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张兵生描绘“十一五”蓝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59:13
 27项重要指标描绘“十一五”蓝图

    太原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昨日举行,太原市代市长张兵生在《关于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中列出“十一五”期间五个方面44项指标体系,其中27项重点考核指标描绘出太原市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27项重要指标经济增长方面: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外来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8%,其中境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20%;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粮食总产量稳定25万吨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2%。 

    社会发展方面:到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80%;公路密度达到53.3公里/百平方公里;每千人拥有医生4.5人、病床5.5张;每万人公共馆藏图书5万册;人均公共体育场馆面积1.2平方米;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年均下降8.1%,五年下降34.5%;各级财政对科技、教育、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科技进步方面:到201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每10万人专利申请数达到60项。 

    资源环境方面:森林覆盖率达到17%,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污水处理率达到90%;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均下降15.7%,五年下降57.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6.9%,五年下降30%。 

    人类生活方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占人口总数20%的低收入者人均收入增长率城镇年均增长11%以上,农村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7平方米。 

                                     培育七大支柱产业 
              
    冶金工业要加快发展以不锈钢、冷轧硅钢、汽车板、铝镁合金、优势铝板带为主导的系列产品,把太原建成全球最大和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生产基地。 

    机械装备制造业要重点突破载重汽车整车和矿山机械成套设备两大难点,巩固提升重型机械、铁路机械、基础机械三大领域优势产品,把太原建成国家新型装备制造工业基地。 

    清洁能源工业要淘汰30万吨以下煤矿和非综采的煤矿,发展一批现代化大型矿井和大型企业,煤矿总数控制在100座左右。严格控制焦炭总量,焦炭产量调控在2000万吨以内,大机焦比例占到90%以上。建设和完善城市电网。 

    化工工业要以煤化深加工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煤的气化、液化、焦化和煤焦油化工、电石乙炔化工、碳化工及煤炭的清洁利用。依托清徐、古交,规划建设一批焦炉煤气转化化肥、甲醇及下游产品、煤焦油加工等方面的大项目、大企业。 

    电子信息产业要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方向,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设备、仪表制造和软件业,提升电子元器件生产成套设备集成能力,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向集群化发展。 

    新材料产业要加快发展钕铁硼磁性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和高技术耐火材料,扶持镁铝合金加工业规模化发展,努力建设世界镁合金加工中心。 
              
    现代医药业要重点发展化学药品、中成药、生物制药和生化药品,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和地方特色的名优特新产品。到2010年,七大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870亿元以上,比“十五”期末翻一番。 

                                         园区发展方向敲定 
              
   “十一五”期间,高新区要建成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和煤化工技术研发基地;把留学人员创业园、火炬创新创业园和软件园建成国家级品牌园,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占到全省的65%,主要经济指标每年增长20%以上,成为新型产业示范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 
              
    经济区要以IT、新材料加工、装备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等六大产业为基础,主要经济指标每年增长60%以上,建成新兴产业规模化示范区,进入一流国家级经济区行列。 

    民营区要大力发展服装、物流等都市型、生态型产业,建成以新材料、食品、机械为主体的新兴工业产业基地,主要经济指标每年增长40%以上。 
              
    富士康科技工业园突出在IT产业中的龙头作用,建成先进制造业示范园,到2010年实现产值300亿元。 
              
    不锈钢生态工业园建成集不锈钢产品生产、加工、集散为一体的精品工业园,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 
              
    与此同时,“十一五”规划提到要加快太原铝镁工业加工区、太原服装加工园、万柏林装备机械加工园、太原信息产业园等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集聚效应。 

                                      培育大型企业集团 
              
    “十一五”规划将太钢、西山、太重、晋机、富士康、太化等企业培育成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国家级龙头企业。 
              
