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朝鲜前的紧急准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39:57
  在中央政治局作出出兵朝鲜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军委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各方面展开了全面快速准备。

  10月8日,毛泽东致电金日成,通知了中共中央派兵援朝的决定后,随后对志愿军出国作战和国内防务作了稳妥的部署;派周恩来赴苏联同斯大林会谈,请求苏联政府派空军支援志愿军作战,并提供武器装备援助。把仅有的少数航空兵部队和几个高炮团部署在靠近沿海的大中城市,担负防空任务,并由周恩来、彭真、聂荣臻、薄一波、李立三组成防空筹委会,研究计划全国大中城市和工业基地的防空问题。

  在广东和福建方向,各部署4个军,防止美蒋联合进犯,并加速华东和中南地区的剿匪和土改工作,以便对付美蒋可能的进犯。

  在全国开展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动员全国人民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为志愿军确定了"在稳当可靠的基础上争取一切可能的胜利"的战争指导总方针。

  10月8日,里-2客机上。机舱里坐了十几个人,彭德怀坐在前舱的沙发上,后舱有军委作战部的成普、徐亩元、龚杰、海鸥、毛岸英;通信部的崔伦以及几个苏联顾问。到沈阳后又抽调丁甘如处长以及炊事员、司机等服务人员。这些工作人员都是10月5日中央政治局决定出兵后,聂代总长和李涛部长抽调的。

  沈阳,彭德怀的办公室,沈阳和平街1号一幢日式小楼。小楼的二层是一个红木地板的套间,匆匆走马上任的彭德怀住在里屋,他的指挥班子成员在外屋搭了一溜儿通铺。

  同日,朝鲜政府内务相朴一禹到沈阳,与彭德怀、高岗会商有关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作战诸问题。

  且说毛泽东10月8日的命令传到13兵团后,全军欢腾。兵团司令员邓华从外面急步走进来,对副司令员洪学智说:"老哥,老哥,中央来电报了,任命彭总当我们的司令兼政委啦!"

  "彭总来当司令,真是太好了!"洪学智欣喜地说。

  彭德怀是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副总司令,是位富有实践经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戎马大半生,功勋卓著。1929年,他领导了平江起义。起义军编为红5军,在罗霄山脉建立根据地。国民党以40倍的兵力"围剿"红5军,红5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粉碎了敌人的"围剿",壮大了红5军队伍。1930年,他率领红5军攻进长沙,夺取了敌人的大量弹药和物资,同时扩大了红5军的力量。后来红5军扩编为红3军团,彭德怀任军团长。不久,彭德怀奉命带领红3军团渡过赣江,到中央苏区,又经历了五次反"围剿"战役。

  中央红军被迫长征时,彭德怀带领红3军团开路,连续冲破敌人的4道封锁线,血染湘江,突破乌江,使党中央在遵义得以喘息,召开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后,彭德怀率红3军团4渡赤水,翻过雪山,到了四川的懋功。中央红军过草地后,组成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陕甘支队经过千辛万苦到达陕北的吴起镇。当我红军还没有站稳脚跟时,马匪的4个骑兵团蜂拥扑来,妄图把我疲惫不堪的红军歼灭。在彭德怀的指挥下,歼灭敌人1个骑兵团,击溃3个骑兵团,使红军在陕北立住了脚。

  抗日战争期间,彭德怀率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山西,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发展人民武装,坚持抗日游击战争。他组织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攻克敌人据点293个,歼灭日伪军4.6万多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给了敌人以沉重的打击。解放战争时期,他在西北战场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以劣势胜优势,用2.3万人,打败了胡宗南23万美式装备的反动军队。现在有彭总指挥抗美援朝,全军将士对打败美国侵略者信心更足了。

  洪学智看完电报,兴奋地对邓华说:"中央决策英明,由彭总来当司令员,心里就踏实了!"

  "不过,老哥你要小心伺候啦!"邓华说,"我对彭总是了解的。他这个人事业心很强,打仗要求很严格,有高度的责任感。作战中稍出点纰漏他就大发脾气,要是把他惹火了,还要杀人呢!你得小心脑袋呀!"

  "彭总脾气大也没关系,咱们认真按原则办事。反正脑袋只有一个,拿掉就拉倒了。"

  "玩笑归玩笑,彭总一来,可就是要入朝的架势啦。"邓华收起了笑容说,"我们得准备好,到时候可不能出纰漏呀!"

  "按你说的办,"洪学智说,"小心伺候就是!"

