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法思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5 02:16:35
最近看了一些新书,这些新书是《世界是平的》、《仙人指路》、《辞职创业前的10节课》、《理财顾问式营销》、《财务自由之路》、《巴比伦富豪的理财课》、《下一个百万富翁就是你》、《40登上健康快车》、《无毒一身轻》、《人体使用手册》等。看了这些书,就到处去和别人分享,结果逐步形成了这个人生三大规划的讲义。现在就来详细谈谈这三大规划。
一、关于职业规划
关于职业规划,所要解决的就是每个人以怎样的职业和技能去赚钱,去养家糊口、去成就自己短暂的人生。根据我自己的体会和目前深圳的实际,我认为在考虑职业规划的时候,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完全不同的职业道路:一条是职业经理人的发展道路;还有一条就是自己做自己的老板的创业者之路。前者追求的是职业、工作的所谓稳定。后者追求的是自由。在过去的工业时代,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职业教育,所走过的道路通常是从蓝领到白领,再到金领。人们长期以来的基本观念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那时,只要好好工作,埋头苦干,获得领导的赏识,就能顺利晋升,从而获得较高的报酬,使自己和家人都生活得快乐。但今天随着网络的普及,面对着知识经济,职场上大量的旧职业被淘汰,层出不穷的新职业等着我们去学习和适应,因此仅接受一、两门职业教育是不够的,人们还应该在接受职业教育的基础上不断的接受财商教育,每个人不仅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而且还要去学会如何创业、如何投资和理财。毫无疑问,走职业经理人的发展道路和走自己做老板的创业发展之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二者所需要的技能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甚至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也完全不同。如果要追求所谓的稳定,就走职业发展之路好了,但那是一条永远也没有自由和安全的路;如果要追求自由乃至最终实现财务自由,那就非要走创业发展之路。
二、关于财务规划
在工业时代,人们是不需要什么财务规划的,因为企业基本承包了人们的生老病死。在今天,如果你会赚钱,但不会理财,你仍然不会有快乐的生活。财务规划的原则是“抓住今天的快乐、规避明天的风险、追逐未来更大的快乐!”
谈到个人的财务规划,我把它简单的归纳为“2张图、3个桶”。
第一张图,就是《财务自由之路》一书中反复提到的那张“现金流象限图”。图的4个象限里分别是E雇员、S个体户、B雇主、I投资者。在左象限里的人,他的现金流的流向是流出的;而在右象限里的人,现金流的流向是流入的。在左右两个不同的象限里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人,不同技能、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而带来不同的结果。一般来说,处在左象限的人现金流不断的流出,没有积累,因此很难实现财务自由;而处在右象限里的人有大量的现金流流入,因而逐步积累财富,最终都能够实现财务自由。根据这张图,年轻人在做财务规划的时候,就要想办法将自己定位在右象限里。并根据右象限的要求,去学习相关技能、锻炼新的思维方式、不断的实践、不断的面对失败,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老板或者老练的投资者。
第二张图是一生收入示意图。这张图是我从台湾南山保险的保险战神林裕盛那里学来的。这张图是一座山,在山的尖顶部分划一条线,表示划线的上部是正比的收入,即越努力赚得越多的部分,但很遗憾,这只是冰山的一角,无论你如何努力,靠努力工作赚钱,你的钱总也不够花。划线的下部是反比的收入,即主要是通过投资工具的增值而获得的财富,这部分收入是冰山下的很大的一块,是正比收入的千倍万倍,而且显然不是靠体力赚来的,而是靠投资的智慧获得的。当年香港著名影星周润发在美国好莱坞拍片,以360万美金在纽约投资了一处房地产,20年之后增值到3600万美金,这个增值的部分超过了他多年来在美国好莱坞拍片的片酬的总和!这就是用智慧投资的魔力所在。
关于三个桶,即:生存之桶、安全之桶和发展之桶。这三个桶的基本原理就是要将所得到的钱根据不同的需要放在不同的桶里。首先是生存之桶,将每月工资的10%、奖金或其他收入的50%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进银行,直到存满6个月的生活费为止,以建立起自己的生存之桶。然后就继续积累,用所得的收入去建立安全之桶。安全之桶又叫保守型投资之桶,投资形式主要选定期存款、国债、保险等。最后一个桶就是发展之桶,这个桶也可以叫做进攻型投资之桶,投资形式可以是股票、基金、期货、外汇、邮票、古董等。
三、关于健康规划
一般的年轻人不会去太注意健康问题,其实上述规划做得再好并实施有效,但没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状态,那这样的人生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所谓健康规划主要受美国作家所写的《百万富翁的智慧》一书的启发而提出来的。当作家要求采访一个千万富翁的时候,他的家人沉痛的告诉作家,是的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千万富翁,但他已经不在人世了。你看成了千万富翁却不能享受自己创造的成果,人生的奋斗没有了任何的意义。
那么究竟要如何去规划自己的健康呢?我觉得著名医学专家洪绍光的著作《40登上健康快车》就已经非常清晰的告诉了我们怎样去做。即“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态平衡”。再就是《无毒一身轻》和《人体使用手册》,都是帮助个人走好健康之路的好书。
参考书目;
《百万富翁的智慧》、《下一个百万富翁就是你》、《巴比伦富豪的理财课》、《财务自由之路》、《辞职创业前的10节课》、《理财顾问式行销.》、《40登上健康快车》、《无毒一身轻》、《人体使用手册》
2006.10.17 01:05 作者:financelaw引用:0 |收藏 |评论:2
考研有用信息
分类:考研
综合知识(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国际法学)
《法理学》李龙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联合出版。
《宪法》二十一世纪核心教材,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民法原论》马俊驹、余延满著,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新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秦前红主编,2005年出版。
