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梦想 钒钛之都强势崛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10:08
www.pzhw.net    文章来源:攀枝花日报    更新时间:2007-11-2
 

钢铁,成就了攀枝花。钒钛,将再造一个攀枝花,将是攀枝花再次腾飞的兴奋点。
攀枝花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规划高起点、开发高标准、节能环保新突破的总体思路,依托攀钢打造全新的钒钛工业基地,依托省级钒钛产业园区打造钒钛产业集群,依托民营钒钛企业促进钒钛工业多元链式发展,全力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力争到“十一五”末,钒产品年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最强的钒产品基地;钛资源及下游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成为国内最强最大,在全球占重要地位的钛原料和钛白粉基地。
目前,全市从事钒钛产业的企业已经达到65家,钒制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钛精矿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其产值以两位数不停地增长……一项项关键技术“瓶颈”获得突破,一项项科研成果获得应用……
攀枝花钒钛矿业城正悄然变成钒钛科技城、钒钛产业城、钒钛经济城……
■ 潘黎 李海
历史使命与责任:打造中国钒钛之都
攀枝花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勾画出了“中国钒钛之都”的宏伟蓝图。
时光,回到半个世纪前。共和国的创业者们在金沙江畔的聚宝盆里,惊喜的发现世界稀有金属:钒和钛。
钒被誉为“工业味精”,如果在钢中加入钒,钢会更紧密,其韧性、强度和抗腐蚀性立刻大大提高,是作为工业、军工材料的最佳选择。
而以地球神长子“泰坦”喻名的“钛”,意谓“力大无比”。是现代社会航空航天等新兴行业的上乘新材料,在世界尖端科学发展下具有重要意义,钛因此又有一个别名“空中金属”。一个国家使用钛白粉的多少,被专家喻为该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攀枝花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使命,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钒钛之都”的追梦历程。
但是钒钛作为钒钛磁铁矿的伴生元素,选矿、冶炼、分离及回收难度大,工艺技术要求高。攀枝花人曾一度打破了国外一些人士关于攀枝花钒钛磁铁矿是无法冶炼的“呆矿”的断言、解决了钒钛磁铁矿炼铁的难题。
但受技术条件所限,高炉渣中的钛资源仍然无法回收,每年300多万吨废渣只能堆积在山谷之中,累计已近亿吨。金贵的废渣被当作了垃圾,而国家经济建设中急需的大量钛制品却需进口。
面对这一现状,攀枝花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向被外国长期垄断的钒钛回收技术展开攻关。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及产业化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中一些成果居世界领先水平,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
在召开“十七大”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对四川省代表团的讲话中提到:“攀钢对钒钛开发找到了一条发展的道路,大多数问题都已经解决而且有所创新。”面对总理的鼓励和肯定,攀枝花人觉得脚步还是太慢,为实现民族梦想,打造钒钛之都,他们快马加鞭。
“目前,攀枝花正处于城市化深入推进、工业化转型升级、迈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随着全国区域竞争的加剧和分工的深化,只有走一条具有攀枝花特色的发展之路,方能突围而出,破茧成蝶。”
攀枝花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以找准定位的清醒头脑,抢抓机遇的前瞻思维,特色突围的坚定决心,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响亮提出了“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构想,这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优化、提升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对国家占领世界钒钛领域的战略制高点、提升四川区域经济科技竞争能力和攀枝花市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钒产业发展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开发利用含钒钢渣、含钒污泥、含钒废水等废弃物,不断提高钒资源回收率。”攀枝花市委主要领导的话意味着一组不平凡的数据。
到2010年攀枝花钒资源回收率达到55%以上,建成世界最大的钒合金添加剂生产基地,实现年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攀钢(集团)公司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钒制品生产企业。攀枝花成为世界最大、最重要的钒产品生产基地。
到2010年钛资源回收率达到20%以上;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新流程和高钛型高炉渣提钛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产业化,成为国内最强最大、在全球占重要地位的钛原料、钛白粉和钛金属生产基地。
继续开发和推广含钒钛钢,扩大含钒钛钢的品种和应用领域,力争成为世界级的钒钛钢生产和研发中心。
攀枝花立志最终要成为全球最大的涵盖钛原料、钛白粉和钛金属、钛材的全流程钛工业基地。
从“百里钢城”到“钒钛之都”,名称之变的背后,显现的是发展内涵和外延的质变,是思路的飞跃,是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战略调整,也是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实践、新探索。
时代呼唤与责任:创新资源开发模式