  下午,兵团司令部又接到电报,得知彭德怀和高岗已经从北京到了沈阳,定于10月9日在沈阳召开军以上干部会议。当即,他们就通知各军,令各军正副职领导干部,务于9日凌晨前从安东乘火车赶到沈阳。

  彭德怀到沈阳后,立即展开了工作,会见金日成派来的联络员朴一禹,与高岗商谈志愿军后方保障问题等。

  8日下午,彭德怀对前来为他接风的东北军政委员会主席高岗说:"我这个刚被任命的司令员,现在还是一个光杆司令,我还得跟你高主席要人哩!"

  "大将军临危不乱,举重若轻。"高岗笑着说,"走吧,先到我家给你吃酒,给你接风!"

  "我看免了吧,我现在是火烧屁股,坐都坐不住,哪有心思喝酒?"

  "那可不行,我要不管你彭德怀的饭,有一天毛主席怪罪下来,我可担当不起。"说着把彭德怀拉上车走了。

  彭德怀在车上满脑子考虑的还是战备问题。"总后答应调给一批运输汽车,10辆炮兵牵引车,西南局答应支援2000名司机,不知到了没有?"

  "到了,到了。"高岗说,"中央指示我们东北军区负责志愿军的后勤供应,我已找李聚奎开了会,该布置的都布置了。中央组织部还为东北军区后勤机关调派了2000名干部,其中大都是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同志,现在都已分配到各部门。"

  "老兄啊,毛主席让我有什么困难找你解决,你可不要嫌我彭德怀老向你伸手哟!"

  "彭老总,你放心好了。中央的决定我一定照办。"高岗笑道,"我哪里敢怠慢你彭大将军,你有上方宝剑呀!"

  "先头部队至少需要两个月的粮食和10个基数的弹药。"彭德怀依然不放心,"还有部队需要的冬装也该立即发齐。"

  "让你放心,你就放心好了,粮食、弹药和被服都已前运。我还让后勤部副部长张明远成立了后勤前指,到时随你的部队一起行动。昨天李聚奎告诉我,他正在扩建100个后方医院,抓紧配备药物和医疗器材。"

  "不过,我还得说,战时要保证铁路大动脉的运输畅通啊!"

  "这个更没问题了,李聚奎都想到了,昨天他还说已经动员组织了一支数万人的运输队和担架队。李聚奎是你的老部下,你还不放心吗?"

  用过饭后,彭德怀还和高岗商讨明天会议的安排问题。"明天军以上的干部会是你主讲啊,你可要给大家好好鼓鼓劲。"

  "你是志愿军的司令员兼政委,你该唱主角嘛!"

  "不要推了,这是毛主席交待的,以你高岗为主,以我彭德怀为副,你对4野干部熟,有威信,进行作战动员,可不能让我唱独角戏。"彭总说。

  "好了,明天我先讲,你后讲。不过,今天晚上你可得好好睡一觉。"高岗尽量让彭总宽心地说了一句。

  10月9日清晨,邓华、洪学智等风尘仆仆赶到沈阳和平街1号拜见彭老总。

  这时,彭总一个人站在屋内,似乎在等他们。

  邓华与彭总熟悉,井冈山时期他们曾经在一起;洪学智是红4方面军的,抗日战争时期又在新四军,与彭总不熟悉。

  关于彭总的个性,邓华已经给洪作了介绍,知道彭总治军甚严,稍出纰漏便要骂人。同时,又风趣地告诉他"小心侍候"为是。

  邓华、洪学智二人走进彭总的屋子,邓华先"报告"一声,两人给彭总敬礼。

  彭总说:"你们两个来得好,我正在等你们。"

  一见面邓华就说:"欢迎彭老总,有你出任司令员,我们的仗就好打了,我们大家的信心就更足了。"

  "那好,那我们一起抗美援朝吧。"彭德怀说,"不过,我可不算志愿军啊!"

  "那你是怎么来的?"

  "我是毛主席点将点来的,本来是该林彪来的,可是他有病,毛主席命令我来了!"

  洪学智见彭总这样风趣,也就笑着说:"彭总,那我也不算志愿军!"

  "哦,你怎么也不算志愿军?"

  "我是邓华把我鼓捣来的,连换洗衣服也没来得及带。"

  "你们俩呀,说的都不是心里话。"邓华笑着说,"其实,你们都是最志愿的志愿军了,让你们来,你们谁含糊了?谁讲价钱了?不都是高高兴兴地来了吗?"

