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简评课堂元素之教师因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16:48
(2010-08-30 18:09:18)转载
标签:hf38中
方正教育
经验交流
校本培训
评课
教育
分类:教师专业成长
简评课堂元素之教师因素
合肥市三十八中  李宏星
关于评课的研究角度和关注元素纷繁复杂、多如牛毛,大家都在关注,过多的大道理我不想赘述。我仅从不特别引人注目而又不可忽视的视角简单谈一谈,与各位专家同仁共勉。
一、评教师的性格因素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是相对稳定的,它影响到一个人的所有领域,性格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所以课堂质量必在教师性格影响范围之内。
美国非常成功的励志导师奥里森·马登说过,世界上有一半的人从事着与自己的天性格格不入的职业,性格特征是无意识的,所以我们要有意识的改进无意识暴露出来的弱点。
1、外向型教师。课堂气氛热烈活泼,活动较多、交流频繁。学生会感觉在课堂里轻松自由、想说就说,不太有拘束感。性格外向的人健谈幽默、感情外露、热情洋溢、富有创造性,能活跃工作气氛,交友广泛。
课堂优势:学生发言积极,放开交流,有问题就会提问,顾虑较少。若是班主任,班风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甚至部分学生性格都会发生偏移。那么,如果针对具体的一个科目的一课而评课,性格因素的影响程度就会更加凸显。如语文学科的《赤壁怀古》、《将进酒》、《边塞腰鼓》、《醉翁亭记》、《黄河颂》等课文,外向型教师必能演绎其极、畅快淋漓,在脑海里留下永恒的印记。如音乐学科的《采茶舞曲》、《青春舞曲》、《桑塔露琪亚》等等。比如,宋祖英性格开朗泼辣,他的歌曲也是如此,很少有伤感压抑的。《辣妹子》、《好日子》、《兵哥哥》。
2、内向型教师。内向型的人兴趣所在不是外部世界,而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自己的观点、思想、情感和行为。他们对人的内心体验、感受更敏感,喜欢安静,易于集中注意力,能够持续专注于一件事情,不介意长时间从事同一项活动,哪怕这项活动很单调。他们喜欢通过沉思获得新思想、新观念,遇事三思而后行;他们外表冷淡,不善交往,寡言少语,通常只有一两个朋友,不喜欢在团体中发言,而是寻求个别交流的机会;他们不易被别人的观念影响,习惯有更多可以自己安排的时间等等。
课堂优势:敏感细腻,注意力比较持久,对情绪情感把握比较精准,善于观察学生的心思,善于抓住课堂的微观元素,能够无意识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课堂里内向型教师比较理智,不太容易冲动,能够平静地分析讲解,耐心地交流,思维的连续性比较好。
说性格的外向、内向只是相对的,客观的说人的性格大都呈现出复合特征。性格的内向、外向只是一种较稳定的倾向性,不是绝对的。正所谓粗中有细等等。无论如何,性格对于课堂的影响一定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理性设计,有效施教。
此外,学校要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要允许教师个性的发挥,允许教学风格和手法的百家争鸣。要鼓励教师的教学探索,允许教师改革中的失败。宽容、民主、自由,同样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东西。
我们永远鼓励教师良好健康性格的在课堂中的张扬。
(一)教师是学生认识社会的一扇窗,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师生关系,进而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我现在带着40多个学生的英语,基本上每天都和我在一起的时间超过3个小时,有时候我突然发现他们有时候说话的语气和我的如出一则,举个例子:有次英语口语时正在同学们集中精力练习时,有个学生练习完了一组后就说道:"哎哟这是什么呀,我的嘴都不能说话了." 有一个女生马上接了一句:"嘴掉了没有?没有就继续练."男生顿时哑口无言,咬咬牙继续....
