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 中国辨证施治“看病难”——中新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4:07:31

望闻问切 中国辨证施治“看病难”

2010年10月06日 21: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0月6日电 题:望闻问切 中国辩证施治“看病难”

  作者 郭金超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当前医疗卫生事业仍存在不少问题,大医院挂号难得万般无奈,费用高得不堪重负,不禁让人发问:看病为什么如此之难?

  破解看病难,首先要“号脉”看病难,望闻问切,从盘根错节的乱象中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望”:放眼望去,现阶段中国国情导致政府投入相对不足。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0%,但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总额的3%。2009年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仅占24.7%,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水平。

  “闻”:倾耳闻听,听到的是民众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不信任,从而也就有了“迷恋”大医院、专家的倾向。的确,目前,中国总体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70%左右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导致民众患病后往往不信任基层医疗机构,纷纷涌向大城市大医院。

  “问”:用心拷问,拷问公立医院缘何趋利化、淡化了公益性?答曰,因政府长期投入不足,医疗费用缺乏分担机制,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形成了“以药养医”的模式,致使医疗费用大幅攀升。加之,医院之间的检查结果不能共享,恶化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强化了患者对看病难的感受。

  “切”:伸手触摸,触到的是当前中国医疗保障水平低的现实。目前,中国仍有1亿多人处于医保制度的边缘。同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仍然偏低。加之中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和商业医疗保险起步较晚,覆盖人口和保障力度也不大。很多人仍需要自费就医,承受着生理、心理和经济三重压力。

  望闻问切,弄清脏腑经络,辨症下药,才能阴阳平衡破解看病难。面对这个世界级难题,中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做了许多努力寻找秘方,推出医改方案,来消除看病难这个顽疾。

  首先,“温补食补”,固本强身。几年来,国家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资稳步增加,2003到2008年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平均增长27.74%,大大高于同期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2009年,全国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上年又提高0.13个百分点。2003年开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截至目前,已覆盖全国所有含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受惠人数达8.33亿。2007年启动的城镇非职工居民的基本医疗住院试点,则对未就业人员、少年儿童、老人提供以大病为主的医疗保障,这些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投入相对不足的状况。

  其次,调解“阴阳平衡”,社会办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国家正在制定并即将出台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的政策性文件,创造多元办医环境。这不仅意味着卫生资源的增加,社会办医还相应的会加速引入现代医院管理的游戏规则,这有助于公立医院改革,提高其服务水平,改善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使民众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国家会出台政策在基层创造真正有吸引力的环境,将中国优秀医生中的相当一部分变成在社区工作的全科医生,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医疗资源不均的问题。陈部长强调,这要成为政府的一种意志。

  第三,辨症施治,探求新方。一些地区利用现有条件改善医疗服务的探索值得关注。从北京德胜社区医院与大医院形成的“医疗共同体”合作模式,到陕西神木县的全民免费医疗政策,都说明各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利用现有条件结合本地区的情况,力求缓解看病难之痼疾。

  第四,标本兼治,治本为先。2009年国家启动医疗改革,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覆盖、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个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为医疗改革起好了步,开了好局。制度的改革,机制的建立保证了从根本上祛除看病难这顽疾。

  国家医卫政策和医改方案为破解看病难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各种尝试和探索也在为治疗看病难寻觅良药佳方。希望到2020年,大体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时,看病难成为逝去的记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