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延安遭囚禁受审始末:保卫毛泽东,至死不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1:19:51
文/叶介甫
2009年09月11日08:47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大中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世纪风采》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富于传奇色彩的许世友将军,当年在延安曾被囚禁受审过。关于这段历史,说法很多,真情到底如何?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对那段历史的来龙去脉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
前线吃紧,张国焘却寻欢作乐,从此,张国焘在许世友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在红四方面军时期的许世友先后担任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红九军副军长兼红二十五师师长、红四方面军骑兵司令员等职。许世友能打仗,特别能打大仗恶仗,作为红四方面军总负责人之一的张国焘,对许世友十分赏识。一般的红军官兵是不能随便进出张国焘的卧室的,而许世友例外。许世友天天要喝酒,张国焘那里的酒,许世友看到就可以随手带走,有时还在张国焘住处与张国焘对饮几盅。张国焘曾明确提出,部队作战缴来的酒,先让许世友挑个够,并特许许世友的警卫员背酒、炊事员挑酒、战马驮酒。
许世友是直性子人,动不动发脾气,有时话说得还很不雅,可张国焘从来不计较。许世友每次打了大胜仗回来,张国焘总是和红四方面军的负责人一道前往看望慰问。
1933年夏,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总指挥的领导下,连续发动仪南、营渠、宣达战役。这期间,一天傍晚,许世友匆忙赶回报告情况。他径直推开张国焘卧室的门。只见张国焘坐在炕上,搂着一个女文工团员,正在放荡调情。张国焘没想到许世友会突然出现在眼前,十分尴尬。许世友更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尊敬的首长竟然在前方战事正紧的时候,不顾官兵生死,寻欢作乐。从此,张国焘的形象在许世友心目中大打折扣。
包座战斗后,张国焘执意率红四方面军南下,许世友所率领的红四军不得不再过草地。路上,许世友目睹大批红军战士长眠于茫茫水草地里,不禁对张国焘的“南下路线”产生怀疑。1935年10月5日,张国焘在卓木碉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公然宣布另立中央,打出了分裂主义旗号,并疯狂攻击毛泽东和党中央。为此,许世友万分难过,对张国焘的霸气和野心有所认识了。
张国焘被批判,有人说许世友是“托洛茨基”,许世友气得口吐鲜血
1937年3月中旬的一天黄昏,抗大全体学员被紧急集合到大操场上。校长林彪站在讲台上,目光严肃,悲痛地告诉大家:西路军在高台、临泽、倪家营子和祈连山的苦战失败了,军首长董振堂、孙玉清、陈海松等壮烈牺牲,部队损失两万余人……
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吃惊而又残酷的噩耗,两万余名战友的生命就这样没了?文件还没传达完,会场上已是哭声一片。尤其是来自红四方面军的学员,一个个都哭成了泪人。林彪试图让大家安静下来,可是会场上就是安静不下来,会议不得不在哭声中结束。
也在抗大学习的许世友是被人搀扶着送回宿舍的。他悲伤得一天都没吃饭。
就在西路军以两万余人的损失而告失败的时候,解决张国焘重大政治错误的问题也提上了议事日程。令人遗憾的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抗日军政大学的某些人错误地把张国焘和红四方面军的干部战士捆在了一起。红四方面军的学员被整得灰溜溜的,甚至都不敢在人前高声说话。
3月3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后,延安的部队、机关和学校,纷纷召开声讨张国焘的会议。
一天吃罢早饭,抗大学员列队来到广场,要开“张国焘斗争会”。他们坐在还有些潮湿的地面上,个个精神抖擞。中共中央委员几乎全部到场,毛泽东和张国焘也在其中。
会上,毛泽东特别强调了一个原则:“批判张国焘同志,要把他的错误与红四方面军指战员的英勇奋斗区别开来,与指战员的功劳和贡献区别开来。红四方面军广大干部战士的功劳和贡献不容抹煞。”并且明确指出,这一次的批判,中央要严格把握方针政策。毛泽东给斗争会定了一个基调:“要在大是大非面前分清是非,划清界限。”
第二天上午,在抗大一队的批斗会上,有些人上批张国焘,下批红四方面军的干部战士,出现了偏差行为和过火言语,对此,许世友甚为不满。他再也坐不住了,如鲠在喉,终于开口道:“干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才行。张国焘犯了分裂党分裂红军的严重错误,在生活作风上也不够检点,但对革命也作过一点贡献,尤其是他刚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那阵子……张国焘蜕化变质,显然与我们不是一条道上的人,必须界限分清,各走各的路。但我老许不能昧着良心同意别人对他全盘否定,更不能容忍那些对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无理指责。”
“噢,还有第二个张国焘!你许世友竟敢为张国焘辩解,真是典型的托洛茨基!”一个学员不等许把话说完,愤愤地站起来反驳许世友。
许世友一听火冒三丈,骂起娘来:“你娘的,老子说了几句就成了托洛茨基,啥球托洛茨基,老子不懂,尽放狗屁!”
