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2007年经济形势分析及2008年展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37:11
关键词:统计,2007,2008,调查研究 浏览次数:465 发布时间:2008-02-19
www.hnai.gov.cn 湖南省乡镇企业局
www.hnai.gov.cn    2008年02月19日   湖南省乡镇企业信息网
2007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建设“三个永州”,努力强化“三基”,着力推进“三新”,大力激励“三创”;在工业和服务业两大引擎的强力拉动下,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赶超崛起步伐加快。总体发展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活力强”的又好又快局面。
一、2007年全市经济社会运行主要特点
(一)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结构继续升级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据初步测算,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6.39亿元,同比增长14.0%,增幅同比加快2.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7.1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1.29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7.93亿元,增长 17.7%;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1.6、4.7和7.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1.3%、33.5%、55.2%。 2007年永州市全部用电量39.7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6.3%;其中工业用电量25.49万千瓦时,增长17.5%,增幅同比加快2.3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继续升级。2007年,全市GDP分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1.0:27.9:41.1,二产业和工业比重分别提高了0.1个和0.2个百分点。此外,需求结构继续改善,1-12月,全市需求“三驾马车”的结构更趋合理;据测算,投资、消费、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7.1、6.7和0.2个百分点,分别较上年同期提高了1.0、1.1和0.1个百分点,消费与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增大。
(二)两大引擎强力拉动,内生动力得到夯实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07年,永州市农业生产克服了“前涝后旱”的影响,在一系列支农政策的推动下,全市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农业结构进一步调优调强。1-12月,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9.62亿元,增长5.7%,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全市粮食总产量突破300万吨,达到 314.63万吨,同比增长2.8%。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69.8万亩,同比增加7万亩;生猪出栏增长6.0%,牲猪产值同比增长9.1%;家禽出笼增长 6.3%。全市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183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新增4家,达到20家;市级龙头企业新增18家,达到68家。全市高档精米、果蔬、食用植物油加工能力分别达到60万吨、20万吨和15万吨,中草药加工形成了近20亿元的加工能力。全年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 28%。“银光”、“天龙”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实现了永州市“中国名牌产品”零的突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624个,拥有成员19.36万个(户),带动农户43.7万户。有力地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工业引擎拉力增强。2007年,永州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14.95亿元,同比增长17.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8.8%,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81.08亿元,同比增长23%,增幅同比加快2.6个百分点。其中:七个省级工业园共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9.05亿元,同比增长25%,超规模工业增幅2个百分点;七大骨干行业(汽车、卷烟、食品、制药、造纸、冶炼、建材)的龙头和集聚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全年共实现工业增加值50.12亿元,同比增长22.9%,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61.8%,同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贡献率提高。2007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加快3.9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5.2%,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支撑起永州市经济增长的“半壁江山”。一是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发展加快,1-12月实现增加值36.71亿元,同比增长16.2%,加快了5.7个百分点;二是房地产业快速发展,1-12月全市房地产开发业增加值增长28%,同比加快14个百分点。三是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提速,由商务服务、租赁、信息、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行业构成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3.78亿元,同比增长17.4%;四是非营利性服务业贡献率提高,1-12月全市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2.33亿元,同比增长26.6%。
(三)三大需求同步增长,需求结构逐步优化
----投资持续快速增长。1-12月,永州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5.08亿元,同比增长41.6%,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17.6个百分点。其中城乡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20.26亿元,同比增长46.5%,房地产投资24.8亿元,同比增长60.3%。在投资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投资结构逐步优化;2007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78.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3%;基础设施投资完成95.1亿元,同比增长49.3%;完成基础产业投资33.97亿元,同比增长70.7%。
