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省情库·石首市分库(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01:50
湖北省省情库·石首市分库(一)
1、基本情况
1.1历史沿革:石首,因“江中有石孤立,为北山之首”而得名。西晋太康五年(公元284年)始置石首县,1986年撤县建石首市。
1.2行政区划:现辖绣林办事处、笔架山办事处、南口镇、团山寺镇、高陵镇、高基庙镇、东升镇、调关镇、桃花山镇、小河口镇、横沟市镇、新厂镇、大垸镇、久合垸乡等14个乡镇办事处和天鹅洲经济开发区,有276个村、31个居委会(社区)、2654个村民小组。
1.3人口资源: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62.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25万人,非农业人口21.37万人;男性人口31.83万人,女性人口30.79万人;乡村劳力25.4万人;人口密度438.8人/平方公里;人口预期寿命71.2岁,老年人口比例7.47%。
1.4自然地理:石首地处鄂中荆州市南沿,西抵公安县,东临监利县,北接江陵县,东南、西南与湖南省的华容、南县、安乡三县毗邻,拥有县际交界线113公里,国土面积1427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陆路距武汉287公里、长沙272公里、常德206公里、益阳179公里、岳阳105公里;水路距重庆883公里、宜昌235公里、南京1124公里、上海1561公里。石首横跨下荆江两岸,“九曲荆江”将石首分成南北两片,江北属江汉平原,江南属洞庭湖平原,平原面积107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5.7%。地势为西北高,中略低,向西南倾斜;海拔一般在31—36米之间,最高点为东部桃花山的屯岩子山,海拔368.9米,最低为中部上津湖,海拔22.1米。石首位于东经112°14′—112°48′,北纬29°31′—29°57′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太阳辐射总量从西到东105—109千卡/cm2,全年日照总量为1698.9小时,平均日照4.7小时,年均日照率38%。年平均气温17.3℃,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28.1℃,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6℃(1971年7月26日),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4.2℃,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4.9℃(1977年1月30日);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4—10月是农作物速生快长的时期,总雨量760.4毫米,占全年总雨量的70%;年平均无霜期267天,比长江下游要长一个多月。
1.5土地资源: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40501.08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45776.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2.58%;园地1061.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5%;林地5264.5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75%;牧草地163.0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2%;水面面积67608.1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8.12%;城镇村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10833.3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71%;交通用地面积2208.1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7%;未利用土地5299.7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77%。土地垦殖率35.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农作物复种指数达240%,主要农产品的平均单产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1.6矿产资源:石首地下矿藏已探明有铅、锌、铜、独居石、绿柱石、花岗岩、天然气、矿泉水等20多种,主要矿产有五种:①铅、锌、铜矿:主要分布在东升列货山的断裂带重晶石矿脉内,呈北20°—25°倾向南东延伸,倾角50°,由北向南变窄,全长600米,大小矿体15个,矿石品位为:铜0.41—1.66%,铅0.56—1.05%,锌0.50—1.05%,储量铜840吨,铅、锌3000吨,另外还有伴生矿银等金属。