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之古今民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7:45:47
亚洲之古今民族(转载)
亚洲之古今民族
亚洲之古今民族: 各论, 总述
About Me
Name: Shanley White
View my complete profile
Previous Posts
·                               9。The Asian Isolates
·                               8. Chukchi-Kamchatkan
·                               7. Uralic-Yukaghir
·                               6。印欧系列古今民族
·                               4。古羌系列古今民族
·                               3。东夷系列古今民族 Austroasian
·                               5。阿尔泰系列古今民族
·                               2。Austronesian百越系列古今民族
·                               1. 亚洲古今民族之纲要
Archives
·                               August 2005
Friday, August 19, 2005
9。The Asian Isolates
1. Ainu:
The Ainu are an indigenous ethnic group in Hokkaido, the Kuril Islands, much of Sakhalin and the southernmost Kamchatka peninsula. The word "ainu" means "human" in the Ainu language, and the ancient Japanese call them 虾夷 (Emishi, Ezo or Yezo).
Although having uncertain origins, the Ainu are considered by many to have been derived from an ancient proto-Asian stock that may have occupied most of Asia before the Tungusic and Turkic expansions. In the early 1920s, anthropologists debated what typological classification, between Mongoloid or Caucasoid, the Ainu belonged to, because the Ainu tend to have long faces, high noses, deep eye sockets and hairy bodies, a proposal that had since been thoroughly discredited.
The Ainu believe in Animism, or that everything in nature has a "kami", i.e., spirit or god, on the inside.
2. Nivkh:
Anthropologically, the Nivkhs belong to the Sakhalin-Amur subgroup of the Mongoloid racial type. They are of short stature (male around 160 cm tall), with a broad flat face, a snub nose and thick lips. Unlike other Mongoloids, the Nivkh have a relatively dark skin, and dark eyes and hair. They have remarkably dense beards, perhap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Ainu.
The Nivkh people live in the lower Amur and on the northern Sakhalin. Nivkh is what they call themselves, whilst Gilyak is what the Manchu call them. Their tongue, the Nivkh (Nivxi), is a language that so far is not proven to be related to any other language anywhere. The Nivkh language is unique in many ways, e.g., the Nivkh number system has approximately seven ways to express each number depending on the shape of the object. The Nivkh are considered to have originated from the neolithic aboriginal inhabitants of the Pacific coastal Siberia, who have subsequently been replaced by the Tungusic tribes including the Ewenki in much of the entire region except for the Lower Amur and northern Sakhalin. This interesting hypothesis is proposed based upon several observations detailed below.
The Nivkh live a sedentary lifestyle based on fishing, fishskin/dogskin clothing and dugout dwellings. Their villages usually of less than 20 families were set up at river mouths. And, before the Manchu influence of 1644 - 1911 AD, the Nivkh stay in wooden frame-supported mud huts over dugouts in the winter and in open dwellings covered with fish racks in the summer.
The Nivkh lived in exogamous clans under patriarchal rules after an earlier stage when they practiced group marriages in matriarchy. Nivkh religion was animistic, with all natural objects, the mountains, trees and rivers all being considered animate beings with sentient spirits. Bears were particularly revered as among the Ainu. The Nivkh cremate the dead and bury the ashes in the earth. Following the burial, the sled that carries the dead burned and the dogs that had dragged the sled killed and roasted. Surprisingly, the Nivkh religion and burial habits remind me of the northern Chinese, and Qiangic for that matter, traditions that can still be seen nowadays in the countrysides, hinting some sort of ties with the Nivkh.
The Nivkh preserve fish by drying it into Yukola and favor the most Talkk, salad made of fresh fish and wild garlic. The only demosticated animal is dog. The Lower Amur Nivkh and the Sakhalin Nivkh speak almost mutually unintelligible dialects.
The Ewenki tribes have partly adapted the Nivkh way of living. The Nivkh were tributary to the Manchu empire for many centuries . Since late 1800s, the Nivkh had gone directly from the stone age to the modern time.
3。 The Ket:
The Ket are previously called the Ostyak, derived from what the Turkic people call them. Sometimes, the northern Ket also come by their tribal name of Imbak, whilst the southern group Yugh or Yug--which had since been found to be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Ket. Related but now extinct ethnic groups included the Arins, Assans, Baikots, Kotts and Pumpokols, which lived further upstream in relation to where the modern Ket (barely 1,100 of them) live, i.e., the eastern bank of the middle Yinesei River.
The Ket are interpreted to have been descended from an ancient people that may have been the earliest inhabitants of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Siberia. Recent DNA evidences link the Ket to the proto-Qiangic people of China and SE Asia, unique amongst all the Siberian ethnic groups. The Ket language is the most distinctive from all adjacent tongues. It is believed from linguistichints that a proto-Yeniseian language existed well over 2000 years ago, which probably have been related to such distant languages such as Basque, Burushaskia, Northern Caucusus and proto-Qiangic (even as well as some Amerindian Na-Dene), all of these lumped into the linguistic superfamily Dene-Causasian. The proto-language Dene-Caucasian may have been spoken over 20,000 years ago by the neolithic hunters-gatherers who replaced the Neadertals in Europe and had inhabited much of Eurasia, and who had managed to survive waves of latecoming farmers and pastoral people.
The modern Ket are assumed to have emigrited from the Altai Mountains thousands of years ago. This migration is said to be recorded in the Ket legends. According to the legendary folklores, the Ket crossed a high mountains (the Sayan) and moved northward into the taiga to escape invading Tystad (meaning 'stone people'). There, the Ket were once again attacked around 900 AD (?) by the Kiliki (坚昆 or Kilghiz?) and fled farther north to avoid the steppe nomads. The Kilghiz attack seems to be in line with the Chinese written history, which describes the Kilghiz lived in the Upper Yenisei and the Altai, an area the Ket had lived. Maybe it is a bit far fetched, but the similar misery caused by the invading nomads as shared between the sedentary Chinese and Ket could possibly hint a distant link.
Who are the Tystad people? Some scholars proposed that they could be the Hun, an Indo-European(?)-ruled tribal confederation that consisted of (i) Turkic people (Turks, Kilghiz, and Uiguir) in the center, (ii) Uralic-Ugric (Magyar, Finn and Someyed) in the west, (iii) 丁零 (Uiguir) in the north, (iv) 乌恒Wuhuan-鲜卑 Xianbi in the east, (v) some northern Mongoloid stock in the south (南匈奴), and possibly (vi) some Ket holder-overs in the Altai.
From Tystad meaning 'stone man'. In Europe, Megaliths were widely erected in the neolothic age, whilst in the northern Xinjiang of present-day China erected stones or stone men are also observed widely. Whoever erected these stones could be the people that drove the Ket out of the area. One reasonable hypothesis is that these 'stone men' are the earliest Indo-European invaders from the East Europe.
In the Yeniseian river valley, the Ket admixed with and probably displaced the Eskimo-related Siberian aborigines. That "Yugh" is the Eskimo word for "human being" suggests that the Yugh are Keticized Eskimos. There are a number of Ket words that were borrowed from Eskimo tongues.
Most of the pre-Russian river names in the southern Siberia are of Ketic origin. The taiga Ket clothes (a type of loose-fitting robe or caftan that is not found elsewhere in the northern taiga) seem to have originated in a warmer climate in the south and later adapted to the bitter coldness in the north.
The Ket were fishers, hunters and gatherers prior to the 1600s Russian influence. Sharp wooden arrows that are poisened with rotten fish oil were used in hunting. Dogs were used in assistance during hunting. In the summer, they dug wild lily root on the river banks for food and went fishing using dugout canoes. The Ket are smart people; they learned reindeer breeding from their Samoyed neighbors as a secondary trade. The Ket built qus (a kind of tipis) with conical pole frames and felt or bark covering in the summer, and used banggus dugout made of earth and logs.
The Ket had a patriarchal society. The Imbat were initially subdivided into two exogamous phratries to exchange marriage partners. The bride's family received a price for loss of daughter to the bridemaid's family, a convention somewhat similar to the Proto-Qiangic peoples such as Qiang and Han.
The Ket revere the bear and folklore hero "Balna" (meaning cherry stick). Ket buried their dead in the earth, along with personal possessions that would be intentionally broken and sacrificed dogs that probably belonged to the dead.
posted by Shanley White @12:06 PM 3 comments 
Thursday, August 18, 2005
8. Chukchi-Kamchatkan
posted by Shanley White @12:26 PM 0 comments 
7. Uralic-Yukaghir
posted by Shanley White @12:26 PM 0 comments 
Wednesday, August 17, 2005
6。印欧系列古今民族
这羯与成语「杀人如麻」可是有大关系。「麻」是什么?「麻」者羯人石虎在五胡乱华时建 立的后 赵王国的猛将「麻秋」也。麻秋这孙子那可是凶残无比,所到之处,杀人无数,故有「杀人如麻」之语。在长江中下游(此处有大量的北方逃亡的汉人),父母为吓 唬夜哭的小儿常说“麻胡子要来了”,即立竿见影。此说曾见于一九八五年一月十一日台湾日报所载一文,该文乃无名氏所作「大悲剧时代的时空失误」。作者幼年 深受此害。查「辞海」,在「麻」字条中有「俗怖婴儿曰:麻胡来」。又「伪赵石虎,以麻将军秋率师,秋,胡人,暴戾好杀。有儿啼,母辄恐之曰:『麻胡来』, 啼声即绝」。据〈晋书·石季龙载记〉,「(石虎)为征虏将军,每屠城邑,鲜有遗类」,「前后所杀甚众,至于降城陷垒,不复断别善恶,坑斩士女,尟有遗 类。」
以 麻秋为部属之石虎及其叔父石勒,属西晋末年五胡乱华时之「羯」族,曾建「后赵」政权,在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羯族本来也算匈奴一支,但不是“贵 种”而是“贱民”,后来从匈奴中分化出来)中,以「羯」最为凶暴。羯人随匈奴于汉朝时入华,其貌迥异于汉人和其它胡族皆。据〈晋书·石勒、石季龙载记〉描 述,羯貌「深目、高鼻、多须」。其信「祆教」,行烧葬之俗。
行 恶必自毙。石虎死后,诸子内讧,政权最后落入石虎养子汉人冉闵手中。冉发觉诸羯胡不服从其指挥,乃下令各地杀尽羯胡,据云竟有二十万之众羯人被屠,史称 「高鼻多须、滥死者半」。在魏治中国北方时,掌权者鲜卑人之下所属将领中尚有羯人(尔米氏其一,侯景其二)。至唐时,造成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其父系血统亦 属羯胡。
据〈新唐书〉及〈大唐西域记〉,昭武九姓之康国、安国、石国,皆有柘羯,故柘羯为种族名.
posted by Shanley White @4:18 PM 0 comments 
4。古羌系列古今民族
The Tibeto-Karen languages are supposed to be related to the Na-Dene familyof NW America, to the Yeniseian family (Arin, Assan, Ket, Kott, Pumpokol & Yugh) of Central Siberia, and to the N Caucasian family, all in a Dene-Caucasian phylum.
Is it possible that the proto-Qiangic (Tibeto-Karen) language were spoken by the earliest modern human in East Asia, just as the Basques in Europe, the N Caucasians in the Caucas Mountains, the Burusho in central Asia?
-- The N Caucasian family of languages includes Batsi, Chechen-Ingush, Andi, Avar, Dido, Lak-Dargwa, Lezgian, Abkhaz-Abazin, Circassian, Ubix.
-- The Yeniseian family of languages (aka Yenisei-Ostyak) spoken in central Siberia are speculated by some Chinese sources to have been among the ancient Huns people. Russian scholars had also attempted to tie the Yeniseian family to the Burushaski or Sino-Tibetan languages. The Yeniseian family is combined together with the Burushaski into the Karasuk by linguist George van Driem based on mostly morphological evidences, e.g., second-person singular prefixes on intransitive verbs are [gu-, gó-] in Burushaski and [ku-, gu-] in Ket. As for the Burusho people, Van Driem thinks they were emigrants from the Central Asian into Indian subcontinent.
