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方法 傅佩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02:38:36

 

本文选自《傅佩荣心灵关怀作品集》

成长的方法

意:求善

  第三,意志方面。意志代表选择,是在思考之后要付诸行动的。我们很容易养成某些生活习惯。所谓意志,抽象方面很难讲,但是具体来说,就是一个人慢慢形成某些习惯。连大哲学家也难免,康德每天下午三点半一定要出门散步。这个习惯准确到什么程度呢?他一出门,城里的人就对表,一定是三点半。如果表上指针不是三点半,一定是表错了,而不是康德弄错了。康德活到八十岁没有结婚,还会弄错什么?他每天准时三点半出门散步,但是有两次没有出门。第二次没有出门是因为过世了,永远不出来了;第一次没有出门是因为刚买到卢梭写的《爱弥儿》,过了三点半而忘记出门。为什么忘记呢?卢梭这本书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康德后来解释说:“我想知道一个人主张无神论,怎么还能主张爱?”一个人不信上帝,怎么去爱别人呢?卢梭宣称自己是自然主义者,不信神。他写《爱弥儿》,强调幼儿教育,亦即如何对幼儿施行爱的教育。但是卢梭把自己的小孩放在孤儿院,自己在家里写《爱弥儿》。康德觉得他说的是一套,做的却又是另外一回事,写这本书又有什么用呢?

  同样,我们在生活里也形成许多习惯。有的习惯无伤大雅,像散步对健康就颇有帮助。有的习惯比较麻烦,譬如睡午觉,有的中国人到美国去开工厂,老板和主要负责人是中国人,大家都有睡午觉的习惯;美国人本来没有睡午觉的习惯,因为在中国人经营的公司做事,所以被迫在中午十二点到二点不能发出一点声音,大家都要睡午觉。这种习惯就没有什么特别的道理。另外,也有一些生活上的习惯,譬如:有些人坐车一定要坐什么位子;有些人有洁癖;有些人说话时有口头禅。这些都是在生活上经常选择所形成的。所以,意志方面要想自我成长,就须勇于突破习惯。这是很难的事情,但是富有挑战性。想想看自己习惯穿什么样的鞋子、衣服?习惯跟哪些人讲些什么样的话?这些都是习惯,你能不能突破呢?如果不能突破,对自己来讲,就好像牢笼一样。你习惯住在这个牢笼中,不能脱离。这有什么意思呢?在这里你会问:“我现在突破自己的习惯,到底又要往哪一方面发展呢?”意志所关联的是什么?当然是道德。但是,谈到道德,大家都知道,人的道德哪里有完美的呢?我们如何达到一个理想的标准呢?你一旦去实践,就会觉得还不够,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所以,在道德方面没有人可以宣称他已经达到完美境界了。

  一个人在意志方面要设法磨练,日进其德。《易传》里说:“大人虎变,君子豹变;小人革面,顺以从君子。”意思是说:大人的道德表现像老虎一样,色彩斑斓;其次是君子,色彩和豹一样漂亮;第三等是小人,小人并非坏人,而是普通老百姓,洗心革面跟着君子和大人走。如果培养意志能力,久而久之会产生人格的光辉。只有在道德修养这方面,达到一个境界后,会产生精神的光辉。孟子曾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一个人胸中正,眸子就亮;胸中不正眸子就浊暗。那么,如果有人得了黄疸病怎么办?其实孟子是要强调内心和外表是合一的,身体和心灵是合一的,决不能妄用二分法,说身体与心灵无关。

在儒家看来,就是人要不断去追求道德的实现,如此人格就会愈见光辉,你在人群中就会产生广大和谐的力量。的确如此。有些人一出现,气氛就愉快;有些人一出现,气氛就紧张,不晓得又有谁会挨骂。所以知、情、意三方面,都可以找到自我成长的方法。因为知、情、意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只要把潜能加以实现,看你做的是不是彻底,方向是不是正确。这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挑战。以上谈过为什么生命要求成长?成长的方向何在?以及成长的方法是什么?最后要谈的是有关人生境界的问题。   情:求美

