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伊人 - 散文 - 红袖添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07:55
水伊人   文 / 刘春     秋水浩淼,伊人在何方?
  在水中,在彼岸,在远处,在芦花丛里,在每个人心中。
  绵绵秋雨,使得北方添加了一层凉薄的寒意,也将伊人推向更为缥缈的深处。
  烟雨朦胧的秋意,既浓郁又清丽。伊人飘飘,如一个精灵,忽隐忽现,撩拨着人们的心情。古代的诗人们当然不甘寂寞,挥洒妙笔,抒发着隐秘的情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而其意不在雨,不在水,也不在秋,其意更非明月、清泉和溪流。诗人看见的听到的是“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浣女才是诗人笔下的主角。竹林中的欢笑声喧闹声,激起诗人的好奇心,她们叫什么?住何处?芳龄几何?可惜的是,隔着竹林、流泉、瀑布、荷塘,只听笑声响,不见伊人面。当诗人欲绕过竹林,跨过流泉的时候,人影已杳,空留下余音、余香,令人怅惘。而这一切,是诗人敏锐的笔触,记录下这一情景,让我们体味这绝美的秋晚归舟图,更让人牵挂的,是那浣女若即若离的画面,宛若仙女下凡,让人心旌摇动,忍不住越过千年,欲去与之相语、想携、相恋、相会。
  伊人是一个永远朦胧的、温柔如水的、若即若离的、凛然不可侵犯的女子。“寒水转苍翠,秋水日潺潺”。伊人呢?伊人去了哪里?“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也许,她就在某一渔家。她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伊人,远在天边,也近在咫尺。人们总在想念她,但从未看到她。她就于秋水之波上舞动,让人们又惊又喜,但又微微失望。“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秋水虽然清且浅,但“相去复几许”呢?绵绵相思只在一人心中,痴痴迷迷,望着河水缓缓流淌,只有“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的时候,才猛然想起自己的存在,苦笑着,踟蹰着,久久不能归去。
  自古以来,伊人从来就存于人们心中。当叹息“难于上青天”的大诗人欲乘明月上青天的时候,他在想什么呢?是否他认为心中的伊人就在月中呢?“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是的,伊人就在那里,为什么不去与她相会呢?即使见一面也了却平生所愿。浪漫情怀让我们相信,伊人在月中,与嫦娥联袂翩翩,起舞弄清影。既然没有天梯可登月,那就只好退而求之,于湖水之上,望水中之月,蘸水抒情:“剪落青梧枝,灉湖坐可窥”,真容不见,那就偷看一下吧,偷看也不犯法。是否就是那时候,诗人于酒后在水中月里,看到了伊人了呢?不然,他为什么跳入水中,是捞月还是与伊人相会呢?
  伊人是一个顽皮的女子。她聪明伶俐,活泼聪慧,温柔时如水,活泼时如精灵。她与我们藏着猫猫,开着玩笑。你寻找她,她或许“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她就在水之上,莲之中,人面荷花,何能分开?她或许是“秋荷一滴露”,晶莹玉润,纯洁无暇。你想去抚摸她的时候,却化为雾气,与你拜拜了;她或许在“水月之中,烟霞影里”,恍惚之中,耳听“空外笙箫”,忽然人间笑语,如“身在蓬莱”。她或许就在“秋兰映玉池,池水清且芳”的池塘,你看到的只是“水绕芦花月满船”,“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的情景;她或许“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人江南去”,明明看到她了,但悠忽之时,早已飞奔江南而去。人们为她欣喜,为她伤感,为她抒情,为她担忧。她领情了吗?我们无从得知。我们只能继续为她心所系之。也许,伊人“不是不相知,只为难相见”,有着自己的苦衷。我们就原谅她吧。伊人肯定有着自己的理由。为什么不能让她自由自在呢?
  秋净如水,雨洗红尘,伊人洁冷,天教百媚生。我们远远地看她,就是为让她清静无扰。“碧桐早竹记同游,伊人缥缈不回头”,“空怅望娉婷韵度,回首斜阳暮”。虽然,可惜“不共伊人游历”,但是,我们可以“漫凭高怀远,书空独语”,让一片情怀向丛林,向天空,向湖水,向大河,向山野诉说,可以低吟,可以高朗,可以呐喊,可以长啸。
  秋水淙淙,伊人在何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先人早已经知道,伊人在那里。伊人在哪里?在水一方,在水之媚,在水之坻,在水之涘,在水中沚,在水中央,在天地之间,在人们心里。伊人无所不在,却又看不见摸不着。所谓伊人,就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影子,一个美仑美奂的形象,鲜灵活现在人们心中,如影随形于人们的活动。伊人这个精灵,或清晰,或模糊,或沉静,或活泼。水边,岸上,河滩,沙洲,芦丛,荷塘,竹林,流泉,淡烟,疏雨,伊人与我们相伴。千百年来,追逐寻觅伊人的人太多了。谁又真的见过她呢?伊人仿佛就在水那边,隔河相望,与你喁喁而谈。可惜她被烟雾笼罩。伊人就是人们无限向往与憧憬的理想和美好生活么?是啊,伊人自是仙姿清丽,无限柔情似水。是那一汪秋水,明眸皓齿谁复见?
  秋水伊人,谁若是?今古憾,一搔首。再相思,他日镜中看华发。
    2010年9月29日


    伊人就是人们无限向往与憧憬的理想和美好生活么?是啊,伊人自是仙姿清丽,无限柔情似水。是那一汪秋水,明眸皓齿谁复见?(作者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