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环境PEST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40:11
就业环境是指与大学毕业生择业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就业环境对毕业生择业的影响作用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直接的、现实的,有些则是间接的、潜在的,有些是积极的、正面的,有些则是消极的、负面的。就业环境是一种社会存在。毕业生在择业前正确认识并分析自己所处的就业环境,寻找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有助于帮助毕业生制订出符合社会实际的择业目标。
大学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作为人力资源中最具有活力并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群体,顺利、合理地就业,对于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效益,并且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知识经济对我国的影响与挑战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高科技信息为主导的新型产业的崛起,带来了经济领域的一场空前革命。知识不但在这场革命中成为经济的直接驱动力,而且掀开了新时代的篇章。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特点是:1、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2、经济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产业技术升级加快,国际经济结构加速变迁,科技经济日趋全球化;3、科技革命创造了新的技术经济体系,推动了世界经济增长;4、各国更加重视知识人才及教育的基础作用,这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腾飞的关键因素;5、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迅速更新变化,知识的价值也越来越突出。
知识经济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必将引起经济、政治、教育、文化以至思想观念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为人类社会开辟了新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正处于知识经济和经济转型的双重影响之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国情极其复杂。就经济而言,地区发展不平衡,多种所有制、多级技术水平并存,企业制度处于调整变革之中,产业结构处于大的变动之中,科学技术总体水平亟待提高。我国要赶上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
二、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必然结果。知识经济对产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知识型经济在产业经济的增长中,主导作用日益明显;2、知识经济将引起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和产品构成的全方位变化;3、知识经济将促进企业重构;4、知识经济的兴起必然引起劳动力的结构性转移。
我国的产业经济要迎接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1、产业的生产结构与社会的需求结构有一定差距,不太适应全球性知识经济来临造成的产品迅速更新和人们消费需要的变化,导致有效供给不足和部分生产过剩并存的局面;2、新兴产业或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缓慢,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且处于无序竞争状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理想;3、产业素质和企业结构不太合理,不能较好地适应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多样化、精密化和高层次的要求;4、产业间关系不够协调,难以实现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发展。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从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将按以下发展战略进行。(1)加快创建完全基于知识的产业———第四产业这里所指的第四产业指完全基于知识生产、传输和直接商品化的产业,不包括知识密集度很高的制造业,如信息设备制造等。在知识经济下,研究与开发(R&D)将成为全社会的系统产业。这在发达国家已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除了以企业为市场主体的 R&D活动以外,市场将出现以研究机构和中试基地为主要形式的产业 R&D服务公司。教育成为具有经济活动性质的产业,将成为一种投资和消费活动,是知识的继承、传递、扩散及进化的主要途径。除义务教育外,相当部分的教育机构将逐步成为市场经济的独立法人,其行为受市场营销毕业论文规律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双重引导;信息服务业,包括知识、信息的传输———通信,知识的社会分布调整———咨询,知识的载体优化调整———猎头(人力资源中介代理),是知识经济中最活跃、产出最丰富、改变社会最剧烈的因素。此外,知识经济中的重要工具性产业,如计算机软件业、科学学或技术学、智能开发等,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指导性行业。目前,我国电信业、软件信息业、人才交流市场的快速发展印证了以上的观点。(2)在制造业中大力培植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兴产业。传统第二产业中的一部分行业将会被淘汰,而知识密集度较高的那部分制造业将成为朝阳行业。随着知识更新日益加快,在第二产业或制造业中还将激发出许多新兴的产业,如微电子、信息设备制造、智能机器人、芯片技术、基因工程、遗传改良、人脑开发等。这些新兴产业均是 21世纪先导性的产业。目前,我国以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就是很好的证明。(3)强化对传统产业的知识化改造。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传统产业永远不会消失,运用知识手段使其升级换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计算机的应用、网络的普及是改变传统产业的重要环节。纺织、机械、石化、冶金等行业将出现自动化的大革命,精确的机器人或机械手将代替大量的劳动力,机电一体化、模糊控制、数字化技术将使传统产业产出效率提高,质量更好。另外,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可以在商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工业产业知识的密集度和知识的产业化程度。目前,我国纺织、煤炭、机械、化工、冶金、军工等行业的结构调整已经开始。