    将煤气化、美锦、双喜轮胎、新东方铝业、恒通能源等企业培育成销售收入50亿至100亿元的省级龙头企业。 
              
    将太原卷烟、汾机、太原机车、太原刚玉、太原锅炉、狮头、金业、梗阳、垣跃、理工天成等一批企业培育成销售收入10亿至50亿元的市级龙头企业。 

    同时还要发展成千上万个“小而优、小而特、小而强”的中小企业,形成梯次发展的优势企业群。 
                  
                                     农村建立七大生产基地 
              
    抓好优质粮、食用菌、无公害蔬菜、畜牧养殖、苗木花卉、中药材、瓜果七大生产基地建设。“十一五”期末,太原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长9%。到2010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00亿元,成为全省绿色农产品加工中心城市。完成河西农副产品市场改扩建工程,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引导8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下降15个百分点。 
              
                                      标志性工程打造新亮点 
              
    以汾河和迎泽、长风大街为主轴,以历史遗存为重点,形成一批文化景观群。建设太原音乐厅、太原博物馆、太原档案馆、太原广播电视中心等大型标志性工程。 
  
    启动以山西国际会展中心、市政中心为主的长风商务区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汾河两岸建筑和景观。新建太原——古交、古交——娄烦——吕梁界高速公路,建设西山运煤专线,推进石太客运专线、太中银铁路、太古岚铁路建设;支持4E级国际机场改造工程,增强太原市的承载能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中心环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加快不锈钢深加工、机械装备制造和精细化工等传统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强化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突出节能降耗、污染防治、生态治理等领域的技术攻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政府要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扶持基金,鼓励和扶持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积极组建行业工程技术中心,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民营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扶持发展一批科技型民营企业。再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0个以上。重点建设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和“一网两库”服务平台。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30%,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0%以上。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制定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规划,加快推进试点工作。对能耗、物耗、水耗高和污染排放严重的重点企业强制实施技术改造,对年排水量30万吨以上企业实施废水“零排放”工程,对高污染行业实施全行业清洁生产强制审核。大力提升煤炭、焦化、冶金、电力、建材五大产业资源能源利用水平,煤矸石综合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电厂粉煤灰利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焦油、粗苯回收率达到100%,焦炉剩余煤气回收综合利用率达到100%,焦化废水全部实现闭路循环,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6%。 

                                         建设节约型社会 
              
    做好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专项规划,努力形成节约型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制定科学的耗能指标,加强对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监督管理,大力推广工业节能降耗先进技术和设备。搞好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节能,加快使用清洁能源车辆。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和照明节能,到2010年全市新建建筑达到节能65%的标准。新建民用建筑供热、供水实行“分户控制、分户计量”,逐年改造既有建筑。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推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新型墙体材料比例达到80%以上。开展企业节水技术改造,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搞好再生水利用。加强原材料消耗管理,提高材料强度和使用寿命。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按照“让开两厢、重点突破、滚动改制”的思路,通过破产拍卖、产权转让、收购兼并、内引外联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采取财政贴息,争取银行贷款,建立专项资金等措施支持国企改革,企业土地出让收益和资产变现进入专户管理,全部用于企业改革,解决好职工补偿、股权转让、社保接续、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企业办社会等问题,为企业改革扫清障碍,用两年时间打赢国企改革攻坚战。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和监管方式,完善出资人制度,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培育一批独领风骚的现代“晋商”。 

                                     放手发展非公经济 
              
    清除政策性、体制性障碍,放宽企业经营范围,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社会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组、改制、改造。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产业层次和企业整体素质。“十一五”期间,非公有制经济年均增长17.1%,到2010年占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加大对农业、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发展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担保机构。推进投资体制改革,不使用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政府一律不再审批,区别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全面放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有偿转让国有资产和经营权,盘活城建经营性资产。尽快搭建融资平台,抓好城建资本运营,加大项目融资力度,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改革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方式,按照“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分离的原则,推行代建制,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努力实现市政、园林、环卫、公交、供热、自来水、污水处理等企事业单位的市场化运营。 

                                  扩大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 
              
    进一步创优招商引资环境,减少和规范行政许可,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对外商投资企业所有审批手续实行限时办结,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拿出好的项目和优质资产招商引资。“十一五”期间,力争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5家以上,引进国内200强企业20家以上。 

    依托资源、劳动力优势,扩大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服务,把加工贸易培育成出口的主要增长点。支持民营企业扩大出口贸易,进一步形成以国有、外资、民营为主体的出口格局。建立出口产品扶持制度,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扩大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加工程度高的产品出口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