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怎一个“难”字了得——关于选修课教学几点困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5 01:05:04

选修课怎一个“难”字了得——关于选修课教学几点困惑

作者:jianglanyuhong  时间:2008-10-23 6:25:2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53   时光如梭,不知不觉,转眼间两个春夏在指缝间溜走了。回头看看,作为语文老师在新课改的征途上磕磕碰碰,一路上确有颇多的感受,用一个字来概括——“难”!
  首先选择课程难。  
  选修课程版本多,有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等,每一版本又分几个小模块;即便是选择同一版本的各地选择的模块不一样,甚至是各校不一样。这样必然带来选择课程的盲目性,
  比如:我校对选修课的科目设置过多,就06届高中来讲我校就选择了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置的(五个系列  共16模块中的9个模块):
  诗歌与散文模块中的——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小说与戏剧模块中的——3中国小说欣赏           4外国小说欣赏
  新闻与传记模块中的——5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语言文字应用模块中的——6语言文字应用      7文章写作与修改
  文化论著研读模块中的——8先秦诸子选读          9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而与我们结对的双十中学就只有5门,就是本地区的几所学校选择的课程也不一样。这种盲目性不可避免出现两种情况:一则选少了,学生阅读量、知识面不够广适应不了课改的要求,二则选多了对学生来说,不免造成课业负担重,就象我校的学生在高考前必须要完成连必修在内有14门课程,对老师来说,两年时间要完成14门课程,课时非常紧张。那到底改如何选择?找不到一个章法可循。
  其次课改精神在选修课中具体实施难  
  课改的灵魂最主要在于“自主、合作、探究”, 严华银 老师在《关于语文学习方式的现实思考》(《中学语文教学》2007.9)一文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比较全面的诠释。在 文中严 老师指出要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者要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要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情感投入,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可是实际上具体操作起来往往是理想与现实相离甚远。比如:本人在教《语言运用》第二课第第四节中的平仄和压韵,知道这块知识点高考在语用题会涉及到。应做为重点讲解。可是计划上两课时的内容,真正上起来足足上了7节课,里面有太多的知识点如:入声、平仄的规律,尤其是平仄的规律这个知识点学生很难把握,单单“上下句平仄相对”、“135不论、246分明”就足足讲了2个课时,制作了90张幻灯片,学生就是无法理解为什么要“135不论,246分明”,在这点上讲深了不可避免讲到孤平、拗救,讲浅了学生无法理解为什么同一联里面即要是“135不论,又要平仄相间”,有的诗句又没有严格遵守这个规则,在设计练习上,由于资料缺乏大多从网络上裁剪下来的,自己看似简单可是真正操作起来,出现了许多问题,反而使学生更加糊涂了。这给我提出了对于选修课的教学如何把握深浅度的问题,练习的选择与教学如何相匹配。  
  为什么选修课的教学重难点、深浅度难于把握?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选修课本身的特点决定教学设计难。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在内容上的区别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更深、更广、更细、更活。可是它又不同与大学的选修课。这样一来呢,对咱们语 文 老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也就是说对 于语文 老师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虽然有的内容可能过去在语文课里边接触过,如写作的问题、语音文字的问题多多少少都接触过,但是建设成这个选修教材、一个选修模块以后它成系统的了。从这个层面上讲教学的重难点就比较难于把握,在教学时唯恐讲浅了学生不能适应未来的高考,但讲深了课时就不够,这是对矛盾。所以在设计教学的重难点也即便花费一番心思也难以达到预计的效果。