②独居石:独居石中含有钅门等元素,石华堰、青竹沟、九佛岗三个矿点储量分别为2003吨、485吨和269吨。③绿柱石。已探明有谭禅寺、王家寺院、吴分寺三个矿点。④花岗岩。花岗岩分布面积达150平方公里,蕴藏量达2亿立方米,桃花山区老虎冲和青竹沟两个矿区储量分别为225万立方米和550万立方米。⑤矿泉水。高陵镇月堤拐村的矿泉水水源,经湖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评审鉴定组评审鉴定,锶的含量0.29—0.35mg/1,偏硅酸的含量36.74—42.0mg/1,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GB8537—87),水中还含有锂、碳、锌、碘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该水源允许开采量1000m3/日。
1.7水利资源:石首属外流水系,以西东向横贯全境的长江为主脉,向南北辐射,众多的湖泊星布其间。①主要河流。长江石首段:自唐豆刂(现名夹堤湾)入境,经新厂—石首—调关—五码口出境,流入监利,石首境内全长90.3公里。藕池河:系荆江南岸分流四口之一,由新开铺进口,经南口进倪家塔,右分安乡河;经管家铺、老山咀、黄金咀,右分团山河;经江波渡至殷家洲,左分鲇鱼须河;经南县注滋口,入东洞庭湖,主干全长91公里,石首境内长39公里。调弦河:系荆江南岸分流四口之一,流经桂家铺、焦山河,至蒋家冲出石首境,注入东洞庭湖,全长75公里,石首境内长13公里,河宽105—176米。②湖泊。全市现有湖泊37个,水面面积90.63平方公里,蓄水量32937.3万立方米。按其地理分布,可分为四大湖群:城东桃花山湖群,腹地湖群,西南片湖群,江北湖群。全市有小型水库11座,承雨面积10.56Km2,总库容356万方。③地下水。地下水分为潜水和承压水,以承压水最丰富。④故道。长江河床历经变迁,在石首境内造就了总面积46万亩的故道区。故道区水中有洲、洲中有水、河汊密布、资源丰富,是长江中下游最后一块尚未开发的亚热带湿地资源。
1.8珍稀物种:石首江北的天鹅洲故道,是长江流域最大的生物多样性湿地。在这里生活、栖息的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有:白鳍豚、江豚、中华鲟、大鸨、白鹳、黑鹳、草号鸟、天鹅等。1991年10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分两批引入64头麋鹿在天鹅洲进行野生放养。目前,麋鹿种群已发展至720余头。
1.9地方特产:石首物产很多,江北片为我国优质商品棉基地,江南片为我国优质商品粮和优质商品油基地;长江洲滩建有全省最大的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基地和产量居全省之冠的芦苇生产基地。石首盛产各类鱼种,建有国家级“四大家鱼”原种场和国家级长鱼鱼危良种场,尤其是长吻鱼危,其腹中的鱼膘,状如笔架,故名谓“笔架鱼肚”,堪称水产珍品,在明朝便列为贡品,建国后多次在广交会上展出,并获亚太地区博览会金奖,与桃花山鸡蛋、七姊妹朝天椒并称为“石首三宝”。其他地域特产石首银鱼、中湖鳜鱼、东山猕猴桃、桃花山楠竹、六虎山茶叶等,享誉荆楚大地,其中六虎山“金凤玉剑”茶叶获2002年韩国国际博览会金奖。
1.10风景名胜:石首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初具规模的景点有:天鹅洲生态旅游区,桃花山休闲度假区,南岳山森林公园。石首历史名胜古迹众多,在东升镇走马岭村,有总面积2万平方米、属于屈家岭文化晚期的古城遗址;在调关镇,有俞伯牙鼓琴巧遇钟子期的调弦亭;在桃花山镇的鹿角头,有越国上大夫范蠡墓、范蠡庙和其隐居饲马的饮马池;在城北,有刘备和孙夫人新婚燕尔留下的绣林亭、锦帻亭、望夫台、照影桥、刘郎浦;在南岳山麓,有为纪念晋代药物学家葛洪在此开田种玉而修建的玉田寺;在高基庙镇,有杨幺率起义军一夜间挖开黄土岗,使两湖贯通,出奇制胜的断岗口;在高陵镇,有后梁孝宣三王墓,孝宣公主墓,明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杨溥墓;在团山寺镇,有明太子太傅、刑部尚书王之诰墓;在白莲湖西湾画儿山,有明末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张璧墓……石首被列为我国长江文化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楚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石首历史文物种类齐全,时代上无缺环,品级较高,不可移动文物有旧石器时代遗址1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0处,商周遗址2处,秦汉遗址1处,古墓葬45处(从东周至清代,每一处的单个墓数从几十到几百座不等),石雕石刻150件,其中走马岭遗址属准国保单位、省级文保单位。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中原殷商王朝酒器青铜觚、商代南方越族乐器青铜鎛、战国青瓷器、西晋盘口壶、唐代釉下彩瓷罐、胡人瓷俑、元代“天”“上”款瓷碗都是文物珍品。
石首各个革命战争时期留下的革命遗址,初步鉴定有136处,立碑纪念的有63处。这里仅选两处:
红军树纪念地——桃花山
