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十二五规划会有什么不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16:03

美媒:中国十二五规划会有什么不同?

2010年10月01日10:48腾讯财经汪涛我要评论(9) 字号:T|T

 

决定中国调结构成败的改革

我们认为下列重要改革有可能对整体或局部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值得关注。中国对增长模式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能否成功也将取决于他们:

能源和资源价格改革:调整资源和能源价格以体现其相对稀缺性并减少对工业的隐性补贴。这虽然会提高下游生产商的成本,但会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行业,帮助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减少经常项目顺差。国内上游的原材料、能源行业可能成为这项改革的主要受益者。

土地市场和物业税改革:打破地方政府在城镇土地供应领域的垄断将有助于增加土地和房地产供应,并降低其价格。再加上征收物业税,将有助于防止房地产行业出现大的泡沫。不过,这些备受争议的政策短期内将对房地产相关行业产生不利影响,但长期而言对建筑业以及消费品相关行业应有支持作用。

财政和税收改革:划清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并把政府开支引向公共物品,这将有助于减少经济中的地区性和行业性扭曲,同时会改善公共服务和社保体系。整体来说这些政策应有利于服务业和私营企业。

促进服务业和私营部门发展的措施:政府已表露了促进服务业和私营部门发展的意向,但尚未出台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应包括放松管制、降低准入门槛、改进土地和信贷供应、放松市场准入。这些政策将促进就业和收入增长,因而有利于消费品制造业和服务业。

金融业改革:这一宽泛主题将包括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发展国内债券市场,鼓励私营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和放开资本账户。不过,全球金融危机可能对中国金融领域今后的改革道路产生巨大影响,改革的步伐可能非常缓慢。

户口改革和农村土地改革:户籍改革,允许农村居民公平地获得教育等公共基础服务,改善农村地区的社保体系,放宽农村土地流转,都将有助于促进城镇化和农业发展,提高农村家庭收入和消费。

国有企业改革:要求国企向国有股持股人(更多的)分红,这将有助于其改善公司治理情况,提高资本成本从而抑制其投资冲动。这还可以为增加健康和教育支出、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更多的资金。这些政策应有助于提高家庭消费并使投资增长放缓。

(本文作者汪涛是瑞银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文中所述仅代表她个人观点。)

据参考消息援引美国《华尔街日报》网日前发表博客评论,题为《中国十二五规划会有什么不同?》,作者为汪涛。文章摘编如下:

每五年,中国会就国家发展制定一个全面规划,设立一些主要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引导未来五年的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下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在10月中旬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进行讨论。我们对十二五规划有什么预期?中国会下调中期增长目标,把重心更多地放在调整结构上吗?政府接下来将大力进行哪些重要改革?各地区和行业会确定具体的投资和增长目标吗?最重要的是,投资者应关注什么?

─ 10月中旬讨论的只是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总体框架。完整的规划将于明年3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其中将包括经济和社会的具体目标。随后各地区和行业将公布与这一规划吻合的各自的五年规划。

─ 我们预计十二五规划将调低中期GDP增长目标,着重强调调整结构。诸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平衡区域发展”、“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等出现在十一五规划中、已为大家耳熟能详的语句均将继续出现在十二五规划中。

─ 在十二五规划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关键词,包括“改善收入分配”,“保障性住房”,“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土地市场和房产税改革”。由于五年规划中大部分目标不具约束性,因此新的和原有的主题能否得到切实有力执行尚是个问号。

─ 中期来说,相对传统产业而言,科技、消费和服务相关的产业将从中国的结构调整中获得更大的好处。然而,在未来一两年,我们认为区域发展与产业升级两大主题将最为重要。在开始阶段,它们将表现为内陆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的更多投资,以及机械设备方面投资的增加。

上一个五年规划喜忧参半

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被视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强调增长质量而非仅看增长速度,并提出了可能影响深远的结构性调整蓝图。十一五规划还出台了各种措施以实现增长的“再平衡”,包括首次提出了节能目标,计划在五年时间内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

结果是喜忧参半。在过去五年,尽管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机,中国GDP增长仍远远超过了最初设定的目标(目标为年均增长7.5%,实际为11.4%)。中国看上去也会完成其它多数量化目标。但是,结构性调整进展缓慢:投资占GDP比重在过去五年进一步上升,反之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下降,政府和国有企业在控制和分配经济资源中所发挥的作用加大;经常项目盈余占GDP比重快速增加,仅在全球金融危机后有所回落;能源资源价格改革、国企改革等许多结构性改革出现了停滞徘徊。

