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两种重要形式:同化与顺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06:26
学习的两种重要形式:同化与顺应 0 推荐

 

 

学习的两种重要形式:同化与顺应

-------关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涂荣豹的数学教学认识论”的一点比较及心得

 

认识既不起因于主体,也不起因于客体,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是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数学学习上,就是同化和顺应,下面结合两位老师的观点,来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

  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我们可以把图式看成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的:同化、顺化和平衡。

1、同化: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到头脑中原有图式之内,是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消化系统将营养吸收一样。

2、顺应:顺化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和重建,以适应环境,这就是顺应的过程。

3、平衡: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种较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用原有图式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应,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

  皮亚杰认为图式的同化、顺应和平衡经过相互作用,推动认知活动的发展,图式正是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构成更高一级的形式。

 

二.涂荣豹:认知的学习形式。

1、同化学习。

与较多的已有知识具有联系的新知识,可以把新知识放在大量的已有知识之中,将它们充分的建立联系,使新知识的意义与旧知识的意义融合在一起,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即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

同化的概念是指把给定的东西整合到一个早先就存在的结构之中。所谓同化学习,就是当新的数学内容输入以后,主体并不是消极地接受它们,而是利用已有的数学认识结构对新知识内容进行改造,使新内容纳入到原有的数学认识结构中,这一过程就称为同化。

在同化的过程中,主要是辨识新旧知识的联系,并由原有的旧知识作为固定点,把新知识归属于原认识结构,同时使原认知结构得到分化和扩充。

 

2、顺应学习。

如果数学新知识在原有的数学认识结构中没有密切联系的适当知识,这时如果要把新知识纳入到认知结构中,像同化学习那样通过与相关旧知识建立联系来获得新知识的意义就比较困难。这时必须要对原有数学认识结构进行改组,使之与新知识内容相适应,从而把它纳入进去,这个过程叫作顺应。如果说同化学习主要是新知识适应已有知识的过程,那么顺应学习主要是已有知识适应新知识的过程。

 

三、自己的心得。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涂老师从数学的角度,对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加于诠释,让我们读起这些认知理论时,感觉更亲切,掌握更牢固。

下面我也来说说我对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学习方式的理解。现在很多知识,都采用“树型结构”进行编排,这种“树型结构”就相当于我们头脑中的已有认知结构,当新知识产生后,如果新知识和原有认知结构里的旧知识有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就被纳入原来的“树型结构”中,这就是顺应,这是对内容的补充与丰富;如果新知识和原有认知结构里的旧知识没有联系,当新知识要被纳入原有“树型结构”时,就只能改变原有的结构,这是就是顺应,这是对结构的补充。

综上所述:对于课堂教学,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心理结构,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不平衡,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促使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同化和顺应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般原理,并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使认知结构获得发展。然而,目前认知学习理论强调激发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建构和发展当前的知识,例如,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盖茨就曾经对教师们提出如下建议:如果有人问,你是教数学的吗?最恰当的回答是:我不是教数学的,我是教学生学数学的。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