,受荷兰的西印度公司派遣,英国人哈得逊又来到这里,沿着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河流上溯,妄想为他的雇主寻找一条通往印度的道路。五年以后,一条过路的荷兰小船因为火灾焚毁,全体船员不得不在今天的曼哈顿岛度过一个冬天,同时建造出一条新的航船。他们是该岛第一批非原住居民,纽约的原名因此叫新阿姆斯特丹。

从上曼哈顿眺望下曼哈顿:纽约充满了细节
下面,我来说说上海的优点。世界著名的城市大多有河流流经, 这和早期人类的运输工具和能力有关。例如罗马的台伯河, 伦敦的泰晤士河, 巴黎的塞纳河, 纽约的哈得逊河, 等等。相比之下, 上海在大河的入海处形成的城市中无疑最为重要。尼罗河畔的亚历山大已不复昔日的繁华, 亚马逊河和黄河的入海处从来就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城市, 而密西西比河畔的新奥尔良其规模尚不及广州。
之所以如此,不仅因为上海位于波涛汹涌的长江的入海处,同时还有一条吃水很深的黄浦江贯穿市区。上海的缺点也显而易见,既没有一处海湾,也没有一座山峦,尤其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见不到一滴湛蓝的海水。因此,很多市民一生从未想过要去看看几十公里外的大海,这一点注定使上海成为一座讲究实效的城市。可以说,上海人仅有的浪漫情怀是由居住在这里的外国人带来的。

现在,我们把上海和纽约作一个简单的比较(小博文里不可能概括全面)。世人都知道,上海是中国的第一大城(正如纽约是美国的第一大城),也是中国的金融中心(纽约也是美国的金融中心)。可是,纽约还是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艺术和新闻中心,无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时代周刊》、《纽约客》,还是林肯中心、卡内基音乐厅、大都会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这也是我每次抵达纽约必访之处),甚或三大电视网总部均在纽约(有线电视总部虽然是在亚特兰大,但其主要拍摄和制作据点却在纽约)。在这方面,曾是中国新文化的发祥地的上海落伍了。
从浦西看浦东:上海还只是初具轮廓
目前的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两份报纸《南方周末》(周报)和《南方都市报》(日报)均办在广州,一座邻接香港、以音乐和娱乐业制作闻名的城市(一度在我心目中相当于洛杉矶)。虽然若干年前,《东方早报》就已在上海诞生,但这份大开本的报纸却是在广州南方报业集团指导和参与下创刊的。之后不久,因为办刊方针的不同,独立出来,其影响力始终局限在上海。该报印刷精良,一度在极容易受海派文化影响的杭州等地报摊上销售,但不久便因为购买者稀少销声匿迹了。
说实话,《南方周末》并非中国知识分子理想的报纸,因为它只谈论或追随一些已知的权威,但毕竟,它有其独立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只是,一份每周仅出一天的报纸,居然长期成为中国报业的翘楚,实在令人不可思议,由此可见,中国的新闻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长话短说,有些遥远的事情说了也是空谈,现在距离产生《纽约时报》或《泰晤士报》那样有影响力的日报在中国仍很遥远。
就近来说,既然广州25年前就可以办出《南方周末》,为何经济、文化和地理更具优势的上海至今办不出自己的《东方周末》或《中国周末》呢?这里面无穷的奥妙又是什么呢?不久以前,上海市一位主要领导人因为触犯多种法律,被开除一切职务,即将绳之以法,令上海市民拍手称快。那么,过去存在的障碍是否消除了呢?除了以上所谈到的,上海与纽约应该还有许多差距。
本文只能算抛砖引玉,请博友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