下一个五年规划的同与不同

下一个五年规划(十二五规划)必须解决许多十一五规划同样面对的问题,但面临的形势将有很大的不同。就外部而言,中国出口面对的将是经济增势疲软的美、欧、日经济体,以及日益加剧的贸易保护主义。但同时中国也可以把低迷的外部环境视为积累资本的良机。就国内而言,人口变化可能会降低创造新增就业的压力。同时,为确保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需要解决地区与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值得重视的是,在中国平稳度过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政府和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更加模糊,这对未来几年来说也许不全是好事。

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十二五规划将像十一五规划一样,提出解决所有重要的结构性问题。我们应会看到许多熟悉的主题和词汇再次出现在下个五年规划中:

─ 改变增长模式:提高消费在GDP中的比重

─ 调整经济结构:提高服务业的比重,推动产业升级,加快西部和内陆区域的发展

─ 提高能效,减少污染

─ 促进农村发展,继续推动城镇化

─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可能有什么不同?

下调GDP增长目标。作为政府将更加重视调结构的信号,我们认为十二五规划的年均增长目标可能从十一五规划的7.5%调降至7%。然而,我们不应过多解读──实际上,未来10年中国年均增速仅需达到约5.6%的水平就能完成2000年至2020年间人均GDP翻两番的长期经济目标。五年规划的增长目标不具约束力,一直都被当作一个下限。而全国人大每年都会制定一个更高的增长目标。因此,除非有证据表明全国人大也下调了年度目标,且政府取消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我们对五年规划调低增长目标不必过于关注。

制定节能和碳排放新目标。政府可能设定单位GDP能耗再下降20%的节能目标。同时,基于2020年实现单位GDP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40%-45%的承诺,中国或许也会制定碳排放中期目标。

强调提高居民收入与改善收入分配。为了提振内需,我们预计政府将把提高居民收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我们预计改善收入分配也是一个重要主题,其中不一定包括提高国企的分红,但非常可能包括上调国有部门的工资,调高最低工资标准等。

保障性住房与社会保障体系。迅速蹿升的房价对许多城市居民而言已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我们预计政府将加大对这方面的关注和开支,在未来几年提供更多保障性住房。这与医疗养老改革一道可能被视为增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另一项内容。

两大主题清晰浮现

尽管十二五规划会涵盖所有重要的结构性主题并将提议进行全面性改革,但其中许多目标和改革措施并不一定会得到坚决贯彻和落实。即便如此,未来一两年的两大主题已经清晰出现在我们面前:区域发展与产业升级。这两个主题都与中央政府调整经济结构的目标相一致,并且都涉及到投资,因此会受到各方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欢迎。

区域发展(和城镇化)

沿海地区在享受了高增长的同时,其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已经上升。更重要的是,他们增长动力之一的出口,预计今后将日趋疲软。未来几年政府将着力加快西部和其它内陆地区的经济增长步伐,加速这些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为实现这些目标,政府将通过倾斜的政策(如优惠的土地和信贷政策)促进制造业向内陆地区迁移。

区域发展直接意味着内陆地区将增加基建投资,兴建工业园区,并进行旧城改造。这意味着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和GDP增长速度将继续领先于东部沿海地区。

产业升级(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将“调整经济结构”部分解读为“产业升级”。与简单淘汰落后产能不同,这个主题意味着在新设备、新技术和新产业上的投资,因而很容易被人接受。

对于传统行业,我们认为产业升级将涉及提高自动化程度,使用更多新机器设备来提高生产率。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在某些中国大量净进口,或预计市场将有快速发展的行业,产能将会快速扩张。国务院今年9月发布公告确定7个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它们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

根据投入/产出表提供的十分粗略的信息,我们估计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可能不到10%。然而,尽管它们的规模相对较小,但在强力政策的支持下,它们的增长潜力可能会相当大。政策支持可能会包括优惠的税收和财政政策、倾斜的土地和信贷政策,以及有利的政府采购政策等。

关键点:我们认为与2009-2010年不同,相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投资而言,明年资本支出的增长会更快。因此,尽管与刺激政策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正在淡出,而持续的调控措施也会降低房地产投资增速,我们仍认为在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会受到相当的支持。我们相信明年与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相关的投资项目就会推出,以确保4万亿刺激政策结束后投资增速不会显著下滑。同时,制造业投资的增加也会部分抵消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的疲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