-- The Yeniseian languages have 0 - 4 tones, which are concomitant with glottalization, vowel length, and breathy voice, not unlike the situation reconstructed for Old Chinese b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true tones in that language. The Yeniseian languages have highly elaborate verbal morphology, to an extreme found elsewhere in Eurasia only in Burushaski and, to a lesser extent, in Basque and the Caucasian languages.
posted by Shanley White @4:15 PM 0 comments 
3。东夷系列古今民族 Austroasian
九黎, 又单称为黎, 是中国南方传说时代(Epic)的古族名。史籍最早见于《国语》。传说作为远古时代的一个部落联盟,九黎居住在长江流域的今湖北、湖南及江西一带(“上古 之时,江汉之区皆为黎境”)。但本人实疑之,而认为正确的问题是:鄂湘贑一带到底是九黎败于炎黄之后撤退到的角隅,还是它发起攻击的大本营?本人趋向于前 者。且本人认为九黎是先于炎帝和黄帝居住冀地的部落联盟。后世的以中华为中心的修正主义着硬是把中原“判”给了炎黄。
九 黎部落联盟大酋长是蚩尤,统领兄弟81人即81个氏族酋长。九黎信奉巫教,杂拜鬼神,能制造青铜兵器,有刑法。强大的九黎曾于以黄帝为首领的北方游牧部落 和以炎帝为首领的黄河流域农业部落为了争夺冀(中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蚩尤与炎帝榆罔争王于涿鹿之野,赶走炎帝而据“天子之位”。无奈之下,炎帝把黄帝 从燕山游牧地请下山组成部落联盟,与蚩尤在涿鹿(记住涿鹿的方位是在北方牧地和农田之间)大战,而以九黎的失败告终,此谓涿鹿之战。此后,炎黄之间又为分赃中原打了起来,此谓阪泉之战,终致炎黄部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原始核心的形成。面对崛起的中华部落联盟,部分加入了黄炎部落联盟,部分九黎逗留原地(古冀和山东半岛,即今冀豫鲁淮)成为所谓的东夷,后立黎国(灭于周朝),并最终溶入中华民族,但也有一部分在不屑于一个技术上先进的部落败于落后的部落的咬牙切齿中撤退到江汉流域,建立了三苗部落联盟,后经荆楚和长沙武陵蛮成为今天的苗族。
苗,又叫“苗民”、“有苗”实即蛮或Hmong, Kmer和Munda。尧舜时称三苗,春秋时称蛮。主要分布在洞庭湖(今湘北)和彭蠡湖(今鄱阳湖)之间,即长江中游以南一带。三苗有挽髻的习俗,即把麻和发合编成结;此俗今尚见于贵州凯里市岜沙苗寨里的苗人。
尧时,三苗作乱,尧发兵征讨,战败三苗于丹水(今丹江),导致三苗首领驩兜暂 时的“臣服”。后来,三苗不服,多次为乱,尧遂将他们的一部分人众流放到西北的三危山(《尚书·舜典》:“窜三苗与三危”。《左传·昭公九年》:“允姓之 奸,居于瓜州”。西晋杜预注释说:“允姓,阴戎之祖,与三苗俱放三危者。瓜州,今敦煌。” 杜预之后,郭璞注释《山海经·西次三经》中“三危之山”条中 说:“今在敦煌郡。”),当为中华民族最早的劳改犯;并将其首领驩兜并另一部分三苗流放到崇山(即武陵山),成为后世的长沙武陵蛮。
舜代尧为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三苗又不服,舜乃整军振旅,不战而臣服了三苗。
禹时,三苗再不服,禹与三苗进行了一场历时70天的大战,大败苗师,从此三苗衰微下去。此后,史籍中不再见三苗的活动。此时,三苗已有“君子”“小人”之分,开始有了阶级分化。文献记载三苗 “惟作五虐之刑”,最早发明了刑罚。
在 东胡系列(Tungus)中,东夷似乎有它的血亲。鲜卑虽加入东胡部落联盟,但可以肯定它与东胡渊源不同。鲜卑先世在加入东胡部落联盟前,似与九夷中的白 夷有关,属于东夷的北支系统。拓跋鲜卑称东部鲜卑为白部鲜卑,氐人称慕容鲜卑为白虏,均可印证此点。东部鲜卑很可能是《竹书纪年》所记九夷中的白夷,残留 有尚白的习俗,故被沿称为白部或白虏。
现今的韩国-朝鲜人也有说远古的东夷人是他们的祖先。我认为韩国-朝鲜人此说法还是有一点道理的。在史前,东夷和后来所谓的东胡的地域是南北相接的,所以是完全有可能同宗同祖的。而韩国-朝鲜人则很有可能部分源自东胡系列中的貊貉集团。
posted by Shanley White @4:13 PM 0 comments 
5。阿尔泰系列古今民族
匈奴:
属于突厥族群(包括金山突厥、丁零、坚昆等)之一支,但匈奴王族是商朝北逃的夏桀的儿子淳维的后裔。"匈奴"即鬼方、混夷、獯鬻、荤粥、猃狁、胡等的异译。"匈奴"原义,直译成汉语为"人",意为"天帝之子"。
匈奴族是"胡"的基础上,吸收周围各族人民发展起来的。在匈奴共同体中,有休屠、宇文、独孤、贺赖、羌渠等部。其下,还有众多氏族,如挛鞮氏、呼延氏、兰氏、须卜氏、丘林氏、乔氏、当于氏、韩氏、栗籍氏、沮渠氏等诸姓。匈奴族早在公元前7、8世纪时就已生息和繁衍在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建立起氏族和部落联盟了。匈奴人最初的中心在今河套及大青山一带,后始逐步移居漠北。所属各氏族和部落,彼此间并没有永久性的盟约关系,只是根据共同的利害关系随时聚合离散。头曼创立了匈奴帝国,统一了蒙古高原各突厥部落,与河西走廊吐火罗人、大兴安岭东胡人并立为草原大帝国。
东汉时期,匈奴南北分裂,南匈奴归顺中国,在五胡乱华中,被杀死或被汉族同化,从历史上消失。北匈奴精壮人员向西逃到欧洲,威胁日尔曼人和罗马帝国,后来逐渐衰落,与后来的柔然厌达人一起被融合成了两个民族:一部分被突厥人融合,一部分被乌拉尔民族的马扎尔人融合;残留在漠北的十余万户北匈奴人后来与鲜卑融合,逐渐失去民族特征,从历史舞台上消失。
乌桓 & 鲜卑 &柔然:
战国时期,今大兴安岭,居住着东胡,属于蒙古族群。燕昭王时(前311-279年)东胡曾打败燕国,后来,燕国又战胜东胡,迫使东胡向北退却一千余里。燕国便在东胡退出来的地方设置上谷(今河北怀来县)等五郡,并修筑长城。东胡又掳掠过赵国代郡的人众,前273年赵国打败东胡,前265年赵国又一次击败东胡。 东胡势力强盛时,不断向匈奴索取人口和财物,经常与匈奴兵戈相见。匈奴冒顿单于时,乘东胡轻敌毫无准备之机,突然发动进攻,大败东胡。从此东胡势力大衰。
乌桓是东胡人的一支,居地在今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前119年霍去病大败匈奴左贤王兵,使乌桓人从匈奴的压迫下解脱出来。汉武帝把乌桓迁徒到上谷等五郡边塞外居住,设置"护乌桓校尉"管辖乌桓各部。 东汉时,在上谷宁城(今河北宣化市)仍置护乌桓校尉,并用乌桓骑兵征讨匈奴、鲜卑。 公元二世纪末期,中原地区爆发黄巾大起义,乌桓统治者蹋顿在192年统一乌桓各部。207年,曹操亲征乌桓,大破蹋顿于柳城(今辽宁辽阳),得降众二十余万人。这些乌桓人被迁入内地,逐渐与汉族融合;少数留居塞外的乌桓人,很快又为鲜卑人所征服。
鲜卑也是东胡的一支,居地在今大兴安岭。 48年,东汉王朝采取联合鲜卑、孤立打击北匈奴的政策。从汉光武帝末年到汉明帝、汉章帝三四十年间,鲜卑一直归附汉朝。85年,鲜卑与南匈奴、丁零等族共同向北匈奴发起进攻。87年,鲜卑再次攻入匈奴腹地,大败北匈奴,占据漠北地区,开始融入了部分北匈奴人的血液。从此,鲜卑逐渐强盛起来。
150年,鲜卑首领檀石槐在高柳(今山西阳高县)北三百余里的弹汗山建立牙帐,组成了"南抄汉边,北拒丁零、东却夫余,西击乌孙"的部落大联盟。181年擅石槐死,轲比能兴起,兼并漠南各部,再度统一鲜卑。到250年,鲜卑分裂为许多部落,其中强大的有慕容部、拓跋部、宇文部。拓跋鲜卑的祖居地在今呼伦贝尔高原,今内蒙古鄂伦春旗嘎仙洞发现的石室,就是拓跋鲜卑祭祀祖先的地方。在"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人进入内地,建立了前燕、后燕等几个割据政权,后来拓跋鲜卑统一了黄河流域,建立了北魏王朝。内地的鲜卑族到隋朝时期完全被汉族同化。
柔然的统治核心是东胡苗裔郁久闾氏族,但大部分臣民是突厥语族各部。郁久闾氏的始祖木骨闾曾被拓跋魏抓作奴隶,后逃到乌兰察布高原,将遗留在蒙古高原而没有南下中原的鲜卑人组织起来,建立柔然政权,后来进入漠北,蒙古高原广大突厥语族各部再度被鲜卑人统治。374年,柔然进攻中亚北部的北匈奴余众后裔,迫使匈奴人向西逃窜。北匈奴人渡过顿河,打败并臣服了高加索山北麓的阿兰人。
402年,柔然在首领社仑时,势力强大起来,在漠北弱洛水(今蒙古土拉河)建立汗庭,社仑自称为丘豆伐可汗。柔然汗国与北魏王朝长期攻战,柔然势力被削弱。公元410年社仑为北魏所败。
五世纪后半叶,柔然内部连续发生被奴役部落的反抗和逃亡。敕勒族一次有十余万户西迁,脱离柔然统治,对柔然政权影响很大。此后柔然与敕勒展开了三十多年的拉锯战争。到六世纪初,役属于柔然的突厥族逐渐强大起来,开始反抗柔然贵族的统治。552年柔然首领阿那瑰为突厥所败,柔然汗国亡。柔然的语言是东胡后裔诸语言的一种方言,但在蒙古高原突厥语世界中逐渐被同化。
突厥:
突厥族群同化了吐火罗人,成为黄白混血人种,仍居住在蒙古高原中西部。后来分化为四个部落:丁零、匈奴、坚昆、金山突厥。金山突厥初游牧在今叶尼塞河上游,匈奴称霸蒙古高原时期,钠都六被推举为金山突厥首领,呐都六有十个妻子,她们所生的儿子都"以母族为姓"。讷都六死后,他的小妻所生之子阿史那继任首领。
金山突厥后来迁移到高昌(今吐鲁番)的博格多山。5世纪中叶,柔然进入高昌一带,金山突厥又移居阿尔泰山南麓,成为柔然的"铁工"。487年,高车副伏罗部首领阿伏至罗与弟弟穷奇率10余万户,脱离柔然,从漠北西迁至高昌西北,自立为王。在这以后30多年间,柔然与高车副伏罗部彼此攻战,互有胜负。508年,柔然佗汗可汗伏图西征高车,被副伏罗部王弥俄突杀于今巴里坤湖。 金山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出其不意邀击铁勒,收服铁勒5万余户。土门自恃强盛,向柔然求婚,被阿那瑰拒绝,土门转向西魏求婚,西魏将长乐公主嫁给土门为妻。552年,土门破柔然,阿那瑰自杀。于是土门自称伊利可汗,建立起突厥汗国。