  其次,在情方面,是指一个人的感受是否敏锐。也就是指我们在艺术方面的审美情操,这方面对中国人来说较为陌生。中国人是个含蓄的民族,从小注重道德的修养,使得情感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去表现。明明喜欢,不敢讲;明明讨厌,也不敢讲。最后大多数是保持沉默了。我觉得遗憾的一件事是:我在各地遇到很多朋友,知道我是台大教授之后,就问我:为什么台大总是那些人在招摇?为什么台大的学生不能说出自己真正的心声?我很难回答这个问题。我是台大教授之一,但是我很少在外界表达政治立场。事实上,我尽量不表达政治立场。为什么?因为我觉得目前社会的情况我可以接受,那么我表达什么?尚未到我表达的时候。到我表达的时候,恐怕形势已经差不多了。在平时还可以接受的情况下,多让别人表达吧!每个人的层次、境界不一样。

  那么,在情的方面,我们要怎么培养呢?基本的理解是:欣赏也是一种创作。很多人一提及艺术,反应就是,我又不是艺术家,凭什么去谈这个问题。这是错误的想法。真是如此,那么艺术与人生就毫无关系了。每个人应该培养情感生命,就是设法理解:欣赏就是创作。何谓“欣赏就是创作”?譬如听一首曲子,在听的过程里,就要把自己的生命经验重新加以组合。重新组合之后,对生命有一种新的了解,这就是创作了。所以,不奢望去作一首曲子,欣赏就等于创作了。人的生命一定是活在一个时空里,而时空一定是有限的。人对自己有限的生命经验会觉得狭隘和封闭,进而对这个世界不满意。怎么办呢?艺术作品可以提供解救的途径。譬如我们欣赏电视剧《六个梦》。《六个梦》里每个梦都可以使人粉身碎骨,谁承担得起?这一生若遇到一次这种经验,恐怕就完了。然而,我们真是幸运,在家里吹冷气,很舒服地欣赏《六个梦》,偶尔也掉几颗眼泪,如此就能感受到整个悲剧的发展。我不用实际经过这样的考验,就能感受到别人内心所承受的痛苦的强度或深度,由此增加情感的韧力。这说明了艺术的妙用。

  西方人喜欢悲剧,从希腊悲剧谈到近代欧洲,如歌德的《浮士德》、莎士比亚的悲剧、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的作品等。这些人所表现的艺术结晶,何以使得这几个民族如此珍惜?有人说,以大英帝国的舰队来换莎士比亚的作品,他们也不干。大英帝国没有舰队,没有关系;可是,英国没有莎士比亚,那还算是英国吗?当然,这话在莎士比亚活着的时候,不会有人这样讲的。这说明了天才作家的作品,使千千万万人产生共鸣。譬如,台北曾经上演《欲望城国》。《欲望城国》引用的剧情是莎士比亚《麦克白》这出悲剧。我也去看了,但是不太喜欢。为什么?不是演得不好,而是我不太能欣赏剧本本身的情调。《麦克白》所表现的,是一个人的野心及其灾难。《欲望城国》所表现的,是借一个故事把野心凸显出来,最后的结果是毁灭。这个结果不像希腊悲剧,最后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再生后仍有强劲的价值感。什么是价值感?就是我虽然属于脆弱的人类,在命运面前、在神面前,毫无自主的力量;但是,我被击败之后,却不至于屈服、认命,我可以勇敢地站起来说:我所遭遇的一切,我都愿意接受。我用主动的态度去化解命运给我的被动的压力,此时,人的尊严就可以挺立起来。这是希腊悲剧最特殊的地方。

  而近代欧洲的悲剧呢?往往沦于无奈的悲情,显示虚无主义的倾向。看完之后,觉得落寞,觉得人生难免有这种欲望与野心,到最后却是毁灭。那么我们不要存有这种欲望吧!你可能对一个年轻人说看过《麦克白》或《欲望城国》之后,我们就不要有任何野心了?可能如此吗?《麦克白》上演时,台北政坛正在上演主流派与非主流派角力的“电影”,也是个竞争的局面。野心正好被挑起来了。难道他们没看过《欲望城国》吗?不知道最后是毁灭吗?你能这样对他们说吗?显然不行。这说明了一出戏剧的表现,有它一定的时代与背景。在西方那个时代可以,但是在现代就太消极了。