教师积极的人生观,高尚的人格魅力能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影响使他们看到人性中善良、乐观等美好的一面,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个性特征。教师坚定、顽强、持之以恒等意志特征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坚定、沉着、冷静、独立、无畏、顽强、自觉、自制、反省、果断、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等意志特征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小学生善于观察、模仿教师,面对困难、挫折、失败,教师知难而进、持之以恒,能给学生以积极影响。
(二)教师的性格主要体现为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生影响,而非智力因素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如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体现出健康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学习中学生就会对学习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就会努力去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些心理素质不仅对学生今天的学习影响巨大,而且对于他以后选择职业、参与激烈的竞争也是不可缺少的。作为一名教师,他的举止言行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可塑性。教师的学识修养、人格魅力会在不知不觉中为学生所观察模仿,因此,只有 教师友善、宽容、公正公平等态度特征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教师友善、宽容、公正公平、善于倾听、尊重、平等、忍耐、同情与理解、热情、真诚、坦率、正直等良好的态度特征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在师生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健康地成长。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从日常的心理咨询工作、相关的调查研究和媒体介绍的大量案例中不难看出,目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失误、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学生在自身成长过程中产生的烦恼与困惑等是中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其中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学历、知识水平和学生的发展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教师性格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并且学生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教师语言态度、行为习惯的影响。
教师良好的性格特征,不仅时时感染和教育着学生,而且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 “九五”科研课题“教师性格对学生影响的研究”表明,教师性格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最突出地表现在对学生的性格、学习态度、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在课题研究中,通过对教师、中小学生及家长的问卷调查和座谈,深切地感受到教师性格对学生一生发展的深远影响。
(三)教师友善、宽容、公正公平等态度特征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
教师友善、宽容、公正公平、善于倾听、尊重、平等、忍耐、同情与理解、热情、真诚、坦率、正直等良好的态度特征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在师生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健康地成长。
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教师友善、宽容、公正公平、善于倾听、尊重、平等、忍耐、同情与理解、热情、真诚、坦率、正直等良好的态度特征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学生会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体察到教师的态度,久而久之,教师良好的态度及方式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身上起了作用,影响了学生相应性格的形成。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对学生个性发展以及心理健康也有较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一般来讲,教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导者,要促进和改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尊重每一位学生,加强师生的非正式交往。而要做到这些,最根本的是要求教师要有一颗“爱心”、“童心”和“责任心”。
