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需要学神学第二章我们对圣经应有的认识与态度翁夏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09:29
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唯一经典,是神的真理向人的启示。它将神奇妙的道,以人的言语叙述出来。圣经也是神给祂在世上儿女的信。圣经是世界上译本最多最畅销的一本书,圣经之所以成为书中之书,最重要的原因,是圣经并非人的思想的产品,而是神的道,故适合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的需要。圣经能赐给人更新的与永远的生命;基督徒的一切思想言行、事奉为人、家庭生活、处世原则,一切伦理道德,无不包罗在内,胜过世上一切修身养性、勉励志行的书。不但如此而且是生命之书。
圣经新约与旧约的关系
"新約在舊約藏,舊約在新約彰",這兩句話,是聖經學者對新舊二約聖經前後呼應、互相滲透的很好結論。舊約中的許多預表預言,大都在新約中得到了應驗和實現。可以說,舊約就是新約的根基,新約就是舊約的上層建築。
?
聖經起始於創世記中的一座花園--一個天堂。花園裏有一棵分別善惡的樹。聖經終於啟示錄,裏面仍然有一座神的天堂,仍然有一棵樹。開始的時候,人因為罪,以及禁吃樹上的果子而被逐出花園。但在最後的結局裏,人獲得神的邀約而重返天堂,並且得以享受果樹,獲得永生。在最初的花園裏有一條河,而在結束的天堂裏也有一條河,這河從神的寶座中流出。相同的教義貫穿了整本聖經;其中耶穌基督是聖經從頭到末了的主題,我們可以說,聖經的內容就是他的故事。聖經一開始就預備他來到人間,並實際描寫他的到來,並且詮釋耶穌的意義。那條黃金絲線乃是罪人借著神的恩典得以救贖,而這救贖乃源於救贖者所流的血,以及罪人所抱持的信心)
读经【彼后3:15-16】 并且要以我主长久忍耐为得救的因由,就如我们所亲爱的兄弟保罗,照着所赐给他的智慧,写了信给你们。他一切的信上,也都是讲论这事。信中有些难明白的,那无学问不坚固的人强解,如强解别的经书一样,就自取沉沦。
圣经的原作者乃是神,但圣经即是经由人写成的
一 圣经是神的话:
圣经中常有「耶和华如此说」之类的宣称(见撒下23:2-3; 赛59:21; 耶1:9; 弥4:4等)。其次,书中有些地方记载神的话给直接默写下来如(【出20:1】 “神吩咐这一切的话说,”【出24:12】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上山到我这里来,住在这里,我要将石版并我所写的律法和诫命赐给你,使你可以教训百姓。”; 【利1:1】 “耶和华从会幕中呼叫摩西,对他说,”; 申5:4“耶和华在山上,从火中,面对面与你们说话。”等) 。 再者,主耶稣本人以至新约的作者往往将旧约圣经的话视为圣灵的话(如【可12:36】 “大卫被圣灵感动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徒1:16】 “弟兄们,圣灵借大卫的口,在圣经上,预言领人捉拿耶稣的犹大。这话是必须应验的。”;【徒4:24-25】“他们听见了,就同心合意地,高声向神说,主阿,你是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你曾借着圣灵,托你仆人我们祖宗大卫的口,说,外邦为什么争闹,万民为什么谋算虚妄的事。”;【来3:7】 “圣灵有话说,你们今日若听他的话,”;【来10:15-17】 “圣灵也对我们作见证。因为他既已说过主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他们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写在他们心上,又要放在他们的里面。以后就说,我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愆,和他们的过犯。”