三、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造成了我国东、中、西部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格局,以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经济基础较好,而中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美国经济学家埃德加·胡佛总结出一个规律:区域经济的初始发展决定于自然资源的分布、集中经济的水平和交通运输的成本三个方面。随着各地区发展水平的变化,后续的发展变化将更多地依赖于区域间的比较优势趋动,这包括自然差异、人文差异、经济差异和组织体制差异等所构成的比较优势的不同。
知识经济时代将表现出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在区域发展中的特征:由于通信网络的便捷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知识尤其是新的技术创新的传播和扩散的速度非常快,极大程度地消除了区域的人为隔离和时间空间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1、知识一经产生,即可不花费或少花费成本为大众所了解和利用,因此,各个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依存性得到加强;2、知识经济下的主导产业是第二产业中的高新支柱产业和完全基于知识的第四产业,区域经济的增长点主要依托于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要拉开区域经济水平的差距,取决于各区域如何选择适合本区域资源条件并能形成竞争力的新兴产业;3、与工业经济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特征不同,知识经济更依重于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数量对经济发展的推动。
四、知识经济与就业革命
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一方面使知识密集型的新产业部门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使传统产业部门经过改造知识含量大幅度提高,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大大减少,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劳动力越来越多,从而导致一场西方社会日益引入关注的就业领域的变动。这一变动的特点是大量传统就业领域的 “缩小”,知识结构性失业人口不断增加,就业结构加速调整,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有关就业的革命。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技术构成不断提高,劳动力需求量也将相应减少,从而形成一部分劳动者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上随时都会有同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劳动者被淘汰或为寻求更理想职业的劳动者主动辞职,拥有新技术的劳动者被吸收。因此,失业是技术构成提高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我国现阶段出现的严重失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上述的两个原因,也有因历史上为解决就业问题采取 “广就业、低效率”政策而造成的隐性失业问题,还有乡镇企业发展对城市企业的冲击。
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证明,随着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时代向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就业结构必将发生重大调整与更替。据法国学者高兹的统计,在 1975年至 1986年 12年间,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工业工作已在几个欧洲国家消失。又据美国《民族周刊》报道,今后若干年内,美国现有的 1 .24亿个工作中有 0. 9亿个将被自动化系统所代替。在这场跨世纪的劳动革命中,尤其是在制造业,电脑、机器人、电信设备与其他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取代人的位置。在 2l世纪的前 25年里,装配线上的蓝领工人将几乎消失。美国学者乔治预测,在未来一二十年内,蓝领工人将会从 1995年占美国劳动力的 20%缩减到 10%,甚至更少。同时由于办公自动化,非专业白领工人比例很可能从现在的大约40%减少到 20%。其余 80%左右的劳动大军可能由知识型人员组成,包括教授、经理人员、科学家、信息系统设计人员、教育工作者、掌握技术的制造人员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表明,知识经济时代依靠智能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就业者越来越占据有利地位,并取得 80%以上的份额。1970年至1990年间,尽管经合组织成员国制造业中的失业状况持续恶化,而知识型、技术型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并没有受到影响。在这一时期,具有较低或中等教育程度者的平均失业率达到 10. 5%,而具有大学教育程度者的失业率只有 3 .8%。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从知识含量低的工业化时期的主导产业部门向知识含量高的高科技产业和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大规模流动,采掘、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部门就业人数持续减少,信息产业、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的就业率持续增长。如与计算机相关的就业岗位成倍增加,计算机的设计、制造、维修、操作、网络、管理、电子报刊编辑、现代化办公室工作人员供不应求。金融、娱乐、保健等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性行业的就业机会也被大量创造出来。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是主导就业领域,依靠智能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就业者成为劳动大军中的主流,这样,就从根本上实现了就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同时,知识经济将直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1997年美国高科技行业创造了 24万个就业机会,印度软件业创造了76万个就业机会,而我国的国家级和地方高科技产业开发区已提供了200万个以上就业机会。由于目前发展的只是信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科技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仍然有限。如果各种高科技产业全面发展,再加上高科技产业就业岗位对第三产业的巨大需求,则提供的就业机会会相当可观。