美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韦地博士花了四十年的时间,从9万名学生的信中概括出“心目中喜欢的好教师”的12个特点,其中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友善的态度”,此外还包括尊重、耐性、公正、宽容等特征,可见,教师公正公平地善待、尊重每一个学生,首先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师生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健康地成长。在科研课题的问卷调查中,81·1%的教师认为,以前教过的学生能长期与自己联系、沟通,主要是自己平时关心、尊重、体谅学生的结果。相反,对学生讽刺、挖苦甚至体罚往往会造成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日常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很多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源于教师对学生不正确的态度。
(四)教师坚定、顽强、持之以恒等意志特征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坚定、沉着、冷静、独立、无畏、顽强、自觉、自制、反省、果断、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等意志特征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小学生善于观察、模仿教师,面对困难、挫折、失败,教师知难而进、持之以恒,能给学生以积极影响,有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性格特征。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和失败等,教师能够知难而进、持之以恒,在学生面前始终如一地以沉着、宁静、耐心说服的心态对待学生,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和榜样,能给学生以积极影响,有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性格特征。在问卷调查中,81%的学生认为自己善于独立思考是受教师的影响;有35·3%的学生认为自己遇到困难能想办法解决,是因为他们的老师不怕困难,从来没有畏难情绪;有33·5%的学生认为自己意志的坚持性,受教师影响最大。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各个方面都不成熟,他们出于对教师的尊重和热爱,善于观察、模仿教师,如果教师没有坚强的意志,就不能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务。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尤其要重视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在我国,当代小学生由于受家庭的过度保护,许多学生的意志品质薄弱,当学业下降、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或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指责时,不能正确地看待眼前的挫折,往往表现出焦虑、消沉甚至出现离家出走、自杀等过激行为,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学生的意志品质差,而教师有意识地以自己的积极进取、锲而不舍等性格特征感染学生,就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二、评教师的课堂机智
教师一定要有良好的课堂机智。课堂机智包含两方面内容:既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临堂发挥的灵感教学,即教师能以其敏捷的思维能力与应变能力随机调整与课堂教学进展不一致的内容或节奏或教学方法,又是指教师能从容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以巧妙的手段予以引导、转化、淡化等恰当处理,将教学引向深入。素质教育能否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好,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教师的课堂机智是否发挥得好。
课堂信息捕捉能力(洞察力)
课堂不是静止的,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学生不是静止的,他们每一秒钟都在变化。您有没有捕捉到?他们的眼神,他们的表情,他们的身体语言,他们的动作,他们的兴致,他们的注意力,他们的激情,他们的主动性,他们的参与率等等。
举例子略
课堂信息处理能力(机智)
课堂信息都是客观的、更是合理的,存在就是合理。如果不能接受就是我们的狭隘,如果不能巧妙处理就是我们的呆板。我们要尽量的让课堂信息为我所用、为我巧用。
三、评教师对学生心理特征的把握
学生喜欢新鲜、变化、刺激、挑战、表扬、震撼、深情、探索、动手、幽默、被理解、被尊重、教师的个人魅力、教师的个人才艺。