  2、选修课的教学资源缺乏给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由于是新课改,相当一部分的选修课相配套的练习没办法配套齐全,很多时候要我们自己开发课程资源。可是平时教学任务重,备课时间紧,没有时间找资料和编题,而现有的“ 教辅”材料能够与新课本配套的不多,且大多是旧课本的翻版,比如《语言运用》这门课是侧重在运用,除了课后几道练习是远远不够的,本人只好求助于网络,很多习题多从网上攫取,这也算是开发资源吧,可是又带来新的问题,毕竟网络是开放性的对有的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界定,造成了许多麻烦,比如本人讲到复句章节是引了一道练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结果,引起了学生老师的争论,有的说是复句,有的说是省略复句,我想既然题目从网络来,解铃还须系铃人,就到网络查询,结果也是两种不同的说法。这种相配套练习的匮乏也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城里的中学如此更别说偏远地区的学校,这也是选修课难上,教师不好上的原因之一。
  3、具体的学情使课改精神贯侧在教学有一定难度。  
  一方面各个地方具体的学情不一而足,城市的学生接受的信息量、接受的新鲜事物相对比农村的学生多,但总体上来讲,这代的学生从小就走在考试——升学——考试——升学的路上,除了课本及老师讲的内容,文化素养是比较底的。即便是叫他们看课外读物,大部分喜欢网络小说,要嘛就是韩寒、郭敬明等新人类小说、最小说之类的,除非是考试硬性要求否则他们对于经典小说毫不“感冒”,与他们谈四大名著,稍好的知道作者,对具体内容一知半解,至以路遥、陈忠实等当代作家,知道的人数甚是可怜。要知道自主学习也要有一定的基础,一定的条件的。本人在教《中国小说选读》时,就因为这种情况没办法进行所谓的自主学习,因为学生根本对这些一窍不通,而且由于是封闭式的学校,学生两周回家一趟,学校网络资源也比较有限,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解决问题不太现实,所以只能采取“一言谈”的形式,塞给他们,虽然知道背离课改精神,也是无可奈何。
  最后评价难  
  2002年12 月27 日,《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中提出,要建立新课程背景下的三个评价体系,主要是对学生的评价、老师的评价、课堂教育的评价。对学生选修课程的评价主要通过学分制进行考核,可是真正很难执行起来,文件毕竟只是文件,缺乏具体操作的可行性。
  在我印象中,我校06届高一第一学期且有选修学分考试,第二学期就销声匿迹。其他学校也是徒有虚名。
  再比如虽然《通知》特别强调:“不得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在对学校的评价中也特别强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标准。” 文件当中特别是不以高考升学率和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依据,众所周知当前绝大部分的教育还是以高考为马首是瞻,分数是学校的生命线,谁敢拿高考开玩笑?学校评定教师的能力最终离不了成绩。
  至于课堂教育,这种总体目标的高度理想化与实际相脱离,不仅不能很好地贯侧课改的精神而且使教学走进形而上学的泥沼。每次学校对课改年段的老师进行听课后,总以课改的精神来衡量这堂课的优劣,如果这堂课学生有分组讨论了,就符合课改精神,如果这堂课学生互动的时间多了,就符合课改精神,这堂课教学方式多了,就符合课改精神,老师对学生观点给予认可和保留,就是符合课改精神,至于学生在这堂课听了多少,学了多少,这堂课的有效成分有多少,教学目的达到了没有?很少谈论,最后改来改去,课改成了形而上学的课改,所以这些评价的基本原则只有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案,才能为学校所用。否则很难达到有效的评价。
  比如《语言运用》这本书,这课在内容上包括了“认识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语言艺术”,虽说编者用心在于把初中和高中相关的知识进行衔接,可是实际上,学生初中的相关的语言知识是相当贫乏的,因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相当一部分的时间是在补缺补漏,进度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教材在内容的编写上也增加了一些生僻的内容比如:第二课第一节里提到的注音字母(注音符号),虽说象这类的知识点可以弱化,可是课后的练习又有涉及到,这就对我们来讲是个挑战,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仅是一桶水是不够的。所以备课量是相当大的。
  选修课就是类似于语文第二课堂活动,简单照搬大学选修课的模式,把选修课扭曲为应试的复习课。这必将违背教育的规律,教改的初衷。这是所有语文教育这所不愿看到的。因为高中学生是个发展的人。高中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大和加深,抽象思维能力及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显著的发展。他们已远远不满足于教材与教参上的现成的答案,喜欢深入地思考和探讨各种问题。但是他们的认知水平、认知基础毕竟不同与大学生的水平,还需要我们去引导。这就是选修课教学难易程度难于把握之所在,讲得浅了学生不感兴趣,讲的深了学生一片茫然。但是选修课对一线的教师来说,确实面临诸多困难,我鄙陋认为主要有这几个方面:课程量大,课时不够;备课量大,教师备课难度大;怎样把握教学难易度,怎样进行评价,没有一个章法可循。
  其实我上面所谈的也是大部分语文老师所感的,只不过我述之为文罢了!我想任何一种改革总是在艰难困惑中不断前行的,当我们越过这些沟沟坎坎之后,前面会是片晴空