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返乡受夹道迎接调查:亲民形象受称赞(组图) - 郑州晚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07:31
书记返乡受夹道迎接调查:亲民形象受称赞(组图)
2007-12-11 13:32:29 来源:郑州晚报网友评论 1655 条点击查看
核心提示:江苏邳州市委书记李连玉参加完***返回邳州时,受到当地群众的夹道欢迎,人称他为“史上最牛书记”。来自民间的声音认为,李连玉是一个“亲民书记”,敢做敢为,在他担任当地市委书记后,以铁腕手段,使经济增速屡居苏北之冠。

群众迎接李连玉。

李书记不停跟群众握手。

李书记向群众挥手。

护士列队欢迎。

迎接李连玉的群众约有数千名。

场面相当壮观。

群众夹道欢迎。

全国拥军模范、八十岁的庄印芳老人送给李连玉一篮柿子。
郑州晚报12月11日报道 事先,似乎没有人能想到,一场欢迎仪式会给江苏省邳州市带来这么大的影响。事后,邳州政府官员对此事讳莫如深,认为“这是邳州的阵痛期,过了这个时期,邳州依然会阳光灿烂的”。不管事件发生的初衷指向何处,事件的主人公邳州市委书记李连玉,毫无疑问地成了备受争议的人物。在邳州当地,有人曾赠他牌匾,上写“人民的好书记”;亦有人称,他在改革中将大片土地卖掉,其行政手腕硬是硬,但有点霸道。甚至还有人说,他好大喜功,建设了一系列“面子”工程。在争议的漩涡里,李连玉的回答是:“我只相信一句话,好人说不坏,坏人说不好。”
返乡事件:吸引了全国网友眼球
12月2日中午,江苏省邳州市市区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天气有点冷。出租车司机赵先生扯了扯领口,又钻进车内。从邳州老城区到新区的路上,赵先生对一个月之前发生的事记忆犹新,说个不停。
10月23日,参加完***的李连玉从北京返回邳州。就在返回的途中,受到了有关单位和群众的欢迎,当地媒体对这场迎接活动作了详细报道。事后,这场仪式被冠以“热烈隆重”、“人山人海”、“场面几乎失控”等关键词语在网上迅速传播,一时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
就这样,一个邳州当地的迎接活动,逐渐演化为吸引全国网友眼球的“邳州市委书记返乡事件”。众多网友对此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截至今日仍没有完全停息的迹象。
热议升级:他好大喜功,搞面子工程
记者明显从当地政府部分官员的表情上读出这场争论的敏感性。
这一段时间恰逢省市县三级政府换届之时,邳州的政府官员都在忙碌着。“李书记在邳州做市委书记5年了,他的业绩大家都有目共睹。”邳州宣传部新闻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摆着手说,现在是邳州的阵痛期,过了这个阵痛期,邳州依旧会阳光灿烂的。
“现在我们只希望一切争论都慢慢停息下来。不是完全怕影响到李书记,而是怕影响到邳州政府的整体形象。”这位工作人员略显疲惫地说。
而几日前,网上又有人以“李连玉十大工程辉煌政绩”为题发帖,再一次将矛头对准了这个目前 “抽烟量明显增加”的市委书记。帖子发图称:“这是正在建设的“龙润邳州”雕塑;这是耗资7000万元‘连玉大道’,518米长汉白玉辅就,刻有9999 朵莲花,寓意前程无限。这是耗资1200万元长度1008米,喷高100米,使李连玉颇为自豪的天下‘第一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个帖子很快又掀起新一轮热议李连玉的高潮。不少网友认为李连玉“好大喜功,搞面子工程”。对此,邳州宣传部办公室的一位官员认为,这些工程是为展示邳州良好的投资环境而建的,无可厚非。
争论仍在继续。
12月2日,记者在进入邳州市新区时,抬头见到了网友帖子中所指的“龙润邳州”雕塑,整个雕塑蔚为壮观,几条巨龙盘旋在大转盘的上空气势汹汹,大红色的外观非常惹眼。12月6日,当记者再一次路过这个雕塑的时候,发现雕塑的颜色变成了暗黄色。当地一位市民告诉记者,刷完黄色涂料这个工程才算是完成了。
市政府旧址变成了公园。图/郑州晚报
“李连玉在邳州这5年,邳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他手腕很硬,敢想敢为。”王老先生说,李连玉“铁腕执政”好是好,但有点霸道。