以上是中学生的常见心理特征,我只是随意列举一下,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真正的关注这些特征了,就已经进步了。如果我们能够适当的运用了,那就成功了。
四、评教法
教学本无法,教学无定法。书是死的,人是活的。如何活用知识,讲的就是方法。名师不是因为他们的知识好,而是因为他们的方法好。名校不是因为教材好,而是因为教研好。好的方法就是名校的敲门砖。
知识是自然和生活的抽象概括,书本上的死知识本身就不易掌握。所以呢这是就会提及方法了,看谁能够将知识还原得形象,还原的生动,还原得精彩,看谁能够真实再现,那么他的教学效果就肯定不一样。
我在15年前脑子一根筋,认为自己所任教的学科知识什么都会,甚至别人不会的我也会,所以相当满足,还有些自负。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的认识更加深刻。为什么呢?因为课下花了精力得出的方法,的确让我很轻松,让学生很享受,让我很快乐。以前我只会找学生的毛病,这一点在我思想里持续了好多年,现在总算开始转变了。回过头看看,很清晰的教学轨迹,所以我也很理解年轻一点的教师,也自然让我想起了李校长的一句话:“不要老是抱怨。”这是不到一定年龄说不出来的一句话。我也衷心希望与大家一起研究、一起成长。
五、评习惯模式
有多少教育习惯需要改变?
“从来就有的,一定是对的吗?”对习以为常的事情进行反思、咀嚼、琢磨,会使人站在全新的视角看问题。
常常,有一些习惯,我们不以为然。然而作为教师,这些习惯往往超出了个人的意义,会在不经意间直接或间接给学生带来种种影响或伤害;
常常,有一些事情,我们做着、做过,却没有仔细去想“该不该”和“怎么样”。然而对于教育者,这些事情因为联系着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所以值得去思索与拷问。作为教师,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一些习惯,是不是都考虑了对学生的尊重?因为这些习惯太普遍、太无意因而太习以为常,似乎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人人都是这么做的,所以很少有人去细想它们的缺失与合理。而恰恰就是这些微小处、几乎“没过脑子”的习惯,在折射着、体现着教育者的理念。
迟到了,请轻轻走进教室
上课已经好一会儿了。老师正讲到兴头上,同学们也正听得津津有味时,一声突然传出的“报告!”,打破了渐入佳境的课堂气氛,老师的思维中断,学生的目光齐刷刷地移到门口。如果老师反应不及时,马上就会有另一声“报告”接踵而来。还有胆小的学生,在门外已怯怯地喊了几声“报告”,里边讲着课的老师根本没听见。看到有些学生的目光异样,老师还以为自己哪儿讲错了或出了什么事。在下面的提示下,才知道外面有人,恍然大悟的老师叫进了迟到的学生,却已忘记自己刚才说到哪儿了……
迟到喊“报告”,得到老师允许方可进入教室;向老师说明原因后才能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既然不同的“报告”声会有不同的结果,都要对课堂秩序造成影响,北京22中青年教师郝月双想到,为何不请迟到的学生安静地走进教室呢?学生迟到肯定有原因,很少有故意捣乱而晚来的。在课堂当时询问,无论老师还是所有学生,精神都无法马上集中,而因为迟到的个别人而耽误大家的时间,实在得不偿失。
于是郝老师在班里尝试:“凡是上我的课迟到的,不管什么原因都不用喊‘报告’,自己直接开门悄悄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时郝老师还担心,会不会使迟到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呢?几次之后,她发现以前的尴尬局面都避免了:晚到的学生往往用带着歉意的目光和老师交流后,赶忙投入到课堂学习、思考的氛围中。等到下课后,他们又会马上主动找老师说明迟到原因。郝老师说自己还有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学生跟自己的距离更近了。
老师对学生也应该心怀感激
“初为人师时,为掩盖自己的年轻而尽快树立起师道尊严,我学着老先生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命令式的语气对待学生,就是认为学生听老师的话天经地义。结果,学生们好像很怕我了。但当面一样,背后又一样,很少听到他们和我说心里话。不能交心怎么达到教育的效果呢?”北京第125中学的孙超老师讲起自己的反思过程。
“在我的印象里,妈妈从来没对我说过‘感谢’二字,因为在她的意识里,我是属于她的,理应为她做一切事;我的老师也从未对我说过‘感谢’,因为老师对学生永远是师恩似海,怎敢企望老师的感谢呢?而这一切在我的意识里也形成了习惯……”
肯定不只孙超一位,很多当老师的都有这样的思维定势。孙老师对这一现象反思后,要求自己把学生看成是与老师平等的个体,有受到尊重的权利;老师不能理所当然地享受一切,而应该学会感谢,当然包括感谢学生——感谢科代表帮自己给全班同学发批改后的作业本;感谢值日生把黑板擦得那么干净;感谢学生能够承认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感谢同学们认真听好每一节课;感谢一位因塞车气喘嘘嘘地赶着跑来却已迟到的学生……孙超老师真诚地感谢学生为支持自己工作所做的一切努力。而逐渐适应了老师经常性感谢的学生们也从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更加自尊并懂得尊重他人。
轻轻地,悄悄地,改变一个不被人过多细想的习惯,给孙超老师带来了与学生心灵的沟通。他慢慢感觉到:学生们愿意和自己在一起了,可以说说心里话了。这中间的和谐与快乐妙不可言。于是,他指点家长真诚地感谢孩子的努力;引导学生利用每天放学总结的时间互相感谢:感谢值日班长一天的操劳;感谢值日生为大家创造的整洁环境;感谢科代表把我的作业收起来交给老师;感谢老师在课堂记录本上对自己的批评,它会使我少走弯路……