《刑法学》马克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行政法原论》周佑勇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
《国际法》(修订版)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国际法问题专论》邵沙平、余敏友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各专业参考书:
419 法理学:
《法理学》李龙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联合出版。
《法理学》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420 中国法律思想史及外国法制史:
《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张国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法律思想史》杨鸿烈著,商务印书馆1998年4月第1版;
《外国法制史》由嵘主编。
421 宪法学:
《宪法》二十一世纪核心教材,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秦前红主编,2005年出版。
422 行政法学:
《行政法原论》周佑勇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周佑勇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3 刑事法学:
《刑法学》马克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刑法学》(上、下)高铭暄、马克昌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刑法学》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徐静村主编,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陈光中、徐静村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樊崇义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24 民商法学:
《民法原论》马俊驹、余延满著,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民法学》郑立、王作堂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比较民法学》李双元、温世扬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担保法》陈本寒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合同法原论》余延满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商法学》覃有土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商法学》赵万一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425 刑事诉讼法学:
《刑事诉讼法学》徐静村主编,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陈光中、徐静村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樊崇义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26 行政诉讼法学:
《行政诉讼法学》林莉红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27 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诉讼法》(第二版)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新编民事诉讼法学》李浩、刘敏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民事诉讼法教学法规》(第二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另:考试科目涉及其他相关课程的部分,以相关专业、方向所列参考书目为准。
428 经济法与商法学:
《经济法学》漆多俊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经济法基础理论》漆多俊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商法学》覃有土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商法》(修订版)范健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经济法论丛》,中国方正出版社,8-11卷。
429 环境资源法:
《环境保护法教程》韩德培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第四版;
《环境资源法学教程》蔡守秋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环境法学》金瑞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重版;
430 国际法与国际关系史(1917年以后)或431国际法与法理学:
《国际法》(修订版)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国际组织法总论》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修订第5版;
《国际法问题专论》邵沙平、余敏友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法理学》李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联合出版社。
432 国际法与国际私法:
《国际法》(修订版)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国际组织法总论》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国际法问题专论》邵沙平、余敏友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国际私法》韩德培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国际私法》黄进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肖永平论冲突法》肖永平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国际私法原理》肖永平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冲突法导读本》郭玉军编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33 国际法与国际经济法:
《国际法》(修订版)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国际组织法总论》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修订第5版;
《国际法问题专论》邵沙平、余敏友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国际经济法概论》姚梅镇主编,余劲松主持修订,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修订版;
《国际投资法》余劲松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
《国际贸易法》左海聪著,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006.10.16 10:16 作者:financelaw引用:0 |收藏 |评论:0
金融论文
分类:学术思想
针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一点思考
李建伟刘佳
2003年4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有关议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将暂时行使原由中国人民银行行使的金融监督管理职权。按照4月26日通过的议案,银监会将行使原由中国人民银行行使的对银行、金融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职权及相关职权。至此,银行、证券、保险——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框架将最终完成,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集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于一身的“大一统”时代也宣告结束,也使得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逐步健全。但关于我国的金融业经营和监管体制究竟应该实行分业还是混业的争论却从来没停止过,而且随着金融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加强、世界各国金融监管体制和状况的调整这一争论越来越激烈。
考察当今世界各国金融监管的发展状况,不难发现,世界多数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金融监管权力越来越趋于集中,而且也倾向于将金融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中分离出去,由一家专门的监管机构实施金融监管。
由于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全球化的影响,以美国为代表的分业经营模式日益受到质疑,而美国依据《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规定确立的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导致美国金融监管体系错综复杂,且联邦法银行与州法银行与保险公司往往从事相同的业务却受不同的机构监管,常常引起金融机构之间、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纷争。因此, 1999年11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法案》对分业经营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银行、证券、保险统一为一体进行横向综合性监管,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也产生了巨大变革。
从分业经营相混业经营的回归是国际潮流,与混业经营相呼应,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统一由一个机构来监管的单一监管体制也在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为了适应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英国、日本和瑞典等国均成立了统一监管证券业、保险业和银行业的监管机构。以英国为例,英国的金融监管一向以非制度化的、松散的自律监督而著称,但自1986年《金融服务法》后,其在监管体系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这一变革首先体现在证券监管方面,成立了证券投资委员会(SIB),国务大臣授权SIB对从事各种金融服务的企业和从事证券活动的自我规范组织进行监管,并具有法律效力。1997年10月,证券投资委员会更名为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1998年6月《英格兰银行法案》将英格兰银行对其他银行、上市证券交易所及票据交换所的监管权移交金融服务管理局,使其获得了以前由证券期货局、投资经营管理局、私人投资局以及贸工部下属的保险业理事会等9个机构分别行使的监管权,从而形成了独立的、单一的超级监管机构。
可以说我国在加强金融监管方面较多地吸收了美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那么1999年美国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大的改革,从分业经营监管调整到了混业经营监管,那我国是否也应该借鉴美国的做法,马上将我国金融业的经营和监管体制调整到混业呢?对这一问题,专家学者基本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包括民营企业纷纷涉足金融领域,开展跨行业的金融服务(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等),传统的行业界限已经变得日渐模糊。这无疑对开放经济背景下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迫切需要建立规范的、综合性金融监管机构来实施有效的联合监管,切实防范金融风险。我国的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模式,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别是各个行业的最高监管部门。在分业经营的框架内,国内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比较窄,潜在的金融风险较高。商业银行无法利用其庞大的销售网络销售自己的金融产品(如保险和证券);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受到限制。而许多混业经营的跨国金融集团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因此迫切需要允许国内金融机构开展混业经营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第二种观点认为虽然金融全球化、混业监管和经营成为一种趋势,而且我国现在的银行、保险和证券业务实际上已经出现交叉,但根据目前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情况,出于金融稳定和防范风险及与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格局相适应的的考虑,我国实行混业经营的人才准备和市场发育条件还不成熟,当前仍以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为宜。