五、知识经济对人才和教育的要求
与传统的工业、农业经济相比,知识经济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业经济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模式,以土地为主要资本;工业经济属于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模式,以货币为主要资本。因此,知识经济属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模式,以知识、智力为主要的资本,知识资本也就成为知识经济主导的生产要素。知识经济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等硬件的数量、规模和质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知识在一些高科技企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知识已经代替资本成为企业成长的根本动力,是竞争力的主要源泉,是使投资获得高额回报和员工获得高额收入的基础。比尔·盖茨靠自己的知识构筑了一个强大的微软王国,美国靠知识而迅速成长起来的高科技企业已经形成相当的气候。我国一批迅速崛起的高科技企业充分发挥和利用了知识资本,获得了成长的巨大动力和竞争力,就是很好的证明。
知识经济呼唤新型知识型劳动力。这种新型知识型劳动力应该是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熟知自己的就业岗位,而且要有更宽阔的视野和知识积累,从而在更高层次上为自己的工作价值定位。同时,新型知识型劳动力应该是智力型人才,善于对自己的工作实践进行总结,并把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从而再更好地运用于工作实践中去。这种对智力资源的拥有是新型知识型劳动力最宝贵的资本。
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高等教育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有关专家研究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应具备以下几种能力:1、对事物主动进行思考的质疑能力;2、解决问题的运筹能力;3、从无际的知识体系中提炼出自己所需的知识的选择能力;4、将信息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的能力;5、组织和协作能力;6、学习、阅读学术著作和科技期刊、熟练使用各种工具书并查找文献资料以及在因特网查阅信息的能力;7、继续学习、自我发展能力;8、开拓创新能力。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具有较高的培养质量,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博士生培养水平略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一些差距。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正逐步改革农业和工业经济时代所形成的教育模式,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和人的智能开发的要求。教育创新包括从教育体系、教育结构、教育方法、教学内容到教育的时间和教育的空间等方面。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智能教育、通才教育、终身教育、管理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应将教育的时间从学校延伸到整个人生,使人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掌握和运用新知识。
六、就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就业环境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就业起激励、约束、导向作用的主客观和社会发展因素的总和。大学生就业总是受到社会客观环境、个体成长环境、社会心理环境、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
(一)社会客观环境
社会客观环境是指由政策设置、经济状况所形成的就业社会氛围。
1 政策环境
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方针而制订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的行动准则,体现了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规范。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过程,有关的政策也作过相应的调整。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政策内容,政策体现着一定的导向性、调控性和约束性。
在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条件下,人才资源配置的方式同其他经济资源配置的方式都是一元化的计划控制。毕业生虽然在国家下达的分配计划内有选择个人志愿的权利,但最终必须服从学校具体制订的调配方案。在这样的政策条件下,毕业生是依附性就业。就政策特点来说,调控性和约束性极强,其导向性主要是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和学生自觉服从社会需要的主导择业观来实现。在今天看来,这样的政策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个人的择业意愿,且易使人才资源配置失当。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是与当时的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也曾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
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契合点,首先表现在毕业生就业这一环节上。现在正在运行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制度。