等 ) 。 这些经文虽指着旧约圣经而言,但新约圣经的地位绝不亚于旧约,例如【提前5:18】“因为经上说,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又说,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后者记于【路10:7】“你们要住在那家,吃喝他们所供给的。因为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不要从这家搬到那家。”这里分别用申命记和主耶稣的话并且统称二者为圣经 ;同样【彼后3:16】“他一切的信上,也都是讲论这事。信中有些难明白的,那无学问不坚固的人强解,如强解别的经书一样,就自取沉沦。”称保罗书信为圣经,可见新约圣经都是神的话。
2 圣经是神透过人得默示:
上面所引经文(【可12:36】 大卫被圣灵感动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徒1:26】 于是众人为他们摇签,摇出马提亚来。他就和十一个使徒同列。;【徒4:24】 他们听见了,就同心合意地,高声向神说,主阿,你是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这里已提到神的话是藉人口、或感动人而写成的。在这方面,更清楚的说法记于提后3:16【提后3:16】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或作凡神所默示的圣经),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 及彼后1:21【彼后1:21】 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 前者表明圣经是神「呼气」(「默示」一词的原文)的结果,就像诸天万象是藉神口中的气而成(诗33:6)。 后者形容圣经的作者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就像船被海水载动一样(原文「感动」一词的含意)。由此看来,圣经的作者是人,但也是神自己。
3 圣经的灵感牵涉字眼的运用与无误
主耶稣曾说律法的一点一划都不能废去(【太5:18】 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  的辩证有时出于一个动词的时态 (【太22:32】“他说,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 、 一个名词的出现(太22:41-46【太22:41-46】 41法利赛人聚集的时候,耶稣问他们说,42论到基督,你们的意见如何?他是谁的子孙呢?他们回答说,是大卫的子孙。43 耶稣说,这样,大卫被圣灵感动,怎么还称他为主。说,44 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把你仇敌,放在你的脚下。45 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46 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一言。从那日以后,也没有人敢再问他什么。;【约10:34】 耶稣说,你们的律法上岂不是写着,我曾说你们是神吗?〖10:34-36 耶稣引用诗篇,指以色列的君王和士师也被称为“神”(参【出4:16】 他要替你对百姓说话,你要以他当作口,他要以你当作神。;【出7:1】 耶和华对摩西说,我使你在法老面前代替神,你的哥哥亚伦是替你说话的。;【诗82:6】我曾说,你们是神,都是至高者的儿子。)。以色列的领袖只因承受神的启示和旨意,而被神称他们为“神”;那么,耶稣称自己为神的儿子又怎能说是亵渎神呢?耶稣谴责他们,因为他是与父神合而为一的独生子。〗)。 同样 , 保罗在加【加3:16】 所应许的原是向亚伯拉罕和他子孙说的。神并不是说众子孙,指着许多人,乃是说你那一个子孙,指着一个人,就是基督。将他的辩论建于「子孙」一词的单数上。由此看来,全本圣经的每字每句都是神对人的启示,所以应是无谬误的、可信赖的。
