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美国不是故意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03:12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人对历史的执著和尊重,以及对历史事实的记载是世界史中的一个奇迹。但是,“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悖论不知道何时才能真正打破。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走向复兴之路,各种矛盾也错综复杂地纠结在一起,也可能会一个什么偶然的出现,就会再次丧失回归大国的机会。

艾伦· 比蒂的这本世界经济发展史为我们提供了一台很好的观察世界各国经济兴衰的显微镜,作者独特的视角、巧妙的提问方式对于打开我们的视野,拓宽我们的思维有很大帮助。

全书共分为七章,每章都从一个“为什么”开始,并对这个“为什么”进行精彩解答。

 

第一章   美国不是故意的

关于抉择:世界头号强国为什么是美国,而不是阿根廷?

国家不是偶然致富的,它们选择了决定自身经济走向的道路,尽管我们可以概括出若干一般性的规律,但在特定的时刻,哪条路才是正确的,不见得总能看得清楚。最终成功的国家,必然是那些机动灵活,能根据经验学习的国家,也是那些没有为利益集团――它们的利益,跟整个国家的利益背道而驰――所俘虏的国家。

短短一个世纪以前,美国和阿根廷还是竞争对手,从差不多的地方开始起跑。两国都赶上了20世纪初的第一波全球化浪潮。两国都很年轻,都有富饶的农场、信心百倍的出口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降临之前,全世界最富裕的十个经济体,阿根廷排得上号。在19世纪末,数百万渴望逃离贫穷家乡的意大利和爱尔兰移民都曾在两者之间拿不定主意:是去南美洲的大草原,还是北美洲的大草原?

百年之后没什么可选了,美国成了历史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阿根廷成了破产的空壳子。作者的观点认为:当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或者一个经济体选择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道路,你想锁定某个单独的转折点,这跟历史宿命论一样并没有益处。……没有单独的哪一起事件,决定了阿根廷的未来,或者决定了它的道路会跟美利坚合众国截然不同。真正的关键是符合整体模式的一系列错误和失足。

1.    政府的抉择集权派还是联邦派。两国都有关于这两者的内部斗争,美国当今的国会反映了两种意见的折衷:众议院基本上按人口规模选出,高一等的参议院则每州各有两名代表,中央拥有有限的权力。在阿根廷,中央集权和联邦斗争了几十年,最终中央获得了更多权力。

2.    经济的抉择大地主还是拓荒者。两个国家都朝西部扩展,差异在于美国把新的土地划成小块,分给个人和家庭,而阿根廷则将之交给了少数富有的农场主手里。

3.    移民的抉择布宜诺斯艾利斯还是纽约。美国大规模的西进运动,把东海岸地区腾了个空,受够了欧洲贫穷和绝望生活的移民们紧随而至,美国进口的是英国农业的精锐部队,此外还有大量受过教育的成衣及其他制造业的熟练工人,而在阿根廷,除了社会顶层有一小撮说英语的贵族庄园主以外,唯一值得一提的英格兰农业侨民就只有住在南部的威尔士人。来到阿根廷的移民,也没有一套类似“美国梦”那样的激励文化,好多意大利和西班牙移民都是候鸟,他们干完了收获季就返回家乡。1850-1930年间,只有5%的移民成为了阿根廷国民。

4.    工业的抉择依靠欧洲观念还是欧洲外债。美国从英国进口的最重要的东西既不是资金也不是商品,而是观念,尤其是它领悟到建立制造业能让它获得更好的技术,想方设法地从同一块土地上再多压榨点小麦出来却不具备这样的魔力。阿根廷的精英们拒绝了工业化所必需的心智和行动,既然能安安稳稳地从农场的黄金奶牛中挤奶,何必拿自己的地位和生计到多变又危险的工业化世界里冒险呢?较之把钱长时间地投入不确定项目,还是炫耀性的消费更具吸引力。 阿根廷把农业部门僵化的那一套保守和寡头政治倾向照搬到了工业化上,喜欢受政府法令和条例保护的舒适、安全的垄断事业,而不喜欢竞争残酷的风险。初生的工业实际上是被国家经济的其他部分拖着往前走的,它本身没什么动力。

