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藏”的“本来面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54:09
标签:如来藏 缘起性空 诸法实相 直指教授 本来面目  分类:见修宝炬 2009-04-19 19:18
谈锡永上师著
本文的主题是谈佛家的“如来藏”(tathagatagarbha)。
印度的佛家思想,可以分为两大体糸。一是“瑜伽行”(Yogacara),一是“中观”(Madhyamaka)。然而于这两体糸经典之外,却有许多经典以“如来藏”为主题。所以有些学者便认为,应该说,印度佛家有三个体糸的思想。
可是,他们将“如来藏”思想建立为体糸,却并非因为尊重这种思想,而是为了要批判这种思想。所以他们于建立之后,便往往喜欢引唐代曾游学西域的僧人义净所著的《南海寄归传》,极力证明印度佛学唯有“瑜伽行”与“中观”两大主流,而“如来藏”思想无非只是不成气候的旁枝末流而已。
可以这样说,他们先建立,后扬弃,建立只是手段,扬弃才是目的。将犯人提堂,然后斩首示众。其实,义净于《南海寄归传》中说:“所谓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內有,事皆唯识。”其所判别实在已包含了“如来藏”在内,亦即如来藏思想该归入“中观”的范畴,并不应将之分成另一体糸。所以义净的说法并没错,错的只是那些人不理义净的说法,硬要将“如来藏”建立为第三思想,然后又引义净的说法,否定这第三思想。其行事之悖理,真可算是研究佛学的趣谈。那等于一家上市公司中有一家分公司,有人硬说要将这家公司独立上市,然后又说它根本不够上市的资格。请问读者,这算不算是霸道。
这种霸道,对近代佛教造成很坏的影响。汉土的天台宗、华严宗、禅宗,都依“如来藏”思想而成立,这“如来藏”思想一旦受到否定,三个宗派便都失去建立的基础。更严重的是,这三个宗派都重视“止观”的修习,基本思想一受否定,其修行便难免受人怀疑,那就等于摧毁佛家修道的基础。近代佛家已少人教授“止观”,这未始不跟学者信心动摇有关。
在藏地,“如来藏”思想的际遇并不比汉土好多少,有些学者将宁玛派的“如来藏”思想归入“唯识”范畴,而西藏一向有一个传统,视“唯识”为不了义(不究竟、不彻底的说法),所以明显带有贬义;至于觉囊派的“如来藏”思想,由于被宗喀巴大士(Tsong kha pa,1357-1419)批判,后来竟至灭派,因而谈“如来藏”便亦颇有顾忌。直至五世达赖喇嘛(1617-1682)信奉宁玛派,情形才有所改观,不再视为禁忌。
为什么这种思想会如此之犯忌呢?
因为这种思想的究竟义实在很难理解。可是稍一降低层次来说,却又易被人抓着辫子。既然抓着,自然顺手将之示众,为他们自己的本派建立威信。
虽然如此,笔者却仍然准备通俗地介绍这种佛家的重要思想,为修习“止观”重新建立江湖地位。特别是为天台、华严两宗的“止观”,说句公道话,以期令学佛的人重视这两宗的修道。
要理解“如来藏”,先得从佛家说“空”谈起。
说“空”,分两个糸统,一个说“缘起性空”,一个说“本体空”。“如来藏”属于后一个糸统。
所谓“缘起性空”,其实现代人很容易理解,佛家说,一切事物都得依靠“因”与“缘”而成立,光有“因”,而没有助缘,事物依然不能生起。譬如光有种子,你不把它种下地,种子便根本无法开花结果;种下地之后,还要阳光雨水的培植,这一切都是助缘,因而种子才能发芽成长。
所以一切事物(一切法)都依赖缘而生起,既然如此,事物便没有独立的、自我完成的本质,是故可以说之为“空”。譬如人,便须要以营养、空气、水份等等为助缘,然后才有“人”生起,否则定必还灭。由是即可从“缘起性空”这个概念来否定“人”为独立、自成的存在。当然同时亦可否定“人”为永恒,因为助缘(生存的条件)消失,“人”亦便不存在。由此可以理解,世俗一切现象皆依缘起而呈现;于胜义的层面而言,则一切法皆为“性空”、非实有。是故“缘起”与“性空”不宜笼统地当作是同义词。
说到“本体空”那便比较难于了解了。
在《维摩诘经》中有一个故事:释尊的大弟子摩诃迦旃延(Mahakatyayana)为诸比丘解释法要,如“无常”、“空”等等,却受到维摩诘的指责。维摩诘对他说:“唯,迦旃延,勿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迦旃延,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
维摩诘对迦旃延所说的,便是“本体空”了。迦旃延所说的“无常”,是从“生灭”的层次去理解(是之谓“生灭心行”),然而“生灭”却并不是“实相”,只是现象,所以维摩诘才教他不可用“生灭心行”来诠释诸法实相。
然则“诸法实相”又到底如何呢?