在石首东南部的桃花山, 有一座山峰名鹿角头,鹿角头下是虎脚爪,虎脚爪旁有三棵黄芯树,树龄二百年以上,形如遮天巨伞,根深枝茂,长年葱茏。1930年10月,贺龙率红二军团南征,于此地驻营作战前准备,随军宣传队用尖刀在树干上刻下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标语。风云沧桑,岁月磨难,反动政府多次“血洗东山,见树砍三刀”。但这三棵大树依然傲然挺立,躯干上的标语口号、枪战弹孔清晰可见。解放后,它被列为省重点保护革命文物,誉为“红军树”。
鄂西联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地——调关
距市城区东22.2公里的调关,正当调弦河进口处,是鄂南湘北水陆交通的要衢。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是革命活动的重地。1930年,这里成为湘鄂西苏区的指挥中心,贺龙、周逸群、李立三、邓中夏、谢觉哉、段德昌、许光达、柳直荀等先后在此居住办公。当年4月 ,鄂西特委根据鄂西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在调关黄陵庙召开了鄂西五县(江陵、监利、石首、潜江、沔阳)工农兵贫民代表大会,成立了鄂西联县苏维埃政府(后更名为湘鄂西苏维埃政府),使湘鄂西苏区有了统一领导的行政机构。随着鄂西联县苏维埃政府的成立,石首等五县的县、区、乡政权以及农会等群众团体相继建立与健全起来,出现了许多妻送夫,父送子,兄弟争相入伍的动人事迹。仅调关地区就有上千人自动报名跟随贺龙闹革命。石首籍9位开国将军中,就有王尚荣(中将)、傅传作(少将)、胥治中(少将)、廖述云(少将)等4位是调关人。
1.11历史人物和著名人物:石首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成千上万的石首仁人志士遍布海内外,这里选载部分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有代表性的石首籍古今著名人物(按出生年月先后排列)。
杨  溥
杨溥(1372—1446),字宏济,生于石首西南区(今高陵镇)。明建文元年(1399)乡试第一名,次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永乐二年(1404),任司经局洗马兼太子侍读。永乐十二年(1414),蒙古集兵准备南侵,明成祖亲领精兵出征,杨辅助太子在京料理国事。成祖凯旋回朝时,因太子高炽迎驾稍迟,即迁怒杨溥等一批重臣,将其投进监狱。杨在狱十年中,发奋读书、著作。永乐二十二年(1424)元月,成祖逝世,高炽继位(仁宗),杨被释,升翰林学士,入阁典机务,旋升太常卿和内阁学士。次年,仁宗崩,朱瞻基继位为宣宗,杨仍辅佐。宣德元年(1426),汉王反叛,杨溥随宣宗前往平定。因有功,于宣德九年(1434),升礼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正统元年(1436),宣宗逝世,年方九岁的朱祁镇继位为英宗,皇太后召见“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特地指着杨溥对英宗说:“先帝(仁宗)常念他忠诚,他坐了十年冤狱,你要依靠他、尊重他!”。正统四年(1439),杨任武英殿大学士。正统十一年(1446)七月杨逝世,英宗赠太师,谥文定公(正一品),将其灵柩运回石首谕祭谕葬于高陵岗,建祠堂和“太师坊”于县城,诰封其父杨文宪为礼部尚书兼大学士。杨一生著作甚丰,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台阁体”作家之一,惜其著作大多失传,今存《杨文定公文集》、《云水灵》及少量诗作。
袁宗皋
袁宗皋(1453—1522),字仲德,生于石首城郊。成化十九年(1483)中举人,弘治三年(1490)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孝宗封其侄为兴献王(安陆王,即今湖北省钟祥市)时,“选贤良端正之士为之辅”,袁被选中。弘治五年(1492),袁因辅治有功,升正议大夫(正四品)。武宗正德十年(1515)兴献王上书皇上,称赞袁“清谨有年,政事练达”,请求升袁为正三品,皇上破例准奏。正德十四年(1519),兴献王逝世,皇上封其堂弟(兴献王之子)朱厚熜为安陆王,仍令袁为长史。正德十六年(1521),武宗崩,无嗣,朱厚熜继位。袁陪驾进京,入文渊阁,随之升为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嘉靖元年(1522),升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奉谕拟就“中兴八大政”,主持经筵讲课,使新朝政局很快稳定。是年九月初七,溘然长逝。皇上诰赐“太子太保”,谥号“荣襄公”,将其灵柩运回石首谕祭谕葬于白泥湖北岗地,于县城为其立尚书坊(建国后废),诰封其父袁恺为大学士。
张  璧
张璧(1474—1545),字崇象,生于石首西南区(今南口)。弘治八年中举人,正德六年(1511)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嘉靖元年世宗设经筵讲学,张璧担任主讲官。嘉靖四年(1525),张奉命编成《南畿文衡》。嘉靖十九年(1540),被任命为南京礼部尚书,上任后见其地水灾频繁,遂修太仓储粮,遇灾年赈济贫民,深受百姓欢迎。嘉靖二十二年(1543),皇上修太庙,调张至北京任礼部尚书,主持其事。嘉靖二十三年(1544),张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朝廷军机。次年八月逝世,皇上赐“少保”,谥“文简公”,其灵柩护送回石首谕祭谕葬于笔架山北问食岗,诰封其父张维为大学士。
王之诰