柔然太子庵罗辰率众投奔北齐,柔然残余部众另立阿那瑰侄铁伐为汗,后又立邓叔子为汗。553年土门死,儿子科罗继位,号乙息记可汗。科罗在位一年逝世,弟弟燕都继位,号木杆可汗。公元555年,木杆可汗出兵进攻柔然残部邓叔子,彻底灭亡了柔然。柔然残部向西逃窜,在突厥追击下一直逃到欧洲,与后来西逃的厌达人逐渐发生融合,称阿瓦尔人,公元800年被查理曼灭亡。
金山突厥进而占据了原由柔然统治的蒙古高原绝大部分地区,又北向吞并了兄弟民族契骨(坚昆)。接着东进至辽河上游,逼契丹东移,契丹有万余家逃往高丽寄居。556年,木杆可汗和西魏凉州刺史史宁联合进攻吐谷浑,大获全胜。565年,土门的弟弟室点密在波斯配合之下,灭嚈哒国,进占中亚河中地区,以阿姆河与波斯分界。后来,突厥又乘波斯萨珊王朝衰落之机,南渡阿姆河,占领阿富汗。
突厥汗国的首都设在今哈尔(拉)和林。突厥可汗之妻的称号为可贺敦;可汗的子弟一般称为特勤。突厥的官员分为十等,叶护的地位最高,由可汗的子弟担任,往往成为可汗的继承人;其次的大官有屈律啜、阿波、颉利发、吐屯、俟斤等。其中吐屯为突厥可汗派驻属国的代表,负监督之职。
572年,木杆可汗弟弟伦钵可汗继位。581年伦钵病死,乙息记可汗科罗的儿子摄图继位,为沙钵略可汗,居于哈拉和林;伦钵可汗子庵罗称第二可汗,迁居土拉河;木杆可汗子大逻便为阿波可汗,居于哈拉和林西北;室点密的儿子玷厥为达头可汗,居于伊犁河流域;摄图之弟处罗侯,称突利可汗,统治奚、霫、契丹等族。
582年沙钵略可汗的妻子北周公主为报仇,煽动反隋,是沙钵略发兵40万入寇,卫王杨爽等在呼和浩特市大破沙钵略军。沙钵略可汗杀死阿波的母亲,阿波投奔达头可汗。达头派阿波东征,阿波几次打败沙钵略,收复了自己的领地。居博格多山脉的贪汗可汗,沙钵略的堂弟地勤察,也归附阿波可汗。于是,以达头可汗为首的四支力量联合起来,公开反对沙钵略可汗,形成了独立的西突厥。从此,突厥正式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
西突厥可汗,号称"十姓部落",控制了中亚。640-648年间,唐朝占领了天山以北地区,并在西域设置了龟兹(今新疆库车县)等军事据点。651年,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叛唐,唐朝发兵平乱,于657年击灭西突厥政权。
在东突厥汗国内,金山突厥分布在南部,铁勒诸部则在北方。今土拉河北有仆骨、同罗、回纥、拔也古、覆罗等铁勒的大部落,其首领都有"俟斤"称号;另外还有蒙陈、吐如纥、斯结、浑、斛薛等铁勒"诸姓"部落。契骨位于叶尼塞河上游,在汗国的西北部。
颉利可汗在620年继位以后,任命次弟为延陀设,主管延陀部;步利设主管霫部(突厥的东南方);统特勤主管胡部(来自中亚的西域胡人),斛特勤主管斛薛部(色楞格河东),突利可汗主管契丹、靺鞨、奚等部(都在突厥的东面)。其中,薛延陀和斛薛是铁勒的部落,在突厥族分布地区的北面。
585年,沙钵略可汗被西突厥达头可汗所困,又东畏契丹,向隋告急,请求寄居呼和浩特市。沙钵略依靠隋朝支援,击败西突厥的阿波可汗。587年沙钵略可汗病死,弟处罗侯继位,为叶护可汗。处罗侯即五可汗分立时东面的突利可汗,他以隋朝所赐旗鼓西征阿波可汗,生擒阿波。588年,叶护可汗西征时中箭身亡。东突厥国人拥立沙钵略的儿子雍虞闾为主,称都蓝可汗。都蓝可汗上表隋文帝请求通婚,而驻守突厥北方的处罗侯之子突利可汗染干,也请求通婚。隋文帝于597年以宗室女为安义公主,嫁给突利可汗。 都蓝大怒,与西突厥达头可汗合兵袭击突利可汗。突利战败,部落溃散,突利可汗南逃朝见隋文帝。于是隋左仆射高熲、右仆射杨素分东西两路出击突厥,达头可汗身受重伤败逃。599年隋朝封突利可汗染干为启民可汗,在今山西省朔县筑城给启民居住,隋皇室又将宗女义成公主嫁给启民可汗为妻。但是,都蓝可汗不断侵扰启民,为此,隋朝让启民可汗率部今陕西省靖边县和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之间放牧。599年,都蓝可汗被部下杀死,达头可汗自立为步迦可汗,力图兼并东突厥汗国。隋朝命启民可汗派部下分几路招抚东突厥各部。601年突厥9万人降隋。启民可汗又派遣若干使者,前往北方招抚铁勒诸部等。603年,铁勒的思结、伏利具、浑、斛萨、阿拔、仆骨等10多部,背叛达头可汗,归附启民可汗;奚、霫等5部也内迁。达头部众溃散,达头可汗西奔吐谷浑,从此在历史上消失。启民可汗把达头的部众收归自己统率,并北迁苏尼特右旗,便于管理整个东突厥汗国。
609年,启民可汗病死,子咄吉世继位为始毕可汗。615年隋炀帝巡狩北塞,始毕可汗围攻炀帝于雁门(今山西省代县)。隋末,地方割据势力乘机崛起,始毕可汗立割据雁门的刘武周为定杨可汗;始毕封割据朔方的梁师都为大度毗伽可汗,梁师都引突厥攻破陕西省定边县;占榆林的郭子和北附突厥,始毕可汗封之屋利设;其余如薛举、窦建德、李轨、高开道、王世充等人也先后称臣于突厥。619年始毕可汗之弟俟利弗继位,为处罗可汗,处罗复以隋义成公主为妻。620年处罗可汗死,处罗可汗弟咄苾继位,为颉利可汗,他又以义成公主为妻。
627年,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部叛离突厥。突利可汗(始毕可汗子什钵苾)与李世民结盟,突厥属部契丹也归附唐朝。这一年,突厥北边的许多属部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霫都归薛延陀,共同推举其俟斤夷男为薛延陀可汗,唐太宗册封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630年,李靖夜袭定襄,破突厥军;李世绩大破突厥军于呼和浩特市。颉利可汗逃至沙钵罗设苏尼失处,苏尼失擒送颉利,降唐,东突厥汗国亡。
降唐的突厥群众多达10余万人,唐太宗将这部分突厥人安置在东起幽州西至灵州之间。646年,漠北薛延陀可汗无道,被回纥等部攻杀,回纥等十一个铁勒部落"百余万户"内属。唐在哈拉和林置翰海都护府,统辖漠北各部督府、州;在云中(和林格尔县)置云中都护府,统辖漠南突厥各都督府、州。颉利失败以后,李靖迁突厥残部数百帐于云中,以阿史德为其首领。后来云中都护府易名为单于大都护府,瀚海都护府易名为安北大都护府。单于大都护府和安北大都护府下属的各都督府、州为"羁縻府州",是唐朝设置的地方行政单位,其辖区包括在唐帝国的版图之内。
679年,单于大都护府下属突厥酋长反唐,二十四州突厥酋长响应他们,部众共达数十万人。裴行俭大破突厥军于包头市,擒反叛酋长,杀突厥可汗。突厥迎颉利可汗侄伏念为新可汗,伏念向裴行俭投降被杀。682年,颉利可汗族人阿史那骨咄陆占领呼和浩特市,招集伏念亡散残部,自立为可汗。开始进攻并州和单于都护府,被薛仁贵击溃。后突厥又频繁入侵,693年骨咄禄病卒,弟默啜即位,向武则天投降,并消灭反叛唐朝的契丹军队。
698年默啜叛唐,武则天派狄仁杰出战。默啜又一再侵扰中原北边,707年张仁愿击败来犯的后突厥军,并趁默啜西征突骑施之机,乘虚而入,夺取漠南,在黄河北筑三座受降城,截断了后突厥南侵之路。默啜改向西域扩张,714年进攻北庭都护府,被都护郭虔瓘打败。默啜年老以后,更加昏庸暴虐,属部纷纷离散。葛逻禄降唐,原西突厥十姓部落胡禄屋部归降。716年默啜北征九姓铁勒拔曳固部,被杀死。九姓铁勒中的拔曳固、回纥、同罗、霫、仆固五部一起归附唐朝,被安置在山西省朔县。
骨咄禄之子阙特勤杀死了默啜诸子,拥立哥哥默棘连为毗伽可汗。734年毗伽可汗死,儿子伊然可汗继位,不久病死,其弟继立为登利可汗。741年登利可汗被杀,骨咄自立为可汗。 742年拔悉密、回纥、葛逻禄三部联合攻杀骨咄叶护,推举拔悉密酋长为颉跌伊施可汗,回纥和葛逻禄的首领分别担任左右叶护。后突厥另立乌苏米施可汗,744年拔悉密攻杀乌苏米施可汗,后突厥立其弟白眉可汗。回纥和葛逻禄一起攻杀颉跌伊施可汗。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南下占领突厥故地,745年骨力裴罗击杀后突厥白眉可汗。后突厥灭亡。
回鹘:
秦汉时代丁零主要分布在今贝加尔湖一带,后来一部分丁零人南迁,留在漠北的大部分丁零,称之为敕勒(铁勒)。由于铁勒乘高轮车,南北朝时被人们称为"高车",袁纥为当时的高车六部之一。
隋代,袁纥演变为韦纥,分布在鄂尔浑河支流土拉河北,有10万人口,群众推举时健俟斤为首领。时健死后,儿子菩萨继位,韦纥易名回纥。627年,回纥、薛延陀、拔野古等部叛离东突厥。颉利可汗派侄儿欲谷设率领10万骑兵讨伐之,被菩萨打败。东突厥亡后,回纥与薛延陀两部称雄漠北。
回纥本身原由九个氏族组成:第一个是药罗葛,这是世袭回纥可汗家族的姓氏;二是胡咄葛;三是咄罗勿;四是貊歌息讫;五是阿勿嘀;六是葛萨;七是斛嗢素;八是药勿葛;九是奚耶勿。 以回纥为首的"九姓"部落联盟有回纥、仆固、浑、拔曳固、同罗、思结、契苾、阿布思、骨仑屋骨。
菩萨死后,吐迷度继任。646年,吐迷度联合仆骨、同罗等部灭亡薛延陀汗国。647年正月,唐朝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隶属于燕然都护府,任命吐迷度为瀚海都督。648年吐迷度之侄乌纥与其连襟俱罗勃谋杀吐迷度。燕然副都护元礼臣擒斩乌纥,俱罗勃被软禁。唐太宗提拔其子婆闰继其父职。651年瑶池都督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叛唐时,婆闰率领5万骑兵,协助唐朝打败贺鲁,收复北庭(治所在吉木萨尔)。661年婆闰去世,侄儿比粟毒继位。680年比粟毒死,儿子独解支继位。武则天在位时,后突厥默啜势力强大,夺取铁勒故地,回纥与契苾、思结、浑三部南下,迁至甘州(张掖县)、凉州间。独解支死后,儿子伏帝匐继任瀚海都督。716年九姓铁勒拔曳固部人杀死默啜。漠北的回纥别部移健颉利发与拔曳固等5部归唐,被安置在山西省朔县北。719年伏帝匐死,儿子承宗继任唐瀚海都督,为甘、凉二州间铁勒南迁四部的领袖。727年承宗遭河西节度使陷害,流放广西上思县,死于当地。唐朝任命回纥人伏帝难为瀚海都督,承宗族侄瀚海司马护输为承宗报仇,伏兵袭杀河西节度使,回纥部重返漠北。745年回纥等部和唐军联合,消灭后突厥。744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被唐玄宗册封为怀仁可汗,怀仁可汗南居突厥故地,立牙帐于杭爱山脉和鄂尔浑河之间。第二年,怀仁可汗攻杀后突厥最后一个君主白眉可汗,从此,回纥汗国取代了后突厥汗国。747年怀仁可汗子磨延啜继位,号葛勒可汗。