请学生回答问题时,手心向上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西港路小学也参与了尊重课题的研究。一次,该校宋志侠老师听了一节挺成功的语文课后,心头却总有一个细节的印象挥之不去:整整一节课里,讲课教师的一根食指频频指向教室的各个角落:“你说!”“请你说!”学生应“指”而起。虽然老师满脸笑容,但那根似是“武器”的食指给人的感觉很不舒服。
这是一种习惯——有问题的习惯。从尊重的角度,宋老师进行了反思。指指点点,是很多老师都用过的叫起学生的方式,自己也常常无意识地“指点”。从那位老师的动作,他看到了自己的形象。“当时意识不到这是对学生的一种不尊重。这种行为暴露了我们教师头脑中的旧观念:还没有把学生当作一个个与我们平等的活生生的个体。在教师的潜意识中,他们只是‘小毛孩子’,用食指‘点将’没什么。看来,我们喊了半天新教育理念,也许只学了‘标’,离‘本’还差得远呢。”
尊重应该是无微不至的。宋志侠老师于是提出,在叫起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改“指”为“请”,手心向上,做出一个优雅的动作。虽然只是一个张开全部手指的变化,但效果却大不相同。“指”,传达了上对下的命令;“请”,则更多地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人性化的关怀与尊重,同时也树立了一种全新的教师形象。宋老师反思了这个习惯后还说了句耐人寻味的话: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像“指”与“请”这样的问题也许是“小题”,却值得教师去“大做”,最终改变的是头脑深处的观念。
把本子轻轻地放在学生的课桌上
一天,两位同学一块儿来找他们的班主任——北京东城区地坛小学的杨继军老师,因为一位把另一位的本子扔到了地上,本子沾上了泥水。杨老师用疑惑的眼光看着那个“被告”的同学,心想:不可能吧,他可班里最老实的孩子啊。孩子开口道:“老师,我……想学您,一扔一个准!”不巧的是他没扔准,当时地上正好洒了水,便被拉来告状了。
原来,杨老师在班里给学生发作业本时,有时为了省事,就把本子扔过去。因为“投掷”一般都很准确,还让他自我感觉很好呢。有一次,全班学生正在安静地写作业,杨老师在前面批改作业。批着批着,他发现一个学生没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作业。一气之下,想都没想就把本子扔了过去。那个学生坐在第三个,本子像只小鸟一样,不偏不倚落在了他桌上,“记得当时吓了他一跳。”
刚才那场学生之间的小纠纷让杨老师很感触动:“小干部曾学着我的口吻教训同学,学生们也学着我的样子热心助人……他们的模仿力很强,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不少我的影子。这说明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那样重要。我的随手一扔,扔掉的究竟是什么?”仔细分析,杨老师认为“潇洒扔一回”的原因,首先是习惯使然。不少老师都这样做过,他自己小的时候也曾羡慕过老师“百步穿杨”的“扔功”。其实归根到底,是老师没把学生当回事,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在教室里至高无上,在学生面前可以随心所欲。假如座位上坐的是领导、同事,老师还会这样扔吗?
“尊重学生,即使是一年级的小孩子也不能轻视,”杨继军老师不断提醒自己。反思了这个习惯后,他在发本时一直坚持轻轻地把本子放在学生的课桌上。如果是让学生帮助发,也要叮嘱他们不能扔。
六、评情绪调控
人有喜怒哀乐,教师也不例外。据研究表明,在课堂上教师的不同情感情绪会影响教师授课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从而波及到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如果一个教师满面春风精神抖擞笑容可掬步入教室,而且整堂课都用这样的状态去讲课,那么听课的学生也会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他们就能以精神百倍轻松愉快的心态来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反之,如果教师阴云密布心事重重地给学生讲课,那么学生的表现也一定是死气沉沉三缄其口的,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前面说过,教师是人,是人就会有各种各样不顺心的事情缠绕着,有时甚至是挥之不去欲罢不能。比方说,同一个学校内教师的利益分配问题、荣誉问题、工作量大小问题、职称问题,教师自己的家庭成员问题,油盐柴米问题,自己及家人的身体健康问题等等这些,假如有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势必会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情绪。
但是,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我们一旦身临讲坛就要把所有不快乐暂时忘记得一干二净,随时以一种良好的教学情绪饱满的工作态度来面对学生。怎么办?这就要求教师有一种超强的能力,一种随时可以调整调节心态的能力。
其一、教师应该多加强身体锻炼。经常锻炼的好处是,让身体远离病魔,减少受病痛折磨而影响工作的概率。一个人,身体好了,才能以百倍的精力从容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去。试想,一个教师,整天离不开药罐子,整天都担心他的健康状况,这样的人能有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工作之中去吗?