笔者认为金融业没有一个可在全球套用最理想模式,必须承认各国现行的监管体制都存在各自的弊端。目前也只有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设立了综合性金融监管机构,而相当多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仍然实行金融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更重要的是我国的金融市场目前不具备向混业经营转变的成熟的条件,因此,我们必须考虑我国金融业的实际情况,不能过于急切地将经营体制转为混业。当然,在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机构往往能够通过跨行业和多样化的运作,来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和增加盈利来源;通过销售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可以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因此相对分业经营有更多的灵活性。而且,随着我国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系是我国金融机构面临更加激烈的但不对等的市场竞争,也使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受到严峻挑战。因此,我国金融业的经营和监管体制将从分业转向混业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只是在从分业转为混业之前我们必须进行充分的探索,为混业经营创造成熟的条件。笔者认为具体探索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可尝试建立综合性的监管体系(如:人民银行和三大监管机构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一个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部门共同组成的金融业最高监管机构,对混业经营实施联合监管,定期就金融政策、金融运行重大问题进行磋商,为混业监管积累经验。
二、由于我国目前的金融分业经营,是有限的分离,即我国法律允许金融机构根据具体情况在某些领域以某种方式进行适当的交叉,导致实践中存在着监管机构职能没有覆盖的监管的“灰色区域”。因此应当建立监管当局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一个统一的金融信息中心,使当局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取金融运行的第一手资料,提高货币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增强金融监管的针对性;同时也可以避免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统计可能产生的问题,防止金融机构从规避监管角度出发,随意转移金融资产,进行违规操作。
三、强化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培养混业经营人才。应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和监督机制,建立一个由外部监督和公司内部控制相结合的全方位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笔者认为在对经营和监管体制做出各方面有益的探索后,我国金融业将通过实行统一、综合监管,逐步统一监管标准,实现监管标准的充分透明,实现金融公平竞争,提高监管质量和效率,最终实现全面而又有效的混业监管。
2006.10.6 21:17 作者:financelaw引用:0 |收藏 |评论:0
法律论文1
分类:学术思想
发展民间资本市场的几点意见

由于银行利用垄断地位向储户收取各种费用,而民众的钱存到银行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这就是储户的钱银行放贷赚了钱,储户却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为此付出了代价,长此以往,民众自然抛弃了银行,民间资本便因此获得了巨大的生存空间,同时催生了“地下钱庄”和“高利贷”的复活,但是民间资本市场的不规范运营也将给民众利益带来巨大的损失或潜在威胁。今天,民间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今天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由于没有健全规范的民间资本运作管理法律规范,实践中出现了很多违法私募资金和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金融市场合法有序的生产经营,是市场经济的法制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护投资者和国家金融秩序的现实需要。然而,在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情况下,居民大量的银行存款不敢消费和投资,银行储蓄存款增长过快,这对银行的经营带来极大的风险,另一面是,很多企业的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不足以吸引银行和居民的投资需求,居民对个人未来收入增长没有信心,个别盈利企业对外扩张和进一步扩大再生产积极性不高,这些都是银行储蓄率高涨的重要原因。当众多企业为资金紧张陷入困境时,当民众为自己的银行存款寻找出路时,一些民间的资本运作方式悄悄地产生了,他们都是打着几倍于银行贷款和企业正常经营收益的幌子,引诱广大储户或个别企业的闲置资金,进行所谓的投资,用非法募集来的资金进行房地产炒作和股票炒作,造成股市大起大落,房地产市场房价居高不下,而一旦出现国家政策调整房地产市场和股市,这些非法的资本操作将面临灭顶之灾,最终损害的将是投资人的权益。而另一些非法资金使用方式,实际上就是纯粹的以高收益为诱饵欺骗投资人投资而后消失的诈骗。说白了这些所谓的民间资金的使用方式就是一种典型的非法集资和吸收募集公众资金行为。