755年,安禄山率领同罗、奚、契丹、室韦等部15万人发动叛乱,中原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极大损失。756年唐肃宗即位于灵武,派遣郭子仪部将铁勒人仆固怀恩出使回纥,请发兵援助。回纥葛勒可汗派葛罗支领兵入内地,与唐兵部尚书郭子仪所部朔方军会合,杀敌3万,俘虏1万。757年葛勒可汗派其子叶护及将军帝德率领4000多精兵至凤翔。唐皇子李俶与叶护结为兄弟,李俶率领朔方等军及回纥、西域部众15万人,在长安附近与安禄山叛军10万进行阵地战。唐将李嗣业、仆固怀恩杀敌6万人,收复长安。李俶大军至河南灵宝,敌军15万溃退,唐军收复洛阳。759年,回纥葛勒可汗死,次子移地健继位,称牟羽可汗,其妻为仆固怀恩女。795年,回纥奉诚可汗阿啜死,无子,国人立其相骨咄禄为可汗,唐朝册封他为怀信可汗。王室易姓,从此回纥原来的王室药罗葛氏失势,其后裔被怀信可汗送入唐朝内地。832年,昭礼可汗为臣下所杀。839年,回纥宰相阴谋叛乱被彰信可汗杀死,另一名宰相掘罗勿联合沙陀朱邪赤心攻杀彰信可汗。这时,疫病流行,天降大雪,牲畜死亡,发生饥荒。840年,回鹘别将句录莫贺与黠戛斯联合,出动10万骑兵进攻回纥,杀可汗和掘罗勿,回纥汗国灭亡。
841年靠近回纥牙帐的十三部推举乌希特勒(勤)为乌介可汗,乌介可汗向唐朝借兵谋复国,并借乌拉特前旗居住,唐武宗不许。乌介可汗怨恨,进攻大唐,受伤。846年宰相逸隐啜杀乌介于阿尔泰山,立其弟遏捻特勤为可汗。848年依附于室韦的回纥遏捻可汗,听说室韦将把他送往幽州,连夜西走,不知所终。南下投唐的回纥王子嗢没斯被封为怀化郡王,843年回纥特勤庞俱遮、阿敦宁二部,回纥公主密羯可敦一部,外相诸洛固阿跌一部,牙帐大将曹磨你等七部,共3万人,相继至幽州降唐,他们被安置于中原各地。
回纥汗国灭亡以后,回鹘人全部西迁,分成三支:一支投吐蕃,一支投安西,一支投葛逻禄。"投吐蕃"的一支回纥人到达了河西走廊,依附于张义潮,后来发展成为甘州回鹘。"投安西"的一支回纥,在首领庞特勤率领下至安西都护府,后来发展成为西州回鹘(高昌回鹘),同化了当地的吐火罗人,后改称为"畏兀儿"。 "投葛逻禄"的一支回纥,后来和葛逻禄等部一起建立了黑汗(喀喇汗)王朝,黑汗王朝同化了当地的雅利安人,成为维吾尔族的先民和哈萨克族的祖源之一。 金山突厥人也大部分离开蒙古高原,迁往中亚西部和小亚细亚,同化了当地的雅利安人和希腊诸印欧民族。
金山突厥、回鹘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6世纪东伊朗人种粟特人帮助金山突厥创制了古突厥文,有40个字母,从右向左书写,与古日耳曼人使用的卢尼文相似。后来回纥人也使用这种突厥文。唐代以前,大漠南北的蒙古高原大半属于突厥语世界。金山突厥和回鹘草原贵族都力图加强对内蒙古东部地区契丹人、室韦人的统治,在契丹、室韦驻有官员。后突厥还似乎曾向兴安岭一带移民。金山突厥、回鹘势力进入内蒙古东部地区,便向室韦人打开了通向大漠南北的门户。金山突厥和回鹘对室韦人的经济文化都有影响。
契丹:
柔然国亡后,住在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的鲜卑后裔逐渐发展为契丹族,分为八个部落。北魏时,契丹各部落已开始对外掳掠,并以马匹、皮毛与北魏交换物品。唐朝初年,契丹八部开始组成部落联盟,联盟长由大贺氏选充,有胜兵四万。唐朝在契丹住地设松漠都督府,加号大贺氏联盟长为松漠都督,赐姓李氏。武则天统治时期,契丹背唐,依附于突厥。唐玄宗时,突厥逐渐衰落,契丹再度附唐。
契丹贵族涅里背唐自立,重建部落联盟,划分为乙室、迭刺两个大部,自遥辇氏贵族中推选联盟长,号称可汗。涅里任军事首长,称夷离堇。这时,契丹处在回鹘汗国的统治之下,长达一百多年。
鲜质可汗时,契丹不断向外扩张,掳掠邻近部族和汉人地区的居民。痕德堇可汗时,迭刺部贵族耶律阿保机当选为联盟的夷离堇,多次带兵攻掠唐朝州郡,俘获牲口。906年,耶律阿保机充任联盟长可汗。916年,建立了契丹国家。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
由于吉尔吉斯的祖先黠戛斯退居萨彦岭-唐努山故地,契丹统治了整个蒙古高原和东北。1125年辽为女真所灭。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重建辽国,史称西辽,又称哈刺契丹(黑契丹)。
契丹的语言是东胡后裔的语言,它和蒙古语亲属关系密切。中间剃光,留下边沿头发的髡发发式,体现了东胡后裔诸族的特征,这种髡发发式在乌桓人、鲜卑人中也很盛行。契丹人后来大部分同化于汉人,一部分加入了形成中的蒙古族。
室韦
柔然国亡后,住在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东西、额尔古纳河两岸的鲜卑后裔发展为室韦人,分为五大部,曾受突厥的统治,后与唐朝保持密切关系。室韦又名达怛。
室韦人的语言,保持东胡后裔语言和方言的特点,称为原蒙古语,这种原蒙古语与后来经过突厥化的古蒙古语有很大差别。蒙古民族的名称起源于蒙古地区东北部的一个室韦部落--蒙兀室韦。"蒙兀"是蒙古一词的最早的汉文译写,见于《旧唐书-北狄传》。蒙兀室韦的居地在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后来,关于蒙古一词的不同译写还有很多,如"萌古"、"朦骨"、"萌骨"等。写作"蒙古",最早见于《三朝北盟会编》所引《炀王江上录》。"蒙古"开始只是一个氏族或部落的名称,后来才成为一个新兴民族的共同称谓。
室韦部落从呼伦贝尔草原向漠北高原迁移,最早约在八世纪初。715年,突厥可汗率领军队征讨乌护(铁勒)人,破其汗庭,铁勒人和室韦联合同突厥军队作战。西迁的原因是为了寻找新的牧场,迁移的过程是缓慢的。后来,在回鹘汗国统治漠北高原时期,室韦与八姓乌护人联军,在仙娥河(今色楞格河)等地与回鹘军队多次交战,最后失败。九世纪以后,当回鹘势力退出漠北高原时,室韦人的势力日益增长,已成为人马众多的强大游牧部族。
室韦人的西迁,对大漠南北民族布局的变化影响十分深远,原来布满突厥语族部落的漠北高原,从此开始了蒙古化过程。因此,在蒙古高原历史上,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件事。
(七)金
乃蛮人是蒙古化的突厥人,居住在科布多和乌布萨泊,向西直至额尔齐斯河和斋桑湖,向东直至色楞格河上游。13世纪初,乃蛮王任用回鹘族学者塔塔统阿作为他的掌印官兼文书,因为回鹘突厥语是他们的官方语言。
乃蛮人以北,在叶尼塞河上游分布着突厥族的黠戛斯诸部落,920年他们在契丹人的一次攻击中被赶出了鄂尔浑河上游地区之后,在历史上没有进一步发挥作用。
克烈人属于突厥族群,分布在色楞格河以南、鄂尔浑河上游、翁金河与土拉河流域,即今赛音诺颜境内(哈拉和林以西)。克烈可汗马儿忽思不亦鲁想得到东戈壁的霸权,但是被塔塔儿人打败,并引渡给金朝,被钉死在一只木驴上。马儿忽思的遗孀策划暗杀了塔塔儿汗。马儿忽思留下了两个儿子,忽儿察忽思和菊儿罕。忽儿察忽思继承了汗位,他死后,他的儿子脱斡邻勒登上克烈王位。脱斡邻勒面临着与叔叔菊儿罕的斗争,菊儿罕得到乃蛮王亦难赤的支持,暂时把脱斡邻勒赶出其国。然而,脱斡邻勒得到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的支持,又把菊儿罕赶走了。1199年,当脱斡邻勒在金朝的帮助下,打败塔塔儿人,短时期内地成为蒙古最强大的统治者。
克烈部以北、在贝加尔湖南岸的色楞格河下游,居住着蔑儿乞人,属突厥族群或者蒙古族群。蔑儿乞人以北、在贝加尔湖西岸居住着斡亦刺惕人,斡亦刺(该名在蒙古语中意为"同盟者")就是瓦剌的前身,属蒙古族群。札刺儿部分布在希洛克河和色楞格河合流处的南面或鄂嫩河附近,是降为蒙古人藩属的一支突厥部落,后被蒙古人同化。满洲北端、在额尔古纳河和黑龙江之间的"口袋形"地区内,居住着通古斯族群,其后裔Solon今天仍居住其地。
塔塔儿人漫游在怯绿连河(克鲁伦河)南岸和捕鱼儿海(贝尔湖)、直到兴安岭。塔塔儿人属蒙古族群,他们有时联合成"九姓鞑靼",有时联合成"三十姓鞑靼"。12世纪的塔塔儿人已经成为令人害怕的武士,加入了最勇猛民族的行列。在满洲方向,他们对金国构成了严重威胁。
真正的蒙古人,从狭义上讲,是指成吉思汗是其中之一员的蒙古人,他们在鄂嫩河(斡难河)和克鲁伦(怯绿连)河之间作季节性的迁徙。蒙兀室韦曾被突厥人打败,逃到额儿古涅昆山区(额尔古纳河一带)避难。9世纪,蒙兀室韦后裔从额儿古涅昆山下来,进入色楞格河和斡难河(鄂嫩河)平原。当时有一个名叫朵奔-蔑儿干的小伙子,娶了阿阑-豁阿为妻。生了两个儿子:别勒古纳台和不古纳台。阿阑在丈夫死后,因梦天光入怀又生下了三个儿子:不忽-合答吉,是合答斤部的始祖;不合秃-撒勒只,是撒勒只兀部的始祖;孛端察儿,是孛儿只斤氏族的祖先。 孛端察儿掳掠了扎儿赤兀惕族阿当罕氏为妻,阿当罕氏掳来时,已经怀有身孕,生下的儿子叫札只刺惕,即为札答阑氏之祖先。后来孛端察儿又与阿当罕氏生有一子巴阿里歹,即巴阿林氏之祖。孛端察儿还有一位正妻,生子名把林-失亦刺秃-合必赤,他是成吉思汗的直系祖先。
凡是阿阑豁阿所生的后代,均称为"尼鲁温"蒙古,包括哈答斤(合答斤)、撒勒只兀、巴阿邻(八邻)、照烈、主儿乞、巴鲁刺思、兀鲁兀、泰赤乌惕、乌鲁尔德部、忙古惕部、札只刺惕部、朵儿边(今杜尔伯特)、散只兀惕;而不属于阿阑豁阿后裔的,均称作"都儿鲁斤"蒙古,包括兀良合、弘吉刺惕、许兀慎、亦兀列思、亦乞刺思、伯牙乌惕、阿鲁刺惕、火鲁刺思、速儿都思。
真正的蒙古人在12世纪以前时就有要建立一个有组织的国家的初次尝试。一位名叫海都的蒙古首领因击败敌对的札刺儿部而出名,海都的曾孙合不勒已经享有合不勒汗的王号,是第一位敢于起来反对强大的女真宗主们的人。金朝1135-1139年发动了反合不勒的战争,金将胡沙虎深入草原后被打败,不得不于1147年向合不勒的第四个儿子忽图刺汗(熬罗孛极烈)求和。
忽图刺汗的兄弟斡勒巴儿合黑和堂兄俺巴孩被塔塔儿人捉住后,引渡给金朝,金人将他们钉死在木驴上。忽图刺为报仇,攻掠金地。金帝于1161年与塔塔尔联合进攻蒙古,摧毁了第一次蒙古王权,蒙古人回复到部落、氏族的旧秩序中。结果,忽图刺之子拙赤和阿勒坦未能纳入王室之列。
