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0:40:23
我自己是一个历史的爱好者,也读过一些书吧,所以,反而在给孩子读历史书的问题上,持一种相对谨慎的态度。
林肯曾经说过,一个民主的政府,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民众学习历史。
不过,历史绝对不是简单的事实。我们所看到的历史叙述,都是带着观点的叙述。就拿眼前发生的事件吧,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说法。中国人写的海湾战争故事和美国人写的故事,显然是不同的,让伊拉克人自己写,更不一样。还要分是海外流亡过的伊拉克人,或者本国的伊拉克人写的呢。
不了解历史还不算最可怕,最可怕的是,只能了解一种观点下的历史。这种“历史”,与偏见无异。
我一直是这么想的,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历史读本,宁愿先不让孩子去读“历史”。
认识历史,需要一定的常识积累,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如果对身边的社会关系还是完全懵懵懂懂的状态,那么了解历史这件事,也非常困难。
不过,我不反对孩子读一些历史故事。对于他们来说,历史故事与虚构的故事之间,几乎是没有区别的,有许多历史故事比虚构的故事更有趣,拿房龙在《人类的故事》里写北欧的部分所说的俏皮话来说:这些故事比童话还有趣,干嘛要去读童话呢?
这纯属玩笑。作为故事的历史和许多童话、寓言、传说一样,有非常强大的人文力量,它们可以让孩子感受智慧。
一位历史学家说得非常精辟: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上下五千年》,如果作为故事书,我认为给孩子读没有问题。其他的,也一样。不过,在读所谓的《世界通史》之前,不如先读《人类的故事》,当然最好到快初中时才考虑。《史记》和《人类的故事》相比较,我仍然认为应该优选后者,除非只是把前者看作文学读本。
如何读历史书?
第一、读好导入框。初中新教材每单元、每一课都有课题引入框,它的作用不可小视,这对于我们学习新课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建议同学们在学习每章或每节前,要认真阅读一下导入框,把所要学习的东西作一个大至的了解,这样可以从总体上帮你理解和把握本单元或本节的内容。
第二、认真学好每一篇课文。每课选用的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大事年表、表格、史料等,它们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和扩展,它们可以帮你们更好地理解和领会课文内容,所以对这些内容我们不能轻而易举地放过,要认真地把这些东西读会看懂。
第三、讲究读书方法。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要讲究方法把握要领。如果教师对课文内容有下发的自学提纲或自学问题,那么可以就老师的问题或提纲作参考,在阅读中有所侧重,也可以通过它们了解阅读的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对于重点内容,我建议同学在阅读时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核心句,用笔作出着重符号,这样通过阅读课文可以解决试题中出现的选择和填空等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对于老师重点强调的内容或课文本身就显出比较重要的东西要在阅读时精读、细读,一字一句地读,不要停留在课本字面的认识,对一些问题要认真思考,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尽而达到解决问题,能做到从有疑到释疑,这样阅读质量才会提高,学习成绩才能提高。
第四、在读书时运用比较法。这一点是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那就是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去学习,在阅读中注意学会对知识作纵横的联系,体现历史知识的前后的连贯性。平时我们在学习历史时除了要注意多分析、多比较,从分析和比较中找出相关知识的异同点外,还应通过对历史的古今中外的联系,史前史后的联系,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如在学习社会主义改造时“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这两部分内容,如果学会比较,在比较中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如时间、内容、所处的背景等,那么这两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再如学习了“共产国际”,你在阅读课文时通过对“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成立的时间、地点、创使人作比较,问题也会自然而然地解决。
第五、抓住热点问题。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把历史知识和当前国际国内重大时事和一些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像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巴以和谈与中东问题、台湾问题等,用历史的眼光去看现实问题,充分体现以史为鉴。