近日,一位大型国有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对我讲,他们企业把几千万的闲置资金去年投到了浙江的一个财团哪里,回报率30%,今年他们拿到了第一年的回报。此时我才恍然大悟,以前社会上流传的浙江一带的民间财团资金雄厚,其来源不过如而已。他们是在全国各地以极高的投资回报率募集资金,而为了保证按时兑现承诺的回报率,除了炒作房地产和股市没有别的办法可行,用这种手段在全国炒作房地产,房价能不涨吗?在股市大进大出,股市价格大起大落异常波动吗?而去年国家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也使得温州的一些财团在地产市场栽了跟头陷入困境,很多投资人因此损失惨重。这情况下投资赔了钱,投资人还是不敢声张,由于不参与经营而约定固定收益的行为不是投资,是一种非法的借贷,法律上不支持;而一些资金本就是国有企业或股份企业的暂时闲置资金,资金被挪用赔了钱就更不可能声张了,这是民间财团敢于冒着法律风险私自募集资金的主要原因。
今天我们国家社会上流行的几种民间私自募集资金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民间私募资金的第一种方式就是浙江财团的民间资本筹资方式,主要是针对大中型国有或股份制企业的闲置资金,以约定收益率不低于30%这样的固定年收益率,来募集资金。众所周知,浙江财团资金的使用是在炒作房地产,当地房地产市场炒完了,跑到其它地区,炒作的结果是房价居高不下,普通消费者买不起房子。
二、民间私募资金的第二种方式就是进行所谓的原始股买卖投资非法吸收公众资金,这几年由于国家股市的不景气,加上金融业的改革进一步深入,海外的金融机构和经营理念纷纷进入中国,一些人仗着国内民众不了解美国股市的旗号,宣扬什么海外上市,OTCBB一级半市场,原始股交易,大张旗鼓地引诱公众投资,结果是公众投了资,所谓的企业原始股迟迟不见上市,手中的股权证成了废纸,再就是这些虚构的企业上市根本就不存在,中介公司收了一些投资者前后消失。
三、民间私募资金的第三种方式就是进行速生林种植的委托管理买卖,一些人打着植树造林的旗号,以及短期内国内木材市场的短缺现象,进行疯狂的炒作宣扬,然后迅速的大面积圈地种植,以办理林权证和高的投资回报率为诱饵,在全国大中城市进行所谓的林权证买卖,吸收公众资金,这样做的结果是,很多土地被仓促的种上了树后被作为交易对象,而木材市场的前景却因此饱和,投资的收益和回报变成了空谈。很多人因此上当损失财物。
以上只是几种流行的民间资本的募集方式,具体的可能还有很多,但不管如何演变都是为了以吸收公众或企业闲置资金为目的,以高额的投资回报为诱饵进行非法的资金运作,或募集大量资金后消失,这些非法募集来的资金为了兑现承诺的回报,必然进行非正常的使用,如股市投资,集中的大量买进或抛售某种股票,造成股市动荡从中牟利,或者是进行房地产炒作,垄断土地使用权和期房买卖价格,造成房地产价格持续走高,居民买不起房子,有的机构非法募集资金后干脆消失了,这样行为严重地损害了金融秩序,破坏了房地产和股市正常交易秩序,最终损害的是投资人的财产所有权和资金使用、收益权。
2006.10.6 20:10 作者:financelaw引用:0 |收藏 |评论:0
陈平原: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读书”
分类:读书会友
陈平原: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读书”
【宣言: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生活的一个部分!】
陈平原: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读书”
——在华东师范大学的讲演
文章来源:《文汇报》
阅读这一行为,在我看来,本身就具备某种特殊的韵味,值得再三玩赏。在这个意义上,阅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只是这种兼具手段与目的的阅读,并非随时随地都能获得。在《大英博物馆日记》的后记中,我引了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篇”里的王子猷夜访戴安道的故事。真希望“读书”也能到达这个境界:“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考试?何必拿学位?何必非有著述不可?当然,如此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读书”,是一种理想境界,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一、读书的定义
什么叫“读书”,动词还是名词,广义还是狭义,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读书,还是“学得好不如长得好,长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读书?看来,谈论“读书”,还真得先下个定义。
“读书”是人生中的某一阶段。朋友见面打招呼:“你还在读书?”那意思是说,你还在学校里经受那没完没了的听课、复习、考试等煎熬。可如果终身教育的思路流行,那就可以坦然回答:活到老学到老,这么大年纪,还“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一点也不奇怪。
“读书”是社会上的某一职业。什么叫以读书为职业,就是说,不擅长使枪弄棒,也不是“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过去称读书郎、书生,现在则是教授、作家、研究员,还有许多以阅读、写作、思考、表达为生的。
“读书”是生活中的某一时刻。“都什么时候了,还手不释卷?”春节放假,你还沉湎书海,不出外游览,也不到歌厅舞厅玩乐。
“读书”是精神上的某一状态。在漫长的中外历史上,有许多文化人固执地认为,读不读书,不仅关涉举动,还影响精神。商务印书馆出版加拿大学者曼古埃尔所撰《阅读史》(2002),开篇引的是法国作家福楼拜1857年的一句话:“阅读是为了活着。”这么说,不曾阅读或已经告别阅读的人,不就成了行尸走肉?这也太可怕了。还是中国人温和些,你不读书,最多也只是讥笑你俗气、懒惰、不上进。宋人黄庭坚《与子飞子均子予书》称:“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之,则俗尘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问题是,很多人自我感觉很好,照镜从不觉得面目可憎,这可就麻烦大了。
这四个定义都有道理,得看语境,也看趣味。以前说“学而优则仕”,现在变了,是“仕而优则学”——这后一个“学”,当然是装模作样的了,“‘官大学问大”嘛。中国特有的学历高消费,让人哭笑不得。如果有一天,连学校里看大门的,也都有了博士学位,那绝不是中国人的骄傲。眼看着很多年轻人盲目“考博”,我心里凉了半截,我当然晓得,都是找工作给逼的。这你就很容易明白,很多皓首穷经的博士生,一踏出校门,就再也不亲近书本了,还美其名曰“实践出真知”。
