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粟拒出兵朝鲜“帅印”之奥秘及被迫出兵之必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7 06:05:54
林彪粟裕拒出兵朝鲜“帅印”之奥秘及被迫出兵之必然

  (以『国家定海神针论』视角探析之,由[战略与诡道]茶座发布,凿窟人原创作品请勿转载转摘转贴)

  新中国伊始,朝鲜半岛北南方当局为统一问题发生内战(50年6月),引起了以美军为主力的联合国军的武装强力干涉和介入,并很快的便控制和主宰了朝鲜半岛的战场与战争形势,且兵临鸭绿江边,在台海,美国找了些莫须有的“名份”和“旗号”率先兵进台海(50年6月),蓄谋“搞”中国,严重威胁新中国政权和中国的战略安全。此时,中国面临着是否出兵朝鲜的两难选择问题,根据当时的对国内外形势的研判和中国战略的需要,被迫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之前(1950年7月初)中央迅即组建东北边防军——即“志愿军”前身。(凿窟人原创作品请勿转载转摘转贴)

  在组建东北边防军——“志愿军”前身的同时,毛泽东在考虑由谁来执掌“帅印”的问题上,心中暗有两佳人,一是粟裕,二是林彪。但后来临近出兵前夕,毛泽东却急召彭,拿出“王牌”,最终将这个十分“烫手的山芋”——“志愿军”帅印,交由横刀立马性情耿直的彭德怀来执掌。至于,林彪粟裕为什么没有接“志愿军”帅印的问题,各种回忆和回忆录以各自所处的角度和视觉等,以及历史的研究等说法也都很多。对林彪而言,大体上是说林不主张出兵朝鲜,不愿与老美直接拼杀,也有说怕的胆小的装病的等等,称病拒“招”,因林“大翻船”说法颇多也算正常。对粟裕而言,则是因病而不能接“招”。其实,客观的历史的仔细探析个中之奥秘,林粟二人拒接赴朝作战“帅印”的主要原因并非如此。

  一.林彪拒接入朝作战帅印的原因:

  中央若决定出兵朝鲜,林彪因“得天独厚”,很自信的揣摩着入朝作战“帅印”非己莫属。因而,起始在组建东北边防军时很积极也很迅速,在调动部队和武器装备以及精干指挥员的调配上面都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且筹躇满志大有整装待发之势。然而,毛泽东却提议并决定让远在千里之外的粟裕任东北边防军总司令兼政委。林则很自然的无语了,粟则因称其有病而未到任,东北边防军总司令一职只好暂由他人挂之。虽然,中央若干次的在讨论是否出兵朝鲜的问题上,林彪持不主张出兵的理由,但那只是属于在对重大问题进行讨论的层面,而且当时持不主张出兵理由的人也不止其林一人。当毛泽东最终铁心要出兵朝鲜时,在与林充分交流沟通的情况下,请林接“招”,林则左顾右盼而侧言婉拒。林为什么要侧言婉拒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凿窟人原创作品请勿转载转摘转贴)

  1.林彪的性格使然:

  林彪暗自自诩“一代英雄豪杰”,有不做“替补队员”之性格心态,也有“欲与天公试比高”“试看天下谁能敌”的人生豪迈性格(注:连总司令朱德都不放在眼里,暗中与朱彭“试比高”,以至最后发展到与毛“试比高”)。“一代英雄豪杰”怎么能去做什么“替补队员”呢!?林心想赴朝作战的“帅印”别人(指粟裕)都侧言婉拒了,自己又怎么能去做“替补”呢?毛让林当“替补”挂帅出征,林彪心里自然郁闷不爽,则起侧言婉拒之念。当毛泽东找林彪谈话交流沟通时,林思绪万千遂倚仗着与毛的“特殊友情”,暗表“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都行就是不做“替补队员”之意,并且直接向毛言病而推之(注:林在毛的心中被视为自己的“革命军中马前卒”,欲知毛林的“特殊友情”关系,请看下文分解:“毛泽东偏爱护佑林彪之奥秘”)。毛泽东心里也必然察觉到此(疏漏),故而后来也未过多的责怪林彪,甚至还重用大用。(注:毛林都是诡道家人物,内心里相互间都心照不宣明白此“道理”。下粟也同此)