《【林前14:21】 律法上记着,主说,我要用外邦人的舌头,和外邦人的嘴唇,向这百姓说话。虽然如此,他们还是不听从我。
【出4:16】 他要替你对百姓说话,你要以他当作口,他要以你当作神。
【出7:1】 耶和华对摩西说,我使你在法老面前代替神,你的哥哥亚伦是替你说话的。
【出18:19】 现在你要听我的话。我为你出个主意,愿神与你同在。你要替百姓到神面前,将案件奏告神,》
4 圣经是基督徒信仰及生活的权威:
圣经既是神的话,乃有绝对的权威。因此,耶稣不容许人对圣经作任何更改 (见太5:18; 约10:35) 常诉诸圣经作为人生活及行事的原则(太19:3-6; 约8:17等),并且在 自己身上应验旧约的预言(见路24:44-45)。 同样,圣经应是今日信徒生活的指标和原则。作者: 巴刻在圣经与正典中指出
“圣经表达及传递神的权柄,意思是当神发言,人就要相信;当他发出命令,人就要顺服。而圣经作为一个整体,里面包含神全部的宣告及指令,是神指引人生活的总体要求。故此,圣经亦称为「正典」(源自希腊文之kanon,标准、准则,或准绳)。把正典一词用在一系列作品,是较後期的事。教会一直都知道,定某些作品为正典与否,不是按人任意的爱恶和命令,而是接受神的定意。”
支持圣经为神的话的重要性
有一个故事说到一支军队在战场上打了一个败仗,正在仓皇撤退中。得胜的一方乘势追杀,想要个个歼灭。败军最后撤到了一个安全据守点,可是却发现错得不可收拾,结果连一兵一卒都没有存活的。这个故事也可以用在圣经上。一旦我们承认圣经并不全都是神的话,我们就要节节败退,直到全部圣经都失去只剩下二个封面为止。有人这样说,这算夸大其词吗?这种说法还不算完全。凭自己的智慧来决定圣经是神的话的人,不是将要失掉全部圣经,而是已经失掉了。立他自己为圣经的审判官这种行为,表示他已经否认圣经是主权之神的话。今日有许多神学家告诉我们,圣经不是神不可错谬的话,乃是可错谬的人为神不可错谬的道——耶稣基督——作见证。这种混淆的说法实在难以令人相信。除了圣经之外,我们怎能知道主耶稣是神不可错谬的永活之道呢?如果圣经是可错谬的,那么,圣经的教训也是错谬的。耶稣不是亲自告诉我们圣经是不可错谬的吗?他说:“经上的话是不可废的”,又说:“你的道就是真理”(【约10:35】“经上的话是不能废的。若那些承受神道的人,尚且称为神,”, 【约17:17】“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太5:17—19】耶稣说:“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作,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假如被记载下来的道是可错谬,活着的道(即耶稣)就是一个撒谎者。简言之,圣经的不可错谬性与基督的不可错谬性二者有唇亡齿寒的关系是再清楚不过的了。否认圣经就是否认基督,因为圣经给基督作见证。
拒绝圣经为神的话的人活着也不知道为什么而活,死了也不知道往哪里去。除非我们活到主再来时,我们都知道我们一定要死。“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9:27),我们为审判有所准备吗?我们预备迎见神吗?只有当我们相信耶稣基督,他的名是在天下人间所赐下唯一我们可以靠着得救的名(参徒4:12),我们才算有所预备,且听,他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4:12)的,那位独一的救主就是圣经中的基督。
以上圣经的自证,常被不信者所歪曲或误会,以下谨就几方面加以澄清:
1 圣经作者各有独特处:
圣经的作者来自社会不同的阶层,各有不同的个性,采用不同的文体,流露不同的风格,可见神的灵在人身上工作,赐下启示的时候,并不是「默书式」的,绝没有抹杀作者个人的性情和理智,使他迷迷糊的写下神的话。神一方面给作者自由去表达 的启示,另一方面借着 的灵保守作者准确无误地写下 的话。