想到这些,我才格外欣赏那些不为文凭,凭自家兴趣读书的人。在北大教书,自然是看好自己的学生;可对那些来路不明的“旁听生”,我也不敢轻视,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室里有位子,你尽管坐下来听。这种不太符合校规的通融,其实更适合孔夫子“有教无类”的设想。
拿学位必须读书,但读书不等于拿学位。这其中的距离,何止十万八千里。1917年,蔡元培到北大当校长,开学演讲时,专门谈这问题,希望学生们以学问为重,不要将大学看作文凭贩卖所(《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二年开学,蔡先生再次强调:“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北大一九一八年开学式演说词》)日后回想北大十年,蔡先生很得意,以为他改变了中国人对于大学的想象(参见《我在教育界的经验》以及《自写年谱》)。现在看来,蔡先生还是过于乐观了,成为“贩卖知识之所”的大学,以及视大学为“养成资格之所”的学生,当今中国,比比皆是。
大致感觉是,今日中国,“博士”吃香,但“读书人”落寞。所谓“手不释卷”,变得很不合时宜了。至于你说读书能“脱俗”,人家不稀罕;不只不忌讳“俗气”,还以俗为雅,甚至“我是流氓我怕谁”。
二、读书的成本
现在流行一个说法,叫“经济学帝国主义”,说的是经济学家对自家学问过于自信,不只谈经济,还谈政治、文化、道德、审美等,似乎经济学理论能解决一切问题。于是,讲机会,讲效率,讲成本核算,成了最大的时尚。你说“读书”,好吧,先算算投入与产出之比,看是否值得。学生选择专业,除个人兴趣外,还有成本方面的考量,这我理解。我不谈这些,谈的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以及精神状态的“读书”。
作为一种物质形态的“书籍”,与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读书”之间,有某种微妙的关系,值得仔细钩稽。这里所谈论的“读书成本”,带有戏拟的成分,可博诸位一笑。
那是一则现代文学史上的公案。这么多劝学诗文,最有趣的,莫过于《礼拜六》的说法:“买笑耗金钱,觅醉碍健康,顾曲苦喧嚣,不若读小说之省俭而安乐也。”也就是说,读书好,好在既便宜,又卫生。“一编在手,万虑都忘,劳瘁一周,安闲此日,不亦快哉!”(王钝根《<礼拜六>出版赘言》)《礼拜六》诸君越说越邪乎,甚至在报纸上登广告:“宁可不娶小老嬷,不可不看《礼拜六》。”这下子可激怒了新文学家,叶圣陶撰《侮辱人们的人》,称:“这实在一种侮辱,普遍的侮辱,他们侮辱自己,侮辱文学,更侮辱他人!”宁肯不娶小老婆云云,当然是噱头,不可取;可也说出实情:随着出版及印刷业的发展,书价下降,普通人可以买得起书刊,阅读成为并不昂贵的消费。起码比起大都市里其他更时髦的文化娱乐,是这样。我说的不是赌博、吸毒或游走青楼等不良行为,比起看电影,听歌剧,观赏芭蕾舞、交响乐来,读书还是最便宜的——尽管书价越来越贵。
现在好了,大学生在校园里,可以免费上网;网上又有那么多文学、史学、哲学名著,可以自由阅读乃至下载。好歹受过高等教育,工作之余,你干什么?总不能老逛街吧?听大歌剧、看芭蕾舞,很高雅,可太贵了,只能偶尔为之。于是,逛书店,进图书馆,网上阅读等,成了日常功课。可问题又来了,阅读需要时间。
十几年前,在香港访学,跟那里的教授聊天,说你们拿那么多钱,做出来的学问也不怎么样,实在让人不佩服。人家说,这你就外行了,正因为钱多,必须消费,没时间读书。想想也有道理。大家都说七七、七八级大学生读书很刻苦,他们之所以心无旁骛,一心向学,除了希望追回被耽误的时光,还有一点,那时的诱惑少。不像今天的孩子们,目迷五色,要抵抗,很难。我的经验是,穷人的孩子好读书,一半是天性,以及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一半则是无奈,因太时尚太高雅的娱乐玩不起。不过,没关系,这种选择的限制,有时因祸得福。作为生活方式的读书,对财力要求不太高,反而对心境和志趣要求更高些。
三、读书的姿态
在学界享有盛名的《读书》杂志,创刊号上有一名文《读书无禁区》,直接针对那时的诸多清规戒律。人为地划定禁区,说这些书能读,那些书不能读,未必有效果。历朝历代,那么多禁书令,全都行不通。越是朝廷查禁的书,读书人越感兴趣。不是说“雪夜闭门读禁书”吗,那可是很高雅的。就说《金瓶梅》吧,经常被禁,可士大夫家置一编,不放在桌子上而已。
读书没禁区,可阅读有路径。也就是说,有人会读书,有人不会,或不太会读书。只说“开卷有益”,还不够。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有两个说法,值得推荐。一是淸末文人孙宝瑄的,他在《忘山庐日记》中说,书无新旧,无雅俗,就看你的眼光。以新眼读旧书,旧书皆新;反过来,以旧眼读新书,新书皆旧。
林语堂说的更有趣:只读极上流的,以及极下流的书。中流的书不读,因为那些书没有自家面目,人云亦云。最上流的书必须读,这不用说,谁都会这么认为。可为什么要读极下流的书呢?极下流的书里,泥沙混杂,你可以沙里淘金——因为社会偏见,很多先知先觉者的著述,最初都曾被查禁。还有一点,读这种书的人少,你偶尔引述,可以炫耀自己的博学。很多写文章的人,都有这习惯,即避开大路,专寻小径,显得特有眼光。这策略,有好有坏。
金克木有篇文章,题目叫《书读完了》,收在《燕啄春泥》(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中,说的是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言,少时见夏曾佑,夏感慨:“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他当时很惊讶,以为夏曾佑老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才觉得有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么几十种,是读得完的。这是教人家读原典,不要读那些二三手文献,要截断众流,从头说起。
其实,所谓的“经典”,并不是凝固不变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甚至不同性别,经典的定义在移动。谈“经典”,不见得非从三皇五帝说起不可。善读书的,不在选择孔孟老庄那些不言自明的经典,而在判定某些尚在路上、未被认可的潜在的经典。补充一句,我主张“读经典”,但不主张“读经”——后者有特定含义,只指向儒家的四书五经,未免太狭隘了。
谈到读书,不能不提及阅读时的姿态。你的书,是搁在厕所里,还是堆在书桌上,是放在膝盖还是拿在手中,是正襟危坐还是随便翻翻,阅读的姿态不同,效果也不一样。为什么?这涉及阅读时的心态,再往深里说,还关涉阅读的志趣与方法等。举个大家都熟悉的人物,看鲁迅是怎样读书的。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中说,自己有个“随便翻翻”的阅读习惯:“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叶内容”;不用心,不费力,拿这玩意来做消遣,明知道和自己意见相反的书要翻,已经过时的书也要翻,翻来翻去,眼界自然开阔,不太容易受骗。
这“随便翻翻”的意思,接近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必须记得,鲁迅说了,这不是读书的全部,是“当作消闲的读书”,“如果弄得不好,会受害也说不定的”。这就是鲁迅杂文的特点,怕你胶柱鼓瑟,说完了,自我调侃,甚至自我消解,让你培养独立意志与怀疑精神。确实如此,鲁迅还有另一种读书姿态。