综上所述,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不是要读死书,而是要学会读书且把书读活,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握有主动权,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这样就会在自觉的读书中找到乐趣,从而乐学,会学,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一步步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可以这样读史书:
需要先问问读史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是专门研究中国史,先读一本白话通史。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仍是目前最好的白话通史。同步读史学要籍解题和中文工具书基础,以便进一步的深入学习。
如果只是想了解中国古代史,倒不必专门读二十四部正史。先秦至唐,可以读吕思勉的几部断代史,唐之后的史书难有好的,通鉴可读。
史论和类书必须读。应重视《史通》《通典》,是中国古代史学的经典,光看正史,等于白看。了解史学要径之前,不必花时间在史记、汉书和通鉴之外的正史上。《册府元龟》可看,对唐之前的社会生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正史的假想读者是本朝君王,所以本纪、列传里多是前朝王侯和名人,有借鉴意义,于今当然是糊涂。经籍志/艺文志倒是通览前朝文化史,读起来不累。起居注之类更是前朝帝王的日记流水帐,今人看了更没意义。要读中国史书,入门十分重要,不是拿起一本就可以读,就可以明白的。
窃以为了解一朝(断代)的历史,无非两个方面,一是历时的过程,一是共时的结构。
历时的自然是读编年史,对于初学者来说,选一种可靠而不太繁重的编年史认真读一过,即可对一朝的史实有个大致的了解。最好的编年史最好的当然是《通鉴》,不过宋以后的就没有特别权威的了,只能找相对好的来读。如北宋历史,我读了陈均《皇朝编年纲目备要》,篇幅始中,觉得还是很有收获的,而《续资治通鉴长编》之类就过于浩大,不太适合一般阅读了。
共时的结构(共时中其实也有历时)当然三通是很好的,不过如果侧重断代,则正史的诸志是比较好的选择。天文地理律历艺文等等,是了解政治文化基本结构的要件,我认为是很有必要读的,当然可以根据兴趣和需求或精读,或浏览,遇到不懂的,可以找今人的相关研究著作来辅助理解。
正史的纪与编年体重合,所以未必是阅读重点;传的部分我觉得也未必需要通读,可以先读重要人物的传记——重要人物的选定可以根据事先的知识,加上阅读编年史时发现比较重要的人物。
另外,为增加阅读趣味,可以随意读一些当朝的笔记。
读史书的目的不同,所选择的书目、先后次序也不同。如果读史书是为了了解历史,学一点儿史学,那么,在我个人看来,就有两点必要注意。
第一是尽量了解、掌握原始资料,从这些原始资料中自己作出对史实的判断。特别要避免的是:不看史料,先看观点;不知细节,已见总结。
第二是要学习了解史书的体例,为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开方便之门。
因此,读史书入门最忌讳先读那些包含很多价值评价的书,比如,《左传》、《国语》和《资治通鉴》。
我是一个十分热爱读史书的人,我读过《左传》、《春秋》、《三国演义》、《三国志》、《隋唐演义》、《明朝那些事》、《清史》、近代史等史书,知道很多历史故事。读了这些故事,可以借古喻今,让人懂得许多道理。
中华民族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五千多年里,中华民族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故事,经历了沧桑,才走到今天。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括与秦国大将白起在长平交战。赵括虽然文武双全,十分有名,但他缺乏作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结果赵军40万精兵居然被30万秦军打败,赵括也死于乱军之中。我觉得做一个人不能夸夸其谈,做一件事就应该有把握的去做,要先从实践中得到启示,才能做好它,否则后果会像赵括一样惨烈。
在五千年多里,从春秋战国到两汉三国,再从五代十国经过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中国已经十分强大。可是在清朝末年,官府腐败无能,宣统皇帝整天就只知道饮酒作乐,朝中大臣几乎全是英法联军的走狗,深受英法联军的贿赂,忠心耿耿的大臣没有几个了。西太后(慈禧)吃一顿饭要上两百多道菜,如果饭菜口味不佳,就迁怒于厨师,甚至杀了厨师,实在是既残暴又奢侈。当时日本对清朝发动进攻,清朝的北洋水师军力雄厚,派出了号称当时世界第七、亚洲第一的战舰“定远”号与“致远”号出战。这两艘战舰是从德国购买的,船的厚度达32厘米!太厉害了!可是遗憾的是,这两艘战舰虽然防御力强,但是火力很落后,因为清政府把用在军队的钱都用在了慈禧太后的生活上。结果两艘战舰相继被日军的炮火击中并沉没,名族英雄邓世昌、丁汝昌牺牲。
很多反对清政府的人不满现状,他们起来造反,最后孙中山爷爷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把老百姓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但是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与人民为敌,与共产党分裂。之后,中华民族又经历了抗日战争、内战。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建立新中国后又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国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等沧桑故事。
我热爱读史书,因为从古至今的历史故事有喜怒哀乐,有悲欢离合,它可以让我们借古喻今,以史为鉴,继承祖先的历史文化,发扬光大。
我们要好好学习,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繁荣,在各个方面争取排名世界第一!让祖国不再受别人的欺负!
