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闲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48:49
张斤夫
馒头在晋代叫“薄特“,唐代叫“不托”,到了北宋叫“蒸饼”。公元1023年宋仁宗赵祯登基当了皇帝,“蒸”与“祯”是谐音,于是将“蒸饼”改名为“炊饼”。到了明代,才开始叫馒头。
由于施耐庵的《水浒传》,武松的哥哥武大郎卖炊饼出了名。但炊饼具体是什么食品,有各种不同的说法,而最普遍的说法是烧饼。前年秋天,我应邀回老家山东阳谷参加县址迁移千年庆祝大会。会议期间,参观了仿宋建筑“水浒城”。在城中一家酒店门口,小矮人似的武大郎就立在那里卖“炊饼”,十元钱一盒。上面用红纸罩着。纸头上印着生产店家、生产日期,联系电话等等。见武大郎渴望兜售的眼神儿,我当即买了一盒,打开一看,共五只。所谓的“炊饼”,白面做的,和我家乡的烧饼差不多。只是,烧饼中间很薄,犹如平底锅,用红糖水蘸了芝麻洒在上面;边儿很厚,形成一个很突出的围堰。烤熟之后,趁热下肚,不仅有一股浓浓的、特殊的香甜味道,而且,还很有嚼头。
“炊饼”没有围堰,颇像南方的大饼。当然,做工和选料比大饼考究。
说来话巧,去年秋天,在无锡的《水浒城》里,我也看到了武大郎卖“炊饼”。这所谓的“炊饼”,简直就像糯米做的芝麻饼。
无独有偶,有一天,在电脑上看到,哈尔滨街头居然出现了“武大郎卖烧饼”的流动摊贩,干脆把炊饼叫做烧饼了。
其实,这些都是对炊饼的误解。
南宋吴自牧在他的《梦粱录》中说“蒸饼亦今日炊饼、笼饼,以扇(笼)计数,即馒头。”他还引用了当时一位太学生岳可玉的诗:
几年太学饱诸儒,
薄技犹传荀蕨厨;
公子彭生红缕肉,
将军铁杖白莲肤;
芳馨正可资椒食,
粗泽何妨比觚壶?
老去齿牙辜大嚼,
流涎才合慰馋奴。
诗中最后两句:“老去齿牙辜大嚼,流涎才合慰馋奴”。意思是,人老了,牙齿不灵了。好在不用怎么嚼也能解馋,说的就是馒头。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他的《谓南文集·花释名》中讲到牡丹时说,洛阳有一种叫“玉炊饼”(又名“玉覆盂”)的牡丹,“其形状为圆头白花”,也说明炊饼就是馒头。
北宋宋神宗可以说是位开明君主,他支持王安石变法并不是偶然的。他非常重视教育,很关心学子的生活。他的太学提倡从实际出发,不但学诸子百家,读历史,学汉赋,习唐诗,学作词,而且,还学烹饪:聘请专门厨师为教授,夏季学做冷淘,冬季学做馒头,每旬学两日,还要经常考试。上面那首诗,写的就是太学生所学的不同厨艺和对自己厨艺的赞美。
以厨艺作为教学课程,在我国古代,可谓是一种创举。据阮葵生《茶余客话》中记载,元丰初(公元1078年),有一天傍晚,宋神宗来太学视察,并要尝一尝太学生吃的饭。这一天,正好赶上学生吃馒头。宋神宗吃后,十分高兴,说:“以此养生,朕无愧矣。”
关于馒头,《春渚纪事》里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
尹汝霖刚上任开封尹时,“物价腾贵”,一只馒头要卖二十枚钱。为了平定物价,他不惜杀掉一个卖馒头的小老板。事情是:他先是让庖人把面拿来,做成和市场上大小一样的馒头,再计算每只馒头的成本和价格;当这一切都心中有数时,先后到开封最繁华的武成王庙前和皇建院前饼店最多的市场上,调查炊饼的价钱。之后,尹汝霖将一个馒头店老板叫到跟前,说,按成本,你的馒头,每只顶多卖七枚钱,而你,却卖二十枚,难怪物价腾贵!老板说,没办法呀,自京都离乱以来,米麦起落无定价,大家都是卖这个价钱,我不能违反京师同行,自己想降价就降价啊。
这时,尹汝霖拿出事先做好的馒头,对老板说,你看,我做的馒头,和你做的大小一样,麦面一样。我算过了,如果每个卖八枚钱,你还可以赚两枚,而你现在,居然卖二十枚,你的价格比成本高出好几倍,罪应处斩——今天,我就借你的头,行我的令吧。说完,将那老板推出南门斩了首。
然而,令尹汝霖想不到的是:“明日饼价仍旧。”
文汇报2010年10月12日十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