5.    战争的抉择贝隆主义还是罗斯福新政。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尤其是1929年大萧条之后的压力,揭示了美国和阿根廷如何进入不同的阵营。美国和阿根廷以全然不同的方式对应大萧条,这之后两国完全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在美国大萧条带来罗斯福和一个更积极主动的联邦政府;在阿根廷则带来了集权专制。贝隆主义意味着社团主义,即不是自由市场经济,也不是社会主义。它认为,阿根廷被商品、人力和货币的自由市场无政府状态给毁了,阿根廷对自由市场从内心感到恐惧,政府插手经济,不是要指导它,而是要取代它。

6.    美阿的最终抉择伪希望之国还是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道义和金融上都打了胜仗。二战后的整整30年,它都跟全球货币体系挂着钩,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安排下,美元成了硬通货。美国经济在正确的航道上安然无忧,依靠贸易、技术和发展潮流不断增加财富,所有的西欧国家也在这一潮流中顺势兴起。而在这个时期,阿根廷正在关起门来搞工业化。大规模的关税壁垒围绕着它的新兴产业建立起来。

 

第二章   华盛顿不是故意的

关于城市:为什么罗马人能从政府领粮食,而华盛顿人连投票权都没有?

毫无疑问,地球已经变成一颗以城市为主的行星。城市化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并加快着速度。伦敦的人口增长到800万,用了130年,曼谷用了45年,孟加拉的达卡用了37年,韩国的首尔仅用了25年。1910年的伦敦比1800年的大7倍,但现在的达卡则是1950年的40倍。

1.罗马城的强大是无情的组织还是优越的经济。罗马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富有,靠的是无情的组织,而非优越的经济或贸易技术。帝都的扩大,并不是因为它充当了贸易中心,所有的被占领土地都成为了罗马城的财产,基本上,这一座城市就能向一半的文明世界榨取租金。罗马变成了一座食利者、官僚和游手好闲者的寄生之城。

2.涌入城市历史必然还是经济推动。人们离开农村,既是受农业日益机械化的逼迫,也是受城市更多就业岗位的吸引。城市化必然是跟经济、政治、哲学、语言和文化的现代化联系在一起的。城市化还把现代性的好坏两面都带出来。城市比农村更强硬、更快速、更富裕,但往往更脏、更暴力、更残酷。很明显,如果城市的吸引力大于农村的离心力,城市化进程会搞得更好,城市的创造会更和平、更具建设性。无计划地允许农村难民涌入城市就已经很糟糕了,但更糟糕的是:给他们更多这么做的动机。上个世纪,不少贫困国家正是采用这一模式,搞出了整个地球上最糟糕的城市失衡。

3首都影响力放任自流还是竭力打压。忽视首都的心情,危险很大。这是三位君主——英格兰的查理一世,法国的路易十六,俄罗斯的尼古拉二世——掉了脑袋才换回的教训。说到施加政治影响力,住在首都的民众大吼一声,皇宫都要抖三抖,他们要是有了委屈,很容易让当权者知道。

在一个像当代法国这样强大民主国家,不满的人住在哪儿是没什么区别的。人人都有相同的表决权,或者,在国家面前都有着同样的重要性。而在依靠暴力夺权,或者容易受到直接政治压力的国家,差别可就大了。在一个稳定的民主国家,城市人口中平均23%住在中心城市;而在一个有着政变和暴力革命史的独裁政权,这个数字是37%。一旦城市设法获得与全国其他地区不成比例的好处,就会演变出一套自我强化的趋势。农村人口奔赴城市的动机越来越多,讨城市居民欢心的政治紧迫性也大大提高。正是因为预料到了这些问题,美国的开国元勋们才把华盛顿设计成这个样子,把华盛顿设在联邦特区里,把它弄成了一个又小又孤立的首都。堪培拉、惠灵顿和渥太华也是如此。

