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不可貌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34:16

  时代不可貌相
文/ 白夜

一个国外笑话是,有长官视察部队,发现相貌堂堂身材挺拔的军人都被排在队列的最前排,于是叫来该部队的领导者询问,得到的回答是,排队列的那个军官,以前是摆水果摊的!

人类的各个时代,如果也拥有自己的“脸”,那么,它给我们看到的脸,都未必可信,因为,安排这些脸的人都是摆水果摊的。

《山楂树之恋》是摆水果摊的。它给上世纪70年代安排的脸,是无比干净的、纯洁的。为此,剧组找遍了全中国,终于找到了周冬雨,这个女孩子尽管生长在大城市,却纯洁到了以为张艺谋是“坏人”的地步——— 这种小品式的描述里有种非同寻常的东西。而电影最后呈现给我们的情节、画面、情调,也无比“干净”,没有拥抱,没有接吻,是所谓的“纯爱”。好在那个时代离我们还不算太远,虽然因为种种原因面目不清,到底还在口口相传中,于是我们知道,那个时代并非如此。

《绝代艳后》(导演这片的姑娘刚凭一部名不符实的作品在威尼斯得了金狮)、《公爵夫人》、《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伊丽莎白》是摆水果摊的,它们给20世纪前的欧洲安排的脸,是古堡、光洁明亮的大厅、烛光映照的晚宴、美女华丽的裙摆。但无数关于20世纪前的欧洲卫生状况、流行病、洗浴历史的书却告诉我们,那时候,城市公共卫生设施极差,巴黎伦敦臭气熏天,人们随地大小便,从窗口就可以把屎尿倒下来,洗浴被视为禁忌,一生难得洗几回,要通过洒香水和扑香粉来遮掩身上的气味,女王坐在马桶上接见大臣,贵妇们华丽高耸的假发里甚至有老鼠窝。

就连陈丹青先生,最近也摆起了水果摊,他用《笑谈大先生》、《赳赳民国》等文章,给民国安排了一张坦然率真的脸,这张脸满载“民国范儿”,拥有一副好看的“样子”,例证则是照片上的鲁迅胡适甚至苏州河棚户区不卑不亢的女人。但我们却能通过照片,看到另外一些民国的脸,围观行刑者木然的脸,花园口决后灾民憔悴的脸。所以朱衣点头认为,照片是一种压缩,经过了时间淘洗、人为选择、有意遮蔽,并非事实的整体。

这种美化,其实是摆水果摊的人和我们合力进行的。雷蒙·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中,畅销书作家知道他写的历史小说里的“雅意和闲情,决斗和壮烈死亡”全是谎话,其实他们“搽香水是代替肥皂,牙齿从来不刷”,但他知道若他真这样写,他就将“住在康普顿一幢五个房间的住宅里——— 这还要靠运气”,而不是住在现在的湖边大屋里。我们需要他的美化,帮我们印证一种社会理想。

一旦这种美化大规模出现,只说明了一件事,如童安格的歌里所唱的那样———“对未来越迷惘越依恋过往”。看似是对那个时代的包装和审美,更隐秘之处,却是对过去时代某些状态的期待,比如被管束、无差别的生活,比如强人政治(屡屡有人主张应当像过去对待投机倒把者一样,把炒房人全部拉出去枪毙)。所有这些不便明言的期待,最后化为一张清纯的脸。

时代不可貌相,所有强加给时代的脸,其实都是一张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