在了解有关历史性的知识时,要做到一点:除了了解作者外,对于书中的内容切勿囫囵吞枣地接纳,对书中所讲述的观点和所谓的正确结论,也要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进行全面考虑。
当牵涉到某个特定的历史事件时,最好搜集一些有关的资料,比较观点的不同之处,自己再加以分析,想想为什么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己的观点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因为,历史都是后人持着一定的个人或集体的价值判断写出来的,带有作者本身的喜好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我们无法获知“历史的真实面目”,所以,多搜集资料,多接触些不同的看法,对于正确认识历史只有好处。你看到我经常看阿瑟和冉云飞的博文,他们就是这样对待历史的。
你可以这样来分析一个历史事件,首先,在分析这一事件的真正原因时,我们必须把当时与该事件有关的人物的想法和厉害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考虑进去。然后,我们才可以判断作者的观点是否合理,是否还包括其他可能性较高的动机,这很重要。
我们要这样想,人是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一个人无论有多伟大,都会有他不足的地方;同样,一个人无论多卑微,他身上都会有值得赞许的地方。然而,我们在探究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时,多半只会去寻求那些高尚的动机,这样就不容易找到事情发生的真正原因。
我始终认为,读历史可以有效地培养人正确的判断力和分析力,是培养人对事物持有怀疑态度的好材料。所谓的历史事实,可信度是比较脆弱的。自古以来,太阳底下就没有发生过完全一样的事,因此,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也不能完全掌握历史的全貌,并完全记述当时的事件原因。
我们不能仅仅因为以前的学者是这样写的,就当真理来引用。当然,我们必须拿历史做参考,但只是拿它来做参考而已,不能做为判断事物发展的依据。我和你说这个,你可能还不懂,不过我相信你会慢慢理解的。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这句话,现在也有“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之说。纵观“贞观之治”其实包括很多强国兴邦安世富民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落实,都是在充分总结和汲取前朝衰落灭亡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国家治理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的。包括后世的“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都是对历史的经验教训高度重视的结果。
也许有人会说:“古代的历史都是君权神授奴役人民的封建主义,对我们当前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我认为这是片面的,不负责任的说辞,无论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其实都是宏观本质理念的不同,但是无论宏观本质理念如何不同,他们在具体的事务中的行为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如何治理国家,并使之繁荣兴盛可续发展。从这点上无论是封建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我们就有经验可总结可汲取。想想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初,如果没有小平同志提出的“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这种理念,又怎么会有我们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笔者认为党员领导干部及全体党员除了要认真研读中宣部理论局、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向党员干部推荐学习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7种经典著作外。更应该多读一些史书,如《四书五经》、《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史记》、《左传》、《贞观政要》等古代历史文献。
领导干部多读史书才能更好地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出:“党的执政能力与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密切相关,只有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才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马克思主义提出人类社会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马列主义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如何把握历史与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尽可能的多读史书,研究前朝治理国家的方法和手段,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不断继承发展开拓创新,使古之良策,为今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党的执政地位。这里谈一个小故事。汉明帝刘庄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遵从光武帝刘秀制定的法令制度,其中有一项“公车以反支日不受章奏”,反支日为古历法凶日。也就是说在凶日政府部门不受理接待任何事情,汉明帝听后感到奇怪说:“民废农桑,远来诣阙,而复拘以禁忌,岂为政之意乎!”其意为:“百姓丢下了耕田种地栽桑养蚕的农活,来到政府办事,还要接受日期时间的禁忌限制,这是为政的本意吗?”于是就把这条制度取消了。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算不算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呢?