  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这时彭德怀看了看洪学智说:"你说你连换洗的衣服也没有来得及带,就给弄来了,那我呢?10月4日上午,我正同西北局的领导同志一起研究开发大西北的规划,北京突然派来飞机,令我立即上飞机去北京开会,一分钟也不准停留。我连家也没回,连洗漱用具也没有带就上了飞机。我猜想很可能是讨论西北的建设问题,所以急匆匆地从办公室拿了一摞开发西北的资料。没想到是讨论出兵朝鲜问题。毛主席对我说,'原来是想让林彪去的,他对4野熟悉,可是他说病了,去苏联治病去了,所以想让你去。'毛主席问我同意不同意,我没有推委,临危受命,怎么好推委呢?从爱国主义讲,从国际主义讲,我彭德怀都不能说一个'不'字!"

  军以上干部会上午9点在东北军区第三招待所会议室举行。参加会议的有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13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第一副司令员洪学智、副司令员韩先楚、参谋长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以及该兵团所属的各军军长和政委。会议由高岗主持。首先由邓华宣读了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关于志愿军入朝参战的决定和关于志愿军的组成以及对彭总任命的命令。接着高岗讲话,他介绍了中央对出兵朝鲜问题讨论的情况:

  "当然,我也可以告诉大家,中央对出兵朝鲜的问题,是有不同意见的,比如我吧,就有些不同的考虑。在政治局扩大会上,我都谈过了,就不多说了。现在既然中央做了决定,那我们就要坚决执行。中央决定东北局负责志愿军的物资供应,那我这个东北主席也表个态,当好志愿军的总后勤!"

  "老彭敢挑这副担子可不容易,他的本事你们大家也知道,彭大将军嘛!"高岗看了看彭德怀说,"他是10月4日被中央调到北京,几天后就到了沈阳,也是仓促上阵啊!我对他说,既然中央信任你,点将点到你头上,你就干嘛,4野的同志欢迎你,你们说对不对?"

  "高岗同志刚才将了我一军,"彭德怀站起来说,"4野是能打仗的,能打大胜仗;林彪同志曾经指挥你们打了很多胜仗嘛,攻锦州,打天津,辽沈、平津两大战役功劳不小。梁兴初你那个黑山阻击战就打得不错嘛!你现在当38军军长,这是个老部队,有我'平江起义'的老底子,又是四野王牌军,怎么样,现在部队的状况如何?"

  "很好,"梁兴初答,"一声令下,立即出动!"

  "好嘛,"彭德怀说,"我这些年指挥1野,在西北打仗,对四野的情况不熟,主要靠在座的各位了。以后志愿军不光是4野,现在就有华北的66军嘛,华东宋时轮的第9兵团正往上开,以后还有19兵团、20兵团,陈赓的3兵团,五湖四海,我彭德怀光杆司令一个能行吗?打仗主要是靠大家。"

  "高岗同志向大家讲了出兵的意义和必要性。当然,中央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事关重大嘛。这就是说,党中央、毛主席下这个决心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们的责任更重大,一定要打好!我们也不要把美国部队看得太了不起,800万蒋介石的军队,也都是美国装备的嘛,不也是我们手下的败军吗?我看,徒弟被打败,师傅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当然我们不能轻敌,美帝不是宋襄公,它不会愚蠢到这一步,等我们摆好阵势他才进攻。美军机械化,前进速度快,我们必须抢时间,做好投入战斗的准备,保证一声令下,立即跨过鸭绿江!

  "昨天晚上朝鲜内务相朴一禹同志专程抵沈阳,向我们通报了目前朝鲜的战况。美国最近又从日本动员了5万兵力补入了李承晚部,并且他们还拟再从美国调7个师来朝作战,从东西朝鲜湾登陆。金日成首相再一次要求我军迅速出动。所以,我军的出兵时间不是定不定的问题,而是很快就要出动了。

  "当前我们的任务是积极援助朝鲜人民反击侵略者,保持一块革命根据地,作为相机消灭敌人的基地。"在谈到入朝作战的指导方针时,彭德怀说:"在敌人装备优势和朝鲜地幅狭小的条件下,我军在国内战争中所采取的大踏步进退的运动战,已不适合于朝鲜战场,而要采取阵地战与运动战配合的方针。