  2.林因“得天独厚”未得首“招”而心有余悸:

  出兵朝鲜,执掌入朝作战“帅印”,林彪是理想的“得天独厚”之首选,且又正在积极而又很迅速的调集精兵强将,组建以“林家军”(四野)为主力的东北边防军,为极可能入朝作战积极做准备,且筹躇满志大有整装待发之势。然而,却未被毛泽东首“招”,林遂即警觉而心存余悸。古人云:“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林心想自己虽被毛视其为“心腹”统领着最大的野战军,虽然与毛也都是人民革命队伍中的一员,但中国是一个封建思想较浓厚的国家(在当时),难免不敢保证毛泽东哪一天刮一点点“帝王风”,那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对赴朝作战“帅印”,林彪也遂起侧言婉推之念,避免让毛对自己产生“拥兵自重”的不利想法。毛对林的推“招”后来也未过多的责备,甚至还重用。这也是与林善于“心算”的性格分不开的。

  3.兵贵神速错过好时机而拒“招”:

  以美军为主力的联合国军已控制和主宰了朝鲜半岛的战场与战争形势,美军已兵临鸭绿江边,从战争和战场的态势来看,出兵决定已相对太晚,对中国军队极其不利或者是极大的考验,对入朝作战执掌“帅印”的人来说也是个极大的考验。林彪心想既然兵贵神速且已错过好时机,入朝作战“帅印”也就成了十分“烫手的山芋”,对朝鲜半岛的战场与战争形势有“病入膏肓”之感,心中难免也就产生了一些顾虑情绪(属正常想法),因而不情愿接“招”,但这些只是不愿接“招”的一个次要因素而已。(凿窟人原创作品请勿转载转摘转贴)

  林彪拒接执掌入朝作战“帅印”,第1第2点应是主要原因,第3点及武器装备与双方实力悬殊等则只是属于次要因素。就林彪的情况来看说是“拒”也不妥不贴切,因为对林的任命的命令并没有下达,说是“推”更为贴切些,林要推脱入朝作战“帅印”,以上原因又是些不能够明言的理由,怎么办呢?这个“侧言”而“推之”又顺理成章的理由该是什么为好呢?当然,托“病”——是最好的理由。“病”这个东西在此时的运用恰到好处,从古至今也都是如此,林也只好学学古人谨慎的以言病而推之,毛也只好默认林的这个“病”,林认为功成身退韬光养晦待机而后发为上上策。这幸许也还能打消毛泽东对林“拥兵自重”的想法嘞,也借此机会“充充电”好在和平年代施展“才华”,以图毛泽东日后能给予更大的重用。从政治术的角度讲,政治这个东西的规律道明:政治既是方的,也更是圆的(也包括国际政治)。林彪也绝不会不明白个中之道理与考究。(凿窟人原创作品请勿转载转摘转贴)

  二.粟裕拒接入朝作战帅印的原因:

  毛泽东对入朝作战执掌“帅印”的人选也是有考虑的,粟林二人的军事才能和年龄均相当,且正当壮年。起初,对入朝作战执掌“帅印”的人选毛泽东的心里是比较偏侧粟,偏粟的原因,说白点就是要抬举重用与林同为“井家军”的粟裕,为粟日后的更大重用及论功做铺垫,同时也思虑到不要什么“好处”都让林彪给拿去了。所以,毛泽东在没有与粟充分交流沟通的情况下,决定让远在千里之外为解放台湾做军事准备的粟裕首任东北边防军总司令兼政委,且已下达了任命的命令。粟则考虑再三,托言婉拒,毛泽东则顿感无语。粟为什么要侧言婉拒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二:(凿窟人原创作品请勿转载转摘转贴)

  1.粟裕对执掌入朝作战“帅印”的思想准备不足:

  当时,粟裕正在为解放台湾作做各项军事准备工作,整个心思也全在这上面。毛泽东却在没有与粟充分交流沟通的情况下,提议并决定任命了粟为东北边防军总司令兼政委。粟心想对入朝作战“帅印”的人选安排,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战神”如云,自己又没有“得天独厚”的上佳条件,怎么也轮不到自己,毕竟自己还正在带领着“粟家军”(三野)为解放台湾作做各项军事准备工作。毛泽东就执掌入朝作战“帅印”首次点“招”粟,令粟大出所料,粟裕顿感突然,一时也未理解毛的良苦用心,一时也对执掌入朝作战“帅印”的思想准备不足。同时也产生了能否胜任的问题,也可以被认为是与强大的以美军为主力的联合国军作战的信心不足的问题。粟裕“自知之明”,遂起侧言婉拒之念。