合不勒汗的次子是把儿坦巴阿秃儿,把儿坦巴阿秃儿的儿子是也速该。也速该没有当过可汗,只是乞颜部的首领而已。也速该帮助克烈部王夺得王位,这一援助后来使成吉思汗得到了珍贵的友谊。也速该劫持蔑儿乞部酋长的年轻妻子月伦为妻,1167年月伦在斡难河右岸的跌里温盘陀山生下长子成吉思汗(铁木真)。铁木真有三个同胞弟弟:哈撒儿、哈赤温、铁木哥,及两个异母弟弟:别克台尔、别里古台。
1179年塔塔儿人在一次草原宴会上毒死了也速该,孛儿只斤氏族认为铁木真年幼,拒绝服从于他。铁木真的孛儿只斤部首领地位被泰赤乌惕部(稍微远离蒙古主体,居住在贝加尔湖以东)首领俺巴孩的两个儿之子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 、托多颜-昔惕两兄弟夺取。当然,他们也属于蒙古汗海都世系。
也速该死前,为铁木真与弘吉刺惕部(在兴安岭北面、塔塔儿境)首领德薛禅的幼女孛儿帖订婚。成吉思汗现在与她结了婚。其后不久,铁木真把帐幕从斡难河河源迁到怯绿连(克鲁伦)河河源处。
1175年,铁木真遭到由脱脱别乞率领的一伙蔑儿乞人的袭击,铁木真的妻子孛儿帖落入敌人,铁木真得以逃脱。铁木真得到克烈部首领脱斡邻勒和札只刺惕部人札木合帮助,在色楞格河支流布拉河共同击败了蔑儿乞人,夺回孛儿帖。
铁木真和札木合分手后,"札刺儿部、乞颜部、八邻部"跟随着铁木真,铁木真赢得了最末两代蒙古王后裔们[合不勒汗的曾孙(斡勒巴儿合黑之孙)主儿乞部首领撒察别乞、忽图刺汗的儿子阿勒坦]的支持。原王室合法继承人阿勒坦无疑是出于投机的原因谢绝了汗的称号,他于1196年宣布铁木真为汗(即蒙古人的王)。
塔塔儿人在金朝的援助下战胜了蒙古人,成了东戈壁的主人,常常骚扰金国边境。北京金朝决定援助和挑动克烈王脱斡邻勒对付塔塔儿人,成吉思汗陪同克烈王出征。贝尔湖畔的塔塔儿人遭到惨败,可汗蔑古真-薛兀勒图被杀。金朝封赏脱斡邻勒为王,因此,脱斡邻勒被称为王罕。 在乃蛮王亦难赤必勒格的支持下,王罕的兄弟额尔客合刺推翻王罕,王罕逃亡到楚河,但未能得到西辽的帮助,于是到成吉思汗那里避难。成吉思汗帮助他重新夺回了克烈部地盘。
乃蛮王亦难赤必勤格死后,两个儿子台不花(塔阳)和不亦鲁为占有一个妾而发生争吵。台不花统治着科布多省诸湖,不亦鲁统治着阿尔泰山区。王罕和成吉思汗联军攻击不亦鲁,迫使他向乌伦古河撤退,最终杀之。但是,不亦鲁的一位部将可苦速-撒亦刺黑对联军发起突然反攻,王罕背着成吉思汗调走了自己的部队。接着乃蛮人入侵克烈部境,王罕求援,成吉思汗派出四大部将博儿术、木华黎、博罗浑、赤老温,大败乃蛮人。
成吉思汗和王罕开始进攻仇敌泰赤乌惕部,杀其首领。由于乃蛮部和泰赤乌惕部的失败而感到惊恐的许多部落接着组成了联盟。但是,成吉思汗得到他岳父弘吉刺惕部德薛禅的及时通报,在捕鱼儿湖附近大败联盟军。
札只刺惕部首领札木合纠集了一个反抗同盟反对王罕和成吉思汗。1201年在额尔古纳河畔的召开了一次盛大集会,札木合自封为古儿汗(世界之汗)、蒙古的皇帝。
王罕支持成吉思汗,迫使札木合退到额尔古纳河下游。接着,成吉思汗进行了对泰赤乌惕部的最后战争,迫使泰赤乌惕人归顺,于是恢复了孛儿只斤氏族的统一。
王罕之子亦刺合(桑昆)怂恿父亲与成吉思汗决裂,并鼓励札木合到克烈部王宫避难。同时,古代蒙古汗系的合法后裔阿勒坦也靠拢王罕。1203年,成吉思汗与克烈人之间彻底决裂。成吉思汗明显地处于劣势,沿合勒卡河,朝贝尔湖撤退。在贝尔地区的合勒卡河入口处居住着弘吉刺惕部,成吉思汗以女婿的名义向他们求援,赢得了他们的支持。成吉思汗退到今满洲里以北的班朱尼河附近。
与王罕联合的几位蒙古首领联合策划了一次谋杀这位克烈王的阴谋。王罕及时得报,袭击了他们,札木合、阿勒坦、火察儿逃到了乃蛮部避难。1203年秋,成吉思汗从班朱尼河进军斡难河,采取了攻势。在土拉河和克鲁伦河之间对克烈军队发起了袭击,克烈军被驱散。王罕及其子桑昆向西逃跑,一到乃蛮境,王罕就被杀死。桑昆越在额济纳河的西夏边境上以剽掠为生,后来到了柴达木盆地一带,最后是在库车的回鹘人中被杀。
克烈人投降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使自己成为东蒙古的主人。成吉思汗娶了王罕之弟礼阿绀孛的一个女儿亦必合别吉,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娶了札阿绀孛的另一个女儿唆鲁禾帖尼公主,她在成吉思汗家族中将起着很大的作用。
台不花(塔阳)仍占据着西蒙古,自然,所有被成吉思汗打败的顽固敌人都聚集在塔阳周围。塔阳企图得到汪古都突厥人的援助,汪古部突厥人作为金国的边境卫队,居住在山西省北部托克托。但是,汪古部首领阿刺忽失的斤加入到成吉思汗一边。
成吉思汗与乃蛮的冲突是发生在今哈拉和林附近的杭爱山中,蒙军取胜。塔阳身负重伤,塔阳之子屈出律与一些部民一起逃出,朝额尔齐斯河方向逃去。蔑儿乞部首领脱脱随屈出律逃走。蔑儿乞部小酋长带儿兀孙主动投降,并将爱女忽兰嫁给了成吉思汗。
1208年秋,成吉思汗亲自向额尔齐斯河上游进军。途中,他接受了斡亦刺惕部首领忽都花别吉的不战而降,用之为向导。屈出律和脱脱别乞被击溃,脱脱阵亡,屈出律逃脱到西辽。札只刺惕部首领札木合过着冒险者的生活,后来被引渡给成吉思汗。最后,在叶尼塞河上游的黠戛斯人也于1207年不战而降。
乃蛮部于1204年战败之后,塔阳的掌印官、回鹘人塔塔统阿在落入蒙古人之手后为成吉思汗服务。于是,产生了一种具有"回鹘文书处"的蒙古政府的萌芽。
1206年蒙古族在蒙古高原独立建国。1234年灭掉女真族的金朝,占领北中国和东北。
术赤是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帖之长子,其次子拔都建立了钦察汗国; 察合台是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台之第二子; 元太宗窝阔台是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帖之第三子,是蒙古第二任大汗, 窝阔台长子贵由为蒙古第三任大汗; 拖雷是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帖之第四子,拖雷有十一子:长子蒙哥,四子忽必烈,六子旭烈兀,七子阿里不哥。
蒙古族学者搠思吉斡节儿于14世纪初写的《蒙文启蒙》奠定了蒙文正字法的基础。
(八)北元
1368年,距1279年宋帝国灭亡后不到九十年,汉人的明帝国推翻了蒙古人元帝国的在中国的统治,元顺帝脱欢帖木尔逃到漠南,史称北元帝国。 北元的蒙古族部落分为三部:①蒙古本部:指以蒙古大汗为中心的各部,居住在漠北和漠南地区(即蒙古高原),也称作东蒙古,明朝称之为"鞑靼"。蒙古大汗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后裔,被视为蒙古的正统。 ②瓦刺:是当年被成吉思汗征服的斡亦剌人,居住在蒙古高原西边和俄罗斯境内的萨彦岭、唐努山一带,瓦剌不属于成吉思汗家族的鞑靼人,但日渐蒙古化,以至于后来被称为漠西蒙古(西蒙古)。成吉思汗时被分为四千户,在明代称四万户。 ③兀良哈三卫:即泰宁卫、福余卫、朵颜卫。其中朵颜卫以部名自称"五两案"(兀良哈),泰宁卫以部名自称"往流"(翁牛特),福余卫以部名自称"我着"(乌齐叶特)。因三卫中有兀良哈人,所以习惯上合称兀良哈三卫(意为兀良哈等三卫)。从1435年起,三卫逐渐南下,与明紧邻。朵颜卫占据东起广宁前屯(山海关东北),西至宣府的长城以北地区;泰宁卫占据锦州、义州(今义县)、广宁(今北镇县)、辽河边外地区;福余卫占据黄泥洼(今辽阳市西)、沈阳、铁岭、开原边外地区。三卫与明朝一直保持着通贡互市的关系,但同时与蒙古本部及瓦刺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政治上摇摆于明、蒙之间。
元顺帝是元朝皇帝中少有的接触汉文化较深的一个,明朝军队对于他的继续打击接连不断,使他惶惶不可终日,1370年5月23日,元顺帝在沙拉木伦河畔的应昌(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去世。元顺帝的儿子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便在哈拉和林继位,称必力克图汗,年号宣光,他将残元政权又维持了八年,并厉兵秣马盼望着有朝一日重登中国皇位。1372年,明朝大将徐达率军攻向哈拉和林,这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大本营,是权力和荣耀的象征,一旦被明军攻破,蒙古帝国将彻底在世界上消失,因此,蒙古人的抵抗十分激烈,但是,被誉为"万里长城"的徐达一路上势如破竹,爱猷识里达腊几乎到了绝望地边缘。所幸,明朝的大军由于战线过长,后援不继,受阻于土拉河畔。1378年,爱猷识里达腊怀着满腔遗憾去世,弟弟脱古思帖木儿(当过明军俘虏,被朱元璋放回)继位,称乌萨哈尔汗,年号天元,这位第三任残元皇帝所能控制的领土已经缩小到蒙古帝国最初兴起时的规模,恢复祖上的荣光更显得毫无可能了。
1388年,一支10万人的明朝军队在大将蓝玉的率领下在合勒卡河和克鲁伦河之间、捕鱼儿海(今贝尔湖)南岸大败脱古思的军队,残元诸王、平章以下官员三千多人及军士七万余人被俘,脱木思帖木儿逃走。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曾与忽必烈争夺皇位)的后裔也速迭儿乘机杀死脱古思帖木儿,自己当上了蒙古大汗,称卓里克图汗。也速迭儿不久死去,脱古思帖木儿的儿子恩克(称卓里克图汗)即位。恩克在位一年,脱古思帖木尔的另一个儿子额勒伯克汗即位。额勒伯克听信瓦剌达裕的谗言,杀弟夺妇。此妇欲为前夫报仇,诬告达裕试图强暴,于是额勒伯克把达裕也杀了。额勒伯克感到羞愧,于是授予达裕之子马合谋丞相的官衔,统率瓦剌。额勒伯克终于死于非命,儿子坤帖木儿即位。坤帖木儿也只当了四年大汗,1402年,坤帖木儿为臣下鬼力赤(窝阔台后裔)所弑,自去蒙古国号,别称鞑靼可汗,元室改号鞑靼,以此为始。至此,苟延残喘了29年的残元政权灭亡了,合法的蒙古帝国大汗不复存在了,蒙古各部又回到了争夺蒙古帝国大汗宝座的纷争当中。
蒙古部民以鬼力赤并非忽必烈后裔,多不从命。1409年阿苏特部(又称阿兰人,成吉思汗从高加索带回的伊朗族部落)阿鲁台乘机杀鬼力赤,迎立坤帖木儿弟本雅失里为汗,自为太师。