其二、善于理顺各种家庭关系,为更好地投身教育事业铺平道路。家和万事兴,这句话用在教师身上一样是合适的。假如一个教师的家庭不和睦,夫妻俩整天为各种矛盾而斗嘴争吵甚至是大动干戈,他还有好心情来搞教学吗?所以,理顺家庭关系,确保“后院”不起火,教师在教学“前线”才能心无旁骛的施展他的教学才华。
其三、强行调节、忘记烦恼。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教师总会有不如意的事情,有生理心理的低潮期。当教师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强迫自己暂时忘记一切,以一种平和的心态走进课堂。有时候,教师职业和演员相仿,要求你必须具备高超的的“表演”能力。该笑的时候笑得出,该哭的时候能哭出声,这点上,教师应多向演员学习。
通过多年的观察与实践我们深深感到,教师情绪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有一位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大量实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言语行为只占学生获得的信息总效果的38%,非言语行为则占信息总效果的62%,这一结论说明了非言语行为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作为非言语行为之一的教师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在教学中的面部表情、声调、手势、动作等非言语行为的表现。根据这种情况,结合我区的教学实际和自己的体会,就教师情绪对教学的影响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并希望对教育教学有所帮助。
通过多方调查,我们感到:作为一名教师除有渊博的知识外,教师的情绪在课堂教学中的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的情绪愉快时,他的思维敏捷,想象丰富,头脑清楚,师生合作愉快等。而当教师的情绪不好时,他的思维迟钝,易发脾气。逻辑性差等。这样他们的注意力就不能集中,情绪抑郁怠情。勉强应付教学。
(一)教师不良情绪的主要表现形式
由于教师不良情绪的反应,使他们的思维迟钝,记忆困难,课堂显得没有生气。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当然,教师的情绪对教学的影响不只于此,由于教师的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情绪的好坏不仅影响着自身的活动,而且还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同时学生的情绪又反作用于教师,从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教学情绪回路。鉴于这种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培养和保持积极的情绪,克服不利于教学正常进行的消极情绪,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那么,教师不良情绪的表现有那些呢?
1.愤怒。就是激动到极点很生气。这种情况不是很多,一般情况是教师看到不平之事发生了情绪上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带到了课堂之中。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2.焦虑。“焦虑实际上是一种类似担忧的反应,或者是对当前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具有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对于动员机体潜能,克服惰性是必要的。但焦虑过度,就会干扰和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影响教育教学水平的正常发挥。我们对小学教师焦虑情况的观察和了解中发现,他们感到焦虑的缘由:就是教学压力大,由于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频繁的考试和排名,加之部分家长的社会宣传,给教师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3.忧愁。因遭遇困难或不如意的事而苦闷。他们的表现一是同志之间发生矛盾。二是教学工作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在职称评定、晋级、评优、自学考试等。三是教学工作的压力等。使教师产生了不良的情绪。
4.悲哀,伤心。这种情况的表现一般是家庭出现比较重大的问题。比如老人去世、孩子生病等情况。造成教师心情极度悲伤。
5.疲劳。因体力或脑力消耗过多而需要休息。根据农村的特点,一部分教师家庭负担较重,除上课外,回到家里还要到农田里参加劳动或做些家务,体力消耗很大。另一部分是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或是对教材不熟悉。再有一些及少部分同志喜欢晚上聊天或下棋打扑克。这样造成这些教师身体疲劳,情绪下降。
6.缺乏教学工作的动机。动机是行动的内驱力,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源泉。如果缺乏教学工作的动机,势必造成对教学工作的冷漠。我们发现少数教师因主、客观原因,对本质工作责任心不强。课堂气氛缺乏生气,致使一些学生也产生厌倦情绪。
7.过于兴奋或激动。过于兴奋或激动也能使人们忘乎所以。经常沉浸在兴奋之中,同样对教育教学有直接影响。
(二)教师产生不良情绪的后果
1.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由于教师的情绪不稳定,使学生不能很好进行知识的建构,