4.信息时代的城市:顺应潮流还是逆转进程。随着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兴起,尤其是依靠更先进的电讯通信和新近出现的互联网,传统城市的存在意义已经彻底消失了么?城市化进程是否会逆转过来? 20世纪70年代,人们真的担心会变成这样。 从表面上看,21世纪的信息和数字革命似乎完成了使命。远程工作消除了把人运输到工作场所的需求,甚至可以说,连工作场所也根本不需要了。可是,也有好几个20世纪70年代看起来快要死了的城市——纽约、芝加哥和伦敦——自那以后出现了惊人的复兴。住在城市的主要理由,不再因为它是自然资源和商贸的中心,而在于它内在的凝聚力。就连全新的行业一般也会在城里找个地方挤到一起,而不是平均地散布开来。由于任何地方都可以聚集人口,城市之间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

 

第三章   埃及不是故意的

关于贸易:为什么埃及一半以上的主食要靠进口?

作者上来就使用了镜头一和镜头二描述同样的埃及,同样的自然环境,但是由于时间和贸易的影响,前者古代的埃及,是粮食的主产地,而后者是现代的埃及,则一半的粮食依靠进口。在范围有限的市场里具备天然优势的经济,放到更大的范畴进行比较,很有可能变成后进生。

1.贸易路线的建立“小先行”还是“天先行”。倘若经济专攻某一类型的产品,它往往由土地、水或其他自然资源及劳动力的相对丰富程度来决定。对农作物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它与当地的地理和气候有着直接的联系。依靠相互贸易,国家可以分享贸易伙伴的资源带来的好处,也把自己资源带来的好处分享给别人。如今的埃及购买小麦也进口了种植小麦所需的水,这种嵌入式水资源贸易是自然出现的,并不是有人有意识地主动设计出来的。

在贸易史上,固定贸易路线的建立,靠的是小巧、轻便、经久耐用又价格昂贵的东西打头阵。沉重、体积大、易腐烂又廉价的东西之后才慢慢跟上来。随着运输成本的下降和运输速度的加快,可贸易商品的范畴逐渐拓宽。

2.率先工业化欧洲还是中国。大宗商品的国际贸易最终得以开放,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两件事。第一,欧洲提高了对本土生产的限制。第二,开始与之贸易的新大陆存在重大差异,带来了巨大的效率收益。 到18世纪,人口增长给西欧先进诸国的自然和人力资源提出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这一时期,日本和中国较为富裕、人口更为稠密的地区也碰到了同样的情况。为什么是欧洲,尤其是英国在19世纪成功的打破了这一模式,最先最快地完成了工业化,令得人均收入持续增加呢?为什么不是中国呢? 对于这个问题,人们长久以来争论不休,找不去最终结论。而一个说得通的解释就是:跟美洲贸易带来的好处,把欧洲从土地不足的限制中释放了出来,使其得以提高生产效率。

3.现代经济运转的关键:开发资源还是善用资源。直到最近,许多人才逐渐意识到,水和石油差不多。它是现代经济运转的关键,短期内它的需求对价格没有反应,而且,水资源的拥有者往往会按特别愚蠢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水的使用模式是随着时间建立起来的,尽管现代的环境已经有了显著变化,它也很难改变。尤其是,农业的物质和社会基础设施还是按照老一套的方式用水,这往往意味着所得远远低于其实际成本。贸易的逻辑基础是资源的价格要反映其真实价值。例如有大量肥沃土地、人口又少的国家,往往倾向于出口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因为土地相对便宜。可一旦水这样的资源免费发放,或针对不同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使用不同的价格,上述决策就会扭曲。

 

第四章   欧佩克不是故意的

关于自然资源:为什么石油和钻石带来的麻烦比它们的价值还要多?