王之诰(1521—1590),字告若,生于石首团山。嘉靖二十二年(1543)中举人,次年中进士,授江西吉水县知县,任满后迁户部主事。寻改任兵部员外郎,出为河南检事,因平定叛乱、巩固边防有功,屡获升迁。隆庆元年(1567)任都察院右都御使兼兵部左侍郎(正二品)。时鞑靼侵犯石州(山西离石县),边防守军失利,群众被杀数万,王被降三级,还守南口。隆庆三年(1569),吏部复考,定王之诰无错,不久复任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时逢寇虏入侵,王指挥若定,斩敌千余,以捣敌巢有功授一子官。次年,升京营戎政尚书,提督团营。隆庆五年(1571)升为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神宗即位后,王上书开垦荒田、陕边防狄、京营戎政等,均被采纳,授任北京刑部尚书兼南京兵部尚书,时人以“两尚书”呼之。刑部尚书任满后,因与时任宰辅张居正为儿女亲家,为避嫌疑,告假归家养母获准。回乡后捐资修建陈币桥,不署自己姓名。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死后,王在石首家中被株连入狱,不久经查证无罪获释。万历十八年(1590)病逝,谕谥“端襄公”,赠“太子太傅”(正一品),谕祭谕葬于团山粟林岗,诰封其父王芳为资政大夫、刑部尚书。
熊开楚
熊开楚,字文友,号蔚庵,石首人,清朝廉吏。康熙十八年(1679)中进士,授江都知县。是时江都官吏和豪绅地主相互勾结,巧取豪夺,弄得民不聊生。熊到任后,秉公执法,勤于政务,兴水利,减民赋,一时积弊革除,百姓安居乐业。任满后熊调高邮,仪征任知县,他治理有方,政声远扬,人皆称“熊江都”。后因直言敢谏,得罪上司而罢官。不久重新启用,任直隶新安知县,人们仍以“熊江都”称呼,他政事勤勉,积劳成疾,病逝于任上。熊居官清廉,没有一点积蓄,死后连下葬的钱都没有,他的学生翰林学士周彝为他置办棺木,铭刻碑文下葬。两年后,康熙皇帝东巡至新安县,听到百姓对“熊江都”仍感念不已,有口皆碑,念其一生清廉,死后骨骸不能归故里安葬,遂下旨命直隶巡抚李光地遣官护丧,将熊的骨骸送到石首故里。
邓初民
邓初民(1889—1981),原名希禹,字昌权,石首新厂人。1912年,考入武昌江汉大学。1913年东渡日本留学。1915年,邓与李大钊等留日学生组建“中国留日学生总会”,被推为总会评议会长,并和李大钊等主编《民彝》月刊,组织“神州学会”,揭露袁世凯勾结日本帝国主义称帝卖国行径。1925年,邓应聘任湖北省法科大学教务长,被选为省学部常务委员兼青年部长。北伐军占领武昌后,被推为湖北省政府委员,审判土豪劣绅委员会审判长。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成立后,邓讲授“农民问题”。1927年底,大革命失败后,邓被迫去上海,任教于暨南大学,并在法政学院、艺术大学、大陆大学、中国公学等校兼课。后同张庆服、潘汉年、冯乃超等组织“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邓任主席,写了《政治科学大纲》、《国家论之基础知识》、《政治学》等专著宣传马克思主义。1935年,教育当局通令上海各大学不得聘邓任教,邓被迫赴广东中山大学任教。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邓参加游行示威被追捕,连夜逃居香港。不久赴广西大学任教,因被怀疑是共产党而被解聘,重返武汉。1945年,邓参加中国民主同盟,被选为中央委员,赴重庆主编《民主星期刊》、《唯民周刊》,与《新华日报》紧密配合,发表了大量反内战、反独裁的文章。1946年底,邓赴上海,与特务兜圈子,到各大学作宣传策反工作。1948年除夕,邓从香港到东北。不久,中央安排邓与郭沫若参加中国代表团出席布拉格和平代表大会。新中国成立后,邓先后任山西省副省长,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山西大学校长,全国人大一、二、三、四、五届常委,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常委,民盟三、四届副主席,中国政治学会名誉会长等职。1962年,邓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于北京病逝。
黄松龄
黄松龄(1898—1972),原名克谦,石首县人。1915年入北京中央法政专科学校,1919年被推为该校学生代表,筹备和领导“五四”运动,在“打倒章、陆、曹,火烧赵家楼”的游行示威中被捕。1920年春,至武昌结识恽代英、林育南,成立“勖社”,研究马列主义。1924年,转为中共党员,任中华留日学生总干事。1926年,受中共派遣,回国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北伐军占领武昌后,调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官。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秘书兼省委机关报《大江》主编,不久调任省济难会书记。1927年12月到南昌,任江西省委宣传部长兼秘书长,并暂代军委主席。1928年被捕,以“重大嫌疑犯”判刑7年。1930年春,经营救出狱。不久赴北平任中国大学教授,并在民国大学、北平大学、北平师大、朝阳大学兼课,为当时十大名教授之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黄在北平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七·七”事变后,到武汉推动国民党元老孔庚组织“湖北战时乡村工作促进会”。