维摩诘说“诸法毕竟不生不灭”,这才是诸法实相。“实相”(bhūtakoti)不同现象,世人受自己业力的支配,建立种种概念与常识,然后根据概念与常识去认知事物,由是便只能认知到事物的虚妄相,这便即是“生灭心行”。
一切世俗的认知,佛家说它们无非只是“边见”,即偏执于一边的见地,必须将所有的“边见”摆脱掉,然后才能证“诸法实相”。这即是一切法的本体。
我们试解释这“不生不灭”的实相。
何谓“不生不灭”?《维摩诘经》的汉译者鸠摩罗什(Kumarajlva,344-413)解释为“住即不住”。即是说,当“住”的现象呈现时,我们世俗即谓之为“生”;当“不住”的现象呈现时,我们世俗即谓之“灭”。但实际上,一切事物于“住”的刹那,亦同时是“不住”的刹那,所以事物才有变化。
一个婴儿发育,每一刹那都“住”于一个成长的相状中(例如多一万粒细胞),但同时每一刹那他都“不住”于未成长的相状(例如尚未多一万粒细胞的状态)。正因如此,婴儿才有可能发育,倘若任何一刹那只有“住”而无“不住”,婴儿立即就会停止长大。
这便是“住即不住”,佛家称为“无住”。由是即可理解“生灭同时”、“不生不灭”、“无生”等等名相。
整个法界中万象纷呈,变化无端,世俗将现象的变化视为生与灭,但却不知诸法“毕竟不生不灭”、“住即不住”。倘能摆脱世俗的认知,便能证知一切法的本体,那就是“本体空”了。
中观宗分为两派,一派说“缘起性空”,一派说“本体空”。为了分别,后者于西藏又称为“大中观”(dbu ma chen po)。“如来藏”思想即属于大中观。
可是大中观又可以分为三个次第。
一是他空(gzhan stong)。这一派认为虽然要摆脱一切世俗的成见,然后才可以证得“诸法实相”(是“证”,而不仅是“认知”),但“诸法实相”毕竟须要有一个真实不虚的本体,否则修行证果都会变成虚无,所以他们要“空”的,便只是世俗边见,亦即是外加于真实本体的“他”(本体以外的一切现象与概念),是故名为“他空”。
一是“离边”(mtha’bral)。这一派认为修道便是离开一切边见,例如,离生灭、垢净、一多、来去等相对的边见,由是即可证“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一不异”、“不来不去”。这即是《心经》所说的“深般若波罗蜜多”的境界。
一是“了义”(nges don)。这一派同样主张“离边”,但却恐怕修行人将“离边”亦变成执著,一执著,“离边”亦变成边见,那就等于落于生或灭的边际,垢或净的边际……由是于修道时便建立一个次第,即“离边”的见地亦须不执。这种见地,称为“离边复离中”,是说“空”的最彻底思想,是故称为“了义”。
所以虽然同样说“如来藏”,可是立场却亦便有三种。
“他空”将“如来藏”说为实体。
“离边”将“如来藏”说为实相。
“了义”将“如来藏”说为佛內自证境界。
汉土的天台、华严宗,以及藏地的觉囊派,属于“他空”;汉土的禅宗以及藏地的萨迦派、噶举派属于“离边”,藏地的宁玛派属于“了义”。
如今否定“如来藏”思想的人,犯了两个错误:一是不知道这种思想本来即是“中观”思想,误以为是“中观”以外的思想体糸;二是但知“他空”见地的“如来藏”,便错误地将“如来藏”当成只有“他空”一种见地,却就此对“如来藏”思想作整体否定。
“如来藏”的三种见地,其分别之处,实在于“他空”落在体边;“离边”落在相边。而“了义”则离诸体相,但直证法身智。
落在体边,是因为觉得法界毕竟须要有一个本体,否则便整个空白。所以他们的修道便是“去妄存真”,将一切虚妄除去,经过藉修空观而完成一糸列次第修习,便终于能证得法界的绝对真实。
说为“绝对真实”,即是说这法界本体已离开一切相对法(例如生灭、常断等),因为凡虚妄法必定相对,即是凡相对法必定虚妄(例如内心识与外境相对,而二者皆虚妄不实)。其所证得的法界绝对真实,便即是佛所说的“如来藏”。
那即是说,“他空大中观”是将“如来藏”当成法界绝对真实的本体。
可是“离边大中观”则认为,将“如来藏”说为本体,并不是释尊的究竟说。法界根本不存着什么本体,有的只是“实相”。否定绝对真实的本体亦不是虚无,因为“实相”即是不生不灭,既然不灭,怎么会是虚无呢?
