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学原理:解读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2:15:57
生活学原理基本思想介绍
社会发展至今,我们取得了生活巨大的进步,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然而,最有意义的、对生活与人本身的认识还存在许多空白与不足,不能很好地理解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因而我们时常生活在宗教、为迷信与教条的世界里。
如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幸福的实质是什么,人与人、人与环境、物质与道德在发展中的关系等,因为这些问题不能很好地理解,我们的行为就会因缺少理性而盲目,我们的生活就会感到迷茫与困惑。
当然,这不是说人们不重视对生活问题的研究,而是指这种重视不够,思想的深度不足,表现为理论不能很好地深入生活、解释生活。
象市场经济学不是从人的一般行为规律与对生活的系统理解出发,而是孤立地关注市场行为,强调人的物质情感,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东西,于是象效用、财富、成本与机会成本等概念只能是给人带来的疑惑更多了、思想更混乱了。
又如“国学”,它是对以生存与秩序为特点的生活反应,尽管其成功的生活解读一至被人们所喜爱,但由于其思想是对当时的生活反应,这就存在时代的局限性,更谈不上理论。于是,这些过去的东西只有作为一种文化欣赏与娱乐,至多是一种启发,如果人们想以此来解决当今的生活与发展问题,也只能一相情愿,并转移了人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这的确是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是人人都在谈,都在思考,也进行了各种分析,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市场经济学、还有传承的国学等,但直接以生活为对象的系统化理论却是一个空白,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注意:生活有无特定的规律?能否建立系统化的生活理论?
显然,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特点的意义与内在的变化规律,因而我们也应该找到生活的特定意义与最本质的东西,由此解释人的行为。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于实验与实践,而生活理论的发展在于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因为生活是一种感受,而决定这种感受的思想感情复杂多变、因人而异,且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因而我们对生活的分析只能是高度的抽象与归纳,尽管难度很大。
在建立生活的理论中,我们不应、也不可能从现有的知识中找答案,而必须克服急躁、功利的心理,重新站在现实生活的地平线上,静下心来认真思考。
生活虽然是一种感悟,但绝不是毫无逻辑的随心所欲。
生活学在于阐述隐藏在人们各种行为中的规律,让人们认识生活、理解生活而使生活变得更加轻松而幸福。这里,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思想,以对生活理论有个基本的认识。
一是事物观。生活是一种感受,于是我们把人的这种感受内容与单位叫着事物,并作为生活学研究的对象,这与哲学以客观存在的物质为研究对象一样。
事物的形成在于人们思考与交流的需要,尽管这种思考与交流的内容丰富多彩、因人而异,但都有一种特定的、人们认可的意识内容。
如我们每时都会面临去聚会、去工作、还是去购物等具体的行为内容作为选择;在我们谈物品也好、谈感情也好,必须有共同的交流对象与概念,而这些内容与对象就是生活的意识、即事物。
事物的基本特点是具有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的功能、即意义,而事物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可根据人的需要而分解的。如水果可分解为营养、味道与样式等多种功能,而营养又可进一步分解成各种形式的意义,如补充维生素、增加热量与抗衰老等。
