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2:50:45
中庸》是,它围绕“天命”、“性”、“道”、“教”、“慎独”、“中和”等命题阐述,对中国古代教育影响深远。有人将儒家的几部经典作了这样一个比喻:《大学》好比建筑房屋的蓝图及其施工程序,《中庸》好比房屋基础工程的奠定与说明,《论语》与《孟子》则好比建筑此房屋的优良材料。也就是说,培育人才好比“建筑房屋”,那是有道可循的。被后代尊为“述圣”的子思,在其《中庸》一书中,对人才的成长过程和方法,进行了非常精辟的论述。

子思,姓孔,名伋,是孔子的孙子,孔鲤的儿子,鲁缪公的老师,战国初年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大子思68岁,在子思儿童时期他就去世了,所以子思没有正式入门、亲受孔子的教诲。子思以孔子的弟子曾参为师,颇得孔子思想的真传,继承其中庸之道,以孔门传授心得的方法,系统阐扬而成《中庸》一书,并传授给孟子,孟子继承并有所发展,成为儒家的“思孟学派”。

宋朝以前,《中庸》、《大学》都是《礼记》中的一篇,宋朝淳熙年间,朱熹承继程颢、程颐之学说,正式合《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自此,《中庸》与《大学》著闻于天下。

夫子程颐说:不偏于一方叫做“中”,不改变常规叫做“庸”。“中”的意思是天下的正道,“庸”的意思是天下的定理。因而“中庸”即永恒恪守中道之意。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

《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的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所以说子思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是与天道相遥契的人道;中庸,是建构和谐社会的方法论原则;中庸,是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建立和谐的思维结构是建立和谐社会结构的前提,而中庸就是和谐的思维结构。

合乎常情、合乎常理、不偏不倚、无过也无不及且达到最佳状态,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子思叙述孔子的话说:“君子行中庸之道,小人不行中庸之道。君子所以行中庸之道,是因为君子能够时时处处做得恰到好处,小人所以不行中庸之道,是由于小人做起事来无所顾忌。”

《中庸》这部著闻天下的教化之书,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依靠自觉修养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的境界。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其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的境界。“与天地参”,就是天人合一。

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关怀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做好了这九项工作,事实上也就处理调节好了九种人际关系。调节好了这九种人际关系,就使国家有了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证。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其《伦理学》一书中,也谈中庸。他说中庸之德,就是不过多,也不过少,不趋于两个极端。亚里斯多德把中庸和节制相联系,制定了系统的理论。认为万物皆有其中庸之道,如10这个数,5居其中;人的心理状态、情感中,欲望过度是荒淫,不及则是禁欲,节制则是适度。中庸有两种,自然界的中庸是绝对的,人事的中庸则是相对的;在伦理方面,人的一切行为都有过度、不及和适度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都是恶行的特征,只有中庸才是美德的特征和道德的标准。亚里斯多德还把这种中庸原则运用于政治国家学说,认为由中等阶级治理的国家最好,因为拥有适度的财产是最好的,最容易遵循合理的原则,最不会逃避冶国的工作或拥有过分的野心,是国家最安稳的公民阶级,中等阶级的公民组成的城邦.是结构最好的和组织得最好的,因此有希望治理得很好。

亚里斯多德的观点与孔子和子思的观点一致,但孔子和子思却比亚里斯多德早了一个多世纪。

在“礼仪之邦”中国,谦恭礼让是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千年传统。历史上很多名流多把“立身高、处世让”引为个人修养的原则:“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现实生活中,真正富有中庸智慧的人有些什么表现呢?世人已经总结出来:他们能够在理想与现实、敌人与朋友中找到准确的支撑点,正直但不清高,坚持但不固执,果断但不莽撞、自强但不独斗,成府但不圆滑,善谋但不奸诈,善良但不懦弱,耿直但知变通,竞争但知妥协,内刚但知外柔,高标但知低调,自信却不傲物,能屈却又能伸,三思但是要行,既有个性又能包容,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富有如此的智慧,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中庸,通过人类社会无数个体自由自觉的劳动,使人人具备“万物皆备于我”的宇宙情怀,“天地各就其位而运行不已,万物各得其所而生长繁育。”这样的社会,多么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