就拿治小说史来说,鲁迅称:“我都有我独立的准备”(《不是信》)。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三书,与《中国小说史略》相对照,不难发现鲁迅著述态度的严谨。比起同时代诸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才子来,鲁迅的学术著述实在太少;许多研究计划之所以没能完成,与其认真得有点拘谨的治学态度有关。可几十年过去了,尘埃落定,不少当初轰动一时的“名著”烟消云散,而《中国小说史略》却依然屹立,可见认真也有认真的好处。
回到读书,该“随便翻翻”时,你尽可洒脱;可到了需要“扎死寨,打硬仗”的时候,你可千万马虎不得。所有谈论大学校园或读书生活的,都拣好玩的说,弄得不知底细的,以为读书很轻松,一点都不费力气。你要这么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挂在口头的轻松与压在纸背的沉重,二者合而观之,才是真正的读书生活。
四、读书的乐趣
在重视学历的现代社会,读书与职业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大学里,只讲修心养性固然不行,可都变成纯粹的职业训练,也未免太可惜了。理想的状态是,不只习得精湛的“专业技能”,更养成高远的“学术志向”与醇厚的“读书趣味”。
读书必须求解,但如何求解,有三种可能性:好读书,不求甚解——那是名士读书;好读书且求甚解——那是学者读书;不读书,好求甚解——这叫豪杰读书。后面这句,是对于晚清“豪杰译作”的戏拟。自由发挥,随意曲解,虽说别具一格,却不是“读书”的正路。
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必须跟下面一句连起来,才有意义:“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里关注的是心境。所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如何解说?为自家功名读书,为父母期待读书,或者为祖国富强而读书,都有点令人担忧。为读书而读书——据叶圣陶称,郑振铎谈及书籍,有句口头禅“喜欢得弗得了”(《<西谛书话>序》)——那才叫真爱书,真爱读书。读书这一行为自身,也就有了意义,不必“黄金屋”或“颜如玉”来当药引。将读书作为获取生活资料的手段,或者像龚自珍自嘲的那样“著书都为稻粱谋”,那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古之学者,读书有得,忍不住了,只好著述;今之学者,则是为著述而读书。今日中国,学术评价制度日渐刻板,学美国,“不出版,就死亡”。于是,大家见面,不问读了什么好书,只问出了什么新书,还有申请到什么课题。真不知道如果不报课题,还读不读书。我的感觉是,这种为著述而读书的习惯,很容易使阅读失去乐趣。
作为学者,你整天手不释卷,如果只是为了找资料写论文,也会走向另一极端,忘记了读书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教训。十几年前,为了撰写《千古文人侠客梦》,我猛读了很多好的、坏的武侠小说。读伤了,以致很长时间里,一见到武侠小说就头疼。真希望有一天,能完全卸下学者的盔甲,自由自在地读书。我写过两本闲书《阅读日本》和《大英博物馆日记》,那不是逞能,而是希望自己能恢复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以及阅读乐趣。
阅读这一行为,在我看来,本身就具备某种特殊的韵味,值得再三玩赏。在这个意义上,阅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只是这种兼具手段与目的的阅读,并非随时随地都能获得。在《大英博物馆日记》的后记中,我引了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篇”里的王子猷夜访戴安道的故事。真希望“读书”也能到达这个境界:“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考试?何必拿学位?何必非有著述不可?当然,如此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读书”,是一种理想境界,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陶渊明所说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是很多读书人的共同体会;不仅“忘食”,还可能忘了生死。刚才提到的《阅读史》中,有一幅摄于1940年伦敦大轰炸期间的照片,很感人。坍塌的图书馆,靠墙的书架并没倒下,瓦砾堆中,三个男子还在怡然自得地阅读。这固然是对抗厄运,坚信未来,但也不妨解读为:“阅读”已经成为必要的日常生活,成为生命存在的标志。这本书中,穿插了大量关于书籍以及阅读的历史图像,很好看;遗憾的是,关于中国的,只有一幅16世纪的版刻,描述秦始皇焚书情景。
五、读书的策略
读书,读什么书?读经典还是读时尚,读硬的还是读软的,读雅的还是读俗的,专家各有说法。除此之外,还牵涉到不同的学科。我的建议是,读文学书。为什么?因为没用。没听说谁靠读诗发了大财,或者因为读小说当了大官。今人读书过于势利,事事讲求实用,这不好。经济、法律等专业书籍很重要,这不用说,世人都晓得。我想说的是,审美趣味的培养以及精神探索的意义,同样不能忽略。当然,对于志向远大者来说,文学太软弱了,无法拯世济民;可那也不对,你想想鲁迅存在的意义。
两年前,香港学者饶宗颐先生在北大演讲,提到法国汉学家戴密微跟他说的两句话:中国文学世界第一;研究中国,从文学入手是最佳途径。公开发表时,这两句话都被删去了,大概是怕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以为是挟洋人以自重。可后面这句,其实很在理。从文学入手研究中国,照样可以广大,可以深邃。而且,我特别看重一点:从文学研究入手,容易做到体贴入微,有较好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所有这些,都并非可有可无,不是装饰品,而是直接影响你的学问境界与生活趣味。你看外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们的著作中对于文学经典的引述与发挥,你就明白,中国学者对于文学的阅读,普遍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太浅。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确实应该发扬光大,因此,建国学院,修清史,编《儒藏》,我都没意见。我想提醒的是,今天谈“传统”,有两个不同的含义。晚清以降,中国人与西学对话、抗争、融合,并因此而形成的新文化,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的传统。比如,谈文学,你只讲屈原、李白、杜甫、关汉卿、曹雪芹,不讲鲁迅,行吗?说到现代文学,因为是我的老本行,不免多说两句。不是招生广告,而是有感而发。尽管我也批评五四新文化人的某些举措,但反对将文化大革命的疯狂归咎于五四的反传统。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以及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很多人开始头脑发热,大谈“民族自信心”,听不得任何批评的声音。回过头来,指责五四新文化人的反叛与抗争,嘲笑鲁迅的偏激与孤独。我理解这一思潮的变化,但也警惕可能的“沉渣泛起”。