虽然毕业生有自主择业的权力,但不是说,就业政策就失去了导向、调控、约束的功能。用人单位有自主用工的权力。因此毕业生自主择业不是毕业生的一厢情愿或随心所欲。双向选择是选择与被选择的关系,是主客体的辩证统一,选择的双方不是谁必须服从谁的问题,而是双方在相互满足对方需要基础上而达成的一种契约关系。因此,双向选择体现毕业生就业中的更本质的关系。既然是契约关系,就摆脱不了政策的导向、调控和约束。比如,挑选毕业生单位的劳动用工政策、吸引人才的政策,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的进入控制政策,都将对毕业生择业产生重要的制约作用。而且还要看到,有些约束性的政策不是在择业期才体现出来而是在招生时和培养过程中就形成的一种契约关系,比如对委托培养生、定向培养生以及享受专业奖学金的学生的政策等,它直接制约着择业者的择业行为。
除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直接影响外,劳动人事制度中诸如人才流动、工资、公务员制度等,以及社会职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都会对大学生择业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
2 经济环境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其劳动就业状况。大学生选择职业,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从整个国家范围来说,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职业演化速度的加快,就业岗位的增加,都是极为相关的因素。从一个国家的区域性经济发展状况来说,由于其不平衡性,往往使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地区成为大学生择业的热点。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的实施,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已显现出来。
社会经济状况直接反映到职业的经济地位和行业的经济状况上。近几年 IT产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直线上升,需求数量大幅上升,质量要求较高,毕业生就业出现结构性矛盾,表现为专业与需求,层次与需求的失衡现象。由于学校培养周期与社会需求变化的频率非同步发生,学校针对社会需求的调适往往是滞后以致错位,这就要求大学生要认识客观经济环境对就业的直接影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客观环境的不利因素,主动适应社会需要。
(二)个体成长环境
对于大学生来说,个体成长环境主要是指所受教育的环境。教育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德、智、体诸方面施以积极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从狭义上来说,是指学校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泛指社会上一切有教育作用的活动。事实上,社会上的一切教育活动都会给受教育者产生某种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一切教育形式所产生的结果,大都能反映在学生的素质以及他们的择业意识、择业行为上。我们这里着重探讨家庭教育、大学前教育、大学教育等几个方面的影响。
从家庭教育来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教育方式及家庭气氛对儿童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安妮·罗欧,从 1951年开始,采用谈话、测验和了解个人生活史等方法来研究杰出的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的个人发展史及其人格特征,发现他们早期所受的不同养育方式的教育,影响其追求的职业类型以及在所选择的领域中可能达到的水平。罗欧把家庭抚养方式分为三种类型,即情感关注型、回避型、接受型。情感关注型的抚养方式又分为溺爱型和严格型两种。溺爱型父母对子女娇养,他们充分满足儿童的生理需要,鼓励其依赖和限制其探索行为,把子女看作或设想为“天才”;严格型家长,对子女要求严格,通常按完美的计划对其严格训练,激励子女的成就感。回避型的抚养方式又分为拒绝型和疏忽型。拒绝型的父母对子女的生理需要是关心的,但对其内在的情感要求不能满足;疏忽型的父母,在一定的限度内忽视子女生理的要求。接受型的抚养方式又分为随意接受型和抚爱接受型。随意接受型的父母对子女需要的接受具有随意的性质;抚爱接受型的父母不干涉而且促进儿童的才能和独立性的发展。在职业选择上,在情感关注型家庭中成长的人,没有形成自我集中的人,经常意识到别人的态度和意见,这类人往往需要定向于人的工作;在回避型家庭中成长的人,可能发展到一种对别人强烈的防御意识,他们可能不愿与人打交道,往往需要定向于物的工作;在接受型家庭中成长的人,可能定向于人,也可能定向于物。罗欧的观点,虽然是以杰出人才为研究对象而提出的,具有不完整性,但仍有一定的代表性。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子女性格、爱好、兴趣等的培养和熏陶,直接影响到其职业能力的发展。
从大学前的学校教育来看,大学以前的教育,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几个阶段。大学以前的教育是基础教育,亦是素质教育。但在我国由于高考的指挥棒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教师把素质教育变成了一种应试教育,紧紧围绕考试来设置教育内容和进行教学活动,学生也以应试的学习方式来接受教育,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养成了一种依附性的学习习惯,这种结果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发展。在我国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农村和城市的差别较大。由于多数农村的教学条件较差以及环境的影响,农村学生的知识面、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对事业的期望同城市的学生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别。大学前的教育所形成的差异性,在大学阶段,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改变。
从大学教育来看,大学教育是按照专业门类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活动和其他教育活动,使学生从某一专业的逻辑起点达到能够解决该专业一定问题的理论和技术修养水平,从而形成适应某类或某种职业需要的专业特长。也就是说,大学生所受的专业教育直接制约着其职业适应的范围。如果大学生所学的专业面较窄,其职业适应的范围就小;反之,职业适应的范围就相对宽广。因此,高校也要不断地根据社会职业的需要来设置专业或对业已形成的专业结构进行调整,扩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增强适应能力。近年来,针对毕业生知识面较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动手能力不强、组织管理能力不高等问题,我国高校努力通过改革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来培养专才与通才相结合、文理交叉、工管相兼的复合型人才。为此,也相应地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如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这些都为有效地扩大学生的专业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学分制的实行,满足学生专业志愿和扩大其职业适应领域等方面的情况,会得到更好的改变。