----消费品市场逐步升级。200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54亿元,增长18.1%,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消费品市场逐步升级,高档消费品成为市场销售热点。 1-12月,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中,服装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及娱乐用品类、书报杂志类、家用电器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89.8%、161.9%、822.5%、309.5%、21.6%和110.1%。
----出口市场进一步拓展。1-12月,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达1.68亿美元,增长133.2%;其中:出口总额1.17亿美元,增长105.3%。外贸净出口0.65亿美元,同比增长57%。
(四)三大收入较快增长,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9.15亿元,同比增长25.5%,增幅同比提高9.5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18.16亿元,增长22.9%,同比加快8.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的内在质量明显改善,主要税种如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收入分别增长22.2%、 33.5%和71.4%;财政总收入中税收收入的比重达75%,同比提高了1.6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提速。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09元,增长19.3%,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3398元,增长15%,同比提高7.1个百分点。
----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2007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1.07亿元,增长49.8%;其中利润12.06亿元,增长60.8%,增幅同比分别提高31.7和31.5个百分点;汽车制造、造纸、皮革制造、纺织服装、饮料5个行业利润增长1倍以上;食品加工及制造、烟草、医药、电力生产和有色金属冶炼5个行业增幅在50%以上。
(五)节能降耗成效明显,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节能降耗成效明显。今年以来,永州市认真贯彻全国节能减排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了对重点企业的指导和督促,节能减排取得了明显成效。2007年,全市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继续下降;工业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达100%;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达标率为93.1%。
----物价调控力度加大。今年以来,由于主要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引起了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过快,对城乡居民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市委、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调控措施,如加强对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监控,加大组织对粮油、猪肉、蔬菜等食品的稳定供应力度,严格打击随意哄抬价格和串联提价等非法行为,全市物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基本遏制。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为104.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八件实事扎实推进。2007年,永州市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省政府布置的“为民办8件实事”工作。其中分别建成县到乡、乡到村公路286公里和 3063公里,分别占计划任务的190.7%和120.1%;解决农村广播电视盲区人数10.78万人,占计划任务的103.7%;新建城镇廉租房、农村沼气池2.57万平方米和6209口,分别超计划任务71.3%和3.5%;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10.96万人,占计划任务数的101%;新增城镇就业、企业基本养老参保人员5.14万人和1.25万人,分别占计划任务数的128.5%和104.2%。
今年以来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物价上行压力依然较大,给生产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去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永州市消费价格指数(CPI)震荡走高。CPI继3月份突破3%之后,6月、8月、9月分别突破4%、5%、6%,10-12月份继续保持在6%以上的水平,全年CPI上涨4.5%。全年食品类价格指数累计上涨 13.6%,对CPI上涨的贡献率达82%,拉动CPI上涨3.7个百分点,是消费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直接影响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是骨干工业支撑力不强,产成品费用过大。1-12月,汽车、卷烟、黑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增幅分别为4.9%、18.8%和10.8%,均大幅落后于规模工业23%的增速。1-12月,全市规模工业产成品费用达23亿元,比上年增加14.2亿元,同比增长161%。
三是国家宏观政策进一步趋紧,工业投资力度不够。2007年,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从长远看,这些政策有利于永州市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另一方面,宏观调控政策短期内对永州市以粗放型经济格局造成不利影响。首先由于银根紧缩,利率上调,加剧了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状况;其次,永州市高能耗企业的生存压力进一步加大;第三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给正在蓬勃发展的永州市出口行业带来压力。2007年全市工业投资增幅落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9.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力度有待加强。
四是城乡消费差距进一步拉大。1-12月,永州市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1.8%,比农村高了9.5个百分点,占总人口比例近70%的农村消费仅占总消费的36.1%。
二、2008年宏观经济走势预测分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比二○○○年翻两番”,这比十六大提出“经济总量翻两番”的发展目标更高。2006年,永州人均 GDP为8103元,比全国(16084元)、全省(11950元)分别低49.6%、32.2%。因此,加快永州的赶超崛起是形势所逼和大势所趋。综合判断,明年加快发展既面临许多机遇,也存在一些挑战,机遇大于挑战。
(一)有利因素分析
----国际方面。据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主要国际组织预测,由于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波动的石油价格及美国经济增长缓慢等因素的影响,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难度加大。但与此同时,“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仍将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世界经济增长仍存在潜在利好因素。在新兴经济体的带动下,世界经济仍将继续增长势头。