领导干部多读史书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服务人民。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治理国家服务人民,带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致富奔小康方面担负着党的重托。特别是在当下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转型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凸显,世界金融危机冲击继续,发展稳定如何辩证统一?突发情况如何有效处理?民生保障如何更好落实?在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切实维护好社会稳定,这都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这一点,领导干部更应该多从古代历史中寻找经验,几千年华夏大地,无论是战火纷飞还是太平盛世,每个地方都有行政体制在继续,行政管理在继续,这中间既有让人民安居乐业的好政策,也有让人民颠沛流离的坏政策,有太多经验可以让我们汲取。但有一条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以人民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人民才会让你站在台上。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善于发现社会发展规律,去伪存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要记住“民心才是党执政的根本”、“得民心者得天下”、“苛政猛于虎”。前几年贵州瓮安所发生的打砸抢烧事件说严重点是不是苛政?我们不能妄说,虽然有不法之徒煽动造势,不明群众盲目跟从,但是在瓮安,党失去了民心这是事实。
领导干部多读史书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素质养成。习近平副主席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多读书,读好书。很多领导都以工作太忙没时间进行推脱,我看不然,上面说的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还有时间读书,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领导干部虽然很忙,但是如果不读书,就不可能掌握和运用新知识,新思想,就不可能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就不可能更好的处理政务,领导干部不做出表率,由于上行下效,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可能就散乱拖拉停滞不前,甚至可能使一个地区一个部门进入倒退的危险中,由于领导干部的身份的特殊,笔者认为领导干部多读史书,特别是《四书五经》、《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史记》等古代历史文献,在提高自身素质养成方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些史书记载了太多关于官员修身养德,警示训诫的话语和事件,也有太多的名臣值得效仿,虽时代不同,但是所从事的工作却是相同的,领导干部若认真研读必会受益匪浅。这里还有个故事,三国东吴吕蒙原不读书,孙权说他:“你当权掌管军政事务,不能不读书啊。”吕蒙以工作太忙推脱,孙权又说他:“我哪里是要你钻研经书去当教授啊!只是让你涉猎古书了解历史的经验教训。你说你工作繁多比我怎么样?我经常读书,感觉对自己大有益处啊。”于是吕蒙开始读书。等到鲁肃路过浔阳,与吕蒙交谈时发现吕蒙谈吐非昔日可比,非常吃惊,称其非昔日吴下阿蒙,吕蒙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鲁肃于是与吕蒙结为好友。
普通人读史书,或可抱着读“野史小传”的态度,而作为组工干部读史书,个人以为,至少应有四读:一是明史,二是继承,三是修身,四是发展。
第一、明史,是一个民族、一个人天生的义务和发展的基础。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有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中华五千年历史留给了我们无数不朽经典巨作,这些书籍是作者呕心沥血智慧的结晶,更是民族历史前进的珍贵印记和真实缩影。时光不能倒流,注定了历史将会在下一秒钟吞没一切,而唯一能吐纳出历史最多信息的便是书籍,尤其如《论语》、《资治通鉴》、《战国策》等集大成之作,能让我们有幸“重见”几千年前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告诉我们,今天是由怎样的昨天垒建而成。有人说,不了解过去的人将无法把握未来,它开门见山地指出了学习历史知识的现实意义,可见,明史,当不仅是历史赋予一个民族、一个人的天生义务,更是我们获得发展的必要基础。试想,一个不知“昨天”的普通人对明天做的计划该是如何?一个不知道历史中“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干部带领大家创业、破难的结果又是如何?