  2.粟觉得林的老底子“盘子不好擀”:

  东北边防军的主力几乎都是“林家军”(四野)所组成,虽然都是精兵强将,但是,粟裕对这些强将们并不十分了解,且又有林在“旁边”坐着(注:彭德怀执掌志愿军“帅印”时,林只好也应该离得远远的去“安心养病”),指挥及用起来是否顺手是个问题。粟感觉东北边防军这个“台”是林搭的,是由“林家军”(四野)主力所组成的,其“盘子不好擀”,对这一建制的“内容”感觉不爽。入朝作战本来就已十分艰巨,其“帅印”自然也是个十分“烫手的山芋”,再加上林的老底子“盘子不好擀”,这对粟裕执掌其“帅印”来说犹如雪上加霜难上加难,更使粟的胜任信心有所降低。粟裕思考再三也遂起侧言婉拒之念。

  粟裕拒绝执掌入朝作战“帅印”,以上第1第2点应是主要原因,至于朝鲜半岛地域狭小不易发挥粟的军事才能及武器装备差与双方实力悬殊等只是属于次要因素。对粟的任命的命令已下达,说“拒”应是比较贴切的。粟裕要拒绝执掌入朝作战“帅印”,以上原因又是些不能够明言的理由,怎么办呢?这个“侧言”而“拒之”又顺理成章的理由该是什么为好呢?当然,效仿古人托“病”——是最好的理由。同时粟也预感到也应当预感到解放台湾的军事作战行动将暂缓,对解放台湾的各项军事准备工作也就很自然的“撒撒手放一放”了。接下来则是马上去“养病”,“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凿窟人原创作品请勿转载转摘转贴)

  粟裕这一“拒”,也为后来的“失势”埋下了伏笔。在1955年的元帅提名中,虽然也有粟裕,但粟裕也很有自知之明,因曾经有口难言不得以而为之的这一“拒”,想必也深感内疚,对自己授元帅的提名也只好作出“高风亮节”的姿态而让让之,被授予大将并排位在首。这里也不妨看看在被授予的十位元帅和十位大将中,除粟裕外没有一人象抗美援朝这样非常重大的任命的命令已下达之后,主动言“病”而“拒之”的(抗美援朝前夕对林彪的任命的命令还未下达,要不然林的元帅排位也至少要靠后几位的),可见毛泽东对粟裕这位“井家军”也算偏爱有佳尽其所能了的。1958年在“芝麻”大点的问题上,粟裕却被“左筛右筛”的把从总参谋长的位子上给筛下来了,不过这也避免了后来的更大的冲击。

  由此可见,在赴朝作战“帅印”问题上,粟裕林彪的“侧言婉拒”虽然在客观效果上相同,但在主观意愿上是有本质区别的。至那事之后的和平年代里,林却得到了毛泽东的重用(“9。13”那是后话),粟则“失势”而冷落一旁。(凿窟人原创作品请勿转载转摘转贴)

  就首次由谁来执掌入朝作战“帅印”一事来看:首先,坦率的讲,从彭林粟的军事才能及特色擅长与美军作战及朝鲜半岛地域狭小等因素结合来比较的看,彭当属最为适合的首选,毛泽东也必深知,要不然怎么会在粟林“婉拒”之后急调彭上阵喃,只是毛视彭为“起死回生的华佗”为最后的“王牌”而已罢了;林应为次选,再为粟,当然也还有其他合适的人选。毛泽东好心美意首选粟裕,粟却不领毛的情,不接“招”,弄得毛尴尬无语;再选林彪,林则在毛的面前耍起了“孩儿王”的性子来,不做什么“替补队员”,还弄出点误会来,毛自认“理亏”也只好算了,且未与过多计较;这时入朝之事又火烧眉毛,不想再因选“帅”一事耽误时间,毛只好干干脆脆的直接拿出“王牌”,毛泽东十万火急急召彭德怀,以决定似的口吻善诱启导话利害于彭,彭也来不及太多的深思,欣然接受“帅印”。“帅印”一事也才总算板上钉钉,毛泽东这才喘口大气安下神来。

