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自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18:55
(2006-11-04 13:42:26)转载
分类:太极人生随笔
道家的自然,不是自然界,而是自然的境界。自然界是现象的自然,事实的自然,自然境界是形上的自然,价值的自然,自然一者相对于人文而言,二者相对于他然而言,依老子的观点,儒家的人文是为学日益,是人我牵连的他然,道家的自然是为道日损,才真正能做到"自已如此"的人生境界。
道家追寻的是境界的自然,而不是物象的自然,不是山水田园的自然现象,而是山水画田园诗的自然理境。境界是心境所开,经由心的修养而展现的境界。所以,老子的回归自然,不是退回原始的野蛮,不是文明的倒退,而是人文的转化提升,寻求更高层次的人文,是超人文的自然境界。
道家的自然本质上是作用层的空灵智慧,而不是实有层的实事实理,故不会倦入你是我非的对抗中,仅给出一照明的妙用,我自已在,我自已得,不依靠天地才在。所在皆是,随处可游是无穷;当下即是,无入而不自得则是无待。无待是从万物存在的依待关系中超拔出来,无小无大,不死不生,不在时空中,不在因果关联中,一切汇归自已,以"物之在其自已"的姿态出现,不对认知主体而显,不在主客相对中,而是主客一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无条件无依存,这就是所谓的自在自得,"自然"的"然"是存在的价值,"自然"是"然"从自身来,与"然"从外在来的"他然"相对。
道家以为真正的实现原理,不是由人的仁心德性去投入去担负,而是由人的虚静心去放下去让开,当我放下来的时候,当我让开的时候,我自已自由了,别人也不受委屈了,他可以实现他自已,我也可以实现我自已。这样的话,每个人都有真实生命,这才是"道"。道家从" 无为"讲"无",从"无不为"讲"有"。"无为"是工夫,"无"是境界,通过"无为"的工夫,开显"无"的境界,再由"无为"的"无",去朗现"无不为" 的"有"。"无不为"的"有",就是天地自成天地,万物自成万物,人自成为人,每一物每一人都能自在自得,这就是"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说天下万物之所以能存在,有它自已,表现它真实的生命,是由于"无为"的"无",才能实现"无不为"的"有"。
道家讲无心,无心就是无主观的标准,无心知的执取。我们把一个本来素朴自在的世界划分成二半,自已跌入在这个相对的世界里面,规划成一个小框框的格局,好象是鸽笼一般,又把他人关进里面。结果,才呼喊:我受压抑啦,这个世界好小啊。依道家的想法,我无心无为,把这个格局拆掉,这个世界不是又成了海阔天空的世界,空旷无垠,我不就可以逍遥自在了!所谓日益日损,皆就心而言。为学是外在世界的自然现象,透过感官觉受作用,印象于吾心。此等飘忽的印象,为吾心所执取认可,遂成为知识的概念,此一心知的造作就是成心。是为学是向外求得。为道日损,即将心知的造作,加以逐层剥落,使生命不外逐不散落,这一知相欲念的剥落散开,所呈现的就是道心。对道的封限,亦在吾心的"损之又损"中,逐步的开显其"玄之又玄"的无限妙境。如是,吾人每抛开一心知,消除一欲念,吾心必多得一分的解脱,增长一分的自在。这也就是减损反见增益,而增益反见减损的道理。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