在争议的漩涡里,李连玉的回答是:“我只相信一句话,好人说不坏,坏人说不好。”
铁腕形象:“他敢想敢干,但有点霸道”
对于整个邳州来说,似乎并没有受到什么明显的影响。
12月4日上午,邳州上空阳光温和。街道上的人们慢悠悠地逛着,路两旁的施工工地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老城区的改造以及新区的扩充仍在悄悄地发生着计划内的变化。
位于青年路的老市委大院目前已经人去楼空,一位老大爷在一下接一下地打扫着满地的黄叶,一时将笤帚停下来,说:“这里要建成人民公园。”他身后的一片空地上,几位市民在健身器材上边运动边说笑。
西边的林荫路上,曾在邳州经委工作的退休老干部王广则站在阅报栏前也在读报,他将头上的鸭舌帽稍稍一掀问道:“你也是冲李连玉来的?”
李连玉,1959年12月生,江苏丰县人。1975年8月参加工作,2002年12月起在邳州任市委书记。现任徐州市副市长、市政府党组成员,邳州市委书记。“李连玉在邳州这5年,邳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他手腕很硬,敢想敢为。”王老先生说,李连玉“铁腕执政”好是好,但有点霸道。
“李连玉对下级官员要求十分严格,要求他们一天工作16个小时;他还力排重议,要求官员向社会公布自己的手机号。”曾在邳州农业局供职的退休老干部曹希常向记者证实,邳州有十几个搞城建的小分队,里面的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时间确实比较长,有的甚至已经超过了16个小时。随后,他还向本报记者提供了一份特别的“电话公告”。这是2007年3月3日出版的当地报刊活页《邳州新闻》,第五版通版印有邳州市委市政府、各局委、乡镇领导,包括李连玉本人的手机号。版头上说:“要求本公告涉及人员联系电话每天24小时保持开通,城乡群众如有需要反映的问题,可随时与相关人员联系。”记者按照“公告”上显示的号码拨打几个电话均能接通。
李连玉在工作日时不时地进行突击检查,一旦发现谁不在岗位就会严厉地加以责备,甚至在大街上看到一些城建的不足之处,就会打电话将相关官员叫到现场督促办公。有一天晚上,李连玉突然跑到一乡镇去“查岗”,发现该镇党委书记谎称在岗,随即将此人调换岗位。
李连玉还坚持对招商引资、民营经济、项目建设等工作差的单位出示“黄牌”警告,相关负责人受到两次黄牌警告就会被撤职,不论受罚者资历如何,均不留情面。有一年总结大会上,一位59岁的农机局长因目标任务未完成,被点名上台领了黄牌。
不止这些,在对邳州旧城区的改造中,李连玉的“铁腕”形象更为鲜明地得以体现。他将邳州市近三年把水泥厂、酒厂、纱厂、化肥厂、武装部、商业局等厂或办公楼全部卖掉,通过先拿资金投入新区建设,建成后再腾出老楼给开发商。对此,曾在科委工作的退休干部老徐有自己的看法。他说,李连玉在“卖地”之前不和单位负责人多做沟通,而是“地卖过后找你签字”。他举例说,有一次李连玉问一医院院长一个项目为何迟迟未动工,院长答复没有钱。李连玉立马拉下脸来,“你没钱就下去,我去找能弄到钱的人来。”
民间声音:“亲民书记5年带来很多变化”
“有啥说啥,这5年经济确实发展很快。”“环境不错,建了很多绿化带。”“道路宽了,城区面积也比原来大多了。”“新区你去看了吗,华灯初上时看起来更加漂亮。”12月5日,邳州街头几位市民向记者津津乐道着邳州市区的变化。
一旁卖烤鳝鱼的王老汉将这些变化归功于市委书记李连玉,并称李连玉为“亲民书记”。他翘起大拇指说,李连玉经常下乡搞调研,每到一个地方,都深入到当地老百姓的田间地头,和他们唠家常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解决了不少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
从邳州当地媒体公布的数字来看,近两年邳州市6400多名贫困学生领到了助学“绿卡”,6000多名残疾人纳入低保;17个敬老院投资总额达1825万元,1731名老人同享“关爱工程”温暖,近4000名下岗职工乔迁新居,1300名社会孤儿拥有了“党员妈妈”重新获得母爱,投入4000多万元一举解决了偏远山区燕子埠、占城镇困扰群众多年的的吃水难、住房难、行路难等五难问题。
对这些数字的出现,仍有人在质疑,认为是李连玉表现“政绩”而为。但在从这一系列“政绩”中获得实际利益的老百姓看来,李连玉的“亲民形象”也许更经得起质疑者的拷问。
12月3日下午,邳州一位市民来邳州市委办事,在楼道里他向记者回忆说,一次他在北京回不来了,“我给李连玉打个电话,他就派人将我从北京接了回来”。