这一骂,惹出了乱子。有人说许世友原来就跟张国焘是一伙的,不像红军的高级干部,倒像一个大别山区冲出来的土匪,还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军阀。批斗张国焘的会转成批许世友了。
有人认为,不制服许世友,就批不倒张国焘:许世友是张国焘在抗大的代言人。一时,“打倒许世友”、“打倒张国焘”的口号声铺天盖地地袭向许世友,气得许世友心血潮涌,暴跳如雷,指着那位年轻学员怒吼道:“呸,你小子胆敢骂我!老子当年参加敢死队闹革命的时候,你还在你娘肚子里!我反对中央,我是张国焘的徒子徒孙,我是土匪……”许世友突然说不下去了,只觉得天旋地转,双手捂住胸口,口中喷出一股鲜血……
为逃避抓捕,许世友飞身上房,刘伯承循循善诱做工作
许世友气病了,住进了医院。
抗大的批斗会趋向白热化,大有你死我活之势。一潭清水给搅浑了。
许世友躺在病床上,心如海潮翻滚。他想,从前反对陈独秀、李立三、王明时,只知道他们错了,至于到底怎么错了,什么叫路线、方向错了,全不知道。现在,这样的打击,竟涉及到了我许世友,这实在让人害怕。唉,搞这样的斗争会又有多大意思,还不如到前线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来得痛快。
红四方面军的一些老战友、老部下,纷纷到医院探望许世友,还带来了要枪决周纯全、何畏、张国焘的消息。许世友吃惊了,心想自己也是张国焘手下的军级干部,不可能没有事,若是这样不明不白地被枪决了,死得也太冤枉了。老子为穷人打天下南征北战,还挂了彩受了伤,没有功还有罪,这是哪门子的理?我们在这里干,还有什么出路?
许世友思前想后,苦闷到了极点。三十六计走为上,他在病床上想了三天,终于想到了正在四川率领1000多人打游击的老部下刘子才。与其在这里等待枪决,还不如到他那里闹革命去。
当老战友詹才芳、王建安、王世安泪流满面地来看望他时,许世友开门见山地说:“你们就知道哭,眼泪能顶个屁用!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们走!”
大家睁大了眼睛:“走,去哪里?”
“我们到四川去打游击,叫他们看看我们到底是不是革命的。愿走的就走,不愿走的,也不要告诉中央。”
曾和许世友共事多年的王建安首先响应,接着大家都表态赞成。经过秘密串联,到第三天时,延安已有20多个团级干部、2个营级干部、5个师级干部、5个军级干部愿意走。
许世友决定不带张国焘、何畏、周纯全走,因为他嫌他们吃不了苦,都要骑马。许世友计划步行7天7夜通过陕北,到达陕西汉中,再到巴山找刘子才部。一切计划都是许世友定的,路线图也是许世友画的,他们写给毛泽东的信,也揣在许世友身上。准备4月4日夜10时出发。
许世友精心策划的“逃跑”计划不久泄露了。4月3日上午,原计划跟许世友一道回四川的抗大保卫处处长王建安,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不走了。他觉得,许世友的行为太过火了,中央说张国焘的问题仍然是党内矛盾,可以在党内解决,逃跑政治上没有前途,人身也不能保障。王建安感到问题严重,遂决定向上级报告。
王建安悄悄地找到党支部书记谢富治,向他报告并揭发了许世友将要出走的秘密。
此事谁也不敢怠慢,抗大校长林彪很快就知道了。林彪想了一下,指示说:“你们立即返校,要不动声色,掌握新的情况,并做好防备。等我向毛主席报告后,就回校处理。”
“噢,情况怎么搞得这么复杂。”毛泽东听完林彪的报告,对林彪说:“一是注意保密;二是把人先抓起来再说;三是防止其他人再出类似问题。”
林彪立即返回学校,召集抗大负责人和学员队的领导刘亚楼等及边区保卫处的人开会,传达了毛泽东的三条指示。边区保卫处处长周兴迅速布置人员,把学员队的教室和宿舍包围了起来。
当保安人员来抓许世友时,许世友见他们没有带枪,心中宽慰了一些。他想使出拳脚功夫进行反击,但想到都是红军兄弟,就尽力克制自己,收回了手,转身一个鲤鱼打挺,借助一垛矮墙,翻身上了房顶。保卫处、警卫处的战士,看着许世友飞檐走壁,没有一点办法。许世友不下来怎么办?刘伯承等人闻讯匆匆赶来。刘伯承在张国焘南下时,和朱德一道,保护了红军,维护了红军的团结,许世友对他印象不错。刘伯承和颜悦色地对许世友说:“世友,下来嘛,有问题下来讲,呆在屋顶上,总不是个事啊。”在刘伯承的循循善诱下,许世友从屋顶上跳了下来。
许世友跳下房顶后,气呼呼地任保卫人员将他五花大绑地关进了窑洞。这时,各队把参与密谋的人一一点名叫了出来,由保卫人员用粗麻绳捆起来押走。这天,共捆绑了30多人,包括王建安。
许世友后来在他的《反省自传》中写道:“这时,延安讲得很厉害,说我要领导暴动,又说我要把延安怎么样。我知道事情不好,以前我想这是小事,这时知道不小了,就等着死吧,没有想活的余地。我想,大家把我讲得这么厉害,我就是遍身长嘴也没有我说的,我就什么也不说了。当时思想上只求死得快点,我亲口骂了中央两次,认为这样骂了一定会有人报告中央,我就能快死,结果没有达到目的。”
【1】 【2】 

【精彩推荐】
·毛泽东为啥一辈子不穿防弹服?
·长征名单上为什么最初没有毛泽东?
·毛泽东笑谈:我准备好的五种死法
·历史解密:宋美龄为何终生不育?蒋宋婚姻内情
·谁是宋美龄真正的“初恋情人”?
·林彪阴谋是如何被毛泽东识破的?
·揭秘潜伏在戴笠身边“七人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