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过程典型操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8:01:30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时:108

课程目标:

(一)基础知识、理论

1.掌握流体流动、沉降、过滤、传热、吸收、蒸馏、干燥等单元操作。

2.掌握单元操作或化工过程中常用到的基本计算,即: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平衡关系和过程速率。

3.熟悉流体输送机械、换热器、气液传质设备,了解其它单元操作的相关设备。

(二)基本技能

1.要求学生具有工程观点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对化工单元操作进行工程计算的能力、正确运用工程图表的能力以及运用技术经济观点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处理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如图解计算法,使学生具备在不同场合选用不同方法处理工程问题的能力。

3.要求学生具有从过程的基本原理出发,观察、分析、综合、归纳众多影响因素,从中找出问题的主要方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操作能力。

考试范围

第一章    流体输送技术

1、掌握流体的物性和压强的定义及换算;

2、掌握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机械能衡算方程及其应用;

3、掌握流体的流动类型、雷诺准数及其计算;

4、熟悉化工管路的构成,管子的选用与安装;

5、掌握直管内的流动阻力、局部阻力的计算,流体在管内流动的总阻力计算、简单管路的计算;

6、掌握离心泵的结构、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

7、掌握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离心泵的汽蚀现象与安装高度;离心泵的开停车操作;

8、熟悉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熟悉离心泵的类型与选用;

9、熟悉离心泵的主要故障、事故及处理和防范措施;

10、了解往复泵、旋转泵、旋涡泵的特性;

11、了解离心式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等气体输送机械的性能和操作。

 

第二章   传热操作技术

1、掌握传热的基本方式和间壁式换热器传热过程

2、掌握热传导的基本定律和导热系数、通过圆筒壁的定常热传导;

3、掌握对流给热基本方程和对流给热系数、影响对流给热系数的因素、;

4、掌握热量衡算、传热速率方程、传热平均温度差、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5、熟悉流体无相变时的对流给热系数、间壁式换热器的结构类型、列管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

6、熟悉传热过程的强化的基本知识;熟悉换热器的基本操作。

7、了解各种类型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第三章   精馏操作技术 

 1、了解精馏操作的分类、各种类型的塔板的特点、性能及板式塔设计原则

  2、熟练掌握精馏原理、全塔物料衡算、操作线方程、理论塔板数的确定、进料热状况的影响和进料方程的确定、回流比的影响及其选择;

4、熟悉理论塔板数的简捷计算法、精馏装置的热量衡算;

5、熟悉精馏塔的开停车,影响精馏操作的主要因素,熟悉板式塔的操作特性。

 

第四章   吸收操作技术

1、了解吸收装置的结构和特点,熟悉填料塔的特点及性能;

2、掌握亨利定律、气液相平衡与吸收过程的关系;

3、熟悉吸收机理和双膜理论;

4、掌握总传质系数、传质速率的计算;

5、掌握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的确定方法;

6、掌握传质单元数的计算和填料塔高的计算。

7、熟悉吸收塔的操作及工艺操作指标的调节

 

第五章     干燥操作技术

1、了解固体物料的去湿方法、对流干燥过程;

   2、熟悉湿空气的性质、湿空气的湿度图及其应用;

3、掌握连续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干燥系统的热量衡算、干燥器进、出口气体状态的确定、干燥器的热效率;

  4、掌握水分在汽一固两相间的平衡关系、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过程、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时间的计算;

5、了解典型的干燥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6、熟悉干燥设备的基本操作。

 

第六章 其它单元操作技术

 1、理解沉降过程的基本原理,掌握重力沉降、离心沉降的基本公式和计算;

2、理解过滤过程的基本原理;掌握恒压过滤、过滤基本参数、沉降时间的计算;

4、了解膜分离和制冷操作技术;

5、了解沉降、反渗透、冷冻设备的构造与操作特点;

6、熟悉板框过滤设备的操作。

 

考试模式:

1.考试安排:

课程考试采用试题库的方式,内容为第一至第六章,题型为选择、填空、判断、简答、计算四种类型。除了期末考试外,学期中期进行期中考试或测验。技能训练共有八项,原则上不单独考试,以预习报告、过程操作及实验报告为准。

2、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2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3、学期成绩组成:

平时作业成绩            11%

技能训练成绩            24%

期中考试(或单元测验)  20%

期末考试成绩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