  "敌人来攻,我们要把它坚决顶住,不使之前进;发现敌人有弱点,即迅速出击,插入敌后,坚决歼灭之。"彭总强调说,"保存土地是我们的任务,但更主要的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我们的战术是灵活的,不是死守某阵地,但在必要时又必须坚守某一阵地。我们不是单纯的防御,最好既能消灭敌人,又能守住阵地。我们的任务是光荣的、艰巨的,我相信同志们一定能完成好。"

  沈阳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即10月11日,彭德怀抵达安东,前往兵团了解部队的战备情况。邓华他们提出,根据目前战局发展,即使先头4个军一起入朝,兵力也还是不够的。他们分析,由于我军火力弱,与敌人的火力相差得太悬殊,歼灭美军1个师,我们需要2个军;歼灭南朝鲜军1个师,我们需要1个军。因此,还需向中央建议,赶快增加部队。中央原来已从华东和西北调动的24个师,作为援助朝鲜的第二批和第三批兵力,预计是在1951年春季才逐步使用的,现在看起来应该尽快提前调来。

  "你们这个意见很好,第13兵团虽然战斗力强,但兵力毕竟有限。根据我军一贯的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原则,其他部队应该继续赶来,我马上向中央报告。"彭德怀向中央提出建议后,中央很快确定宋时轮将军率领第9兵团昼夜兼程赶上来,并电令第66军从天津赶来维护后方和确保铁路大动脉的畅通。

  10月12日,朝鲜内务相朴一禹又来安东,向彭德怀通报美军和李承晚军都已越过三八线,正疯狂向北推进;南部人民军撤至三八线以北的有5万余人。金日成首相和朝鲜劳动党中央,再次请求中共中央尽快出兵支援。

  现在箭已在弦上。情况紧急,彭德怀当即召集13兵团领导对入朝后的部署进行了研究。决定以1个军进至平壤东北约200公里之德川县山岳地区,以其余3个军及3个炮兵师位于德川以北之熙川、前川、江界地区。这样,第一,可以使美、南朝鲜军有顾虑而停止继续前进,保证平壤、元山以北地区至少是山岳地区不被敌占领。这样,我军可以尽量争取时间,进行作战准备。第二,如元山、平壤以西之敌向北进攻德川等地,则我军可以用必要兵力钳制平壤之敌,而集中主力歼灭由元山方向来攻之敌。彭德怀说:"只要歼灭敌人两三个师,局势就可以大为松动。"

  在彭德怀飞赴东北加紧准备出兵朝鲜,周恩来飞苏联黑海向斯大林汇报中国即将出兵、请苏联给予空中支援时,毛泽东除在紧急运筹出兵朝鲜、打好第一仗之外,就是焦急地等待周恩来的来电,以了解斯大林的意见。

  11日深夜,毛泽东主席收到了周恩来发自莫斯科的急电。电报中说斯大林答复道:苏联空军目前尚未准备好,暂时无法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请中央对出兵问题再做综合考虑。

  毛泽东主席瞅着周恩来从莫斯科拍来的电报,感到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不出动空军对我陆军作战影响太大,这就是彭德怀说的"半洗手"了。

  苏联的空军没指望了---斯大林既然主意已定,恐怕是很难改变的。

  靠我们的步兵和美国的海、陆、空联合兵种作战,结果将难以预料,至少将会付出巨大的牺牲……一旦战争扩大,美军轰炸大陆,进攻沿海,国内敌人和台湾遥相呼应,民族资产阶级又很害怕战争,一部分人民也早已厌战,势必将引起政局的动荡……到那时候,如果苏联还是不愿引起美、苏直接对抗,不出动海、空军帮助中国作战呢?

  慎重呵,慎重呵,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得失成败,在此一举。

  毛泽东思来想去,此重大变化需再研究一下才能作出,是否作出志愿军在没有空军掩护的情况下出兵问题。

  毛泽东夜不能眠,此时已是12日天亮了。前方部队马上出兵,事不宜迟,毛泽东提笔写到:

  彭高、邓洪韩解:

  (一)10月8日命令暂不执行,13兵团各部仍就原地进行训练,不要出动。

  (二)请高岗、德怀二同志明日或后日来京一谈。

  毛泽东

  10月12日

  电报很快传到彭德怀手上,彭总看着电报,神情很疑惑,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手中拿着点燃的大中华香烟,不停地猛吸几口,然后站在楼内一边走一边思考着问题。13兵团的领导焦虑地对彭总说:"兵贵神速,十万火急!我们再晚几天入朝,人民军更难有组织地撤退,过江后我们何来立足之地?也不知又有什么重大情况发生。"

  12日夜里,彭德怀接到了聂荣臻代总长打来的电话:

  彭总:"我是彭德怀,聂总吗?"