----国内方面。十七大胜利召开和奥运会的举办,体制机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都会调动各方面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潜力。多年来快速增长的投资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能力,瓶颈制约基本消除,初级劳动力供应比较充足,将有力地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发展为投资需求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空间,企业利润的大幅增加也将为投资的快速增长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政府对低收入阶层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旅游等享受型消费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市场和汽车市场等消费热点的活跃都将拉动消费的增长。
----省内方面。去年以来,全省按照第九次党代会的精神,大力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加快建设以长株潭为中心的“3+5”城市群,努力打造经济增长极,突出抓好“一化三基”,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底,长株潭城市群已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决定对于促进我省的加快发展,缩小与沿海地区及本省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具有重大意义。2007年,全省经济同比增长14.4%,增幅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提速相当明显。
----全市经济运行条件。“十一五”以来,永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强度进一步加大,2006-2007年,共完成投资435亿元,已占“十五”时期投资总量的93.2%;基础设施、基础产业进一步加强,形成了一批较为先进的生产能力,积累了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各种有利因素正在聚合。供给方面,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第一产业将保持平稳发展。工业的支撑作用得到夯实,特别随着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将继续带动工业持续快速增长。随着新型服务业、房地产业、旅游业、物流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将维持较快发展的局面。需求方面,“三驾马车”拉动趋向合理,三大需求正朝着消费加快、投资和进出口结构优化调整方向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在注重结构优化、提高投资效率的前提下,重大项目及在建项目将继续保持对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全面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增收预期看好,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得到扩大,消费将进一步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动力;外经外贸在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招商引资方式的带动下,将继续保持稳定较快发展。
(二)不利因素分析
----国际上游产品价格高位看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趋紧。一方面,2008年国际油价、铁矿石、农产品等上游产品价格将持续稳步走高,这无疑对全球工业原材料价格看涨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因而也会影响我国的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另一方面,明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将进一步趋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 2008年宏观调控政策由“一防”变“两防”,由“二稳”变“一稳一紧”,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把“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改为“稳健的财政政策与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信贷增长和投资反弹。完全可以预见,土地与信贷“闸门”将继续收窄,“有保有压”的产业政策会更趋严厉,“两高一资”企业的准入门槛大幅提升,限制与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明显加大。
----当前永州市产业结构仍处于低端水平,不利于经济加快发展。2007年,永州市三次产业结构为31.0:27.9:41.1,同期全省的结构为 17.6∶42.7∶39.7;永州市第一产业比重较全省高了13.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较全省低了14.8个百分点。这样的结构可能导致永州市三次产业增幅尽管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GDP增幅却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原因是永州市产业结构层次偏低,表现为速度慢的(农业)比重大,而速度快的(工业)比重小。
----国家极有可能采用修改“调整系数”的办法来控制第三产业增幅差距拉大。第三产业统计在我国仍是一个薄弱环节,由于其行业门类繁多、经济类型复杂,经济主体变化快、配合程度低,因而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存在一些不足。为此,国家一般通过修改第三产业相关行业的“调整系数”来控制全国与省市之间的差距;一般经验数据差距不超过2个百分点。从去年以来的状况看,国家与省市之间的差距有拉大的趋势,2007年我省与全国的差距已达3个百分点,而永州市第三产业增幅比全省还高了3.3个百分点,居市州第一位。
综合来看,永州市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态势。但鉴于永州市工业增长已处于高位平台,进一步大幅增长面临的挑战加大;投资可能与全国一样,增幅会略有回落,但肯定不会是投资“拐点”的出现,而是新一轮的结构调整,且投资效率会较快提升;消费方面,预计房地产增幅会有所放缓,汽车消费与油价攀升将步入微妙艰难的博弈阶段,但城市以享受型、服务型为特征的消费结构升级步伐继续加快,农村消费春天到来的步伐进一步紧促。预计永州市2008年经济增长仍可以达到13.5%-14%之间。
三、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2008年,永州市必须进一步抢抓机遇,突出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基础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赶超崛起和富民强市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一)积极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永州市作为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落后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进一步解放思想显得尤为重要。要牢固树立宏观视野和战略眼光,要不断清除保守思想的束缚和落后观念的桎梏,特别是要培养和形成善于抢抓机遇的意识与能力,紧紧抓住中部崛起、新农村建设和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三大历史机遇,建议尽快启动“中心城市一体化”和“蓝道宁加工贸易区”的前期论证工作,创造条件争取早日进入实际运作阶段,打造永州核心增长极。要强化“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永州要实现赶超崛起需要“快”,但必须做到“好中求快”,发展经济不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不以大量消耗资源为前提,切实保护好“潇湘源头”这青山、绿水和蓝天。
