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国内粮价路线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10:40
解读国内粮价路线图
雪皑皑
国内粮价在全国连续四年的粮食大丰收之后居然涨了,而且涨价的势头还很猛。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利用“托市收购”垄断了国内粮食市场的主要粮源之后,没有适时、灵活地“拍卖抛售”是导致市场供应偏紧、价格持续上扬的根源。
先认识一下“中储粮”
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粮食储备只有两种:一是始于50年代,旨在备荒的“甲字粮”;二是始于60年代,旨在备战的“506粮”。“改革开放”后,以“调节年度间、地区间供求余缺,平抑市场价格波动,应对突发事件,确保粮食安全”为目的,90年代初建立了“国家专项储备粮”;2000年5月针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中央政府又决定成立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对中央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2006年5月16日联合发布《2006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规定,中储粮总公司作为“国家委托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责任主体,对其按最低收购价政策收购小麦的数量、质量和库存管理等负总责”。至此,“中储粮”通过“托市收购”、“拍卖抛售”、价格管制的路径调控粮食市场,并最终成了一条主导中国粮食阶段性价格波动的主线。
再解读粮价路线图
农民所种的粮食收割、凉晒完毕,本应留足口粮、种子、饲料等,余下的才拿到市场去卖来应付家用。可有个“中储粮某某直属库”的收购商,从“农发行”能够贷到“上不封顶”的款项,不单自家库容大、还委托所在地的其他国有粮食流通企业代收代储,加上最低收购价明显高于市场价属国家让利于民,农民当然就把粮食尽量卖给国家——甚至,看到政策利好的农民连口粮、种子、饲料等备用全卖光,因为需要时还可从市场上低价买回来。“中储粮”在市场收购中,就这样彻底掌控了粮源。
随着农民无粮可卖,市场的粮价自然走高。为了平抑粮价,“中储粮”应该到了“拍卖抛售”环节。此时,履行国家宏观调控职责的价格管制与企业自身的利润最大化难免发生冲突——假如“中储粮”按兵不动,仍将粮食存在库里以继续获得政府财政补贴(存储时间越长获利越多),从而延误了抛售的时机——奈何?倘若“中储粮”待价而沽,囤积居奇地把小麦市场硬是给“荒”了,继而在原收购价基数上再加价“顺价拍卖”——若何?
即使迫于行政命令及舆论压力,终于进入顺价拍卖的过程,中储粮又成为唯一的卖方主体。天南海北的一大些粮食加工企业和粮食经销商一批一批的买,虽同批同价却叫价高者才能拿走。如果竟拍者齐心协力形成默契或联盟,卖方尚不至于赚到太多的便宜。否则,只要报价声不绝于耳,谁不让卖方大发一笔都不成。
一条粮价走高的路线图逐渐清晰了。
中央政府授之“中储粮”以“尚方宝剑”,初衷无非是希望这支“国家队”镇住市场放开后任何可能坐大的“杂牌军”、使政府能够有效地调控国内粮食价格。孰不料,业已成为粮食市场统购统销唯一主体的“中储粮”一家独大,反倒变成或许囤积居奇的“生力军”、或能哄抬粮价的“操盘手”。难怪有个网友一针见血地说:“现在的‘托市收购’就如同1998年的‘保护价收购’。98年是国家损失几千亿,这两年是消费者损失数万亿”;难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徐小青痛心疾首地说:“这种统购统销的局面,恰恰是我们1985年粮改革以来一直试图打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