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站在国家战略高度,高起点规划,努力实现高标准开发、生态节能开发,让“钒钛之都”屹立在世界的顶端。
三线建设,钢铁起步。钢铁,成就了攀枝花的第一次崛起。然而,当时光列车驶入2007年,攀枝花这座年轻的城市却站在了一个历史的拐点。“打造钒钛之都”拉启了攀枝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大计序幕。
序幕背后是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瞄准市场、瞄准未来的战略眼光。
2005年,中国由钒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专家预测,21世纪将是钒钛的世纪,尤其发达国家,钢铁的巨大需求,将逐步转变为对钒钛的激烈竞争。
事实摆在面前:2005年,钒钛产品的市场价格是每吨30—50万元,钢每吨为5000元,二者之差最高时达百倍之巨。
守着钒钛王国,攀枝花人始终肩负着开发好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宝”的历史责任。“创新资源开发模式,增强跨越发展的优势,力争在“十一五”期间,钒钛工业产值达到150个亿。”
资源是依托、产业是基础,创新才有出路。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备感责任重大。
依托攀钢打造全新的钒钛工业基地,依托省级钒钛产业园区打造钒钛产业集群,依托民营钒钛企业促进钒钛工业多元链式发展——这是攀枝花跨越发展的三大创新核心理念。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开发,攀枝花全力打造“中国钒钛之都”的旷世之战打响。这场战役丝毫不逊色于当年气势恢宏的创业史。
攀钢集团作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钒制品生产基地,于2007年又组建了攀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全面介入钛产业,这对于攀枝花建设钒钛之都、对于新一轮钒钛产业大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8月18日恒为制钛5000吨海绵钛项目进入试生产,粗四氯化钛、精制四氯化钛、海绵钛已陆续产出。
10月9日,攀钢集团钢城企业总公司海绵钛项目在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开工,该项目与先期建成的高钛渣厂、氯碱厂构成完整的钛产业链,并实现钛产业生产过程的清洁环保。
国内最高技术水平、国家重点工程——攀钢兴钛科技公司18万吨高钛渣项目,填补了国内高品位大型钛渣电炉冶炼技术的空白。
攀西地区第一家民营钛白粉生产企业——兴中钛业公司,其年产3.6万吨钛白粉项目的一期二期工程1.8万吨已经建成投产,其中仅一期工程1.2万吨钛白粉建成后,就使攀枝花市钛白粉产量翻了一番。
国内领先的氯化钛渣生产企业——源通钛业公司,其年产2万吨氯化钛渣,产品含钛量可达92%以上。
攀西最大金红石钛白生产企业——卓越投资公司,年产5万吨金红石型高档钛白粉、4000吨高钒铁项目,4400吨五氧化二钒项目已建成投产。
……
这些正是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目标所迈出实质性的第一步。
创优发展环境与责任: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创优发展环境,着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调整产业结构、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把钒钛产业迅速做大做强。
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把环境当作生产力、竞争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为此,攀枝花为钒钛产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1.28亿元,过去的一片荒山实现了水、电、路、通讯“四通”,园区铁路专用线及货场(年吞吐量300万吨)建设正如火如荼。
同时,园区不断打造一流的软环境,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公开了办事指南,制定了招商引资项目落户园区办事程序。园区开发建设六年来,一路顺风顺水。
优良的科技创新平台,却更是攀枝花吸引世人的巨大磁场。攀枝花拥有五万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十五万产业工人,科技人员占总人口比例在西部名列前茅,正是攀枝花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宝贵资源和有力保证。多年来,通过建设成立攀钢钢铁研究院、攀钢技术中心、攀枝花学院钒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攀枝花钛材料重点实验室等工程技术研发机构,为凝聚技术人才、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攀枝花,创新正成为企业共同的“冲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攀枝花正阔步走在创新型发展的大道上。
在发展钒钛产业中,攀枝花市切实加大科技投入,着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积极组织科技攻关、技术创新,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微细粒级钛铁矿回收、钒氮合金产业化、高钛型石油压裂支撑剂等关键技术“瓶颈”获得突破,26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为攀枝花打造“钒钛之都”打下坚实的基础。攀枝花也必将因科技而开放得更加轻盈。
中国钒钛之都,这是几代中央领导同志对攀枝花的殷切期望,这是百万攀枝花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们的目标豪迈而坚定,他们的梦想远大而崇高,厚积薄发的攀枝花将再次上路,志存高远的攀枝花将再次创业,矢志不渝的攀枝花将努力实现新的腾飞,钒钛之都强势崛起。
(原载《四川日报》11月1日第三版)
咨讯录入:三冬    责任编辑:三冬
添加到雅虎收藏+ 【相关文档】【发表评论】【打印此文】【金沙江博客】【金沙江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