斡亦刺是瓦剌的前身,属蒙古族群。成吉思汗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斡亦剌惕部的领袖,结成了世代的姻亲关系。元朝建立之后,中央政府在斡亦剌惕牧区设"行尚书省"进行统治,元朝还派其宗室、大臣管理斡亦剌惕部。
元臣孛罕为瓦刺最早联盟的首领。孛罕子乌林达为瓦刺首领,北元太师。乌林达子猛可帖木儿(浩海达裕)为瓦刺首领,扶持额勒伯克为北元汗,明洪武二十六年为北元太师,后被额勒伯克误杀。猛可帖木儿(浩海达裕)有子三:马哈木(马合谋)、太平、把秃孛罗。
1409年明成祖封瓦刺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把秃孛罗为安乐王。瓦刺乘势击败前来进攻的本雅失里和阿鲁台,迫使他们退守胪朐河(今克鲁伦河)。明朝决定进一步打击刚刚战败的本雅失里和阿鲁台,命丘福率领十万大军北征。在胪朐河,丘福孤军轻进,渡河追敌,被蒙古军包围,全军覆没。 14l0年明成祖抽调长江以北全部可以抽调的士兵,组织五十万大军亲征。本雅失里感到害怕,打算向西方逃跑,阿鲁台认为西方瓦刺是宿敌,不肯相从,结果群臣分道,各奔东西。本雅失里在斡难河被明军追及,大败,仅以七骑逃入瓦剌,后被瓦剌所杀。随后阿鲁台在兴安岭也被明军击败。
瓦剌杀死本雅失里后,另立本雅失里的弟弟答里巴为汗,"挟天子以令诸侯",向东扩展势力,占领了和林。阿鲁台为了避免两面夹击,主动向明朝表示和好。明朝并不希望瓦剌坐大,于是转而扶持阿鲁台,封为和宁王。1414年明成祖再率五十万大军征讨瓦剌,双方激战于忽兰忽失温(蒙古土拉河、克鲁伦河两河上游之间),明军依靠"神机铳炮"进行轰击、取得了胜利。答里巴、马合谋等率瓦刺余部退往西北故地。
阿鲁台既假明朝之手击败瓦剌,势力开始恢复,控制了兀良哈三卫。1415年,阿鲁台袭杀答里巴,马合谋另立鬼力赤的儿子额森虎为汗。次年,马合谋进攻阿鲁台,阵亡,儿子脱欢当了阿鲁台的俘虏。两年后,脱欢被放回,当了额森虎的太师。
马合谋之子脱欢即位,袭封顺宁王,与太平、把秃字罗向明朝谢罪,恢复了朝贡关系。阿鲁台与明朝的关系转而恶化。明成祖开始重新对阿鲁台用兵,不惜花费极大的人力物力,甚至杀掉反对他穷兵黩武的大臣,在1422年、1423年和1424年连续三次亲征,最远到达过今呼伦湖和贝尔湖一带,然而都因没有遇到阿鲁台的主力而师劳无功,明成祖本人也死在最后一次亲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多伦县境)。
脱欢逐渐吞并了太平和安乐王把秃孛罗的部众,成为瓦剌独一无二的最高首领。1434年,额森虎死,脱欢拥立阿寨台吉(额勒伯克汗之侄)的儿子脱脱不花(太宗汗)为傀儡可汗,自任北元太师掌握实权。而东蒙古的阿鲁台这时已经另外拥立了阿台汗(成吉思汗同母弟哈撒尔的后人)与瓦剌抗衡。 1434年(宣德九年)阿鲁台遭到脱脱不花袭击,大败,逃到母纳山(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乌拉山)。不久脱欢又率众来讨,阿鲁台战死,部众溃散,其他子孙投降了明朝。阿鲁台既死,阿台汗只剩下几百人,逃往甘肃方面,又不断遭到明军的追击,1438年(正统三年)被脱脱不花捕杀。阿鲁台的属众归于脱脱不花统领。这时,脱欢的势力几乎已遍及整个蒙古地区,他曾谋求自己登上汗位,但因众人反对未能成功。
1439年,脱欢之子也先(额森)即位为北元太师,脱脱不花汗徒具空名,一切大权都掌握在也先手中。也先北服萨彦岭-唐努山的乞儿吉思(吉尔吉斯),西征土库曼人统治的伊朗白羊王朝、哈萨克部落、帖木尔河中帝国;西南取哈密,控制西域要道,与沙州、罕东、赤斤蒙古三卫联姻,设置"甘肃行省",羁以官爵,破明朝西北屏蔽;东攻兀良哈三卫,席卷女真诸部,进逼朝鲜,数扰明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各边镇。也先梦"求大元一统天下",力图向中原扩张。 1449年,瓦剌大军南下攻明,明英宗被俘。明景泰帝命于谦领导军民进行艰苦的北京保卫战,大批辽东明军也入关勤王,瓦剌军被迫撤退。
脱脱不花的一个妻子是也先的姐姐,生有儿子,也先要求立之为太子,脱脱不花不同意。于是1451年双方大动干戈。脱脱不花和弟弟阿噶巴尔济吉囊二人率兵进攻也先。也先使用离间计,向阿噶巴尔济许诺说将来可以立他为汗,使阿噶巴尔济反过来帮助瓦剌攻打脱脱不花。脱脱不花势孤而败,逃往其前妻之父沙不丹那里,沙不丹以脱脱不花曾虐待自己的女儿将他杀死。脱脱不花既死,也先假意拥立阿噶巴尔济为汗,在宴席间将他杀害,随后又杀掉了大批黄金家族成员。 也先将对手逐一翦除,遂于1453年(景泰四年)登上汗位,称"大元田盛(天圣)可汗",建年号为添元(天元),并封次子为太师。他派遣使者回明朝贡,明朝回信称也先为瓦刺可汗。1454年,阿剌知院和特穆尔丞相要求封太师,被也先拒绝,于是起兵袭击也先,也先败亡,被仇人逮杀。 阿剌不久又被鞑靼的孛来打败,郁郁而死。也先之子阿马桑赤台吉继其父汗位,在1456入侵察合台汗国,在伊犁河附近打败了在位的羽奴思汗。而在这时,皇后哈尼木(察合台汗国卫思汗妹妹)在后方制造混乱,她的儿子亦不刺忻和也里牙思两兄弟对阿马桑赤发动叛乱,却没有成功。但经过这次内乱,瓦剌从此衰落。
在瓦剌人实力削弱的时候,忽必烈后裔鞑靼人并未立即组织反攻,因为他们正在家族战争中互相残杀。鞑靼的权力先后落入孛来、毛里孩、扎家思兰和亦思马因等人之手,他们先后立马可古儿吉思(脱脱不花之子)、摩伦(脱脱不花之子)、满都督(脱脱不花之孙)为可汗。
1467年,满都督大汗死,留下侧妻所生一个五岁小孩达延。满都督之妻满多哈将这孩子抚养成人,扶立为大汗,并于他十八岁时嫁给了他。达延汗是蒙古史上一个重要人物,在位数十年,近现代蒙古的格局皆出自于他。 1491年,满多哈和达延汗率军击败瓦剌,瓦剌西逃,忽必烈鞑靼帝国恢复在蒙古的统治。 达延汗将蒙古分为左右两翼:左翼(东方)分为察哈尔、乌梁海、喀尔喀;右翼(西方)分为鄂尔多斯、土默特、喀喇沁。达延汗死后,其帝国为诸子所分。
达延汗的长子的儿子博第在今张家口以北地区建立察哈尔汗国,为蒙古大汗,此后历代蒙古大汗皆出于察哈尔汗国。 1547年东蒙古卜赤汗(博第汗)死,子达来孙库登继汗位,东迁到今西拉木伦河流域,逐渐吞并了泰宁、福余2卫并威逼女真诸部,与明军在辽东发生冲突。达来孙库登之子土蛮(图们札萨克图)继位后,勾结建州右卫都指挥使王杲掠抚顺,击杀明副总兵黑春。1575年海西左都督、哈达部贝勒王台,斩杀王杲献给明朝,从此,王台势强,叶赫、辉发、乌拉、建州皆归其管辖,领地近千里。土蛮死后,子车臣汗继位。
达延汗的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巴尔斯博罗特之子衮必里克墨尔根建立鄂尔多斯汗国,统治河套地区。衮必里克墨尔根之弟阿勒坦汗(俺答)统领土默特部,驻于河套东北部,中心在呼和浩特。从1553年起俺答的统治时间长达四十年之久,风头盖过了正宗的蒙古大汗察哈尔汗,成为明帝国的严重边患。俺答后期经三娘子从中调解,土默特未再与明有大的冲突。 1576年,俺答汗正式归依喇嘛教,西藏喇嘛索南嘉错前来主持仪式,为了表示感谢,俺答赠与"达赖喇嘛"的尊号,这就是达赖的由来。 一世达赖走前,在蒙古留下一个活佛满住锡尔,这就是一世呼图克图,与达赖班禅同为喇嘛教三大教主。基本上是达赖主西藏,班禅主青海,呼图克图主蒙古。一直到1921年红军占领外蒙古呼图克图被废除。
达延汗的小儿子格呼森札分得漠北喀尔喀,是外蒙古人的祖先。格呼森札诸子孙与瓦剌人进行了多次征战,1552年从瓦剌人手中夺取哈拉和林,哈拉和林是蒙古帝国君权所在地,是蒙古帝国的象征。瓦剌人被赶到科布多地区,于是格呼森札诸子孙(喀尔喀诸王)占领了克鲁伦河与杭爱山之间的广袤地区。
格呼森札的曾孙硕垒乌巴什洪台吉1609年占领原瓦剌国的中心吉尔吉斯湖-乌布苏湖,把瓦剌人从此地赶到黑额尔齐斯河和塔尔巴哈台,建立阿勒坦汗国。 另一位喀尔喀王公、硕垒乌巴什洪的堂兄弟费瑚尔汗,也战胜了瓦剌人,居阿勒坦汗以东乌里雅苏台以西,他的儿子素巴第建立札萨克图汗国。 第三位喀尔喀王公、格呼森札的孙子图蒙肯在鄂尔浑河源、色楞格河畔建赛音诺颜汗国。 图蒙肯的弟弟阿巴台在今乌兰巴托建立土谢图汗国。 最后,格呼森札的曾孙硕垒,在克鲁伦河畔,建立车臣汗国。
喀尔喀五位可汗虽然都是格呼森札的后代,但是并不保持紧密的团结。阿勒坦汗罗卜藏于1662年进攻札萨克图汗,处死了汗王。结果,土谢图汗与其他蒙古王公们结成联盟,迫使阿勒坦汗逃走。由于瓦剌和清朝的支持,阿勒坦得以暂时复位,但在1682年,他又遭到新的札萨克图汗的袭击,1691年阿勒坦汗国灭亡。阿勒坦汗国亡后,瓦剌人夺回科布多,尽有其地。
(九)瓦剌
1543年瓦剌分裂为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四部。准噶尔、杜尔伯特统治家族为元臣孛罕后裔,绰罗斯氏;和硕特首领为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孛儿只斤氏;土尔扈特为克烈部首领王罕后裔(突厥人?)。到了清朝瓦剌被称为漠西蒙古、厄鲁特蒙古、卫拉特蒙古。
准噶尔部,分布于巴尔喀什湖东南的伊犁河、楚河、塔拉斯河流域;杜尔伯特,分布在额尔齐斯河中上游两岸;土尔扈特分布在塔尔巴哈台以北一带;和硕特,游牧在额敏河两岸至乌鲁木齐地区。四部之间有一个松散的联盟,原是四部之首的和硕特部担任盟主,至1625年,准噶尔部强盛起来,其首领哈喇忽刺对外抗击沙俄,对内与喀尔喀蒙古抗争,并与和硕特争夺盟主地位。至其子巴图尔珲即位,加强厄鲁特其他三部联系,成为有实无名的盟主。
面对沙俄入侵和清军统一漠南蒙古的形势,漠西蒙古和喀尔喀蒙古意识到内部团结、一致对外的重要性。1640年,准噶尔部联合喀尔喀蒙古札萨克图汗,在塔尔巴哈台召开了厄鲁特-喀尔喀的有各部44位蒙古封建主参加的联盟会议,制订了《蒙古卫拉特法典》。由于实力增强,准噶尔由伊犁河流域迅速向西南楚河和塔拉斯河流域的哈萨克和柯尔克孜族地区进军,经过无数次的争战,建立了以准噶尔贵族为统治核心的,包括厄鲁特各部和一些突厥部落在内的准噶尔汗国。1643年沙俄伸人亚梅什盐湖地区,被准噶尔部击败。
1653年巴图尔珲台吉去世,第五子僧格于1664年即位。1667年,僧格包围红岩(今克拉斯诺雅尔斯克),使沙俄退军。1670年僧格被同父异母兄所害,胞弟噶尔丹立即从西藏返归,继承汗位。