说到读书的策略,我的意见很简单:第一,读读没有实际功用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第二,关注跟今人的生活血肉相连的现当代文学;第三,所有的阅读,都必须有自家的生活体验做底色,这样,才不至于读死书,读书死。
古今中外,“劝学文”汗牛充栋,你我都听了,效果如何?那么多人真心诚意地“取经”,但真管用的很少。这里推荐章太炎的思路,作为演讲的结语。章先生再三强调,平生学问,得之于师长的,远不及得之于社会阅历以及人生忧患的多。《太炎先生自定年谱》“1910年”条有言:“余学虽有师友讲习,然得于忧患者多。”而在1912年的《章太炎先生答问》中,又有这么两段:“学问只在自修,事事要先生讲,讲不了许多。”“曲园先生,吾师也,然非作八股,读书有不明白处,则问之。”合起来,就三句话:学问以自修为主;不明白处则问之;将人生忧患与书本知识相勾连。借花献佛,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读书的诀窍”。(陈平原)
讲演者小传
陈平原
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讲座教授。现为北大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近年关注的课题包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研究等。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全国高校一、二、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1995,1998,2003)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小说史:理论与实践》、《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大学十讲》、《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等著作三十种。
职业生涯规划四步走
个人的职业生涯,贯穿一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确立的人生目标,非常重要。
职业生涯阶段如何划分,各国专家学者有不同的划分理论和方法,主要可分为按年龄层次划分、按专业层次划分和按管理层次划分三种类型。我国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人事人才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罗双平认为:以年龄为依据,每十年作为一个阶段比较合适,即二十岁至三十岁为一个阶段,三十岁至四十岁为一个阶段,依次类推。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这几个阶段,那么你现在该做些什么呢?罗双平谈了他的看法,供读者朋友参考。
二十岁至三十岁:走好第一步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是人生事业发展的起点。如何起步,直接关系到今后的成败。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选择职业。在充分做好自我分析和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设定人生目标,制定人生计划。再一个任务,就是要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年轻人步入职业世界,表现如何,对未来的发展影响极大。有些年轻人,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总认为自己有知识,有文化,到单位工作后不屑于做零星小事,不能给同事们留下良好的印象,这对一个年轻人的发展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危机。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坚持学习。根据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一生工作所需的知识,90%是工作后学习的。这个数据足以说明参加工作后学习的重要性。
三十岁至四十岁:不可忽视修订目标
这个时期是一个人风华正茂之时,是充分展现自己才能、获得晋升、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之时。此时的任务,除发奋努力,展示才能,拓展事业以外,对很多人来说,还有一个调整职业、修订目标的任务。人到30多岁,应当对自己、对环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看一看自己选择的职业、所选择的生涯路线、所确定的人生目标是否符合现实,如有出入,应尽快调整。
四十岁至五十岁:及时充电
这一阶段,是人生的收获季节,也是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大显身手的时期。对于到了这个年龄仍一无所得、事业无成的人应深刻反省一下原因何在?重点在自身上找原因,对环境因素也要做客观分析,切勿将一切原因都归咎于外界因素,他人之过。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找出客观原因,才能解决人生发展的困阻,把握今后的努力方向。
此阶段的另一个任务是继续“充电”。很多人在此阶段都会遇到知识更新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日趋缩短,如不及时充电,将难以满足工作需要,甚至影响事业的发展。
五十岁至六十岁:做好晚年生涯规划
此阶段是人生的转折期,无论是在事业上继续发展,还是准备退休,都面临转折问题。由于医学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此时乃至以后的十几年,都能身体健康,照样工作,所以做好晚年生涯规划十分重要。日本的职工一般是45岁时,开始做晚年生涯规划;美国是50岁时做晚年生涯规划。我国的职工按退休年龄提前5年做晚年生涯规划即可。
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定退化后的二三十年内,你准备干点什么事情,然后根据目标,制定行动方案;二是学习退休后的工作技能,最好是在退休前三年开始着手学习;三是了解退休后再就业的有关政策;四是寻找工作机会。目前我国已有离退休人员的人才职业介绍所,可提前与这些部门联系,取得他们的帮助。
来自兰州大学
360doc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