  "是的,我是聂荣臻。"

  "聂总,什么事?"

  "你的来电已经收到了,有新情况了,中央原定的方案有变化!"

  电话里的声音很大,几乎室内所有的人都可以听到。

  "对,有变化!到沈阳乘飞机!请你回北京商议。"

  彭总知道,大概是有重大情况,不然聂总怎么这么着急,深夜亲自打电话,而且秘而不宣。

  "迅速回京?"

  "对,马上回京,中央有要事讨论。"通话十多秒钟,就这样挂断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重大情况,彭总不得而知。但他感到,一定是发生了关系战争全局的大事,不然中央不会在志愿军即将出动的关键时刻把自己突然紧急召回北京。

  13日下午4时许,中南海颐年堂,毛泽东主席召开紧急中央政治局会议。

  形势发生了变化,苏联不能为志愿军提供空中掩护,在我军没有制空权的形势下,志愿军还要不要入朝作战?参战与不参战的利害关系如何?毛泽东主席让大家发表意见,首先问中央军委副主席、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

  彭德怀稍事沉思,说:"即使在苏联不出动空军支援的情况下,即苏联半洗手,我认为,我志愿军仍应入朝作战。我们可以考虑迅速增加防空炮火,调高射炮入朝。我们不能让美帝国主义放手吞并朝鲜,威胁我国国防。据外电说,麦克阿瑟野心太大了,他要联合日本军国主义和蒋介石匪帮跟我们打。我们与美军的这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现在不打,以后到鸭绿江边还得打。这种形势是明摆着的。美军仁川登陆成功后,反动报刊吹嘘美军是不可战胜的。美军不会就此止步。现在联合国已经通过决议,美国有了法律依据,麦克阿瑟更不会就此罢手。他通过广播要求人民军在朝鲜的任何区域停止抵抗。同美国这一仗是不可避免的,与其到鸭绿江边被迫打,不如现在主动打。"

  高岗问彭总:"你考虑这个仗怎么个打法?"

  彭总说:"主席跟我多次谈了作战方案问题,按照主席的想法,第一个时期,可以专打伪军。我军对付伪军还是有把握的,像在解放战争中打蒋介石部队时一样。原来考虑是在元山、平壤以北大块山区打开一块根据地,第一使我军站住脚,第二振奋朝鲜人民。现在形势又变化了,金日成建议在新安州、成兴一线。这个建议是对的。据情报说:西线即平壤这个方向主要是第8集团军的美骑1师、美2师、24师、25师,英27旅。东线主要是伪首都师、南朝鲜第1师、3师、6师、7师、8师。现在东线的南朝鲜3师和首都师已进入元山,占领了东海岸这个海港城市。估计南朝鲜军还会继续北进。只要在第一个时期能歼灭几个伪军的师团,朝鲜局势就可以起一个对我军有利的转变。"

  毛泽东主席接着说:"当然,我军没有空军支援,伤亡会大些。"

  彭总说:"但是,我们自己的空军一定要出动。有与没有大不一样。"

  会议一直进行到深夜。毛主席反复征求大家的意见,对出兵一事思之再三,最后才下了决心,认为我军还是出动到朝鲜有利,这样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如果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辽南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应该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中央做出决定后,彭总立即给志愿军参谋长解方发急电,要求志愿军各部继续做好出国准备,防止部队对出兵援朝产生怀疑和松懈情绪。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没有苏联空军支援的情况下也要出兵的决定作出后,毛泽东立即电告在莫斯科的周恩来。电文如下:

  恩来同志:

  (一)高岗、彭德怀二同志与及其他政治局同志商量结果,一致认为我军还是出动到朝鲜为有利。在第一时期可以专打伪军,我军对付伪军是有把握的,可以在元山、平壤以北大块山区打开朝鲜的根据地,可以振奋朝鲜人民生组人民军……。在第一时期,只要能歼灭几个伪军的师团,朝鲜局势即可起一个对我们有利的变化。

  (二)我们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

  (五)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

  1950年10月13日

  紧急约见苏共政治局委员莫洛托夫,转告了毛泽东的电报,要他立即向斯大林报告。斯大林接到莫洛托夫的报告后,深受感动,半晌沉默无语。

  据后来的西方史料记载,当斯大林得知,即使没有苏联空军的支援,中国也决定出兵时,"斯大林流出了眼泪",连说"还是中国同志好,还是中国同志好。"不管这种传言是否可信,中国人的举动出乎苏联人的预料之外是可以肯定的。