  其次,也坦率的讲,在决定是否出兵朝鲜的重大问题上,受苏联的重要因素影响,毛泽东与中央对美军介入朝鲜及兵进台海威胁中国战略安全的认识统一比较迟缓,导致协调决策决定等迟缓,直到迫不得已而被迫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从军事政治的角度而言,的确是准备不怎么充分,也失去了很多先机,也延误了入朝作战的最佳时机。(凿窟人原创作品请勿转载转摘转贴)

  ——被迫决定出兵朝鲜是之必然:

  当年,朝鲜半岛的北南方当局为统一问题发生内战(无论北南方谁率先发动其责任问题已不属于主要问题),最初毛泽东及中央对出兵朝鲜一事还未有迫不得已之必要的认识,或者说还不认为是个什么大问题。50年6月底美国以莫须有的“名份”和“旗号”派美军第七舰队进驻台海(不可思议的是美军仅仅6艘驱逐舰2艘巡洋舰来台海,也居然挽救了台湾当局并保存延续至今,正可谓是:八艘小船保台海,美军威名两岸离。由此,美国给中国戴上了第一个“金箍”至今,令其历代的中国政府和人民“头痛”),从美国的举动和意图来看,是抢占战略先机,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存有十分强烈的阻吓恐吓中国兵进朝鲜之意与勒胁牵制中国和阻碍中国统一之心,已严重威胁中国政权和国家战略安全。换句简单话说,中国并未惹犯美国,而美国则对中国首先起了很歹毒的“打猫心肠”,找了些莫须有的“名份”和“旗号”兵进台海,蓄意“搞”中国,美国铁心“搞”中国又何患无辞呢?此时的毛泽东已有迫不得已且很有必要之感。50年7月初以美军为主力的联合国军十分迅速的介入朝鲜内战,几乎与此同时中央也决定并迅即组建东北边防军——即“志愿军”前身。9月美军便迅速扭转并控制和主宰了朝鲜半岛的战场与战争形势,直捣中国边境。而此时的毛泽东及中央才慌然大悟洞察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出兵朝鲜已不可避免。直到10月初毛泽东及中央才迫不得已被迫决定出兵朝鲜。期间3个月多的时间白白的耽搁掉了,丧失很多先机。由于美国率先惹犯中国,中国被迫决定出兵朝鲜是之必然。(凿窟人原创作品请勿转载转摘转贴)

  以历史的责任态度来看,毛泽东及中央决定抗美援朝是十分英明正确的,被迫出兵朝鲜是之必然,是不可争议与辩驳的。毛泽东在决定出兵朝鲜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民族的雄魄胆略,在一次的表明,毛泽东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一代伟人!毛泽东还为中国确立「国家定海神针」立下了齐天功勋!(是中国至汉朝初年以来到今的第二人;在美国至独立建国以来也仅有二人)。今天的美国仍然存有十分强烈的勒胁牵制中国和阻碍中国统一之心,只是在手段和“名份”与“旗号”上有所调整和变化而已罢了,这些调整和变化了的“东西”也只是被“包装”得足以让人眼花缭乱产生“幻觉”而已罢了。今天的美国仍然威胁着中国政权和国家战略安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只是威胁的策略和方式有所不同且时紧时缓而已罢了。(凿窟人原创作品请勿转载转摘转贴)

  •

  签名档

  本人有姓有名有字有号,号凿窟人;自诩生命谋士。赋闲隐居于西部乡野一小道旁。

  独创《定海神针论》!!!————《定海神针论》主要包括以下两大部分:

  1。『国家定海神针论』——独创的一种斩新的战略与诡道的新思维。是属于战略与诡道的思维范畴。「国家定海神针」是国家的“护国符”!是一切危害国家的生存与根本以及长治久安的“照妖镜”!是维护和腾达国家的“斩妖剑”!

  2。『(人的)生命定海神针论』——独创的一种独具全新的身心康复与养生长寿的新理念(暂不外扬)。堪称天下一绝!
 
  (凿窟人原创作品请勿转载转摘转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