教育因素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还有社会教育及自我教育等。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学生所受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和大学期间不同内容的教育诸如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就业指导等,都具有互补性。前一阶段所受教育的欠缺,可能得到后一阶段的补充;各种教育内容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可以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大学生应当自觉认识自己成长的家庭环境与受教育的条件对其个性形成的影响,并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自己的不利因素,全面提高素质,为求职择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三)社会心理环境
社会心理一般反映的是人们的日常意识,是指一定时期内人们普遍流行的精神状态,包括人们的要求、愿望、情感、情绪、习惯、道德风尚、审美情趣等。传统的就业理论和现时流行的就业意识形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心理环境,有诸如社会时尚、父母及亲友的意见、老师的参谋作用、传统的性别观念等。
1 社会时尚
社会时尚就是在社会中流行一时的风气或风尚,它是一种非常规的集体行为模式。时尚在人们生活中是非常广泛的。它可以发生在人们日常生活最普遍的领域,如衣着、服饰等方面;也可以发生在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接触交往中,如语言、娱乐等方面;还有的发生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以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方式表现出来,如政治、道德、宗教、教育等。由于时尚表现出的时髦性、时热性、时狂性等特点,人们崇尚的行为取向就会表现出社会时尚运动,这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如大学生择业中出现过的大城市热、合资企业热、“孔雀东南飞”以及现在盛行的公务员热、考研热等。时尚又与社会舆论有关。社会舆论能够引导时尚运动,时尚也能形成较为集中的舆论和热门话题;反过来,舆论"或热门话题又促进或阻滞时尚运动。时尚对人们的正负面影响,会造成行为结果的不同。健康的时尚,会激发人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正向行为导向;非健康或带有偏见的时尚,会造成人们思想意识的偏狭和行为取向的偏差,在大学生择业中易于形成从众、攀比、自卑等灰色心理倾向和盲动的行为。
2 父母及亲友的意见
由于我国传统观念的积淀,子女与父母之间依赖与被依赖、控制与被控制性较强。受其不同情况的影响,大学生在择业中的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学生缺乏自主的勇气,依赖于父母的经验,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岗位由父母作主;有的父母怕子女缺乏经验,生活阅历浅,控制子女的择业行为,不允许其自己作主;有的父母是支持和鼓励子女主动选择,自己作主,并提供参考意见。这几种影响方式,对大学生择业所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大学生对父母的依赖程度或受父母控制的程度更强。也有的大学生因为父母的从业境况或能力欠缺等原因,通过较有影响的亲友作主或征求其意见,根据其认同与否来决定自己的择业去向。
3 老师的参谋作用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就业岗位是在辅导员、班主任和其他老师共同参与下决定的,老师的意见起主导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改变了前种模式,但是老师的意见仍对学生的择业意向和择业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比如,专业教师对本专业的情感和对某一类或某种职业的认同。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老师的意见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择业意向和择业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当然,老师的意见仍然不能完全摆脱个人主观的色彩,由于不同的老师职业价值观的不同,对学生择业的影响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4 性别差异
男女性别的差异,导致劳动能力和工作时间的差别,这是客观事实。正因如此,才要求人职合理匹配。对于女大学生来说,除了某些特殊的职业岗位外,应当说具有广泛的职业适应领域。但是,有两种情况左右着女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和择业行为:有的女大学生择业范围狭窄,对有些可以适应的职业岗位有畏难情绪,有不如男同学的心理定势;有的用人单位从本部门利益出发,不愿意接收女毕业生,尤其是女毕业生较适应的职业岗位也存在这种情况,这就造成了女毕业生一定的心理压力。
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虽然在择业问题上受社会影响因素较多,但应确立起主体意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人云亦云,应对自身条件和社会需要做出判断,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关系,逐渐树立自主、自立、自助、自择等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观念。作为女毕业生,也应变压力为动力,增强自信心,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主动迎接挑战。当然,社会舆论导向以及对女毕业生就业的保障机制的建立等方面,也应做出更大的努力。
(四)社会发展环境
改革与社会发展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更广阔的舞台。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趋于成熟和理性,毕业生择业的躁动、盲目、灰色心理现象有所降低,这与社会发展所创造的就业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