又如说一句话,我们不仅听其内容,还要看其表情所表达的情感含义,甚至从其声音看其身体状态,如有无生病、是否休息好等,其意义是非常丰富的,只要是人们理解、感觉得到。
事物及意义因人的感受而存在,而没被感受的事物及意义相当于是不存在的,因为它不会对人的生活产生影响。
事物及功能对人的影响表现为两种基本的属性:一是不适与痛苦,对此人们的反应是回避;另一种是舒适与享受,这是人们所追求的。
因此,尽官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事物的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但我们都可把它们看作令人痛苦与幸福两种基本性质与意义的事物,对人们来说都只是重要性程度不同而被看作同种单位而可进行相应的叠加,并最终形成一个根据其事物作用与意义大小、好恶程度来排列出作为人们行为选择依据,这是生活的基本特点。
如一个水果,其功能可分解为香甜可口、充饥营养、外观欣赏与其细菌对人体危害、残余物的处理等几种主要功能,虽然内容与意义不同,但以其对人的相对作用而言,可分别评定为单位等同的不同作用量:10、15、5、-10、-5 个单位的作用量,其中,由于后两种对人来说显然是一种厌倦与痛苦,故为负作用。于是,水果给人的总作用量为:10 + 15 + 5 - 10 - 5 = 15个单位作量。
同样,对不同事物的作用与意义人们也会进行这种相对性评估与综合。如人们下班后可供选择的生活内容有:学习、与家人外出散步、看电视与朋友聊天等,由于人们在单位时间内只能选择其一,应如何选择呢?于是就会对各种事物对人的作用与意义进行分析,比较其相对重要性,并以一种量化的、也就是我们用意义的大小量来综合。于是,当谁的意义与作用量最大,我们就会选择谁。
生活就是为了享受,于是在有限的生活中获得最多享受、同时面对的痛苦最少就是人们生活的必然追求,这样就需要对事物意义进行评估与选择,如投资,就要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与付出相比较、综合来看是否值得去作。
我们说思考是人类的基本特点,而思考就是评估与综合两种能力的表现,遗憾的是,在这功利与急躁的社会,我们太过于重视事物的功能与技术意义,而全面、深入的综合思考已被严重忽视。
事物的另一个特点是其功能的丰富性以至于可无限的寻找与发现,于是不同事物间就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功能相同,且我们把事物之间具有相同功能的特点叫做事物之间的相同性,相同性意义在于人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有经验与标准而使选择与生活变得轻松,并把精力与时间用于思考不同,因为变化意味着机遇与挑战。
同时,事物间这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相同,决定了我们为提高自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去积累经验知识、并塑造人的本能、进化人的基因。
二:行为的心理特点。人的行为是心理活动的表现,也是一系列复杂心理活动的结果,因此,弄清人的心理过程才能认识行为的意义,并找到生活的答案。
人的心理活动远比其行为表现复杂、多变的。说其复杂,表现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各种心理要求与规律作用的综合结果,如简单地说一句话与点一下头,或者复杂的生活安排,都可能是人们各种思想活动与需要斗争的结果;说其多变,其实也是一种复杂性表现,即决定人行为的心理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有时是这个心理要求与规律在发生作用、或者发生主要的作用,很快又是另一个心理要求与规律发生作用、或者发生主要作用,这种转换很快、也很容易发生,因为这种转变不需要时间与能量消耗。
比如批评,其用意一是让人们作为一种教训,是因为我重视你而给与严格要求以促进你的进步;二是你“不行”,我“行”的自豪流露,于是你要好自为之,不要与我、与别人争利,因为你能力差,对大家来说是一个负担,并试图以批评的形式来强化这种意识、形成相应等级;三是仅仅是体现批语者的权威、地位所形成的义务,或者自己影响他人的情感欲望等等。