2.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教师不良情绪的控制和调节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保持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避免不良影响,发挥出最高水平呢?对此,苏联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阿诺欣说:“人类以进入了情绪重负的非常时代,要想克服这种情况,只有锻炼自己的意志,学会控制情绪”。所以,不良情绪的调节建议采取以下方法:
1.教师要加强道德修养。加强修养是“以理制情”的关键。一个人要想心意宁静情绪安和,就必须明白道德规范、热爱学生。当然,如果理智不能控制情绪,教育教学工作就难以落实。这样看来,做为一名教师,就必须加强共产主义的道德修养,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只有这样,才能有强大的情绪调节能力。
2.教师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高尔基说过,“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确实,一名教师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就容易不自觉地为情绪冲动所支配,成为情绪的奴隶。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加强业务进修,努力提高业务知识水平。
3.教师要自我疏导。当自己的情绪不好时,不妨向领导或周围的同事倾谈心。并要开诚布公地与对方交换意见。以解开疙瘩,消除误会。万不能把怨气、怒气积压在胸中。这样,通过感情的充分表露与外界得到的反馈。心理压力也会减轻一些。情绪也会转入正常。
4.教师要自我暗示。自我暗示也可以起到控制不良情绪的作用。比如当自己和同志发生口角时,要暗示自己要冷静。在课堂上精力不能集中时,要暗示自己沉住气,放松些。这样,久之,紧张的情绪就会松弛下来,同时也能遏制情感的冲动。避免不良的后果。
5.教师要选择榜样进行模仿。向先进的教师学习,能使自己尽快地做到稳重、成熟,克服消极情绪。
6.教师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心理学家发现,兴趣多样,有合理的活动爱好,有助于人性的全面发展,又可以减少精神系统的紧张。这样就可以使消极情绪失去得以滋生的条件。
7.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所教学科。是对教育事业的情感。教师对学生、对事业的爱可以激发教师在教学中的无穷精力。并选择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对学生成长无微不至关怀的有效行为。
8.教师要恰当运用表情。表情是情绪在有机体上特有的外部表现形式,通过表情的外显而具有信号传递功能。包括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体态表情。人们通过表情、表达和了解彼此的情绪。在教学中,教师运用恰当的表情,就能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9.教师要对教学要富有热情。关键是教师对情绪的调控的艺术问题。因为教学过程并非平坦,需要意志努力去应付教学障碍,但在实践中有时单靠意志是不行的,还需要情绪的力量。情绪对活动能起积极的应激作用,使人能够应付环境的紧急变化。为提高情绪的增力性,要求教师对教学富有热情,保持高涨的情绪。这样教师在讲授中思路才能开阔,克服困难才能左右逢源。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教师乐观、豁达、幽默、平和、对别人的情绪容易同感、善于与人相处、有忍耐心等是教师良好的情绪特征。其中情绪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情绪会影响学生的情绪。教师的不良情绪往往使学生产生逆反、自卑、孤僻等心理,还可能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消极的影响。
教师情绪稳定与否,善不善于自控,是一个人性格最突出的表现。教师工作的对象是身心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时时处处都会遇到一些有情绪色彩的事情,需要教师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这方面,教师富有同情心,热情而宽容,情绪稳定少起伏,尤其情绪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使自己经常保持一种宁静的心境,防止由于学生的表现而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在“九五”课题“教师性格对学生影响的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发现,教师的情绪特征对学生的影响极大,如教师遇事急躁,学生情绪就不稳定。有21·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情绪波动受教师的影响最大,91·1%的学生认为,当班级比赛失利、名次落后时,由于教师情绪稳定,他们也不会有灰心丧气的情绪。教师与学生长期相处,教师的情绪无疑会影响、感染学生的情绪。无数的教育实践向我们证明,教师用自己的宽容、富于同情心、情绪稳定持久使品行上有污点的孩子重放光彩,使自卑又怯懦的孩子昂起了自信的头,使孤僻多疑的孩子绽开了笑脸,使暴躁易怒的孩子有了平和的心态。