1938年朝阳大学南迁,黄受聘任教授,编《大声周刊》,宣传党的抗日路线,推动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黄奉周恩来之命到延安,先后任中央财经部指导员、中共党务研究室财经组组长,被选为陕甘宁边区参议员、党的七大代表。1946年底,任晋冀鲁豫中央局审计厅长,次年任华北人民政府监察院副院长。1949年1月,天津解放,任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兼军管会文教部长。1953年,调任高等教育部副部长。后被选为中共“八大”代表,全国政协一、二届委员,全国一、二、三届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60年,调任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室顾问兼国家计委委员和人民大学校长。“文化大革命”中,多次被批斗。1969年,黄年逾7旬,被迫去河南“五七干校”劳动,后经周总理亲自过问才返回北京。1972年病逝。
蒋导江
蒋导江(1903—1984),石首新厂人。1923年考入国立南京大学化学系,1927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29年春,赴英国雪菲尔大学钢铁冶金系学习,1934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其论文《镍铬奥氏体钢研究》由该校出版,并荣获奖章奖金,后被德国喜望钢铁公司聘用。1935年辞职回国,先后任南京水利化工公司和天津黄海化工研究所、南京硫酸工厂工程师、研究员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受聘于云南大学任教授兼矿冶系主任。1943年,应聘到重庆大学任职,先后担任矿冶系、冶金系教授兼系主任,其编写的《普通冶金学》,1945年作为大学丛书出版,被国内各院校矿冶系选作教村,取代国外的荷富门(Hoffman)《普通冶金学》,被誉为“中国冶金学的奠基读物”,后6次再版。尔后又编写了《金相热处理》、《电冶金学》等5部著作。新中国建立后,继续担任重庆大学教授兼矿冶系主任。1952年参加“九三学社”,被选为中央委员,1958年编写《冶金管理》、《冶金工厂仪表控制》等大学教材。1958年与人合译俄文版《火法冶金过程和物理化学》,翻译英、德、俄3种文字的科技资料100余篇。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被选为重庆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重庆金属学会理事长、四川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金属学会理事、全国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文化大革命”中,被当作“反动学术权威”批斗抄家,其著作、译述稿毁于一旦。1983年,蒋以80高龄承担国家科委和教育部下达的纺件与块规激光热处理两项科研任务,领导中青年科研人员日夜攻关,获得了理想的效果。1984年病逝。
原有发
原有发(1909—1954),原名原松发,山西省平顺县人,出生贫苦农民家庭。1942年参加革命,次年入党。1947年随军南下,次年任江监石县第二区区长,1949年任石首县人民政府财政科长,1953年任石首县县长。1954年夏,石首遭百年罕见洪灾,原兼任县防汛指挥长,抱病在险情最严重的人民大垸堤段防汛,和群众一起先后战胜3次洪峰,抢住70多处险情。但大雨经月不停,江水猛涨,鲁家台堤段有崩溃危险。7月29日,原登上拖轮,押运两船堵口抢险物资驶向险段。当接近险段时,堤身“海底”突然穿洞,原不顾个人安危,果断指挥舵手将船靠岸,以船堵口,不料堤身下陷,很快溃口,船被洪流卷没,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原有发后被追认为烈士,县人民政府在礼堂前树碑以资纪念。
成  钧
成钧(1911—1988),原名成本鑫,生于石首县一个贫农家庭。1927年参加石首农民起义,次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侦察员、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等职,为创建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1935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新四军营长、团长、旅长兼淮南路东、路西军分区司令员。他率部转战淮南、淮北地区,深入发动群众,发展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成钧历任新四军七师师长、华东野战军七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二十五军军长,率部先后参加功中、涟水、宿北、菜芜、孟良崮、淮海、渡江、上海等重大战役,屡建战功。新中国成立后,成钧历任第十兵团副司令员、华北防空部队司令员、中央军委防空部队副司令员兼华北防空部队司令员、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副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兼技术部部长、空军党委副书记,为建设空军、国土防空体系和空军地对空导弹部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先后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奖章。“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入狱达5年之久。在周恩来、叶剑英的直接关怀下,1973年得以平反,复任空军副司令员,成钧先后被选为第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2年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8年病逝于北京。