这就是说,在人们批评他人时,可能有复杂的感情与意义,并以不同表情、语言语调、动作与环境等来体现其不同的意义与变化,而我们只有在弄清这些意义后才能更好地应对他人的表扬作出反应。
因此,为什么有的批评能让人接受与更让人高兴,而有的批评让人接受不了,在于批评有太多的暗示与个人不同体会,如果我们简单地看问题,粗暴地对待他人不接受批评,就可能是在犯更严重的错误。
于是,对待他人的错误,其正确的反应一是“观色”,就是看其有无自我反省的可能,如果有自我反省可能,批评就是多此一举,并可能给人误会而起反作用;二是试探,如说“这样会”“要是那样”等,看其反应,如果发现其已有体会,就到此为止;三是批评,即发现有严重错误又不能自我反省、我们就有必要明确对其警告;四是惩罚,即如果警告无效,就应让其承担错误行为的代价,不能让其因错误而获利而成为一种习惯。
由此看来,如何对待他人、与人交往,需要我们准确认识他人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意义。
实际上,人的行为总是内在需要的表现,由于人的情感越来越丰富而生活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人们在交流中总会、也常常是希望把自己的更多情感能通过某种特定、可感观的行为方式表现表达出来,我们必须准确把握。
显然,当一个行为越简单,即对人们来说代价越小,而表达的感情越多,实现的欲望越多,其行为也就越有效率而容易被人们所选择,这带来了某些特定的问候、交流方式与仪式、情绪化特征等,这些简单的行为往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心理规律。
不同国家与民族都具有这种与特定环境相适应的特定行为意义,动物在漫长的岁月中也形成了特定意义的、也需要我们认识的行为,这就是文化多样性。
三:新颖性规律。动物都有一种本能对变化作出反应的要求,这是由于动物在原始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变化意味着危机与机遇,因而对环境的有效反应也就可能获得激励与情感发展。
人类从最初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是为了生存,到积极应对变化后获得满足,再到为获得满足与享受而寻找与创造变化,这反应出人类的发展过程,并形成了效率、平等与个性自由的意识,以及由此导致人的进化、社会的进步,这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相反,没有变化与不同,生活感受与人的情感就不会形成,人的一切也就无从谈起。而不能对变化作出反应也就是不正常的、病态的,如自闭症、神经病等。
当然,人们为了生存而进行重复性行为,如不断重复的充饥、休息等,这是生存的需要,而生存就是为了追求变化刺激与享受,否则重复性生活就没有意义。
因而,我们也可发现生活中的许多追求,如安全、财富、权力与地位等,其实质都是为了人们在生活中更有利、更多机会获得新颖性事物享受。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人们这种以追求新颖与变化为目的的生活,必将促进人类无至境地改变世界意味着什么?难道人类的产生与发展有种宇宙使命感?在这种改变中我们有无必要保持自然与稳定?应该怎样保持自然与稳定?
更有趣的是,生活的目的最终可归纳为人大脑神经的这种“兴奋”“活跃”性质的反应,那么生活不就仅仅是一个过程与形式。试想,我们若不是为了一种内在对变化的感受需要,我们的家庭、工作与社会参与还有意义吗?我们是不是都是一种大自然奇妙现象所奴役?改变有无必要与可能?
以此为思路,如果我们能从基因与药物上制造生理兴奋,把幸福感受变成简单的纯技术上的生物现象,而不是丰富的生活过程与情感,那是喜还是忧呢?
四:是感受印象规律。生活就是感受,是各种事物印象形成与变化的过程。无论什么事物,它对人的作用与意义如何,只要没有被人们所感受、人们对其没有印象,就相当于不存在,即对人们来说毫无意义与影响。相反,一事物尽管意义不大,但给人感受容易、印象深,其对人的行为影响也就较大。
如一个人的才能与外表得不到表现与展示,就相当于不存在一样。相反,同样的美貌与才能,当有更多的电视新闻报导,有更多的在公共场所展现机会,就更能引起别人的注意、有更多被他人联想机会而给人印象与影响,这就是明星需要被“打造”来形成、政治家需要更多社会表现的原因。
人的行为不仅受事物功能的影响,还受事物及功能印象的影响,且当一事物给人的印象越深,其对人的影响越大,反之则小,至不存在一样。