1677年噶尔丹用计袭杀了和清政府关系最密切的厄鲁特盟主和硕特部车臣汗鄂齐尔图,强占了河套西,并在该部强征兵丁,准备侵犯青海地区。由于清军严加防范,只好中途折返。1679年占领哈密与吐鲁番,1681年征服哈萨克、诺盖等部,兵锋直抵两河流域。然后开始把进攻的矛头直指喀尔喀蒙古。
1687年,沙俄戈洛文入侵色楞格斯克,喀尔喀蒙古奋起反抗。噶尔丹乘机侵入喀尔喀特穆尔地区,打败察珲多尔济汗,进攻额尔德尼昭哲布尊丹巴,又出兵克鲁伦河劫掠车臣汗和札萨克图汗。喀尔喀蒙古各部惨败,南下投降清朝。噶尔丹以追击喀尔喀为名,入犯清朝内蒙古乌珠穆秦地。1690年又侵入乌尔会河以东的乌兰地区,击败当地清军,长驱而南抵达乌兰布通。
当时,清政府在东北与俄国进行中俄尼布楚条约谈判,为了能腾出手来对付噶尔丹,采取退让政策,由坚持以尼布楚为界,降低到以额尔古纳为界,并于1690年正式签约,从而能集中全力对付噶尔丹。同年康熙帝对噶尔丹进行第一次亲征,兵分两路,大战于乌兰布通。噶尔丹的骆驼阵被清军炮火彻底摧毁,清军乘机出击,迫使噶尔丹窜向科布多。漠北蒙古被清朝并吞。
噶尔丹在科布多收集残兵,派人深入蒙古各部,煽动他们脱离清朝统治。1694年噶尔丹拒绝清朝出面调和其与土谢图汗之间的矛盾,重新进犯喀尔喀蒙古。1695年噶尔丹进攻外蒙古巴颜乌兰地区,侵入克鲁伦河。1696年康熙发兵十万,分东、中、西三路,亲率中路,直奔克鲁伦河,夹击噶尔丹军。噶尔丹逃离巴颜乌兰。圣祖一方面派轻骑追击,另方面命西路军在昭莫多堵截,噶尔丹主力军受严厉打击,遭到惨败,史称昭莫多之役。
1697年康熙进行第三次亲征。兵分两路,康熙亲至宁夏,进抵狼居胥山。噶尔丹走投无路,死于阿察阿穆塔台。噶尔丹死后,僧格次子策旺阿拉布坦统治西蒙古地区。
1699年策旺阿拉布坦相继出兵哈萨克,夺取额尔齐斯河两岸及哈萨克草原的大片地方,势力伸张至锡尔河下游,准噶尔达到最盛时期。沙俄已侵占了准噶尔的很多游牧地和属地,被准噶尔部队阻遏在今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至鄂木河河口一线以北。1715年沙俄布赫戈利兹侵入亚梅什,策旺阿拉布坦派遣大策凌敦多布,进行猛烈攻击,敌人狼狈而逃。1720年策旺阿拉布坦之子噶尔丹策凌,又击退了入侵斋桑湖的利哈列夫沙俄军。
1715年策旺阿拉布坦借故袭击哈密,与清朝关系破裂。1716年策妄阿拉布坦派弟弟大策凌敦多布进军西藏,袭杀和硕特部拉藏汗。1720年清军向西藏进军,兵分三路攻入拉萨,把策旺阿拉布坦所遣军队逐出昆仑山,进驻西藏,并于1727年雍正帝正式设立驻藏大臣,重新统一西藏。
1727年策旺阿拉布坦去世,儿子噶尔丹策零继位。清朝借口其未立即押交罗卜藏丹津事遣军"兴师问罪",噶尔丹策零愤怒,派宰桑玛木特袭击清驻外蒙古科舍图卡伦地区,遭到清西路军的反击而败退。1731噶尔丹策零伏击西路军傅尔丹,在和通淖尔又袭击之,傅尔丹伤亡惨重,败退科布多。
1732年噶尔丹策零在侵犯哈密塔勒纳沁失败后,令小策凌敦多布进犯察罕瘦尔喀尔喀蒙古游牧地,并偷袭喀尔喀蒙古亲王额驸策零牧地,掠夺其妻孥和牛羊数万。额驸策零复仇心切,突袭准部,使其猝不及防,逃窜至杭爱山东鄂尔浑河畔额尔德尼召地区,又遭额驸策零伏兵,在背水而阵的满军与河北伏于山侧的蒙军的袭击与配合下,准军损失惨重。
1739年噶尔丹策零与雍正达成协议,规定了双方交界处各自的游牧地,大致上以阿尔台岭为界。1745年噶尔丹策零病故,其次子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继位,但被部众废弃。1750年,部众拥戴噶尔丹策零庶长子喇嘛达尔札为首领。1752年,和硕特拉藏汗之孙阿睦尔撒纳唆使准噶尔部大策凌敦多布之孙达瓦齐暗杀喇嘛达尔扎,篡夺了汗位。
达瓦齐为汗后,将塔尔巴哈台牧地赐给阿睦尔撒纳。1753年,阿睦尔撒纳公开向达瓦齐提出要求与他划分厄鲁特诸部,遭拒绝。1754年达瓦齐进行征伐,阿睦尔撤纳不敌,投向清朝。1755年清军兵分两路,北路由班第为定北将军,阿睦尔撒纳为定边左副将军;西路命永常为定西将军,萨喇尔为定边右副将军。北路军由乌里雅苏台、西路军由巴里坤向伊犁地区进发。夜袭格登山,达瓦齐逃往天山以南,为乌什城阿奇木伯克霍吉斯擒获送交清军。
清朝对厄鲁特蒙古采取"众建以分其势"的政策,封阿睦尔撒纳为辉特汗,班珠尔为和硕特汗,车凌为杜尔伯特汗,噶勒藏多尔济为绰罗斯汗。但阿睦尔撤纳并不满足于这种安排,叛清。清将兆惠击败阿睦尔撤纳,展开了亡国灭种的大屠杀,准噶尔人基本被杀绝。阿睦尔撒纳败逃哈萨克,1757年在哈萨克首领阿布责追捕下,阿睦尔撒纳逃入俄占区谢米巴拉丁斯克,得痘身亡。
(十)清朝对蒙古的统治
明代末年,蒙古族分为三大部分。漠南蒙古有:科尔沁、札赉特、杜尔伯特、巴林、札噜特、奈曼、喀尔喀、茂明窍、乌拉待、喀喇沁、乌珠穆沁、察哈尔、土默特、鄂尔多斯等部。喀尔喀蒙古有车臣汗、土谢图汗、三音诺颜、札萨克图汗等部。漠西蒙古(卫拉特)有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辉特部。
嫩江流域以南的科尔沁部、嫩江流域以北的内喀尔喀部向努尔哈赤进献驼马。科尔沁、札噜特,曾多次嫁女给努尔哈齐及其子。明王朝则拉拢察哈尔部抗衡努尔哈赤。
察哈尔部的林丹(土蛮的曾孙)即大汗位,一度控制喀尔喀五部、征服了土默特和喀喇沁、使鄂尔多斯臣服。林丹挟持和威胁蒙古各部,诸部不堪其苦,希图借后金力量摆脱其统治,而后金政权则利用此种矛盾,通过威胁利诱和联姻、联盟政策,积极拉拢蒙古各部。
1628年皇太极调遣蒙古土默特、鄂尔多斯、喀尔喀等部兵力,大破察哈尔部;后又集中喀喇沁、奈曼、喀尔喀等部兵力,御驾亲征,占领西喇木伦河和克什克腾,察哈尔部归降者无数。1632年皇太极再次亲征,兵锋直指察哈尔部主营地呼和浩特市,林丹汗西逃青海。
1634年林丹汗走死青海,其母率部降金。1635年皇太极俘林丹汗妻子,察哈尔部被征服。其属喀喇沁、土默特和鄂尔多斯诸部,亦尽皆归附,漠南蒙古为后金所统一。
林丹的儿子额哲在上都被后金追上,只好投降,献出了元顺帝当年带走的传国玉玺。 (秦始皇磨和氏璧制作的传国玺传到后唐时,皇帝怀玺自焚,传国玺就此毁灭,石敬塘依样制作了一个新传国玺。后晋亡,这枚传国玺入辽。辽亡,它被抛进桑干河,元世祖时打捞得到。朱元璋几次派大军入沙漠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得到这枚传国玺。马合谋从雅本失利手里抢了来,想献给成祖,成祖却不要)。 1636年,漠南蒙古16部49个封建主,承认皇太极为可汗,共奉之为"博克达彻辰汗"尊号。
1687年,沙俄和噶尔丹同时入侵喀尔喀蒙古,喀尔喀蒙古各部惨败,各部可汗南下投降清朝。清军在乌兰布通打败噶尔丹,并将之赶出漠北。1691年漠南蒙古49旗王公、漠北蒙古各部之王齐集多伦诺尔,康熙帝宣布喀尔喀蒙古实行旗制,漠北蒙古正式隶属于清朝。建立于十三世纪末的忽必烈鞑靼帝国最终灭亡。
清朝统一漠南、喀尔喀、漠西三大蒙古各部后,实行盟旗制度和军府制度。一方面设立理藩院,专门处理对蒙古(含新疆、西藏)的事务,负责制订和研究贯彻对蒙古的政策;另方面,把蒙古族列入以满族统治阶级为核心的政治行政体制,建立直辖中央的军事机构。在蒙古地区,清政府直接派遣将军、都统和大臣等官吏,大多是满人,少数为蒙古人,有很大权力,所有蒙古贵族都要受其节制和调遣。
清朝在漠南除盛京将军,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直控今哲里木蒙古地区外,设有绥远城将军、热河都统、察哈尔都统、呼伦贝尔副都统、安北将军、左卫将军等,在喀尔喀蒙古地区设有定边左副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科布多参赞大臣、库伦办事大臣。在青海设西宁办事大臣。在宁夏、陕甘地区有宁夏大臣直控阿拉善蒙古,设陕甘总督直控额济纳蒙古。清朝在新疆设伊犁将军,其下设乌鲁木齐都统、塔尔巴哈台和喀什噶尔参赞大臣与领队大臣等等。
清朝在广大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盟旗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封爵、编佐、置旗、设盟、置官等方面。旗一方面作为清朝赏赐给蒙古贵族的封建领地,另方面又是清政府在蒙古地区设置的相当于县级的行政区域单位。
各旗互不统属,每旗设札萨克(旗长)一人管理旗务。旗下基层组织为佐,每150人编为一佐,佐的头领称佐领。札萨克为世袭制,其下官员设协理台吉、章京、参领、佐领、骁骑校等官职,分工管理旗内的军事、司法、行政、土地等。 旗的上层组织为盟,盟设盟长和副盟长各一人,从各旗的札萨克中产生,由理藩院奏报清政府任命。盟长的主要职责为会同各旗礼萨克处理大事务,接受上诉和会审案件,检阅各旗军事力量。
清政府在内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过程中,除将察哈尔部编为直属于清政府的八旗外,于24部中,共建立49旗,6个盟,其名称为:科尔沁部6旗,札责特部1旗,杜尔伯特1旗,郭尔罗斯2旗,属哲里木盟; 敖汉旗,奈曼旗,巴林部2旗,札鲁特部2旗,阿鲁科尔沁部1旗,翁牛特2旗,克什克腾部1旗,喀尔喀左翼旗,属昭乌达盟; 喀喇沁部3旗,土默特部2旗,属卓索图盟; 乌珠穆沁部2旗,浩齐特部2旗,苏尼特部2旗,阿巴噶部2旗,阿巴哈勒尔部2旗,茂明安部1旗,乌拉特部3旗,喀尔喀右翼部1旗,属乌兰察布盟; 鄂尔多斯部7旗,属伊克昭盟。
1759年,在外蒙地区,将喀尔喀蒙古及西蒙古诸部正式编制,计:土谢图汗部20旗,属汗阿林盟;三音诺颜部22旗,厄鲁特2旗,属齐齐尔巴克盟; 车臣汗部23旗,属克鲁伦巴尔和屯盟;札萨克图汗部18旗及辉特部1旗,属札克必拉色钦比都哩雅诺尔盟。
1725年,青海蒙古正式编旗,共置西蒙古和硕特、绰罗斯、辉特、土尔扈特等部28旗,喀尔喀部及诺门罕1旗,为1盟,由西宁办事大臣兼任盟长。
1771年,原先迁往中亚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部,回归伊犁河流域,清政府把他们安置在天山南北,并编旗设盟:在今新疆巴音格楞州境内的旧土尔扈特部4旗,为南路乌纳思索珠克图盟;今和布克赛尔县境内的3旗,为北烙乌纳恩索珠克盟;今乌苏县境内的2旗,为东路乌讷恩素珠克盟;今博尔塔拉州境内的1旗,为西路乌讷恩素珠克盟。此外,新土尔扈特2旗,为青塞特奇勒图盟;和硕特3旗,为巴图塞特奇勒图盟。
在河套西蒙古地区也建立了旗制。阿拉善地区和硕特蒙古,于康熙年间建立札萨克旗;额济纳地区亦建立了札萨克旗,皆不设盟。
