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和讲《老子》第十八章道之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6:39:35
杜家和讲《老子》第十八章道之废 http://www.hljnews.cn  10-10-13 09:03  来源: 黑龙江新闻网-老年日报   [发表评论] [10条]

 

  【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语译】大道废弃了以后,才有关于仁义的倡导;随着智巧的出现,才产生了伪诈;家庭不睦以后,才会强调孝慈;国家陷于昏乱,才有所谓忠臣。

  【解说】老子绝对是一个聪明人,这一章显示了老子不同凡俗的智慧,那就是调整观察的角度,从而对于大家习见的事物有超凡的深刻认识。

  对于仁义之人及其仁义之举,我们都会赞赏有加;对于智慧之人及其智慧之举,我们也会由衷钦佩;对于孝慈之人的孝慈之行,我们都会击节赞赏;对于忠烈之士的忠烈之举,我们也会不尽感怀。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也是世之常态。但是,就是从这人之常情和世之常态上面,老子看出了问题。

  多年以前,韦唯唱过一首歌《爱的呼唤》,其中有这么两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之所以要发出爱的呼唤,是因为并不是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世界还不是美好的人间。老子在这里所要说的就是类似的一个道理。之所以极力倡导仁义,是因为大道,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仁义的废弃;导致虚伪的原因,恰恰是对于智巧和聪明的推崇;之所以要求人们做到对上孝敬,对下慈爱,是因为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不和而导致出现了家庭矛盾;之所以能够出现很多忠臣,是因为政治昏乱导致了国家的动荡,即所谓的“乱世出忠臣”。老子以上的见解不可谓不深刻,不可谓不超凡脱俗。

  老子并不是反对仁义、智慧、孝慈、忠义,老子是想使得仁义、智慧、孝慈、忠义能够进入道的层面,成为人们自然而然的自觉行为,不需要倡导,不然的话容易出现名实不符的情况。纵观中国历史,扫视当下现实,满口仁义道德,而行为举止却背离道德的伪君子可谓比比皆是,这里的仁义就是老子所讲的大道废弃之后的仁义,是假的仁义。智慧又如何?由于《三国演义》的原因,在中国,诸葛亮可谓家喻户晓的聪明人,但是很多人都感觉到,诸葛亮有的仅仅是小聪明,而不是大的智慧,而且聪明得有些过了头,似乎有些妖气。老子要的是大的智慧,而不是工于心计的小聪明。对上孝敬,对下慈爱,这应该是家庭生活的常态,本不需要倡导,更不需要刻意为之,否则就是家庭生活出现了问题。忠与义是相关的,真正的义举是不需要标榜的。美国曾经做过一个统计,那就是灾难来临的时候,穷人捐款的比例远远高于富人,而很多富人捐款是追求广告效应。更有甚者,还有所谓的“诈捐”,汶川地震后出现过很多类似的事件。希望我们的明星大腕们要为义而义,不要为名而义,更不要深陷“诈捐门”中无力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