我们生活在一个印象的世界里,因为我们只能对有印象的事物作出反应,并对不好的、令人厌恶的事物人们就想回避以减少感受与印象,而对一美好事物我们总想增加感受与印象,于是象即进一步感官、理解与情绪化反应,其实质就是人们有意与无意地让自己的生理与心理更多地参与、来最大化地感受我们认为美好的事物以加深印象的过程,且如果这一过程需要代价付出,就是生活的追求。
生活就是为了幸福。于是人们就可能有意义与无意中沉溺于事物表面的享受而忽视其真实与负面的意义。的确,如果我们能从现有的事物印象中获得美好与幸福享受,何必在乎事物的真实与欺骗性?何况事物是复杂多变的,我们何必太认真呢?这也是生活中谎言、欺骗与自我安慰、宗教存在的理由。
人的行为不仅取决于功能,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印象。我们生活中的物质世界是如此丰富,其任何物质都具有影响我们生活的功能,问题在于我们去认识、利用没有,即对一事物形成感受印象没有。如果我们把行为选择建立在事物功能的基础上叫着“理性”,那这种“理性”就只能是相对的、绝对的理性只能是空想,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因为这违背了生活的效率要求:要作到行为的绝对理性,就要付出人们不愿付出的极大化感受代价,这是任何人都作不到的。
生活中人们总是选择最容易感受的事物来感受,如环境与经验,而一事物给人的印象越深,对人的影响越大、即人们就越容易感受,而感受的结果是事物给人的印象进一步加深,这就是感受印象规律: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印象深的事物来感受,在感受中又不可避免地增加其印象而使人们的感受倾向加强,如此循环必然使人的感受与思想变得狭隘。
事物有多种功能,当人们感受的是某种功能,则事物给人的印象与意义就是该功能而不是全面、真实的多种功能组成,如人有优点、缺点,有好有坏的时候,当我们感受的是优点与好的一面,则我们就会认为他是好的、完美的。而我们认为他是优秀的,就会形成一种经验印象,并在印象的影响下就会更容易发现他的优点、忽视其缺点;反之也是这样。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人们很容易在感受印象规律的作用下停留在某一事物及特定意义的感受中而不能客观公证地看问题,不能对新的环境变化作出应有反应,如果一个群体、一个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盲目排外,且事实证明这种生活方式并不理性、健康,这样的感受趋势如何打破?这就需要一种力量来改变这种不合理感受印象循环,我们称之为“干扰”。
“干扰”论的意义是为了改变人们对特定事物的感受而用更大刺激的事物来获得人们的感受转移,或者需要人们一种意志来抗“干扰”,这显然是一种“代价”付出来改变人的感受趋势。如某人在思考时你可制造噪音来打断其思考,领导在思考提拔某人时提出你的建意等,都是一种对他人感受的干扰。
我们抱怨伊斯兰原教旨恐怖主义,这就是一种落后、野蛮的生活趋势,如何去“干扰”这种感受印象的恶性循环,是我们面对的以什么代价去实现其“理性”的过程。
同样,在感受印象规律的作用下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生活在一种特定的、可悲的狭隘世界里,以我们现有的科学知识与世界观能真实地认识世界与大自然吗?在这奇妙的自然与宇宙间还有多少秘密等待我们打破存见去发现?人类有无必要与可能打破我们现有的思维模式重新生活?
五:是行为的生理特征规律。人的心理活动会在生理特征上表现,因而我们不仅要认识行为心理意义,还要探索行为的生理原因。
人的行为都会留下记忆,即事物特征在人的大脑皮层神经中形成联系,特别是对那些给人刺激大、重复性强与具有普遍意义的事物,这种联想会得到强化,并通过相同性刺激而再现,从而使人的行为与情感在生活中容易出现相似与重复性特征的程序性反应。
所谓相同性刺激,即完全相同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但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中感受到某种意义的相同是可能的,并由此激发大脑中相联系的特定区域的神经系统活跃,如恐怖的经历,其环境中特定的人物、形状、颜色与气味等就会与其恐怖产生联系,而在人们再次受到这些相同性事物特征的刺激,就会引发恐怖情境与情感的再次出现。