乾隆年间,杜尔伯特三策凌率部南附清朝后,于1754年建左翼1旗,辉特1旗,为赛因济雅哈图左翼盟;又建右翼3旗,辉特1旗,为赛因济雅哈图右翼盟。
蒙古族地区盟旗制度较之历史对各民族地区所实行的羁摩政策,有很大的不同。清政府实行盟旗后,由清政府派遣官吏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建立直属于清政府各级行政组织,蒙古地区原有的民族政权组织形式和政治行政制度不再存在,而完全纳入了清政府政治体制之内。
1727年中俄签定《恰克图界约》,肯定了蒙古属于中国,但沙俄的势力也越过了西伯利亚,伸展到贝加尔湖一带,为后来的外蒙独立留下了隐患。
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沙俄认为分裂蒙古的时机已到,开始培植亲俄势力,并大批发放武器,准备制造外蒙独立。年底,在沙俄总领事的指挥下,驱逐中国官员,宣布独立,一年后签定《俄蒙协定》《商务专约》,这两个条约确立了沙俄实际统治了蒙古。消息传出,举国大哗,从政府到民间群情激愤,内蒙也发表了严正申明,不承认库伦伪政府的一切条约。
1913年,袁世凯卖国最高峰时期,沙俄利用袁政府的内外交困,与袁订立《中俄声明文件》,确认中国是蒙古的宗主国,改"独立"为"自治"。但中国政府不能驻军、移民外蒙,而沙俄可以,蒙古事务需两国协定解决。该条约使中国徒有宗主虚名,而仍由沙俄控制外蒙。1915年再订《中俄蒙协约》,确认1913年的文件。
posted by Shanley White @4:09 PM 0 comments 
2。Austronesian百越系列古今民族
百越
1。族称解:
亦作百粤、 粤。在西方世界称作Austronesian。百越指中国南方和越南古代越人各族的总称。应该是包括若干个民族的泛称,或指一些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变化的族体群。
另外,关于越的来源有意见认为与楚有渊源关系 (“与楚同姓”,皆“祝融之后”),也有认为是夏禹的后代等等。这些意见常难以考证真伪。
2。存在时间:
可考证的最早记录可能是新石器时代。随着考古学发现越来越丰富,学者们推断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南和南方的包含印纹陶的诸文化可能为百越的先人所创造。谈到这里,不能不提日本的Jomon(縄文)文化也是以绳纹陶为特点的。在日本,Jomon(縄文)文化延续自10,000 BC到300 BC,尽管现代智人化石已于35,000 - 30,000 BC从东南亚迁徙到了日本。这里做一个大胆的推论:百越的先人在10,000 BC之前已经在中国东南沿海生活了。
文献记载商朝的蛮或荆蛮可能包括了古代越族。甲骨文中已有粤字,它与越族之关系尚需研究,但文献可证商时越族先民已在中国南方散布。宋以后,越族即不复出现于文献,说明越族与汉族的同化已经完成。
3。存在空间:
新石器时代的印纹陶诸文化的分布范围包含中国东南和南方。据此,百越人的分布应在“江南”,“自会稽至交趾”,“包括中国南方和越南北部地区,或包括现在的中南半岛诸国”。按较通行的意见,百越人的分布主要应在今中国江苏、浙江、上海,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安徽、湖南诸省区和越南北部。台湾有无印纹陶诸文化尚需了解。本人认为日本的縄文文化与中国东南和南方的印纹陶诸文化有对应关系。
谈得再远一点,第四纪气候与地貌研究指出,在现代智人从东南亚沿海岸线向北迁徙经日本过阿留申到墨西哥(39,000BC)的时段,东亚的海岸线在现今的堪查加,日本列岛,流球-台湾和菲律宾一线以东(其内有一系列大湖,计有额合茨海(Okhotsk),日本海,南海等)。我们不妨把这样一个古东亚叫水下东亚。扯这么远的目的是要做出如下大胆的假设:1,縄文及相应时期,百越的分布涵盖现今之日本;2,百越的分布应该遍及整个水下东亚加现今东亚的东部;3,全新世的海平面上升把百越赶到了其史前分布范围。
4。历代变迁:
春秋晚期至战国前期,越族曾在今江浙一带建立强大的越国,共传8代,历160多年,向周朝贡,尊周天子为“共主”, 周天子也赐以祚命,封为方伯。越国与当时中原国家会盟,雄视江淮地区,号称“霸主”。后被楚所灭,从此分散,诸族子孙争立,或称王或称君,均朝服于楚国。
战国后期,除有百越名称外,还有扬越。扬越即扬州地区的越族。其时扬州包括今淮南、长江下游和岭南东部(有时包括整个岭南地区)。所以扬越实际也是战国至秦汉对越人的另一种泛称。
秦汉时,中国南方民族泛称为越族(史称“北方胡,南方越”)。汉初越已逐渐分化成几个部分,即(1)今浙江省南部的温州一带的东瓯(东海)、(2)今福建省福州一带的闽越、(3)今广东省境继而发展到广西及以南地区的南越、(4)今广东西部、广西南部及以南地区的西瓯和(5)分布在今越南北部的骆(雒)越。
各自呈现明显为族称、住地和政治中心的不同,但都与汉王朝有密切关系。如闽越第一代君主无诸和东瓯(东海)第一代君主摇,都受汉朝封号。南越王赵佗,原河北真定人,秦时为南海郡龙川令,后为南海郡尉; 赵佗乘秦末之乱,以武力平定了桂林、象郡,占有整个岭南三郡,建南越国,与汉朝关系有时臣服,有时背叛。西瓯似处于部落分散状态, 未有统一的政治组织,被秦征服后属桂林、象郡,后被赵佗征服则成为南越的一部分。关于“骆越”, 有人认为西瓯与骆越同族异名, 有的认为是两个不同的部族。越族建立的这些政治中心,后来都被汉武帝征服,改为汉朝的郡县。此后,百越这个名称不见于史载,越族之名也罕见。
三国时期, 在吴国统治区有山越,分布于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与汉族进行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同化于汉族。三国时在今福建北部有“安家之民”。
隋唐时期,山越还偶见于文献记载。隋时在台湾有“流求土人”。
宋以后,即不复出现,说明越族与汉族的同化已经完成。
越、百越这些族称在文献上消失,并不代表这些古老民族的消失,而是被其他族称所代替。现在中国南方壮侗语族、苗瑶语族(?)各民族,台湾“山夷”(高山族),以及东南亚一些民族,可能都与古代越族有的渊源关系。
5。语言,生活与文化特点:
越语为粘着型,不同于汉语的单音成义,故越语译成汉语时一字常译为两字,如爱为“怜职”,热为“煦□”。有人认为越语与今壮侗语族的语言相似。
百越的生活、风习主要特点是:断发文身,契臂为盟,多食海产,巢居,善使舟及水战,以及善铸铜器如青铜剑、铜铎(大铃)等。
参考书目:
主要改编自陈国强
林惠祥:《中国民族史·百越系》,商务印书馆,上海,1936。
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百越民族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2。
蒙文通:《越史丛考》,人民出版社,北京,1983。
posted by Shanley White @1:16 PM 0 comments 
Monday, August 15, 2005
1. 亚洲古今民族之纲要
(1) 印欧系列 Indo-European:
月氏Yuezhi=禺知=禺氏

吐火罗 Tokharian
塞种 Saka (Skudat, Sacae, Scythian, Skythai)
粟特 Sogdiana (= Saka?)
(塔吉克族)
(2) Uralic-Yukaghir系列:
Samoyed : Nenets, Enets, Nganasan; Selkup, Kamas
Khanty-Mansi
Yukaghir
Finno-Ugric
(3) 阿尔泰系列吐厥亚系列Turkic:
鬼方/玁狁/匈奴 /混夷/獯鬻/荤粥/猃狁/胡Hun
乌孙(哈萨克Kazakh), (乌孜别克族Uzbek)
丁零[秦汉-魏晋南北朝〕/狄历=铁勒=高车〔北魏-隋唐〕-回鹘(维兀尔Uighur+裕固/)
坚昆/鬲昆/契骨/黠戛斯/(柯尔克孜Kirghiz)
葛逻禄Qarug
突厥(Turkmen, Azerbajan, Turkish)
(图佤=都波Tuvan)
(Yakut or Sakha)
(塔塔尔Tatar)
(4) 阿尔泰系列东胡(蒙古-通古斯)亚系列Tungusic:
乌桓
鲜卑集团: 鲜卑(锡伯族)-吐谷浑(土族),契丹(达斡尔Dagur)-奚
柔然, 室韦, (蒙古), (东乡Santa), (保安Bonan), (Buryat)
安居(鄂温克Ewenki or Solon), Even, (鄂伦春Olunchun, Ulchi, Orok, Oroch), (赫哲Nanai)
肃慎集团: 肃慎 - 挹娄 - 勿吉-靺鞨/女真(满族),(锡伯Xibe)
貊貉集团:扶余,高句丽,(朝鲜★)
(日本★)
(5) 东夷系列Austroasians:
九黎, 东夷
三苗Hmong/荆蛮/武陵蛮(苗/瑶/畲)
孟-高棉语族 (Mon-Kmer): 濮(布朗族) / (佤族), (德昂)
Munda
(6) 百越系列Austronesians:
越/粤
俚,僚 (仫佬族, 壮, 布依族,毛南族, 水, 黎,傣,泰。。。)
(台湾高山族群Formosan)
(Malayo-Polynesian)
(7) Chukchi-Kamchatkan系列
(paleoasiatic related to Aleuts/Tlingits and Eskimos[Yupik]):
Chuckchi
Koryak
Itelmen
Kamchadal
(8) The isolates:
8a. Northern Isolates:
(Ainu★)
(Nivkh or Gilyak)
(Ket★)
8b. 古羌系列(Proto-Qiangic, Sino-Tibetan):
古羌(羌),戎,氐
(藏、门巴、珞巴、羌、普米、独龙、彝、哈尼、拉祜、基诺、景颇...); Karen
蜀/叟/滇焚/爨氐/白蛮 (白族), 巴(土家族)
(彝), 牦牛夷/摩沙夷/磨些蛮(纳西),(僳僳族), (怒族), (阿昌族)
(汉★)
posted by Shanley White @12:35 PM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