  我有野心、嫉护、残忍的倾向,但是我不用表现出来,借由某些戏剧可以知道,如果我的野心发展出来就会像谁一样,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后果,对整个过程与结果都可预先了解。有的戏剧为何比较杰出,有的为何比较浮泛呢?杰出的戏剧表现出来,会使人觉得这正是自己所想的,可以产生共鸣。它能够表现出所有这个时代的人,在这个处境下共同的心声,亦即潜意识中集体的想法。好的戏剧或小说会让人觉得那正是我们想说的。看完之后,我不必自己去经历这种考验,就可以体会这种特殊的情感,如野心、欲望等的起伏波动,以及各种可能的遭遇。看完这出戏剧之后,我可以把这种情感加以净化,从心里把这种情感加以洗涤。因为,野心不一定是坏事,要看野心往哪里发展,是不是会伤害别人或伤害正义的原则。其他的情感亦复如此。

  人有丰富的情感,但是,我们这一生中有许多情感完全没有发挥的机会。怎么办呢?透过艺术!从音乐、戏剧、小说、美术、武侠等各种艺术形态的表现,都可以让人心灵在情感及感受的敏锐度方面充分发挥,而不会受到真正的伤害。这是艺术的妙用。尤其在人成长到达某个阶段之后,在生活中会觉得无聊;的确,人生是有觉得无聊的时候。譬如,功成名就时,就会觉得无聊。奋斗的过程是愉快的,试问:高考以前还是高考以后快乐?我想,认真思考过后就会认为:高考以前快乐。为什么?因为从生下来到长大,从祖父母到父母到家中的亲戚、朋友,都告诉你好好考上大学,光宗耀祖。你身上背负着神圣的使命。这时会觉得自己活得踏实。考完之后,家人就把目标转移到弟妹身上,轮到他们变成家庭的重心,这对你是很难接受的。这时会有失落、难过的心理,人与人之间也就有误会产生,而最亲密的人有时会产生最严重的误会。这时会有跟谁都讲不清楚的感觉。在此,艺术的妙用就可以发挥了。所以,一个人若有基本的艺术修养,他就会设法选择途径,如固定阅读小说。我个人喜欢金庸小说,准备在这一系列演讲之后,用一个星期重读金庸。有的人喜欢音乐,特别偏爱那几首曲子,隔一段时间之后,定期反省自己。以我自己来说,也做过一些实验。譬如,几年前我读过一本小说,现在再读,看看自己有何不同的感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把它记录下来,那就是我心灵成长的轨迹。有时候我们不喜欢重看读过的小说,这是非常可惜的现象。为什么?因为真正的阅读是第二次阅读,这是许多心理学家与作家共同的意见。第一次阅读时,只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像《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与杨康如何竞争,黄蓉如何在剧中穿针引线。你只想知道故事内容而已,以便别人提及剧情时,能够加入话题讨论。但是,真正的阅读是第二次阅读。因为,光知道情节不够,还必须了解故事为什么会如此发展,以及发展的过程、前因后果等。到第三、四次阅读时,就会发现自己与故事人物之间的某些关系。譬如,你会发现身边有人像故事中的人物,自己也像故事中的某个人,进而可以把作者表达的虚构情节,融入实际生活的经验中,人生经验便日益丰富。

这是在情感方面自我成长时,可以考虑的自我训练。我们不能限制选择某一项,因为每个人喜欢的艺术品目是不一样的。即使同样喜好音乐,还有古典的、现代的。基本上,我认为电视是一个不理想的媒体。每次看电视,看到一群年轻人高喊着:“刘德华,我爱你。”心中都很感慨。因为同样一群年轻人上星期才喊过:“郭富城,我爱你。”他们好像随时可以更换爱的对象,结果使“爱”这个字显得毫无意义了。换句话说,他们在情感方面的敏锐感受,受到外在群体的力量或风气所影响,十分可惜。这代表许多年轻人在情感方面还未开始成长。他们还不知道“爱”这个字如何使用。等到真正有爱的体验时,他就不会这样轻易说出来了。   知:求真

  在知方面,如何使自我成长?这是第一个问题。以学校教育来说,我们都受过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目标是什么?这是需要思考的。一个小孩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的确是在自我成长,在知方面越来越丰富。等到小孩进入大学之后,我们就肯定他是一个知识分子了。到底教育经过哪些途径呢?一般说来,需要考虑三点,一是学习知识,二是发展技巧,三是推广理解。学习知识,要靠读书,如地理、历史,会背了就没有问题。背得越多,知识就越多。譬如说,我们现在讨论宇宙的起源,你知道的理论越多,对于每一届诺贝尔奖得主的发明了解多了,知识就会增加。这是非常明确的。