这种相同性刺激的结果是该区域的神经系统变得更活跃,从而反过来更容易受到相同性事物的刺激,使其能受到相同性特征更少与更间接的事物刺激,至到形成一种本能与生物个性,这也就是感受印象规律的生理原因。
如原始生活中出现危机时常常有血与火焰,最初也许要有流动的血与燃烧的火焰才能刺激人产生恐怖感,而随着人的恐怖与预期心理的活跃,由于血与火焰是红色的,于是在人们面对红色就可能产生警觉,这也就是以红色作为警示灯的原因。
又如原始的幸福与痛苦产生于对环境感官刺激的反应,随后形成经验性变化预期而感到幸福与痛苦,于是象批评与表扬,由于批评与表扬与人的利益相联系经验,因而人们遇到表扬与表扬色彩的行为就感到幸福、遇到批评与批评色彩的行为就感到痛苦。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长期的生活实践必然形成人们对表扬与友好的追求、渴望,对批评与攻击的反感与抵抗心理,并演变成人们特有的文化:对权力、平等与尊严的追求,对不平等、屈辱与压迫的本能反抗,而批评与表扬、屈辱与尊严本身也就成了一种对人精神上的奖励与惩罚形式。
因此,从对变化的思考与选择、到重复与习惯的经验与本能,最后发展成生物个性并遗传的这种连续性,反应了人的行为的心理与生理变化与进化过程,这种进化的意义在于生活中有许多的相同而不必反复思考,同时有太多太多的信息要处理,从而把节约的能量用于新事物与更有意义的行为思考上,使其环境变得对自己更有利,生活更幸福。
更有意义的是,人的这种相同性刺激反应还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这是由于在群体生活中对特定事物所形成的相同性反应,于是人的行为很容易刺激他人相同情感神经的活跃而作出相同的行为选择趋向。
科学家发现,不同的大脑神经元会因不同的行为活动而变得活跃,从而使具有相同经历的人更容易理解他人的行为,并受这种相同性刺激而产生行为“共振”,即相互影响而趋同性增强。
这可解释为什么美好的感受与事物人们总想与更多的人分享,如自己的成功与一件好的物品总想在他人面前展示,就是为了获得更大、更多的感受,且人们也愿意去分享,尽管获得的感受印象少些。
值得一提的是,当我们去分享他人的幸福快乐,其自己获得的快乐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快乐本身的分享,如他人有一好的物品,自己可以去感受,但你不可能象主人那样随心所欲,且时间有限,故感受程度与印象低一些;另一方面,这种感受可刺激自己的记忆联想,使自己有过的这种美好感受与印象增加,而这两者都刺激了人的快乐神经系统而增强了人的幸福感。
而且人的这种神经联系与相互影响、活跃特征有些还会进一步通过基因变化而演变成特定的生物个性遗传下去。
作为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由于收入严重依赖于经验与气候,创新与思考就没有什么意义与机会,因而形成了被动消极的心理习惯,并世代相传。相反习惯于贸易与对外交流的社会来说,冒险、创新与对机会把握就有必要,并形成主动积极的心理特性。
今天,显然冒险、创新与对机会把握更具有竟争与发展优势,但我们以为这种优势很容易通过学习就能获得就显得太幼稚了。要改变环境很难,而要改变能改变环境的人就更难。
当然,对行为的生理因素探讨还有食物、医疗与卫生等因素。
六:是比较规律。比较普遍存在于人的心理活动中。首先,生活就是为了幸福,而要获得更多的幸福,就需要作好合理的生活安排、对各种可供选择的事物作用与意义进行比较而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其次,对事物意义的思考需要相同性事物比较。如收入增长了,我们肯定会感到高兴并想知道增长的原因。这就需要从相同性经验联想,作比较分析,即相同工作中的同事收入增加没有、增加多少,与经验相比这次增加有什么不同,从而得出这次收入增加的意义,而没有这种相同性经验比较,人的思考就会很困难。
最后,人的感受产生于变化与不同刺激,而这种变化与不同也是相同性比较的结果,这无颖强化了人的比较偏好与心理习惯。
由于事物意识的形成、事物意义的确定与选择都需要比较,这就是比较的普遍性。
事物及意义的发现产生于相同性比较,故任何事物意义评估都受其它的具有相同性事物的比较影响,而任何事物也会影响其它相同性事物意义的评估。
如今天的收入增长的意义认识需要经验比较,而今天的收入又将成为经验而被今后的类似收入认识产生比较影响。
这就是说,一事物的比较意义有两种:一是事物的意义被别的相同事物意义影响;二是该事物意义反过来又会对今后相同的生活产生比较影响,且后者常被人们所忽视。