作者首先使用小说《珍珠》的情节描述一个渔夫找到一颗千年不遇的珍珠之后,给自己带来的厄运。并由此感叹许多有着得天独厚珍惜矿产的国家发现,要是没有这些宝贝,日子本来倒能过得舒坦些。并引出了“资源的诅咒”这个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术语。

1.资源:恩赐还是瘟疫。20世纪90年代,塞拉利昂因为钻石打起了内战,变成了地球上最贫困的一个国家,这只是“资源的诅咒”在现实世界的一个故事,类似的故事还有许多。基本上,经济体走向富裕是因为他们能制造并提供商品和服务,而不是因为拥有基本商品的来源。这还没有算上不劳而获给国家带来的巨大危害。有了天赐的资源,国家会不思进取、不愿挣钱,哪怕挣到的钱能比老天恩赐还多。为什么矿石的用处不多呢?首先,石油、天然气和矿业只能让少数工人获利。大多数迅速脱贫的国家,靠的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它能提供大量中低收入的岗位。其次,经营大型商品输出行业,实际上还会妨碍经济其他部分创造岗位,这就是所谓的“荷兰病”。这种病发生荷兰的20世纪70年代,突然发现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使各国买家大量到来,由于自然资源的大量出口导致本国货币大幅升值,从而使得其它出口商品没有了竞争力,大量工人失业。

2.经济租金:吓唬租客还是垄断回报。市场经济必须要求企业合法进行商品生产和定价竞争,让效率最高者胜出,企业才能产生效益,市场才能有效。竞争也必须依照商定的规范,在固定的范围内进行,不能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世界杯正在火热进行中,如果失败的球队会被处以死刑或者被罚去挖煤,足球就不是什么理想运动,同样,如果球队可以使用任何手段防止对方得分——铲人,故意伤人,甚至动刀子、开坦克、搞空袭,同样也不会诞生伟大的足球。但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一旦获得了所有权,就很难挑战它了,由于其他人没法在同一个经济体内找到同种资源的另一处矿床,往往隔绝了竞争。 矿产资源大多数能带来远超生产成本的回报。拥有自然资源并能成功管理好,必须做好两点。其一,资源带来的收入需按合理的方式管理,使之不扭曲经济的其他部分。其二,要给资源收入安好栅栏,免得受到政治征用的威胁,为贪得无厌的利益左右。

3.博茨瓦纳:偶然还是必然。博茨瓦纳是非洲管理资源上一个成功的案例。它突出的成就是以合理、建设性的方式利用钻石财富,不让它阻碍经济发展,也不让它毒害国家政治。

 

第五章 东印度公司不是故意的

关于发展政治学:为什么欧洲人吃的芦笋来自秘鲁?

作者在本章主要阐述了政治是如何影响经济的。作者指出一些行业,尤其是农业,主要还是受政治的力量左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少数生产者会想方设法维护自身生计,而大众给予的关注却较少,一旦两者的利益发生冲突,前者更容易胜出。

1.利益掌握在谁的手中:小集团说客还是大群体。作者以为什么秘鲁产的芦笋充满欧美超市为例,说明政治对经济的影响。从1991年开始秘鲁参与一项特殊的贸易协定,让农民们不再种植制造可卡因的古柯叶,改种点别的东西。于是,秘鲁的芦笋行业不仅享受到了对美出口的低关税,还得到了美国政府每年数千万美元的财政补贴。秘鲁的农民们抓住了这个机会,对美国和对欧盟的出口猛增。

作者使用了奥尔森理论说明为什么小群体能胜过大群体。农业群体的影响力,正来自它集中力量的游说。

2.关税保护:捍卫行业还是加速出局。哪一类的行业最容易获得贸易保护呢?它们一般都是那些正在走向失败的行业,而不是那些欣欣向荣的成功行业,比如纺织、成衣、制鞋、 钢铁、制糖之类。贸易保护靠着把国内价格维持在高于国际市场的水平,形成了经济租金,现有企业能占用相当一部分租金。争取保护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它们的组织水平以及利用政治手腕威胁政府的能力高低。这反过来又取决于该行业有多少公司,在地理上分布得是否集中,它还可能取决于部分特殊利益如何把自己打扮成国家利益,左右媒体和公众的意见。农民、纺织和成衣业的在上述能力上比较强。关于自由贸易的争论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就开始了。

3.《白洋布法》:保护羊毛还是毁掉羊毛。作者讲述了英国当年在遇到产自印度的白洋布和其他地方的亚麻布的竞争时,英国本土的羊毛和丝绸工人们是如何对政府施加压力的过程,以及政府通过一系列法律来限制白洋布的进口。政府强制消费者穿又热又沉的衣服,刺激了英国制造商开发纺纱机,自己生产棉布。在《白洋布法》通过后的12年,人们设计出飞梭,在纺织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短短50年,多轴纺织机、水利纺纱机陆续登场,拉开了纺织生产机械化的序幕。

