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传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10:44
这是我军现役“最高军阶”它对应着颗颗闪亮“将星”
王玉山
2009年10月13日,中国最后一位开国上将吕正操走完他106岁的传奇人生。在上世纪50年代被授衔的上将中,他是唯一一位经历了共和国60华诞的战将。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55位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1956年和1958年,又有两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上将军衔。这57人通常被称为“开国上将”,在吕正操之前,其他56人已先后谢世。
上将 目前中国军队最高军衔
军衔是国家给予军人的一种荣誉。军衔制以军官的职务、贡献和才能等综合因素作为评定和晋升军衔的标准。
始于54年前的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是人民军队由早期的单一兵种发展成为拥有多个军兵种的合成军队,阔步走向正规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15天后,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形式予以发布。
是年9月27日,毛泽东主席为朱德等10人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军衔授予的先河。同日,周恩来总理分别把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的命令状授予粟裕等1000多位将官,其中上将军衔55人。之后的1956年和1958年,王建安、李聚奎又分别被授予上将军衔。这57位上将,在中国又被称为开国上将。
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将军军衔分为大将、上将、中将和少将。上将为将衔中的第二个级别,之上还有元帅、大将。按照当时解放军的职务级别,军以上有大军区和兵团级。1955年有关评定军衔的文件里规定,正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上将,部分副兵团级和个别准兵团级军官,也可评为上将。
1965年,军衔制一度被废止,直到23年后的1988年,人民解放军才重新恢复军衔制。在新军衔中取消了元帅和大将,上将分为一级上将和上将两个级别,但一级上将一直空缺未授。1994年5月12日,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的决定通过,不再设一级上将一衔。至此,上将军衔成为中国军队的最高军衔。
自1955年我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和1988年恢复军衔制以来,已有174人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上将军(警)衔。
硝烟 遮不住年轻的面孔
1955年授衔时,55位上将平均年龄为45.6岁,年龄最小的肖华上将只有39岁。此外,上将刘震、陈锡联,40岁;上将叶飞、李天佑、杨成武,41岁;上将韦国清、洪学智、贺炳炎、韩先楚,42岁……这堪称世界上最年轻的上将方阵。
这支新型的人民军队,从成立那天起,就是一支青春洋溢的队伍。
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军一级将领平均年龄约为二十八九岁,师团干部平均年龄为25岁;抗战时期,军职干部平均年龄约为34岁,最年轻的不到30岁。
1915年出生于湖北孝感的开国上将刘震,16岁就参加红军;而1916年出生于江西兴国的肖华,不到18岁就担任著名的“少共国际师”政委。
1934年8月,时任军团长的萧克和政委王震,率红六军团最早从中央苏区突围,他们在长征前的西征,被称为“小长征”。那一年,萧克27岁,王震26岁。抗战爆发,萧克出任八路军主力120师副师长时,还不到30岁。
在长征大军的每一支队伍里,都有像萧克、王震一样年轻的红军将领。
宋任穷、张宗逊、张爱萍、王平和杨成武这五位日后也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战将,当时平均年龄仅24岁。26岁的张宗逊1924年就加入了共青团,参加过北伐和秋收起义,长征开始时担任中央纵队参谋长;25岁的宋任穷担任红军干部团政委,此前当过红五军团十三师政委,已经是参加革命8年的老布尔什维克了;24岁的张爱萍担任红三军团四师政治部主任;27岁的王平任红三军团四团政委;而年仅20岁的杨成武已是红一军团二师四团的政委,这个团是中央红军最精锐的团队之一,长征中一直担任全军的前卫。
就是这样一群年轻的将领,和他们那支同样年轻的红军队伍,走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国革命的面貌,也从此焕然一新。
抗日战争中的黄土岭之战,担任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的杨成武率部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让这位日军的“名将之花”从此凋谢在太行山上。这一年,杨成武25岁,阿部规秀53岁。
朝鲜战争爆发时,70岁的美国远东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面对的,仍然是这批身经百战的年轻战将。邓华、洪学智和韩先楚——抗美援朝时的3位志愿军副司令员、后来的开国上将,都不到40岁。
战伤 是勇敢者的军功章
开国上将贺炳炎和彭绍辉,两人仅有两条胳膊:前者只有一条左臂,而后者仅剩右臂。
贺炳炎将军个子不高,性情刚烈,作战极为勇猛,是贺龙麾下的名将。在1935年冬的一次战斗中,将军右臂中弹。没有手术锯,医生用一把破旧的木工锯为他截肢,准备用吗啡为他止疼。将军担心使用吗啡会影响自己日后指挥作战,令卫生员把自己绑在门板上,咬着毛巾,让医生动手。这一手术,锯了两个小时。而术后缺了一臂的贺炳炎,仍保持着他一贯的战斗作风,经常独臂端枪,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
红军时期,担任红三军团一师师长的彭绍辉在反“围剿”战斗中左臂连中两弹,仍继续指挥部队向敌人最后防线冲击。后来伤臂感染发炎,不得不截去左臂。在医院里,将军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独臂打绑腿、骑马等军事动作。
出院后,将军执意要回部队打仗,周恩来同意了他的要求。就这样,他带着一只右臂,回到了红军的战斗行列,担任了红34师师长。
毛泽东在谈到我军的独臂及伤残将军时曾说,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的独特人才!