  中国出兵援朝是为整个社会主义阵营打的一场前哨战,以后牺牲的十几万战士,消耗的巨大军费,贫穷的中国全部独自承担,所有的民族牺牲和对朝鲜的人力物力援助都是无偿的。没让朝鲜出一分钱。而中国去打仗,苏联却贷款让中国买军火。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为此总共欠下了30亿人民币军火款。以后在三年困难时期,中国咬着牙全部还清。

  斯大林除同意卖军火外,还答应提供16个团的空军二至三个月后参战。

  然而就在周恩来谈判完毕就要起程回国时,斯大林又变脸了!那16个团的空军二三个月后也不能进朝鲜,只能在鸭绿江边掩护中国领空!

  这下,永远都是那么温文尔雅的周恩来也愤怒了,他语调平静却言辞尖刻地告诉苏联人:"我们中国人也可以不管别人的事,关起门过自己的小日子!刚决定的事,怎么又推翻了呢!不行,不管你们怎么样,我们中国已经决定了,是一定要出兵的!"

  许多年以后,毛泽东、周恩来、金日成促膝长谈。当时中国与抗美援朝时的盟友苏联反目为仇,苏军刚在珍宝岛被中国军队惨败,中苏大战已是一触即发。但伟人们评论这段历史时仍然十分客观。

  毛泽东:虽然摆了5个军在鸭绿江边,可是我们政治局总定不了……在那个时候,因为中国动摇,斯大林也就泄了气,说算了吧!后头不是总理去了吗?是带了不出兵的意见去的吧?

  周恩来:两种意见,要他选择。我们出兵就要他的空军支持我们。

  毛泽东:我们只要他们空军帮忙,但他们不干。

  周恩来:开始的时候,莫洛托夫赞成了,以后斯大林又给他打电话说,不能用空军支持,空军只能到鸭绿江边。

  毛泽东:最后才决定了,国内去了电报,不管苏联出不出空军,我们去。我看也还要感谢苏联,它总帮助了我们军火和弹药嘛,算半价。还有汽车队呀。

  这份朴素的历史记录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气魄和中国人民不可侮的决心,也是出兵朝鲜艰难决策的最真实写照!

  10月15日,彭德怀参加完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后返回沈阳。

  10月16日,彭总在安东召开了兵团师以上干部会议,分析了当前国际形势和朝鲜战场的情况,传达了党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主席决心出兵支援朝鲜作战,以及整个作战方针和原则,并明确指示我军10月18日或19日一定要出动。

  10月18日,彭总又奉命乘专机返回北京,临行前向兵团领导同志再三嘱咐,不要动摇犹豫,坚决按计划准备过江。

  10月18日21时,毛泽东主席下达了第13兵团于10月19日晚开始跨过鸭绿江的命令(这个命令是彭总代毛主席起草的)。

  10月19日上午,彭总乘专机回到安东,正好朝鲜人民军次帅朴一禹(朝鲜人民军只有金日成是元帅,下有三位次帅,朴是其中之一)急急忙忙地过江来要求见彭总。他说,朝鲜战场的情况已很危急,金日成首相请求中国军队赶快过江支援他们。当彭总坚定地告诉他,今晚就出兵时,朴一禹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连声说:"这就好了,这就好了。"紧接着他把这几天的战争情况向彭总和第13兵团首长们作了介绍,现在敌人进攻的势头很凶,平壤很快就要陷落,麦克阿瑟还狂妄叫嚣要在美国的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整个朝鲜。朴一禹还转达了金日成首相邀请彭总迅速入朝相见,以共商作战大计。

  彭总当即决定10月19日午饭后,要朴一禹同志立即陪他过江,去会见金日成首相。彭总临行前,指示邓华组织好兵团部队,按规定的时间迅速过江,向朝鲜开进,支援朝鲜人民和人民军抵抗美帝国主义军队的侵略。

  1950年10月19日午饭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在朝鲜人民军次帅朴一禹的陪同下,乘汽车从安东跨过鸭绿江桥,进入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外相(即外交部长)朴宪永在鸭绿江边迎接彭总。陪同彭总从新义州向东北朔州方向飞驰,在大洞(北镇西北)与金日成首相进行首次有历史意义的会见。

  1950年10月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兵团及所属部队,分东、中、西三路,从辑安、长甸河口、安东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开始了伟大、光荣的抗美援朝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