如生活中有一个经典的“守株待免”故事,一农夫偶然在一棵树下捡到一支碰树死去的免子,于是放弃种植庄稼而整天在该树旁等待相同的机会,但最终一无所获。
对于该农夫从树下捡到一个死免,肯定是一个美好的事情,首先他因得到一支兔子而高兴,而这种高兴产生于比较:想到自己原来非常辛苦才能获得的收益,故对该兔子的获得更感到幸运与满意。
其次是但对于它今后的生活比较影响,由于相对不劳而获地捡死免种植就显得太辛苦,因而种植的意义与热情减少,考虑到日常的种植更多地在生活中出现,而再次捡到死免的机会很难发生,故不利的痛苦比较对生活的影响是主要的,即从总的来看,死免带给农夫是痛苦而不是幸福。
因此,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尽管许多事物表现上给人作用与享受,但由于有太多太多的类似比较而给我们不利影响。如虽然收入的增加带给我们享受与幸福,但考虑到不平等与别人更高的收入、或者不劳而获的比较又使我们感到痛苦与不安;看见与感受到太多太多的高档楼房与别墅,我们当时虽然可获得兴奋与刺激,但一回到破旧、拥挤不堪的小屋,本来还感到温暖,这下一比较就感到了痛苦。
更为不幸的是象腐败,人们本能的感觉就是痛苦,因为这意味着享受资源与机会被别人不公平的获得而对自己不利,更重要的是,它还会对我们生活产生联想负面影响的比较,使自己的工作与生活热情受到伤害。
因而象不平等与腐败绝对不是财富的不合理分配问题,它对生活与社会的负面意义远远大于人们的想象,以至于表面上我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而实际上我们内心充满了痛苦与阴暗。这也就是政府愿意以十倍、百倍于不平等、腐败数量的投入来解决公平与腐败的原因,因而公平、清廉的制度建设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
劳动与代价也是比较的结果。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可供人们选择的事物,由于享受的需要,人们必然会选择最好、作用最大的事物(第一选择)。而当人们选择较差、不是当时最理想的行为(非第一选择),就会形成一种痛苦,显然这种痛苦产生于与最理想事物的比较所形成的痛苦感受,而没有更好的事物可选择的比较心理,就没有相应的损失感,而这种损失感就是生活中的代价与劳动意义。
我们之所以把工作是一种代价,就在于工作约束了人的选择自由,因为工作常常要求人们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完成特定的行为要求,使人们不能随意选择自己的意愿与偏好,这种比较产生了工作痛苦与厌倦。显然,除工作外没有一种更好的行为选择,工作就是享受而不是代价付出了。
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我们都习惯于强调自己的经验、观点,其原因在于按自己的经验与思想来理解事物、选择行为是一种最容易、是人们内在的心理需要,这是人们的第一选择;而按别的经验与思想来解释与选择生活会感到陌生与不适应,因为这需要人们重新评估与调整行为,这是人们的非第一选择,而当我们选择了非第一选择,就会因比较而构成损失与痛苦感受,这就是代价,它与物质的生产劳动中的代价一样是人们感到厌倦与痛苦的,这也可解释为什么人们有时把自己的文化、习惯与情感看得比物质利益更重的原因,特别是在情绪化的民族冲突中。
人们习惯于把市场经济生活中的代价叫着工作,而传统上又把人们在工厂与田地里的物质生产工作叫劳动,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因此,代价是一个基本的生活概念,而工作与劳动只是这种代价的一种形式,因而不懂得生活的一般意义与代价的实质,就难以理解特殊与特定的市场行为。
对于什么是劳动,这是一个最基本而重要的概念,对市场经济尤其重要,可至今没有一个实质而合理的解释,这正常吗?难道理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与意义可以不用认真与深入思考?在最基本的意义都没有搞清楚之前我们的专家就盲目地与机械地发展许多的市场经济的数学模型有意义吗?或者极端地推导出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是可笑吗?
最有意义的思想是对生活的解读,最大的乐趣是能读懂自己的人生,而毫无疑问生活学是这方面最有用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