开国上将李天佑,25岁就当上了八路军115师686团团长。在平型关战役中,他负责正面进攻,与日本陆军最精锐的机械化部队白刃拼杀,赢得了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这一战,115师伤亡500多人,686团损失最重。后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赢得“万岁军”美誉的38军,首任军长就是李天佑。
1938年冬,日寇进军汾河。开国上将王震当年只有30岁,奉命夺回阵地。战前动员时,他让战士抬出一口棺材,挥拳大声说:“我领头向前冲,要死我先死,死后装进这口棺材里。”部队激战一昼夜,大破日军,王震头部负重伤。
上将陈锡联14岁就参加红军,19岁就担任了红四方面军十一师政委。无数次的血雨冲杀中,他4次负重伤,3次子弹穿过身体,战场上隆隆的炮声使他的耳朵过早地失聪。
洪学智,这位中国军队历史上唯一一位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战将是二等三级残废军人,一生征战,多次负伤。
长征,抗战,解放战争……南征北战几十年,战将们面对的几乎全部是优势之敌。但生命里有了勇敢的因子,伤痛甚至死亡也不能吓倒他们,反而一次次地激发他们奋勇杀敌的豪迈情怀。
有统计表明,仅抗日战争,八路军、新四军所打的仗就超过了美军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打过的仗的总和。22年的连续征战,使他们成为世界上连续作战时间最长的军队之一。即使是一位普通士兵也无不身经百战,何况这些身先士卒的将军!
传奇 在战场外继续
从硝烟中走来的战将,在新中国的蓝天下续写着新的传奇。
上将张爱萍,受命参与领导国防尖端武器研制试验。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洲际导弹、潜射战略导弹……将军先后4次担任核试验委员会主任和现场实验总指挥,成功组织了我国第一代地地导弹、首次原子弹塔爆、空爆及第三次原子弹爆炸实验等重大任务。此后,他又出任共和国第六任国防部长,是开国上将中担任过国防部长的唯一一人。
上将王震,这位抗战时期在南泥湾“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的著名战将,率十万大军挺进新疆,为建设和巩固西北边疆倾注了全部精力。将军逝世后,遵照他的遗愿,人们将他的骨灰撒放在天山南北。
当年带领冀中群众炸桥梁、扒铁道的吕正操,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铁道部部长、铁道兵政治委员,架桥铺轨,一步步延伸着新中国的铁路交通事业。
战争虽已结束,战将从未下鞍。新中国成立后,不管在哪个领域、哪个行业,这些昔日驰骋疆场的战将们,始终以战争年代那种打仗的精神,投入到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之中。
乌兰夫,这位出生于大青山下的蒙古族开国上将,长期以来一直战斗、工作在内蒙古大草原上,使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逐步改善,人口和经济空前发展,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开国授衔时只有42岁的韦国清上将,壮族,少年时就投身革命,16岁参加百色起义,后又参加了长征,抗战中率一班人马突入淮北创建根据地,解放战争时已成为指挥千军万马的纵队和兵团司令员。新中国成立不久,应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邀请,中国政府指派以韦国清为团长的军事顾问团赴越,协助越南人民军进行抗法战争,把传奇带到了异国他乡。
抚今追昔,无数历经血火硝烟的开国上将已经远去,新一代中国上将们正在新的征程中书写着新的辉煌。 (新华社军分社专稿)
链接 外军授衔现在也“悠着”
美军军衔中的五星上将,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元帅同样稀少,美军历史上只有9人获此殊荣,其中为人熟知的有马歇尔、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尼米兹等。
1981年,美军五星上将布拉德利去世后,美军中再无五星上将。现役美军中最高军阶为四星上将。《美国法典》明确限制了美军现役四星上将的数量,其中陆军12人,空军11人,海军陆战队3人,海军9人。
英军最高军阶是元帅。在英国陆军和皇家海军陆战队中,和平时期的最高军阶是上将,比元帅低一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