顿星云
顿星云(1912—1985),原名顿新银,人民大垸乡陀阳树人。1929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加入中国共产党,随贺龙转战湘鄂。1935年冬,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任六军十六团团长。抗日战争后,先后任副团长、团长、延安军政学院区队长,带领武装工作队活跃在晋西北,放手发动群众,团结民主人士,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受到晋绥军区通令嘉奖。在保卫陕甘宁边区的斗争中,努力保障边区与敌后的交通,安全护送了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1945年,当选为党的七大代表。解放战争后,任晋绥军区第八军区副司令员,独立第四旅旅长,参加了延安保卫战及解放宜川、韩城、荔北、西府、陇东诸战役,接着进军新疆。1949年晋升为一野二军副军长。新中国建立后,任新疆伊犁、阿山、塔城3区党委书记兼五军政治委员,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圆满地完成了民主改革。1952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司令员。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并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5年调任军委装甲兵副司令员,分管科研和院校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坦克研制和院校建设任务。“文化大革命”中,被诬为“贺龙的黑干将”,入狱5年之久。粉碎“四人帮”后,任装甲兵部队顾问组长。1982年因病、伤按大军区正职离休。1985年1月在北京病逝。
王尚荣
王尚荣(1915—2000),原名王尚寅,出生于石首调关镇一个雇工家庭。1930年参加调关工人学徒联合会,被编入童子军并加入共青团,同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文书、干事、大队长、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等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一二0师团长、旅长、绥德警备区副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期间,任晋西北独立旅旅长、师长、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副军长等职,为保卫延安、进军西宁、解放青海作出了贡献。1950年底,到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次年毕业,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志愿军四十六军代副军长,参加抗美援朝夏季反击作战。1954年12月,任作战部党委书记、代部长。1955年初,参与指挥浙江省一江山岛登陆作战,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不久任总参作战部部长、中央军委战略小组成员。1962年10月,直接参与指挥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诬为“贺龙死党”、“三反分子”,关禁闭8年。1974年7月获释,后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全国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主任、国际形势研究小组组长、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电子对抗雷达管理领导小组组长。1978年6月,任中央军委保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次年任国务院、中央军委交通战备领导小组组长、总参党委副书记。1977年,当选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军委委员。1982年,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8年离休,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奖章。2000年4月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