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产业化必然引发高校债务危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22:07
教育产业化必然引发高校债务危机邱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称,2005年我国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量在1500亿至2000亿元之间。部分高校难以偿还银行巨额债务倍感压力,特别是随着2008年前后还贷高峰期来临,更是如履薄冰。四川某大学财务处副处长告诉记者:“2007年学校要偿还银行贷款近两亿元,而全年学费和住宿费收入总共才1.1亿元,我们急得双脚跳。”( 12月28日《经济参考报》) 记得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曾把关注的眼光投向了高校的巨额贷款风险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卢思社指出,今天的大学,会像过去有些负债累累的国企一样倒下。高校居然会像国企一样,面临着类似的破产风险,这听上去确实有点不着边际。谁都知道高校是事业单位,高等教育又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发展,怎么会像企业一样破产呢? 但事实却摆在我们面前。现在,我国高校贷款规模累计高达2000亿元到2500亿元,几乎所有的公办高校都有贷款,只是贷款的金额大小不同而已。其实,我国高校的高额负债问题与教育产业化有很大关系。1999年以来,在政府投入不增加,学生收费不能提高的前提下,一些地方政府允许高校进一步盘活自己的资源、资产,让空置的土地、空置的校舍发挥市场效益,缓解高校的资金困难。因为教育部和地方政府并不希望,学校守着黄金土地因受政策局限而讨饭吃——这样的观念,与10多年前高校破墙开店盘活资源大兴企业是多么的一致。 而高校背负巨额贷款,直接导火索可以看作是合并与扩招的结果。近几年来,由于各地加紧整合高校资源,掀起了一股高校合并热,其中大部分新组建的高校都是在教育产业化逻辑的片面误导下由数校合并而成。为了扩招而不计成本地向银行贷款,过度进行基础建设,最终不可避免地陷入债务危机。例如吉林大学在数校合并后,虽然新吉大实力壮大了,但是新吉大却负债30亿元,每年需要支付的银行利息就高达1.5亿至1.7亿元,资金入不敷出的情况日趋严峻。 实际上,高校贷款是教育部、地方政府默许、鼓励,甚至强迫高校的结果。高校实行扩招后,不少地方政府积极投资开发高教园区、大学城项目,希望由此一方面拉动城市社会、科技、教育的综合发展,另一方面能增加土地转让金收入,扩大预算外资金规模。为鼓励高校贷款,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国家在发放教育国债资金时,都要求地方政府和高校必须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为了得到补助,高校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只好向银行贷款来筹集配套资金。 虽然教育部、地方政府和所有的大学对教育产业化一口否定,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在把学校当产业来经营,一个时期内学费疯长,拼命扩招,动辄扩大规模数倍乃至十倍,为的就是多收资金,这样不断地恶性循环,加重了高校的债务负担。现在,为了解决高校的财务困难,一些地方政府开始承担起责任。例如江苏省的高校现有100多亿元债务,该省通过“三三制”来化解,即政府拿出三四十亿元,另外通过资金运作再筹集三四十亿元,余下部分由高校自己承担。 从某种角度说,如今的高校债务危机无疑是重蹈当年的国企困局。国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提高效益,偏向于集团化的发展思路。于是国企越做越大,越大越穷,最后靠向银行借债度日。当年大量国企破产的阴影又依稀笼罩了如今的某些大学。国企破产的结局曾经造成银行的坏账急剧增加,并且导致金融风险一触即发。如果高校也像国有企业一样指望着政府全部埋单,总有一天政府也承受不了,只好宣布破产或者重组,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我国的高等教育作为公益性事业,公办高校作为政府财政支持的事业性单位,不同于国企,它无须走市场化的路子,把自己当作市场主体来经营。但事实却是,扩招后的高校为了偿还贷款,不得不走向市场化的运作,将自己变身为市场主体。也就是说,高校名义上是“吃财政饭”的事业单位,实际上却将自己等同于盈利性企业,虽然到目前为止它们还无一盈利。这就必然导致大学教育走向产业化,靠举债过日子,进而引发债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