记者在邳州走访时,遇见很多这样的例子。燕子埠镇黑山村的老李仍然记得去年李连玉到他们村割麦时的情形:去年夏收时节,李连玉与其他机关干部一起挥镰帮助村民抢收小麦,割了2亩多的小麦后,坐在田间地头与村民闲聊。“他和村民说说笑笑,给人很亲切的一种感觉。”老李说,当时村民向李连玉反映了村里吃水难的问题,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得到了解决。
不仅是田间地头,李连玉还经常到学校、敬老院去,在当地民间留下了“不少感人的故事片段”。曾经的失学儿童邓丽君、议堂镇孤儿姚占花、下岗工人李向东、患重病的青年沈凤文等,说起李连玉都一声接一声地说“李书记人不错”。
铁腕书记和他的城市崛起梦想
李连玉任市委书记的5年中,他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让邳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现“洼地崛起”、“五年再造一个新邳州”。从此,“邳州经验”、“邳州模式”甚至“邳州精神”成了络绎不绝的外地考察团注目邳州的关键词。
“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是邳州近几年发展变化最直观的表现”。李连玉关注民生、城建,在他看来,良好的城市环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承载平台,更是城市竞争力的体现。
在李连玉的主导下,邳州老城区的一些工厂好局委用地被卖给外地的“私人”所有,老的政府所在地也将被建成“人民公园”。2007年8月7日,邳州市委市政府发出新一轮的冲锋号令,李连玉要求实现东陇海第三大市的“城市梦想”。
一系列大胆的措施过后,有人赞赏,有人反对,这都将留给李连玉和邳州许多新的思考。
邳州5年实现“洼地崛起”
邳州隶属江苏徐州市,历史上曾是著名的农业贫困县,近年来却异军突起,经济指标迅速提高,在苏北地区独树一帜,被誉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典范。
2001年被当作邳州起飞的始点,正是李连玉开始担任市长、主导邳州发展思路的年份。2002年,李连玉担任当地市委书记后,以铁腕手段,大力推进经济发展,致使经济增速近年屡居苏北之冠。
2007年6月,李连玉获选党的***代表,全国2000多位县级书记中,据称只有不到20人当选党代表,整个苏北地区的数十名县级党委书记中,更是只有他一人。
近三年来,邳州市先后把水泥厂、酒厂、纱厂、化肥厂、轴承厂等企业卖掉,并且,还卖掉了位于市中心的卫生局、教育局和武装部等办公楼,筹资建新区。邳州市政府也搬出了市区,旧址将被建成公园。
12月4日下午,记者看到,卫生局等局委的房子已经被拆掉,四周用绿色建筑挡板周了起来,挡板内有三辆挖掘机正在作业,拉有钢筋、水泥的大卡车不停的进进出出。“这个地方要建成一个商业中心。”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
与这个未来的商业中心一路之隔的是邳州市政府旧址,如今,这个政府大院已经变成了人民公园,公园内有很多老人在散步。
一位散步的老人指着正在建设的商业中心,告诉记者:“这个地方原来比较破旧,现在把那些旧房子全拆了,重新建漂亮的,挺好的,城市要发展,肯定要有新旧交替的,新区建设也非常漂亮,建议你去看看。”
12月4日,临近傍晚,出租车沿着这个小城的街道开往新区。新区非常漂亮,虽然华灯初上,虽然人气不旺,但依然可以看出繁华气息。
位于新区显要位置的沙沟湖农业示范园有着很气派的大门。一河之隔,是刚建成的一块国内县级城区最大人工湿地。
夜很快就蔓延下来了,新区宽阔的道路两旁,五彩的灯光围着河面,干净美丽。
李连玉曾在邳州的多个场合指出:“环境就是优势,城建也能出生产力”,所以,在他看来,良好的城市环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承载平台,更是城市竞争力的体现。
由联合国人居环境发展促进会评选的“2007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50强”于今年九月揭晓,邳州成为江苏省唯一入选的县级市。
当时,李连玉曾在当地的电视新闻里这样说,“五年再造一个新邳州”将成现实。
经济发展背后的诸多争议