相反,有些教师把不良情绪带到教室,带进课堂,例如,学生写了错别字,老师一怒之下,罚写几十遍甚至一百遍,造成了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学生说:“老师罚我写100遍,我宁可写99遍,写101遍也不写100遍。”教师在盛怒之下,不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而是以惩罚为目的,其结果不仅造成了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和反抗行为,也降低了教育效果和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尊敬,教师一时的情绪发泄,带给学生的不仅是一时的影响,而且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学校教育中的很多实例表明,教育的无效或负效,往往是教师情绪不稳定等消极心理特征造成的。马卡连柯说:“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不能成为好教师。”是的,教师是学生眼中真善美的化身,宽容、富有同情心、情绪稳定的教师不会体罚学生,不会用学生的错误惩罚学生,也不会用自己的错误惩罚学生。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稳定,以积极的情绪体验激发和感染学生,往往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教师情绪的失控往往导致教育的失败。
七、评系统化教学
想到哪讲到哪、想到什么讲什么、经常临时性补充、知识点的倒插、知识模块的脱节。
回想我刚刚上班那几年,相当自信,认为自己浑身都是本事,备课基本上是想当然,无知者无畏。现在想一想觉得很危险,即使投入过人精力都无法弥补缺憾。
我经常利用电脑和电视给自己补课,补的都是基础课,最主要的是地理、历史、语文课。这就要说到我的初中生活,地地道道农村学校,一大半是民师。我算非常自觉的学生了,我是全校第一名,但是我知道现在都经常性会发现一些系统化知识的极端混乱。就比如历史故事与时代混淆、文学家的朝代的混淆等等。我终于明白这直接受当时教师的水平影响,影响之甚啊。
八、评教学细节
这是一个细节取胜的年代,个人与集体要想有所成就,都离不开细节,细节之中往往潜藏着巨大的机会,所以,对于细节必须精益求精。细节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工作、学习态度,行为方式,做人理念,注重细节是一个优秀人才所必备的素质,具备这样的素质的人才能创造出出色的业绩,由此,能否把握细节并予以关注就成了一个人的素质体现与能力体现。对于细节给予必要重视的人,必定是有着敬业精神与较强责任心的人;反之,对细节马马虎虎,不以为然的人,是不可能在竞争中具有优势的。因此,我们要做重视细节特别是生活细节的人,处理好这方面问题,并注重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能利用的身边资源,在细节中发现新思路,开辟新的领域,充分表现出个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出色高效地完成学习、工作任务,提高绩效指数,让自己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大的成就。
小军与小张都是工作勤劳、业绩突出的优秀员工,但是半年后只有小张留下并被提升为部门主管,更得经理赏识,而小军则无声无息地离开了。理由何在?经理最终透露了他半年来对两人的考察结果和决定:小张和小军在工作业绩方面确实平分秋色,而且人缘也不相伯仲,要在其中选拔一人实在很为难,但是到了他们的宿舍走走时,却发现凡是没人的时候,小军房间里的灯总是亮着的,电脑也经常是随便地开着的,毫无保密意识;但小张的房间却是熄了灯、锁上门并关闭好电脑的……所以,经过详细的考虑,留下小张,淘汰了小军。
我有一个“喜好”,喜欢观察学生在课堂中是怎样学习的,很有趣。举几个例子:有的学生,在老师提问后他不去想,而是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老师,等着其他同学的答案;再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解题时,解一半就急于找同学交流,而有的学生解出来了就坐在位上无所事事了;.....这些已成为个人的习惯了!不知各位同仁在意没有?这些个人的习惯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影响有多大?请各位来探讨指教!
教师要随时随处关注并灵活运用细节,比如:音色、语气、语言、板书、字迹、环节设置、举例子等等。
关于“细节”的名言
1、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老子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
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不良细节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的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不良的嗜好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
3、“不矜细行,必累大德。”就是说,平时不注重小节,必将有损于品德修养,以至于犯下大错误。
4、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7、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8、牵一子而动全局
9、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汪中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