4.《谷物法》:贸易保护还是贸易自由。作者通过讲述英国在1846年废除《谷物法》,从支持地主转而支持实业家的政治斗争历史,说明自由贸易不是天然的力量,政治力量不断在在这里起作用。而且对近代史中美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斗争也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目前这个世界远远不够平等和均衡,经济教科书中的无缝自由市场还是幻影。 作者还以调侃的语气说道:“要想打入富裕国家的市场,有一条不错的建议可供发展中农业国家参考,威胁发达国家,告诉他们,不打开市场,就把粮食拔了,改种古柯叶。要不然,就告诉他们,贵国是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温床”。

 

第六章 非洲不是故意的

关于贸易供应链:为什么非洲不种植可卡因?

国际贸易可以把资源从丰富的地方转移到匮乏的地方,这一交换能使得契约的双方得益。但为什么有些经济体尽管拥有相关的资源,照理能够专门生产特定的产品,却无法利用这些机会呢?作者在本章要讨论国际贸易的一些成立条件。

国际贸易需要几个条件:良好的沟通、廉价而可靠的运输、货物越境交给客户的确定性、收货后价格的确定性,以及出口商对收到货款的信心。

1.贸易全球化:世界是平的还是弯的。在古代和中世纪,上述的适于贸易的良性环境大多属于特例,并非常态。在如今,交通和通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发展中国家进入世界市场的机遇,但如此你认为这必然导致世界是平的,那可就错了。 技术的进步有助于建立、扩大和巩固供应链,但是它所需要的人类的独创性,不是光靠发明者就能贡献出来。它需要创业家抓住技术带来的机遇,要政府为创业家提供鼓励、支持与协助,并在适当的时候,帮他们扫清障碍。

2.科学技术:天使还是魔鬼。科技固然重要,但要是不能很好地管理,利用信息来提高速度、产量和效率,它就毫无价值。

3.集装箱:贸易的推动力还是港口的掘墓人。作者讲述了航运集装箱在世界上普及的艰难过程。虽然它是一个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好东西,但是在普及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阻力。政府在这个过程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个是采用集装箱运送军用品,令一个作用是集思广益想办法,让所有的公司采用同样规格的集装箱。

4.非洲贫困:贸易政策的扭曲还是先天不足的悲剧。非洲的贫困主要在于没有配套的专业知识、金融制度和物流、基础设施极度的贫乏。仔细观察在非洲扩大供应链环节的各种尝试,你会发现,上述基础建设的缺乏是制约贸易和生产的最大障碍。举例来说,西非的马里是传统的棉花种植区,有着近乎完美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但除了轧棉花之外,它在进一步深化价值链上的努力举步维艰。劳动力固然便宜,但基本没什么技能;供电不稳定,价格又高;邻国科特迪瓦经常打仗,塞内加尔的达科尔港口又常常超载,想途径两国出口都颇为困难。作者也尖锐地批评了近代欧洲对非洲的殖民统治。“欧洲人到非洲,是去压榨剥削,而不是去搞建设。较之印度等殖民地,他们在非洲修建的铁路和其他基础运输设施少的可怜,制度方面的建设更为匮乏”。

 

第七章  结论不是故意的

关于经济、政治和历史:事在人为

世界经济的规模越来越大,整合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走上正确轨道并坚持下去的难度却未因之减损半分。崛起的国家,比如美国也会犯下错误,要是美国不找出导致金融体制陷入本次危机的缺陷,它也可能落个和阿根廷一般的境地。

对那些能够找出正确政策的国家来说,全球化提高了未来的奖励,也拉大了它们和后进国家之间的差距。凭借历史的经验,我们应当满怀希望,努力把世界变得更美好。

 

全书幽默的语言风格,大量的历史故事,以及对近代经济史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的分析使读者们能够爱不释手,为之吸引。若想启发思维,扩大视野那就不妨仔细阅读本书。

 

 

图书情报中心张力军老师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