2 圣经作者可能采用他人资料:从【王下15:26】 比加辖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都写在以色列诸王记上。;【路1:1-4】“1 -2提阿非罗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笔作书,述说在我们中间所成就的事,是照传道的人,从起初亲眼看见,又传给我们的。3 这些事我既从起头都详细考察了,就定意要按着次序写给你,4 使你知道所学之道都是确实的。”等经文看来,圣经的作者可能像历史家一样,搜集资料、引用文献,但这不表示他们必会犯错;圣灵的保守仍可使圣经无误。
3 圣经原稿才是无谬误的:所谓无谬误是指圣经的原稿无错误,并非指圣经的手抄本或译本完全准确,因为在流传的过程及翻译的时候,经文有残缺及人为的错失在所难免。但在严谨的手抄及翻绎过程中,今日流传的圣经仍是相当准确和可靠的。
4 圣经作者所用辞藻来自当地文化:这些作者不是从科学家的角度撰写圣经(若是这样,恐怕能看得
懂的人属凤毛麟角),而是采用通俗的、现象式的描绘(如日出、地的四角等)。再者,圣经的功用也不在于提供科学知识,或满足人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提后3:16-17)
5 圣经也有反面教训: 我们不能说圣经所记载的每一件事情都获得神赞许,事实上,可能是给人作监戒,读者须慎思明辨。旧约人物的多妻便是明显的 例子。
两约之间历史发展与新约背景
从尼赫迈亚的时代(主前五世纪下半叶) , 至主耶稣出生(1 约主前五年)这四百多年的岁月,通称「两约之间」。两约期间,巴勒斯坦与地中海沿岸其他地区经历了许多变化,无论是政治、社会与宗教方面,都
跟以前大不相同。若要明白新约圣经,必须掌握两约之间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朝代兴替主前五三八年波斯王古列打败巴比伦后,犹太人便归波斯管辖;在波斯温和的政策下,部分百姓得以从被掳之地重返故土,而波斯帝国的国际语言亚兰文也成了巴勒斯坦犹太人的日用语。不过,随着亚历山大大帝所向披靡的征伐,波斯帝国也难逃沦亡厄运,犹太人自此亦深受希腊文化的冲击。亚历山大英年早逝(主前三二三年)后,疆土由几位将领争夺、瓜分。当中,与犹太人命运息息相关的是建都于埃及亚历山太城的多利买王朝,以及盘据叙利亚的西流古王朝。起初统治巴勒斯坦的多利买王朝采用怀柔政策;旧约圣经的希腊文七十士译本,相传就是多利买二世谕令筹措翻译的。很可惜,于主前一九八年,巴勒斯坦易手;新统治者(西流古王)为了对抗多利买王朝与西方新兴的势力──罗马,力图以希腊文化统一国家,巩固内政。主前一六七年,西流古王朝的安提阿古四世(号称依比芬尼)甚至毁灭犹太人的圣经、禁守摩西律例,强迫犹太人全盘希腊化,并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内设坛祭祀希腊神只!(多利买、西流古王朝的争斗,见但11章经文及注)因着安提阿古四世的压迫,犹太人终于揭竿起义,在祭司马提亚与其五子的领导下,成功地推翻叙利亚的统治,日后更取得独立,与罗马结盟,由马提亚的子孙(通称玛加比家族)世袭统治。这些首领(今
称哈斯摩宁王朝)后来独揽大权,身兼君王与大祭司之职,更日趋希腊化,虽可扩张领士(囊括撒玛利亚和加利利等地),但渐受敬虔人士所唾骂。不仅如此,到了主前六十年代,更有兄弟阋墙的情形,终导致罗马将军庞培于主前六十三年插手干预这内哄,挥军攻入耶路撒冷。从此,巴勒斯坦归入罗马帝国的版图,隶属叙利亚省。罗马统治在主前三十年左右,经过廿多年的内战之后,罗马政权终告稳定,由奥克他温(亦即该撒亚古士督)统治全国。在他和跟着多位罗马皇帝(提庇留、加利古勒、革老丢、尼禄)的治下,罗马帝国相当安定。为了维持境内太平,罗马帝国采用了行省制度,有些省分由罗马元老院管理,另一些则隶属罗马皇帝,二者分别派有方伯和使节(或巡抚)掌管(见路2:2注; 徒13:7注) 。 