第二、继承,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古人说:“学而优则仕”,原意是说学习之外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今人则多数将其理解为,一个人如果学有所成,就应该去做官,为国家效力。这是简单复制的一种误解,而误解若演化为误导,小则误人,大则误国。古之东西,一是要尽量准确理解,二是更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既便当初正确的东西放到今天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也未必“放之四海而皆准”。事物的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掌握规律有助于我们看到事物的本质及向前趋势,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或决策。翻开历史厚重的每一页,内容丰富、人物鲜活,处处是智慧,继承当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辩证的看、发展的看才能古为今用,延续它们不尽的光芒。今人、组工人读史书应该于浩瀚史料中取精华、寻规律,正如工作中在如何做好选人、用人上,切忌简单的以“学优”衡量一名干部,“学优”并不代表在业务能力、处理干群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等情况时具备必然的突出能力,需综合评价才不会误己、误人。
第三、修身,积淀一种正直、坚韧的品格。立业先立志,一个有作为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通常具有远大的志向、良好的品格,这种志向和品格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积淀,需要不断修正,需要经得起形形色色的诱惑。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今天我们也常听某些领导干部讲:“要经得起考验、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最终却未经得起轻微的诱惑而犯错而追悔,他们知道错了,却不知道怎会如此轻易就错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句格言说“世界上有很多种职业,要做得好,才会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在当今多元的社会下我们又凭什么才经得考验,才能不负人民的重托?古时孟子凭的是所谓大丈夫应表现的气节和骨气,要经得起考验,今天我们还凭它,这才是历史的真谛。人非圣贤、时势瞬息万变,生活工作中主动、被动犯错难免,这不可怕,关键是要从古人、今人、身边人、身边事多学习、多借鉴,时刻自审,懂得歧途而匡,修身务本。公务员的职业特殊性和行为结果影响力不同于其他职业,尤该注重让每位干部积淀一种优秀的品格,实现以量变促升队伍综合素质向质变提升的发展。
第四、发展,是一个创新、应用的过程。创新是一种思维能力,应用则是将思维转化为一种实际影响力,前者决定思路和设想,后者决定实施和效果,二者相辅相承。讲一个典型的例子:3月13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结束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答中外记者提问时,面对当前经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他给国人、世界打气时意味深远的说了一句话:“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正是这简单的一句话,给了多少地方官员、企业家、返乡创业人员、普通百姓信心和鼓励。“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此话源自于唐朝诗人杜审言的《春日京中有怀》,原诗为“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本是诗人抒发怀友思归的离情之言,温总理恰当的对其进行创新、创造性地加工运用,巧妙转换语意和效果,极大地激发了国人共克时艰、创业破难的斗志。对小小古诗辞的灵活运用顿时让其在今天显示出了巨大的生命力和无穷魅力,让人赞叹不已。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国际形势不断变化,我们的干部若不抓紧学习,将难以应对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读书、学习应该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并积极将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举措、领导工作的本领,创新、应用,才是学习的最终落脚点,相信已不用多言。
唐太宗李世民曾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读史书、以史为鉴,学历史、学以致用,其意义远何止于明史、继承、修身和发展,我们能从中读出的东西远在想象之外。湖南有句方言:“杀不完的猪,读不完的书”,生命是一个有限的过程,读书可以不断认识自我和优化人生,而书不是随便“捡来”一本便读的,应多读书、不一得自足,广读书、不以偏概全,真读书、不叶公好龙,善读书、不囫囵吞枣,读适合的书、充分吸收营养,如此才能不断充实和丰满自我。古人云,开卷有益,许多人将其作为读书之信条,然而同时也该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不是万能,任何知识还需到实践中去应用和检验,方能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