(二)突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把“新型工业化是富民强市的第一推动力”的理念落到实处,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市到工业大市的跨越,必须突出抓好一批能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好项目、大项目。近三年来,永州市规模工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上升态势, 2005-2007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为17.6%、20.4%和23%,为整个经济发展提质提速做出了较大贡献。但2007年永州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仍落后于全省1.3个百分点,全市工业投资增幅落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9.3个百分点。因此必须进一步增强“项目意识”,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集中精力争项目、引项目、上项目,千方百计促成更多的重大工业项目落户永州;要紧紧围绕永州市确定的汽车、制药、造纸、食品、冶炼、建材等重点行业,进一步理清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规划发展一批具有发展潜力、需要积极加以引导并扶持发展壮大的产业链,以产业链建设促进工业项目集中布局、集约用地、资源共享、配套发展,在较短时期内培育成为永州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通过产业链的延伸配套,尽快建成一批骨干项目集中、扩张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工业园区集群。
(三)高度重视农业,进一步提升农业大市的内涵。湖南是我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素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不管从耕地面积、农业人口、粮食产量还是从农业总产值看,永州也都是湖南的农业大市。今后一段时期,必须不断提升永州市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益,努力延长农产品价值链;关键是要从科技投入、规模生产、加工转换和市场开拓等方面下功夫,努力走“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农户+基地+公司”的发展道路,真正把永州建成“粤港澳”的后花园。元月中下旬以来,永州市遭遇了特大雨雪冰冻天气,对果树、蔬菜以及其他冬作物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各级各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降低灾害损失,并要尽早谋划好开春后的农业生产,进一步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稳定粮食种植面积;要着力建立保障畜牧业特别是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养殖户的养猪积极性。
(四)大力发展服务业,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五”期间,永州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等生产服务业年均增速均低于同期工业增幅,生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现代服务业发展也在刚刚起步。当前,经济发展对服务业特别是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生产性服务业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结合永州市当前的实际,大力发展服务业,一要努力营造服务业发展的优良环境。二要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房地产、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为工业化提质提速打好基础。要针对物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自为政、市场分割、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效益低的问题,探索建设信息化、标准化的大规模、多品种、高效率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三要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服务业。“十五”以来,服务业已发展成为永州市第一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形成了与第二产业共同带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这为永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约束瓶颈、扩大就业面、实现富民强市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作为与生产服务业密切相关的旅游和文化产业,永州市既有基础,也有新的增长动力,发展空间大。要进一步推动永州市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的跨越;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多元化投资结构,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加强宣传和营销,搞好与旅游业的融合,促进形势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
(五)狠抓节能减排,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节能减排作为“十一五”期间的约束性指标,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自始至终高度重视。永州市属于“两高一资”企业比较密集的地区,2007年,永州市规模工业冶炼、建材、化工等高能耗行业实现增加值25.42亿元,占整个规模工业的31.4%,其中冶炼行业实现增加值 16.96亿元,比重为20.9%,行业独大,优势明显。既要确保高能耗行业的健康发展,更要积极引导企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搞好达标验收工作,采取切实措施规避行业风险。
(六)全面落实调控政策,更加重视改善民生。2008年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切实关注物价上涨情况,及时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调控措施,进一步抑制物价上涨势头。要加强对食品质量和市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借物价上涨机会哄抬物价牟取利益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各调控部门应加强信息沟通,充分发挥信息对市场供求的引导作用,避免副食品价格的大起大落。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民生问题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和愿望,更是确保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大问题。要从有限的财力出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让更多的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要继续采用各种灵活、有效手段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直接补贴。要继续扩大就业,出台切实可行的办法,以创业促就业,突出解决就业紧张和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矛盾。
[永州市统计局 黄赞校 供稿]
稿源:湖南省统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