与此同时,罗马政府也尽量任用当地人来驾驭子民;以巴勒斯坦来说,以土买人希律获准称王达四十年之久;而在他死后,他的版图也有他的子孙承继,任王、潘王或分封王不等。只是当这些人表现欠佳或后继无人时,罗马政府便要干预,另派罗马人士任巡抚取代 (详情见太2:22注与本书附注:希律的家族)。除了任用当地人之外,罗马帝国也往往沿用旧有的统治架构,例如耶路撒冷的公会仍是巴勒斯坦犹太人最高的民事、宗教法庭(类似例子见徒19:40注 ) , 圣殿的大祭司仍是最高宗教领袖(详情见本书附注:新约时代的大祭司;路3:2注)。 在种种措施下 , 罗马的统治相当稳定,人民(尤其是罗马籍公民)可享有法律保护(参徒16:37;
19:37-40; 21:30-32; 25:10-11等)。 此外,四通八达的道路网,不仅方便调动兵士镇压暴乱,便利旅游、邮递、更有利于福音的传播。不过,对整体犹太人来说,罗马统治最多是利、害参半而已:在希律家族和拥护他们的「希律党」而言,自然利大于害;对有权有势的撒都该派(如祭司长等人)而言,维持现状也是上策 (见约11:47-50);但对一般人民来说,罗马统治是颈项上的重轭。罗马兵丁讨人厌,替罗马工作的犹太税吏是走狗,多数人都盼望神早日差派弥赛亚来推翻罗马统治;至于那些以神为犹太人真正元首的奋锐党人,更是痛恨罗马政权,主张武力革命(见路6:15注; 徒5:37注)。由于统治犹太地的罗马巡抚质素每况愈下,奋锐党最终领导犹太人起义(主后六十六年),导致耶路撒冷于主后七十年沦陷,圣殿被毁,从此消失(见本书附注:耶路撒冷的沦陷)。
社会民生
两约之间以至新约时代,地中海岸欧亚各地基本上是农业社会,手工艺的种类不多,制面包,酿酒,制造兵器、手推车、砖瓦,和镶嵌珠宝等便是主要工业。除了小数富有的大地主之外,大部分人或为商店顾员,或为富人的奴隶,或为廉价劳工,或以自由人身分替富人工作(参太21:33-34; 25:14-15; 路12:42; 16:1-8)。奴隶有两种来源:在战乱频仍的时候,战俘每每被徙往他乡,沦为奴隶;此外,原享自由的小型田地主人或佃农,也可能因为家境困苦而卖身为奴,成为主人产业。奴隶也可有不同待遇:在希腊和罗马,奴隶除了料理家务外,也有替主人务农或从事工商业者;在巴勒斯坦,奴隶则大多负责家务。奴隶拥有足够积蓄或遇有好主人时,可以替自己赎身。在希腊罗马社会,奴隶若恢复自由,颇多与旧主人合股开店,甚至晋身士途,身居要职。因有大量奴隶存在,当日社会并无发展科技,而自由顾工的薪金也受压抑,银币兑率平稳,市上价格也稳定。于是,有钱人生活富足,甚至享受奢华,而一般自由人与奴隶则工作勤劳,生活清苦(见太20:1-16注; 路16:19-22 ) 。 在巴勒斯坦,奴隶制度更有宗教上的回响;奴隶有可能遭人奸污,子孙血统混杂,也许因这缘故,犹太人规定,居宗教要职者必须能够追溯四代祖先,证明自己为纯种犹太人;通常能够这样做的多为有钱人,于是往往只有他们才有宗教大权,并随之享有社会地位与政治势力。这样,难怪耶稣强调「穷人有福音传
给他们」了(路7:22)。
(圣经的名称
《圣经》这名词是来自希腊文的βιβλια,这字在中文圣经中出现有廿次之多。除了罗马书一章二节及提后三章十五节原文使用「圣经」以外,其他在原文只使用「经」字,中文圣经把这字翻译为「圣经」(太22:29;可12:24;路4:16;24:32,45;约2:22;5:39;徒1:16;17:2,11;18:24,28;罗15:4;林前15:3,4;加3:8,22;提后3:16)。新约所使用的「经」字一般是指旧约圣经(太21:42;可12:10;路24:27;罗9:17等等)。英文的Bible是从希腊文直译过来。当时的犹太人和基督徒也使用γραφη (拉丁文译为Scripture,经书)来形容他们常使用的圣经,例如,太21:42「那经书」;罗1:2「圣书」;约12:24「律法」;路24:44「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徒28:23「摩西的律法和先知的书」等等来表达。