  第二,发展技巧,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具体的能力,譬如学习开车、学电脑,以及在生活上的各种具体技巧。学习得越多,自我表现的能力也就越强,机会也就越多了。这也是一种自我成长。

  第三,推广理解。这一点较难说明。我们的教育最失败的就是这一点。什么是“理解”?理解的对象是“价值”。你如何去欣赏一出戏剧、一段音乐、一本小说?这其中包含着人类社会里具体发生的或想象的事件;这其中有各种人物、情节、主题。你如何去欣赏它们?如何作个人的判断?同时,在其中了解价值世界的建构应该如何?这正是我们教育里最弱的一环。这一环未能建立好的话,在知的方面一定会有缺陷。

  假设今天我们已经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我们在知的方面要如何自我成长呢?这一点我们倒可以回忆一下,并作个计划。回忆是针对过去,计划是针对未来。我们在知的方面,有些什么经验或可能的经验呢?以过去来说,我们常常想起的语言或心声是童话。童话故事为什么吸引人?因为它与历史不同。历史不能记错任何一个细节,必须清楚分辨;历史事件有真、有假、有对、有错。童话故事则不同,开头都是“很久、很久以前”,至于多久以前你就别管了;同时,童话故事里,人与动物的描写或人与动物的关系是可以互换的。它提供一个虚构的想象世界,这个世界有何作用呢?作用就是要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了解。在小孩的心灵还只能接受有限的经验时,他需要一个完整的了解,以便作为他的基础,去面对他有限的、分裂的、少数的经验,然后选择自己的态度。童话故事为什么影响很多人?甚至一些作家也承认,他们到现在最喜爱看的仍是童话故事。也有人喜欢神话,童话与神话在结构上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超越历史的。历史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其中许多事迹是因缘际会或命运左右而成的。童话与神话,则是人类在生命初期拿来作整体了解之用的。它们有整体观,其中有引人思考、反省的线索,让人对生命有完整的了解。什么是完整的了解呢?譬如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如何选择行动的原则?这是需要有完整了解之后,才可作的选择。如果你没有完整的了解,就会今天这样做、明天那样做。同时,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有不同的原则了。所以,童话或神话可以提供完整的了解,让你知道一个人应该如何。到了中学时代,我们可以看武侠小说、戏剧,或其他虚构的言情小说,其中也提供想象的世界。我个人喜欢看武侠小说,是认为这个世界上找不到正义。而武侠小说最后总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人认为这是幼稚的心理,是逃避到武侠小说的世界,去寻求心灵上的满足。我所要的,不是心灵的满足,而是要问:为什么我会如此地向往?为什么我要追求正义?为什么我对人间的善恶、是非觉得不公?如果现实世界始终不能令我满意的话,我对这种向往要怎么交代呢?我就得通过小说去交代了。

  我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有一定的角色和作用,因此就得设法发挥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所认同的理想,可以获得实现。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若不能制造一些差别,他的生命有何意义呢?活着或离开这个世界,都没有什么影响;这是我们不能忍受的。因此,人的生命是独特的。所谓“独特”是说,有你和没有你,是有差别的。有时候我们会认为,这对宇宙没有什么影响,对整个国家的命运没有什么差别,自己又不是什么领袖人物。但是,对于你个人的生命,你的父母、同学、朋友,你的社区里、公司里、学校里,仍会有所差别。

  如果我今天年纪很大,已经六十几岁,我在知方面的成长,就要靠阅读经典之作。中国人小时候读过“四书五经”,长大以后就觉得厌烦。但是,所谓“经典”作品包括《圣经》、《佛经》,以及中国的“四书五经”,其中的内容与精神都是永恒的。人在成年之后,人生阅历增加,就不会像小孩子一样,很容易受到外界变化的影响,稍微有些风吹草动就改变了主意,这样当然无法明白宇宙及历史的发展,有其一定的潮流。我们需要智慧,而智慧的产生就要依赖经典之作的启发。如“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样的智慧,也是从经典里找到蛛丝马迹的。所以,年纪稍大就必须阅读经典之作,应该自己设法安排在生命的某个阶段中加以阅读,如此可以使我们在“知”的方面不断成长。(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