所以他们的修道,便是直见“本来面目”。见自己心性的本面、见法界的本面,如是即不须执实有一个本体去修证。
因此,“如来藏”便只是“实相”,这个“实相”周遍法界,小至一只蚂蚁、大至整个法界的法身,无不具足此“实相”——而不是具足一个真实的本体。
这两个宗派的修道理论都很重要。
汉土的天台宗与华严宗,持“他空”来建立教理与修持,两宗的祖师在诠释经论、教导修习时,发挥得淋漓尽致,充满智慧,是故两宗千余年来成就了不少大师。
如果说“他空”的见法不究竟,为什么这“不究竟”却可以在传法上发出光辉呢?因为“他空”法门毕竟适合一般人。一般人若能通过这个法门,尽去除心识的虚妄,那便已经成为圣者,所以这即是一条很实际的修行的道。
汉土的禅宗,直见本来面目,在境界上超越了“他空”,在教理上即是“离边大中观”。所以六祖慧能《坛经》中,极力说“相对”;人若说“有”,用“无”去对;人若说“生”,用“无生”去对等等,这即是由说“相对”来破除对一切“相对法”的执著,由是离一切边见。
可是,“直见本来面目”却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禅宗虽然留下许多著名的“公案”,但却因为超越修习的次第,因而亦容易流为后世的“口头禅”。
天台、华严、禅,三宗都是汉地佛家的瑰宝,其智慧光辉照耀千古,倘若坚持门户成见,因而否定“大中观”、否定“如来藏”,引起三宗的信心危机,近代学者或以为是发挥创见,但若就修行次第而言,实在没有必要。
宁玛派的“大圆满”,即是“不可思议法门”,即是说“如来藏”的“了义大中观”。可是一直以来,这种思想却未受到广泛弘扬,只成为上师传法与弟子的“口诀”。
传授口诀虽然是印度佛家的传统,称为“口耳传承”,然而思想传播单靠口耳相传,范围便很有局限,所以目前知道这种“如来藏”思想的人,实在不多。至于依这思想来作修道,那就更凤毛麟角了。
然而这种思想,对旧时代的人来说,亦实在很难说得清楚,因为它超越时空,甚至超越学佛的人至心向往的涅槃界(不是超越涅槃),因此很难用文字来形容。甚至用语言其实无法表达,上师亦只能于引导弟子实修时,不断地在他已证得的境界上加以提升,加以引导,到了最后,则唯剩下“直指教授”,那即是很生动的表达方式。
莲华生大士作过一个直指教授,他教弟子观察一口水井,那时,刚好有一只乌鸦伏在井栏上,身影投射于井水,但当观察时,乌鸦扑翅飞走,鸦影自然同时消失。如是观鸦影的生灭、显隐,便可悟入法界万象的生灭、显隐。
倘若我们只盯死一个鸦影来观察,自然就会说有鸦影的生起与灭息、显现与隐没,那即是我们凡夫的心识状态,我们就是坚持着这种心识来认知法界、认知我们身处的世界,以至认知自我。于认知的同时,执一切为实有具存,而不知所坚持执著的只是一个鸦影。这种心识状态的根源,佛家给它一个名相,称之为“阿赖耶”(alaya)。
但假如我们观察法界以及一切界,知万象无非只是显现,一如鸦影之现于井水,由是证“无生”、“无住”、“无相”(而不是仅从理论去认同),这时候的心识便可称为“智”(jǔana),也即是“如来藏”。
所以“如来藏”其实既非法界的本体,亦不可说为法界的实相,它只是一种心识境界(不过对圣者来说,不宜称为“心识”,乃称之为“智”而作区别)。
当我们的心识,持着虚幻分别而执之为有时,依然有证智的潜能(因为“证智”亦只心识的功能),所以说“众生都有如来藏”,或者说“众生都有佛性”,那并不是说众生已具足佛的本体,等待这本体显露就可以成佛。由是“了义大中观”跟“他空”即有区别,而“离边”与“了义”,却仅有一尘之隔。
为什么说这种思想超越时空,甚至超越涅槃界呢?因为时间与空间都“相对”而成立,我们局限于三度空间,一度时间的概念,是人生出来就受到的最大局限。若欲于局限中证智,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已受时空制限的心识,即是尚未解脱的心识,无论如何“证”,根本无从证得离一切局限的境界。至于所谓“涅槃界”,既成立之为“界”(dhatu),那便亦落于相对,而不知“涅槃”实无“实相”可得,实无一真实界可住,是故“涅槃界”亦须超越。
这即是佛所说的“了义”。
释尊于涅槃际嘱咐弟子以“四依”(catvaripratisaranani):一者“依法不依人”(所以不可震于某师的名头,即依其所说,而不自行研究经论);二者“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所以不宜依不了义去否定了义);三者“依义不依语”(所以不宜但持名相去怀疑法义);四者“依智不依识”(所以不宜持着阿赖耶识来否定如来藏智)。
说此“四依”,真有点像针对着世人否定“如来藏”而说,佛学界的朋友应当很明白这种情况。如今否定“如来藏”者,为无一不“依人”、“依不了义”、“依语”、“依识”。细味释尊“四依”的遗嘱,当可还“如来藏”以“本来面目”也。
我正在玩搜狐微博,快来“关注”我,了解我的最新动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