至于「新旧约圣经」这词语却是来自保罗在哥林多后书3:6,14节的用法。保罗称犹太人的经典为「旧约」,而称他和当时的信徒为「新约」的执事。在旧约时期,当时的人称他们的经书为「约书」(王下23:2)。保罗也在加4:24提到「两约」。希伯来书的作者在8:7,8使用「前约」和「后约」来说明两个不同的启示时期。因此,后来初期教会的信徒自称他们是在「新约」里,而耶稣是用他的宝血立了这「新约」,故有立约的杯(太26:28;路20:22)。从此,我们使用「旧约」(Old Testament)指圣经前三十九卷书,而使用「新约」(New Testament)指圣经后面的二十七卷书。
圣经形成
《圣经》的起源或形成是一个神迹。它是由六十六本书卷,超过四十多位不同时代的作者,经过一千五百多年,逐渐写成。虽然这四十多位作者处在不同的时期,终生未谋面,但是他们所写的书卷却可以组合成一本完整无瑕的书。今日我们所拥有的圣经却是经过许多次的抄录、传递、逼迫、翻译而来(注一)。
在公元303年,罗马帝多克里先(Diocletian)下令焚毁所有的圣经,但是它至今(至一九八四年)已被翻译成一千八百多种的语言(整本新旧约),单行本(福音书)已被翻译超多过二千多种语言或方言。(注二)每年全世界的销售量平均达三千六百万本。单单在一九七九年,联合圣经公会就销售了五亿一百万卷(全部或部份)的圣经。每年圣经的销售胜过任何一本书。
正典
正典(Canon)这字的意思是「量竿」(加6:16)。所谓正典著作(Canonical Writings)乃是指那些构成信仰和宗教生活的规范书卷。后来渐渐为新旧约目录之专用名词。表示这些书卷都是神所启示(圣经本身使用「默示」(inspiration)这个字)(提后3:16)。「默示」的原意是指“神的灵吹气而成”。这也是大公教会/全世界教会所接纳为正统及唯一的经书。
旧约正典有三十九卷,是以犹太人的语文希伯文写成(除一小部份是用亚兰文写成,例如,但以理书七至十二章)。
新约正典有二十七卷,是以当时地中海一带国家通用语言希腊文写成。
如今,释经学已成为解释以上这些正典书卷的一门学问或技巧。
排列次序
A.希伯来文旧约圣经排列分为三部∶
律法(Torah)书∶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末记、民数记、申命记
先知书(Nebiim)∶约书亚记、士师记、塞缪尔记(上下)、列王记(上下)、以赛亚记、杰里迈亚书、以西结书、十二小先知书
书卷(Kethubim)∶诗篇、箴言、约伯记、雅歌、路得记、杰里迈亚哀歌、传道书、 以斯帖记、但以理书、以斯拉尼赫迈亚、历代志(上下)
总共是二十四卷,因为在希伯来文旧约中,塞缪尔记、列王记、历代志都不分上下,以斯拉与尼赫迈亚及十二小先知书合为一本,这是因为这几卷书写于一个卷轴中。
B.希腊文旧约。一般称为七十士译本(The Septuagint,缩写LXX)。拉丁文英文、中文圣经皆沿用七十士译本的次序来分类,虽然中英文的旧约都是由希伯来文旧约翻译而来。排列也分为三部∶历史书(五经和史着)、诗歌书、先知书。同时七十士译本也把次经包括入内。
C.新约圣经的排列次序多是根据,亚他那修(公元367年)或是迦太基大会(公元397)所通过决定,虽然之前新约早已形成。引用该大会对新约的话说∶「新约书卷有福音四卷、使徒行传一卷、保罗书信十三卷,还有一封给希伯来人的书卷也是他写的、使徒彼得的信有两封、约翰的三封、雅各布一封、犹太一封,及一本约翰启示录。」)
注一∶关于圣经的传递过程,请参看麦子格,“新约经文鉴别学”康来昌译(台北:华神,1981)。
注二∶关于所有的译本,请参考“Scriptures of the World”(United Bible Societies,1984)
第三章生命神学在今日主题
每一种神学均受文化的制约,在当今我们应重新评估从西方发展然后输入的神学摸式,并且应当在承认圣经的权威基础上发展自己的神学观,在这里我们应当按古为今用,西为中用的原则;神学理论在运用当中应能促进信徒爱神爱人灵命的成长并引导导信徒走在时代前面,并以在基督里的新生命促进信徒与社会和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成为光与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