应该说,邳州近几年的发展得益于江苏省委、省政府加快苏北振兴、实施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的决策。
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记者在邳州市委宣传部提供的一份材料中看到,邳州经济发展荣获徐州市综合考核“三连冠”,综合实力跃入苏北县级“三强”,入选“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100强”。
记者在邳州政府网上看到,通过市场运作等手段,邳州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有望达到20亿元,比去年增长52.7%,经济增速已居苏北第一。
政府公布的这些数字,似乎并没有让所有邳州人感到满意。
12月5日上午,在邳州市老干部局的一间办公室内,原邳州市农业局工作人员曹希常向记者透露,李连玉在邳州推行的一些改革措施都存在争议,“他的功劳大家都肯定,邳州近几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存在的问题也需要正视。”
“邳州市水泥厂、酒厂、化肥厂和轴承厂都是很好的厂子,生产的产品质量好,销路也不错,但都被市里给卖了,并且卖的都很便宜,没办法啊,要建新区,政府缺钱。”曹希常说。
但是,邳州市委一位工作人员的观点却与曹希常老人的说法完全相反,“那几个厂都濒临破产,所以,政府才想办法改制。”
原邳州市经委工作人员王广则告诉记者,市政府在变卖几个局委办公楼时,“显得非常独断,已经把办公楼卖过了,才通知各局委的相关负责人,一年前,老政府南大院几个局的领导被召集到一起,看了由市政府已经起草好的文件后才知道,自己局里的大楼要被卖掉。签字后,至于卖给谁,多少钱卖的,他们一概不知。”王广则说。
记者电话联系了邳州市卫生局和教育局,接电话的工作人员都说,“领导不在,你们直接问市里吧。”
而邳州市委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也以“此事比较敏感,只有领导才能回答,但领导们都下乡调研了”为由,拒绝了记者的进一步求证。
在邳州论坛上,有不少邳州当地网友都对邳州的经济发表的看法。一位署名“民主斗士”的网民指出:“邳州确实取得了发展,但繁荣存在一定的假象。”
“我是搞经济出身的,根据我的判断,邳州的经济不可能像政府公布的那么好。”王广则说。
东陇海第三大市的城市梦想
李连玉在邳州任市委书记五年了。
这五年邳州的“洼地崛起”,令河南不少县市为之侧目。记者在邳州人民政府官方网站上看到,“邳州大事记”里有很多包括兰考、通许、开封在内的河南县市来邳州参观考察的记录。关于全国各地的参观考察团的记录则比比皆是。
邳州决策者正在构建着崭新的城市梦想。在邳州市委宣传部新闻科向记者提供的一份名叫《邳州调研》的内部资料上,记者看到这样的文字:2007年8月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建成第三大市”的冲锋号令,李连玉要求确保如期建成“大而强富而美”东陇海第三大市。
东陇海铁路沿线上第一、二大市分别是徐州、连云港。为争夺“第三大市”,邳州和自己的邻居新沂市曾发生了较长时间的较量。新沂也是一个县级市,但所处的地理位置明显优于邳州,邳州最大的优势在于民营经济的发达。在获得第三大市的发展机遇之后,邳州上下都表现出振奋的精神状态。
“承载着邳州163万人民的光荣与梦想。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到来,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胜利在望!”李连玉在“决战决胜东陇海第三大市”动员大会上感慨道。
留给邳州和李连玉的思考
“书记返乡风波”已过去一个多月,人们在平息和淡忘此事的同时,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李连玉这个人和邳州的发展,并展开了一场大讨论。
支持者夸赞城市面貌的迅速变化,强调只有强有力主导下地方才能迅速发展;而另外一些人却从实际生活质量的观察出发,忧虑农民失地、国企职工下岗、房价上涨等实际困难;还有一些人则质疑,这种一味求快大的发展模式是否可持续?地方财政为建设所承担的巨大压力是否为邳州的长远发展埋下隐忧?
(本文来源:郑州晚报 作者:记者牛亚皓袁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